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登入名稱:
密碼:
記住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論壇首頁
 軍事討論區
 戰略戰史與國際關係
 以希臘悲劇的思想觀察政治形勢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前頁 | 次頁
作者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到第 頁,共 3頁

toga
版主

Tajikistan
12566 Posts

Posted - 06/19/2012 :  14:08:57  會員資料 Send tog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這類似古羅馬時代的作法:想要晉身元老院,在政壇上呼風喚雨之前,你得先在羅馬行省邊疆從軍20年,累積所謂的光榮資歷......

一萌二PAK三聯閃,四代歐風五國潘,十全側衛百戰鷹,成千蟲隼萬國繁。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625 Posts

Posted - 06/19/2012 :  19:42:04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toga

這類似古羅馬時代的作法:想要晉身元老院,在政壇上呼風喚雨之前,你得先在羅馬行省邊疆從軍20年,累積所謂的光榮資歷......



其實在急診室過勞或是跑救護車,或者是風災的時候去挖水溝,我也可以接受啦。

退一百步我可以接受掃個一整年的廁所或馬路。


問題是沒被奴隸過的一些小屁孩會喜歡逃兵跟擺爛,勞動服務又比較好逃兵跟擺爛,出了意外家長又要抬棺抗議。

雖然歷史上的承平時期軍隊官員真的多半蠻蠢的,但有時候出意外是因為當事人太天或者是跟其他沒事的人相比之下大限已到。

如果自國開發過度沒有北大荒之類的窮鄉僻壤可以將年輕人下鄉勞動改造,那是真的挺麻煩的。


老毛文革是一大浩劫沒錯,但現在中國的領導班子當時大半下鄉勞改過,我相信這有讓他們腦袋比較清楚。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6/19/2012 19:53:08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2/18/2013 :  23:25:28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先前談The tragic vision of politics裡面,作者介紹的三位古典現實主義者當中,Hans J. Morgenthau是其中一位。與修昔修德和Clausewitz一樣,他經歷過重大的戰爭。

Morgenthau對社會的看法是悲觀的,但不見得是負面。為了讓世界不要變得更差,他寫書協助世人認清現實中的政治。

Morgenthau在1904年於德國巴伐利亞的Coburg出生,父親應該是日耳曼人,而母親是猶太人。

由於猶太血統,自小就被孤立和排斥。讀書拿到第一名可以上台演講,還得擔心被人吐口水。

他本身是讀法律的,也是抱打不平的人。20-30年代,他最常思考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有了法律,還是不能夠維持公義?

一個答案是,有些人在社會上握有較大的權力,有些人卻比較弱小。

想要改變不公平的現狀,即是令既得利益者受損害,他們一定抵制。

再來,當時德國也沒有一種普遍的風氣,讓人放下利益爭奪,為大眾謀幸福。

這種情況下講法律講公義是行不通的。

1932年,他離開歐洲,移民到了美國。

帶著這種體會,他對於英國人想以討好希特勒的方式來維持和平,看法是悲觀的。德國的權力,連帶著自信心不斷壯大。同時帶著恥辱、懷著仇恨,就算簽了什麼條約都是假的,不可能指望德國能夠信守承諾和遵守國際法。

戰後,他在1948年出版了傳世之作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他在書中,不斷強調權力的爭奪。基本上,在欠缺互信,或欠缺共同信念的時候,一切只能以權力分佈作準,沒有誠信可言。

然而幾十年的冷戰下來,觀察美蘇的對抗的緩和、歐洲整合、經濟互賴、中東和平等形勢變化,他的書不斷出增訂版,增添了不少維護國際和平的建議。

他甚至反對美國出兵越南,這看起來和他當初強調權力爭奪的論調有所不同:
https://www.mtholyoke.edu/acad/intrel/vietnam/hans%27.htm

可惜的是,來不及看到蘇聯解體,Morgenthau便在1980去世。要是能活到90年代,最後一版的Politics Among Nations,相信是今天21世紀的教戰手冊。

現在買得到的是第7版。

Morgenthau生前共出版了五版。按照編者的說法,第6、7版裡面,Morgenthau的本文全部保留,沒有增減。一些factual的資料、圖表等將時代更新;全書最開頭將加入一篇導讀、最後面的附錄裡加插了較為近期的一些論文,作為參考。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Edited by - SOCOM on 02/18/2013 23:40:36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2/18/2013 :  23:27:44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Politics Among Nations –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7th edition)
Hans J. Morgenthau
McGrawHill 2007

這本書的目的是,為提出一套國際政治理論。這套理論,不可以是先驗和抽象的,必須是經驗性(empirical)的和實用性(pragmatic)的。同時,它必須經得起事實的考驗和合乎邏輯。

長久以來,人們對政治社會問題,存在著兩大派系的見解。

一是理想主義(idealism),它相信(believe)人性(human nature)有善良(goodness)和可塑造(malleability)的特性。種種的悲劇、戰爭、人禍,都是根源於人類社會的種種缺失,例如缺乏知識、制度不完善、墮落(depravity)、道德的低下等等。隨著知識的累積、文明開化、改革、教育、建立信任……人類最終將步向和平美好的世界。

另一種思想,就叫做現實主義(realism)。現實主義相信,世界的不完美是根源於人性內在的(inherent)各種不完美(imperfect),人們的自私和社會上的衝突是必然現象。故此,應該因應著、順應著、work with這些無法改變的不完美特來行動,反其道而行只會招致徹底失敗。為此,人們想辦法讓破壞性減低,而不期望私慾可以消失。例如,一些民主國家以制衡(checks and balances)的方式,使權力分立和互相牽制,阻止政治人物權力獨大。

Morgenthau認為,這種思想才是符合社會的真實、人性的真實,故此稱之為「政治現實主義」(political realism)。

我想在這裡自己加注一下。按照我的認識,像這類以人文方式建立的理論,包括這本書在內,通常不會、也沒辦法在一開頭,就把作者建立主張的方式,以簡要的文字清楚說明。

這類學者,通常是「思考」過,很廣泛和很長時間的歷史之後,所得出的一種思想上的主張。他們主張,用什麼方式觀察世界、對世事抱持什麼態度、對事情先抱持哪些認知、注意些什麼要點、特別留意哪些現象……才能夠看到世事的真象。

試想,Clausewitz的戰爭論,不就是告訴讀者,人們對戰爭應抱有哪些認知?其他像孫子兵法、馬基維里的君王論、韓非子等,也都是這類寫法

但是,隨著討論繼續,讀者們會看到作者舉出證據,支持自己的說法。

同時,亦以推理(reasoning)的方式,讓讀者明白、接受這些主張。例如上面提到,「順應著人性的不完美行事」、「與它正面衝突只會徹底失敗」,就是我所說的reasoning了。

另一方面,我也想簡單說明一下現實主義的分類。

長久以來,社會上,包括西方、中國、印度等,就有著一種思想主張,現代人統稱為現實主義,或者政治現實主義。所採用的立論方式,就正如上面所述。

然而,到了19-20世紀,人們將科學方法、實證主義(positivism)方法、行為科學的方法,帶進了傳統人文學科,政治學最終也受到影響。

Morgenthau看到的是,傳統人文學科將繼續受到實證主義、行為科學衝擊,大學政治系裡的思想哲學課程將不斷縮減,強調人文素質的現實主義學派也受到質疑。

一些新派的現實主義者,抽取現實主義的一些精華,以實證主義方法重新表達,如Kenneth Waltz等。他們所發明的這種新現實主義,就叫做新現實主義(neorealism),或者結構現實主義(structural realism)。相對地,先前所談的學說,包括Morgenthau的思想、戰爭論、孫子兵法、君王論、韓非子、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就稱為古典現實主義(classical realism)。換句話說,現在介紹的這本Politics Among Nations,以今天的話來說,是屬於古典現實主義。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2/23/2013 :  15:25:47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現實主義的六項原則(principle)

Morgenthau主張,關於國際政治的一切思考,必須符合政治現實主義的六項原則。這不但是一個學派的基礎,更是在真實的世界中,研究一切現實政治問題的起點:

原則1:
政治現實主義「相信」,政治現象是受到一些客觀的法則(law)所支配(govern)。

這些法則,就是來自人性(human nature)。想要讓社會改善,就要理解和因應這些法則。挑戰這些法則,將招致徹底失敗。

社會、文化、科技可以不斷改變,但是人性不曾改變。今天的人性與數千年前的希臘、中國、印度哲學家所嘗試發掘的人性,沒有分別。

現實主義認為,想要弄清(ascertain)一項政策、一項行動,就必須觀察,到底發生了哪些行動,以及有什麼可預期的後果。如此才能夠知道,我們觀察的政治領袖,到底做了什麼,以及由各種可預期的後果當中,推測(surmise)對方的目的。

接著,我們應該將自己代入對方的角色,設身處地理解其面臨的難題與環境。然後,假定對方是理性的(rational),預想一些合乎理性的行動方案,再推測對方最有可能選擇哪一項行動。

原則2:
現實主義認為,想要了解政治的整個形勢、整個「景象」,就要把「利益」(interest)這樣概念,界定為「權力」(power)。

現實主義假定政治領袖追求權力。看著他們發表演說、與另一位領袖對話、簽署法案、下達命令等等,我們一邊觀察,一邊易地而處想著他們的利益就是權力,他們正在追求權力。

現實主義將政治學的研究焦點,集中在「權力」上面,就好比經濟學家研究財富,法學家研究法律……一樣,是界定出一個獨立的研究學科。沒有了「權力」這個概念,研究就沒有了焦點。

但是,把政治人物的利益界定為權力、假定他們都在追求權力,客觀嗎?

