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登入名稱:
密碼:
記住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論壇首頁
 軍事討論區
 軍事相關問題發問專區
 裝甲車輛的歷史(同步發表於個人臉書)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前頁 | 次頁
作者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到第 頁,共 8頁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27/2021 :  08:38:01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98
反戰車飛彈
雖然納粹德國在戰爭末期生產約300發X-7,並曾射擊過,但一般認為沒有參與實戰,最早量產服役並參與實戰的反戰車飛彈,是法國的SS.10,1955年服役後,以色列就訂購了並裝上卡車使用,蘇伊士運河戰曾想使用但來不及,因此真正對敵人發射,是在阿爾及利亞,而首度大規模使用,更要到1973年贖罪日戰爭的以色列對埃及戰場,當然不是法國的SS.10,而是蘇聯的9M14。
因此一般人在1950年代後半,並不清楚反戰車飛彈的能力,專家雖然知道,但當時反戰車飛彈使用上頗麻煩,比較適合用在防禦陣地,在一個認為高強度防禦陣地直接用核彈炸開即可的時代,這是偏負面的看法,雖說當戰防武器打非裝甲目標在阿爾及利亞已有驗證,但面對大規模裝甲部隊的效果依然存疑。
最早期的反戰車飛彈,或者應該說是戰防飛彈,與後來的反戰車飛彈有很多差異。
首先就是為了確保有效飛行與控制,在無法估計彈體升力的時代,必須像飛機一樣有很大的翼面提供升力與控制,因此不能裝在現有的火炮或火箭筒等發射器內,與既有系統相容性為0。
而當時還沒有可以自動辨識鎖定目標的感測科技,甚至還不能自動校正飛彈到瞄準器對準的方向,只能靠操作者目視比對飛彈與目標位置,用搖桿控制飛彈撞向目標,電視遊樂器出現後的時代很多人從小練習用搖桿而手感很好,當時沒這回事,發射後短於2秒大概別想打到,飛彈速度也不能變來變去影響目視估計,以便有效控制飛彈。
因此最早期靠搖桿操作的反戰車飛彈飛行速度偏慢,不僅低於無後座力炮的炮彈,有些系統甚至低於肩射火箭,進一步加大對彈翼面積需求,減低攜行便利性,還讓飛彈發射到命中目標很耗時,提供敵人迴避與反制機會。
然後,肩射火箭與無後座力炮都沒有反戰車炮等級的射程,要取代反戰車炮的飛彈射程要能與反戰車炮相提並論不說,考慮到反戰車炮的戰術需求源自野戰炮與步兵炮這些戰車出現前打其他東西用的炮,飛彈的彈頭也要像反戰車炮那樣能執行其他任務。
法國SS.11採用可換彈頭,有HEAT、HE、對人員、反艦等4種彈頭,不過大小重量不能差太大以免影響控制,彈頭重量就是個位數,又影響破壞力,因此SS.11的衍生型SS/AS.12,以及同期英國澳大利亞合作的Malkara,就乾脆把彈頭重量放大為26~28公斤,Malkara甚至是爆炸效果較高的HESH,宣稱威力相當於127mm炮彈,保證炸車炸碉堡炸人都夠力,不用換彈頭。
至於攜帶性,SS.10本身只有15公斤,SS.11到30公斤就偏向車載,SS/AS.12到76公斤、Malkara更逼近100公斤,運輸要靠車靠直升機不說,飛彈發射時的噴焰也會因飛彈比較大比較重,遠高於火箭筒及無後座力炮,讓發射人員不能在飛彈附近、特別是正後方近距離的瞄準線上發射,讓發射第一代反戰車飛彈像是玩橫卷軸還有景深層次的動作遊戲,近似街頭快打(Final Fighter)而不是快打旋風(Street Fighter)。
不同位置遙控雖然有敵人看到飛彈發射噴焰也不知道控制者在哪的優點,但會增加瞄準的難度與失誤率,尤其多組發射器在短時間內發射,必然有人會搞混,這讓當時的步兵用的反戰車飛彈、其實應該說戰防飛彈,適合少量偷襲,在Pak Front這種防禦戰術應用不如反戰車炮或無後座力炮。
但,不能在瞄準線上發射的原因,是噴焰會把操作者變成烤肉,只要有辦法躲開或擋住噴焰,反戰車飛彈就能以比較理想的方式發射與瞄準,於是,到1960年代中期為止,先進國家一方面研發能克服弱點的次世代飛彈,另一方面就是把飛彈裝上各種載具測試。
以色列先把SS.10裝上卡車,接著法國把SS.11裝上SE.3130為首的直升機、車輛、以及200噸級的新世代概念P730巡邏艇,然後獲得多國引進,如美國編號為AGM-22裝上UH-1之類;蘇聯3M6算是設計失誤不能手提只能上車,3M11一開始就要裝上Mi-4/8直升機,然後這2種與步兵手提的9M14一起裝上裝甲車,特別是新出現的BRDM車系。
飛彈裝上載台後解決了不能從後方瞄準的問題,也克服了好帶就太輕影響射程與彈頭威力,射程與彈頭威力夠了則又重彈翼又礙手的問題,但載台也帶來新的麻煩,因為載台運動影響發射與導向穩定性,第一代反戰車飛彈都靠搖桿控制並以電線傳輸控制指令,連坐定原地射擊都可能因操縱者手感打歪,載台抖動甚至行進間就別想打中,車輛可以停下後發射倒還好,直升機與船隻都不穩定,須另覓解決之道。
直升機在1950年代進行操縱系統升級研發,以便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與訓練便利性時,研發出自動穩定系統,能在一定程度內減低旋翼震盪與氣象條件引發的不穩定問題,在救援任務中提高安全性,在發射飛彈時就提高穩定性,雖然這在當時屬於高價配備,能讓直升機成為優秀的飛彈發射載台也不錯,當然也是有不花錢讓駕駛與射手自己想辦法的用戶。
但船隻方面,P730因為能隨船攜帶80名特戰部隊,船上準備SS.11與發射器給特戰部隊下船用很方便,船上使用時船隻搖晃問題不像直升機那麼簡單、導線觸水可能失控、以及不到7公斤彈頭只能對付艦橋等住居區等一系列問題,不好應付。
後來P730用來測試反艦專用飛彈,Exocet,彈頭重165公斤,而且採用射後不理的自動導引設計,總算解決導向問題,並對4000噸以下的驅逐艦與巡防艦有癱瘓能力,但780公斤重且長達6公尺的Exocet,只能由SA.321這種大型直升機攜帶,也要大改裝後的載重車底盤才能使用,一般直升機或裝甲車都不能使用。
甚至P730裝4枚Exocet測試後,該艇後續改良型就加大加長為250~400噸的快艇,才放心安裝4枚Exocet外銷,P730本身雖然保留SS.11讓特戰人員能帶下船,可是第2艘以後訂單要到服役後31年才拿到,4枚飛彈選擇彈頭30公斤、飛彈145公斤的英國Sea Skua,沒打算用戰防飛彈等級武器。
而水面艦在1970年代又開始放大,海軍主力的驅逐艦開始突破6000噸,巡防艦也到3000~4000噸,讓反艦飛彈的彈頭必須進一步放大以癱瘓敵艦,大號的反艦飛彈從此與其他小號的戰防飛彈分家。
倒過來的則是反戰車飛彈,因為SS.10彈頭重量5公斤、HEAT穿甲力相當於均質延軋鋼板400mm,SS.11彈頭重6.8公斤、HEAT穿甲力600mm,AS.12與陸基版SS.12彈頭重28公斤、HEAT穿甲力應超過800mm,從事後諸葛的角度來看,重戰車裝甲視厚度在1950年代勉強撐到逼近400mm,對HEAT防禦力超過400mm的戰車在1970年代才出現,超過600mm的戰車要到1980年代,AS/SS.12對付碉堡等火力點的威力是SS.10/11的4~6倍,但對付1960年代戰車卻是一樣都能打破,反戰車專用飛彈輕一點可以帶更多發更方便,戰防飛彈可能的話炸藥量再多一點,比方後來美國AGM-65系列的57~110公斤彈頭,甚至大到能改裝戰術核彈頭比較好,所以戰防飛彈與反戰車飛彈也就此分家。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8:47:10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27/2021 :  08:39:26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99
防空車輛的新需求與新底盤
直升機的實用,帶來防空武器與防空車輛的新發展。
二戰末期隨戰鬥機火力變強與專業攻擊機的增多,以德國為首的國家在裝甲車體系中追加防空炮車,補充缺乏機動力的炮兵體系中央指揮防空炮組織,但當時炮兵防空炮主力,如德國,88/128./150mm高射炮,最少要VI號戰車才能裝,裝甲列車還能與炮兵用一樣的防空炮,一般戰車裝甲車底盤能裝的只有跟著步兵跑的輕玩意,40mm以下的野戰防空系統,射程射高都很低。
更麻煩的是,當時的對空射控雷達SCR-584這類,一樣很大,也不是那種跟著戰車跑的底盤能裝的,但有火炮射控雷達就能提前預警提前射擊,導致美英跟著戰車跑的防空車輛只能殺步兵;廣島核爆後,因為當時防禦最佳的戰鬥艦也擋不住500公尺內爆炸的廣島級核彈,當時再好的戰車在爆炸點2公里內都不要想活,飛機投核彈不需要進入防空機槍射程內,短射程的防空炮車價值進一步降低。
長射程的中大口徑防空炮雖有雷達搜索目標與射控,比較有可能在飛機丟核彈前開炮,處境好一點,但長射程火炮重量大轉動慢,同樣受飛機速度增快影響,還有V-2帶來的彈道飛彈防禦問題,找得到打不到還是不行,而解決方案就是剛出現的科技,可導向的防空飛彈。
防空飛彈也是二戰中開始研發,二戰結束時德美英都才剛推出相關系統的產物,但當時的要求是有效射高射程優於現有的防空炮一截,加上雷達科技有限,需要水平警戒與測距、測高、目標識別、單一目標追蹤、單一飛彈追蹤、單一飛彈指令等多組天線,每組至少都要用1輛拖車,連裝甲列車都沒辦法裝下整套系統,只能是固定陣地系統。
即使後來雷達電戰系統進化,多種雷達能整併,但還是要拆開來用火車或卡車個別運輸到定點放下佈置,想把全系統裝在車上發射,裝甲列車還可以用數節車廂各裝一部分,輪型車或履帶車就要好幾輛各司其職,如稍後蘇聯可機動防空飛彈S-125用的那堆卡車與拖車,單輛做不到。
所以韓戰時出現的專業防空車輛,美軍M41底盤改的M42,外觀就是二戰時期防空戰車換裝40mm雙連裝快炮的版本,還是目視光學搜索追蹤,也還是不防核輻射的敞篷;蘇聯稍晚以T-54底盤改短裝雙連裝57mm快炮的ZSU-57-2,雖有二戰時期蘇聯缺乏的高速精密控制馬達,並追加了早期的電腦射控,但還是目視光學搜索與敞篷設計,要由人工控制57mm炮指向目標,當目標速度一快,人工控制的速度就不穩定,不能保證對準目標。
因此ZSU-57-2對螺旋槳機還有殺傷力,對直翼噴射機就有問題,碰到開始出現在戰鬥轟炸機領域的後掠翼機只能靠運氣,面對當時即將試飛、靠雷達進行地貌追隨的專業低空攻擊機,就只能期待人家忙著丟核彈不會找你這種低階目標的碴,ZSU-57-2還能留用,準備了能在1公里外打破T-34/85等級戰車正面的穿甲彈,可能才是重點。
至於其他國家,由於還有反戰車炮的需求,就是用車輛拖曳的防空反戰車雙用炮,不然,則選用對高速目標命中率較高、對敵軍步兵與輕裝甲車輛殺傷力也高的高射速小口徑設計,雖然小口徑炮射程短,碰到核彈大概會在開火前就喪失戰力,但飛機速度高則更沒時間仔細找地面車輛,成功偷襲的可能性也高。
這類系統多數是拖曳式,或戰車防空機槍,也是有專用車輛,如捷克搞出的30mm連裝防空炮車,vz.53/59,用6輪卡車底盤改裝成的裝甲汽車,架在車後的防空炮可以放到地面使用,讓底盤直接當卡車用,雖然以防空炮而言不如ZSU-57-2,但前奧匈帝國分裂出的各國與埃及利比亞,評估過ZSU-57-2以後還是買了這車,感覺上其實是當成買裝甲卡車附贈防空炮。
至於法國用AMX13底盤裝30mm連裝防空炮車AMX13 DCA車系,只能當成國防自主成果,還好,雷達小型化自動化有初步進展,有了可收納的雷達以後,AMX13 DCA修改裝上雷達,就成為對噴射機有威脅性的防空車輛。
不過裝雷達不是法國先想到的點子,在vz.53/59推出時,蘇聯已開始研發次世代自走防空炮,最後成功大量使用的車ZSU-23-4,是使用PT-76底盤與雷達射控的車輛。
ZSU-23-4的武器是當時蘇聯主力小口徑防空快炮23mm,其始源是二戰後推出的14.5mm多連裝防空機槍,放大後每管有每分鐘1000發的理論射速,最大射程7公里與最大射高5.1公里,對裝甲車與山上陣地內目標都有一定程度殺傷力,獨立拖曳時通常是雙連裝的ZSU-23-2,兼顧射速與拖帶便利性。
雖然這個靠人眼瞄準的炮,還是對人車比對飛機有效的系統,但加上雷達就是另一回事,使用搜索距離20公里、追蹤距離8公里的雷達,基本上就有足夠時間讓23mm炮在目標進入有效射程前就瞄準並準備開炮,加上4門讓理論最高射速達每分鐘4000發,每秒能射60~70發炮彈,以多發提高命中機率及殺傷力。
雖然ZSU-23-4對空有效射程2.5公里,比ZSU-57-2的4~6公里要短得多,車身裝甲更從最大15mm減為10mm,但ZSU-57-2沒有雷達帶炮且每分鐘射速僅140~240發,對進入射程後的穿音速目標命中率不可同日而語,加上變成有核生化防禦能力的密閉炮塔設計,讓ZSU-23-4成為當時最有效的防空車輛,也是防空炮復興與新世代防空炮車的開始。
雖然ZSU-23-4研發與出現於直升機剛開始在戰場上活躍的1950年代後半,只是一種巧合,但這系統對直升機的威脅,更勝噴射機,因為高速的噴射機暴露在ZSU-23-4的有效射程內時間不長,甚至飛高一點該炮就只能望機興嘆,但直升機的飛行高度就躲不掉,加上低空飛行時直升機最高速度不到噴射機的20%,ZSU-23-4有更長的時間可以瞄準射擊。
或許還好的是,雷達不是只會照射到目標,外在的地形氣象雜波與內在的電路雜波都會產生干擾,離地形越近則雷達越容易因雜波而無法分辨目標,就有比較高的迴避機率,這點成為後來美國陸軍直升機技術與戰術發展的方向。
至於噴射機要應付ZSU-23-4的威脅,就要靠速度,以一定速度高度衝過其有效射程,由於當時S-75/125這類大型飛彈加速慢又容易目視發現,低空看到時可以機動迴避,而高射炮彈隨高度減速的問題不變,因此防空飛彈與防空快炮間會有攔截率較低的高度層,過去填補這空隙的是40~57mm等級快炮,但戰防飛彈帶來飛彈小型化的技術,加上裝甲車也能裝上雷達射控,讓軍方考慮用短程小型點防空飛彈負責中間層甚至低空層防空,開啟野戰防空飛彈的時代。
最早動作的是英國,以戰防飛彈Malkara的技術演化成防空飛彈,海軍版Seacat與陸軍版Tigercat,還是採用人工遙控的方式,只是改用裝在發射架上的攝影機,用電纜傳訊號到發射台控制,所以能從飛彈後方的視角目視瞄準,彈頭換成較適合對空的連續桿彈頭,對低速目標效果不錯,加上系統佔用空間與單門40mm炮差距無幾,操作人員可以躲在戰情中心而不用暴露在外,在海軍來說成為大量國家最早採用的艦對空飛彈,取代40mm等級快炮。
但目視遙控的問題,對高速小型目標效果很差,便因戰防飛彈與小型反艦飛彈的出現而同時浮現,所以英國陸軍與皇家海軍在Seacat出現、與Tigercat提案時,就想研發能對付高速目標的防空系統,剛好蘇伊士運河戰後要開始大砍軍費,就決定簡化成只有飛彈的防空體系。
美國陸軍同時也有密閉炮塔式防空炮車、與小型野戰防空飛彈系統的想法,計畫先推出安裝雷達的防空炮,然後再推出同時有雷達與飛彈的防空飛彈系統,但美國集結雷達相關專家進行資料整理,在1958年編撰出首部雷達手冊後,雷達與武器導向相關技術又提高一個層級,讓飛彈小型化進度加快。
而美國海軍與皇家海軍也需要規格類似陸軍野戰防空飛彈的點防空飛彈系統,讓美國陸軍決定拿別人的錢加速飛彈系統發展,擴大跨軍種與跨國裝備共通性,砍掉快炮的預算給飛彈用,結果就是美國陸海軍與皇家海軍合作、再硬拉英國陸軍參與的自動化短程防空飛彈系統,MIM-46。
MIM-46選擇當時已開始落伍、但能自動化也能人工介入的乘波導向,搭配飛彈自理的紅外線終端雙重導向模式,目的是必要時以人工處理電子干擾及環境雜波,以及乘波導向可以一次讓多發飛彈跟著波束跑,處理得好的話,首發飛彈進入紅外線終端導向後就可不理,導引次發飛彈朝下一個目標,雖然不是同時對付多目標,但可以在短時間內對付多目標,長射程精度不佳問題對短射程飛彈可以忍受。
而且陸軍還看上MIM-46的另一個優點,可以把9發飛彈、搜索雷達、射控雷達整套,裝在1台M113底盤上,理論上不用靠外來雷達與人眼,就能伴隨戰車獨立接戰,而且不像只有1個雷達的ZSU-23-4或AMX13 DCA,MIM-46配2個雷達,在射擊時可以同時監視整個空域與搜索後續目標,等於把整個防空炮指揮體系濃縮在1輛車上。
但MIM-46從彈體設計開始就有問題,雙重導向體系互相干擾讓飛彈亂飛更嚴重,最終各方退出結束計畫,並帶來糟糕的連鎖效應。
英國有Seacat與Tigercat應急,而MIM-46研發過程的導向系統研究,讓英國替代MIM-46的系統,陸軍的Rapier與海軍的Seawolf,都採用比澄波導向更早一個世代的指揮導向,由發射平台負責所有複雜計算,確保精度,同時避免多種導向方式切換過程的問題,其中Seawolf更以同時代最準確及雜波處理能力最佳的系統著稱,卻也因系統過於龐大複雜與射程太短難以外銷。
以前英國陸軍喜歡用車拖炮而不是做自走炮,現在Tigercat與Rapier也是以拖曳式的方式服役,搜索雷達與飛彈射控系統分開,戰時各自拖到定點測地後開始作業,戰術上屬於高射炮陣地那種炮兵體系,不是MIM-46這種裝甲車體系,基本上只能保護指揮後勤陣地,能伴隨戰車裝甲車的防空武器,傳統的防空機槍外,只多了步兵手提防空飛彈Blowpipe。
美國海軍本來是要在護航驅逐艦DE-1052、後來改編號為巡防艦FF-1052上,安裝MIM-46,計畫取消後的替代方案先有2個:AIM-9D改裝確定會成功的低性能版產品MIM-72,人工目視控制紅外線導向;以及與北約其他有類似需求國家合作的AIM-7改裝方案RIM-7,半主動雷達導向。
但就像MIM-46時期的結論,這兩種導向方式都不能對付反艦飛彈,RIM-7射程與全天候作戰能力較優良,加上控制台在戰情中心內,海軍還能接受;MIM-72要人坐在4連裝發射器塔內發射,比Seacat還簡陋,人員不能與戰情中心連動吃編制,美國海軍馬上就丟給土耳其與中華民國。
最後,美國海軍真正替代MIM-46的系統,是自己研發的Mk.15 CIWS,與跨國合作的RIM-116,應付反艦飛彈與低空目標能力近似Seawolf,系統佔用甲板面積近似Seacat,加上服役比Seacat晚十幾年與卅幾年,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成為能取代Seacat的系統。
關於MIM-72與RIM-7的技術結論,美國海陸及陸軍與海軍相同,但MIM-72人員射控都在4連裝發射器塔內,發射器大小重量適用於M113/548底盤,伴隨裝甲部隊前進能力與M113同等級;RIM-7全系統要分好幾輛車,等於劣化版區域防空飛彈MIM-23,所以美國陸軍與海陸選用MIM-72。
但MIM-46不單獨使用紅外線導向,理由是紅外線導向追的是引擎燃燒室的高溫金屬或引擎熱排氣,對噴射機對頭攻擊能力很低,直升機熱排氣弱,且1950年代的直升機引擎幾乎都包在機身內,甚至可能找不到,若MIM-72只靠車上人員目視搜索發射飛彈,對頭攔截能力很有限,而且還有夜間搜索能力問題。
因此美國陸軍又引進空軍戰鬥機用的機炮,20mm的M61,配上雷達,裝在M113底盤的是M163防空炮車,獨立拖曳的是M167防空炮,彌補MIM-72較弱的對頭攔截能力,並由MIM-72的射程與射高彌補M163/167的不足。
但應急系統M163/167的雷達只能測距,搜索及射控還是要炮手自己來,因此操作人員必須暴露在車外,沒炮塔沒炮盾保護,20mm炮有效射程僅1.2公里,不管生存性還是火力射程,都比ZSU-23-4與AMX13 DCA差一大截,要到1980年代引進海軍CIWS研究結果而提升到2.6公里,才能讓有效射程等同於ZSU-23-4。
由於1942年SCR-268投入戰場起,美軍一向用獨立的雷達負責空域目標搜索及射控,現在也不例外,將可拆裝的短程防空雷達AN/TPQ-32,改裝成可拖帶的AN/MPQ-49/54雷達系統,並讓雷達與M163、MIM-72、以及步兵手提防空用戰防飛彈FIM-43透過無線電連線,以體系的方式代替單一高性能防空車輛,理論上比單打獨鬥更有效。
但理想很豐滿而現實很骨感,先不說ZSU-23-4比較早服役,AN/MPQ-49/54有效偵測距離20公里與ZSU-23-4的雷達相同,但因用拖車拖運而不能像ZSU-23-4那樣緊追裝甲部隊,即使M163與MIM-72能跟著裝甲部隊跑,但AN/MPQ-49/54基本上只能待在後勤或指揮陣地。
而AN/MPQ-49/54的資料分享給M163與MIM-72時,若各單位間沒有精確測地以進行座標換算,則雷達資料僅供參考,甚至沒參考價值,大家自己靠肉眼接戰;但當時精確測地就要讓雷達與各武器維持一定距離方位,戰術應用與過去的防空炮陣地、現在MIM-23或Rapier這類要多輛拖車拖帶的防空飛彈系統差不多。
結果美國陸軍前線頭頂的保護,前線單位的指揮中心還能靠最大射程1.2~8公里的AN/MPQ-49/54與M163、MIM-72、FIM-43組合,其他單位、特別是戰車單位,只能靠最大射程達40km的中程區域防空飛彈MIM-23,前線野戰防空系統的缺乏從此困擾美國陸軍,雖然防空能力始終不成問題。
雖然MIM-23有個明顯的優點,ZSU-23-4或M163與MIM-72都無法企及的最大射高,而且最低射高居然相去不遠,但蘇聯也有類似的想法,而且系統更完整。
履帶底盤的區域防空飛彈車2K11/12、與輪型底盤的點防空飛彈車9K31/33、加上步兵手提肩射系統9K32,雖然個別系統的導向系統性能不如MIM-23,但與ZSU-23-4共計6種系統連動,不僅幾乎無死角,而且還能伴隨裝甲部隊向前推進。
整個二戰蘇聯都難以確保自己地面部隊沒有空中威脅,但在這些系統完成布署的1970年代初期,已是另一回事,最早的苦主就是以色列。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8:48:17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27/2021 :  08:40:46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00
而與這堆飛彈一樣有趣的,從裝甲車立場來講,是底盤:2K12使用的底盤源自PT-76,9K33的底盤是6輪卡車ZIL-130/131系列改裝成水陸兩棲裝甲汽車,還算是既有底盤體系轉用;2K11的底盤則是等同於主戰車等級的獨立研發底盤、空出尾部空間的前置動輪底盤GM-123,9K31的底盤則源自全新開發的裝甲車、BRDM體系,就值得討論。
二次大戰大家都知道通用底盤的優點,但1950年代初搞的通用底盤,美軍M41在自走炮與裝甲運兵車領域不算成功,蘇聯則沒有成功的新自走炮,M41及PT-76太輕而不適合安裝後座力強大的大口徑火炮以外,還有一個問題,後置引擎與動輪會卡住需要車後空間的應用,比方上下人與貨、以及使用後座量大的火炮,這就要改底盤,一改則通用性就下降,沿用前置動輪的AMX13底盤通用化相對比較順利,但要裝重型裝備還是勉強。
美國的解決方案,就是M113/548,然後自走炮另外製作零件共通的專用底盤;蘇聯先前靠戰車跨乘運兵,而且蘇聯瑞典等北歐國家比較重視車輛進水時讓所有兵在最短時間逃出,後車門不要變主進水口就不錯了,不適合逃生,所以運兵車還是讓兵從車上跳下,不是車後出入,倒也算解決問題。
麻煩在自走炮,剛好,二戰中為了研發及增產戰車而多出一堆設計局與工廠,戰後每種戰車都是數個設計局競標結果,勝者的底盤就成為戰車,敗者就自己改改拿來作其他用途,GM-123源自競標SU-100後繼者與T-64戰車案敗者的底盤,改成7個路輪與前置動輪,對自走炮相當好用,成為蘇聯專業履帶底盤之一,代替IS車系底盤。
另外也有些輪型底盤,比方9K72/75/79這類彈道火箭與彈道飛彈用大型載重車,但這類底盤屬於特種卡車或特種載重車,體型很大所以車體結構強度到裝甲車等級,有些人會分類為裝甲車,但有些人則只歸類在軍用載重車或軍用卡車,畢竟這些傢伙在戰場上所在位置甚至比補給卡車更遠離前線,不需靠裝甲防禦。
