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登入名稱:
密碼:
記住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論壇首頁
 軍事討論區
 軍事相關問題發問專區
 裝甲車輛的歷史(同步發表於個人臉書)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前頁 | 次頁
作者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到第 頁,共 8頁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5/23/2021 :  08:43:24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26
由於1929年金融大風暴的爆發,全世界都缺錢,英國陸軍暫時只能採購輕戰車與Tankette,其他多數國家更是只能引進Tankette,但Vickers知道這些火力裝甲都不如FT-17的Tankette不能滿足各國陸軍,即使針對英國的A1/A6、與外銷的Mk. A~D都失敗,但仍繼續投資中戰車研發。
加入Carden Loyd團隊協助後,Vickera把多炮塔戰車進一步縮小,用戶可以選擇雙機槍塔的型號、或安裝短炮管47mm炮與同軸機槍的單炮塔型號;裝甲是6~12mm表面硬化鋼板栓在12.7mm厚度車身結構板上,因此有些資料裝甲厚度達19~25mm,後者膨風而前者夠用。
懸吊則是衍生自A4E1嘗試過平衡式懸吊的改良版,將單層2個小路輪板狀彈簧懸吊,變成2層4個小路輪板狀彈簧,或把斜置彈簧藏在中型路輪後代替板狀彈簧,目的是讓承載臂與彈簧都矮肥短而堅韌可靠許多,屬於教堂燭台式懸吊的板狀彈簧型變體,稱為Vickers懸吊。
動力選擇與A2同系列的87馬力氣冷引擎,引擎改置車身後方,動輪則不同於Mk. A~D的後置動輪,採用Carden Loyd與A4車系的前置動輪,以及有關的控制傳動系統設計,用傳動軸將引擎動力傳到前方,名為Vickers 6噸戰車,雖然用戶選擇的車多數加重到7~9噸。
英國在測試Vickers 6噸戰車後,還是決定不購買戰車型,以重啟A2生產線替代,只購買工程車、火炮拖曳車等其他型號,用以維修戰車或代替較早的Dragon系列火炮拖曳車;接下來Vickers把這個車款修改成外銷款Vickers Mk. E,在全球市場則掀起了不下於Carden Loyd Mk. VI的轟動,外銷相關車系又達12000輛,主要是蘇聯的T-26車系。
與Carden Loyd Mk. VI外銷款懸吊常被換掉這點不同,Vickers懸吊的越野性能評價甚高,而且節省空間又好修,所以各使用國幾乎都沿用這個懸吊,還有那個源自Carden Loyd Mk. VI的前置動輪與控制系統,懸吊是Mk. E車系辨識上的一大特徵,前置動輪與控制系統就是Carden Loyd車系的血統。
要講Carden Loyd Mk. VI、A4車系、Mk. E車系之間關係的話,A4因為源自Carden Loyd Mk. VII計畫,親緣上沒爭議,爭議只在英國把Carden Loyd Mk. VI列為Tankette、A4是輕戰車,但其他國家認為雙方都是Tankette而已。
至於Mk. E,不僅大小重量與底盤差距太大,懸吊也已經是不同體系,但,Carden Loyd團隊操刀的前置動輪與控制系統這個領先世界的特色太鮮明,就連Vickers自己公司其他團隊設計的戰車都不用這設計,否認不了。
不要看A4車系最重款才剛破5噸,Mk. E車系最輕款重量不到7噸,這1噸之差雖然在機動力方面影響不大,但火力差異就很明顯,A4車系槍塔內最多只能裝4挺機槍,Mk. E車系炮塔內就能裝47mm炮,因此英國當時也有爭議,A4車系與Carden Loyd Mk. VI真的是能用的車嗎?
