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登入名稱:
密碼:
記住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論壇首頁
 軍事討論區
 戰略戰史與國際關係
 現代步兵連排班編裝與戰術6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前頁 | 次頁
作者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到第 頁,共 16頁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83 Posts

Posted - 11/11/2013 :  23:16:16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AK槍系機匣蓋跟瞄具發展圖解先推一個。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冗丙

老美戰車兵已經被迫淘汰手中的m3黃油槍改用m4a1了,直升機駕駛也是一樣



那是因為M4A1跟原始版M16相比縮槍管縮很大啊。

其他以AK為首,就算AK本來就較短有利多,但傘兵跟駕駛兵用的摺疊托型就是只有換槍托而已,生產線簡單很多。

複進簧裝槍托的設計是有好處的,但缺點也不是沒有,要說是個萬人接受的設計,我就不太接受。^^

如果是ZB-26/Bren那種班用機槍零件夠粗勇顯然沒問題,但步槍兵要拿著上天下海追趕跑跳碰還要扁人用又要輕量化用量又很大的步槍槍托,設計簡單耐操一些好處很大。

講極端一點還有這種好處,戰時修改型槍托可以這樣搞:

~( ̄▽ ̄)~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11/11/2013 23:17:34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83 Posts

Posted - 11/12/2013 :  06:16:57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http://youtu.be/K7KcqzL3mUM
http://youtu.be/62MMCnFYHpg

一些裝甲車跟皮卡車組成的小型車隊遭受ATGM伏擊。
地點據說在敘利亞阿勒坡附近的Base80


個人感想:

1.站在車隊立場,進攻前沒辦法像老美一樣用攻擊直昇機跟機降部隊先行掃蕩建物屋頂真的是很痛。

2.站在步兵立場,ATGM還是現行最有效的步兵反戰車武器。

3.長時間待命發射ATGM需要塑膠椅。( ̄▽ ̄)b


要在這種地形靠車隊突破有ATGM防禦的陣地沒有足夠的火力支援並非易事,靠步兵前進掃蕩是不會損失車輛的保險做法,但會有硬仗要打,若防守方有重機槍那沒有大量迫擊砲跟彈藥很難打。

沒火力支援,若步兵素質足夠跟熟悉地形,考慮到應該雙方都沒有夜視器材,還可靠步兵連夜滲透戰線(翻譯:你們這群死老步給我連夜匍伏前進爬過去),會是較保險的做法。

我猜可能有人會想說用狙擊兵先行爆掉ATGM射手。理論上可行,前提是要有狙擊槍跟狙擊兵,這比大多數FPS玩家想像的要難弄到。最低限度也要有一挺裝瞄準鏡的FAL步槍,否則就是射手得是那種用沒瞄準鏡的莫辛納甘槍可以打600m的芬蘭人。

沒裝備沒火力沒熟練兵,不是慢慢試探出防線漏洞,就是增兵突破,容易變成爛仗──只是以世界標準來說,這才是現代戰爭的常態。

阿勒坡附近的攻防戰持續好久啦。

http://en.wikipedia.org/wiki/Cities_and_towns_during_the_Syrian_civil_war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Go to Top of Page

MikeH
路人甲乙丙

USA
4823 Posts

Posted - 11/12/2013 :  08:08:54  會員資料  Visit MikeH's Homepage Send MikeH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過去大家看摺疊拖的一個優點
是容易從裝甲運兵車內 排排坐從射孔開槍
M16 就得大改成 M231


===
地下軍火庫
http://guns-mikeh.blogspot.com/
Go to Top of Page

冗丙
版主

Taiwan
16197 Posts

Posted - 11/12/2013 :  09:11:11  會員資料 Send 冗丙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哈~
我怎摩記得上至BMP1/2下到果軍cm21的射孔都是槍托未折直接插入後依托瞄準??
只有老美那個射孔還需要跟螺絲一樣旋轉卡到定位??
話說M231這種槍托又開始如雨後春筍流行起來了,米國商人炒冷飯的功力真的是一流~

其實根據AR家族槍管長與出速比最佳就是民用的16吋=40CM,也就是AK族系的槍管長度,彈道性能還比AK74優,改成固定托全長也是90CM~
搞出類似65K3這類的槍裝上Sully Stock托就很實用了,全長只有85cm~
http://www.goobage.com/pics/arms/recce_patrol.jpg




忠義衛飯筒~剽悍吃燒肉~~
http://www.milfans.net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83 Posts

Posted - 12/06/2013 :  19:38:06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4bRM0i2iec
You are Commando: Village Defence with Karen and Arakan Troops