至於BRDM,那就是另一個大車系,本來以為當卡車沒想到變成主戰車輛的輪型裝甲車,這就要提到反戰車飛彈對裝甲車輛的影響。
反戰車飛彈出現前後的裝甲車輛
首代反戰車飛彈的使用方式對步兵或無裝甲的敞篷車並不親切,雖然可以用車運但射擊限制大,就算密閉裝甲車也有飛彈再裝填比無後座力炮麻煩的問題,只有不容易空中再裝填的直升機,才是反戰車飛彈比無後座力炮好用。
所以不要說步兵肩射火箭與隨便找輛車架無後座力炮的作法仍盛行,就連裝甲車領域,美國海陸還是用6門無後座力炮的M50;日本則是重建自己軍車工業時,研發能安裝2門M40無後座力炮的六十式自走無後座力炮之後,又在自己參考美軍M59裝甲運兵車製成的六十式裝甲運兵車上,安裝模仿法國SS.10的六四式反戰車飛彈,也就是兩路並行。
最早推出與實用反戰車飛彈的法國才算比較熱情,在AMX13上安裝4枚SS.11發射器,讓火力升級到足以對付任何敵軍戰車,而AMX13的75mm炮雖然有升級為90mm炮,進一步升級到105mm炮的計畫,就只提供外銷,等於是反戰車飛彈取代反戰車炮升級。
與彼此間能互相購買武器的北約及日本不同,蘇聯的反戰車飛彈出現較晚,因此裝甲車領域較早的還有不少傳統車輛,先大量採購PT-76與衍生的BTR-50P兩棲運兵車,然後研發基於ASU-57經驗與PT-76底盤的三棲履帶裝甲車ASU-85。
雖然ASU-85作戰重量是ASU-57的4倍,但換來反裝甲與榴彈威力在二戰中都有驗證的85mm炮,以及號稱與T-34/76防禦力相等的最大45mm裝甲,從二戰早期Tankette的防禦升級到中戰車的防禦,也算不錯,只是重量在當時不能空投只能空運,接著Mi-6的出現,讓空降車輛的重量限制放寬,空降裝甲車能合理的增強。
除此之外,還有純輪型非裝甲兩棲運輸車,抄襲並放大美援DUKW的GAZ46或BAV485,提供合理的兩棲運輸能力;但對後來影響最大的部分,卻是輕型AMD等級兩棲裝甲車,4~5人座的BRDM。
BRDM初期研發編號為BTR-40P,是裝甲汽車BTR-40的升級版,還是前置引擎敞篷車,但蘇聯裝甲車領域用民用底盤這麼多年,追不上前線裝甲部隊的壞處越來越明顯,現在蘇聯車輛工業也不再需要依賴西歐北美底盤,可以自行研發生產,BRDM雖說參考法國EBR而設計了可收放4輪,但不是EBR這種戰前設計把輪子擺在外側,而是收在內側底部,且能用鏈條傳動及從車內調節胎壓,從此蘇聯輪型車伴隨戰車前進的能力更上一層樓。
然後本車也有浮航能力,船型車身及輪胎提供的浮力明顯高於履帶,符合多水多沼澤的烏克蘭及歐俄西部需求,還有改裝餘裕,所以本車與美軍的M113很像,變成廉價通用底盤,不只安裝反戰車飛彈與點防空飛彈,指揮車之類雜用車也多用這個底盤,只有這個輕型底盤裝不下的重東西或大東西,才會用上其他底盤。
雖然BRDM最大10mm的裝甲只能擋普通步槍子彈,而且早期還是敞篷,但該車很快就加裝可掀式裝甲蓋,包括車頂與車窗玻璃部分,接近戰區時通通蓋起來防彈,平時就打開增強視野與改善通風,也減低視野不佳在城市中撞東撞西的問題,更重要的,就是後來加裝飛彈發射器時改裝容易,不怕噴焰傷害玻璃或車內人員,使得明明是AMD的本車被北約當成AMC警戒,成為北約戰車與低空攻擊機的惡夢。
至於缺乏核生化防護能力等細節問題,讓該車生產不久就轉為改良版BRDM-2,採用14mm裝甲、引擎改後置且輸出更高更可靠、機槍塔密閉、並追加核生化防護與紅外線燈,成為更優良的裝甲車。
BTR-40要替代,同批的BTR-152也要替代,成果就是BTR-60,不同於履帶的BTR-50,BTR-60是雙引擎帶動的8輪裝甲車,第1第3組路輪以1號引擎帶動,第2第4組路輪以2號引擎帶動,採8輪傳動且前4輪能轉向的設計,任何1個引擎全毀或任3輪報銷,都不影響機動力。
BTR-60以多輪減低接地壓,配上輪型車少見的扭力桿懸吊強化惡劣地形行動力,雖然還沒辦法像履帶車那樣低,但只用2台90馬力引擎、車重10噸,道路或堅硬地面的速度續行力都明顯優於240馬力引擎重14噸的BTR-50,兩棲浮渡能力更不用說,裝甲及人員運輸能力相同,火力則更高,比履帶車更適合廣大後方戰略機動。
由於1950年代末蘇聯與中共關係快速惡化,1960年幾乎是連夜撤出專家並銷毀提供給中共的資料,這之後中共成為潛在敵人,後來1969年還爆發差點真的打核戰的珍寶島事件,蘇聯在研發與量產BTR-60的同時,還改造至少5列火車當裝甲列車進行遠東地區常態巡邏,雖然改裝也只是把戰車自走炮這些放上加裝甲板的列車,但常態巡邏遠東地區本身就意味著戰略態勢的改變,BTR-60不需要靠火車可以獨立長距離戰略機動的能力,就是在戰略局勢改變下誕生的新需求。
而BTR-60早期版雖然與其他蘇聯裝甲運兵車及BRDM一樣,敞篷,但很快開發密閉式有核生化能力的BTR-60PA、以及有14.5mm重機槍與7.62mm輕機槍密閉機槍塔的BTR-60PB,滿足前線需求,但BTR-60是後置引擎,造成乘員下車要掀頂蓋跳到車背後再跳下車,設計理由是考慮水中讓步兵下車或逃生比較合理,但在陸地上時下車有點高就罷了,想運貨就真的麻煩了。
蘇聯這時從履帶車轉向輪型車,理由與稍早的英國相同,有需求但缺錢,而且二戰後的戰車裝甲車戰術戰略標準大幅提高,先不說1940年的中戰車到1950年連輕戰車都不如,有上萬輛戰車也已經不是蘇聯的專利,二戰中德軍有兩三千輛戰車就能橫行歐洲,分成北約華約進行冷戰起,自己陣營沒有上萬輛連自保都有困難,現在戰車單價又是二戰的五倍上下,如果都買新的,車輛購置費要戰前的幾十倍,經濟上能回復到戰前幾倍已經算是了不起了,實在是很難承受這種開支,其他國家也差不多,所以法國、瑞士/西德、荷蘭、捷克、波蘭、匈牙利等國,也都做出自己的裝甲車並量產服役。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8:49:05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27/2021 :  08:41:54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01
不過英蘇是分別發展AMD/AMR與運兵車這2個不同車系,法國只發展相當於AMR車種的4輪AML車系,AMD等級是英國購入的Ferret,AMC則用較早的EBR與AMX13。
為降低發展風險,AML早期使用後膛裝填的60mm迫炮叫AML-60,等90mm低後座力炮完成研發後就換裝成AML-90,讓研發時程遠比等炮而耽擱的FV601短,價格也便宜許多,創下良好外銷成績,也開創法國大口徑輪型裝甲車的國際市場地位,南非引進後因種族隔離政策而被國際孤立,就以此車系為基礎盜版出Eland 60/90車系。
瑞士在Hetzer/G-13與德國捷克的團隊結緣,等德國重新軍備,早期一部分裝備與瑞士及法國合作研發以避嫌,其中4人座加2乘員、類似SdKfz 250概念的4輪裝甲車,Mowag的MR8車系,只有外銷德國;荷蘭則生產概念類似FV603與BTR-60的8輪裝甲運兵車YP-408,這就自用外銷都有。
捷克則是與波蘭合作,在蘇聯研發BTR-60時,就認為這車大體概念很好但細節差勁到家,用自己的零件生產自己概念中的理想BTR-60,OT-64,只用1具柴油引擎而且是前置設計,後方空間全部空出,因此有辦法裝到18人,而且從後門下車;不過後來學BTR-60裝機槍塔後,佔掉不少空間,就減到比BTR-60還少2人的10人。
匈牙利則是製作很類似BRDM-1、但改用後置引擎與密閉艙間的FUG,後來捷克與波蘭採購稱為OT-65,某些意義上算是中歐三國自己建立類似蘇聯體系的輪型裝甲車。
而美國雖然決定全履帶化,M8/20裝甲車壽限到退役就用M113/114或Jeep來補,但在介入越戰無可避免的時候,美國陸軍才注意到自己缺乏便宜的兩棲偵蒐車,出現MAC-1與LAV-100這2種車競爭,LAV-100獲得美軍採用為M706,而MAC-1少量外銷墨西哥告終。
這系列的優點就是動力懸吊盡量使用商用零件或其他裝甲車用品,沒甚高級的伸縮輪胎,使用M113引擎卻加上比較好的自動變速箱讓駕駛感明顯優於M113,裝甲則是強化6mm鋁合金,用傾斜設計確保抵擋7.62mm步槍子彈而已,靠低階配備換取便宜這個優點,然後通常配置雖然是3~5人,卻有空間必要時塞到12人,當警車或升級安裝槍塔迫炮等都有餘裕。
這設計讓人想到Carden Loyd車系,因為太低階,在可能遇見RPG-2、及其後繼者RPG-7的越戰中,陸軍與海陸都不將LAV-100投入前線,主要是空軍的基地警備、陸軍憲兵、與南越軍使用,雖說用在二線任務,但在帶有治安戰成分的越戰中,這種車重要性甚至比難得有機會上場的戰車還高,美軍的輪型裝甲車體系因而重啟。
相對於這些老牌大國都引進省錢的輪型裝甲車,以1萬美元等級便宜輪型車輔助5萬美元等級高級輪型車或低階履帶車,減低單價廿卅萬美元的戰車任務負擔,新興國家則有不少打腫臉充胖子,直接製作高級車種。
比方「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獲得蘇聯授權生產T-54/55的59式戰車、59式縮小用85mm主炮及最大裝甲45mm的62式戰車、以及PT-76改裝62式炮塔的63式兩棲輕戰車,另外還有在蘇聯顧問提供協助下自行研發的63式裝甲運兵車等,比同期日本自行研發類似美軍M59的六十式裝甲運兵車、安裝2管M40無後座力炮的六十式戰車驅逐車、以及炮塔像M47車身像九七式的六一式戰車,表面性能參數甚至部分科技,中共一方均更勝一籌,比方日本裝甲車的車身還有部分以鉚釘固定,中共已引進全焊接技術。
但實際問題,比方63式裝甲運兵車,鋼板裝甲厚度14mm,卻只能抵擋步槍與輕機槍,無法對抗12.7mm機槍,材料學課本指問題出在鋼材:中國境內鐵礦生成在火山活動較多區域,多有較高硫磺含量,要加工成相近鋼品,程序不同於北歐與蘇聯鐵礦或北美鐵礦,用同樣程序生產的鋼材在進一步加工成裝甲或炮管時會出問題。
當年派來指導中國技術的蘇聯顧問,與美英法等先進國家一個德行,只傳授程序不講原理,關鍵處你懂得問還可能說,不懂得問就裝作不知道,不讓你學會真正的自主技術,所以中共自產鋼鐵少掉除硫加鉻之類不同成分鐵礦加工成鋼板時的程序,導致材料品質不合格。
直到1970年代中共自己才抓清關鍵,改變鋼品加工程序,中國從此開始制定能與北約及華約標準相比對、當然稍有不同的自家鋼材標準,加上美國與中共建交而與台灣斷交提供技術支援,生產第一世代裝甲車輛的裝備品質才開始穩定,但這時美軍已開始生產第三世代裝甲車輛,中共落後2個世代。
當然日本車的問題也不少,單單六一式戰車的車身正面還有鉚釘、採用前置動輪、轉向系統還是離合器配連桿這些Mk. E的特徵,不只讓人乍舌,還有駕駛被離合器控制桿打到手指骨折這種T-34現象,這只能說是學費。
當然六一式引進扭力桿等技術還是進步,而且日本道路在因應東京奧運大舉投資強化到能承受44噸車輛前,只能用35噸以下的車輛,因此美軍本來不想讓日本自己研發戰車裝甲車,卻因為自己的車都太重才變成協助日本人自製,比起鋼材等基本度量衡都還搞不懂自己不知道的中國,日本至少有基礎規範,能成功依照自己的自然條件去訂裝備需求並研發,因此後來始終只是落後歐美強國0.5~1個世代。
然後,中東方面,埃及與以色列都在搞外國戰車改造,埃及還用卡車改裝敞篷的8人運兵裝甲卡車,讓人想到1920年代Vickers那些裝甲車。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8:49:31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27/2021 :  08:42:50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02
當然這也不是說大國都沒有發展新款履帶車,比方英國一直有人嫌A41與FV214太貴,續推戰車驅逐車,但是反戰車飛彈的出現結束這些火炮戰車驅逐車的壽命,Ferret裝反戰車飛彈在遠程反戰車任務能力就匹敵戰車驅逐車,短距離也有Ferret裝120mm無後座力炮L6能用,價格十倍於Ferret的戰車驅逐車在越來越窮的英國根本沒有立足餘地,都失敗收場而沒有新車服役。
同時,反戰車飛彈也讓次世代戰車設計陷入困境,畢竟二次大戰末期中戰車已到一個極致,重量與火炮口徑再上升有困難,防禦力及攻擊力也已很難在現有框架下大幅提高,明顯升級的重戰車無一例外可靠性不佳兼拆橋毀路大師,而這些大師的正面理論防禦力不到400mm的RHAe,最早服役的反戰車飛彈SS.10都有可能打破,穿甲力更強的SS.11、或是研發中的核彈頭炮彈就更不用講。
在重量限制下,既有的戰車防禦技術已經不足,需要突破性的科技發展,所以美蘇英的第二世代戰車研發時間,都開始拉長,實驗一堆新技術,法國AMX50更是沒服役就有進一步升級為AMX70/90(數字意味計畫重量幾噸)的打算。
不過還是有個半大國在這時大搞履帶車,那就是被分割後限制重重的西德,被允許重建軍備的西德對美國提供的那些車,比美國陸軍還要不滿,因此找法國與瑞士當政治上的擋箭牌,與法國合作研發屬於Tankette的5人AMD等級履帶車SPz 11-2,並採購瑞士4輪裝甲車MR8車系後,合作研發3+5人的Lang HS.30/SPz 12-3,再自力研發能使用美製90mm炮彈藥德製主炮、造型像是Hetzer放大版但採用扭力桿懸吊的驅逐戰車Jagdpanzer Kanone,在合作中重建自己的裝甲車輛體系。
這些車中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SPz 12-3,這車裝在密閉機炮塔內的20mm機炮與30mm的裝甲,可用以獵殺BRDM或BTR車系裝甲車,當然更包括非裝甲車與步兵,不過車上只能載半個班的5名步兵,當時來看像是SdKfz 232+250的混合車種,晚期型號SdKfz 250/9~11也有類似強化火力以便強行偵察的車種,但事後諸葛來看,SPz 12-3成為後代步兵戰鬥車的先聲。
SPz 12-3的小口徑炮能對付戰車以外的裝甲車,儲存彈藥的空間小於大口徑炮彈,面對需要炸藥的敵人火力點,就由Jagdpanzer Kanone當成反戰車後的次要任務,讓戰車可以專注在反戰車任務,迥異於用戰車對付敵軍所有車輛與火力點的美軍,較近似但有不同於拿FV601與AML發射榴彈打火力點的英法軍,與沿襲德軍突擊炮模式用ISU-122/152對付火力點的蘇聯更接近。
不過這批車構想先進、問題一堆,比方SPz 12-3引擎在車前怕維修艙門成弱點而設在車下,但又使用扭力桿懸吊卡在引擎下方,一碰引擎就要先拆掉扭力桿,工程浩大,這問題碰上故障率高的零件就成為致命問題,官兵提出質疑後才發現當事廠根本沒有裝甲車輛研發製造生產經驗,得標時也沒有相關人員設備,簡直是空殼公司,所以才有一堆沒常識設計的政治醜聞,因此很快就進行下一批的研發。
戰車因成本高而與法國共同研發,拖得比較晚,裝甲車就比較快,SPz 12-3的繼承者、北約最早的步兵戰鬥車Marder IFV車系,基本火力裝甲與SPz 12-3相同,攜帶步兵數也只多1人,除可靠性及維修性大幅提升外,其特殊處在火力,遙控機炮及遙控機槍塔各自安裝,某些意義上是多炮塔戰車的復活,對付逼近的步兵有其用處,操作人員生存性也優於無防護或密閉槍塔,但因缺乏榴彈投射能力,無法負責過去突擊炮或步兵炮的任務,只能對付敵軍裝甲車。
另外,西德同時發展可載8人的4輪裝甲汽車UR-416,以及維和任務與警察任務用裝甲汽車Dingo,這2種車戰力雖難讓人恭維,但裝甲汽車這種商用車改裝的價格在第三世界有很強競爭力,重啟德國裝甲車輸出事業。
然後西德也有較高階的產品,如與墨西哥合作而只有墨西哥買的裝甲運兵車HWK-11,雖然就是M113甚至M59等級的產品,西德自己嫌這類東西性能不夠高價格不夠低而不用,但很樂於幫其他國家滿足武器自製的虛名。
隨反戰車飛彈登場,Jagdpanzer Kanone已經過時,因此德國改成Jagdpanzer Rakete,直譯是火箭驅逐戰車,實際上是拆掉90mm炮改裝反戰車飛彈的反戰車飛彈驅逐戰車,反戰車作戰有效射程大幅延長,除了用Jagdpanzer Kanone改造外,後來也有用Marder IFV底盤改裝的車輛。
至此,除了戰車,與需要靠戰車底盤的車種、如回收車或自走炮,德軍的裝甲車輛體系可說已大功告成,只是Marder搭配Jagdpanzer Rakete,就少掉Jagdpanzer Kanone的榴彈投射能力,要靠自走炮。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8:51:11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27/2021 :  08:43:44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03
自走炮的問題則複雜許多,因為戰後第二世代裝甲車體系的重新定義,不只是中戰車重戰車合併成主戰車,為了減低核彈傷害而讓部隊縱深拉大與各單位間距離拉長,減弱的是各單位相互火力涵蓋能力,如果為了避免核彈炸開前線而把單位分散到前線不用炸自然處處漏洞的話,那就與怕戰敗投降直接不戰投降一樣有問題,所以機動力與火力涵蓋範圍同樣需要延伸。
延伸的方法之一,強化火力射程,讓各單位之間能有更佳的火力支援;方法之二,強化部隊機動力以便盡快補位;方法之三,強化聯繫與指揮能力加快反應速度。這帶來自走炮的重新定義、直升機空降部隊的實踐、與資料鏈為中心的戰場革命。
這個工作最早最完整的是美軍,在M41安裝155mm炮的M44因底盤受不了後座力而不被前線接受,M47底盤的155mm炮M53、203mm炮M55重量達40~45噸,雖勉強在44噸道路橋樑標準以下,但當時美國運輸能力最強的戰略運輸機,基於C-74經驗設計的C-124,運輸重量最大31公噸,運輸補給品綽綽有餘,理論上能運輸到輕戰車為止的裝甲車輛,但沒辦法空運這些自走炮,因此美國陸軍決定替次世代自走炮開發專用底盤,減少到時上不了運輸機的問題。
最後美國第二世代自走炮的結論是2種底盤4種車:活用M113底盤零件的有炮塔車105mm炮M108與155mm炮M109,以及新底盤的無炮塔車175mm炮M107與203mm炮M110,M108比較輕僅21噸,M109稍重25噸,M107/110則都是28噸,C-124塞得進去,而這時服役的C-133戰略運輸機最大運量43~50噸,理論上,運輸這些自走炮不成問題,理論上。
這批自走炮在二戰就有的105/155/203mm以外,多出射程更長威力更大的175mm炮,延伸火力涵蓋範圍;接著203mm的彈種在1957年多出W33核炮彈,讓280mm的M65這種不好運輸的純核火炮不再有必要,隨後又出現史上威力與效率最低的核武、155mm炮用W48彈頭,以及史上射程最短280mm無後力炮Davy Crockett的W54彈頭,加上各種核彈頭彈道飛彈,讓美國陸基核武可以涵蓋3~8000公里範圍內的所有目標,建立飛機以外的完整戰術戰略核武投射網。
火炮或自走炮雖不需要戰車那樣快速轉動炮塔指向目標,但韓戰這種陣地戰中,每次大口徑自走炮要大幅修正角度、比方改變目標時,就要轉動車身,對沒有超信地迴旋能力的M4中戰車底盤,這可是倒車離開陣地再轉向的大工程,M52/53/55雖然有一定限度的轉向能力,但仍不夠。
而且反炮兵偵測系統出現新成員,雷達。
因SCR-584雷達操作人員發現偶爾能追蹤到炮彈與猜出火炮位置,戰後將SCR-584縮小裝在40mm防空炮拖曳車台,這系統改稱為AN/MPQ-10投入韓戰,雖然要花至少4~5分鐘以多發彈道解算,但已可有效追蹤迫炮彈,運氣不好的榴炮也不安全,即使獲得資訊不足以反推炮陣地位置,但卻可以提供大概位置給飛機或直升機花幾十分鐘去找,不用再像一次大戰那樣花1週去標定敵軍精確炮位,也不用像二戰末期登陸戰那樣發現動靜就整個方格花半天重新掃地一次。
即使真正能有效追蹤榴炮彈的反炮兵雷達要到1970年代末才進入服役階段,但為以防萬一,M108/109這種榴炮裝在可大幅轉向炮塔內的設計,修正火炮瞄準方向快,敵軍近彈破片傷害可能性低,能單方面炮轟對方的狀況更有快速修正快速支援的益處,如不久後的越戰。
而M107/110則是無法在限定重量與底盤內讓整門炮完成炮塔化,甚至需先把助鋤之類弄好才能開炮,只能維持敞篷,因此有些資料為做區分,會把炮塔化且僅偶爾用助鋤的M108/109說成是自走炮,M107/110則是自走炮架。
雖然北約盟國對美軍戰車的感想,可以從有點工業基礎的西班牙丹麥西德等國都積極加裝美軍不採用的美國廠商次系統這點看得出來,不過自走炮就是另一回事,美國M107~110這體系自走炮本身性能優異,加上考量後勤共通需求讓北約國家簽訂共通炮彈協定JBMOU,通通用美國炮最容易保證相容,於是這些自走炮便幾乎成為美國盟國的標準配備,只有英國與法國例外。
法國的105/155mm自走炮用AMX13底盤,雖不如M109,但仍陸續進入量產;英國155mm炮彈基本上用美國標準而買美國M109,但105mm炮是另一種標準,所以英國選擇自行研發105mm自走炮,而自走炮後座力大到實在不適合用FV600車系的6輪底盤改裝,所以英國推FV430共通底盤履帶車系,這車系的FV432是被稱為英國版M113的自行設計裝甲運兵車,FV433則是英國最後一款105mm自走炮、Abbot。
而戰後西方自走炮體系,至此基本上宣告完成,雖然後來還有不斷改進,尤其是與射程延伸有關的部分,但這狀況就像T-34以後的戰車都是建構在T-34基礎概念上發展一樣,M107~110、特別是M109,可以說定義了現代自走炮。
至於這些個國家與中日以埃之外,奧地利、捷克、瑞典、瑞士等國也推出自己的履帶裝甲車,基本上捷克的設計最無趣,OT-62就是蘇聯BTR-50換更好引擎與加裝核生化系統的版本,不過這種作法到後來成為多數國家號稱自力研發戰車裝甲車的主流;奧地利則自行研發履帶裝甲人員運輸車4K 4FA車系,12.7mm機槍、20mm裝甲、8名步兵,都很標準,有改裝20mm機炮與81mm迫炮的版本,還有外銷希臘等少數國家的紀錄,這點大概很出人意料。
維持自己體系的瑞典,則是Strv M/42一部分改裝成裝甲運兵車Skpf M/42後,另一部分是換裝高射炮改裝75mm炮與新炮塔的Strv 74,雖然裝甲最大厚度只略增為80mm,但尖銳的炮盾形狀令人印象深刻,而原本的34倍徑75mm炮先裝在僅8噸的突擊炮Ikv 72車身上,把M/42底盤通通用光,但運兵車還是不夠用,只好把腦筋動到當年捷克LT-38瑞典版、M/41的頭上,改裝成也很類似M113的裝甲運兵車Pbv301,一方面填補過去不存在新車種的空缺,另一方面則爭取時間進行新戰車研發,不過Ikv 72的75mm炮在這時代連自家輕型無後座力炮Carl Gustaf都比不上,所以剛生產完就改用105mm炮,變成重9噸的Ikv 102/103。
相較之下,沒有自己舊車的瑞士就要比較早研發與推出新戰車,他們先提出Pz58,使用瑞士自己設計的90mm炮,還引進英國20pdr做比較,少量生產後換成英國L7,就改叫Pz61,其他部份兩者大致相同,外觀都給人類似M48的感覺,重量38噸與蘇聯戰車同級,然後因應瑞士地形而比較窄,山路機動比較容易,裝甲厚度一般是20~60mm,最大防禦力相當於120mm RHA,可能是計入傾斜效果,或是次要部份大量使用輕合金減重,甚至像T-54/55這樣極端加厚局部。
而本車特色在火力與懸吊,早期款Pz61有20mm同軸機炮,可以用來對付輕裝甲車,但後來換成機槍;懸吊乍看之下是扭力桿,但實際上卻是只有德國沒完成的E系列、與瑞士的Pz58/61/68使用的圓盤錐狀彈簧配液壓的垂直彈簧設計,因此也有人懷疑瑞士這系列車輛與G-13一樣,基礎源自納粹德國,畢竟現在這種獨立車身外懸吊的設計雖有好修省空間的優點,緩衝行程短。