Morgenthau認為,這項界定,是以歷史事實為根據的。另一方面,就以一個研究政治現象、政治行為的學科來說,只有「權力」這個概念,能夠表達「政治」的本質。政治關於什麼?當然是關於權力!

說到這裡,站在現實主義的立場來看,人們普遍對政治行為有兩大類的誤解。第一是認為,應該著眼於政治人物的動機,第二是著眼於意識形態和個人政治理念。

每一個個人、每一個政治人物,都是獨立個體。每個人的想法、性格、價值觀、習慣、處事方式等等,都有不同。這是正確的,但對於研究政治行動來說卻是沒有效果(futile)的。

關於一個人的腦裡面怎麼想,我們要怎樣取得心理學上的資料?即使有辦法取得,難道資料就是正確、完整的嗎?另一方面,旁人的觀察也一定是片面、不完整的,而且觀察者本身也受到個人情緒影響。況且,人們連自己的想法和動機都不甚清楚,更別說是觀察別人了:你真的很了解自己嗎?

再來,可以觀察張伯倫的例子。有人認為,張伯倫可能是最沒有個人私心的英國首相。現在就假定張伯倫確實是這樣好了,他本著合符道德的良好動機(good motives),推行姑息(appeasement)政策,以圖令和平持續下去。結果,卻令形勢進一步惡化,使得二次大戰的發生,更加難以避免。

用中文的俗語來說,就是「好心做壞事」。假設當時的人們得知張伯倫是本著符合道德的善良動機處事,然後就預料,將會發生符合道德的後果,如此,便無法預料到,原來這只會「幫倒忙」。

就以這個角度來說,人們應該觀察的是,推動政策的政治領袖,到底有沒有一定的intellectual ability、一定的政治能力,貫徹他的政策。整體來說,人們需要預見的是,形勢的發展、某項行動的實際後果。相對地,個人動機卻是無助於推斷形勢發展的。

(原則2未完)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2/23/2013 :  22:25:47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原則2繼續)

另一方面,有些人認為,應該著眼於政治領袖的意識形態、政治理念。

政治人物,經常把意識形態和個人的政治理念,掛在咀邊。他們尤其需要以這些口號和理念,來動員民眾支持其政策。

在這裡,首先要區分的是,政治人物的個人意願(personal wish),和他在其位置或角色上的正式任務(official duties),是兩件事情。人們自己想做的(desirable),和做得到的(possible),也是兩件事情。唯有保持客觀,才有可能看到事物真象,制定理性(rational)的、實際可行的、對症下藥的外交政策,使風險減低,得益最大。

然而,一個國家的政府,並不一定能夠理性地處事。推行政策的政治人物,可能受各種主觀的偏好、偏見或者其他個人性格影響。政府本身,也可能為了動員民眾支持,而使國家的政策偏離了理性的軌道。

事實上,世上存在著很多不理性(irrational)的因素。每一個人、每一個社會皆可能存在著intellectual上的種種缺失(defects),只是形式不同和程度不同。

換句話說,人們應該認識到,何謂理性的政策;另一方面,也應該認識到,intellectual上的缺失,極有可能使真實世界中的外交政策,偏離理性的軌道。這些缺失,通常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種缺失是以過時(obsolete)的想法和行動應對新時代。

看著時勢變化,人們不能夠死抱著對於舊有環境的認識,去面對今天的新形勢。縱使不能夠在初時遇見未來,也不能對今天看到的眼前轉變,視而不見。

Morgenthau出版和修訂的這本書時,是在冷戰時候。他認為,當時的環境已經不能按照19世紀的常識去面對。照道理,每一個國家,都是平等的,具有對內充分的主權。

但是,冷戰時候是一個極端地不平等(inequality)的狀況。幾乎所有的權力,皆被美國和蘇聯壟斷。在國際間「互賴」的狀況下,兩個超級大國更加能夠將勢力延伸到其他國家的國內。較弱小的國家,局勢就變得更加混亂。

如此便發生了種種現象,包括外國勢力干預黎巴嫩內戰、美國在東南亞的軍事行動、蘇聯出兵干預東歐、世界各地的國際恐怖主義等等。這些都不是舊有的常識可以理解。

第二種缺失是,以「魔鬼學」(Demonology)、抺黑、「妖魔化」、怪罪的方式胡亂編造虛構的情況,將難題歸咎於某些人或群體。

當問題較為複雜的時候,假若出現有心人意圖操縱,公眾便會認為已經得到明確的解決辦法,那就是把某些人或群體指為難題的源頭,然後去除他們。人們會把仇恨指向他們,把他們妖魔化、視為公敵。但是,燒死女巫是不能夠阻止自然災難的,去除德國的領袖也不見得可以消除德國建立霸權的意圖。

這種缺失使人們把事情過份簡化。美國人面對亞洲的共產勢力,就開展Phoenix Program刺殺某些特定的越共領袖或懷疑越共人士。面對拉丁美洲的問題,就同樣在當地開展刺殺行動。

另一方面,麥卡鍚主義是美國最龐大和最極端的妖魔化行為。人們拒絕承認,其實真正的威脅源頭,是蘇聯這個國家。

第三種缺失是以虛無的說話來修飾問題、拒絕正視現實;第四種缺失是認為事實有無限可塑性,認為任何困難都有轉機。

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這兩種情況。美國在越南騎虎難下的困局,是屬於政治和軍事性質,卻有人提倡經濟性質解決辦法。這是因為,部份人能夠從中得到收益(profit),而不顧國家需要為此而面對更多風險的談判。

到這裡,可以看到,外交政策是應該符合理性的,但intellectual上的種種缺失,使得真實世界中的外交政策,不一定符合理性。

假設照片是照相機拍下來的,可以顯示鏡頭前的完整景象,那麼,畫家筆下的畫作,就只能顯示畫家看到的一部份事物。研究者的任務,就是盡可能使圖畫上能夠顯示的,能夠追上照相機拍下的。

(原則2完)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2/28/2013 :  09:16:44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原則3:

現實主義假定,無論在任何時代、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情況下、,將利益界定為權力,都是客觀(objective)和有效(valid)的。但是,權力到底是什麼,並沒有永恆不變的答案。

關於利益的重要性,Morgenthau收用以下的說話說明:

修昔底德說,利益上的認同(identity of interests)是令到人們或國家之間結合(bond)一起的最佳因素。

19世紀時候的英國首相的梳士巴利伯爵(Lord Salisbury)說,只有沒有利益衝突,國家之間才能結合一起。

華盛頓說,人類之間,利益是支配一切的原則,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受這原則影響。有時候,人們會為公眾利益而作出貢獻,或者不考慮個人利益因素,但這些無私的行為,只是一時,不會是長久。人們不會轉變成,將自己以後都貢獻給社會。沒有制度,是可以無視這項事實,而能夠存續下去。

德國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we)說,利益,包括物質上和理念上(ideal)的利益,而不是理想(idea),直接支配著人們的行動。

SOCOM註:原文是Interests(material and ideal), not ideas, dominate directly the actions of men. 不妨這麼想,人類不過就是生物,生物有生物本能,這都是先天的。人一定會按照先天的特性,每天都要吃要睡。追求利益,也是人的本性的一部份。人們可以有很多偉大的想法、理論、思想,但無論如何,這都是作為生物的人類的產物。到頭來,真正在驅使人們活動的,還是先天就存在的因素,而不是後天生產出來的副產品。

人性自私,同時利益是最重要的因素。至於利益的界定,則要看當時的政治和文化背景(context)而定。

由於Morgenthau將利益界定為權力,故此上述的的各種概念,包括上面四人的說法,也就直接套用到權力上面。

同時,如同利益一樣,權力的內容,也是要看當時的政治和文化背景而定。基本上,任何能夠讓一個人、一群人,可以控制另一個人、另一群人的社會關係(social relationship),都屬於權力。任何能夠控制別人心靈(mind)的社會關係,從暴力到心理上的關係都包括在內。

但是,Morgenthau並沒有假定,形勢的不穩定和權力爭鬥,永遠保持在冷戰甚至二次大戰那麼極端、嚴重的局面。以多元的(pluralistic)社會來說,「權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是讓局勢穩定下來的最重要因素。權力平衡讓各勢力之間,或者各種權力之間,互相牽制、制衡,使衝突和爭鬥限制在較為和平的範圍內。美國憲政的成功,就是權力平衡運用得當的例子。

權力平衡是維持和平與穩定的最重要因素,這點在一個國家的內部,與在國際關係上面,同樣適用。今日以主權國家來劃分的政治世界,是以往歷史的延續。Morgenthau不認為,這種情況必然會永遠地持續下去。但是,任何的轉型都不能以抽象的理想達到成功。人性與權力的現實,是塑造以往、今天和未來社會的力量。唯有因應著這些力量,以熟練(workmanlike)的政治手腕操作,才有可能達至轉型。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3/08/2013 :  19:56:40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原則4:

政治現實主義意識(aware)到,政治行動在道德上(moral)的意義。同時也意識到,政治行動的成功,未必符合道德標準。

政治上的品德(virtue),與一般人的私德,是兩件事。一個人,可以為了滿足道德要求犧牲自己。但是一個國家的領袖,沒有權利為了道德因素而犧牲國家利益。

政治上講求的品德,是在選擇採取哪一種行動時,應該權衡後果的輕重(weighting of the consequences),而不是用抽象的道德律(moral law)來決定。用中文來表達就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