緬甸克連軍的步兵訓練。

有體能訓練、有武器訓練(老舊的M16A1)、有近身格鬥訓練、有如何綑綁俘虜的訓練、有忍耐水刑拷問的訓練、有急救訓練。他們的物資遠比國軍短缺,但是步兵訓練紮實。

特別是國軍沒幾個人會綑綁俘虜吧?受過拷問跟被拷問訓練的一般兵應該也沒幾個。

又,影片中的水刑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拷問法之一。看似簡單就是把布蓋在臉上倒水,但是效果就足以讓人感覺呼吸困難快溺死。不信的話把沾濕還在滴水的厚毛巾蓋在臉上就知道了。這要控制時間跟刑度也很容易,CIA拷問基地組織恐怖份子也是用這招水刑。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Go to Top of Page

Lugiahua
路人甲乙丙

USA
1884 Posts

Posted - 12/07/2013 :  17:31:58  會員資料 Send Lugiahu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keH

過去大家看摺疊拖的一個優點
是容易從裝甲運兵車內 排排坐從射孔開槍
M16 就得大改成 M231


===
地下軍火庫
http://guns-mikeh.blogspot.com/



M231我最不解的設計是
為什麼不裝備用準心(設計有量產時卻拆掉了), 卻要裝一個車內毫無用途的提把?

M16那個提把最大用途是保護後照門
M231根本沒有機械瞄具, 裝提把(記得是實心的, 橡膠槍一樣)不是多此一舉增加體積嗎?
要是組員被迫步行作戰, 怎麼想都會選要準心而不是提把

Edited by - Lugiahua on 12/07/2013 17:35:19
Go to Top of Page

閒遊之人
我是老鳥

6874 Posts

Posted - 12/07/2013 :  18:17:17  會員資料 Send 閒遊之人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231的提把看起來不可拆?
Go to Top of Page

Lugiahua
路人甲乙丙

USA
1884 Posts

Posted - 12/07/2013 :  18:35:08  會員資料 Send Lugiahu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閒遊之人

231的提把看起來不可拆?



不可拆, 這槍是80年代的
提把是連在上機匣上, 也沒有後來的滑軌設計
Go to Top of Page

Peter Chen
路人甲乙丙

691 Posts

Posted - 12/07/2013 :  18:59:53  會員資料 Send Peter Chen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Lugiahua
M231我最不解的設計是
為什麼不裝備用準心(設計有量產時卻拆掉了), 卻要裝一個車內毫無用途的提把?

M16那個提把最大用途是保護後照門
M231根本沒有機械瞄具, 裝提把(記得是實心的, 橡膠槍一樣)不是多此一舉增加體積嗎?
要是組員被迫步行作戰, 怎麼想都會選要準心而不是提把


不是裝了一個無用的握把, 而是在現有的M16機匣生產工序中,
直接省略挖出後照門相關的工序部份而已.
因此不用重新設計及畫圖, 只要某個生產批次少CUT這幾刀就好了,
算是用最低總成本的方式生產出裝甲車內專用槍枝吧?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83 Posts

Posted - 12/07/2013 :  23:04:58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看到費爾貝恩寫書教人怎麼用捕繩術綑綁俘虜,克連軍也教導士兵用同樣方法綑綁俘虜,我突然想到有好方法可以讓沒手銬也不會捕繩術的阿兵哥也能綑綁俘虜。

就是把Duct Tape之類的膠帶列為制式簡易綑綁俘虜裝備。
(我知道美國警察有一種跟塑膠束帶同樣原理的拋棄式塑膠手銬,但是膠帶用途更多)

美國電影裡頭常用這一招,雖然有掙脫辦法但是比沒有綁人方法好多了,還可以封住俘虜的嘴巴避免他喊叫。

我還知道一些古典的簡易綁人法可以更難掙脫。像是把手綁在背後的時候要讓俘虜的手腕交叉而不是平行綁住。這樣就算俘虜身體柔軟,也無法把手穿過跨下,用牙齒咬斷繩索或膠帶。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12/07/2013 23:09:16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83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00:53:11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討論蠻沉寂的,來點普德日陸軍大學式的課程討論好了。
(意思是沒有標準答案,但提出者要自有一套邏輯)

借一下隔壁日本的與那國島當演習場。

與那國島距離花蓮約110km,島上居民約1500人,面積28.91 km²,比太平洋戰爭激戰地之一的貝理琉島(13 km²))還大兩倍以上,也比硫磺島(23.16 km²)還大。


我們不討論大規模的登陸戰跟反登陸戰,這規模太大了問題很多,比照貝理琉跟硫磺島那這座島足以塞下好幾萬人,讓進攻者在島上打到呼天搶地哭爹喊娘,忠靈袋庫存用光光。


與那國島有飛機場,現在假設我們要在島上設立雷達站,步兵連長要率領一個200人左右的加強步兵連在島上建立基礎警衛戰力。應該固守的要點在哪邊,還有如何部署?

建立防禦之後,接下來我們從花蓮出發,要用一個步兵連進行一場馬金島式的奇襲,拆掉島上的雷達站or無線電or破壞飛機場/港口之後颯爽離去──看你覺得哪個目標有價值,跟手頭上的戰力足以擺平什麼程度的目標──要怎麼進攻?