當然,在運輸方面不管哪輛都很好用,但需要面對壕溝的時候,對英軍而言,太脆弱,因此英軍本身的採購量都不大;而Vickers面對這種「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要求,也提出包括無人遙控戰車在內的方案,只是到最後仍未獲得青睞。
不過對於更窮的其他國家來說,Vickers的Carden Loyd系列戰車,包括A4與Mk. E車系,不只便宜好維修易授權生產,而且最高車速都超過40公里,越野時速也能到30公里上下,不再是一次大戰那些5~10公里的鐵烏龜;前置路輪設計讓操縱桿不必拉到車尾,減低駕駛體力消耗且間接讓駕駛操作更精準;加上容易維修的操縱傳動系統及壽命千公里計算的履帶,因而取代FT-17在全球戰車市場上的地位,主導全球戰車趨勢至少到1935年前後,法德的次世代反戰車武器服役為止,中間如南美的大廈谷戰爭、中日戰爭,此車系可說無役不與,當作輔助車種甚至用到二次大戰以後。
不過Carden Loyd車系這種低重量車種,不一定非用履帶不可,因此應用在地形大概不會太差之處的廉價裝甲車輛,如現有商用汽車改裝的裝甲汽車、類似Wheel-cum-Track Vehicle的雙重系統車、Kegresse系統半履帶車等,也來搶市場,現代專業軍用裝甲車的樣貌,逐一浮現。

Edited by - dasha on 12/26/2021 09:53:56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5/23/2021 :  08:43:43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27
裝甲汽車到裝甲車
直到一次大戰結束,裝甲汽車主流是現成商用車改裝,為了改裝方便,裝甲幾乎都是板狀或圓柱形,可以用簡單的機器加工,並避免表面硬化鋼板加工過程容易破裂的問題,但形狀便不夠考究,不僅接縫處容易出現死角,讓子彈或火焰放射器的燃油穿入,面對穿甲彈時也沒有比較好的防彈構型,容易被穿透。
雖然當時的戰車也沒多花功夫在防彈構型上,但冷兵器時代人類便知道設計讓長劍與弓箭滑開的鎧甲頭盔,火藥兵器出現後的城堡更會設計高傾斜度城牆,以增強防禦力,戰車及裝甲汽車在碰上穿甲彈後,自然也會考慮製造較佳防彈構型,以強化防禦力。
最早以防彈構型設計讓人注目的軍用車輛,是前奧匈帝國重工業大廠、捷克Skoda在1923年推出的PA2,本車的裝甲厚度3~5.5mm,加上底板也只到8mm,但以85馬力引擎讓最高車速超過60公里,在當時陸基火炮只有防空炮才有可能瞄準本車,以高速提高防禦力。
PA2火力配置類似Whippet,以中央高聳戰鬥艙朝四周各安裝1挺火力涵蓋90度的機槍座,共計4挺機槍,這設計現代來看很落伍,但在裝甲車輛要衝入敵人壕溝陣地的那個時代,則是尚可接受的設計;駕駛艙在車前車後各1組,基於奧匈帝國與義大利及塞爾維亞的山地作戰經驗,這種方式比較適合狀況不對時在狹窄山路上立刻倒車逃命,這種設計雖非PA2首創,但比起之前的應急改裝,PA2的設計較為良好。
雖然雙向駕駛系統與高車速都已凸顯PA2的不同凡車,但這輛車最引人注目之處,還是那個兩層饅頭般的圓滾滾外觀,可以讓很多角度入射的子彈跳開,而且車上除了觀測孔、冷卻散熱孔、或安裝機槍等不得不存在的空隙之外,不該有空隙的部分都沒有空隙,讓子彈或火焰從弱點進入車身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讓7噸重的本車防禦力明顯超過多數更重的戰車。