一個領導者即使很善良、心腸很好、做事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但選擇行動的時候卻沒有考慮過後果將會如何,都是不可原諒的。

最後,政治現實主義不會以道德的外衣去粉飾任何政治行動,或者把政治行動刻意「化妝」成符合道德律。

原則5:

現實主義不承認,個別國家的道德律,與支配(govern)宇宙的道德律一致。

人們總覺得自己的行動是合符道德,或者硬套上道德的外衣。然而,每一個國家、社會,都各有自己一套道德原則,彼此並不相同,甚至不相容。假如以本國社會的道德觀點來評價別國的行動,這樣是不客觀,也沒有從整體去看。

Morgenthau認為,既然政治是關於權力的活動、各國都是按照自身的權力考量行事,那麼就應該從權力的角度去評價各國的行動。

(SOCOM:就這樣看來,這其實是原則4的延伸。要評價別人或自己,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我認為都是以原則4為準。)

原則6:
政治現實主義的思想,是「真實的」(real)和「深刻的」(profound)。

正如經濟學、法學、倫理學等一樣,政治學是一個獨立的學科。

經濟學家將利益界定為財富,法學家研究某一項行動是否與法律一致,倫理學家研究某一項行動是否與道德原則一致,現實主義者將利益界定為權力。現實主義者問:「這項政策如何影響國家(或聯邦政府、或哪個部門、某個政黨……)的權力?」

故此,無論議題是什麼,現實主義必然以權力為焦點,以權力為採取選擇的標準。

舉例,蘇聯在1939年11月入侵芬蘭。當時的英國和法國政府,以法律觀點看待這件事。就以律觀點看,蘇聯的行動違反了「國際聯盟盟約」(Covenant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故應予以制裁。

但是,如果是以政治觀點來看,問題就複雜多了:第一,蘇聯的行動,對英法的權力造成哪些影響?第二,對英法與蘇聯間的「權力分佈」(distribution of power),以及對英法與德國間的權力分佈,將造成哪些影響?第三,所採取的反制措施,將對整體國際間的權力分佈造成哪些影響?

英國和法國,本來有意出兵「懲罰」蘇聯。所幸的是,瑞典拒絕讓英法軍隊借道通過,否則兩國將同時面對蘇聯和德國兩個敵人。

第二個例子是關於道德考慮和政治考慮。1949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了新的政府,讓西方國家立即面臨兩個問題:第一,中共的本質和政策,是否符合西方的道德標準?第二,西方應否與中共接觸?

第一個是道德問題,這並不難,只需要以西方的道德原則與中共的本質和政策比較就行。第二個是政治問題,這就較為複雜。包括:各方在這件事件裡面,有哪些方面的利益是受到影響?各方所具有的權力有哪些?以及西方國家應採取哪些行動?

從這些例子可知,政治領域(political sphere)是一個獨立的領域。如果文不對題,只會無法正視問題本身,也無法開出對症下藥的藥方。故此在處理政治問題的時候,就應該將焦點放在權力上面。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3/09/2013 :  20:46:59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第2章 國際政治的學科

在這本Politics Among Nations裡,Morgenthau有兩個目的,第一是找出和理解,支配著(determine)國家之間的政治關係的力量(forces);第二是這些力量如何影響每一個國家,以及如何影響國際間的關係。

但是在了解這些力量之前,Morgenthau首先在這章說明了,理解上將會受到哪些限制(limitation)。

最主要的限制在於,沒有兩樣東西完全相同,但也沒有兩樣東西完全不同。

每一件事件只會發生一次,故此可視為獨立、單獨的、彼此相異的;但是另一方面,每一件事件都有一定共通性。它們都是社會力量下的產物,而這些社會力量又是人性的產物。

一般做法是,把事件歸類和比較。把具有相似性的事件,歸為同一類。觀察同類事件發生的背景,與後續的發展,然後將這段過程視之為理所當然的前因後果、經驗法則。但是,這麼做等於是忽略了事件之間的相異性,如此得出來的結論也就具有偏見。

故此,每一次遇到新狀況時,應該問:「這次的狀況,與以往所遇到的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相同?以往有效的對策,今次又是否適用?」

無論是想要解釋過去,了解現在發生的事件的意義,還是預料將來,都必須能夠區分,每一次狀況的相同與不同。這種區分的難度,正是判斷該採取哪一項行動的困難所在。

舉例,華盛頓在1796年9月17日的告別演說中,說明了美國將會斷絕歐洲事務。1823年12月2日,門羅(Monroe)總統再一次向國會表明,美國將不會介入歐洲事務。1917年,美國加入英國和法國,派兵到歐洲對付德國。1941年,美國再度出兵到歐洲參戰。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Truman)總統宣佈,美國將領導世界,圍堵共產主義勢力。

同樣是美國,不同時期卻有不同態度。那麼,華盛頓與門羅的決定,到底是美國一直以來的外交政策原則?還是,只是一段時期的措施?

杜魯門宣言(Truman Doctrine)與上述兩位總統的原則是否相容?杜魯門的行動,只是在華盛頓與門羅的原則下行事,還是與前人的原則分道揚鑣?如果是後者,這轉變又是否適合當時的實際環境?

再廣泛一點說,上述五項事件,1796、1823、1917、1945、1947年的美國外交政策原則,是一脈相承,還是各自不同?五次的國際環境有多少共通和相異點?每一個事例裡的決定,又是否適合當時的情況?

另一個例子。在一段很長的時期裡,美國和蘇聯似乎都認為核戰是不可能的,那只是互相自殺。但是,隨著冷戰在80年代再次升溫,雙方都有人認為,想要在核戰中獲勝,並不是不可能的。故此,也就有人研究怎樣打贏和怎樣重建國家。

但是,在核戰和戰後重建期間,人的反應是沒有辦法預估的。戰後的破壞、文明遭受毀滅後的世界,更是事前無法預計的。

現實中,有太多不相容和矛盾的各種趨勢正在同時發生。國際事務的「複雜性」(complexities),致使人們無法可信地預料將來,也無法得出簡單直接的解決辦法。人們能夠做的只有,把導致不同趨勢發生的條件,一一整理出來。例如,出現了XXX條件,才可能發生YYY趨勢或事件;或者,出現了某幾項條件之後,某件事情或趨勢,才有可能出現。

整理上述過後,就是評估(access)各種趨勢發生的機率(probability),看哪一種趨勢最有可能發生。

當然,即使是評估機率,也有可能出錯的。1979年,伊朗發生革命,親美的伊朗巴列維王朝覆滅。事件震驚美國,總統卡特就公開指責中央情報局未能預料到事件的來臨。

政治是一個極為廣泛、寬廣的研究領域。各種政治事件的發生,都是在極為大量、龐大、龐雜的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而形成。人們的能力始終有限,不可能完全知道有哪些因素在運作著。

進一步說,中央情報局能否精確地預估到伊朗群眾起事的時機?不可能。第二,假如預知到了,美國政府又能做些什麼?沒什麼可以做。基於後者,即使中央情報局故意地忽略了伊朗形勢,也是無可厚非。

相對地,或許有人提出,為什麼經濟學能夠較精確地預報未來?

政治學的焦點放在權力,那是無形的,經濟學的焦點放在財富,那是有形和可以量化的,這是兩者的最大差別。何況,即使是經濟學的預測,很多時亦未能準確,這都是很常見的事實。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3/11/2013 :  21:59:03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第3章 政治權力

國際政治就如同所有其他政治一樣,就是「權力的爭奪」(struggle for power)。

「權力」(power)是一種「心理關係」(psychological relation),用來控制別人的想法(mind)和行動(action)。假使一個人,能夠控制另一些人的想法和行動,就即是前者對後者具有權力。

權力的來源有三,第一是「對利益的期望」(expectation of benefits),第二是「對不利的恐懼」(fear of disadvantages),第三是人們對領袖或者制度的尊重(respect)和愛戴(love)。

權力的運用可以有很多方面,可以是下命令、威嚇、權威、個人魅力等等。

人們各自尋求其目標,可能是自由、安全、成就,或權力本身。也可能從經濟、社會、哲學、宗教等角度來界定自己的目標。但是,無論人們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得到「權力」,都是最即時性的目標。

就本質上來說,權力有四種分類。

第一類是權力和「影響力」(influence)的分別。國務卿可以遊說總統接受他的建議,這時候可以說前者對後者有影響力。但是,國務卿無法強制總統聽從他的見解。相反,總統具有權力,他只需要運用職權便可命令國務卿做事。

第二類是政治權力和「武力」(force)的分別。當一方威脅(threat)對另一方面使用武力時,他仍然是在使用政治權力這種。但是,一旦運用武力,他所運用的便是武力、暴力,或者「軍事權力」(military power)。

差別在於,權力是一種心理關係,而武力講求的是物質上的暴力(physical violence)。

(SOCOM:兩者的關係似乎很微妙。如果以二次大戰的為例子,軍隊本來是政治權力的一部份。但是一旦開戰,戰爭的進展卻支配了各方的政治決定。戰爭像是一頭難以駕馭的大怪獸,使各方處於一種「騎虎難下」的狀況。相反,如果以越戰為例,美國轟炸北越是為了迫使北越接受談判,美國在1999年轟炸塞爾維亞,也是迫使後者接受北約開出的條件,兩者的政治目標十分明確。)