雖然在外形設計上,Pz61與M48或T-54/55算是同世代,但其火力優於M48,機動力與T-54/55同級,加上一開始就裝了核生化系統與柴油引擎這些M48到中末期車款才改裝上去的系統,因此一般都把Pz61與幾乎同時出現的美蘇的二世代戰車,一開始就應用核生化系統等新技術的M60及T-62,算在同一個世代中,畢竟針對二戰經驗的第一世代裝甲車不會考慮應付核彈與反戰車飛彈,可是第二世代就會考量這些東西。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8:52:04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27/2021 :  08:44:26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04
第二世代戰車的新概念與實際執行狀況
雖說一開始就考慮安裝核生化系統、以及105mm以上主炮,幾乎已成現在描述第二世代戰車的條件,但當年對第二世代戰車的想像可沒這麼單薄,因為戰術核武與反戰車飛彈的出現,其有效射程與穿甲力都不是當時任何戰車防禦設計所能抵擋,其中核彈因威力太大而須由高層嚴加管制的想法萌芽,算是減少前線到處都有核彈的威脅,能擋住數公里外核彈輻射就算合格,但反戰車飛彈日漸普及的問題就不得不面對,同時,也必須考慮對付那些能抵擋反戰車飛彈的防禦系統要如何打穿。
而這些考慮,以及陸海軍其他領域的轉變,帶來戰車設計領域的變化。
先前戰車炮多為野戰炮、高射炮、艦炮的修改版,裝甲材質甚至穿甲破壞效果的定義測試,則受海軍影響,但海軍從1916年起逐漸重視被擊穿後的間接防禦,比基尼環礁對艦隊核試爆後幾乎完全放棄裝甲,同時也放棄艦炮穿甲相關技術。
野戰炮已死,大口徑高射炮被戰爭末期開始發展的地對空飛彈取代,1950年代陸基高射炮開始朝57mm口徑以下領域發展,海軍雖然還有76~130mm口徑高射炮,但重點從每分鐘6~12發轉向每分鐘連射20~120發,炮口初速維持800~1000m/s,戰車炮已經發展到1400m/s以上的領域,但每分鐘發數從10~15發而放寬成5~10發,重點不再相同。
因此,過去戰車設計重點是懸吊履帶、動力傳動、與車內空間領域,火炮裝甲去找其他領域的過來打工,設計新戰車時只要配合現有火炮設計,確保裝得下撐得住,現在全部要自己養,一方面帶來戰車專屬技術的快速進化,另一方面卻也加劇成本的增長,以及不同團隊的設計重點意見衝突,比方火炮與車身炮塔團隊誰要妥協的問題。
火力設計方面認為第二世代戰車納入新彈頭甚至飛彈發射能力是個妙著,可以突破現有AP/APDS彈頭的瓶頸,讓1.5~2km距離穿甲力一口氣突破300mm,而AP支持者在20pdr的APDS炮口初速超過1400m/s之後觀察到穿甲方式的改變,以及20pdr磨薄成105mm之後那個壽命,讓他們重新挖出過去的滑膛炮,並研擬比APDS更進一步的技術,APFSDS;因為現行固態推進藥能量密度接近頂點且儲存中易爆炸,因此出現高溫也不會爆且能量密度更高一大截的液態推進藥構想,希望藉此讓AP彈初速倍增到2000~3000m/s。
機動力設計方面則考慮到肩射火箭與反戰車飛彈低速的問題,最高車速與加速性能進一步提升的話,配合煙霧彈等干擾系統,這些飛得慢的系統誤差率會明顯增高;而軍機活塞引擎市場被噴射引擎與渦輪螺旋槳引擎取代後,轉進汽車與船隻領域發展,現在戰車可以帶領活塞引擎最新科技發展,不用與空軍爭,但渦輪螺旋槳引擎演化成的燃氣渦輪也想插一腳,連船隻與車輛引擎市場都要搶,帶來燃氣渦輪與柴油引擎在戰車裝甲車市場的鬥爭。
戰車要高速不是動力夠強就好,傳動懸吊也是,扭力桿雖在緩衝行程與穩定性上都好,但還是有如何在柔性與剛性之間求平衡的問題,而能主動調節壓力的液壓馬達現在進步到有可能承受戰車重量,就出現主動調整的液氣壓懸吊構想,要柔可柔要剛可剛還能調整高度與俯仰角,讓戰車成為更穩定的火炮發射平台,甚至可代替主炮炮耳調整火炮俯仰指向。
裝甲方面雖然製鋼技術進步可以壓軋更厚的裝甲鋼,或讓複雜形狀鑄鋼的厚度強度及缺陷都改善,但靠厚度碰上的重量問題難以解決,等重鋼質裝甲結構短期內難大幅強化,輕量的鋁合金與鋼各有特長,早期軍艦多層不同材質裝甲板的複合裝甲技術被重新提出,不只鋼鋁、多種不同強度鋼板、強度超過鋼的鈦與玻璃纖維、等重量高厚度的鋁、以及Hugoniot彈性極限是鋼材數十倍的陶瓷,美國就連自己百年前南北戰爭列車炮的木鐵混合板都拿來測試過,蘇聯還有後來稱為爆炸反應裝甲的防禦系統研究計畫。
外型設計不管是傾斜還是龜殼都碰到HESH這個剋星,不過攝影機與電視出現,把車長與射手裝在車上高處觀察敵人的任務,理論上不再需要,用多組攝影機與多台電視就能應付,西德裝甲車Marder IFV先用在機槍與機炮,戰車炮與反戰車飛彈發射器則在測試中,所以裝人的炮塔不再必要,讓主炮與自動裝填系統獨立在外是可行的,就算要炮塔也只是裝彈與裝攝影機或雷達用,所有人都坐在車內,省掉已近20噸重的炮塔,能轉來大幅增強車身裝甲。
雖然有一大堆新點子,但這些技術沒一個好研發,加上成本高,狀況一大堆;另外,各國針對核戰修改戰術雖各有差異,原則上都有拉大縱深與減少密度這段,減少單發核彈造成的傷害,而這帶來延伸偵察與火力涵蓋範圍的需求,因為二次大戰的戰術還是植基於一次大戰的原則,矛頭與後方要連續,火力面能互相涵蓋支援,距離與縱深拉大以後,基於兩次大戰經驗設定的火炮射程與車輛機動力,需重新檢討以避免火力網又出現破洞,而且二戰的裝備也已經到了報廢汰換期,現在就一次重新定義研發後進行量產。
在重新定義裝甲車輛的過程中,要求絕對防禦、也就是能抵擋核彈的重戰車案,多數科幻化,僅合理提高火力防禦力的中戰車因而取代重戰車的地位,成為主力戰車(也是Main Battle Tank),輕戰車則陷入混亂。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8:52:34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27/2021 :  08:45:23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05
主戰車出現與保守而成功的初期車輛
然後,一如往例,蘇聯又是最早引進戰車新科技的國家,只是與過去相比,這次蘇聯戰車引進新科技的流程卻是一蹋糊塗,比美國M26到M48這一段還要精采,要說更糟的話,就是這時開始的一系列錯誤到1980年代末期才能開始矯正,接下來馬上就是蘇聯解體,戰車王國蘇聯最後以二流戰車生產國的身分閉幕,或者是戰車不行國家也就不行了。
雖然英國L7這門炮是錯估蘇聯戰車裝甲後的產物,但蘇聯對英美戰車的估計可也沒好到哪,1961年蘇聯謊稱從伊朗得到情報,當時美國測試中新戰車M60的修改版M60A1,正面裝甲厚到T-54/55無法打破,而英軍A41戰車換裝、美軍M60與瑞士Pz61採用、重新開始研發戰車的德國與法國合作也要用的L7是105mm炮,可以輕易打穿T-54/55正面,感到自家T-54/55的100mm炮輸人一截,即使蘇聯也在發展100mm炮用APDS與HEAT以拉近與西方的差距,但還是強力要求工廠盡快提供新戰車。
當然,廠方早在法國推出反戰車飛彈後就開始研發,但比較革命性的設計,使用快速反應高輸出燃氣渦輪引擎或對衝活塞引擎、滑膛炮、炮射飛彈、自動裝填系統、與西方相同的長基線光學測距系統、夜視系統、與複合裝甲等技術的車,還要幾年。
引進新技術較少的新車,基本上就是裝甲加厚到最大214mm、使用115mm滑膛炮2A20、在很多細節大幅改設計但還是基於T-54/55基礎的車,這時已經接近可量產的地步,只差2軸火炮穩定系統還要修正,軍方一聽就像聽到說太空船飛到那美克星的能力以及重力100倍裝置與飲食住居都已完成,只差高級環場立體聲音響測試還沒過那種感覺,要求別改了馬上量產,於是,這輛編號T-62的戰車,就在火炮穩定系統沒調整好的狀況下安裝並量產服役,然後,這就出包了。
T-62有裝火炮穩定系統聽來比M48或Pz61這種沒裝的好,但問題還有火炮與炮彈。
M48的90mm炮是準確度較高的旋膛炮,一直不以APDS這種命中率較低的炮彈為主要彈種,也有長基線光學測距提供遠距離精確射控數據,車內控制系統一堆容易起火液壓油的設計,也是因為液壓在當時比不易起火的電動精準快速,雖然沒有火炮穩定系統而難在行進間準確射擊,卻能在停車後更精確的開炮射擊。
T-62的射控測距還是源自華倫丁來的系統,而因應需求引進的炮,不管是原先測試的100mm炮還是實際採用的115mm炮,都是滑膛炮,更要命的是主力穿甲彈是最新彈種,翼穩脫殼動能穿甲彈APFSDS。
APDS這種次口徑彈是以縮小彈著面積的方式提高穿甲能力,可是彈芯過度縮小則炮彈重量會太輕,與小口徑高速彈一樣離炮口後速度很快降低,變成只有近距離穿甲力強,不符合炮戰距離拉遠的潮流,想要彈芯小又要維持重量,除了找到革命性新材料以外,就是要從炮彈形狀下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拉長,讓炮彈不再矮肥短而是纖細,等重比較細而有比較小的空氣阻力與比較大的接觸面壓力。
但拉長會帶來彈道的問題:炸藥爆炸這種劇烈的化學反應相當不均勻,用炮管推炮彈是強制能量均勻的方式,讓爆震殺傷距離只有幾公尺、破片殺傷距離也只有幾十公尺份量的炸藥,能殺傷指定方向上數百公尺外的目標,但距離一遠,小小一點誤差還是會被放得很大,有必要延伸有效射程的話,不只要靠炮管,炸藥與炮彈也要講究。
對稱均質圓形物體從光滑的炮管射出,理論上誤差最小,但缺點是阻力大,不只影響射程,還影響穿透力,要有效發射低阻力高穿透力形狀的炮彈,約在14~15世紀人們就提出一些解決方案,加控制翼面在當時只能用在火箭,利用類似陀螺維持轉動的原理讓炮彈高速自旋保持穩定,只要在槍管內與炮彈外刻螺旋線、膛線,就有可能。
不過刻線後炮彈生產裝填不易而難量產與漏氣問題要到19世紀才解決,這之前專業狙擊手或獵人才用有膛線的來福(Rifle)槍,量產槍炮主流是無膛線的滑膛與球狀炮彈;這之後有膛線的來福槍炮為主流,炮彈也變成紡錘形,配合發射時讓炮身穩定的各種設計,讓火炮的有效射程從圓形炮彈瞄準城牆大小目標才能以公里計,變成紡錘形炮彈瞄準車輛也能以公里計,但利用高速自旋維持穩定仍有極限,炮彈長徑比7倍約為臨界,這就限制APDS的長度。
1960年代超音速氣動力學已有一定研究成果,以前只能用在火箭的穩定翼就可能用在炮彈,這時與自旋相反,長度越長越有助於保持穩定,火炮內刻膛線讓彈體自旋帶來穩定已非必要,甚至成為增加阻力與減低炮膛強度壽命的負面因素,讓滑膛炮重新出現。
現在APFSDS要怕的反而是拉太長而容易從側向斷裂,撞上傾斜裝甲時尤其需擔心,解決方案除材料外,還用上早期AP中APCBC的做法,用個比較軟的頭部吸收剛撞上裝甲時的衝擊,並讓穿甲彈本體、穿甲體,能維持最適合穿甲的形狀,避免被彈飛的問題由頭部負責就好。
APFSDS速度通常較高,穿甲過程開始近似HEAT的噴流,因此傾斜60度100mm裝甲視厚度200mm,對AP/APDS的防禦效果超過300mm,但對APFSDS比較接近HEAT,比較接近300mm水準,這也對APFSDS有利。
不過,與APDS相同,APFSDS拋殼同樣會影響彈道穩定,而且以彈頭同樣重量的狀況比較,長徑比5倍的APDS從線膛炮射出的穩定性,同時代同加工水準的產品,基本上還是優於長徑比10~20倍APFSDS靠氣動力面從滑膛炮射出時的穩定性,讓APFSDS成為穩定性最差的炮彈。
對T-62而言,雖然火炮與炮彈的穿甲力明顯優於西方對手,但製作精度,在要求大量生產壓成本的前提下,明顯不如人,又是先天比較不穩定的彈種,需要靠射控、火炮穩定、懸吊、與人員等其他因素彌補,但火炮穩定沒解決問題反而製造問題,射控還是T-54/55改良,車內空間更如二戰後就有的結論,超過100mm的炮彈沒特別設計會很麻煩,人因工程設計不好容易疲累中暑,只剩懸吊達水準。
因此,T-62在1.5公里以APFSDS射擊戰車大小目標命中率只有30~50%,HEAT甚至只有5%,雖然這門炮各種APFSDS的初速都超過1600m/s,L7的APDS可都不到1500m/s,加上彈種差距,2A20用APFSDS的穿甲力無疑是當時最高水準,但打不中就沒有用,比起L7,2A20表現差一截。
雖然說這些是新車新科技初期常見的問題,特別是T-62這種擺明沒完成測試就生產的車,後續修改就好,而後來T-62也確實做過不少修改,比方讓車重從37噸增到40噸提高防禦力,使得炮塔正面裝甲最厚增到242mm,安裝雷射測距儀與主動紅外線夜視系統改善射控及提供夜戰能力,甚至加裝長射程用的炮射反戰車飛彈等,確實有改善若干問題。
但T-62車系最大的問題,一如M48,只是過渡車種,這車的火力防禦或許超過西方同儕,但也沒有抵擋反戰車飛彈的能力,而能抵擋當時反戰車飛彈、並且在火力射控與動力系統都更高一階的車輛,T-64,在T-62量產時研發已到後期,要不是軍方急著要新車,官方應該是直接晚幾年採購T-64,不會生產T-62,一如美國是因為韓戰才量產M46/47一般,讓蘇聯對T-62的問題始終都沒打算進行根本性的解決。
唯一有解決的例外是戰略運輸能力,蘇伊士運河戰後蘇聯開始插旗中東非洲甚至中南美洲,與陸路相鄰的東歐不同,要送武器到這些地方不能走陸路,海運很可能被西歐妨礙、實際上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就這樣被擋住,空運比較可靠,因此蘇聯開始設計能空運主力戰車或彈道飛彈的運輸機,An-22,其發展時間與T-62平行,雖然An-22服役比次代戰車T-64稍晚,但這還是大幅增強蘇軍的戰略運輸能力,也影響到ASU-57/85的存在意義。
不過,這些是事後諸葛,美國在獲知T-54/55的不確定消息後,確定M48也是過渡車時,就開始一堆新的戰車科技研發,但,這時是量產核物質與核彈的時代,英國蘇聯都因車輛預算被核彈壓迫而開始發展省錢的輪型車底盤,美國的M113只是以履帶車來說算便宜,真要壓價不可能與輪型車相比。
更何況美軍還有M107~110全體系自走炮研發,加上早期五角大廈沒律定負責發展彈道飛彈的軍種,陸軍投資最優先項目是核炮彈與核飛彈領域,包括最燒錢的衛星發射火箭與洲際彈道飛彈,再研發生產M113車系、2車系4款自走炮、UH-1/CH-47等直升機後,已經沒多少錢,所以在與英加討論後,把重中輕整併成主力戰車與擁有兩棲甚至三棲能力的輕戰車,然後本來當成研發失敗用保險的M48戰車改良案之一,與M48A3、M48A4/5同樣源自M48A2,編號為M60的新車,就因為便宜而成為美軍第二世代戰車、首代主力戰車。
由於美軍使用M60車系一用38年,超過以前各種戰車,現代我們都把這戰車視為名正言順的美軍第二世代戰車,但當時的人可不是這樣看的,因為M60與M48A3都源自M48A2,同一年生產服役,雖然以主炮及車身前方裝甲為中心的不少部位外觀有差異,不過後車身與炮塔等部位大量使用一樣的零件,且M48A3是因為105mm炮生產進度遠落後於預期而繼續用90mm炮,如果照原先預定都裝105mm炮,雙方明顯的差別大概只有前車身。
在1950年代末各國對新材質裝甲的實驗中,看上的最佳材質是玻璃纖維,以鋼板夾玻璃纖維組成的三明治裝甲,與同厚度裝甲鋼相比,強度較高且重量較低,雖然不是效能最高的材料,但加工技術相對於其他材料更成熟,只是當時只能做成平板狀,因此M60為三明治裝甲,車身前方從M48類似IS-3的狗魚鼻換成類似V號戰車的平板,乍看之下技術倒退,不過不是V號戰車的多鋼板焊接,而是一體鑄造,轉彎處不再有焊接弱點,是一大進步。
真要說給人次世代戰車的感覺,至少要到下一款,換裝新炮塔的M60A1,一方面因為也是打算加裝三明治裝甲,另一方面就是要進一步提高防禦力與內部空間,這個鑄造炮塔借鑒M103的經驗,從M48的卵形拉長,讓某些曲面變成平面,外觀類似德國虎王,正面裝甲最厚處增到254mm,優於M48與M60,同時真正給人一種新戰車的感覺。
只是,這輛車真正最新穎之處,大概在報價,相對於剛開始生產時30萬美元的M103與25萬美元的M48,M60A1剛生產約22萬美元,在通膨時代能減價,確實是相當新的成就,有助在有限預算中挪出更多經費使用,只是,減價主因之一在使用大量生產而不斷降價的M48零件工具及技術,火炮穩定系統與三明治裝甲這類花錢且M48沒有的東西,只要長距離射擊夠準就相對次要,當然就沒了。
這輛車的戰力,真的行嗎?蘇聯是很害怕所以趕快買T-62,但美國與北約盟友們可是一點都沒自信,美國真正要做的是次世代火力系統,可以發射反戰車飛彈的152mm炮,與T-64一樣真正革新的M60A2與M551,而屆時M60車系都要換裝152mm炮塔,汰換下來的105mm炮塔就裝上M48的車身,一次性將M48升級到M60水準。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8:53:16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27/2021 :  08:46:19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06
某些意義上與M60一樣放棄最新裝甲的,是英國的FV4201,雖然沒錢是一大理由,但更重要的是當時複合裝甲技術概念上仍未成熟,而且英國人的複合裝甲概念也不同於美蘇:雖然同樣是多層不同材質物品,但美蘇的設計基本上是實心設計,英國卻是空心設計。
在美蘇看來,空心的中空裝甲可以讓HEAT不在最佳起爆距離起爆,也能隔絕HESH的爆震,但對AP系炮彈沒多大意義,而且會製造多層裝甲材質固定上的困難,增加總體積又會製造運輸與防禦面積等問題,沒必要。
可是英德這種二戰中大規模替戰車外掛裝甲的國家,就發現到與主裝甲隔一段距離且擺放角度不同的外掛裝甲,防禦力與鋼板合計厚度明顯不同,有時防禦力會高得莫名其妙,加掛好幾層不同材質鋼板的A22特別明顯。
英國在研發A41與FV412替代車時,就想靠空心複合裝甲進一步提高防禦力,裝在較晚生產批次的FV4201身上,只是沒想到難度遠比想像的高,終於獲得理想系果時已經是預定十幾年後的1970年代,英國自己採購的FV4201都已經上生產線而來不及改,只剩外銷版有機會。
雖然FV4201被迫放棄複合裝甲,但某些意義上這輛車的防禦,就算不用複合裝甲也沒關係,因為已領先群雄:車身正面上方傾斜72度,炮塔正面傾斜60度,已經有些HEAT的引信無法在這種彈著角度下啟動,即使能啟動,首代原型車的車身正面裝甲厚度72mm、炮塔125~140mm,視厚度230~280mm,後來的型號還陸續強化,到1970年代早期,車身正面駕駛座附近加到190mm,炮塔正面突起部有一小塊達195mm,厚度驚人。
這種等級的裝甲雖然擋不了數十公尺內爆發的核彈,但SS.10這類可以讓步兵攜帶的較輕型反戰車飛彈,即使引信正常啟動,在一定範圍與角度內有可能抵擋,比起M60A1或T-62正面大概只能抵擋肩射火箭或較輕小無後座力炮射擊的裝甲,FV4201大概是全世界最早能硬扛輕型反戰車飛彈的戰車。
更何況二戰結束不到20年,高層負責戰車研發計畫的人,都還記得自己還是小兵小官時看到同袍的戰車怎樣被德軍88mm炮屠殺,對生存性的偏執根本病態,所以FV4201炮塔與車身之間的瓶頸小到難以射擊,過去擺在炮塔外的炮盾,也學T-54/55成為內置炮盾,被傾斜60度的正面裝甲遮蓋,盡量讓正面只有火炮與測距機槍開口,其他要裝的設備都挪到兩側,讓內部還是只能裝3人的炮塔外觀卻是史無前例的大。
而為平衡前方大口徑炮及厚甲重量,炮塔後方也是又大又長,很大一部分炮彈就放在後方,類似IS-4,還有一些裝藥等則是在被遮住的炮塔環下,防禦死角之小也居領先地位。
傾斜裝甲的優點早已為人所知,但過去很難有戰車正面傾斜到72度,甚至傾斜超過60度就很可能被當成車頂而非車前,理由在戰車內部還是要確保人員活動的高度,而FV4201的做法則是讓駕駛斜躺不要正座,駕駛座從A41的右側換成有最多空間的正中,徹底壓低駕駛座高度,加上懸吊還是都在車外的Horstmann,不像扭力桿要佔用部分車底空間,使得車身可以扁到能用大傾斜角正面裝甲,不過機動力與A22一個樣,龜速但靈活,巷戰中看不出轉這樣快這樣準的戰車居然又大又重。
二戰英國戰車本來就有防禦力破表的特性,但火力低的話還是不行,因此在M103與FV412因過重製造一堆問題後,美國選擇放棄M103這個路線,英國卻選擇放棄A41這個路線,主炮源自FV214的120mm炮,而為了裝這門炮,比起還沒破40噸的T-62、及剛到50噸的M60,FV4201重達55噸,同樣比人高一階。
即使是英國人愛用的HESH這種穿甲能力較弱的彈種,到120mm口徑的話,當時大概只有T-62與M60A1正面最厚那一小塊能擋得住;只靠HESH可能對付不了複合裝甲與中空裝甲,因此120mm炮也準備了1公里外穿甲力400mm的APDS,這距離幾可保證打破當時各種戰車的正面。
而彈頭裝藥分裝讓再發射速度低到每分鐘6發是有點差,裝藥除炮塔與類似A41的密閉液體保護彈艙外,還有些放在炮塔環底下,讓本車內部防禦略弱於A41,可是空間狹小的T-62與M60(不是M60A1)用上超過100mm主炮還是彈頭裝藥一體設計的結果,搞出每分鐘也是4~6發,FV4201還不算劣勢。
優勢火炮,加上當時就連APFSDS都不見得能打破FV4201最厚部位的裝甲,因此本車一服役,馬上就成為世界最強的主戰車,再引發恐慌:蘇聯是因為FV4201的戰力,北約則是因為FV4201體重帶來的戰略機動力。
為了應付這問題,英國與蘇聯的想法一樣,特別訂購了理論上能空運FV4201的戰略運輸機,Belfast,相對於只能搭船的M60,比較重的FV4201反而有更優良的海外運輸佈署能力;不過蘇聯T-54/55/62/64重量才40噸上下,FV4201卻是比IS-3/T-10都重的55噸,因此An-22運輸中戰車還沒問題,Belfast運載廿卅噸物資可以在跑道長度不到1000公尺的前線機場起降,運FV4201卻達理論最大起飛重的限度,大概只能飛得過英倫海峽,還必須要大型機場起降,相對於真的運過主戰車的An-22,Belfast運FV4201只是理論。
FV4201雖強,T-62的設計並沒有針對FV4201,即使FV4201研發計畫開始甚至比M60與T-62都稍早,理由就在當時英國在內西歐強國的共同問題,經濟與研發體制,M60/T-62/M60A1能搶在1960~1962年之間登場,FV4201卻要1965年以後,時程上與下批M60A2及T-64相同,一部分是因為FV4201是全新研發而不是前代戰車改良,另一方面就是複合裝甲、炮管隔熱筒、高功率主動紅外線可見光雙用燈、雷射測距儀、電腦射控等先進設備是否與能否引進的問題,這些個技術讓FV4201成為1970年代前半北約最先進戰車,日夜間都有優越的射擊命中率,但也拖到生產與佈署。
德法兩國合作研發計畫同樣也受到類似因素影響:法國的AMX50因為要求不斷膨脹而無法收拾,需另起爐灶,剛好德國重新建軍,完全自己研發武器有經濟與政治雙重顧慮,所以就找法義一起推動戰鬥機、戰車的研發,法國乘勢與德國合作研發歐洲戰車,重新定義自己的戰車需求。
法德合作一開始就鑒於德國VI號戰車不能過橋的討厭教訓,選擇當時道路橋樑常見的44噸以下限制為目標,即30~40噸之間的AMX30等級,火力則相容英美決定的105mm炮,然後各國內部先提出自己的案子,統整後再進行競標,過程中出現過科幻案,但最後進行比較的設計,是德國豹一(Leopard I)與法國AMX30,基本上相當傳統。
原型車階段火力是沒甚問題,不過法國不用L7系列而是自己研發同口徑火炮F1與炮彈,主要穿甲彈不是APDS而是自己研發的特種HEAT、G彈,以滾珠滑套設計解決線膛炮離心力影響,穿甲力達350mm,2公里距離優於當時的APDS,還有近似AP的炮口初速,有AP的彈道平直利於遠距離射擊優點,沒有脫殼影響彈道的缺點,理論上G彈會比APDS更準確。
問題是現有L7用戶的相容性,前世代戰車A41與M48都有可能改裝L7,當下結構不同的法國105mm炮F1還沒把握裝上前世代戰車,AMX30也不一定能裝L7,成為AMX30失敗原因之一。
還有一個是避免重蹈AMX50覆轍而堅持控制的車重,傷害升級彈性,稍重的豹一優勢在升級彈性與機動力,同樣屬於扭力桿,比他車多的7個路輪是這個設計在德國內部與德法競標中獲勝原因,對後來外銷也有利,畢竟車身已經輕了,接地壓又低,在高速公路豹一與AMX30大概比不出來,但當時全世界大部份國家大部分道路都還是天然路面,北非那種硬底質地面沒差,東歐或東南亞的爛泥路......