假設由於跟島民駐軍協議的緣故,守軍可以使用的裝備為營級以下的步兵裝備全般但不得大幅度超過人數編制(意思是沒有200人配100門120砲這種YY蠢事),戰甲車以IFV以下為限,IFV以下最多4輛,APC級以下裝甲車(含IFV,不含裝甲悍馬等級)最多12輛為上限,各種軍用車輛總合不得超過40輛,但二輪的摩托車跟腳踏車不計。

空中戰力方面,島上只有聯絡用跟空中巡邏用的軍用運輸直昇機2架,但Door Gunner當然還是有的。



與那國島的相關情報請先自己動手找,現在網路發達這非常簡單。情報蒐集是作戰的基礎,連這個都搞不定的人也別幹連長了。

至於關鍵的雷達站位置,設定跟島上實際存在的宇良部岳無線電中繼站在一起。至於宇良部岳在哪邊請連長自己Google。



但是為了根本沒聽過這座島的人,我個人準備維基百科連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8%87%E9%82%A3%E5%9C%8B%E5%B3%B6


對陸戰沒什麼概念的人建議使用參考資料,《Flashpoint: Dragon Rising》(閃擊點行動:龍之崛起)。

這就是一個美軍跟人民解放軍用很少的兵力爭奪一座小島的故事,作為軍事演習的狀況設定還蠻合理的,是市面上少數不套用模組就能跟解放軍對幹的軟體。而且雖然還不到《Arma》系列的程度,但作戰擬真度比續篇的《Flashpoint: Red River》要高一些──只是遊戲中為了維持難易度,玩家很少有正規美軍會有的超火力支援,否則很多目標砲擊爆擊一下就炸上天了,不過作為台灣軍或日本軍的步兵演習用倒是剛剛好。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12/10/2013 02:54:23
Go to Top of Page

MikeH
路人甲乙丙

USA
4823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01:56:47  會員資料  Visit MikeH's Homepage Send MikeH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M231根本沒有機械瞄具, 裝提把(記得是實心的, 橡膠槍一樣)不是多此一舉增加體積嗎?


提把上面 瞄準線溝槽還是有
近距離可當作應急瞄具


===
地下軍火庫
http://guns-mikeh.blogspot.com/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83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02:56:06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與那國島的相關情報請先自己動手找,現在網路發達這非常簡單。情報蒐集是作戰的基礎,連這個都搞不定的人也別幹連長了。

至於關鍵的雷達站位置,設定跟島上實際存在的宇良部岳無線電中繼站在一起。至於宇良部岳在哪邊請連長自己Google。



我反省了,仔細想想,沒有基準也不好討論,我用Google Map提供一張地形圖跟一張衛星圖來做討論基準。

http://www.imagebam.com/image/0888be294182055
Yonaguni-Shima_Map_Satellite.jpg
http://www.imagebam.com/image/d0b11a294182112
Yonaguni-Shima_Map_Terrain.jpg

這兩張圖是完全重疊的,用看圖軟體可以互相參考對照。

有興趣的人用小畫家等繪圖軟體在衛星圖上頭註記自己要怎麼部署兵力吧。
我們不是專業的不要太有壓力,想成軍宅在地圖上塗鴉塗著玩就好。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12/10/2013 23:02:01
Go to Top of Page

Lugiahua
路人甲乙丙

USA
1884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03:26:46  會員資料 Send Lugiahu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keH

quote:
M231根本沒有機械瞄具, 裝提把(記得是實心的, 橡膠槍一樣)不是多此一舉增加體積嗎?


提把上面 瞄準線溝槽還是有
近距離可當作應急瞄具


===
地下軍火庫
http://guns-mikeh.blogspot.com/



有些圖片我看到沒照門凹槽
不知道是不是型號有差或是只是角度不對

照片中那名士兵後來中伏身亡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83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23:04:30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我變更了前面兩張地圖的上傳空間以便上傳全尺寸的地圖。

quote:
分隔線


我試圖裝專業,這是用一款叫「MILSketch」專門用來畫NATO軍事符號地圖用的軟體畫出來的。

不熟悉軍事符號系統的人,用小畫家容易畫的色塊跟線條加上一些文字說明也行,看得懂就好,世界上很多人是這樣打仗的。

但有個簡單的基本要項:在西方國家,一般友軍圖樣使用藍色,敵軍圖樣使用紅色。下面的圖包含「單位配置」,「防禦陣地位置」,「戰鬥地境線」(劃分責任區用)。


與那國島警戒防衛計畫(腦內演習用)001案

http://www.imagebam.com/image/914b03294182419
Yonaguni-Shima_DefencePlan_Exercise_001.jpg

說明:

作戰方針是安心安定的「警戒持久」。

基於個人興趣跟配合日本領土,單位層級用日本風格(其實是動漫風格)來說明。
中日單位層級名稱對照:中隊=連,小隊=排,分隊=班。

介紹指揮官替各單位取的代號及各單位的任務簡介。


各單位簡介:

中隊本部:「與那國中隊」,受命警戒與那國島的加強步兵中隊。中隊本部位於島嶼中央高地鞍部,反斜面防各種砲擊及便於聯絡各單位。

第1步兵小隊:「北小隊」、「祖納小隊」,警戒祖納區。
1-1步兵分隊:「祖納港分隊」,警戒祖納港跟確保與東小隊之聯絡。
1-2步兵分隊:「機場分隊」,警戒與那國島機場,配有額外的悍馬車以便快速抵達跑道另一端。
1-3步兵分隊:「北中分隊」,警戒機場前島嶼中央部北方,確保與西小隊及中央小隊之聯絡。

第2步兵小隊:「西小隊」、「久部良小隊」,警戒久部良區。
2-1步兵分隊:「北牧場分隊」,警戒北牧場地區跟確保縣道216與北小隊之聯絡,主要任務其實是保護天然紀念物與那國馬。(笑)
2-2步兵分隊:「久部良港分隊」,警戒久部良港。
2-3步兵分隊:「南牧場分隊」,警戒南牧場地區跟確保縣道216與中央小隊之聯絡。

第3步兵小隊:「東小隊」、「宇良部小隊」,警戒東牧場與宇良部岳山麓。
3-1步兵分隊:「東牧場分隊」,警戒東牧場地區,主要任務是保護天然紀(略)。
3-2步兵分隊:「東北分隊」,警戒東北海岸線,確保與北小隊之聯絡。
3-3步兵分隊:「東南分隊」,警戒東南海岸與確保跟雷達小隊之聯絡。據點偏僻,悶。

第4武器小隊:「中央小隊」、「重武器小隊」,配備120mm迫擊砲,全島火力支援的重心。配置在中央高地鞍部反斜面處。最終防衛陣地所在。與那國島機場失守時,將以砲擊方式妨礙敵軍使用機場。下轄三個重迫擊砲分隊與額外兩個加強分隊。
4-1步兵分隊:「比川分隊」。隸屬中央小隊節制的半獨立比川警戒分隊,並警戒縣道216與西分隊之聯絡。責任重大的分隊,最終緊急棄守島嶼時,中隊將計畫捨棄所有重武器由比川濱乘小艇脫出,因此為全中隊的最終後衛。其實主要任務是保護比川小學校。(笑)
4-2防空分隊:「與那國岳分隊」,隸屬中央小隊節制的半獨立防空分隊,中隊的秘密武器。配備有步兵防空飛彈、防空機關砲及增員步兵。負責由制高點擊退直昇機威脅。若與那國島機場失守,將由此分隊妨礙敵軍使用機場起降。

第5偵察小隊:「調車場小隊」,管轄裝甲車、駕駛兵與車輛維修人員,調度裝甲戰力與負責全島軍用車輛的管理維修保養。
5-1裝甲騎兵分隊:「Scope Dog分隊」,4輛輪式偵察戰鬥車組成的部隊。全島最強的機動火力,必要時從島中央出發支援各步兵單位,但裝甲不厚。分隊名稱來自中隊長的個人興趣。
5-2車輛維修小組:「整備班」,極為重要的各式車輛維修人員。

第6通訊小隊:「雷達小隊」、「山頂小隊」,管轄雷達站操作人員與警衛人員的小隊。位置極度偏僻,山頂空氣新鮮。未經證實的情報(俗稱謠言)表示雷達強力電磁波會影響生育能力。
6-1步兵分隊:「山道分隊」,負責設立通往宇良部岳的山道入口檢查哨及定時巡邏山麓南方道路段的反滲透分隊。位置偏僻,全島最悶的單位。


據點設施:

小隊戰鬥前哨:
各小隊本部陣地,配備有編制額外的81mm迫擊砲、106mm無後座力砲、50重機關槍。防禦設施有鐵絲網,Hesco外牆,簡易碉堡,露天壕溝。

主陣地:
各戰鬥前哨失守時後撤固守的主抵抗陣地。除跟戰鬥前哨同等以上的武器設施外,構工更加強化,掘有可抵抗155mm重砲直接射擊的隱密地下壕,濕式彈藥庫,糧食倉庫,儲水槽,醫務所,長距離通訊機、直昇機停機坪等設施。並有可容納後續增援部隊的額外住宿設施。

地雷區:
考慮島上放牧有包含天然紀念物與那國馬在內的珍貴動物,放棄在海岸地區埋設地雷。僅在各防衛陣地週邊部署有信號陷阱及遙控啟動之指向性散彈(闊刀地雷),簡易裝甲車陷阱(俗稱IED)。


車輛:

RCV:偵察戰鬥車,隸屬5-1分隊,共4輛。

WAPC:輪式裝甲運兵車,配備有50口徑重機槍跟40mm自動榴彈發射器,運輸、巡邏、聯絡等各種用途,各步兵分隊配屬1輛。

HMV:高機動載具,就是悍馬車類型車種的部隊,配備有50口徑重機槍跟40mm自動榴彈發射器,補充WAPC數量不足及耗油弱點,從事運輸、巡邏與連絡等各種雜務,輕快但裝甲薄弱。


抵抗計畫:

A計畫:「一般警戒計畫」
若各警戒分隊與試圖接近海岸或已登陸小規模敵軍接觸,回報上級,由本部調動預備隊增援,中央小隊提供火力支援,將敵人擊退。

B計畫:「持久抵抗計畫」
若各分隊與大規模敵軍接觸,將不在海岸線作頑強抵抗,回報上級後逐次退回位於高地的小隊本部陣地固守,避免在住民地聚落與平地進行激烈戰鬥。若機場跟兩港口失守,同樣不需頑強抵抗,自高地以砲擊妨礙敵軍使用即可。各小隊陣地失守,則撤往與那國岳主陣地實施最終抵抗。

C計畫:「撤退計畫」
若B計畫最終抵抗失敗或上級下達撤退命令,則捨棄跟摧毀重武器後,人員自比川濱搭乘小艇脫出。


quote:
分隔線


附帶一提,為什麼要挑與國島是因為這邊爭議比較小而且大小適中,不像一些真的有駐軍或很可能真打起來的地方,會讓架空討論涉及真實軍事爭議,認真過頭,規模延伸太大吵翻天。

(比如釣魚台跟釣魚台還有釣魚台)

因為這是步兵小部隊戰術區,所以只討論規模有限的紙上軍事演習。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Go to Top of Page

helldog
路人甲乙丙

4793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23:07:08  會員資料  Click to see helldog'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helldog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我能有啥火力支援??能叫上兩艘DD進行岸轟嗎?

裝神弄鬼一整天,
撒潑噴糞最愛現,
肚中墨汁無半罐,
媽寶地狗是半仙。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83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23:45:43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helldog

我能有啥火力支援??能叫上兩艘DD進行岸轟嗎?



狀況設定防守方24HR之內只能靠自己好了──假設國內的政治家在實際遭受攻擊後還要沒睡醒+吵翻天才派出實際援軍。XD

但是駐防警戒計畫當然要包含所有可能的想定狀況,包含增援被攔截,必須獨力支持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到戰爭結束把島上動物都吃光,或者戰爭宣告結束當天還有人為了多搶一塊地突然登陸攻擊等等。(都是史實)


攻擊方是打算之後再討論啦。

但為了限定狀況,我個人目前的提案是:

攻擊方給予2艘巡防艦/驅逐艦,1艘直昇機母艦/登陸艦=4架攻擊直昇機,最大8架通用運輸直昇機(Mi-17/UH-60)垂直運輸能力,登陸艇上限=投入兵力數量=最大200人,但兩棲裝甲車要限定數量我想最多10輛,其他用小艇補充,船艦最多可停留戰區24HR。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12/10/2013 23:52:29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83 Posts

Posted - 12/11/2013 :  08:14:46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要說明一下這不是要做兵棋推演,只是隨便找張地圖來,想想看要怎麼防禦怎麼進攻,還有為什麼要這麼做而已。當然配置跟配置的緣故可以互相檢討,但這跟非常嚴肅還且要實際一步一步來的兵推還是不一樣的。

這只是上課討論用的那種講座。教官下達一些模擬狀況,或討論一些歷史戰役還原指揮官面對的狀況,問學員會怎麼做,然後學員自己在紙上作答提出自己會怎麼處理。

簡單說有點像學校考試的應用題。

其實嚴格來說網路討論也是有侷限性,英美式的軍官教育會有上小時時間讓學員按照教範作出公式解,普德式的這類課程則是學員要以分鐘為單位迅速提出答案,模擬戰場判斷。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83 Posts

Posted - 12/14/2013 :  04:59:51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最近我得出一個初步的結論。

在現代步兵排班編制中,關鍵性的環節在於你的部隊中有沒有:

1.一個射擊精準的槍榴彈兵。
2.一組能冷靜解決裝甲車跟碉堡的AT小組。
3.一個能用很少的彈藥迅速解決敵軍散兵跟長距離多人操作武器的特等射手。

特別是關於1的40榴,比起在沒瞄準鏡,大家都很興奮而且過度運動氣喘如牛等各種因素下槍彈很難命中的狀況中要求子彈命中,對敵兵來幾發40榴通常能比較快解決問題。敵軍躲在建物中也是先朝窗戶來發40榴再說。