但是,就以層次上來說,Morgenthau仍然認為,戰爭的政治目標不是摧毀敵軍,甚至不是佔領土地,而是迫使敵人屈從勝方的意志(will)。我想,他在這點上,和Clausewitz的看法仍然是共通的。

第三類是「可用的」(usable)和「不可用的」(unusable)權力,後者是專指核子武器而言。Morgenthau認為,假使各方能夠保持理性,就會意識到,使用核子武器將帶來雙方的全面毀滅。故此,最多只能作為威嚇之用。

第四類是「合法的」(legitimate)和「不合法的」(illegitimate)權力。前者是指,在道德上或法律上正當的權力。一個警員對一個平民搜身,尚且是合法的,頂多有濫權之嫌要去投訴。但是,一個持槍的劫匪對你搜身,就肯定是不合法的。你讓他這麼做,也只是怕了他手上的槍。

合法的權力,在道德上或法律上正當,運用起來時也必然暢順得多,更能夠產生影響力。後續的章節將會看到,很多政府都會運用意識形態(ideology)、道德、國際法、民族主義、宗教……等理由,為政權的存續或為某項政策的執行,塑造合法性。




如前所述,權力的來源有三,包括「對利益的期望」、「對不利的恐懼」、「對領袖或者制度的尊重和愛戴」。

這三點,無論是對於一個國家的國內(domestic)政治,還是國家之間的國際政治來說,都是適用的。

當A能夠(able)影響(influence)B的想法(mind),以控制(control)其行動(action)時,我們便說:A對B具有政治權力。

一國的外交政策,無論是想要獲得資源、獲得領土、控制航道等,都是透過影響對方的想法,以控制其行動,來完成的。

就以政治上來說,法國築構馬其諾防線,是為了消除德國人入侵的念頭。英國在19世紀的外交政策,目標是讓他國認為,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攻打英國。蘇聯對東歐和美國對拉丁美洲的經濟政策,是為了控制對方的意志。蘇聯以大軍佔領來控制波蘭的時候,美國就以另一種方式,即貸款和經濟援助來影響波蘭人。

順帶一提,這裡或許令人想起上文提到總統對國務卿有權力,但後者對前者只有影響力的例子。

我認為關鍵其實是「control」一字。唯有一方的「影響力」大到能夠「control」另一方,才可說前者對後者有「權力」。


(第3章未完)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3/11/2013 :  22:46:42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補充:

尚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並不是每一個國對國所進行的行動,都是政治性質的行動。有很多法律上的、經濟、文化上的活動,可能都沒有權力的考量在裡面。或者,行動本身,對於作出行動的國家的權力,沒有影響。

第二,每一個國家,在每一個年代,介入國際政治的程度可能都不一樣。例如美國和蘇聯的介入程度,就遠比盧森堡和列支敦士登(Liechtenstein)要高。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3/12/2013 :  22:13:49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對權力政治的輕視

不是人人都贊同權力政治(power politics)的觀點,不少人認為,爭奪權力只是某個特時代背景的產物,只要整體的大環境改變,權力政治便會消失。

有人主張殖民地爭奪是戰爭的根源,故此呼籲各國放棄殖民地。有人認為,撤下所有貿易障礙,容許自由貿易,將會塑造一個新的和諧世界。馬克思主義者認為,資本主義是一切動亂與戰爭的禍根,應該以社會主義取代它。自由主義者(liberalist)就宣稱,民主和憲政、國際合作,能夠消除權力政治。

但是,實情不是這樣。例如美國人一直認為自己愛好和平、反對侵略和帝國主義,和平主義(pacifism)與自由主義也是該國傳統文化。然而,美西戰爭還是發生了。

Morgenthau認為,無論時代、政治形勢、經濟、社會怎麼轉變,權力政治都是永久存在的。在Biopsychological、動物學與人類學的觀察當中,到處都有證據顯示,生物想要支配同類生存,就如同求生存和求繁殖一樣是不變的。

縱使人類普遍認為,為了在社會上爭奪權力而殺人是罪行,但是為了國家而對外作戰卻是愛國表現。

在獨裁國家,想要繼續獨佔權力的領袖,對民眾投以懷疑眼光。在民主國家,參與權力競爭才算是盡了公民責任。

在經濟領域,不少財團試圖壟斷市場,以圖掌握經濟上的權力。即使是一般的商業競爭,目的也是在市場上具有更大權力。

在家庭關係,婆媳糾紛就是典型的權力爭奪,一方捍衛原有的權力,另一方試圖建立新的權力。

在社區、地方組織、學院、公司、專業團體、家庭,人類社會的所有角落,人類社會的每一個層面;或者,在國家之內與國家之間,都有權力爭奪發生著。形式可能不同,手段可能有別,有明顯的有暗地裡的,有暴力與不使用暴力的,權力爭奪本來就是社會生活的一部份。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3/17/2013 :  11:42:47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第4章 爭奪權力:維持現狀的政策

同樣是政治,同樣是權力的爭奪,國內政治與國際政治,卻在道德、政治與社會條件上有兩種不同的反映。

一個國家的內部,有著比較大的社會團結(social cohesion);文化比較齊一,技術互相配合,並且共同面對外來壓力。還有,有一套由上而下的政治組織控制著。故此,國內政治一般較為穩定和較少發生暴力。相對地,國家之間的關係就鬆散多了,暴力和戰爭故而較為頻繁。換句話說,國內政治與國際政治,並不是種類(kind)上的不同,而只是程度(degree)上有差別。

所有的政治,無論國內還是國際,都有三種行動模式,包括保持權力、增加權力和顯示權力。以國際政治來說,一個國家,想要維持現有權力及維持原有的國際「權力分佈」(distribution of power),其政策即為「維持現狀」(status quo);想要以改變現有國際權力分佈來提升自身的權力地位(power status),其政策即為「帝國主義」(imperialism);還有一種可能是用於維持或增加權力的政策,,其政策即為「威望政策」(policy of prestige)。

status quo一詞,原意為status quo ante bellum,那是來源於和平條約上的一個外交詞彙。status quo ante bellum的意思是,在一場戰爭之後,各國召開和會,然後按照和約把軍隊撤回,讓各國恢復戰前原有的主權。

不過在一般的應用上,status quo的意思較為寬廣,泛指維持歷史上某個時期曾經出現過的權力分佈。同樣的現象,也會出現在國內政治形勢當中,其具體的反映即為「保守的」(conservative)政策。

通常,維持現狀政策是出現在戰爭之後。一輪戰爭過後,國際權力分佈發生了改變,於是各方召開和會,簽訂和約,或者成立新的同盟、國際組織等,以確立新的權力分佈。

拿破崙戰爭過後,歐洲多國在1815-1848年間推展維持現狀政策,當中包括成立神聖同盟(Holy Alliance),以維護的1815年訂下的和約,巴黎和約。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各方訂立凡爾賽條約,同時成立國際聯盟。接下來,英國、法國和德國簽署羅加諾公約(Locarno Treaties),確定德國以西的國界。法國與蘇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也訂立同盟,以阻止德國破壞現有的權力分佈。一直到1939年4月,英國和波蘭仍然嘗試以同盟的方式,阻止德國的企圖。以上所有的維持現狀政策,目的都是為了維護1918年的權力分佈。

二次大戰後,美國與西歐同盟,蘇聯與東歐同盟,也發揮了維持戰後權力分佈的作用。

除了維護戰爭之後的形勢之外,維持現狀政策也可以用在其他時候。例如1922年的九國公約(The Nine Power Treaty relating to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to be followed in Matters concerning China),就是按照當時各國在中國的勢力範圍,正式確立其分佈。

美國在1823年單方面宣佈的門羅宣言(Monroe Doctrine),就是為了將歐洲勢力排除在美洲之外。到了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期間,為阻止蘇聯在古巴部署彈道飛彈,就以封鎖來迫使對方撤回。1983年,美國入侵格林納達,阻止蘇聯透過古巴在加勒比海擴張勢力。以上都屬於維持現狀政策,讓美國繼續在美洲獨大。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Edited by - SOCOM on 03/17/2013 11:49:28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3/23/2013 :  01:01:40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第5章 爭奪權力:帝國主義

談什麼是「帝國主義」(imperialism)之前,Morgenthau先談什麼「不是」帝國主義。

是否所有獲取(acquire)新領土的行動,都是帝國主義?不是。

1917年,美國從丹麥手上,獲得處女群島(或維京群島,Virgin Islands)。處女群島在哪?在加勒比海,加勒比海又屬美洲範圍。美洲的權力分佈本來就是只有美國獨大,故此,這只算是美國維持現狀政策的一部份。

蘇聯在1941年正式參戰之前,一直把二次大戰的參戰各方,稱為帝國主義國家。參戰之後,蘇聯就自行把戰爭界定為對抗帝國主義的偉大戰爭。

然後,全世界都有人說「美帝國主義」(American imperialism)。美國的銀行家、資本家、大財團,則是帝國主義背後的元兇。

只要有某個國家被人討厭,都會被說成是帝國主義國家。

故此,首先要說明的是,並不是所有增強國家權力的外交政策,都屬於帝國主義。各國之間的權力分佈,可能有小幅度的調整。但是,只有以推翻現狀,推翻現有權力分佈為目標的外交政策,才屬於帝國主義政策。