雖然德法競標的歐洲戰車,重量與T-54/55同水準,但西方戰車的內部空間要求不同於蘇聯,於是裝甲差異就很大,剛開始雙方就是50mm水準,相當於1941年德國IV號戰車的等級而已,這種等級可以抵擋步槍、機槍、小口徑機炮、炮彈破片,戰鬥機攻擊機的20~30mm機炮若不是打車頂而是打正面,也有辦法抵擋,也就是只有專業反戰車武器與核武才能打破這種程度的裝甲。
至於面對專業反戰車武器,射後無法導向的肩射火箭與無後座力炮、以及第一世代那種不好瞄準又慢慢飛的飛彈,可以靠煙霧彈與突然加減速迴避,想靠裝甲硬擋會讓全車須加重到55噸以上,在戰車引擎輸出只有600~800馬力的這時代,這個車重的戰車不可能高速與高加速,英國在這方面就與德法等國意見不同。
戰術考量上誰對誰錯先不說,歐洲戰車評選最後以德國豹一獲勝,但法國不服而廢除協議自行採購AMX30,義大利在美國施壓下採購M60,歐洲戰車計畫解體,這對AMX30雖然不是終點,但對豹一卻只是起點。
因為大量採用北約標準零件的關係,豹一採用國不用任何零件都找原廠供應,可以自由競標甚至爭取授權生產;然後德國對更新很積極,第二批就採購美國廠商研發但美軍就是不買的2軸火炮穩定系統,提高射擊準確度與行進間射擊能力,還同步用在自家的M48升級計畫,核生化系統也是當時最新最高水準,還陸續引進中空裝甲強化鑄造炮塔、主動紅外線夜視系統、先進射控等,也積極因應客戶需求進行裝備改良。
到後期豹一炮盾裝甲各層,不計空氣部分,合計最大達100mm,比AMX30改良版AMX30B的80mm高不說,因中空設計,對當時100mm空氣等於50~90mm鋼板的HEAT防禦力,估計達220mm,有可能擋住早期的肩射火箭,加上具有可靠的行進間射擊能力,在一定距離上發現敵人發射反戰車飛彈的話,可以立即加速迴避、並以行進間精準射擊能力進行反擊,這對不在飛彈發射點的步兵或許沒用,但反戰車飛彈發射車就會倒大楣,在命中敵車前先被擊毀,屬於不靠裝甲反制反戰車飛彈的一種理論。
對許多用戶來說,豹一即使陸續改良讓車重增到42噸,但依然不用大舉投資強化道路橋樑,與蘇聯戰車一樣,即使防禦力不如英美戰車,但使用成本讓豹一的防禦力成為能接受的缺失,容許客戶提出的改良要求更容易滿足客戶需求,因此外銷成績不俗,甚至連改用M60的義大利都要求獲得豹一的授權,生產自產版OF40。
AMX30雖然也有自己獨到之處,但銷售成績差一截,又都是自己特規產品,就沒有足夠利潤去進行升級,形成惡性循環,尤其沒裝火炮穩定系統,行進間射擊就無法抗衡改良的豹一,導致越後期銷售成績越慘,只有105mm炮F1設計能裝入M4炮塔的縮短版,使用穿甲力不受炮管長度與炮彈速度的K彈,外銷到以色列或印度等國,比戰車本身更暢銷。
雖然英軍的主戰車選擇重甲的FV4201,但之前也曾評估過類似豹一的戰車,結論是不合用,負責研發的就是Vickers,他們認為這種設計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會有銷路,因此稍加修改,變成火力裝甲速度價格規格與豹一及AMX30類似,但射控等零組件較低規的戰車,Vickers主戰車Mk.1,鎖定那些北約應該不會賣自己最先進主戰車的國家,鑒於該廠輝煌的戰車裝甲車外銷史,Vickers對這產品有自信。
但,Vickers的盤算很微妙的失誤,首先就是冷戰讓戰前東歐與中國這些老客戶不會再買該廠產品,北約國家也不在其預設市場內,蘇伊士運河戰後中東國家大部分都轉向親蘇,瑞典瑞士日本也都有自己的戰車,英國協成員要不是繼續用A41、就是倒戈買法德產品,最後只有印度與科威特購買Vickers主戰車Mk.1,而且印度是為爭取授權生產,科威特後來與伊朗一樣買FV4201,Vickers主戰車Mk.1採購不多,雖然印度買了近2000輛蠻多的,不過大部分養肥印度自己的工廠。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8:53:53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27/2021 :  08:47:24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07
真正新世代技術的失敗戰車
先不管市場上是否成功,時間上從M60開始這批戰車在可靠性上還算成功,不過技術上就讓人覺得這堆(除FV4201外)真的是比A41改裝L7後先進一個世代的車嗎?不能否認,M60、T-62、FV4201、豹一、AMX30,都有趕工,所以首批生產時,都有後續升級甚至後續車款的計畫,但現在來看,這些後續概念所需技術在當時實在太不成熟,因此,這些車輛雖有多款量產服役,但後來被蓋上失敗烙印的車輛所在多有。
最早的失敗品,是美國輕戰車M551,這問題根源是輕戰車這個體系的定位:要便宜量大也不可能人人都有,防禦力不可能比擬裝甲沉重的中重戰車,足以擊破敵軍戰車的火炮本來是與兩棲三棲能力並稱的輕戰車賣點,反戰車飛彈出現後就成了問題,變成只剩替輕裝單位發射榴彈這種搶無後座力炮市場的用處,步兵當然是想要這種有裝甲的東西當盾,裝甲兵就皺眉頭。
倒過來說,二次大戰後期輕戰車就一直困於火力不足,反戰車飛彈就是解決火力問題的妙方,因此,M551就是沿這個思路發展的產品,可以發射反戰車飛彈的輕戰車,比起那種隨便找個便宜底盤安裝現有的反戰車飛彈,專門針對反戰車飛彈設計的專業車種,以及針對這種車設計的專業飛彈,應該會有優勢。
而在設計車之前,首先要設計的,其實是反戰車飛彈。
第一世代反戰車飛彈要淘汰其他步兵反戰車武器,做到的只有淘汰沉重的反戰車炮,要淘汰無後座力炮與肩射火箭,威力與射程可以,而SS.10單價才幾百美元,價格上也做得到,但價格以外的地方做不到。
最重要在第一世代反戰車飛彈對步兵不是直射武器,步兵佈署完飛彈後還要跑到其他地方才能射,在類似一次大戰步兵進攻壕溝碰到敵軍火力點時,沒辦法像步兵炮或無後座力炮那樣,就地掩蔽後在掩蔽點內架設與發射,經歷過一次大戰的人還在的這時代,很重視這種應用,有這缺點的武器註定不可能取代肩射火箭與無後座力炮,彈翼還製造攜帶問題,即使裝在盒子內也會是一個很大很不好搬的盒子。
從車輛與直升機直射時雖不成問題,但發射時噴焰很顯眼與3公里要飛20~40秒,發射車有可能遭反擊而先被2~4秒就能飛到的炮彈擊毀,飛彈也就失控失效,遙控用導線礙不礙事算見仁見智,總體缺點還不少,AMX13這種既有車輛簡單升級火力的話還能接受,新車、特別是戰車要用的飛彈,必然要改掉。
所以第二世代反戰車飛彈的研發方向,就是管射,而且是類似無後座力炮或肩射火箭這種不會傷及直射模式操作人員的方式,讓射擊感覺不像玩橫卷軸動作遊戲、而像玩3D射擊遊戲,雖然不一定要能用現有的火炮或無後座力炮發射,但至少要能用類似型態的發射器發射,這種發射器才能取代無後座力炮,甚至當成戰車炮。
基於這種需求,多數第二世代反戰車飛彈選擇以系統自動導引飛彈飛向瞄準線代替搖桿,讓飛彈在比較短時間內飛到目標附近還有合理的命中率,減少敵車發現後用火炮先解決發射單位的反制機率。
而因為發射者只要瞄準目標,不用自己控制飛彈,不需要飛彈維持在穩定速度,第二世代反戰車飛彈就能引進肩射火箭的發射技術,首段推進藥在發射管內完成燃燒,噴焰持續時間與影響範圍縮短,會傷及正後方但不傷害管子旁的發射者,發射者可以像步槍一樣直接瞄準目標;飛出後滑翔與控制用彈翼才張開,到安全距離再點燃續航火箭讓飛彈加速遠飛,不需顧慮傷害發射者,可以用推力較高的推進藥配方,提高飛彈速度與射程。
雖然續行火箭啟動前的最小射程內目標無法攻擊,但過去搖桿控制飛彈在近距離時只能靠運氣命中目標,最短射程差不了多少,第二世代甚至較短,大部分狀況下搭配肩射火箭攻擊就能涵蓋最小射程範圍內目標。
而且肩射火箭同時進入戰後第二世代,在對付戰車等機動目標時的最大速度與理論射程,進化到與84mm的Carl Gustaf無後座力炮相當,大部分無後座力炮市場就被反戰車飛彈與肩射火箭上下夾殺而消失。
Carl Gustaf能殘存,除了先發者優勢讓這種輕量可重複使用炮管的武器留用無害,且攜行性優於反戰車飛彈而逼近肩射火箭,買不到反戰車飛彈的國家還是要用以外,還有一點,就是美國M26~M60車系定位通通是過渡車,不像T-54/55在火力防禦機動價位等各方面都完全成熟,因此蘇聯大量生產而美國卻只有一批一批不斷改進少量生產,使得北約與華約的戰車數量差距持續拉大,讓北約國家的戰防武器研發極度轉向反戰車路線,缺乏對付一般建物與人員的戰防武器。
Carl Gustaf對付戰車等機動目標的射程與肩射火箭雖所差無幾,但肩射火箭通常不到1公里就會自毀,可是無後座力炮的HE等非穿甲彈種對固定目標有效射擊距離通常都遠超過1公里,是肩射火箭的兩三倍,加上瞄準系統設計可適應多彈種與多種目標,射擊瞄準耗時與精確度優於迫炮,反戰車飛彈這樣用嫌太昂貴與系統太重,就成為少數得以殘存在市場上的無後座力炮體系。
M551時美國發展的2種第二世代反戰車飛彈,BGM-71與MGM-51,都從口徑152mm的發射器中射出,BGM-71採線控而MGM-51無線控制,美軍評估後在戰車上選用無線控制的MGM-51,減少線材影響次發炮彈裝填問題,而因戰車炮需要發射其他用途的炮彈,所以MGM-51的發射器算是薄管壁線膛炮,與BGM-71不同,這設計讓M551的火力選擇相當具彈性,進入越南怕機密外流而沒有配發飛彈時,仍能以其他彈種創下優良戰績,即使前線臨時修改有拆掉這門炮換裝M41用76mm炮的範例......
但,M551的成功也僅限於實戰中都用來發射人員殺傷彈的線膛炮型飛彈發射器,以及水面浮航而已,其他方面就很糟糕了。
推進藥在發射器內必然無法燃盡干擾再裝填,但很容易在彈藥庫自燃炸碎乘員;同炮的飛彈最小射程大於多用途HEAT(HEAT-MP)最大射程,而飛彈最大射程不如BGM-71,火力死角多且大;而且飛彈以外的炮彈後座力大到會讓車短暫離地然後重摔,乘員甚至自嘲自己是沒有飛行加給的航空兵,加上為減重導致底盤懸吊太弱與履帶太窄,可靠性一蹋糊塗,設計目標之一的空投在實戰中一次摔壞半數車輛。
可靠度不行,防禦力方面,鋼製炮塔最大視厚度估計約100mm的防禦是還好,但鋁製車身加計傾斜設計後的最大視厚度約80mm,考慮鋁的等厚度防禦力不如鋼,這種防禦力擋不住反戰車飛彈與無後座力炮,60mm版Bazooka有可能打破車身,能擋住槍榴彈ENERGA的理由也只是因為傾斜角太大讓引信難以啟動,讓人懷疑其戰場生存性。
附帶一提,由於PT-76正面與M551正面一樣高度傾斜影響引信效能,讓美軍研發新的反戰車槍榴彈M31 HEAT,雖然直徑縮小為66mm,最大射程從300公尺縮為185公尺,但修改外形與引信設計,不僅能應付傾斜角達65度的裝甲,有效射程也從100公尺增為115公尺,對高度依靠傾斜裝甲設計的輕裝甲車更有效果。
但M31射程與攜帶性逼近步兵耐性的臨界點,雖然穿甲力號稱可以打破10~12吋(250~305mm)鋼板,但這宣稱灌水,實際上1973年拿以色列俘獲的蘇聯戰車測試,M31只能確定打破垂直8吋(200mm)裝甲板後再傷及後方人員,用RHAe標準、傾斜30度加剩餘能量能破壞後方模擬人類物體的話,穿甲力差不多140mm而已,對付不了主戰車。
因此M31量產後不久,美國陸軍決定放棄反戰車槍榴彈,66mm彈頭武器變成M72肩射火箭,代替Bazooka體系,重點擺在容易攜帶而不考慮對付戰車,即使1970年代M72重新設計,HEAT彈頭穿甲力從100~200mm增到約400mm,但依然不適合對付新式主戰車,而是用來對付其他裝甲車或碉堡。
而作為戰防武器的槍榴彈則朝比較實用的方向發展,不再用套在槍管上的22mm發射器,而是另外設計專用的40mm發射器M79,發射同口徑槍榴彈,雖然仍保有HEAT設計,有50~150mm穿甲力,但預設以人員殺傷或輕裝甲車破壞為優先,由於使用效果不錯,可是另帶專用發射器還是單發裝填感覺很累贅,就演化成2種產品,像機槍一樣能連續發射的是Mk.19,單發的則是附加在步槍下方的M203發射器,至此肩射火箭與槍榴彈完全戰防武器化。
其他歐洲國家雖然沒這麼極端追求輕小肩射火箭,但槍榴彈多數也轉向小型化,甚至直接引進美軍的40mm槍榴彈,只有少數如遭國際封鎖的南非,進一步發展ENERGA的加大火箭助推版Super ENERGA及R1M1,或像中共仍在乎槍榴彈穿甲能力,發展穿甲力達80mm的35mm槍榴彈等。
只有蘇聯重點不同,強調提高RPG-2的射程,追加推進火箭的RPG-7讓彈頭有可能飛到700公尺,即使有效射程大概300公尺水準,也是RPG-2的2倍以上,不過重量也增加50%,算是為了應付主戰車防禦力而作出的取捨。
而M551的防禦力,無法對抗這些新世代的戰防武器。
若說M551的防禦設計是因應滿載能讓最大載重18噸的C-130運輸,空車能讓最大吊掛重量10噸的CH-54吊掛,不得不然,大家還能接受,可是M551的價格就很難讓人接受:原訂單價是M60A1的2倍,考慮反戰車飛彈與射控的單價就算了,實際卻到4倍的近90萬美元,只能等人砍單。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8:54:36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27/2021 :  08:48:19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08
雖說用上飛彈所以貴不能怪它,同樣用飛彈的M60A2、以及與西德合作的失敗計畫MBT70/Kpz70,也是100萬~120萬美元價格,但這就說明了MBT70沒生產、及M60A2從全面取代M60前代車變成僅少量生產且快速退役的原因,這種噴射機級單價與低劣的可靠性,真的讓人覺得改買飛機還比較好,不過同期美國陸軍失敗的AH-56攻擊直升機計畫也是貴......
當然,M60A2的底盤就沒那些嚴重問題,而且發射器也是較重的版本,可靠性與HEAT-MP表現都較好,可是推進藥與射程問題沒解決,還有測距及夜視系統與飛彈搭配等問題,很多意義上不堪用,但相關問題的解決與研發,卻帶來重要進展。
早期夜戰靠的是月光,人工光源則有燈光、照明彈、與火把,照明彈不持久,燈光與火把雖然能照明四周,但敵人會更容易看到開燈或點火的人,都有問題,因此二戰末期德國採用主動紅外線燈,敵人沒有紅外光接收器就無法看到你發出的紅外光束。
但大家都用紅外線燈以後,開紅外線燈與開燈一樣顯眼,在有效偵測距離從二戰的500公尺拉大到超過1000公尺的高功率紅外線燈登場前,紅外線燈與可見光燈一樣只負責短距離內看道路,長距離夜間敵情觀測重視被動式的星光夜視鏡,但星光夜視鏡是以光電管強化外界微光,因此陰曆初一十五或月亮有沒有雲遮住的有效距離差很大。
M60A2就是夜間偵測與飛彈有效追蹤距離嚴重不足,測距能力也不行,才展開雷射測距儀與高性能紅外線/白光雙用探照燈的發展,而要延伸紅外線偵測距離,除了燈的輸出功率要夠高,接收設備也要夠靈敏,卻因此反客為主,到下個世代讓被動紅外線系統取代紅外線燈,不過MGM-51怎樣改都只是系統可靠性提升,到最後美軍還是只好放棄M60A2,但相關系統與技術就造福同盟。
而在M551、M60A2、豹一都還在研發時,由於這幾種都沒用上比較先進的技術,某些意義上被視為過渡車,美國與德國現在才要研發真正的第二世代戰車,於是雙方就展開合作,MBT70/Kpz70,但這次合作比上次法德合作更慘。
首先雙方用的度量衡分別是英制與公制,然後雙方都把最先進科技灌到這輛車上,如液氣壓懸吊、複合裝甲、炮射飛彈、多彈種自動裝填系統等,甚至為了壓低車身高度與縮減裝甲保護區面積,把駕駛放入炮塔,然後再替駕駛設計自動保持方向的轉向結構等等,讓系統複雜不堪且可靠性成疑,還不說研發過程才在M551與M60A2發現的一堆MGM-51毛病,最後在研發成本超過核動力航艦造價後,停止......
往好處想,這時合作留下的技術,後來被沿用在其他計畫上,比方豹一就裝上了主動紅外線燈、鑄造中空裝甲與附加裝甲,而MGM-51與152mm炮雖然沒再用,德國主張的APFSDS與飛彈雙用的120mm滑膛炮繼續改良,則成為西方次世代的主力戰車炮。
然後,因為穿甲彈技術越來越多,每種的穿甲效應不同,裝甲種類也開始變多,單純裝甲厚度與穿甲厚度已經只剩宣傳意義,北約標準局成立後設定的穿甲力評估標準,北約標準靶,成為新的穿甲力評估主流。
過去各國的穿甲力測試標準,通常是把標靶以一定角度擺在一定距離外,重疊多片標準鋼板,看射過去能打穿幾層,但現在知道多層鋼板重疊與同厚度的單層鋼板效果不同,二次大戰初期10mm鋼板疊個3~5層與單層的差距或許還有限,但1960年代初期測試已經要疊30層10mm鋼板,每層之間介面對HEAT與HESH的影響很明顯,需要更接近實際戰車裝甲的測試靶,因此,北約標準靶改成固定厚度與固定擺放角度,看以怎樣的條件打穿。
北約標準靶分成中戰車與重戰車2種,每種各有1~3層的3種不同厚度與強度,單層靶通常是模擬炮塔前方,雙層靶則是以第一層模擬車身後方裝甲、第二層模擬引擎,三層靶則是模擬車身側面的側裙、懸吊路輪等系統、以及內側裝甲,每層測試鋼板的強度也有規定。
標準靶是對應當時已知特定戰車的推測裝甲而設定,當時據信重戰車版是依據情報單位獲得的T-62情報設定,不過後來北約從以色列取得蘇聯戰車實車後,才發現差距太大,所以變成針對不存在特定戰車的測試標準。
至於穿甲力的表示法,AP系彈頭是看哪個距離能擊破,但1970年代末期起,開始出現50%機率穿透距離超過4公里的APFSDS,這數據已經超過這距離的命中率,1980年代後期甚至出現超過10公里的APFSDS,以雙層靶與三層靶模擬的車身,這距離實際上會挖地瓜,資料已經缺乏實務意義,而且對各距離穿甲力都差不多的HEAT與HESH也沒意義。
另外,炮塔與車身正面的裝甲開始不是單一材質鋼材,北約單層靶雙層靶對炮塔車身正面的代表意義,從1970年代起淡化,但結構比較接近複合裝甲的北約三層靶,重型也只是10mm高硬度鋼+25mm軟鋼+80mm中高硬度鋼,中間2層330mm空氣,鋼板總厚度太薄,因此有些機構後來公佈不同角度固定距離打穿北約三層靶的資料,由於這可以用三角函數不精確的換算成RHA,而且只要命中角夠大,模擬多厚的裝甲都可以,不正規但宣傳很好用。
但這種表現法很容易產生好幾成甚至幾倍的誤差,所以在個別業界還是會有自己的一套標準,比方裝甲業界的第一世代戰車裝甲是鑄造、第二世代是鑄造焊接混合結構、後來的第三世代是複合裝甲,每種結構還會搭配不同成分與不同強度的金屬板。
炸藥業界則是第一世代厚度100mm、第二世代厚度200mm、第三世代厚度400mm劃分,因為對HESH這類彈藥來說,擺幾度角的視厚度或正面最厚那一小塊的意義不大,要炸碎的主結構等效厚度比較重要,不過這些標準就只是業界內標準,與宣傳標準對不起來。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8:55:18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27/2021 :  08:49:08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09
然後,不知道是否該說蘇聯在戰車領域還是居於領先地位或甚,同時悄悄研發的T-64,除了傳動是源自IS的雙傳動而仍不引進多差速轉向,以致仍無超信地迴旋能力外,幾乎成功滿足MBT70/Kpz70的要求。
蘇聯在T-64首度引進長基線測距、可發射APFSDS/HEAT-MP/反戰車飛彈的新款125mm滑膛炮、自動裝填系統、複合裝甲、燃氣渦輪引擎、低車重等等,雖然駕駛方面蘇聯選擇留在車身內而不是塞到炮塔中,但用減少裝填手的方式壓低與縮小車內需要裝甲保護的範圍,還是達到與MBT70/Kpz70或FV4201類似的目的,還讓炮塔裝甲最大視厚度從200~250mm一口氣提高為300~400mm,要不是政治上對立,或許T-64是美德當時理想中的第二世代戰車。
不過蘇聯沒有外星科技,他們達到目標也有付出代價,首先就是貴,T-62已經被嫌比T-54/55貴而不能一比一取代,T-64就更慘,導致舊戰車繼續生產;本車選擇的自動裝填系統技術上比較近似艦炮,可以比較自然的裝在戰車內,但包括自動裝填系統在內的系統可靠性,在剛出的時候也不怎麼樣,自動裝填系統夾斷人手;炮射飛彈9K112/9M112要到1970年代才能服役,即使花了10年,還是讓軍方認為不可靠,才有提高可靠性設計的T-72出現與服役。
但這說來就是蘇聯體制的優點,他們可以容許比較長的研發與修改時間,T-64早期也是先沿用115mm炮或沒有125mm炮射飛彈時就量產服役,MGM-51如果能有一樣長的研發時間,說不定也能改到堪用,但美國要到1980年代修改武器相關制度的研發撥款規定後,才能接受長時間研發計畫。
雖然領先他國至少1世代的火力系統與燃氣渦輪動力系統不可靠,夜視系統也是以同期的主動紅外線白光雙效燈為主而沒領先,但T-64的裝甲就領先他國1世代而且可靠,這戰車是全球最早引進玻璃纖維夾在裝甲鋼內複合裝甲的量產戰車,用以強化以HEAT與HESH為主的防禦力,因此T-64在重僅42噸的車身內,獲得當時各國戰車中最強的綜合防禦力,僅55噸的FV4201能比美,但其結構的鑄造與加入複合材料工程龐雜且不易更改,成為本車單價高到讓蘇聯受不了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有趣的是炮射飛彈的口徑選擇,美國選用152mm,與步兵及車輛直升機通用的BGM-71相同,無疑是擔心穿甲力與後繼發展彈性不足,至於這樣大的炮彈儲量與裝填難度倒沒那麼在意,因為對步兵來說,BGM-71是淘汰106mm無後座力炮的武器。
蘇聯9M111/113則因同時蘇聯決定研發次世代戰車炮125mm炮能發射的反戰車飛彈9K112/9M112,盡量使用相近構型技術的結果,因此彈體直徑僅120~135mm,比自家前世代反戰車飛彈的125~148mm細一圈。
雖然彈頭直徑變細,但穿甲力又受英國FV4201影響而不能降低,因此蘇聯修改HEAT錐形罩設計,從較早慣用約60度左右的固定圓錐角,換成更小、甚至變化角度的圓錐角,讓噴流能變得更長且較不易崩潰,逐步讓100mm空氣對HEAT防禦力從50mm以上縮到33mm以下,以比較小的口徑獲得同等級穿甲力,然後蘇聯還保有戰防武器打戰車外還要打其他東西的概念,在若干系統上仍保留可換彈頭設計。
法國人發射飛彈的火炮口徑選擇142mm、德國人則選擇口徑更小的120mm,到最後都沒服役,而同時雙方合作發展的管射反戰車飛彈,壓低重量以便步兵單人攜帶使用的Milan早期型直徑103mm,而穿甲力射程都高但只能用車輛與直升機發射的HOT直徑為150mm,讓人好奇其火炮口徑選擇理由是否與蘇聯相同,不過能確定法德在HEAT的選擇與蘇聯相同,以不同形狀張角的錐形罩設計提高穿甲力。
比較特別的是英國,英國管射的第二世代反戰車飛彈Swingfire系列,早期款用的還是第一世代人工遙控模式,理由首先是服役較早,來不及引進指揮到瞄準線技術,但英軍戰術構想及第一世代反戰車飛彈使用經驗與眾不同,也是個理由。
英國研發的第一世代戰防飛彈有2款:先推出的是英澳合作Malkara,直徑203mm,HESH彈頭,系統重量近100公斤,射程4公里;蘇伊士運河戰當年英國自己研發裝在箱子內的Vigilant,直徑120mm,HEAT彈頭,系統重量14公斤,射程1.4公里。
因蘇伊士運河戰的直升機空降作戰成功,英國軍方要求Malkara與Vigilant都能由空降單位攜帶,提高空降部隊火力,但先服役的Malkara太重,不能手提,剛好FV603開始服役,取代應急性的FV1600車系,退下的FV1600車系就在運兵的後車斗裝雙連裝伸縮式發射架,仍維持原有的運輸機空運及空降的能力,大受好評。
因此英軍接下來外購的SS.11、與自己研發的Vigilant,雖然都是單兵可攜帶的飛彈,但英軍也試著裝上車,比方暢銷各國的Ferret裝甲車系、衍生自軍用輪型車的商用越野車廠牌Land Rover車系等,到處空運空降。
所以代替Malkara與Vigilant的飛彈,就配合新的履帶裝甲車體系、FV100車系進行設計,一開始就定義為車用飛彈,FV100與Ferret等裝甲車系用品稱為Swingfire,改裝在無裝甲越野車上稱為Beeswing,小型兩棲越野車上稱為Golfswing,直昇機上稱為Hawkswing,通稱Swingfire系列。
由於Vigilant實在太小而威力射程都不足,Swingfire就選擇直徑170mm、重量27公斤、射程4公里的設計;Malkara的HESH穿甲力不足,伸縮式發射架及龐大的彈體都很佔空間,運8~10個兵的空間只裝2發飛彈太少,所以Swingfire換成省空間容易再裝填的管式發射,飛彈與發射器佔用空間比人小,再裝填與炮彈一樣容易,並以HEAT強化穿甲能力。
如果只考慮用在新車上,Swingfire可以設計得像MGM-51用炮管發射,但Ferret甚至商用的Land Rover以低成本改裝迴轉炮塔,並不實際;而當時還沒有讓發射管與瞄準線不同步時,把飛彈自動歸向瞄準線的便宜技術,想用自動歸向瞄準線,就只能用類似機槍架的迴轉架裝飛彈發射系統,操作人員須暴露在外,或是山不轉路轉、發射管不轉車身轉,像突擊炮那樣轉動車身瞄準。
不過英國式合理性總是出乎意外但又不辜負大家期待,他們的選擇是發射管不轉飛彈轉,不用自動歸向瞄準線技術,飛彈射出後人工遙控進行90度大轉向,這也是這飛彈名稱「搖擺火」的由來,開火後就大搖擺。
能大轉向的首要好處是能隨便擺,只要空出發射口與排焰口的空間,以及Swingfire需要35度仰角的簡單抬頭機構,裝1根360度轉向發射管的車頂空間可以橫擺5發Swingfire,減少車內彈藥儲藏空間需求,再裝填次數也能減少。
雖然轉向飛彈設計在戰防飛彈與反戰車飛彈領域並非主流,但成為後來區域防空飛彈與反艦飛彈這些長射程飛彈的主流設計,若干短程的野戰防空武器或點防空武器也採類似設計。
短射程飛彈比較少用飛彈本身大規模轉向設計的原因,在於這類武器預設戰術情境比較重視應付近距離突發狀況,要縮短發射前輸入轉向資料的耗時,而這是多數國家發展第二世代反戰車飛彈的重點,能當直射武器用,Swingfire這方面顯然不如。
因此英國的作法,向法國採購Milan應付比較強調直射能力的短距離作戰,長射程的Swingfire則當曲射武器用,躲在掩蔽物後發射,這能避免敵軍從顯眼的發射噴焰獲得預警,直接朝噴焰方向以榴彈或人員殺傷彈反擊;而且Swingfire控制系統不只擺在車內,也能拉出車外100公尺遙控,即使發射車完全被遮蔽,射手也能獲得合理視野,而敵軍則無從發現射手與發射車,提高發射單位的生存性與多次攻擊能力。
無疑的,Swingfire讓英軍反戰車武器應用模式與戰術不同於他國,除特戰單位外,佈署在炮兵單位而非裝甲單位,但人工遙控飛彈命中率低的問題,不會因改戰術而改變,因此當發射管與瞄準線不同步的自動歸向瞄準線技術便宜以後,Swingfire在後期升級還是引進歸向瞄準線技術,提高命中率,並讓相關發射車系轉調到裝甲單位。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8:56:18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27/2021 :  08:50:40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10
新裝甲車體系與輪型裝甲車復興
搭配Swingfire的FV100履帶車系,是取代FV600車系輪型車的車系,其需求繼承FV600車系的空運能力,雖然英國訂購了可運FV4201的Belfast,但這種大型運輸機買不了幾架,所以需要較小型運輸機,如最大運量20噸將退役的Beverley、最大運量13噸開始採購的AW.660、以及研發中運量5.5噸可在150公尺內起飛的短場起降機AW.681等機,就能空運的裝甲車。
而因從英國殖民地變成國協成員國的馬來西亞與新加坡,被印尼視為列強從印尼搶走的土地,有意動武奪回,英國介入東南亞就與稍早的法國及稍晚的美軍碰到類似問題,高溫潮溼環境多泥濘多水塘,比較有利履帶車輛應用,進一步提高英國對履帶車的興趣。
而為省錢,FV100車系剛開始希望與同時發展的FV720輪型車系共用零件,並與FV432裝甲運兵車有高度零件共通性,而且發展出一系列能作戰、運輸、指揮、支援的車種,因而選用與FV432相同的扭力桿,但因鋼製底盤重量超過13噸,故修改設計並換裝鋁板減重到10噸以下,正面能防禦14.5mm重機槍,側面則只能防禦7.62mm輕機槍,但防禦榴彈破片的效果號稱比鋼板還優良,雖然不適合空投,但可空運可浮航,而且構型最類似戰車的FV101還創下87公里時速紀錄,成為金氏世界紀錄中世界速度最快的量產戰車。
雖然FV100車系一開始設計就要使用Swingfire,但FV101~107的這7個車種中,反戰車飛彈發射車是FV102,編號居首的FV101是用FV601的76mm炮減重版戰車構型車輛,而且前置引擎後置炮塔及裝甲防禦力都與50年前英國自己的A2中戰車一個樣,要說這不是戰車有困難,也同樣創下該時代戰車速度紀錄,加上有火力升級的90mm炮外銷版,讓這車系被列入輕戰車體系。
雖然只有76mm炮的FV101,HESH的穿甲力對主戰車正面缺乏威脅,要打側面甚至偷襲,不過有5枚架上飛彈與5枚備射飛彈的FV102就是另一回事,而且本車可以從車內再裝填飛彈,核生化環境下作戰能力不錯。
FV103則是只能運5人的裝甲運兵車,不過有了FV432,FV103更接近SdKfz 250或M2半履帶車,主要是運輸炮班或飛彈班人員、又或是特戰偵察人員的車,後來也裝上從法國買來的Milan當成FV102的輔助,或直接幫FV102運飛彈;FV104是裝甲救護車,FV105是車系中產量僅次於FV101的指揮車,FV106是車輛維修回收用車;FV107可說是FV101換裝30mm機炮的偵察車,類似地位的是過去法軍分類的AMR,而FV101就是AMC。
另外,相當於法軍AMD的最低階車種,則是取代Ferret的FV720、Fox/Vixen,從低價層面補足FV100車系的不足;另一個補足FV100車系的則是FV432改的FV438飛彈發射車,可裝14枚Swingfire,比FV102還多40%,同樣能從車內再裝填。
最後的是4輪卡車改裝的AT-105裝甲汽車,賣點在單價10萬英鎊、20萬美元,只看數字不考慮通膨是LAV-100的10~20倍,甚至是早期M113的3~4倍,但在1980年代初期AT-105是最低價等級的裝甲車,石油危機前後軍火通膨速度飛快......