現代人看慣了德國金龜車可能會覺得沒甚麼,但當時是製造業技術快速成長期,早先車輛多數用簡單的箱狀與圓柱狀,1930年代才出現以工具機打造的圓弧造型汽車,所以早10年出現的PA2裝甲是傳統手工藝,不是架在現有的車輛板金上,而是一片片像打造刀劍或飾品那樣由資深師傅打造,然後再組裝於結構支撐架上,耗時高得不像話,雖然在裝甲車輛史上,PA2是汽車改裝的裝甲汽車時代、轉型到專業軍用裝甲車時代的里程碑,但總生產量12輛,以大型手工藝品而言這是很大的產量了,但軍用品來說真的不行。
不過PA2的經驗並沒有白費,1927年推出的PA3、軍方編號vz.27,將需要人工慢慢打磨的弧面換成多塊平板連接的多角形,大幅簡化生產工序,但防禦能力所差無幾,武裝也換成車身前後與槍塔各1挺機槍,以迴轉槍塔提供360度涵蓋火力,還省掉1挺機槍,因而在Carden Loyd車系受到注意之前,生產16輛。
1930年代PA3又針對新需求進行改良,將車身前方機槍換成37mm炮,槍塔左右兩側加上射孔,必要時可以追加機槍,雖說應該是找步兵凹就是了。
現在機槍給人感覺很便宜,但1920年代機槍還算是高價產品,所以比PA2晚1年的英國新款裝甲汽車,Vickers Crossley M23/25,車身與先前的裝甲汽車別無二致,既有板金上加裝甲,只有迴轉機槍塔是雙重半卵形,獲得不下於PA2車身的防禦效果,以利經費有限土地廣大的印度殖民廳採購。
這種省錢車的機槍塔雖然有4個射孔,但只有2挺機槍,車上人員視狀況當場車內抽換機槍安裝位置,這種連火力都摳的做法聽來令人不敢領教,但在當時卻大受歡迎,3年內就生產451輛外銷各國。
而且這還只是開始,接下來Vickers這顆機槍塔還被用在其他如Crossley與Guy的6輪卡車上,甚至是雪鐵龍的汽車上,當然也從沒有用戶把機槍補齊,相對於PA2提升全車防禦力加價叫好不叫座,只提升機槍塔防禦力還省機槍的作法,則是不叫好卻叫座。
當然這也不是說便宜至上,拿自己生命來賭的軍人最看重的還是武器效用,問題是PA2不是那種丟錢下去就能加速生產的設計,Vickers Crossley M23/25卻很容易增產與改良,在防禦力加1倍與同樣時間產量加10倍之間,軍人選擇了產量加10倍,但同時也要求推出改良款,而這些改良多數是由Vickers操刀,購入其他車廠的現成轎車或卡車底盤改裝,習慣稱呼都是Vickers-xxxx車款,但相關車廠的資料就會刻意抹去Vickers的字樣。
另外還有更便宜的產品,就是只有1挺機槍的小型迴轉機槍塔款式,這種通常是由Vickers以外的廠商,如勞斯萊斯、蘭卡斯特等廠,自行以轎車改裝,主打更低價的市場,在中國列強租界相當常見,但在面積大的巴基斯坦或阿富汗巡邏區,考慮荒郊野外臨時故障的不便,卡車改裝的雙機槍Vickers相關車款更常見,這也讓Vickers機槍塔的車款常被稱為印度款。
相較於Vickers Crossley M23/25這種1920年代前半的車款,1920年代後半的新車款就開始有些改變,最主要的是輪系。
Carden Loyd Mk. VI車系,尤其是強化運輸能力的Renault UE這種山寨車,對只裝機槍的裝甲汽車構成嚴重商業威脅,法國波蘭等國以Kegresse系統改良裝甲汽車的惡劣地形行動力對抗,英國Vickers則是改用6輪卡車底盤加4輪傳動的6x4設計對抗。
但6輪車的越野能力仍遠不及履帶車,改裝較少、仍維持現有裝甲汽車構造的Vickers Crossley,將備用輪胎放在車身兩側的前後輪之間,下半突出於底盤之下,必要時當8輪車用;而受PA2/3影響較大,車身裝甲改成多角形的Vickers Guy,則是製作一種橡膠製履帶,必要時可以套在後輪變成半履帶車,該廠想用這種方式與更複雜的Kegresse系統對抗。