第二,純粹以維持帝國存續為目標的政策,不一定是帝國主義。帝國主義一詞,當初是英國首相迪雷斯利(Disraeli)使用的。這種概念下的帝國主義,只是維持現有的殖民帝國(colonial empire)。換句話說,即是維持現有的權力分佈。所以也不應該叫做帝國主義政策。

第三,由於英國的帝國屬於殖民帝國,故此,人們常把帝國主義和經濟因素掛鉤。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所有政治現象,皆源於經濟因素。他們把帝國主義的原因歸咎於資本主義經濟,因為在此經濟體系下,需要尋找出口市場和投資機會,故而需要更多的殖民地,並壟斷當地經濟運作。

的確,有部份戰爭是因經濟而發生的。例如1899-1902年,為爭奪金礦而起的波爾戰爭(Boer War);1932-1935年,玻利維亞與巴拉圭之間為爭奪油田而起大廈谷戰爭(Chaco War)。

但是,就在資本主義最發達的時期,也就是最需要原料和市場的時候,卻甚少發生為經濟目標而打的戰爭。德國統一的三場戰爭,為的是統一德國、使德國成為新的大國,這都是政治目標。即使是克里米亞戰爭、美西戰爭、日俄戰爭、土意戰爭(1911-1912)、多場巴爾幹戰爭,經濟都不是主要因素。兩次世界大戰,更加肯定是政治性的戰爭。戰爭過後,勝方雖然能夠得到經濟利益,但那只是副產品。以上的戰爭,無論是引發的原因還是戰爭的目標,都是基於權力的考量,而不是經濟性的。

相反地,爭奪殖民地最激烈的時候,卻是資本主義還沒興盛的16-18世紀。相對於此,資本主義最發達的19-20世紀,各國的殖民地爭奪卻沒有之前激烈,資本主義國家甚至漸漸放棄其殖民帝國。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3/23/2013 :  14:07:05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第5章 爭奪權力:帝國主義 (2)

帝國主義的真正意思是指,一種用以推翻現狀、推翻現有權力分佈的政策。引致帝國主義發生的誘因(inducement)有三,包括戰勝、戰敗、虛弱。

戰勝

假使在戰爭中得到重大勝利,形勢必然對戰勝國極為有利。無論戰前的目標是什麼,純粹是為了防禦也好,為了維持戰權力分佈也好,戰勝國都會乘勢改變雙方的權力關係。

羅馬人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獲得全面勝利,於是他們強迫戰敗的迦太基人,簽署極為苛刻的和約。迦太基人幾乎被完全解除武裝,只剩下極少量的部隊用以自衛,而且參與戰爭前必須與羅馬協商;支付巨額戰爭賠款;失去所有殖民地。後來羅馬人再發起侵略,亦即發生第三次布匿戰爭。勝利後,羅馬人有計劃地燒毀迦太基人的城市和農田、全面屠殺迦太基的人口,並將當地併吞成為羅馬的行省。在這種稱為「迦太基式和平」(Carthaginian Peace)的帝國主義政策之下,羅馬人乘著勝利,永久地改變了雙方的權力分佈。

第一次大戰之後的凡爾賽條約,也是相同原理下的產物。強迫德國接受凡爾賽條約,是一種帝國主義政策。後來英國與法國維護凡爾賽條約的行動,則為維持現狀的政策。蘇聯在二戰勝利後,不斷向東歐擴張勢力範圍(sphere of influence),即為帝國主義政策。

戰勝後的帝國主義政策,皆為建立全新的權力分佈,並完全改變戰前的形勢。

戰敗

戰敗之後,戰敗國將會謀求推翻戰勝國建立的新形勢。它將會想辦法對付戰勝國,對調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它將會想要奪回戰爭中失去的,甚至奪取更多的權力。

1919-1935年的德國,雖然接受一戰後的新秩序,但已經在暗中準備推翻現狀。1935年,納粹黨穩定政權之後,德國便公然挑戰凡爾賽條約,直到1945年再次戰敗為止。

虛弱

另一種能夠引發帝國主義政策的,是某些國家明顯地出現了特別弱勢的情況,或者政治上的空白。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在十三州獨立之後,不斷向只有原始部落的西部擴張勢力。拿破崙和希特勒的例子,與蘇聯在二戰後的擴張,也是如此。

(SOCOM:雖然Morgenthau沒有這麼說,但因著戰敗而來的的帝國主義政策,很明顯是基於仇恨和報復心理而起的。

另一方面,德國在二戰之後,甚至盟軍結束佔領、蘇聯威脅在1991年消失之後,仍然未有尋求報復。我認為主要原因是,幾十年來與西方共同對抗蘇聯的冷戰期間,以及歐洲整合的合作當中,德國的文化已經撤底改變,以致放下了舊有的仇恨。同時,直到今天為止,仍未有新的機會或者紛爭,足以引發新的大型戰爭。

關於發起軍事侵略的時機,其實還有另一本書分析得更詳細,那就是常常聽到的「大國政治的悲劇」。但該書只限於討論軍事形式的帝國主義政策,而沒有談到經濟侵略和文化侵略,後者倒是在Morgenthau的這本書內有提到。)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3/24/2013 :  14:43:24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第5章 爭奪權力:帝國主義 (3)

帝國主義的目標

世界帝國(World Empire)

建立世界帝國的行動,本身是無盡止的,征服者將無輸無盡地採取擴張。只有更強大的勢力,才能夠阻擋其「權力的貪欲」(lust for power)。亞歷山大大帝、7-8世紀的阿拉伯人、拿破崙、希特勒等,都是如此。只有羅馬人例外,這將會在後續章節談到。

大陸帝國(Continental Empire)

這是一種,只在一定地理範圍內發生的帝國主義。這種帝國主義受限於地理範圍、技術能力或客觀的政治形勢。在這些限制下,如果仍然採取無限制的世界帝國政策,將是不智的做法。故此法國的路易十四和拿破崙三世、德國的威廉二世、意大利的墨索里尼、美國在立國後擴張行動,其地理範圍都受到一定限制。

當地優勢地位(Local Preponderance)

這是更小範圍的帝國主義。不同於大陸帝國,採取這種行動,不是基於客觀能力上的限制,而是自行選擇的。該國通常有三種方案可以選擇,包括維持現狀,建立大陸帝國,和兩者之間的方案,即建立當地優勢地位。

俾斯麥推翻中歐地區的權力分佈,建立一個在當地具有優勢地位的德國,但他極力阻止德國再進一步建立大陸帝國。俄羅斯在數百年間,經常試圖將勢力擴張至芬蘭、東歐、巴爾幹半島、達達尼爾海峽、伊朗等,很多時都屬於這種形式的帝國主義。

18世紀的歐洲皇室,多半採取這種帝國主義。他們擴張勢力,是想要在歐洲貴族之間得到更高榮譽,而不是源於現代的民族主義情緒。

正如前述,這些國家通常具有多項選擇。但是,為什麼要選擇這些規模最小的擴張,Morgenthau沒有明確地說明。然而從上面可見,每一個例子似乎都有其個別的考量。

帝國主義的三種方法

採取帝國主義,有三種方法,包括軍事、經濟、文化三種工具。軍事方法是運用軍事征服(military conquest),經濟方法是運用經濟剝削(economic exploitation),文化方法是將目標國家原有的文化,轉換成另一種。無論使用何種手段,最終目的都是推翻現有的權力分佈。

軍事帝國主義

採用軍事征服的最大好處是,一旦使用了武力,其他形式的權力皆無法發揮作用,敗方只能同樣以武力反抗。成功征服之後,勝方能夠強迫敗方接受新的權力關係,而敗方手上的武力卻不足應用。

當然,軍事征服的最大缺點是,戰爭是一種難以控制的賭博。你可以在戰前做好最佳準備,但沒有人可以保證戰爭的結果將會如何。

經濟帝國主義

經濟手段方面,是透過經濟剝削和致使對方倚賴(dependent)我方,來一步步控制更多的國家,達到推翻現有權力分佈的目標。運用上較為間接,但同樣有不錯效果。貸款、援助、控制石油或其他稀有資源的開發、控制資金、出口市場等,都是常見的手段。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幾十年間,英國和俄羅斯爭相以控制貿易,試圖影響和控制伊朗。美國方面,它就對中美洲國家,製造了倚賴的現象,致使後者的經濟運作,極為倚賴美國的出口市場。無論中美洲國家想要做什麼,都不能違背美國的意思,否則其出口市場就會被關閉。

文化帝國主義

文化帝國主義的原理是,以文化改變人們的想法。一國建立起優秀的文化,輸出具有吸引力的政治哲學與意識形態,便可引起外國的民眾,按照我方所輸出的文化行事。

一般來說,文化手段並不能單獨使用,而只能夠支援軍事或經濟手段,讓對方內部出現支持我方的「第五縱隊」(fifth column)。但是,一旦以軍事或經濟手段成功控制對方之後,以文化手段來征服對方的mind,便變得更加重要。

文化帝國主義的用例不少。一個成功例子是,德國在1938年,能夠使另一個國家的政府,奧地利政府,支持德國,進而邀請德軍佔領。到了二次大戰前夕,德國的文化滲透,已經使數量不少法國和英國人,包括政府內工作的和民間的,支持德國和納粹主義的目標。