雖然FV100車系向來被視為裝甲車,就算把FV101分類為輕戰車的說法,也不會拿來與同期的M551相提並論;但以這車系涵蓋任務型態的完整,讓人想到當年A4車系,英國又選擇以低階車輛滿足自身需求,建立戰後第二世代裝甲車體系,只是這次英國沒有把重戰車淘汰掉。
同時的法國也有點像,回歸1930年代初期的省錢車系,畢竟都一樣沒錢,所以在AMX13衍生車系告一段落,開始生產主戰車AMX30、AMX30底盤改裝的155mm自走炮AMX30 AuF1、AMX30底盤加裝射程120公里核彈道飛彈Pluton及其他衍生車種、與便宜4輪車AML之後,下一步先推出AMX10P履帶裝甲運兵車車系、以及AML的運兵車版Panhard M3,接著是1970年代中期才陸續登場的AMX10RC、VXB-170、VAB車系,構成法國戰後第二世代裝甲車輛、全兩棲裝甲車體系。
這群車的核心其實是高價的履帶運兵車AMX10P、中價的13噸4輪兩棲運兵車VAB、與低價的6噸4輪兩棲運兵車Panhard M3。
AMX10P屬於受M113影響的鋁製裝甲車,不過因為安裝20mm機炮,通常與Marder IFV都被歸類為步兵戰鬥車,衍生型除沒有自走炮以外,幾乎汰換其他AMX13衍生車系,有趣的是還有修改設計與零件的新加坡與印尼用兩棲能力強化型。
雖然二戰後裝甲車水上浮航能力已不算太特別的能力,就連M113這種通用車款也有兩棲浮渡能力,但要注意M113或類似車款的設計前提是便宜而堪用,所以不僅耐海性與運動性不如LVT這類專業車,車速常低於海流速度而無法逆水行車,泡海水生鏽與行駛間漏水問題都比較嚴重;
兩棲能力強化版不僅速度與耐海性提高,泡海水也比較不容易生鏽,也能拉長漏水到沉沒的時間,常有大雨淹水的東南亞國家確實需要。
VAB則可視為輪型AMX10P,當然有輪型車的高速長續行力優點與低越野性缺點,外銷款甚至有加大的6輪車款,等於只能載8人的法版BTR-60,也有不少升級款可供選購。
而相對於能擋重機槍子彈的前2款,Panhard M3就是只能擋步槍與輕機槍普通子彈的輕型車,比同期英國FV720有衍生型多的優勢,比方反戰車飛彈、迫炮、防空等等,不只缺錢的法國愛用,第三世界國家也普遍愛用;稍高階的VXB-170是軍方競標敗者,公司也被勝者VAB一方購併,購併前已生產車輛與料件則轉交憲兵,或賣給其他國家,屬於VAB的同等級車。
AMX10RC則是6輪車,雖然盡可能與AMX10P共用零件,甚至在懸吊傳動上使用比較近似履帶車的設計,可以超信地迴旋,讓雙方的駕駛訓練比較類似,但安裝105mm炮與高級射控,還用上液氣壓懸吊,卻沒有運兵能力,且價格是戰車水準的AMX10RC,地位上不是AMD/AMR,而是輪型的AMC、法國第二世代輕戰車,與AMX10P屬於廠商活用商標的曖昧同型車。
繼美國陸軍以M113車系為中心建立自己的戰後第二代裝甲車體系後,英法也建立了自己的體系,符合自己國力的低階體系,只是英國已經依賴從美國購入155mm自走炮;在他們之外,其他還有些國家就是以外購體系為主,但中間插些號稱自己研發生產、通常引進核心外來技術的車輛,除滿足自家獨特需求外,也做為發展自有裝甲車輛體系的芽。
比方AMX13改後置動輪的105mm炮奧地利版SK105,比利時裝甲汽車FN 4RM/62F與巴西EE-9/11有應用法國AML車系炮塔的款式,匈牙利源自BRDM-2的PSZH-IV,羅馬尼亞版BTR-60的TAB-72,Vickers主戰車Mk.1印度授權版Vijayanta,以色列用M4A3E8底盤改裝的自走炮、自走迫炮、以及使用法製105mm炮的M51戰車等。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8:56:53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27/2021 :  08:51:33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11
稍有些獨立性的設計則有愛爾蘭Timoney裝甲運兵車,分4輪款與6輪款;瑞士Pz61戰車加裝火炮穩定系統的改良版Pz68,與只能加裝4人的4輪裝甲運兵車Mowag Roland;南斯拉夫概念源自美國M113、零件改良自二戰紅軍SU-76自走炮的M-60P;日本設計思想比較接近豹一但系統更先進的七四式戰車,以及與美國同級裝備構想類似的七三式裝甲運兵車、及衍生火箭發射等車款,七四式105mm榴炮,七五式155mm榴炮等;還有中共概念上從59式改良的69式戰車,自行研發但充滿俄羅斯風味的63式裝甲運兵車,及用這底盤加裝122mm炮的70式自走炮、70式130mm火箭等其他衍生型之類。
然後戰車裝甲車領域大國也有這種獨立車系,比方西德8輪裝甲車Luchs,以及美國LAV-100相關的LAV-200/150體系,偏向比既有履帶車便宜補充數量用,雖然Luchs因為研發太耗時拖到石油危機後,通膨下帳面價格比豹一還貴。
美國介入越戰後覺得自己的兩棲車輛不足,除引進LAV車系外,還推出運能僅5噸的LARC-V與15噸的LARC-XV等車,說是LARC-LX的縮小版,但這次縮到比DUKW還小;不過還有更小的,加拿大Argocat敞篷兩棲越野車,有4/6/8輪等多種設計,基本上以民用為主,不過也安裝Swingfire輕型車輛版Golfswing偷襲人,沒錢國家的陸戰隊採用。
然後,還有2個國家推出自己完整的裝甲車輛體系,而且是呈現鮮明對比的突破性概念,一個是1966年一口氣推出主戰車、裝甲運兵車、自走炮等3車種的瑞典,另一個則是終於推出自走炮家族並帶來步兵戰鬥車革命的蘇聯。
雖然這兩個國家差距很大,但在這時的裝甲車領域卻有一點驚人相似,那就是主力自走炮,除了防空自走炮以外,依然是1940年代開發的車輛,而且長得都很像德軍突擊炮,動物軍團猖獗時這樣設計強化反戰車能力,不用把既有後置引擎底盤改成前置引擎耗時,而犧牲最大仰角無可厚非,但核戰時代讓部隊必須更疏散,火炮最大射程要延伸以避免前線出現破洞時,這就是問題。
可是1950年代雙方的自走炮計畫都出包,瑞典搞個才8~9噸的履帶底盤實在沒升級彈性,Ikv 72/102/103確定不合用也無法升級到155mm,讓計畫重新定義。
蘇聯延續二戰作法,多管火箭先研發射程約10公里的BM-14代替BM-8/13、同等射程的BM-24代替BM-30,然後發展最大射程近20公里的BMD-20延伸火力支援範圍,最後是射程30~55公里的BM-25,相當成功並大量外銷,但都是無裝甲卡車底盤,無法跟隨裝甲部隊。
能跟隨裝甲部隊的履帶車方面,T-54底盤裝重戰車122mm炮的SU-122-54,偏向直射的突擊炮體系;另一類自走核火炮,420mm迫炮2B1與406mm榴炮2A3,都裝在T-10重戰車底盤上,則屬曲射炮體系。
SU-122-54、2B1、2A3雖然都不差,但剛服役就碰上第一世代戰防飛彈、炮兵火箭、彈道飛彈等系統發展成功,用輕得多的底盤就能發射,又重又貴還射程短的東西被嫌棄,於是這些自走炮沒生產幾輛沒幾年就退光了,成為蘇聯決定研發自走炮與飛彈專屬底盤的契機。
瑞典推出的Bandkanon 1,其實本來是瑞典自身定義、類似法國AMX50的重戰車計畫KRV,假想敵是IS-3,計畫重點是自動裝填系統,而瑞典覺悟得比法國早,因此在英國肯輸出A41以後,這個1950年代錢坑計畫就當成細水長流的1960年代計畫,購入AMX13參考後,使用類似的自動裝填系統設計,最後演化成轉角有限炮塔的52噸155mm炮重戰車Bandkanon 1,以及無炮塔的43噸105mm炮中戰車Strv 103,不過應用上分別是自走炮與主力戰車、外觀與彼此關係甚至像德國都源自IV號戰車底盤的Hummel與IV號突擊炮就是了。
相對於其他國家寧可犧牲自動裝填系統或成本也要保住炮塔,瑞典在判斷難以三全其美時,便斷然捨棄360度轉向炮塔以保自動裝填與成本,Bandkanon 1的炮塔只能左右各偏向15度,Strv 103的火炮就固定在車身上,根本不能調整,只能轉車身指向。
這想法爭議很大,畢竟二戰經驗,突擊炮伏擊時有火力優勢,但其他情況非常容易從側面被擊破,因為即使發現敵軍,轉車身開火遠比轉炮塔開火還慢,精確性也差一截,十字路口對突擊炮就是鬼門關,所以戰後這類系統式微,偏向沒錢的國家湊數用。
而瑞典就是這種沒錢國家之一,因國防政策是在峽灣地形這種侷限敵我部隊進軍路線的天然環境防禦,可以考慮類似韓戰的作法,只把Strv 103與Bandkanon 1佈署在事先建設好的陣地,針對狹小的正面,減低沒有炮塔的不利因素。
車體其他系統設計便配合這種戰術設想:與早期裝甲車一樣準備倒車駕駛,柴油引擎外加上啟動快的燃氣渦輪引擎,以便最高速離開陣地;最新的電腦控制系統加速車身精準轉向以指向目標,Strv 103還配合主動液氣壓懸吊協助主炮俯仰角調整,短而寬的履帶犧牲越障讓超信地迴轉速度也比其他戰車快且準;炮手兼裝填(因為是自動裝填)兼前向駕駛就不用考慮這3個角色的協調,必要時這人還能代替車長與逆向駕駛,成為史上首輛成功的單人戰車,只是工作負擔很大。
火力看來與他國戰車自走炮相同,但自動裝填系統理論上可以3秒1發炮彈,縮短修正彈著耗時並能在最短時間對目標進行面制壓,50發炮彈的Strv 103還好,14~15發炮彈的Bandkanon 1就發展法國人沒做的車外自動裝填系統,炮彈射完後馬上轉移陣地,2分鐘進行裝填,然後是下一波。
雖然Strv 103與Bandkanon 1的設計在其他國家看來不見得合用,但二戰末期以防禦戰為主的德軍,選擇與瑞典相近,戰車生產不如突擊炮與驅逐戰車快,既然A41堪用就留用,窮國乖乖生產便宜貨就好。
無炮塔帶給Strv 103的好處,就是低矮而容易掩蔽在地形後的車身,以及傾斜角78~80度的前上方裝甲,讓實際厚度20~70mm的正面裝甲視厚度達192~337mm,在當時視厚度僅次於FV4201,多數HEAT引信甚至無法啟動,多數AP與APDS也容易彈開,不過碰上HESH或APFSDS就比較難辦。
為了壓低車高及便於從後方重新裝填彈艙,Strv 103的柴油引擎與燃氣渦輪引擎裝在車前,底部又被液氣壓系統佔據,前上方的大號維修艙門厚度很薄,雖然引擎可以當盾,但有炮塔的車引擎出問題還能原地轉動炮塔繼續接戰,Strv 103可就無能為力,也是爭議點。
Bandkanon 1在後方當榴彈炮是不用考慮這麼多,只是底盤與Strv 103同一個來源只有小幅差異,動力不足,還有個長到在剛出現時莫名其妙的50倍徑炮管,當然因為本車源自重戰車,就被當成戰車案留下的盲腸,以至於剛生產完畢各界就認為這個新的拆橋毀路大師大概沒幾年就會讓位,改用外購自走炮取代,不像以英國L7火炮延長的Strv 103還能用久一點。
但實際上,Strv 103與Bandkanon 1都服役到21世紀初期,底盤沒維修價值才退役,大出各界意料,理由在蘇聯帶頭調整軍隊組織拉大作戰縱深,讓火炮在攻守雙方面都需要進一步拉大射程,確保交戰區內的火力網完整,不要像1914年英軍裝甲汽車在德軍後方如入無人之境把比利時國王接走的事情重演。
而美國AN/TPQ-36/37反炮兵雷達在1970年代出現,配合數位電腦,不僅對速度超過600m/s且RCS比較小的榴彈炮彈能有80~90%偵獲機率,而且彈道運算也從5分鐘以內縮短到20秒以內,是史上首款能有效在炮彈落地前解算出精確敵軍炮位的反炮兵雷達,帶來炮兵作戰的革命。
雖然這玩意開發碰上不少問題,1980年以後才能服役,但炮兵裝備與戰術已有反應,從韓戰以來的精準轉為快發射快裝填快轉移,能夠快發射快轉移的多管火箭地位再度上升;Bandkanon 1的長炮管讓最大射程近25公里就成為優勢,自動裝填系統讓炮彈只有15發,連射下45秒彈藥就會耗盡,沒有持續力,只好設計快速再裝填系統縮短再投入戰場的時間,並且能快速在炮陣地與補給區之間來回,剛好能迴避敵軍的反炮擊,讓本車變成時代先驅而延役。
另一個先驅則是裝甲運兵車Pbv 302,基於沒幾年前改裝Pbv 301經驗而全新設計的裝甲運兵車,武裝及裝甲從輕機槍與能抵擋輕機槍升級到20mm炮與能抵擋同口徑炮,懸吊採用扭力桿,基本上已經很接近步兵戰鬥車,甚至有些公司會把這種等級的車稱為步兵戰鬥車。
不過瑞典還是把Pbv 302分類成裝甲運兵車,畢竟本車沒有步兵戰鬥車的車身側面步槍射擊孔,而是車頂能掀開讓車內的人持槍出來射擊,乍聽之下好像只是蘇聯BTR-50設計,但本車沒有側面射擊孔則是另一個原因,採用雙層車身,內部中空,本來目的是水面浮航不用像DD戰車或Strv 103那樣要下車做準備,但接下來美軍M113在越南被蘇聯供應游擊隊的RPG-2/7打得很慘,加裝柵欄裝甲或中空裝甲提高對HEAT彈防禦力,在這之前就有柵欄裝甲的Strv 103與等於中空裝甲的雙層車身Pbv 302,就變成又在無意間領先時代趨勢。
而瑞典的創意、或運氣,還不止於此,雖然二次大戰結束後雪地用特種載具、如Aerosani,又淡出人們目光,不過這種東西即使戰爭不用,平時還是要用,二戰前這類雪地載具中四季都能用的以Kegresse系統半履帶車為主,戰爭中開始換成全履帶車或4履帶車的寬履帶設計雪地車(Snowcat),懸吊則是Kegresse或垂直彈簧等1920年代戰車常見懸吊,接地壓比半履帶車更低,運動性更好,但瑞典仍覺不足,就有農機廠在1950年代針對極圈中降雪算特別多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北部需求提出新車種,全地形車(ATTC)。
全地形車首款量產銷售的產品為Bv 202,這車的特色是雙節式,外觀與拉拖車的Lorraine 37L相似,但連接關節可以上下左右轉動,因此在左右轉或上下俯仰時前後車可以單獨轉向,縮小迴轉半徑並減低車身撞上摔下的衝擊。
雖然引擎只裝在前車,但後車不是單純車廂,前後車連接關節同時有可以跟著轉向的傳動軸,把前車動力傳到後車,成為4履帶傳動車,兼顧履帶車低接地壓與4輪傳動車不易打滑的優點;每組履帶都是可靠但已退出軍車市場的Kegresse系統,還追加浮航能力,就算壓破初冬冰層也沒問題。
不過Bv 202因為系統複雜導致成本高於一般Argocat這類兩棲越野車或雪地車,所以主要用戶是軍方,沒有裝甲及武裝,就是單純的非裝甲運輸車,且因引擎輸出都不到100馬力,最大車速不到40公里,所以總產量1,700輛,在非裝甲軍用車中不算多,但北約、特別是英國海陸的採購,在後來帶來意外影響,促成次世代Bv 206/208的出現。
Bv 202這種沒裝甲的就算了,Pbv 302不稱為步兵戰鬥車,是謙虛嗎?不,因為在Strv 103、Bandkanon 1、Pbv 302公布的同年,瑞典開始製作他們稱為步兵炮車的Ikv 91,大量使用Pbv 302底盤零件,同樣也能輕鬆兩棲浮航,但裝上瑞典自製90mm低膛壓炮的一種車。
由於Ikv 91的裝甲也是只能抵擋20mm機炮,即使本車比英國FV101更像當時的戰車,但瑞典之外通常都把Ikv 91稱為戰車驅逐車,與怎麼看怎麼像突擊炮或驅逐戰車卻稱為戰車的Strv 103形成有趣對比,只有機炮的Pbv 302怎麼能與Ikv 91搶步兵戰鬥車稱號?不過Ikv 91的炮塔與傳統戰車配置,也說明瑞典人覺得Strv 103的設計有問題......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8:57:27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27/2021 :  08:52:20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12
BMP與步兵戰鬥車
與德國Marder IFV及法國AMX10P這些步兵戰鬥車相比,Ikv 91無疑有更強的反裝甲車輛能力,但卻沒有運兵能力,考慮到二戰以來的戰車基本上都是執行一戰中雄型戰車與Whippet的任務,保護並帶領步兵的雌型戰車在法國Char B1之後消失,英國步兵戰車雄型化,德國突擊炮轉而強調反戰車能力後,無車繼承。
雖然裝甲運兵車有支援的機槍火力,但理論上到戰場卻是把兵放下車以後,還要兵往前跑幾百公尺到戰區,不負責當盾,可以當盾的戰車這時代大概都忙著反戰車,更糟的是交戰區可能充滿核輻射,要先清洗出乾淨區塊後才能放兵下車,否則就是戰車與後方支援兵力間因核污染區而被切斷。
於是,在BRDM-2與BTR-60設計時,蘇聯開始研擬能滿足步兵支援需求的車輛,像突擊炮提供步兵對付戰車與防禦工事的火力,像雌型戰車當步兵的盾並與步兵工兵協同排除敵軍步兵工兵,像裝甲運兵車提供運輸與簡單的核生化防護能力(雖然不少裝甲運兵車的這項能力是選配而非標配)。
由於當時還是徵兵制,支援步兵的載具需求數量很大,這車還要便宜,所以有過發展自BTR-50的履帶車、與源自BRDM車系的輪型車等不同構想,但最後的選擇是履帶車,畢竟上一批履帶車是1950年代下半量產,輪型車則是1960年代上半量產,履帶車比較需要汰換,而且履帶車的壕溝環境機動性比較優越,更能追隨戰車,這就開始這批要在1960年代末期展開量產車輛的設計,BMP與MT-LB。
MT-LB屬於保險的保守設計,以PT-76為基礎的密閉具核生化能力裝甲運兵車兼貨運車,一票零件是PT-76的,只是看到美國LVT-3與M75開始這堆車的車後上下設計也照學,改成前置引擎與動輪,可以載11個兵從車後出入,也能內運2公噸貨物、或外拖6.5公噸裝備。
很多先前使用PT-76底盤的系統,在這之後若要汰換,要不是便宜化改用BRDM或BTR車系,就是改用MT-LB的底盤,還從這發展出82/120mm迫炮車、反戰車飛彈車、與122mm自走炮車2S1,算是一個成功的車系,只是與先進概念產品BMP一比,就失色了。
雖然強調能打破敵人裝甲車也能運兵的步兵戰鬥車,西德的Spz 12-3比BMP早出現,但BMP依然引發恐慌,一如當年的T-34,理由在火力設計。
源自無後座力炮的73mm主炮,有HEAT能對付戰車裝甲車,也有HE可以炸火力點,然後為強化反戰車能力,還有反戰車飛彈9M14可用,當時西方只有FV4201正面有可能抵擋9M14,而剛出現的首批豹一與AMX30甚至是正面也擋不住73mm炮,反戰車飛彈可能打不中高速奔馳中的豹一與AMX30,但對火炮只是射手訓練問題,本來設定只有戰車主炮能有效打破的歐洲戰車,立刻降級為防禦不足的歐洲驅逐戰車。
車內步兵能用手中武器對付車外敵軍,步槍或機槍不用說,可怕的是本車還保有北歐這種寒帶裝甲運兵車的可掀開車頂艙蓋設計,不僅冬季不小心壓上薄冰沉入水下時比較容易逃生,車上步兵還可以帶肩射火箭RPG或肩射防空飛彈9K32,掀開車頂就能準備瞄準,不像一般戰車裝甲車總有哪些弱點,如防空只有重機槍的戰車、薄弱裝甲碰到敵方裝甲車就等死的防空炮車,戰場上的任何目標只要太靠近BMP,都要擔心遭到偷襲。
雖然說便宜與兩棲浮渡要求,讓BMP不到14噸,某些意義上體積又不小,厚度7~33mm的裝甲只能靠正面80度傾斜維持500~800公尺外抵擋西德用20mm快炮的防禦力,並沒有英軍步兵戰車與德軍突擊炮的水準,更糟的是車內空間優先塞人員裝備,燃油亂塞甚至塞到像Whippet一樣裝在後車門上,讓這車與戰車一起衝在前面時,容易像Whippet一樣變成烤肉爐,後來在中東與阿富汗的作戰中因此損失慘重,成為本車與低劣的人因工程同等級的缺點。
但假如從輕戰車的角度來看,本車的火力與防禦差不多就是輕戰車水準,還附加8名可下車步兵,這些步兵可以像一般運兵車的兵在戰車後方準備,也可以在BMP上當戰車楔的楔體組成,在汙染區於車上與敵軍交戰,需下車且能下車時再下車執行步兵任務,然後車上這些人的步槍機槍,在掃地時效率一點都不下於菱形戰車或多炮塔戰車。
不過要注意一件事,1930年代法軍劃分的AMD/AMR/AMC不同車種的不同任務,在其他國家與其他時代的劃分通常沒那麼嚴,多的是兼具其中2種任務的車,這時代輕戰車通常兼任AMR/AMC,BMP的火力執行AMC任務不成問題,但載1個班人員的車當AMR,那就像當年德軍有SdKfz 251卻要另外發展縮小版SdKfz 250一樣,這車大了一點比較容易被發現,而且被發現了會損失1個班的人,所以美國推出M113時同時研發比較小的M114,BMP也有類似需求。
但M114後來被判定為失敗車款,一方面是越南地形對所有車輛都不親切,小船、直升機、飛機比較好用,而美軍能飛的東西比別人都多;另一方面是戰車射控發展的主被動紅外線、防空車輛發展的雷達、無線電通信相關的被動截聽等,是都該裝上偵察車強化性能卻也讓車身變大及造價三級跳,還是不裝讓其他單位覺得偵察車沒路用?