致力於履帶或車輪之外系統的國家,不是只有英法,捷克在PA2/3之間,與Wheel-cum-Track Vehicle同年,就提出另一個概念,KH-50,這也是一種輪履雙用系統車,不過輪子是放在車身左右兩側,平常以履帶行動,需要輪子時才下車花半小時安裝,最重要的是沒有輪用轉向系統,在公路上只能直線行走,但輪子可以上鐵軌,因此是一種履帶車與裝甲列車的雙用系統,也是一次大戰後最早全新研發的裝甲列車,但是要手動拆裝實在太沒實用性,而路輪以外的部分可說是劣化版FT-17,所以本車並沒有量產,不過還是對某些國家構成啟發。
KH-50最先啟發的是瑞典,或者說是德國。凡爾賽和約後德國不能開發戰車,連裝甲車都是靠維持治安的名義勉強獲得同意,即使用布用紙演習的裝甲車其實有故意示弱的意味,遮掩德國還在研發規格很奇怪的農業車輛、或是外觀很像PA3的裝甲車等事實,但主要的研發還是要到外國做,最早的合作對象是瑞典,除了讓研發人員帶LK車系資料變成Strv M/21與M/29以外,也透過瑞典購買FT-17或Carden Loyd車系,進行研究,縱使1926年以後德國與蘇聯建立軍事人員合作關係,但與瑞典這條線還是沒斷。
因此在德國資金與德國研究人員的努力下,瑞典在1929年提出暫時編號L-5的輪履雙系統車,懸吊部分與KH-50一樣需要車外拆裝輪子,但這個系統有道路轉向能力,實用性比較高,成為1930年代真正輪履雙用車L-30的先驅。

Edited by - dasha on 01/02/2022 09:24:07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5/30/2021 :  08:41:43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28
貧窮的1930年代與眾多的裝甲車輛
在瑞典研發輪履雙用車L-5/30的時候,美國炒股帶來的一戰後經濟泡沫,於1929年底破裂,相對於17~18世紀爆發過類似問題而相當注意調控的英吉利海峽兩岸國家,沒有經驗的美國先前不相信會有這種問題發生,發生後便不知所措,引發人類史上迄今規模最大的經濟危機,大英帝國建立的全球貿易體系幾近崩潰,許多國家無法靠和平手段取得必要物資,全球自此進入貧窮與搶劫的20年,而搶劫所必須的武器,特別是兼具攻擊與運輸能力的裝甲車輛,就進入快速發展期。
從戰車裝甲車發展的歷史來講,這段時間又分成3段:延續1920年代的前半,西班牙內戰的後半,以及正式開戰。
1930年代前半
戰車王國的序幕:蘇聯
一次大戰中的俄羅斯始終無法自力研發戰車與裝甲車,只能依賴英法技術與車身支援進行改裝,而在1917年革命後陷入內戰,在1918年曾引發德奧與英法美日干預,歐洲部分在1922年算是結束,但中亞及遠東甚至要到1930年代早期才完全恢復控制。
這段時間內英法軍曾攜帶菱形戰車、Whippet、FT-17等各式戰車參與,被蘇聯俘獲車輛就被拿來研究與使用,加上俄羅斯帝國留下的裝甲列車與裝甲汽車,讓蘇聯裝甲車輛成為各國裝甲車的大雜膾,或者說垃圾場更合適。
雖然蘇聯剛成立時的裝甲車是雜牌軍,但俄羅斯內戰與蘇波戰爭的兵力火力密度遠低於一次大戰,沒有無法繞越的連續壕溝線,裝甲汽車相當活躍,泥濘地則是Kegresse系統裝甲汽車的天下,少數陣地用戰車輾過剛好,裝甲列車更成為僅有的戰略機動火力與運輸載具,可以把敵軍沿鐵路線切割孤立,然後放下列車載的兵員與裝甲車輛圍剿鐵路圈內封閉的敵軍,很完美。
因此蘇聯把這些東西當寶,並設法仿製零件維持運作,最後就把自身研發零件湊成的FT-17稱為KS、或M-17戰車,進一步改裝自製引擎、修改成垂直套筒懸吊、以及炮塔旁挖個洞當機槍座,成為首輛蘇聯設計戰車、MS戰車,在1928年開始生產。