蘇聯共產主義是另一個例子。在最成功的時候,莫斯科影響了幾乎所有國家的共產黨,使後者跟隨蘇聯的外交政策行事。一旦某國的共產黨掌握了當地政權,該國便受到蘇聯控制。

不過,正如上面提到,文化手段很多時只屬支援性質。以東歐為例,軍事征服才是其蘇聯影響力的基礎。接下來的是經濟滲透,使對方的經濟運作倚賴了蘇聯。最後才是將當地人民的忠誠轉移向共產主義和蘇聯。

另一方面,蘇聯和中國之間,後來發生了共產主義的領導地位爭奪。在這種爭奪中,文化成為了最主要的手段。雙方都宣稱,自己才是馬克思和列寧思想的繼承人,並指責對方才已經站在敵人一邊。

除了政治意識形態之外,宗教也是常用的工具。沙皇不但是俄羅斯的皇帝,也是東正教會的首腦。一個成功例子是,俄羅斯利用宗教力量,取代土耳其,控制巴爾幹半島。

世俗文明也可以是一種文化滲透的工具。法國的「文明使命」(la mission civilisatrice),亦即一種呼籲擴張西方文明的主張,就是其在第一次大戰之前,在地中海東部擴張勢力的工具之一。法國文明的吸引力,致使世上不少國家,願意在兩次大戰期間協助法國。

還有一點就是,在擴張勢力的時候,文化手段雖然不太能夠單獨使用,而只能扮演支援角色。但是,一旦以軍事或經濟手段,成功向對方實施了一定的控制之後,以文化手段來控制人心卻是必要措施。在拿破崙和希特勒的佔領區內,仍然經常出現反抗運動;印度和愛爾蘭,則發生了獨立運動,這些都是未能成功征服人心的後果。

到了二次大戰之後,由於出現了為數不少的核武國家,致使以大型軍事行動來擴張勢力的事例大幅減少。另一方面,在歐美國家失去殖民地的同時,世上湧現了大量的、新成立的弱國。這些弱國極為倚賴外面的援助,給予外面的強國擴張勢力的機會。如此,美國、蘇聯和中國,便爭相在第三世界以經濟和文化手段來拓展勢力。



(SOCOM:雖然看到這裡才第一次出現lust for power這句話,但其實,我認為這句話最能夠簡要地說出作者對人性的看法,和整本書的最基本假定

另外在擴張勢力方面,如果想要迫使另一個國家的政府或人民聽命,而對方的政府和人民都堅決不讓步的話,經濟和文化手段其實很難奏效。三者當中,軍事征服是最能夠直接控制當地政府的。同時,又只有政府能夠以政策、制度、法律和武力,全面控制所有社會資源,與社會上的所有運作規則。

關於政府控制社會的力量所在,建議參考近6-8年來的香港局勢。縱使民間反彈聲音頗大,但面對特區政府和北京,也是無可奈何。

問題是,在大部份的時候,用兵需要在各方面的條件,包括軍力和政治上的條件成熟才行。和平地併吞他國領土,更是甚少出現的機會。所以在大部份情況下,都是每天以經濟和文化手段互相爭持、爭持不下。)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3/30/2013 :  19:00:57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第5章 爭奪權力:帝國主義 (4)

如何看出和反制帝國主義?

下一個問題:其他國家,到底只想維持現狀?還是想要推翻現狀?

如果將一個只想維持現狀的國家,錯誤解讀成即將採取帝國主義,便會反應過度,先引起他國對本國的猜疑,再令各方的互相恐懼加劇,進而挑起本來不會發生的衝突,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典型例子。

相反,帝國主義即將發生,各方察覺不到,必然有國家首先受害,本國亦將被捲入其中。最起碼,別國向本國滲透勢力、派兵入侵之時,須及早發覺和防範。這種失敗的典型例子有二次大戰。

兩者的差別在於,只想維持現狀的國家,或許想得到更大更多的權力,索取更多利益,但是並不破壞現狀。例如在1867年,美國向俄羅斯購買阿拉斯加。美國的領土增大了,可用的地方與資源增加了,但是兩國之間的權力關係沒有改變。對於這種情況,頂多以「安撫」(Appeasement)的政策,使另一方滿意便可。無論如何,雙方之間或各方之間的權力分佈、權力關係,不會發生改變。

但是,帝國主義國家,將會在一定的地理範圍內,甚或以全世界為目標,企圖獨佔所有權力,立於支配地位。面對這種行為,最起碼,必須明確地劃定界線(demarcation),清楚表明退讓的最終底線。「This far and no Father」,再超越半步就以戰爭回應。

1935年,德國開始挑戰凡爾賽條約。比較實質(tangible)的反制就只有,英國說服德國簽下英德海軍協定(Anglo-German Naval Agreement),將德國海軍的總噸數,限於英國海軍的35%以內。這個限制其實比凡爾賽條約寬鬆,後來,德國亦在1939年4月宣佈廢止。

1936年,德國佔領萊茵蘭(Rhineland)和重新控制德國境內的水道,但是對外宣稱符合國際法中的平等(equality)原則。1938年併吞奧地利就更加簡單,一則它令到奧地利人打開門戶歡迎進駐,另一方面舉起西方國家常說的「民族自決」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大旗,便能夠說得通。

德國再於同一年,向捷克斯洛伐克索取其德裔人聚居的領土,即蘇台德區。希特勒向英國表示,這已經是德國最後的領土要求,英國和法國便在慕尼黑協定中承諾不予阻止。如此,德國便順利佔領。

以上的行動,看起來很合理。德國恢復原有的權利,將德裔人聚居的地方劃歸德國,符合民族主決原則。

直到德國在1939年3月,向波蘭要求但澤市,英法才意識到希特勒不願信守承諾。但是,這時候的德國已經太過強大,不是外交手段所能阻止了。

相反,假如把一個只想維持現狀的國家,錯誤判斷為帝國主義國家,將引起本來可以避免的戰爭。

普法戰爭之後,新成立的德國得到支配中歐的權力地位。為保持地位,俾斯麥以一連串錯綜複雜的同盟關係,使歐洲各國互相牽制。歐洲保持和平,德、法、俄三者又難以破壞這種和平。其中,包括了德俄之間的再保險條約:若德國與別國發生戰爭,俄羅斯必須保持中立,反之亦然。

但是,後來的皇帝威廉二世卻憂慮,再保險條約將離間德國與奧匈帝國之間的關係,以及破壞德、奧匈、意大利之間的三國同盟,故此將之廢棄。這種廢棄的舉動,帶有進攻性、侵略性嗎?沒有。

但是,懼於三國同盟,俄羅斯與法國定下法俄同盟(Franco-Russian Alliance)。假如三國同盟動員,俄羅斯與法國也同樣立即動員;假如法國受德國或者意大利攻擊,俄羅斯將軍事援助法國;假如德國或奧匈攻擊俄羅斯,法國將軍事援助俄羅斯。同樣地,這種舉動,純屬防禦性質。

互相恐懼之下,兩個陣營之間的和平,不能再承受任何緊張的刺激。Morgenthau沒有在這章中說,互相恐懼是否必然會導致戰爭。但是互相恐懼,肯定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起因。

另一方面,意識形態亦會加深互相恐懼。共產主義影響之下,共產國家看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任何舉動,都可能解讀成侵略的先兆。西方看到共產國家的任何舉動,亦可能解讀成發動世界革命的前奏。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Edited by - SOCOM on 03/30/2013 19:01:56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3/30/2013 :  20:13:12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第5章 爭奪權力:帝國主義 (5)

看出兩者分別

如上述,假如錯誤判斷,後果嚴重。但是,實際上,人們沒有辦法準確判斷。

第一個原因是,每一項外交政策的真正意圖,都有可能在意識形態或其他各種理由的包裝下,被掩飾掉。

第二個原因是,當一方看到另一方的行動之後,其反應很可能使對方即時擴大或縮小目標,或變更手段、變更策略。

執行維持現狀的政策時,可能因為外交上有一點微小的成功,被決策人認定是擴張勢力的難得機會,於是一夜之間改變成帝國主義。帝國主義的野心,也有著不同的程度。發動帝國主義的初衷,到底是純粹的侵略性?還是為了鞏固原有地位?兩者之間是否有過轉變?還有,更加難以觸摸的是,經濟與文化政策,到底是純粹為經濟或文化而執行,還是帶有帝國主義的政治意圖?政治意圖與其他意圖之間,又是否正在變化著?