炮兵射程要求在1970年代拉長,偵察車需要偵測距離超過肉眼的偵察系統,因此紅軍新的偵察車,PRP-3/4,最後由BMP改造出來,用裝人的空間安裝遠比戰車先進且完整的雷達、可見光、主被動紅外線、被動通信截收與定位等複雜感測設備,憑火力與防禦力到前線強行偵察並聯絡炮兵,比步兵或無裝甲車輛可靠得多,在飛機已遠不如兩次大戰那樣多、且空中優勢在北約一方的時代,能解決越來越沒飛機替陸軍、特別是炮兵偵察的問題。
不過,與M551相比,BMP當輕戰車還有個不如之處,那就是M551理論上可空投,即使美軍的空投高度比蘇聯的低,但蘇聯可是比美國更早在戰場上空投裝甲車輛的國家,因此,蘇聯以BMP的技術與概念,開發出只能載4名步兵並減薄裝甲的空投縮小版、BMD-1,重量不到7噸,並改用更先進的液氣壓懸吊,配合有良好降落傘減速與緩衝系統的空投平台,減少空投摔壞的機率,填滿空降裝甲車輛領域的拼圖,成為代替ASU-85的產品。
而因BMP/BMD車上人員攜帶武器對該車戰力有很大影響,既有的戰防武器傘降時太大太礙事,因此蘇聯還發展空降部隊專用肩射火箭,可拆成2節的RPG-16,以及看到美國M72後自製的類似伸縮式產品RPG-18,再以RPG-16為基礎開發輕量化的縱火器材,把噴射燃料變成射出燃燒火箭彈或煙霧火箭彈的RPO,讓一次大戰以來一直很笨重、且因射程短而很不好用的火焰噴射器變得輕巧,還刺激美國同期研發類似RPO的M202。
最後,經濟體質與體制的差異,德國取代SPz 12-3的Marder IFV首輛原型車出廠時,BMP才開始設計,但Marder IFV首批服役時,吸收首批BMP使用經驗並改良的第二批次BMP,或者說真正的BMP-1,也已服役,同樣設計比較早但服役比較晚的還有英國FV100車系,就更不用說AMX10P加裝90mm炮、M113加裝25mm炮塔這類等於是看到BMP而推出的應急改裝案。
然後,蘇聯還不止是有了火力驚人的BMP與足以抗衡M113的MT-LB,雖然落後美國接近10年,但有PRP-3/4這種偵察車延伸炮兵觀測距離後,就做出MT-LB底盤的122mm自走炮2S1,GM-123底盤的152mm炮塔版自走炮2S3、240mm迫炮2S4、152mm無炮塔版自走炮2S5,火力涵蓋範圍與同時的早期款M107~110相當或略高,有炮塔15~20公里、無炮塔可達30公里,明顯優於蘇聯先前以直射反戰車為主的ISU-122/152。
而多管火箭則先推出代替BM-14/24、射程約20公里的BM-21,然後是射程35公里、編號首次與直徑無關的220mm火箭BM-27,這些多管火箭體系與新的自走炮體系互補,稍晚還追加更大號的203mm無炮塔自走炮2S7,最大射程37~55公里,強調敵軍無法反炮擊的長射程,精確度高於前一世代同等射程的多管火箭BM-25,有更優良的制壓與殺傷效果,而且因為射程太長,炮彈飛太久,本車算是相當早擁有炮彈落地前就能離開炮陣地能力的自走炮,而其底盤是專用的GM-216,使用部分T-72/80零件並拉長到有7個路輪。
西方在戰車及多管火箭領域從1940年代起便落後於蘇聯,但裝甲車與自走炮還算有技術優勢,現在運兵車被超車,自走炮也幾乎被追平,其他領域劣勢進一步拉大,這是雙方差距最大的時期,隨後,西方便開始扳回。
講到西方如何扳回,必須先講這時間的2個關鍵性戰爭,越戰,以及1967~1973年的以阿戰爭。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8:58:02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7/03/2021 :  21:20:00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13
越南戰爭-直升機的戰爭
現在所謂的越戰,通常是指美國為支持南越政府,對國內徵兵派到越南的1964~1973年這10年戰爭,但廣義來說,越南戰爭可以視為二次大戰太平洋戰場開打後,越南重新建國的戰爭,從一開始對抗日本,接著趕走法國,然後設法南北統一與對抗美國,最後干預寮國高棉而又與中共開戰的歷程,時間跨距達半世紀。
其中從法國殖民地獨立這段,影響AMX13與EBR的規格,而與美軍開戰這段,雖然對輕裝甲車與兩棲車輛產生影響,但影響最大的,卻是直升機與戰場通訊系統。
為了對付軸心國,英國帶頭在軸心國控制區推動游擊戰與供應裝備,在戰後就成為相關國家頭痛的問題,尤其在中共開始能從廣西雲南提供裝備給屬於共產黨的越盟以後,法國才要鎮守越南北部交通要點,阻擋補給,因而引發奠邊府之役。
奠邊府戰役末期,曾為二戰歐洲盟軍統帥的美國總統艾森豪曾研究過是否要直接投入戰場,但當他意識到反殖民問題是政治問題,不可能靠軍事解決,他就放棄,只是後代美國總統沒有他的軍事素養,犯下必須出兵的錯誤。
二戰前的越南還是中世紀型的國家,鄉村因為要鐵器藥物等本地沒出產的物資而依賴提供物資交換的城市,城市則因同樣理由必須服從首都以獲得必要物資與服務,廣大鄉村平民對首都政權沒有歸屬感只有被壓迫感,只是因為需要必需物資不得不低頭。
而游擊戰的重點就是建立完全不依賴現有城市體系網的物資服務通路,讓中央政府喪失控制地方的手段,這時就容易鼓動鄉村居民反對政府,地方有力人士協同鄉村居民組成軍閥反對中央。
而日本入侵劫掠物資造成戰後西太平洋地區普遍的物資短缺,成為本地區平民對政府普遍不滿的主因,如果游擊組織沒有成功建立,這種局勢還可以藉由外國提供救濟物資緩解,但出現游擊組織後,就還需大量警備人力去巡邏與阻斷游擊組織的物流與情報線。
在艾森豪眼中,這就是沿著整個越南國境搞一次大戰式壕溝,還要在內部建立大量崗哨甚至壕溝線,而且要動員數百萬軍人維持10年或以上,這還不提必須對內進行反洗腦與反宣傳的人力物資,不管有多強大的政治動機,技術上不可能這樣控制越南。
1949年法屬越南變成越南、寮國、柬埔寨這3個獨立國,1956年越南以北緯17度線為界,以南是先前法國支持、接著美國撐腰的越南,習稱南越;以北則是越盟改組成越共後設立的越南,習稱北越。
但這個南北越分界與先前游擊區的分界並不重合,導致南越境內仍有不少越盟組織存在,與越共互通聲息但也有派系鬥爭,這些組織有人稱越盟而有人稱越共。
由於南越繼承法國附庸的法統,以及舊時代的統治體系及地方派系,可以說統治能力已經被日本搶劫與游擊戰搞垮,一如稍早的中華民國,只能靠政治強人勉強維持,遠不及成功結合共產主義、民族主義、國際情勢的北越與越盟般組織與後勤緊密。
而美國不是老牌殖民帝國,不了解越南的權力機制,1963年槍殺吳廷琰,美國或許以為是撥亂反正打倒強人,實則是槍殺了南越政權,再無挽救機會。
1964年北越揮兵南下,勢如破竹,直到美國海陸直接出兵在南越首都西貢外擊潰北越軍隊,才讓南越穩定,但,這就是美國越戰惡夢的開始,而等美國完全撤出後,1974年北越的南侵,南越重演1964年的潰敗,滅亡。
實際上美國協防南越,只是在已經死透的屍體上加裝葉克膜與加熱器,說這屍體還有呼吸心跳與體溫,不是死人而只是病人,讓這屍體在法律上多活十幾年,並不能像原先期待的那樣病人恢復健康。
艾森豪當年就看清局勢,但稍晚的總統與國防部長(非軍人的麥納瑪拉)對軍事層面了解並不夠充分,認為強勢空軍與大量機動載具可以隨時趕抵事件現場,知道「動於九天之上」之利,不知「藏於九地之下」找不到敵人時的難纏,因為敵人混跡平民之中,正常是警官與法官、至少要憲兵才能辨識,天上飛的沒辦法阻止偽裝平民滲透。
即使美軍在每次作戰中都能保持死傷遠少於敵軍,但越南人卻是越打士氣越高昂,美國人卻是越打則南越與美國內部反抗越激烈,最後只能找藉口撤軍,不只南越淪陷,美國的國家經濟與內部團結也遭到重創。
至於軍事上,美軍介入越南大致能以1968年農曆新年為界,分成前後兩期:前期偏重封鎖南越邊境後進行內部清洗,後期重點是準備撤軍前幫南越打掃並訓練軍隊,再讓他們照著幹。
前期北越南侵軍被美國海陸擊潰但沒殲滅而立即分散,導致本來就有不少越盟游擊隊的南越多出更多有裝備有訓練的反政府武裝分子,因此海陸下一步就是對重要地點、特別是接近北方邊界處,進行兩棲登陸,搶在北越殘軍回到南北越邊境前切斷聯繫,並維持秩序與重要幹道控制權,讓這群人自己衰弱消失。
這段時間中,本來以兩棲運輸為主的LVTP-5,開始長時間在陸上擔任裝甲運兵車,甚至成為僅有的可靠民生物資運輸車,地方居民成為美軍後勤上的沉重負擔,而用履帶車在沒路的野外行動是沒別的車輛取代不得不然,常常走道路就嚴重消耗履帶懸吊壽命,所以才要LAV-100與LARC-V/XV走這些道路運補。
隨後到達越南的美國陸軍就用更快速的運兵工具,直升機,把士兵送到越南中部執行任務,相對於還要頂著游擊隊冷槍的裝甲車,天上的直升機更不容易受到襲擊,雖然裝甲車中的戰車在碰上步兵時發揮可觀的殺傷力,但敵軍也懂,如果沒有能通過惡劣地形與水路的PT-76支援,非必要不會與戰車正面對抗,加上熱帶雨林的丘陵地路障密度高重建也快,不適合裝甲車行動,使得1916年以後戰場主角的裝甲車地位在越南讓位給直升機。
美軍從海上空中的優勢火力與人員裝備運輸能力,一下就占領鞏固南越境內要點,越盟猝不及防,但很快就碰到問題,主因在越盟也是人,也有學習能力,背後又有蘇聯中共的顧問提供點子,只一次大作戰就抓到直升機空降作戰的弱點:裝甲運兵車是在戰車這個大盾後方百來公尺放兵下車,直升機卻與傘降一樣是在沒友軍保護還被敵軍包圍的地方放兵下機,雖然比傘降好,但起降場的選擇性依然有限,尤其在充滿稻田與未開發熱帶雨林的越南,真正的空地不多,只要能猜到美軍下一次要打擊哪個區域的單位、猜不到就陽動吸引美軍進攻,在直升機隊必經之路設伏並伺機集火攻擊,第二次作戰中直升機隊就損失慘重。
雖然美軍構思空降作戰時有料到這點,有特別加裝機槍與火箭的炮艇版UH-1,但加裝武器後阻力變大,追不上運兵的僚機,來不及阻止伏擊區的敵軍開火;接下來美軍炮艇直升機提早30分鐘沿路掃蕩,但阻力較大速度較慢這點不變,所以下次伏擊部隊學會忍耐,等前隊過去後再開火,護航機發現趕回來的話,接下來不可能再飛到本隊前方保護,還是會出況,要增加護航機隊波次。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8:58:32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7/03/2021 :  21:21:00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14
這種循環本來是戰術發展的常道,不過有錢的美國還有非常道,一個是現有運輸機或運輸直升機加裝多挺機槍甚至火炮,能在戰場上一待數小時的炮艇機,但這種傢伙可以先到著陸點附近掃地,速度上不適合伴隨直升機隊護航,因此第二個就是研發適合護航的專業炮艇直升機,AH-1。
AH-1之所以與UH-1共用編號,在於AH-1基本上就是UH-1的動力系統與尾衍這些控制部分沿用UH-1,對前機身進行瘦身改裝、增加裝甲、改善火力配置與追加武器掛載用短翼等修改,讓速度增加20~40%的產品,雖然前機身外型零件差異很大,但主要的動力、傳動、與控制零件是共通的,所以屬同機系。
AH-1剛投入戰場就是1968年新年攻勢,在城鎮中掃蕩游擊隊,讓美國陸軍與海陸發現到攻擊直升機在多種地面作戰上的效果,比方優於M551的火力、優於M551的速度與多種地形應用能力、優於M551的視野、優於M551的機動能力與敵火迴避能力等。
雖然AH-1防禦能力還是不如M551,但抵擋步槍及輕機槍的能力差不多,RPG之類重火器要命中AH-1明顯比命中M551更難,且AH-1又不像高速不能定點停滯的飛機常常會漏掉目標,低空低速飛行讓十幾公尺下地面的動態難以掩藏等。
更重要的是直升機在陸軍旗下,不需要跨軍種協調,與戰車一樣要叫就叫,於是,就像BMP讓蘇聯沒有替代PT-76的輕戰車,AH-1也讓美國對M551的熱情急速冷卻,美國陸軍與海陸都採購AH-1。
而M114也受到AH-1的威脅,不過真搞死M114的則是另一系列機種,OH-6,這架直升機可以攜帶2~3名步兵及UH-1炮艇機等級火力,性能與價格都低於AH-1而較易採購,比較容易派出去巡邏偵察,碰到傷員還能接1個人回家。
游擊戰有一種典型戰術,得知敵軍小部隊常巡邏的時間地點,挑選敵軍裝甲車或火炮比較難支援的區域,準備幾乎能確保勝利的大兵力伏擊,刻意以殘酷方式殺掉這些小部隊並懸屍展示,以打擊敵軍士氣,但只要發現敵軍規模大就會馬上解散,越南丘陵都是雨林帶,範圍又大,日軍的戰車都能做到8公尺範圍不被發現,步兵隱藏設伏自然更容易,居民與游擊隊合作更增加美軍遇襲機率,這種戰術對美軍士兵的士氣與美國政界構成龐大壓力。
美軍的解決之道,先是進行炮兵的組織改造,改良與日本進行登陸戰時的發展出的炮兵支援體系,提供更快速的火力支援;然後由這些O/OH字頭的飛行物在頭上來去,一方面讓游擊隊比較不敢輕舉妄動,另一方面提供立即的火力支援,或是協助聯絡炮兵與A/F字頭的飛機投彈,並進行精確目標標定與快速彈著修正,帶動炮兵與空中密接支援技術的進化,有了AH-1以後,這個戰術的缺口就由OH-6/58補足。
最後的長期發展,鑒於熱帶叢林中的目標還是有夠難找,而當時海軍空軍有不少新技術,如無人機、雷達地形雜波濾除、資料鏈、即時戰術情態數位顯示、全球導航系統、以及一半也是陸軍技術的紅外線與聲納等,帶動戰場情態革命的可能性。
雖然最先展示效果的白色冰屋作戰(Operation Igloo White)是超過三軍的戰略層級,但越戰後就轉向機動平台發展,美國陸軍的戰術,在美國空軍獨立後一度從立體化變成平面化,現在再度恢復立體化,並在1980年代以後進一步資訊化網路化。
雖然美軍戰術在新年攻勢後得因攻擊直升機而產生良性質變,但戰略態勢卻也產生惡性質變。
本來美軍在南北越邊境建立基地封鎖往來,同時威脅通過寮國柬埔寨運補直抵西貢西北方越盟游擊隊的補給路線,然後在內部實施清鄉,與20世紀初期布爾戰爭、及稍早但仍在進行中的英國馬來亞戰爭類似,即使美軍在越南惹來越來越多的爭議,而非英軍在馬來亞獲得當地人民的配合,不過越盟的可活動範圍越來越小,讓美國政府的對內宣傳都是南越和平即將來臨。
為打破不利的僵局,北越先針對美軍最孤立的西北側溪生基地,進行類似對奠邊府的攻擊,由於已獲得政權,這次北越軍擁有比奠邊府時期更強大的火力,甚至有PT-76上場,但這場攻擊在美軍動用戰略轟炸機的強大空中火力與運輸能力下失敗。
壕溝地道進攻模式在過去數千年來不斷困擾守城戰的將領,但美軍在太平洋碰過人力火力密度都遠高於北越的日軍,加上先前面對游擊戰發展出反應更快更精緻的炮擊定位戰術,在諾曼地曾誤炸己軍的美國空軍,就引進美國海陸與海軍為了硫磺島與沖繩發展的座標體系並改進,炸退了北越軍。
但,溪生戰役末期的農曆春節,越盟在南越境內各大城發動突襲,雖然幾天內就被美軍、南越軍、與南越警察驅趕,實力損失慘重,但此舉發生在大選年,重創美國政府威信,引發歐美的1968年革命。
英國扶植的馬來西亞、玟萊、與新加坡已穩定而可放心逐步撤退,美國只能從南越父母的角色轉為奸商的角色,本來要保證讓南越能自立,現在我事情依約做完,而且還是敷衍的方式做完後,剩下南越自己負責,這決定了南越的結局。
北越雖沒能利用這場混亂讓美軍回防放棄溪生,可是美國政府改變策略而自行撤守溪生等邊境基地,等於宣告封鎖政策結束,讓北越支援南越游擊隊變得比較容易,加上越盟經此一役幾乎瓦解,南方的游擊隊終於完全由北越主導,不再可能建立共產南越與北越抗衡,或在統一後的越南內進行奪權,北越一舉數得。
不過戰術上,春節攻勢後的美國轉為積極進攻,先幫南越清剿一些難搞的地區,並帶南越軍學習,更重要的,先前美軍地面作戰自限於南越境內,北越就在寮國柬埔寨境內建設大規模游擊基地越境出擊,邊界封鎖時這些基地的人員物資雖不能完全截斷,但越盟的補給變得要依賴海上運輸,同時讓美國海軍重建褐水海軍體系。
現在美軍就不顧忌國境問題,1970年主導以1400架直升機空中機動到柬埔寨境內的大作戰,擊潰北越軍隊並讓南越軍學習如何計劃大規模直升機空降作戰,下一次就是1971年由南越軍主導、美軍提供近800架直升機進入寮國的空降作戰,戰爭範圍正式擴大到前法屬越南全境。
結果南越入侵寮國的作戰,一如市場花園作戰,地面部隊來不及接應,而且空降地點已被預測成為大型陷阱,作戰失敗,即使直升機不像傘兵,比較有辦法撤出部隊,但對美國與南越又是一次打擊,加劇寮國與柬埔寨內部對立與日後的屠殺。
不過直升機進攻寮國的撤出階段中,在敵人火網內平均24000架次被擊毀1架的成績,明顯優於噴射機數百至千把架次被擊毀1架,凸顯那時代防空系統很難對付低空低速飛行體,以及直升機動力系統在機背,人員座艙與裡面的人能保護直升機動力與傳動系統的特性。
主動出擊柬埔寨與寮國,除戰略戰術需求外,技術上的原因是美軍的直升機戰術終於與裝甲車輛看齊:AH-1相當於AMC,OH-6相當於AMD/AMR,UH-1就是裝甲運兵車,CH-46/47則相當於半履帶車或LVT/DUKW,獨立的直升機作戰體系完成。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8:59:08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7/03/2021 :  21:21:53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15
但,美軍對此還不滿意,因為AH-1當時使用的7.62mm機槍、40mm槍榴彈、與火箭囊,對步兵很可怕,對戰車裝甲車仍屬低標武器,先不說ZSU-23-4的威脅,因AH-1防禦力原則上只能抵擋步槍與輕機槍,戰車車頂的防空重機槍就很危險,以肉眼為主的觀測系統在天候不佳的狀況與夜間也不足,在歐洲戰場並不夠。
實際上AH-1只是企業自行投資的應急系統,美國陸軍的正選,是火力、防禦力、速度都更高的AH-56攻擊直升機,引進更先進的光學系統,以最高近390公里時速與防禦設計改善生存性,兼具升力與武器掛載效果的翼面可以掛更多武器,並引進BGM-71之類飛彈作為長程對地打擊火力。
但,美國陸軍要求太高的老毛病又犯了,不僅讓本機成本高漲與技術困難層出不窮,還因美國空軍覺得自己的地位與預算受威脅,立即提出密接支援機AX計畫,最後AH-56因為太貴而取消,AX計畫結果的A-10則因達成消滅AH-56與類似直升機的目標後,外界雖頌揚其為戰車殺手,但自誕生起就成為美國空軍想積極殺掉的飛機......
美國陸軍下一個直升機標案,受1970~1971年間成功與失敗各1次大規模直升機空降作戰的影響,是下一世代的事情,但AH-56的研發並非完全無用,OH-6與AH-1馬上就能使用BGM-71,理論上能從ZSU-23-4的射程外擊破這型防炮車,或者先擊破戰車,讓失去保護的ZSU-23-4成為裝甲車輛眼中的軟柿子。
而BGM-71的效力,在1972年南越軍抵禦北越軍向南進攻時發揮成效,與戰車協同阻擋北越軍過橋,雖然規模不大,但就此確保BGM-71的地位,也讓美國能安心宣傳南越有自保能力。
還有個不屬AH-56研發計畫,卻也是因為AH-56結束而被注意到的系統,則是無人機,因為無人機不像AH-56要保護機上人員,不需要昂貴的自衛設備,在二次大戰就拿來訓練防空單位人員,也可以當假目標騙敵人,但當時也只能當靶機。
戰後因陀螺儀與自動駕駛技術的進步,讓無人機在視線範圍外可以循簡單的設定路徑飛行來回,靶機QQ-19在1950年代後半演化成無人偵察機MQM-57,替炮兵進行戰場偵照,回收底片馬上沖洗確定敵情,相較於偏向AMR的直升機與偵察車,無人機較適合代替AMD任務,炮兵也比較能自由掌控無人機情報。
1960年代進一步發展較高速的噴射引擎偵察無人機,如北約共通的CL-89系列、法國退出北約後自行製作CT/RT-20系列,能用更高的速度來回;但這種飛固定路線的傢伙無法受航管控制,會妨礙低空攻擊機與直升機的運作,能控制的無線電遙控僅限於視線範圍內,還有干擾問題,因此只有部分師炮兵甚至核武單位使用,每次上天只能是個位數,所以當時與直升機可說互有市場。
雖然其他國家都看到了美軍的直升機使用經驗,但因為經費,英法德都沒有類似AH-1的直升機,只有類似OH-6或UH-1武裝版、但火力較強的設計,而且服役時間都偏晚,開始研發都在美國正式加入越戰之前,試飛中越戰便已結束。
德國用的是Bo-105軍用版PAH-1,法國則是取代SA.319的SA.341/342系列,攜帶4~6發HOT反戰車飛彈,都是屬於略大於OH-6但還不及AH-1的直升機,Bo-105特色在半關節主旋翼,SA.341開始則將尾旋翼換成比較安全且輸出耗功比較少的導管式。
英國則是由代工大廠Westland集結過去代工與併購公司的經驗,與法國合作Lynx,這是規格近似UH-1但使用雙引擎、4片半關節主旋翼,在各種次系統都領先UH-1的一種超級UH-1。
本來Lynx還有近似AH-1的衍生型,但法國退出後就取消這個型號,因此英國的攻擊直升機就成為超級炮艇版UH-1,直接用Lynx攜帶8枚BGM-71,不過與Lynx海軍版Sea Lynx可以攜帶戰防飛彈等級的輕型反艦飛彈Skua、魚雷、或WE.177核彈合計最多4枚,卻沒載專業反潛人員與分析台相比,陸軍版比較重視載人,攜帶武裝......沒聽說有核彈,應該是比海軍版弱得多。
然後義大利這時才開始研發自己的通用直升機,類似英國Lynx這種超級UH-1定位的A109,攻擊直升機就真的要等下一代。
至於蘇聯,他們是接到UH-1發展出AH-1的消息後,以同樣途徑從Mi-8改裝出火力更強的攻擊直升機,Mi-24,但AH-1對應陸軍的裝甲車輛是M551輕戰車,Mi-24對應陸軍的裝甲車輛卻是取代輕戰車的BMP-1步兵戰鬥車,所以Mi-24不僅有固定機槍與可攜帶1.5噸外掛武裝的6個掛架,還有運載8名步兵的能力,而通常只有最外側掛架掛載總計4枚反戰車飛彈,內側則是機槍囊、火箭、炸彈等其他武裝,火力選擇遠比西方產品豐富,不過Mi-24通常起飛重超過10噸,AH-1僅約4噸,當然有很大差距。
若說AH-1是輕戰車,則Mi-24就是步兵戰鬥車,1960年代步兵戰鬥車幾乎取代輕戰車,但武裝直升機領域是否如此,就要看下一階段的實戰經驗。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9:00:07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7/03/2021 :  21:22:36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16
雖然越戰進步快速的是直升機,不過裝甲車輛、特別是戰車以外的領域,也有進步,因為越盟以步兵武器為重,不一定都要靠戰車,加上春節攻勢這種內部突如其來的治安戰型襲擊,都針對軍隊脆弱處,戰車在前方其他裝甲車在後方的作戰模式行不通,加上看到德國Marder IFV與蘇聯BMP,帶來輕裝甲車設計的改變。
美國海陸的LVTP-5當裝甲運兵車時體積太大而太脆弱,以及更麻煩的,懸吊不適合長期行走,這些需求一部分反映在次世代車LVTP-7、大部分反映在再修改版LVTP-7A1上:加厚的45mm的裝甲與減少的25名運載人員,某些意義上回歸二戰末期LVT-4的水準,更符合實戰經驗的水準,讓本車後來更名AAV7並持續修改,成為美國海陸沿用迄今的裝甲車,而其發展經驗則被用在美國陸軍要淘汰M113的方案之一,M2步兵戰鬥車,不過這是後事。
M113則以戰地改裝方式強化防禦,比方手工製作鋼製槍盾,以及針對RPG的大招,鐵絲網裝甲,這東西質輕易找易加裝,可以勾住彈翼甚至干擾引信,對於有最佳起爆距離的HEAT來說,這可大幅減低其穿甲力。
不過,因為擔心地雷與RPG攻擊外加越南實在太悶熱,有些美軍步兵到最後乾脆坐上車頂,本來的運兵空間墊土囊抵擋地雷,三令五申效果仍有限,讓人感嘆美軍也引進戰車跨乘......