這時蘇聯與德國的私下軍事合作也已展開,其他工業與陸軍戰略戰術思想的發展還算順利,但是戰車就碰上瓶頸,因為德國戰時研發的戰車都還比FT-17落後,而且戰車工業人員主要在瑞典,透過瑞典檢視Citroen Kegresse與Carden Loyd等1920年代中期的戰車與裝甲汽車,德國蘇聯都知道自己與英法的水準天差地遠。
蘇聯改裝現有商用車當裝甲汽車的經驗技術不下於英法,自主戰術需求制訂甚至尤有勝之,但仿製底盤懸吊引擎的水準只是從根本不堪用升級到可以用而已,自主設計則以MS的基礎架構放大,推出T-24中戰車與T-32重戰車,但均以失敗收場,需要外援。
這時蘇聯的救星來了,就是Vickers,該廠有重戰車A1、中戰車A6與Mk. E、輕戰車A4、Tankette的Carden Loyd系列,英國自己採購不多,就靠海外市場,於是,A1成為T-35、A6成為T-28、Mk. E成為T-26、A4E11成為T-37、Carden Loyd Mk. VI成為T-27,重中輕加Tankette通通服役,比英國還完整。
雖然A1與A6外銷最後被英國政府阻擋,所以T-28/35是蘇聯從得到的資料,加上自力研發的部分拼湊而成,推出的時間也比較晚,但其他較小的車種,就是合法授權,包括建立生產線的若干知識。
只是初期採購與授權之後,紅軍發現這些設計不只是武器與既有體系不合,有些裝備如履帶與懸吊在蘇聯的土地不大合用,更重要的是戰術思想上有所不同,比方英國的3pdr兼具穿甲與高爆能力,蘇聯則改成45mm炮穿甲、76.2mm炮高爆的分級設計,還有T-37的履帶與懸吊不適合泥質河岸使用,因此自行改造,改造後的版本就不算授權生產,結果Vickers的蘇聯投資雖讓該廠在大恐慌下獲得週轉資金,卻培養了日後的戰車王國。
但假如只是有Vickers提供戰車,那日後二戰的蘇聯裝甲部隊,只會是放大版的英國,讓蘇聯與英國不同之處,戰術思想還需追尋與德國合作及法國影響之處,裝備則與另一個技術供應者有關,那就是美國。
一次大戰俄羅斯的裝甲汽車中,最重要的是英國Austin卡車改裝的Austin Armour Car車系,以及俄羅斯用此系列卡車自行改裝的半履帶裝甲汽車車系,Austin-Putilov Armour Car,但在俄羅斯革命後,蘇聯與西方的關係一時斷絕,工業體系處於七零八落的重建期,裝甲汽車用底盤都是1900~1910年代西方產品的劣化版,缺乏零件進口管道。
直到1931年的第一個五年計畫中,獲得美國支援,從此以後裝甲汽車用的底盤,就都是1920年代的美國卡車底盤,蘇聯最早自製裝甲車BA-27,首批使用的底盤是大戰中義大利授權給俄羅斯帝國的飛雅特卡車底盤,在更換為美國福特授權底盤後,最大車速從40公里拉高到50公里,可靠性也大幅提升,加上3~8mm裝甲及MS的炮塔後,成為火力與MS相當的高性能裝甲車。
不過BA-27有個缺點,4輪卡車在俄羅斯泥濘大地只有乾季才能行動,所以接下來蘇聯也開始學Vickers裝甲汽車的作法,6x4卡車底盤,備用輪與Vickers Crossley一樣突出於底盤下,然後還學Vickers Guy準備能套在後輪上的履帶。
經BA-27M與BAI的測試後,接下來就是BA-3~11這系列安裝45mm炮、有6~16mm裝甲、車速達87公里的裝甲汽車,其中最出名的BA-6與BA-10,因火力強大且使用可靠度高,成為西方最早注意到的蘇聯裝甲汽車。
由於經濟大恐慌,廠商為求生存已不顧手段及政府立場,英國的Vickers還客氣一點沒賣A1/A6給蘇聯,震源地美國廠商就不客氣了,結果就是另一種履輪雙系統高速車、克利斯汀M1928/1930中戰車,賣給蘇聯,讓蘇聯戰車在重中輕Tankette等4種之外,又多出快速戰車BT這個體系。