外在的威脅有多大、機會有多大、遭遇到的阻力、政治領袖的本意、本身能力的大小……都可能影響決策。

必須強調的是,絕不能以一套既定的公式或者pattern,去預判對方的行動,將必然走去某個方向。針對對方的行動,亦絕不能以既定的方案作為回應。

(SOCOM:看到這裡,就想起兩點問題。在策略上,「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人為的詭詐,將使得既定程序,根本行不通。

另一方面,縱使我們能夠了解人性,知道人是貪得無厭、趨利避害等等,但是對方的盤算、臨場的決定,卻取決於其意志的強韌度、自信心,及願意做多大風險的賭博。這些都不是外人,甚至不是他自己,所能夠預先掌握的。

故此才有「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多預想更多可能狀況,Plan A不行用Plan B,Plan B不行Plan C上……

(第5章完)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Edited by - SOCOM on 03/30/2013 20:14:35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3/31/2013 :  13:55:05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第6章 爭奪權力:威望政策 (1)

直到這裡,Morgenthau才第一次提到威望(prestige)。在這本書裡,威望只是一樣很次要的東西。

同時,直到這裡,我也是第一次寫到威望這個概念。

但是,我之前曾經混淆過權力和威望兩個概念,故此在表達上,也可能令各位讀起來也發生相同的混淆。

按照Morgenthau的界定,政治活動的目標是權力,權力就是一方能夠控制另一方的想法。威望可以令人得到社會的認同(recognition)、尊敬、崇拜,但是不具控制他人想法的功能。

一定是先有權力,再有威望,威望只是權力的副產品;威望通常只是爭奪權力的一種工具,而甚少是政治活動的目標,所以在理論上也不會視為政治的目標。

至於權力要怎麼衡量,怎樣看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具有多大的權力,怎樣看一方對另一方是否具有權力,將會在第8章討論。

威望的作用,只是讓別人對自己的權力,留有更深刻的印象,或者讓別人相信,自己已經具有某方面或某程度的權力。實際上,威望只能夠作為一種,用於輔助維持現狀政策或帝國主義政策的支援措施。

威望政策(policy of prestige),即是展示權力(demonstrating of power),具體辦法有兩種:外交禮儀、展示軍力。

拿破崙在1804年登基時,發生過兩件事件。第一是大家熟識的自行加冕,另一件事則發生在較早前。在通往Nemours的路上,拿破崙在路上迎接教皇到來。但是,為了避免歡迎儀式,拿破崙說路旁的森林裡有很多獵人正在狩獵著,故不便安排儀式。

拿破崙自己也穿著獵裝,站在泥地上當然沒有問題,但是身穿白袍的教宗就顯得狼狽。拿破崙和教宗互相擁抱過後,一位軍官領著教宗,準備從左邊登上拿破崙準備的馬車。按照禮儀,應該是先由教宗上車,再由其他人上車。就在上車的時候,馬車伕突然「不小心」地讓馬車前行了幾步,並且剛好停在站在右邊的拿破崙面前。結果兩人從左右兩邊同時上車,而且第一步踏上車的人是拿破崙。

1813年,拿破崙在俄羅斯慘敗。他去到德勒斯登會見梅特涅,遊說後者不要讓奧地利參加反法同盟。拿破崙故意讓帽子掉在地上,看梅特涅會否幫他撿起,結果梅特涅裝著看不見。

作為一個國家的代表,如果他侮辱另一國的代表,等於侮辱了另一個國家;如果他接受了屈辱而不吭聲,表示他的國家甘心受辱。

1945年,羅斯福、邱吉爾、史太林出席波茨坦會議時,三方都不同意任何一方首先走進會議室。結果,三人從三道門同時走進去。1946年,盟軍出席巴黎的勝利慶祝活動時,蘇聯代表被安排在第二排坐位上,而其他大國的代表皆分得前排坐位。蘇聯代表離場抗議。

國際會議的地點選擇,也表示了誰的權力比較大。

19世紀的一段長時間裡,歐陸的會議多數在巴黎舉行,這表示法國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普法戰爭之後,出現了更強大的德國,於是1878年舉行會議時,便選擇在柏林。二次大戰尾聲,為表示尊重蘇聯在歐洲強大的權力,國際會議多在蘇聯控制的地方,如雅爾塔、波茨坦、莫斯科、德黑蘭等地舉行。直到冷戰在1947年開始,美國才改變態度,表示杜魯門只願意在華盛頓會見史太林。

很多時,各國為表示關係平等,將選擇在荷蘭的海格或瑞士日內瓦開會,這是因為荷蘭和瑞士都甚少參與國際間威望的競爭。

日內瓦本來是設立聯合國總部的理想地點,但是受到蘇聯反對。這是因為日內瓦先前也是國際聯盟的總部所在,而國際聯盟運作時,又是蘇聯國力最底落的戰間期(interwar period),所以反對。

(SOCOM:可以想像,蘇聯曾經在日內瓦受了不少屈辱。再設在那裡,很容易令人聯想起舊印象,認為蘇聯好欺負。如此,蘇聯又要再花功夫去挽回以往丟失的面子。)

然而,盟軍基本上都是由美國領導。英、法、中,都是美國盟友。於是美國主張把總部設在紐約,以突顯蘇聯只是少數的角色。蘇聯只好回過頭來支持在日內瓦設總部,但最終還是西方盟國贏了。

1972年,尼克遜到北京會見周恩來,而不是邀請後者到華盛頓或其他中立國。這表示,美國極為重視中國這個角色。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4/03/2013 :  23:10:49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還沒有看到"國家權力"的一章,但按照目前所見,要在實際上運用古典現實主義的理論,是需要大量的學者共同參與,並且要討論出一些共識才行.

我說的"實際上運用"是指,帶著這套理論,去研究個別國家,去找出它的權力的來源,然後想出,對方可能會如何運用它.

例如,Morgenthau 曾經在反對出兵越南的文章中,分析到中國的power base.

他認為,北越本來就是獨立的勢力,不能視為中國的傀儡.同時,即使要這麼看,出兵越南也是不能阻擋中國勢力的.

因為,中國的權力,根源於其極大量的人口、廣大的土地、複雜而影響廣泛的文化與文明傳統、與人們相信中國始終會再次興起.

60年代的中國在經濟和軍力上皆沒有優勢,但東南亞已經是其勢力範圍.

即使用核武大量地消滅它的人口和核武基地,這個帶著久遠歷史的國家仍然存在 .

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派出數百萬大軍佔領全面中國,直接讓其權力的根源不再存在.否則,就只能把它的文化影響力視為既成事實.(他沒有提到分裂的問題)

到這裡,已看到他怎麼"運用"古典現實主義來尋找中國的權力的本質了.

按照這派的假定,社會上的權力就像市場上的貨幣,有了權力就要什麼都可以,正如市場上有錢就什麼都可以買一樣.所以,你有了權力就會去運用,怎樣運用能夠得到更大權力,你就會怎麼運用."lust for power".有什麼打什麼,有什麼就會用什麼.

故此,既然已經知道了中國的權力的本質,又有了關於權力欲的假定,中國下一步將會怎麼走,便是可以預料的了.

但是,剛才分析中國權力的方法,並不適用在所有國家身上.

更何況,當時中國的權力,也未必是源自文化傳統,而有可能來自是毛澤東思想;今天的權力,很可能是來自北京共識.

總之,觀察中國時,或許會覺得,人口和文化影響力是其最大資產,但絕不能夠拿這兩點去衡量所有國家的權力大小.(難道要用這標準來衡量新加坡?)

其實,權力是什麼?

前文提到,權力即是對別人想法的控制.這種控制的方式有三,包括對利益的期望,對不利的恐懼,人們對領袖或者制度的尊重和愛戴.

換句話說,你手頭有什麼,就會用什麼去控制別人.

要運用哪些資源,怎麼調配,沒有標準答案.唯一可作準的,只有上面提到的三種控制別人的方式.

那麼,中國,或美國,或俄羅斯,或科威特.......它們手上有什麼? 將如何運用以發揮控制別國的效果? 一項特質,例如極大量的人口,要如何看待它是負擔還是優勢? 與別國在貿易上互相倚賴,到底是誰倚賴誰比較多? 面對過份的倚賴,對方能否以貿易以外的其他措施作為反制,即所謂的issue linkage?

也就是說,權力是動態的,是要看當事人怎麼使用而定的.

我覺得這留下了很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無法定性權力的具體樣貌.

當然,有不少人把不同形式的權力公式化,標準化,製作成理論,但那正正是古典現實主義所極力要避免的.

今天也出現了更多新的觀點去切入問題,例如,除了軍事安全之外,我們還會從政權穩定,經濟成長,社會平等,人權,環境安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去看.但是,還有多少觀點才夠? 又,要怎樣讓這些觀點互相協調?

我們沒有既定的方法,去衡量一國的權力是什麼,和有多大權力.

學術界裡,討論中國的書有太多了.有關於史觀的,有討論今天的,但沒有人敢說,以哪本書的觀點,可以抓到今天的重點.

我想,因為主題實在太大了,人們可以做的,只能讓更多人從更多不同觀點去想.一項政策開展之前,沒有人知道對錯.決策當局選擇採行哪一套政策,本身也帶有賭博成份.