40榴不像無後座步兵砲會暴露射手位置,追加裝備跟彈藥重量也不高,相當有效。裝甲悍馬等級的輕裝甲車集中來幾發40榴也能搞定。

而且40榴若是能打煙霧彈那就更好用,狀況不妙也是先來發40煙封鎖敵軍視野,然後像個Ninja一樣微塵隱身,多讚啊。


有沒有40榴才是重點,至於你的部隊是不是用一挺2000∼3000美元不計瞄準鏡的聖誕樹步槍,其實不是那麼重要。老AK跟M43子彈打不中讓你很惱火嗎?一發GP-25/30/34的40榴能解決很多煩惱。

唯一就是給天生神準的特等射手用的長距離步槍值得多花一些錢。但一般來說一挺不到300美元狀況良好的莫辛那甘甚至是阿富汗產的恩菲爾德步槍,只要有瞄準鏡跟好射手,也能很好地在絕大多數交戰中的500m距離內達成這個任務。莫辛那甘還可以跟你可靠的老朋友PK通用機關槍共用子彈。

如果你想先進地半自動一點,依然現役中的FAL跟M14/M1A也能達成這任務,而且這還有廠商在新造。同樣地,這也可以跟你可靠的老朋友MAG通用機關槍共用子彈。真的沒錢,將SKS拆掉刺刀裝上瞄準鏡,300m內能頂著用。

AT小組主要是非常倒楣地碰上防禦堅固的碉堡跟重裝甲砲車的時候,需要他們出場。特別是AT小組能多冷靜多迅速的解決重裝甲砲車,就是決定你的部隊會不會像小蟲子般被輾過去的關鍵。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12/14/2013 09:47:47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83 Posts

Posted - 12/14/2013 :  09:14:06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我個人認為必須承認,就算在最貼近一般人的步兵小部隊領域,比例上也是槍宅多戰術宅少。槍畢竟作為武器是最吸引眾人目光,雖然最近我認為其實二戰以後的新槍跟舊槍用戰術觀點來看沒有相差很大。

但還是來談點主流的槍宅話題。

關於步槍界的最新發展。目前我個人最看好的是FN SCAR。這款槍本身其實沒什麼新概念,但借用我個人推崇的橫井軍平式設計理念「枯竭技術的水平思考」,這款槍綜合了目前已知的軍用步槍各種設計的優點。

FN SCAR有繼承自FNC的類AK可靠運作機構,美軍AR槍系發展出來的戰術導軌跟伸縮槍托,M63的一設計多用槍族化概念──引進SCAR,意味著可以用一種槍族,就取代目前的步兵小部隊5.56mm用AR,7.62mm用M14的狀況,讓士兵只要熟悉一種槍族就可以很快適應各種任務需求的步槍,同時也能按需求增加跟調整配件。

雖然AR/M14等槍本身表現依然是一線水準,但站在軍隊的立場,槍如果使用多年老舊化還是要重新採購新槍,在這重新採購的時間點,當然有新槍順道買新槍那就剛剛好──有錢的話。

特別是據說實際來自部隊的使用意見,7.62mm版本的SCAR-H(通稱Mk 17),被認為比同口徑的SR-25(AR系統)可靠,又比已經使用多年的Mk14(M14狙擊槍型)在人因工程上舒適。

FN SCAR的難點主要在於它沒有贏得非常大筆的新槍訂單,因此目前還只被認為是SOCOM的新玩具,沒有量產效果所以價格上目前還是非常昂貴。就算在民用市場也幾乎是性能相差不是很大的AR跟M14槍型的2倍價格。

其實我個人認為FN SCAR槍族裝備給一般部隊是頗有潛力。但SCAR最初是以提供給特殊部隊為前提生產的,我個人覺得有些浪費。

像是之前討論的台灣新型突擊步槍看得出來有參照SCAR的設計跟理念,只是推出的時間點實在不太好,國軍剛好前幾年先換了T-91...如果讓一般部隊採用SCAR概念的槍族,這可以用上不少年。


另外最近這幾年大家陸續推出一些總結二戰後到現在的軍用步槍設計的成熟新作,像是美國的Bushmaster ACR、Robinson XCR、波蘭的MSBS Radon等作品,站在使用者的立場來看,都有類似SCAR槍族的好處在。

只是目前實際有贏得軍用訂單的還是FN SCAR,加上提供給實戰經驗豐富的SOCOM使用,發展上應該會較為有前途。


如果接下來這幾年沒有人讓雷射槍或電磁槍之類的玩意實用化,次世代的正規軍用步槍應該就是SCAR這種維持老槍運作機構,但是在外裝上使用更加方便的槍種,搭配外掛榴彈發射器、散彈槍、瞄準鏡等聖誕樹配件。

這應該有機會統一中小國的正規軍用步槍,並且在槍械狂大本營的美國奪下高市佔率。

但是以全世界觀點來看,要接替AK的地位恐怕還是有點難。這不只是要一款可以使用俄規M43跟7.62x54mmR子彈(這款子彈頗難搞)的類SCAR槍族,還要壓低價格並且像前蘇聯跟中國一樣低價傾銷販賣。