這些英美車輛在蘇聯1930年代上半開始量產,雖說剛建立的生產線穩定性不足,但除了產品穩定性還要一段時間以外,其他方面的性能,這批戰車都是當時全球最高水準,事後來看甚至連戰術思想都已優於西方一大截,但到底有多高,就要與其他國家的進度相比,才看得出來。

Edited by - dasha on 01/02/2022 09:24:31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5/30/2021 :  08:42:30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29
沒有戰車的大國:美國
在1930年代初期,美國是汽車大國,蘇聯的車輛生產體系還要靠美國支援才能成行,但軍方在一次大戰結束砍單之後,戰車訂單僅限少量研究用戰車,包括外購與國內廠商研發,因此這時代美國雖然是全球前兩大海軍國之一,陸軍與戰車方面甚至比中華民國或阿比西尼亞還少,連Tankette都沒買。
但美國沒買的原因,在於外購車輛或研發車輛都不能讓軍方滿意,美國並不是沒有技術,而各路研發單位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就是一個老頭,John Walter Christie。
他出生在1865年,年輕時從事蒸汽船與潛艇研發,進入20世紀初興趣轉向賽車,大戰爆發後向美國陸軍提出裝甲汽車設計,雖未被採納,但卻引發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興趣,找他替海陸研究兩棲甚至三棲登陸車。
等戰爭結束後,他選擇自費研發自己理想中的戰車,其中生產量最大、且是唯一有美軍編號T-3實驗戰車、或是克利斯汀式戰鬥車T1的車輛,是生產7輛的M1931戰車,但在很多意義上,之前的原型車M1919/1928/1930,與之後的概念車M1932,影響可能更大。
與當時其他(相對於他年輕一兩代)的戰車裝甲車設計者不同,他其實是把戰車當跑車設計,把當時裝得上車的最大輸出馬力引擎,一次大戰的航空用自由引擎,裝上不過10噸的車身,獲得超過30的馬力重量比。
減輕車身重量的方式,就是以傾斜裝甲讓比較薄的裝甲板能有較高的防禦力,同時還有減低風阻的效果,或許學跑車與飛機般減低風阻才是主要考量;而這種設計讓前車身缺乏安裝變速箱的空間,所以他的戰車原則上採用後輪傳動設計。
考慮到路輪低阻力、但履帶才能通過惡劣地形,克利斯汀就提出與Vickers Guy同樣的構想,可拆換履帶,結果M1928獲得路輪時速111公里、履帶時速69公里的誇張成績,引發外界關注。
至於高速震動的問題,克利斯汀覺得年輕後輩提出的懸吊緩衝行程不足,因此他提出了一種新懸吊,克利斯汀懸吊,與Vickers懸吊、及Horstmann系統一樣,在1930年代領一時之風騷。
基本上,狹義克利斯汀懸吊必須包括輪履雙用傳動,以及讓路輪像車輪一樣轉向的系統,很複雜也很罕見;廣義克利斯汀懸吊是垂直螺旋彈簧與Horstmann系統的混合,垂直彈簧不管直放還斜放都至少有整個車身厚度那樣長,拉大緩衝行程,還以槓桿的方式增加垂直彈簧緩衝行程,受力分散由槓桿支點與彈簧承受,減少垂直彈簧懸吊所有應力都壓在彈簧上,導致彈簧受力太高容易故障的弱點。
屬於平衡式懸吊的Horstmann系統,不管是水平彈簧還是傾斜彈簧,都是複數路輪與彈簧在同一平面上成對連動,系統外觀複雜但維修簡單且省空間,對高速行動稍微不利;克利斯汀懸吊每組彈簧與槓桿只連接1個路輪,路輪在彈簧與槓桿外側,還做得特別大,兼具車身側面防禦與路輪兼任頂支輪的履帶張力維持效果,系統外觀簡單,彈簧夠長的話緩衝行程很大,路輪大在拆掉履帶時也有比較好的攀越能力,適合高速與惡劣地形行走。