越戰對直升機發展影響很大,對裝甲車輛則偏向於自走炮、兩棲車輛、輕戰車與輕裝甲車、支援車輛、戰防武器這幾塊,主戰車交戰就是十幾輛對幾十輛等級;發生過2次260輛對130輛戰車會戰、而且都是數量少一方佔優勢的印巴戰爭,還比較有意思。
但印巴戰爭先不說規模不如稍晚的中東戰爭,1947/1965/1971年這幾次都是巴軍主動攻擊加裝備技術優勢,卻始終困於巴軍習慣性的搶劫強姦優先問題,每次都送給印度軍重整態勢的寶貴時間;而印度軍在1962年被中共痛打之後,自尊自信打光了,但也學到像樣點軍隊的組織範例,加上本來就重視後勤,因此地面作戰大概都能在1週內反守為攻。
巴軍掌握空優的1965年,縱使戰車與炮兵都有6倍數量優勢及M47/48對付AMX13這種技術優勢,卻無法突破前線而被反推回巴基斯坦境內後,還能靠空優炸掉補給車隊阻滯印度軍的進攻,阻止防線全面崩潰。
1971年巴軍沒空優,開戰首日Longewala之戰就搞出印軍120名步兵、1門M40無後座力炮、若干PIAT、與4架Hawker Hunter加3架HF-24及1架輕觀測機HAOP-27,在被奇襲下於36小時擊退巴軍超過2,000名步兵、40輛戰車、數百輛裝甲車及補給車的裝甲縱隊,創下摧毀32輛戰車,及上百輛裝甲車的紀錄。
而交戰開始13日內巴軍慘敗,中共想出兵支援還來不及,甚至號稱創下30分鐘的攻城戰速度新紀錄,不過理由不是印軍很行,而是巴基斯坦政府與民間團體號稱為保衛領土主權而在東巴基斯坦(孟加拉)進行大規模宗教、種族、與異議分子清洗,到後來本末倒置,用正眼搞政治清洗、屁眼監視敵軍動態的結果。
印巴一系列戰爭相關教訓,都與武器技術無關,反倒是證明先進武器或空優在地面部隊太爛、甚至問題根本在軍紀與政治時,無助於戰爭結果的最佳範例,對戰車裝甲車設計的影響,就不如圍繞以色列的戰爭。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9:00:35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7/03/2021 :  21:23:33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17
1967~1973年的以色列
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的英法以未能取勝,讓英法的全球影響力大幅降低,隨後又是新一波殖民地建國獨立潮,從西方殖民地獨立的國家選擇遠離英法美親近蘇聯的偏多,讓美國圍堵共產國家的政策破產,直接介入越戰本來是怕產生骨牌效應讓更多國家倒向蘇聯,卻進一步打壞美國形象,在非洲幾乎是崩盤,在中東暫時只能鞏固伊朗與沙烏地,埃及與敘利亞則與蘇聯往來日趨緊密,西歐在印度洋與中東幾百年經營的勢力岌岌可危,北約華約中東爭霸前線從蘇聯國界退到地中海。
但中東國家彼此間都有四五千年的複雜關係,不懂得玩黑的美國、以及本身就是此區最大威脅的蘇聯,沒人真心聽從,埃及與敘利亞合作後不是先南北夾擊以色列,而是干預葉門這個通過蘇伊士運河船隻很可能會停靠的國家,讓以色列再獲得近10年相對和平,對外紛爭暫時只有敘利亞約旦與以色列為了水源問題進行不強不弱的紛爭,雙方戰車從遠距離轟擊對方農機。
以色列對A41的20pdr長距離準確度與沙漠地區動力系統可靠度的抱怨,並引進英法美不同規格105mm炮與動力系統改良,就是這時的經驗,也是接下來十數年不斷勝利的憑藉。
雖然能弄到戰後第一世代戰車與第二世代的105mm炮,象徵以色列外交上的進步,但以色列整體外交環境仍艱困,畢竟獨立前以色列的國際形象就是恐怖份子,納粹大屠殺後對於猶太人的同情票雖稍微緩解以色列的處境,但戰後以色列還是只能靠資源回收與拼裝。
1956年以色列與英法的合作進攻蘇伊士運河,才打開外交突破口,得以大舉引進英法新裝備與技術,不僅是A41、AMX13、與英法105mm炮,加上德國轉手的M48A2與美國105mm炮,以色列甚至訂購FV4201與Mirage V,並派人學習,還有偷偷研發核武,但美國這時仍不覺得以色列這個四面被優勢敵人包圍的國家能有甚作為,加上美國政策仍不想介入北半球離美國最遠的中東地區,民間猶太社團密切支持,官方保持平常心甚至是冷淡。
等FV4201 Mk.1開始交貨,接著就要替以色列生產時,埃及在葉門陷入泥淖,為挽回埃及民意及阿拉伯世界領導者聲譽,決定拿以色列祭旗,於是聯合阿拉伯國家阻止FV4201與Mirage V交貨,以色列再度面臨危局。
接下來埃及為首的國家動作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明顯,甚至宣布以色列週邊區域船隻與飛機的禁航令,雖說這是依照國際法的行為,但因為要提前宣告,實際上就是告知以色列哪天開始進攻,讓以色列有足夠時間研擬作戰計畫與訓練人員,結果就是1967年6月5~10日的六日戰爭,教科書等級閃電戰。
要打出一場坎尼(Cannae)會戰,一方要有天才漢尼拔(Hanniba; Barca),另一方則要有無能的法羅(Galus Terentius Varro)與沒辦法替法羅擦屁股的保盧斯(Lucius Aemilius Paullus)。六日戰爭也一樣,阿拉伯國家方面的混亂,才是重點。
埃及以外的阿拉伯國家開戰前仍存觀望態度,埃及政府則已擬好振奮士氣的假新聞稿,一開戰就要對全世界放假戰報,鼓勵觀望的國家出手,雖是戰爭的常套,但卻製造大問題。
等到開戰前幾天,埃及總指揮部對前線基地進行最後一次閱兵與加菜行程,讓各軍事基地、特別是機場,熬夜把所有裝備都弄好拖出來擺好,準備早上恭請校閱,結果以色列炸彈在總司令上機卻還沒到基地前先行校閱,開羅以東所有機場以及一堆陣地通通遭殃;在機上接到初步消息與看到基地沖天濃煙卻不清楚詳情的將領們,馬上要飛機折返開羅。
這時埃及所有雷達與無線通信系統都被以色列的電子干擾搞到不正常,開羅駐軍接到高官緊急折返命令,卻因參雜干擾雜訊而不知道是那些飛機,怕誤擊一時停火,讓以色列軍機得以更自由的轟炸,埃及空軍完全喪失行動能力。
要命的是下一步,開羅人一大早就聽到爆炸聲,媒體以為可以放出以軍被殲滅75%的假戰報就廣播,塞車中的民眾士氣大振,消滅以色列的呼聲充滿大街,還在機上的軍方高層以及忙著躲炸彈與滅火的前線部隊無法聯絡政府高層,導致政府與各國大使館也被假新聞誤導,馬上下令地面部隊出擊。
但地面部隊離開設防陣地後,軍方高層在機場下機,立即下令各部隊就地防守立即回報戰情,不許擅動,矛盾的命令增大前線混亂,也讓設計好的防線出現破綻。
由於1956年埃及在西奈半島前線各據點採用英軍土布魯克的圓陣防禦,導致各陣地無法協調而從防區間隙被突破,1967年埃軍改用蘇聯顧問建議的縱深戰術,以優勢兵力組成滴水不漏的防線,每個單位不用像圓陣防禦那樣隨時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只要看自己眼前就好,兩側與後方都由友軍防禦,聽來比較理想。
但,高層先有矛盾命令,導致各單位不一定在原先律定位置,火力網出現空隙;以色列地面部隊早餐前在西奈南線的佯動,讓前線在混亂中產生更嚴重的誤判,60%以上的戰車單位眼光與兵力往南轉移,不僅讓埃軍本來是以軍3倍以上的戰車數量優勢在北側削弱為不到50%,更嚴重的是加薩走廊南側沒人看,出現類似1940年5月12~18日法國防線的空洞。
當初德軍花3~5天從空洞突破法軍防線,27年後由於防線縱深太淺、守方人力火力密度遠遠不足與混亂、加上技術的進步,以軍只花3~5小時,就突破埃軍防線並拿下前線機場,即使早餐時埃軍的混亂在午餐時已大致底定,但局勢已無可挽回,這說明過去為何大家都要想辦法把戰線強化到能拖延敵軍1天的原因,經驗上混亂需要半天才能釐清。
更糟的是,埃及以為美軍助攻才能打這麼快,決定盡快撤軍先守住蘇伊士運河,以色列的空優又阻撓埃軍的機動,埃軍從被突破後的重整防線變成潰逃,一堆人因為車輛故障或怕在車上成為飛機炸射標的而下車步行,讓以軍戰車裝甲車得以搶在前頭站穩隘路,即使先到的AMX13不能從正面擊破T-54/55而只能側擊干擾,但拖延時間到A41來到後,105mm炮收拾埃軍戰車,大批俘虜埃軍,雖然人口密集的加薩走廊仍有巷戰等著以色列軍,但蘇伊士運河以東到8日以後已沒有埃軍組織性反抗。
相對於沙漠比例高的西奈半島,數千年來都是人口密集區的約旦河西岸就是陣地戰與巷戰,但意存觀望的約旦在5日上午是因催促及收到埃及假戰報廣播才開炮攻擊,不像以色列有計畫,不管兵力還是陣地佈防準備都差一大截,在以色列付出相對於其他戰線更重大的犧牲下,把約旦軍趕到東岸。
敘利亞則是5日一早就受到猛烈空襲,懷疑埃及假戰報可靠度,按兵不動,7日局勢明朗後更是不想打,趁國際出手調停就停火。
但戈蘭高地是以色列最重要的水源,以色列早有進軍計畫,西奈與約旦河西岸站穩後,以色列刻意拖延停火相關技術事宜讓前線快速前進,順利趕走沒戰意而且相對遵守停火協議的敘利亞部隊,並在敘利亞反撲前佔領並站穩戈蘭高地,才讓覺得被擺了一道的敘利亞只能接受國際調停現狀。
這次戰爭讓美國覺得以色列是有足夠力量的國家,才改變政策決定全力支持,以新武器從以色列換得俘獲的蘇聯武器進行研究;阿拉伯國家卻覺得以色列耍賴,停火後就常以各種方式攻擊以軍,小到步槍與恐怖份子、大到防空反艦飛彈,而以色列雖然每次都有報復,帶給埃及為首國家更大的損失,卻因為中東其他國家支援,以色列消耗人命裝備與金錢,埃及等國的金錢卻沒多少消耗,而這幾年以色列的犧牲慘重,幾乎每家都有死人,血仇與輕易戰勝的自滿淹沒理性,中東和平幾無人再追求。
而這場仗也是A41翻身之戰,雖然埃軍混亂帶來戰線空隙,但這種計畫攻擊狀況,空軍先炸陸軍火炮射程外的敵軍,埃軍後方戰報一堆災情時,火炮射程內的陣地不可能安安靜靜,大家一定特別敏感,要有重裝兵力進攻,才能讓大家暫時忽視自己的側翼,除了南線佯動以外,A41就是負責硬頂炮火吸引敵人注意力的苦命角色,讓輕裝部隊與直升機空降特戰隊能在敵軍忽視下突擊埃軍炮兵陣地與第二線第三線,才摧毀埃軍的組織反擊能力,而從這種要命任務中活下來的戰車兵,自然對A41讚不絕口。
又,這場戰爭中苦命面對裝甲最厚IS-3的戰車,是90mm炮版M48A2,火力不如105mm炮還沒有火炮穩定系統,就算射控優勢能長程瞄準但也打不破,以軍只好學盟軍碰到德國動物軍團的戰術,想辦法逼近後找死角射擊,獲得成功,進一步迫使重戰車退出戰場。
由於取得大量裝備,狀況良好的以色列馬上拿來用,受損嚴重的不是當零件就是當靶處理掉,然後有個意外發現,如果車輛內還有彈藥並引爆,穿甲彈會受到出乎預期程度以外的干擾,一如當年意外發現HEAT一樣,這引發了新的防禦技術。
而戰勝加美國大力支援,以色列終於有了充足武器與合理合法武器進口管道,但這些裝備不太符合實戰教訓,加上先前從英法學到技術,因此以色列展開國防自主計畫。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9:01:14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7/03/2021 :  21:24:23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18
只是勝而驕讓以色列忽略了埃及敘利亞翻盤的決心與智慧,1973年10月,嚐到了差點迫使以色列使用核彈的大敗。
由於與週邊國家土地面積及人口數差距太大,而且從以色列獨立起,週邊打的算盤就是一次滅族,沒有投降求僥倖的選項,國土面積不夠大更讓以色列很可能在一次奇襲下一兩週就滅頂,因此以色列的選擇就是徵兵以增加戰時軍人數量,戰時動員還必須快,在48~72小時內將動員人力送上前線,趁敵軍沒能集合前各個擊破,常備軍則只要能撐過這段時間就好,接著尋求國際干預停戰,這種快步調戰爭是內線的強項。
相對的,攻方如果能在72小時內擊破以色列的防線,那以色列的戰略就會破產,並有可能產生崩潰。
至於取勝的方法,就是奇襲,包括戰略上與技術上,1967年以後因為週邊國家還是常常偷襲挑釁,甚至3次讓以色列發佈動員令後阿拉伯國家就縮了,還經常故意洩漏一堆軍隊狗皮倒灶的事情到國際上,時間久了次數多了就讓以色列開始鬆懈,認為1975年以前埃及敘利亞都沒有力量進攻,忽略某些跡象。
美國代替英法成為以色列主要支持者,優點是美國更有錢與實力,一口氣提供很多當時最先進的武器,如最早的第三世代多用途噴射戰鬥機F-4、M60與M113等戰後第二世代裝甲車系,甚至連美軍測試但沒大量採用的裝備、裝在M548底盤上的機動式MIM-23都出現,讓以色列有裝備技術優勢。
缺點則是美國對中東與對中國及越南一樣,不清楚當地狀況又顧形象,讓以色列想越境干擾敵軍戰備又綁手綁腳,雖說約旦內戰沒干預不能算錯,但對埃及與敘利亞也這樣就讓他們有充足時間準備。
而蘇聯這次提供了很多新裝備,替之前就有的S-75/125換新雷達,以避免遭到干擾,還追加機動式2K12與肩射9K32等防空飛彈及ZSU-23-4防空炮,更多的T-54/55以及新的T-62戰車,與9M14反戰車飛彈及各種射程300公里以內的炮兵火箭與彈道飛彈等,加上顧問指導戰術,平衡以色列的裝備技術優勢,成為技術奇襲的原動力。
以色列在南北兩正面的防線設計不同,縱深僅約30公里的戈蘭高地與約旦河西岸差不多,沒有機動防禦的餘地,構想就是打一定密度火力兵力的陣地戰,採守勢拖延與消耗敵軍等待轉機;西奈半島東西距離達200公里,東西兩端窄而容易設陣地固守,中間寬處多半是沙漠而容易機動繞越陣地,就像二戰北非一樣,只能挑定點固守。
因此以色列在西端的蘇伊士運河邊建立至少2線、縱深達30公里的陣地,第1線以難炸破也難爬過的厚沙牆為主,底下還埋油管,發現敵軍想突破就能在幾小時內放油烤人,確保能拖延48小時以上,讓後方來得及動員,在第2線前交戰區進行決定性會戰。
而且為了盡快殲滅埃軍以回師約旦河西岸與戈蘭高地,以軍只用戰車與空軍,會拖時間的步兵炮兵就不橫越西奈半島參戰,這種純戰車衝鋒讓人回想到西班牙內戰與諾蒙汗的紅軍,賭的是埃軍與日軍一樣低能同樣只搞戰車衝鋒。
而蘇聯顧問加上敘埃軍方研究的結果,戈蘭高地沒有取巧餘地,就是1916年以來的正統進攻戰術,事先1小時的空中轟炸與炮擊之後,以數量10倍的車輛及火炮(單論戰車僅7倍)優勢快速輾過去,不給以軍炮擊後重建防線時間,戈蘭高地的縱深淺,靠防空飛彈與防炮就能防止以軍取得制空權,不讓以色列空軍遲滯地面部隊的戰術攻勢,敘空軍負責高地以外區域的戰略任務。
蘇伊士前線的厚沙牆要用炸藥炸出足讓戰車與補給車隊通過的空隙,大概要2天,但從運河中抽水噴只要30分鐘就會垮掉,這是水比黃金還貴的沙漠地區居民不會想到的奇襲戰術,油管則因埋設一段時間,沒有時常巡視清理,埃及人開戰前幾天用快乾水泥堵住而失效。
突破第一線渡河後,埃軍的戰略是正統防禦戰術,以反戰車飛彈及防空飛彈陣地在以軍第1線陣地內建立1970年代版本的壕溝防線,讓想速戰速決的以軍自投羅網,撞碎在陣地前,喪失對埃及進攻動能及回師戈蘭高地反擊機會,接下來看埃及當局如何利用戰術勝利獲得戰略甚至外交利益。
10月6日開戰當日晚間,西奈半島與戈蘭高地北線以色列軍的第1線都被突破,第2線還勉強守住,但兵力較弱而防線較長的戈蘭高地南線完全被突破,戈蘭高地到耶路撒冷之間120公里距離,只剩零星死守單位與黑夜干擾敘軍前進,敘軍戰車則開著紅外線燈不斷剷平戰車壕等障礙,只要剷平這些障礙讓輪型車能成批通過,2~3天敘軍就能進入耶路撒冷。
因此以色列決定執行自殺戰略,挖出藏匿的核反應物質,並開始組裝成核彈,48小時後完成,把聖城耶路撒冷與敘軍一起毀滅。
最後沒用核武,只是因為美國決定無限制提供補給作為,阻止以色列用核武的方案,而以色列陸軍不等徵兵成建制,每湊齊1個營就馬上投入破口,這些人以殭屍戰車A41隨時復活截擊,讓以色列創下戰前只有2000輛戰車,戰爭中沒幾天復活了2700輛次戰車的紀錄,總算在用核彈前擋住敘利亞軍,並重新佔領戈蘭高地。
隨後以軍朝北推進,擺出進軍不到100公里外的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態勢,讓其他阿拉伯國家送援軍到敘利亞,蘇聯同時馬上進行裝備空運,並威脅若以軍攻入大馬士革,蘇聯便即派兵,才保住敘利亞。
而埃及在此犯了個戰略錯誤,剛開始以色列空軍與戰車都在飛彈陣地前重創,但埃及忽略了克勞塞維茲提出的警告:防禦是較強的戰爭形式,但只有攻擊才能達到積極的目標。以色列在西奈半島的損失比戈蘭高地還慘重,這時進攻第2線將輕而易舉,但埃及卻不打算進攻,而是打算等國際干預或敘利亞獲勝,美國這時卻決定沒有明確會戰勝利就不出面調停,以色列軍在西奈決定停留在埃軍飛彈保護網外的第2線後重整,與埃軍坐戰,埃軍錯失擴大戰果與進一步破壞以軍組織的時機。
一直坐戰等以軍撲向前線打消耗戰也是個辦法,但埃及接獲敘利亞求援後決定轉為進攻,缺乏準備的進攻碰上已完成防線重整的守軍,就是裝甲部隊與步兵炮兵及防空飛彈前後分離,理論上彈道飛彈與若干多管火箭可以靠射程彌補這個火力空隙,但實際上因為缺乏可用的通信機制,以及射程拉長後無可避免的誤差變大,無法提供及時有效火力支援,導致進攻的埃軍出現脆弱側翼,遭以軍陸空聯手截斷後各個擊破,可用以彌補防線的預備隊受創。
而以軍也調動炮兵步兵前來,雙方以一次大戰的模式炮戰,以軍雖然被多管火箭打得很痛苦,彈道飛彈對機場攻擊損傷少但干擾卻不小,不過埃軍維持防線的重點,反戰車飛彈與防空飛彈,遭到炮兵擊破又無足夠預備隊補上,而無法維持連續火力線,以軍藉此硬是打開防線破口逼退埃軍,外國才介入調停,戰爭告一段落。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9:01:44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7/03/2021 :  21:25:27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19
外國調停沒等到停戰的24日才介入,開戰當日美蘇就驚於物資消耗驚人,開始研究能否提供雙方補給,8日以色列大張旗鼓說要用核彈攻擊交戰國家首都,美國在9日宣布提供以色列補給換取以色列不投核彈,同日蘇聯宣布提供阿拉伯國家補給,但10日蘇聯首架運輸機便抵達敘利亞,美軍卻拖到14日夜間才抵達,以色列已開始轉守為攻,不僅沒趕上最急需的時刻,還暴露出一大堆美軍的管理後勤與制度問題。
雖然贖罪日戰爭空運問題主因是以阿戰爭步調比二戰更快,關鍵從幾天內縮短為幾小時內,就像1914年香檳冬季戰役法軍發現1天運萬發彈藥就好的後勤不敷1天要十萬發彈藥的需求,二戰發展每天多少補給的組織,對贖罪日戰爭這種每餐之間就要多少補給的需求,當然會出現反應速度問題。
而且二戰後剩餘軍用運輸機轉用為民航,1950年代能當日飛渡大西洋的噴射客機、與1960年代能當日來回大西洋的倍音速客機出現,十幾年來持續打擊讓航運公司倒閉轉型、歐美高速客輪時代與1960年代一起謝幕,讓美國想徵調船隻高速運泊物資時,才發現一次能運幾萬噸物資的高速輪船都沒了,低速商船趕不上消耗速度,加上阿拉伯國家已準備聯合制裁支援以色列的國家與企業,民間運輸業者不出面承攬運輸案,軍用運輸機在跨洲戰略運輸領域的重要性陡升。
雖然軍用運輸機飛行速度是高速輪船的10倍、一般貨輪的20倍,但每架次運量只有幾百分之一,還有很多大東西用運輸機運輸有困難,雖然飛機運核彈就沒這個問題,但戰爭政策從大規模報復轉為彈性反應以後,不再亂丟核彈,運傳統兵力與補給的重要性增加。
而贖罪日戰爭的統計,從開戰後到11月14日為止,美軍567架次空運約2.2萬噸物資,其中8755噸是在停戰前抵達,海運在10月30日抵達首日便有3.3萬噸,戰車共計600輛;蘇聯同時間內(認真講多4天)空運約1.5萬噸物資,海運約6.3萬噸,總計1000輛戰車,看得出海運與空運的差距。
雖說考慮相對距離,美軍後勤單位表現不錯,但美國政府先浪費2天確認找不到民間業者協助,又因為北約大部分國家不肯協助再浪費2天確認,表現荒腔走板,而且考慮北約華約戰略態勢,北約戰略構想依靠美國及時抵達援軍抵擋華約進攻,美國現在這種動員能力與運輸能力不夠,北約的戰略構想碰上根本性的問題。
二次大戰美國就知道空運歐洲的速度優勢,以及速度改變戰略態勢的可能性,積極建立軍事空運組織,但問題是美軍是各軍各自建立自己的後勤體系,且海軍在陸基運輸機外還有水上飛機,負責機場設備不全或尚未奪佔機場的海島等特殊地點空運,陸軍空運司令部ATC與海軍空運服務部NATS實質上各搞各的。
戰爭結束是組織改造的良機,隨空軍獨立,ATC與NATS合併成空軍主導的軍事空運部MATS,負責跨軍種戰略空運,戰術空運則由各軍自行負責;紙面上聽來很理想,但二戰後美國基於戰略需求,設立相當於獨立軍區的歐洲軍與太平洋軍,以及與皇家空軍合作的戰略空軍,這些單位與陸海空軍一樣,各有自己的後勤組織,讓系統複雜化。
系統複雜化的成因若只是官僚與軍種政治鬥爭還好解決,但技術問題就沒那麼簡單,像C-124/133等戰略運輸機、運輸直升機、與艦載運輸機研發成功,以及戰後大型水上機研發案及戰術運輸機C-130上航艦的失敗,大幅改變海軍運輸模式,以及海空軍在空運體系中的定位,既有組織無法因應技術與戰術變化的問題,就在越戰與中東戰爭期間爆發。
越戰對南越的軍事運輸,原則上由MATS戰略空運到如夏威夷或關島沖繩等節點,再由太平洋軍的戰術空運轉運到戰場,即使美國海軍大型水上運輸機P5M退役,讓MATS變成純空軍裝備體系的軍事空運司令部MAC,原則不變。
但這作法有個明顯的弱點,MATS/MAC的C-124/133不僅運載量大,還有夠大的貨艙運高重量或大體積貨物,太平洋軍手邊最大的運輸機C-130載量不夠,且研發裝備與劃分戰略戰術空運權責時,沒把南越當成重點,C-130航程也不夠,導致大一點的貨物不是轉運就是船運,浪費時間,促成C-130替代案YC-14/15研發。
太平洋軍不得不將就MATS/MAC,海軍與海陸必要時就用海軍自己的船運轉直升機運輸,戰術空軍與戰略空軍也有自己的空運體系,有時也自己搞自己的;而在發生某些特殊事件時,如1968年1月北朝鮮出事讓美軍調走部分越南兵力,隨後春節攻勢讓白宮下令要MAC把單位直接從美國本土空運到南越,破壞組織原則。
雖說MAC直接空運前線是事急從權,但破壞組織原則導致各自權責不清,而且是最多有5個體系同時運作,前線無所適從加上謊報橫行,後勤體系亂成一團,導致越戰中美軍會發生不定時彈藥短缺,典型官僚問題。
若說問題在基層官僚推拖拉,那白宮直接下令時就能有效率嗎?反例出現在1973年贖罪日戰爭。
10月9日美國決定無限制補給以色列,因為先前重點在越戰撤軍,加上美軍在歐洲有不少兵力物資,如意算盤是本土與歐洲軍民空運同步運輸,不料美國沒宣戰不能動員民間企業,10~11日民間公司顧忌遭阿拉伯國家聯合抵制而不肯出頭,民間企業先行的構想破產。
12日總統下令能空運的通通用軍用運輸機空運,像1968年直飛西貢那樣,才知道法德等北約國家與美國自己民間公司一樣怕阿拉伯國家,沒辦法調撥北約盟國運輸機,也沒辦法用多數國家領空與機場,美國本土起飛的運輸機只能先在贊成支援以色列的葡萄牙所屬機場等待,讓空中加油機與護航艦隊完成佈署才出發。
美蘇同樣9日開始準備,美國政府自己多浪費4天,才注意到後勤問題不在基層推拖拉,組織高層沒釐清組織矛盾與不符現實,問題平常都推給基層「想辦法」,等到外交這種基層無論如何都使不上力的狀況,才爆出高層一樣糟糕,甚至就是禍首。
裝備方面也有狀況,C-124這種低單翼運輸機的機身離的太高,貨物上下不便,C-133服役後就淘汰;但C-133螺旋槳引擎輸出限制其速度及進一步提高運載能力的可能性,C-133之後的渦輪扇引擎運輸機C-141發展成功,證實渦輪扇可取代螺旋槳,就提出有大貨艙能載戰車的次世代運輸機C-5,要淘汰C-133。
可是C-133結構疲勞太快,在C-5服役前就先退役,而首批C-5一使用就發現類似的結構強度問題,MAC就不想再買後續批次,戰略空運要全面依賴可靠的C-141;但碰上空運以色列任務,高層才發現當時戰略運輸主力C-141不只載不動M60等主戰車,且因設計比較重視運輸核彈道飛彈這種瘦長設備,貨艙太窄,塞不了M109這種比較輕但體積還是大的車,最大只能運M113,或是拆零到現場組裝。
這問題不是現在才有,貨艙較大的C-124/133還在役時,美軍雖能空運輕戰車與自走炮,但也是不能完整運輸M48/60,比之有限條件下能運FV4201的英國Belfast略遜一籌不說,比美國空運以色列早幾天的蘇聯空運敘利亞時,An-22能運T-54/55/62,讓美軍痛感空運能力不如蘇聯與歐洲盟邦。
雖然戰車裝甲車拆零到現場組裝也是個方法,但以1973年的狀況來說,組裝核彈保證比組裝戰車自走炮快;更麻煩的是戰爭步調因新武器而加快,空運的戰車如果不能在運輸機降落後一餐的時間內成建制開往前線,不要說空運支援以色列南韓台灣這種小地方,就連空運歐洲有沒有用,都是問題了。
因此美軍本來想多買C-141而砍掉C-5的計畫整個轉向,決定大量採購能讓車子直接開進去固定了就起飛,下車馬上就能作戰的C-5,作為戰略空運主力,運不了M1的YC-14/15研發案轉為技術研究;另外在海運方面,沒了高速客貨輪,美國開始資助多種高速新船型或類似載具的研發,不過適合戰略海運的只有停在目標區附近數天航程的海上預置裝備船隊,屬於組織編裝而非技術領域。
海運靠組織改造解決,空運在裝備外也開始檢討組織,MAC擴權,吞下戰術空軍、歐洲軍、太平洋軍的戰術空運單位及定翼運輸機,雖然還有一堆單位有自己的空運能量,如戰略空軍,或是各軍種與各地方軍的直升機,但MAC終於負責從美國到前線整個空運流程,統一事權,不過故事還沒結束......