而且一般槍廠是不會做出AK這種賺不了錢的俗各有力鄉下人設計,所以我想這不能指望美國或歐洲的槍械設計師,只能期待中國或俄國出了個卡拉西尼可夫式的工農出身槍械設計師,搞出一款很好改修外裝的可靠新型槍,還得是用鐵跟木頭這種最廉價卻又最可靠的材質來製作。不一定要用戰術導軌,但要很好改裝。


quote:
分隔線


給ACG宅:

就像我常說的。

不管是戰車、飛機、軍艦,還是步槍,誕生之後經歷技術設計的恐龍化爆炸性進化成長期時代,到最後統一天下的都是RGM-89 Jegan這種簡潔有力好用設計啦。現在的FN SCAR就像是UC93年只配備給隆德貝爾隊時期的RGM-89一樣的潛力股。

因為在技術發展成熟之後,大家考量成本效益,自然會形成這種安定牌獲勝的局勢。

突擊步槍自二戰誕生以來到現在,終於也差不多進入安定期了。雖然我個人認為還是必須承認最初期的設計師搞出來的AK或FAL、M14之類槍,還是跟薩克II型一樣會有土味愛好者的人氣。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12/14/2013 10:08:42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83 Posts

Posted - 12/15/2013 :  09:23:22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Operation Flashpoint: Dragon Rising》中PLA除了使用95式步槍之外,遊戲中PLA還有使用一款我之前不太熟悉的解放軍步槍,81式步槍。

我這幾天稍微查了一下,這款槍是SKS+AK的綜合體,目標是在過渡到使用5.8mm子彈前,在使用7.62x39mm子彈的條件下,取得SKS的命中率跟AK的全自動能力,好同時取代56式衝鋒槍(中國造AK)跟56式半自動步槍(中國造SKS),統一PLA的班用步兵槍械。

81式運作原理是這樣子的:
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weapon/html/guancangjingcui/yanshi/81shibuqiang/20080325/199.html
81式步槍自動動作


就我的觀點來看,雖然81式長的像AK其實運作方式偏SKS。雖然系出非同源,但跟以AR-18為基礎的國軍T65式還蠻像的,都是讓瓦斯衝擊一個活塞桿撞擊槍機,然後槍機後退再透過後方複進簧複進。

這方式跟AK把活塞跟槍機一體化不同,減少了槍機重量也就減輕了槍機往後砸時的後座力,但增加了結構複雜度=大部分解的手續。

81式大部分解也跟T65頗類似,要拆上護木取出活塞桿跟活塞複進簧,然後拆機匣取出槍機跟槍機複進簧。只是跟T65的AR式為整個上機匣一起拆不同,81式為AK式只拆機匣蓋。

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weapon/html/guancangjingcui/yanshi/81shibuqiang/20080419/356.html
81式步槍的拆裝動作

但拆上護木的部分,T65是AR式的所以必須使用工具來轉開上護木的固定螺絲,這如果掉工具就沒辦法拆。81式雖然不用工具但反而要轉表尺才能拆掉上護木,轉一轉表尺就跑掉了。兩邊都不算是很完美的設計。

還有活塞構造81式是一根到底,我個人一直搞不懂為什麼T65非得拆成兩節找阿兵哥麻煩(T91就改善了這一點)。還有瓦斯缸管顯然也是81式比較好清理,T65清瓦斯缸管還得用根探針摳半天挖積碳。

至於槍機的部分,T65是史東納AR式把複進簧裝在槍托內部。81式機匣裝槍機也裝複進簧,機匣比較長,但是清理機匣跟槍托製造就簡單多了。

81式的槍托是直線型,較適合打全自動。其他照查到的資料表示,跟56衝相比還有增加表尺護翼跟改變射擊選擇鈕等若干改良。

原來如此,整體看起來我個人可以理解這把槍為何在PLA內部頗受好評,因為它設計上不管是全自動還是半自動都會比AK方式要準沒錯,總合了各種已經成熟的技術跟合理的設計,不是裝滿最新科技跟設計奇特的整兵用槍。

81式以一款打7.62x39mm彈的軍用步槍來說,是比較敢採用獨自結構而沒有照抄AK運作方法的突擊步槍。跟AK相比,只是在拆解保養上頭當然還是輸AK,比較複雜,但交換到了較低的後座力跟準確度。

81式跟同一時期的國軍T65相比,兩者運作原理頗接近,但偏AK型的81式應該是比偏AR型的T65更粗勇,材質上也沒用什麼很難搞的先進塑膠。而且子彈比較大顆,貫穿力上會比T65的5.56mm彈好。

至於命中率上因為還涉及加工精度的問題這就不好說,但既然是SKS形式,我想應該有相當於出口到美國的中國造SKS等級的命中率,全自動也比AK準。是一款不錯的軍用步槍。