至於一個學者能夠做的,或許也只有在這台龐大的研究機器下當一個小齒輪,申述不同的觀點,不同的可能性,不同的方案.......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Go to Top of Page

andrewtysh
剛剛入門

4 Posts

Posted - 04/04/2013 :  22:49:49  會員資料 Send andrewtysh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http://www.amazon.ca/Tragedy-International-Relations-Toni-Erskine/dp/0230237525 這本也非常好看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4/06/2013 :  23:52:07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ndrewtysh

http://www.amazon.ca/Tragedy-International-Relations-Toni-Erskine/dp/0230237525 這本也非常好看



哈....似乎不錯,謝謝推薦!!!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4/07/2013 :  00:11:03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第6章 爭奪權力:威望政策 (2)

軍隊是國力的明顯象徵,所以展示軍力也是常用的威望政策,作用是讓對方對本國的軍力,留下深刻印象。派兵訪問外國、參與聯合軍事演習等,都是常用手段。

1946年,美國在海上公開測試原子彈的時候,不但再次讓人們看到美國在原子彈上的壟斷地位,前往參觀的聯合國代表更說,用來測試的艦艇,甚至比很多國家的海軍艦艇還要多。

海軍本身也是高機動性的軍種,故此派海軍出國、巡航,可以讓人印象深刻。1891年法國海軍訪問俄羅斯喀琅施塔得港(Kronstadt),接著俄羅斯又在1893年訪問法國土倫港(Toulon)。這項舉動,向各國政府預告,法國和俄羅斯的聯盟關係。德國和法國就摩洛哥的Tangier發生領土爭議時,皇帝威廉二世在1905年乘坐軍艦到當地訪問。美國在拉丁美洲和遠東,百多年來派出海軍巡邏,不斷提醒當地人們,美國的力量。冷戰時候,北約組織經常舉行多國聯合軍事演習,旨在向蘇聯展示防衛的能力,發揮嚇阻的效果。

事實上,威望政策可以有兩類目標。第一類就是為了威望本身,這是比較少見,但也較為愚蠢和危險。一個國家,過份地向外界展示實力,將會過度地消耗實際上並未相應具有的權力。威廉二世、墨索里尼與1965-1975年間的美國政府,都犯了相同的錯誤。

威望政策的第二類目標就是為了支援維持現狀或帝國主義政策,這是最主要和最常見的一種。

為了支援維持現狀政策,美國不斷提醒拉丁美洲人,其具有獨大的權力。戰間期的和平在於,法國展示了其歐洲最強的軍力。德國將二次大戰初期閃電戰的紀錄片製作成宣傳片,並且向外界展示,支持了其帝國主義政策。

冷戰時候,美蘇皆著重使用威望以作為主要的政治武器。展示軍力、技術成就、經濟潛力、政治哲學等,以嚇阻對方和打擊對方士氣、離間對方陣營,以及吸引尚未加入任何一方的國家。

單靠威望,並不能發揮作用,但它使權力的效果充分發揮。在最成功的時候,可以只運用威望,而無需每次都直接施展權力。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有一種「名聲」(reputation)足以讓別人相信,這個國家的權力已經大到無可挑戰,同時又要有另一種名聲足以讓別人相信,這個國家對於運用權力是相當自制(self-restraint)。

羅馬帝國具有獨大的政治和軍事權力。人們假如反抗,反抗運動將會被分裂、孤立和逐個擊破。同時,羅馬法(Roman Law)讓人們相信,帝國並不會濫用權力,地方也不會被無故鎮壓。

英國也能夠做到這種無可挑戰的權力與有明確原則的自制,使其帝國維持了相當長的時間。直到二次大戰,人們明確見識到英國已經無力維持殖民帝國,印度與殖民地的獨立運動便在戰後四起。

美國的睦鄰政策(Good Neighbor Policy)同樣發揮了相同功效,直到今天仍然在美洲維持著獨大地位。

威望就好像銀行的信用。實力雄厚的國家,即使發生過小規模的失敗,也不會損及威望。法國在中南半島和阿爾及利亞殖民地的戰爭中面臨失敗,但它對失敗的善後(liquidate)工作,卻贏得二次大戰以來的威望高峰。美國在1962年的豬灣入侵中失敗,但是無損它美洲霸權地位。一個政府,絕不應為了威望的一時起伏而驚慌失措。

必要時,也可以利用虛張聲勢(bluff)的方法來運用威望。方法就好像,明明沒有那麼多演員,但就安排他們一次又一次地走上和走下舞台。1935年的依索比亞戰爭與1942年的北非戰役期間,意大利就運用這種方法誇大實力,致使他國,甚至英國,都不敢派海軍與之正面對抗。1940-1941年間的英國,已經沒有能力抵擋任何入侵,只好虛張聲勢。但是此一行動卻似乎嚇阻了德國,結果使英國得到時間和機會加強實際上的防衛能力。

大部份情況下,有多少權力就應該維持多大威望。誇大威望,最終會被人看穿,甚至引來各國的疑慮和過度反應。維持不了威望,就會出現人人落井下石、打落水狗的險境。蘇聯在冬季戰爭中的失敗與差劣表現,使德國認定這是入侵蘇聯的絕佳時機。珍珠港事件不單是美國在權力上的失敗,威望跌到谷底更引來德國和意大利的宣戰。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4/07/2013 :  02:19:23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上文把 prestige 翻譯做威望 , 或許不太對......

中文裡面,威望似乎只適用於上對下的關係,某某權威人物的威望,某某領袖的威望.但上面的文章看到,prestige 可以適用於對等關係,甚至弱對強的關係.如此,用聲望似乎更好.

另一個問題是威望和聲望的意思較為正面,但 prestige 包括正面和負面.

prestige就是說到做到,答應你的東西一定做到,你侵害他的權益,他一定以牙還牙,他定下規則你不遵守,他一定嚴格處罰.

或許,用"威勢"比較好吧........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Go to Top of Page

SOCOM
路人甲乙丙

Hong Kong
722 Posts

Posted - 04/09/2013 :  23:30:31  會員資料 Send SOCO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第7章 國際政策中的意識形態元素 (1)

政治活動的可以有很多不同目標,但是最即時的目標一定是為了權力。很多時,為了讓爭奪權力的行動合理化,都需要以法律上的、道德上甚至生物學上的理由,也就是意識形態(ideology),給予掩飾。需要將行動合理化的理由在於,可以集合國內外人民的支持,與減少各種反對聲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協約國就有效運用了美國威爾遜總統發表的十四點原則,重新喚起軍民的士氣,與打擊同盟國的鬥志。

主張維持現狀的意識形態

所謂現狀就即是既成事實,要為現有的權力分佈並不困難。事實上,這是最容易說得通和令人接受的意識形態。

想要維持現有權力地位的國家,通常會提倡和平主義(pacifism)和反戰思想。國際法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也具有反對侵略的功能。還有,集體安全(collective security)制度、互相援助(mutual assistant)協定等,皆可作維持現狀的理據。

主張帝國主義的意識形態

提倡帝國主義政策,就即是要推翻現狀,社會必將承受一定的暴力和破壞,故此有一定的困難度。要號召支持,要減少反對聲音,就要說服人們相信現狀是不合道德的,而且每下愈況,需要不惜流血改變現狀。

上面提到,國際法是傾向維護現狀的。但是,想要推行帝國主義的國家,可以運用自然法(natural law)的原則,或者創造另外一種法律觀念,與國際法抗衡。例如納粹德國就使用平等(equality)的原則,指出凡爾賽條約的不公平之處。

有時候,一處地方發生權力真空(power vacuum)之後,將引來外國入侵。發動侵略的國家,將舉起幫助弱者、傳播文明的人道(humanitarian)大旗佔領該地。歐洲人爭奪非洲殖民地,就經常以此為借口。日本侵略亞洲,也是以建立大東南亞共榮圈的人道名義進行。阿拉伯人以宗教理由實施擴張,拿破崙以推廣自由、平等、博愛(Liberty Equality, Fraternity)的名義建立大帝國。俄羅斯與蘇聯的帝國主義,包括向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和達達尼爾海峽(Dardanelles)進軍等,皆是以東正教、泛斯拉夫主義、世界革命、防範資本主義的口號來包裝。社會達爾文主義主張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為兩次大戰的侵略行為合理化。

同樣地,把對方指為帝國主義國家,也是發動帝國主義政策的意識形態手段。例如在1941年,蘇聯和德國皆互相指責為帝國主義國家。二次大戰之後,英美與俄中在向對方陣營行動之前,都會指責對方是帝國主義者。

第三世界與工業化國家的生活水準(living-standard)成極端差異,於是又衍生出南北對抗(North–South confrontation)的意識形態。按照這種說法,工業化國家與第三世界之間的極端貧富懸殊,源於先進國家的長期剝削。這是不公義和不道德的,應該予以改變。

對於南方國家的貧窮,殖民主義、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等外來剝削,充其量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於本身的自然資源缺乏、不理性的經濟政策、貪污腐敗、無能等等。所以這並非發動革命可以解決,而需要以社會的改革來逐步改善,更不是引入任何技術性的措施就行。

其實,第三世界的苦難,一直都存在。但是,隨著通訊技術的普及,與地方的交流頻繁,才演變成今天經常聽到的南北對抗的說法。總之,這種與道德掛鉤的南北對抗說法,只是有心人用來爭奪權力、推翻現有權力分佈的借口。

另一方面,極端的貧窮,又帶來另一種主張,就是先進文明國家有義務幫助第三世界。幫助的意思,並不是協助它們全部脫貧,而是在重大天災或其他人道災難發生時給予援助。這種外部干預是有限制的,義務不會超過能力的範圍。

(SOCOM:這裡的說法,似乎與先前提到的經濟帝國主義有所矛盾。經濟帝國主義是運用剝削,致使對方的經濟倚賴我方,以達到控制對方的目標。但是這裡認為,經濟剝削的影響其實很有限。

我的理解是,經濟帝國主義並不是沒有效用,而是效果有限。當對方的經濟對我方發生倚賴,我方的確是多了一項談判籌碼。問題是,這個籌碼不會很重,只能在某些議題,或者在較淺的程度以下,發揮效用。)

未完……


~~~~~~~~~~~~~~~~~~~~~~~~

man cannot control the current of events. he can only float with them and steer;

The statesman's task is to hear God's footsteps marching through history, and to try and catch on to His coattails as He marches past;

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

~~~~~~~~~~~~~~~~~~~~~~~~ Otto von Bismarck
Go to Top of Page
到第 頁,共 3頁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前頁 | 次頁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直接前往: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