而當美國開始運補以色列後,阿拉伯國家覺得有必要阻止支援以色列的國家,於是宣布大規模聯合石油禁運,帶來第一次石油危機,這件事情標誌更深遠的影響:19世紀的世界工廠是英國,並靠工業與相應的金融業掌握全球物流,而美國德國工業興起後,幾經爭霸,美國在20世紀接手世界工廠地位,同時取得全球物流控制權。
但接下來美國扶植盟邦圍堵共產國家的資金,在若干成功國家被用在教育及基礎建設,1950年代前半開始唸書的大量兒童在1960年代後半成為不下於歐美的高素質工廠員工,讓製造業中心擴散到歐美以外地區,歐美不再是石油等原物料唯一買家兼各種工業品唯一供應者。
阿拉伯國家不再一盤散沙而是聯手,讓重要原物料銷售不再由歐美決定,加上歐美以外國家越來越多不需要依賴歐美,反倒是家電汽車產業重心轉向日本,再由雁行序列擴散到西太平洋國家,象徵歐美的衰落與歐洲時代走向結束。
尤其日本為首的汽車業興起,在第三世界取代英法等國的汽車卡車,成為新的裝甲汽車改裝平台,英國汽車廠被併購最慘烈,成為戰車停止研發製造的先聲。
不過,眼前影響最大的事項,還是歐美的戰後第三世代戰車研發。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9:02:16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7/03/2021 :  21:43:26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20
戰後第三世代戰車:終極主戰車?
以色列戰車在2天內兩次遭到9M14全滅,說明反戰車飛彈的威脅比過去十幾年來各方想像更嚴重,並帶來第二次戰車無用論風潮。
即使這次與西班牙內戰第一次戰車無用論風潮時一樣,主因在戰車一方自己盲目跳入陷阱,而且只要回歸一次大戰以來、甚至是拿破崙以來奠定的戰術模式,多兵種聯合作戰,炮兵先掃地干擾飛彈陣地運作,戰車衝鋒的損失便可降低到能接受水準。
但第一世代的反戰車飛彈都能大舉擊破戰車,第二世代反戰車飛彈狩獵戰車只會更輕而易舉,用戰車攻堅吸引敵軍目光以便偷襲的戰術會難以執行;可是沒有戰車,機槍鐵絲網就又能主宰戰場,這讓戰車不能淘汰,那戰車該怎樣提高戰場生存性?同樣的,飛機如何提高戰場生存性?
要提及飛機,除了同樣被飛彈打得很慘,還有個重點是直升機,豹一與AMX30以機動力提高生存性的設計,不僅因BMP的出現而受到威脅,AH-1加上BGM-71,反戰車不會輸給主戰車,機動性則是遠居優勢,維修性則是旗鼓相當,只差價格比較貴、要榴彈時需聯絡炮兵而已。
想走機動力路線的裝甲車輛,便宜的還好,要貴就會被直升機打趴,所以對於單價最高的量產裝甲作戰車輛、戰車而言,能走的路,只有提高裝甲防禦及遭命中後的殘存性,這就是戰後第三世代戰車設計的重點,首先登場的是蘇聯T-64,緊跟著的就是蘇聯T-72/80、西德豹二、美國M1、英國FV4030/4,還有以色列Merkava這個很難劃分其時代分級的車。
雖然都是第三世代,但不一定都是從零開始研發的車,基本上T-64/72/80還是承襲T-54/55、甚至T-44時代結論的車,只不過像FT-17到Char D、M26到M60這樣,改到大家都認不出來而已;同樣認不出來的,則是西德豹二,一次就改到認不出來,FV4030/4還保留比較多FV4201的樣子,真正從零開始設計的車,只有美國M1、與以色列Merkava。
1970年代西方四大戰車與T-64/72/80
美德合作與T-64同時代的MBT70/Kpz70失敗後,西德決定以豹一為基礎進行修改,這時推出的就是豹二,重量限制在50噸以內的戰車,雖說車重增加近10噸得以大幅升級裝甲,但是在20輛原型車已經完成18輛以後,贖罪日戰爭爆發,西德判斷現有的豹二裝甲不足,要強化防禦到最低要求水準一定要增重,但省道的承重40~44噸受不了不說,希特勒定下國道/高速公路規格的50~55噸也有困難,所以才有重量限制。
現在西德立刻決定刷新國道規格,先撥款建設強化2條100~120噸的新高速公路,後續視經濟持續升級,在這基礎上替豹二最後2輛原型車炮塔換裝甲,讓車輛增重到逼近55噸,獲得滿足的防禦力。
但也因為是這種急就章式的修改,原本有考慮到一定程度防彈構型設計、與同時豹一A4外觀類似的尖銳正面炮塔,變成類似二次大戰VI號戰車的垂直正面,本來在炮塔前上方的光電也變成在正面裝甲上開個洞安裝,因此時人的反應,就是這輛車防禦設計居然倒退到A41以前的水準,還有個明顯的弱點。
當然這也是不得已的,因為戰車設計要考慮總重與前後配重,前方加裝甲則受力平衡性就會大幅改變,首先影響的就是懸吊,當時懸吊履帶傳動測試是持續行走20萬公里、相當於好幾千小時或幾百天的疲勞測試,出問題就要重測。
加重在一定範圍內還能接受,平衡大改要不是從頭重測20萬公里,就是駕駛反應會改變造成射控須全面修改,特別是行進間射擊,而換裝120mm滑膛炮的豹二又有準確度降低的隱憂,如果這些不好好調整,T-62那種笑話等級的命中率,就會出現,盡可能維持重心在原始設計狀況的裝甲設計,就是這個落伍的長相。
又,附帶一提,日本七四式戰車屬於來不及修改的範例,雖然有先進的液氣壓懸吊與射控,加上精緻設計的外型,讓這輛戰車成為世界上僅有兼備北約戰車內部寬敞空間高主炮俯仰角高射擊精度,與蘇聯戰車低重量低高度高裝甲防禦力強大機動性的設計,但從服役起就是落伍車,豹二不進行裝甲應急改造的話,只會比七四式更等而下之......
而且,豹二炮塔看來垂直的也就只是外觀而已,因為豹二採用的複合裝甲,是有中空層且呈直線外觀的中空複合裝甲,由於這類裝甲以英國位於查伯罕路上的實驗室產品最出名,所以通常都被稱為查伯罕裝甲。
實際上,西德也有自己提出的裝甲專利,而且美德合作後曾有英德合作,西德有看到未成熟時期查伯罕裝甲的設計,但早期查伯罕重點擺在防禦HEAT,西德比較重視對AP的防禦,所以西德沒買查伯罕的專利。
在專利圖說上,查伯罕裝甲是多層不同材質平行裝甲板,西德豹二的中空複合裝甲卻是不平行近似材質材料板,個別作用原理條件不同,這讓豹二的裝甲與FV4030/4僅限外觀相同,內部結構效果大異其趣。
但因西方戰車後來的複合裝甲都屬於中空複合裝甲,蘇聯戰車卻長時間以實心複合裝甲為主,其他國家自己不公佈裝甲設計細節,方盒狀的複合裝甲就很容易被統稱為查伯罕裝甲,且因有利宣傳促銷及保密,一般也不會去校正這種誤會,這讓追每個國家每種車輛複合裝甲設計差異有困難。
且因車上不同位置防禦要求與裝甲厚度不同,形狀較複雜的炮塔與較簡單的車身正面,以及炮塔正側面與車前上下方,裝甲設計都有差異,其理由有技術需求,也有發展史的影響。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9:03:40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7/03/2021 :  21:44:43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21
發展史方面,戰車裝甲從鉚釘焊接固定裝甲板換成鑄造之後,優點是更容易調整形狀與重量,讓重點防禦區的防禦力能進一步強化而又能把重量壓在可控制的範圍,缺點則是形狀複雜的鑄造物沒像形狀簡單鋼板那樣容易做各種強化加工,等重量或等厚度下強度低20%不能說不是問題。
所以美國第二世代戰車想在鑄造基底裝甲上加裝平板狀的三明治複合裝甲,以1920~1930年代基礎結構加裝甲板的方式,兼顧鑄造形狀重量自由與平板易加工量產,尤其平板狀產品民間應用不少,容易利用民生技術減低投資金額與升級;不過因為沒找到適當的固定方式,裝甲本體或內部材料容易叛逃,反而降低防禦力,所以美軍沒採購。
蘇聯方面同樣看到材料叛逃問題,解決方法很簡單:豬肉三明治的豬肉片會掉,那做成豬肉水餃甚至豬肉包子包緊緊不就好了?所以蘇聯就改變鑄模設計,在炮塔與車身中追加塞複合裝甲用的空槽,把複合裝甲材料塞入再封死。
基本上,不管中空還是實心,要把其他材料塞入鋼板間的複合裝甲,在1960~1970年代不會用在總厚度小於100mm的部位,所以會用上複合裝甲的部位,只有戰車防禦重點:車身正面左右各25度、以及炮塔正面左右各35度範圍。
T-64/72/80的車身正面防禦重點是傾斜68度前上方裝甲,這塊是大面積低厚度平板,所以就是直接安排個空槽,然後把數片不同材質板子放進去填滿,與其他部分焊接封住就結案,比較簡單;T-64/72/80炮塔基礎形狀源自T-54/55,少掉裝填手以後從橢圓變圓,空槽形狀剛好像乳房外擴形的女性胸罩:主炮與炮盾位置是雞心,左右各25度範圍內是乳房與罩杯,往外再延伸10度範圍是背帶,這部分就是安置複合裝甲的部位。
但這種複雜形狀的複合裝甲,如果是做好炮塔後才塞進去,裝甲塊裝不好叛逃的問題不可避免,所以蘇聯選擇倒過來的作法,先做好裝甲塊,在裝甲塊外鑄造整個炮塔,確保裝甲塊成為炮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這作法說來容易做來難,因為相當於乳房的那2大塊裝甲都是好幾噸重,固定在模子內鑄造是很耗力的工程,1960年代只是鑄造乳房形玻璃纖維塊還好,1970年代升級版還要在乳房內入珠、塞Hugoniot極限高的陶瓷球,那可是先要把做好的陶瓷球裝上支架,在支架外做好乳房,然後在乳房外做炮塔,工程又多一段。
雖然蘇聯特地開發專用的自動化設備,不用靠人力就能完成這整個程序,但與塞東西就去就好的前車身相比,炮塔製作難度與耗時實在高太多,導致T-64價格壓不下來,入珠後就連生產速度也難以提高。
當然,付出代價就得到相應的報酬,利用這種方式固定避免叛逃後,裝甲最大視厚度超過300mm的T-64複合裝甲防禦力相當驚人,對AP優於鑄造鋼板及表面硬化鋼板,對HEAT與HESH高好幾成,入珠後甚至達2倍水準。
因此其他工廠開發的簡化廉價版T-72,雖然使用相同的結構,但改用比玻璃纖維容易處理的石英砂(矽質材料)與樹脂(膠狀物)混合物,外銷版甚至就是防禦力更降級的鐵塊,壓低生產成本與時間,靠修改設計讓最大視厚度達300~400mm的方法,維持同樣可觀的防禦力。
而西方機構知道T-72的凹槽形狀,並把石英砂與樹脂混合物誤以為是矽膠、與女性隆乳材料類似的資料,因此一段時間內以巨乳豔星桃莉芭頓之名稱呼T-72,而觀察到正面裝甲變厚的次型號,就叫超級桃莉芭頓甚至是二代,真正材料組成與效果直到冷戰後才逐漸了解。
蘇聯解決了美國解決不了的複合材料固定問題,英德當時研究的複合裝甲也碰到固定問題,但與美蘇又不同,因為美蘇的想法是以低重量材料減低裝甲總密度以提高厚度,純靠厚度加材料特性對抗AP與HEAT;英德在二戰後期替A22/27M及III/IV號戰車加裝附加裝甲時,就注意到附加裝甲與主裝甲有一定距離或夾角不同時,會有預期之外的效果,因此現在的複合裝甲研究,便考慮多片裝甲板以一定間隔排列的中空複合裝甲設計。
相對於實心複合裝甲,空心複合裝甲的最大優點就是空氣部分密度只有其他材料的幾千分之一,對抗HEAT時,很容易做到等重量的防禦力明顯優於實心複合裝甲,在HEAT穿甲力普遍高於AP的1960~1970年代,這點很重要。
輕,是中空複合裝甲最重要的優點,但還不是唯一優點:以色列Merkava與德國豹二早期的空間複合裝甲安裝方式,內部是數片不同材質與擺放角度的裝甲板,即使豹二炮塔裝甲外觀看來垂直,但穿入後便非垂直,不僅有彈開AP/APDS的效果,保護APFSDS頭部外罩保護不了第二次,加上角度不同時彈體前後受力方向不同,會干擾前進,嚴重甚至會折斷,所以同時能強化對HEAT與AP的防禦力,實心裝甲的材料方向被外型固定,較難產生這種效應;但這設計針對HEAT的效應還是厚度,基本上不能期待每片裝甲之間有額外效應。
查伯罕裝甲則更複雜一點,這東西本來是FV4201後期生產車用裝甲,直接在既有炮塔與車身前方加裝多片平行的薄裝甲板,1960年代初展示的版本能讓炮塔正面傾斜60度的裝甲厚度從125mm倍增為250mm,視厚度等於增加到500mm,不過新增部分空氣厚度不下於60mm,而且固定問題比實心產品更難搞,所以又搞了十幾年才推出,這時FV4201只剩海外訂單。
正式版查伯罕裝甲先裝上FV4201外銷實驗款、FV4030車系時,厚度進一步增為300mm,除了本來的基底裝甲、以及外層多片裝甲板以外,在這2層中間加了1層只有幾條固定軌條、可能還有圓筒緩衝結構的固定層;而外層每片10~25mm裝甲板是金屬底板內嵌陶瓷片,彼此以有彈性薄金屬片及螺帽固定,為減低震波衝擊破壞的陶瓷片數量,連接處以少及小為原則。
繼承FV4201的底層就是抵擋AP的重點,裝上高Hugoniot極限材料陶瓷的外層,則是要破壞噴流聚焦並提前造成分散,製造大而淺的破口,而每片裝甲的厚度、距離、以及支架安裝的方式,目的是以材料特性及裝甲板的震動,產生強化防禦效果的干涉,比方吸收具殺傷力的破片與能量、加速噴流擴散、干涉並切斷穿甲體等,以較低重量甚至較薄厚度達成相同甚至更高的防禦效果。
因當時沒有電腦模擬技術,這堆裝甲板的干涉效果只能靠紙筆與計算尺計算、配合實際射擊實驗求解,複雜形狀徒增難度,而且薄平板每片低重量又容易做表面硬化、加嵌陶瓷等各種加工,因此以查伯罕為首的西方複合裝甲,都做成平板狀;而除了FV4030/4是在FV4201的炮塔上加裝查伯罕的結構,其他如西德豹二、美國M1等新車,都是直接做成裝甲箱,然後把裝甲板等結構塞入,再焊接成炮塔,這種設計還有另一個好處,要升級只要把裝甲箱焊開,就能更換內部材料,不像T-64/72不能更換。
雖說傾斜視厚度600mm的查伯罕裝甲,扣掉空氣以後的各種材料合計視厚度可能不到400mm,對AP的防禦力略低於視厚度600mm的RHA,不過能肯定優於視厚度400mm的RHA,對HEAT則有超過1000mm的水準,單位厚度效果雖然不及實心複合裝甲,可是單位重量效果,對AP不具優勢,對HEAT明顯優於實心設計或多片不同角度設計的複合裝甲,因此美國新戰車案M1想用複合裝甲又來不及自己研發時,最後決定引進查伯罕,以對抗嚇到美國人的反戰車飛彈。
當然美國人說M1的查伯罕有經自身改裝,陶瓷裝甲板與外殼角度有明顯差異,底層因為不是現成裝甲,所以另外在裝甲箱內塞數片不同材質的金屬板對抗AP,相較於鑄造基底的FV4030/4,M1這幾片裝甲板的強度應該較高,只是厚度差一截,M1首批炮塔正面裝甲總視厚度大於400mm而已,FV4030/4是不是展示裝甲模型的600mm雖然有疑問,但應該差不多。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9:04:36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7/03/2021 :  21:45:53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122
講了豹二、FV4030/4、M1的炮塔裝甲,那車身正面呢?FV4030/4車身也是基於FV4201,雖然也是加裝了查伯罕裝甲,但與T-64/72一樣,重視基礎傾斜72度的前上方、忽視傾斜45度的前下方,而且都是低厚度的簡化設計,裝甲片的干涉效果較差。
底盤源自於豹一的豹二則重新設計車身正面,與底盤全新設計的M1一樣,前上方傾斜角超過80度,先不說視厚度接近實際厚度的10倍,大部分HEAT與HESH的引信都無法引爆,所以前上方都只是薄鋼板,前下方就比照炮塔正面安裝高厚度的複合裝甲,不只防禦不下於炮塔正面,而且能防禦到接近車底的部位。
至於這些戰車的防禦力,裝甲方面以重量最重而裝甲厚度也最高的FV4030/4公認居冠,沒有外掛裝甲的T-80或改變裝甲結構並增厚的T-72後期款,由於炮塔正面裝甲視厚度都超過500mm,而早期M1與豹二的正面裝甲視厚度才高於400mm,故抵擋AP能力與早期版豹二可相提並論,對抗HEAT則與首批M1相當,也就是防禦HEAT優於豹二而防禦AP超越M1;T-64與早期T-72裝甲的視厚度接近M1或豹二,就是與M1及豹二各有所長。
不過防禦力不是只有裝甲,看到A41,各方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動滅火裝置與車內防火防破片襯墊之類,到這時已經成為主戰車必要配備,減低穿甲彈引發火災與破片彈跳的傷害,問題在涉及全車配置設計的部分,這設計比裝甲升級更難。
基本上,舊車改裝很容易被舊車設計的缺點所影響,T-64/72/80的自動裝填系統與艦炮類似,炮彈在外圍環繞軸心,但戰車的軸心是炮塔籃,讓系統配置成為歷代戰車設計中最危險的炮彈360度環繞乘員設計,雖然刻意把彈頭擺在比較不容易命中的戰鬥艙底部,T-72連裝藥也是水平擺在該處,但T-64/80的裝藥卻是直立,成為被擊穿後起火的潛在因子,更要命的是備用彈藥,因為車底被自動裝彈機佔用,只好擺在戰鬥艙內乘員外側,當側面遭擊破,或是從上方俯攻炮塔環附近位置,非常容易引爆彈藥,沒引爆彈藥就是爆了乘員。
FV4030/4雖然繼承FV4201在炮塔環下有裝藥,理論上炮塔環附近失火很危險,但T-64/72/80炮塔小擋不住頂部車身,FV4030/4炮塔可是各車最寬,穿透整個炮塔之後才能打到炮塔環上方裝甲,直接打炮塔內即應彈藥還比較容易,生存性高一截,但與炮彈嚴格密封的A41相比,戰鬥艙內還有若干彈頭裝藥成為潛在危險因子。
豹二與M1因源自合作計畫,所以大量炮彈放在炮塔後方,像IS-4,而且這彈艙與戰鬥艙之間有裝甲隔板,頂部還有洩壓門,除非彈藥庫被命中時彈艙與戰鬥艙的隔板是開啟的,否則這部分彈藥爆炸不會傷及戰鬥艙。
不過豹二因為是豹一改裝,所以主彈艙繼承豹一的車身內駕駛左方位置,雖然沒簡陋到像M48/60那樣就只有彈藥架,還有塊與駕駛的隔板,不過彈艙尾端對裝填手炮手位置開放,沒有A41那樣的裝甲門,消防設備也遠離彈艙,就算有全車視厚度最高的前車身擋住正面攻擊,但俯攻車身左前方、車身底部的反戰車地雷、或是從側方往前大概20度範圍內,以當時蘇聯標準步兵戰防武器RPG-7,有辦法直接打到彈藥庫並引發爆炸,成為本車的弱點,比FV4030/4嚴重的弱點。
防起火設計最徹底的就是M1,M26時代因車底被扭力桿墊高及大口徑炮彈的彈藥量不足而妥協,重演早期M4易起火易引爆設計的問題,在以色列替9M14助威,這次M1決定不再對生存性妥協,與豹二相同設計的炮塔後方是主彈艙,備用彈則在車底找零碎空間,絕不為增加彈藥量墊高車身或在駕駛艙戰鬥艙內設彈藥庫,加上高性能滅火裝置,讓本車成為A41之後戰車安全設計的新標竿,不過M1沒有豹二的座艙加壓核生化系統,核生化環境作戰要乘員穿上個人防護衣,在這方面夠用但不夠好。
至於Merkava,雖然人口少的以色列很重視保全人員,但這輛車在彈藥滿載時,卻是這世代戰車中死角最大的一輛,問題在其設計:以色列因為過去的形象不好,早期武器取得相當困難,就是想辦法東拼西湊能修就修,這讓他們有很多戰車各部零件的知識與技能,只是缺乏複雜系統設計的哲學。
而讓以色列人學會戰車設計計畫哲學流程與管理等知識的契機,是投資英國FV4201戰車研發案,雖然最後以色列沒拿到FV4201,很多零件也只能找美國而非英國購買,不可能照抄FV4201,但以色列確實從合作案中學會研發戰車的寶貴知識。
只是Merkava的設計,嗯,這是Vickers A2中戰車嗎?引擎在車前兼任裝甲,車後有乘員上下車門,而且車門兼任水箱,除了裝水不裝油以外,都是Whippet Mk. A的特徵;而懸吊也是垂直彈簧體系,雖然每組彈簧只連接1個槓桿上的路輪,結構上屬於克利斯汀懸吊,但彈簧較短、路輪較小、懸吊機構都在車外,是克利斯汀早年設計的VVSS,雖說是老技術,但乘坐舒適度與M1相當,這評價與其說是讚Merkava懸吊好不如說是損M1差。
主炮、2~3挺機槍、外裝式12發榴彈發射器的火力,算是二戰末期以來戰車的標準裝備,但Merkava與A4輕戰車車系一樣有掛在炮塔外的小迫炮,這東西在二戰中被人員自衛武器射孔及榴彈發射器所取代,以色列愛用的A41在炮塔內有這種榴彈發射器,也有車外榴彈發射器,算是時代盲腸,後來各國多半只保留裝在車外的榴彈發射器,應用偏重發射煙霧彈干擾敵軍射控觀測,也就是戰車又缺乏短程曲射火力,以色列就向步兵借60mm迫炮來用,也很復古,要說Merkava是1920~1930年代戰車設計者穿越時空或轉生回來的設計,老實說蠻有說服力的。
至於防禦相關的外形與裝甲設計,Merkava看來源自FV4201,車身正面極端傾斜與車底有雙層V型結構減低地雷傷害,炮塔俯視同樣都是尖錐狀,光學設備等開口都往炮塔最外側擺,只是採用鑄造的FV4201形狀沒有一堆平鋼板焊接的Merkava那麼尖銳。
FV4201因為怕炮塔環受擊,所以炮塔正面側視角度只能選擇比較小的60度傾斜角,Merkava炮塔環正面有引擎遮擋,不怕炮塔環被擊中,就用傾斜角更大的尖錐設計,因此正面只有很小一塊垂直部位,用三塊不同角度擺設、合計厚300mm的鋼板保護,內部裝油裝水之後,屬於複合裝甲中效果比玻璃纖維還差、僅略勝於中空裝甲的最低階複合裝甲,不過鋼板加空間部分視厚度不低,引擎部分甚至直接有300~400mm厚RHA的防禦力,倒也有資格列入第三世代戰車。
Merkava製造最多麻煩的是車後空間,就像裝甲運兵車引擎前置讓後方都是空間且可上下車,Merkava也有這優點,必要時可以把傷兵送上車,也可以讓乘員或額外人員從後方上下車,以及補給彈藥,像A41那樣戰場上偷偷復活會更不容易被發現,車後可以裝人的空間在沒裝人的時候就是塞備用彈藥。
但這就是Merkava防禦上最大的問題,因為那個空間沒有A41那種密閉彈藥箱,甚至不是一般戰車的彈藥架,而是連彈藥一起拿進來的有提帶可移動4發裝方箱,戰場上要復活時,比起一發發裝彈,每個人背一兩個箱子會更快更安全,不過這箱子的裝甲大不了擋手槍子彈或流彈,為了好背當然不會給你灌液體防爆,而這種箱子上車通常靠牆放,與早期M4彈藥庫一樣容易被擊破後爆炸,因此Merkava只要從側面打穿,也是會引爆彈藥,後方貨艙越大則死角越大。
豹二死角只有左前方20度的幾十公分範圍,不好瞄準;T-64/72/80則是炮塔旁左右都是,雖然範圍一樣只有幾十公分,但炮塔位置比較容易辨識,對飛彈導向裝置甚至比對肉眼更顯眼,很容易瞄準;Merkava死角則超過270度,長度好幾公尺,即使可以不放備用彈藥解決,但這就輪到車內架上彈藥與反戰車飛彈車備用飛彈一樣少的問題。
當然,對戰後第三世代的戰車來說,所謂的死角也不是V號戰車最早那批那樣步槍子彈震一下就會起火那種等級,這些死角外側還有裝甲側裙、懸吊、油箱與水箱、車身側後方裝甲等結構保護,這些結構都可以當成中空裝甲看待,雖然運氣不好或保養不確實時會有死角,但正常時對AP效果大概相當於150mm左右的鋼板,對HEAT則超過300mm,而戰車彼此隔上千公尺互相開炮時很難打到側後方,所以這個死角問題是在後冷戰時期,主要敵人變成躲起來側後方打冷槍的游擊隊時,才被強調。

Edited by - dasha on 01/16/2022 09:05:24
Go to Top of Page
到第 頁,共 8頁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前頁 | 次頁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直接前往: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