雖然只是電子遊戲,但是我個人在OFPDR中比起95式步槍,比較喜歡81式步槍。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12/15/2013 09:52:59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83 Posts

Posted - 12/15/2013 :  13:06:12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weapon/html/guancangjingcui/yanshi/81shibuqiang/20080419/356.html
81式步槍的拆裝動作



還有一款7.62x39mm的軍用步槍也是跟81式一樣不用AK而是偏SKS的構造,這款是名槍了。

捷克製的Vz.58。

(玩Arma的人應該都聽說過,因為波西米亞工作室是捷克公司所以這款槍在這系列中都有出現)

http://en.wikipedia.org/wiki/Vz._58

這是Vz.58的大部分解圖。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SA_58_FIELD_STRIPPED.jp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jKlgFxCjN0
CZ - Vz.58: Field Strip

跟T65或81式相比,Vz.58的前護木拆卸法就簡單多,拔一根插銷就拆下來。槍機複進簧是直接固定在機匣蓋上頭是頗奇特的設計,但拆槍方便,阿兵哥也不用擔心半夜拆槍時一不小心彈簧彈的老遠找不到。只是沒辦法像AK一樣拆機匣蓋倒沙子一邊射擊,不過那是AK太變態了。但我個人感覺槍機比它必要的還複雜,有必要分成兩個小塊嗎?還有射擊選擇鈕在右邊這點現在一般認為很不方便。

還有這把槍的槍機打開的時候整個機匣上方會空一截,可以跟SKS一樣用老方法用彈夾直接從上方將子彈塞進彈匣,是款非常有趣的槍。

類似SKS的設計,加上捷克是傳統造槍國的加工精度,Vz.58比AK準很多,(跟西方國家的步槍相比)拆解保養也不算複雜,頗受好評。

因為Vz.58完成度很高,加上拆夥後的捷克跟斯洛伐克政府都沒趕小口徑高速彈流行──好像主要是沒錢換槍換子彈──Vz.58步槍還在現役中。但總算是服役50年的老槍了,最近有更換外裝的升級計畫。

當然,我個人相信裝上戰術導軌跟摺疊伸縮托的Vz.58在現代戰爭中依然很有效。只是機匣蓋會受力跟機匣上方會空一截這點還是比起西方槍不適合裝先進瞄準鏡。

http://www.vz58rifle.com/about-vz-58/
這網頁的下面就有一張看起來超先進的聖誕樹Vz.58。
網頁最後說得好:
"The legend lives ON.......Sa vz.58 E"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12/15/2013 14:34:15
Go to Top of Page

冗丙
版主

Taiwan
16197 Posts

Posted - 12/15/2013 :  15:54:48  會員資料 Send 冗丙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氣體短行程連桿系統有分傳統派與極簡派
傳統派就是SVT38/40與M1卡賓/G43/FAL/AR18/T65家族,有類似活塞的玩意去推連桿,所以會分三段,傳動效率好且重量輕,怕掉組件就分解後放在口袋裡,另外T65前護手上蓋的大鎖螺通常是用刺刀與一字螺絲起子轉開後放口袋,工具包沒人在用,都是封好收在庫房裡等裝檢,所以T65沒啥複雜的。
http://www.cruffler.com/AR180OperatingGroup.jpg

極簡派的代表是HK416/VZ58/T91/Type 81,還是需要一個活塞頭與一個連桿,81更複雜是拿掉活塞頭改成分段的氣體調節器,有0/1/2三段氣體調節模式,t91不需要是因為它推力超過需求很多,足以應付大部分的污染狀況。
http://www.hkpro.com/SL8gas.jpg
vz58的起落式槍機閉鎖是改良自華瑟P38手槍,振動小較為精準,當然容污與排污比不上AK/M1格蘭德的槍機頭。
其實氣體短行程不需常保養,打開65前護手後擦拭排氣孔的積碳並吹吹氣即可,要保險的話滴幾滴車針油後自己推幾次就收工了,反倒是從退殼口滲進來的泥沙要拔掉連接上下機匣的橫銷後擦拭機匣內部,特別是堆積泥沙的扳機組件要注意,這也是各種軍用槍械最常出問題的地方。


忠義衛飯筒~剽悍吃燒肉~~
http://www.milfans.net
Go to Top of Page

閒遊之人
我是老鳥

6874 Posts

Posted - 12/15/2013 :  17:19:20  會員資料 Send 閒遊之人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話說現代步兵速成訓練要多久
招一堆老百姓到有基本戰力....
Go to Top of Page

冗丙
版主

Taiwan
16197 Posts

Posted - 12/15/2013 :  17:25:36  會員資料 Send 冗丙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各國平均是8周∼


忠義衛飯筒~剽悍吃燒肉~~
http://www.milfans.net
Go to Top of Page
到第 頁,共 16頁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前頁 | 次頁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直接前往: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