但克利斯汀懸吊的路輪幾個,則彈簧與槓桿就要幾個,不像Horstmann系統的彈簧可以共用,且克利斯汀懸吊還藏在路輪後,有問題就要拆路輪才能處理,鋼製大路輪那個重量可不是說笑的,比A2戰車的垂直螺旋彈簧還麻煩,零件多且複雜難修,還佔用不少車內空間。
不過M1928的高速與輪履雙用的吸睛效果很高,美國陸軍因而少量採購M1931做測試;蘇聯則早一步購買先前的測試車,回國進行仿製;英國則是交涉購買未果,以零件方式購入;最後的客戶是波蘭,與美國政府進行密切交涉,並從獲得資料自行設計出結構大不相同的10TP戰車,但亡國讓計畫停止;另外日本與法國也有類似計畫,但日本技術不足、法國也是亡國,所以停止。
透過這些交易,克利斯汀獲得資金設計他的最終目標,飛行戰車M1932,使用必要時加裝的螺旋槳與機翼,讓這輛戰車從軍艦飛行滑軌或航艦甲板上起飛,能在低空飛行直接登陸敵人土地的終極登陸載具,雖然到最後沒有生產,但就像英國A4E11成為兩棲戰車的始祖,M1932則成為空降戰車的始祖,不過這些是後話。
不管怎樣,美國陸軍最後還是不滿意,所以,與之前採購的那些英法裝甲車戰車一樣,還是沒有大量採購克利斯汀式戰鬥車,而在美國剛開始出現的水陸兩棲車輛,後來LVT的前身,則在審慎評估中,下訂單要到戰爭爆發以後。
倒是在蘇聯獲得Vickers協助及開始仿製克利斯汀式戰鬥車的時候,法國終於打破10年的戰車空窗期,開始生產戰車。

Edited by - dasha on 01/02/2022 09:25:04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5/30/2021 :  08:43:31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30
裝甲車體系的誕生:法國
Char 2C之後,1920年代法國廠商與法國騎兵都測試過裝甲車與戰車,但也都是少量測試後就讓廠商修改,步兵與炮兵甚至連爭取都爭取不到。
首先是戰車的機械結構實在太不可靠,讓法軍認為戰車當步兵的士氣增幅器兼任火力支援平台比較有意義;而FT-17剩餘太多,表現又能滿足需求,讓軍方不知道該如何開次世代戰車規格,特別是國民厭戰而想回到要塞傳統的時代中,戰車優先還是要塞優先是更大的問題。
接下來則是華盛頓公約時代,這時代以限制軍艦發展及統一海軍相關定義出名,但各強國也想進行陸軍裁軍與武器發展限制,本來會被箝制的對象只有法軍的超重戰車Char 2C、與數量最大的戰車FT-17,但英國A1與Carden Loyd車系出現後,法國就希望能連帶箝制英國,等到1930年的倫敦條約,確定不會對戰車研發進行標準定義與限制,才決定進行新一波戰車生產。
先下大筆訂單的是步兵,體系雖然按法軍的想法是輕重雙系,但實際上則搞到很像英國的重中輕Tankette的4重體系。
重戰車是Char 2C之前的案子,Char B改良的Char B1;中戰車是取代FT-17的FT-17最終款,同時擁有火炮與機槍的Char D;FT-17雖然要被取代,但因數量太大,加上Char D發展不順,所以替FT-17進行過渡型改良,把一次大戰步兵標準的8mm機槍換成1930年代步兵標準的7.5mm機槍,編號FT-31,因車重僅有Char D的一半,算是輕戰車;山寨Carden Loyd Mk. VI、但換成Horstmann系統水平彈簧的Renault UE,是Tankette。
這批戰車在1931年可說是宣告戰車新世代來臨的車輛:為了能防禦37mm步兵炮、以及法國研發中的25mm專業反裝甲炮,Char B1/D的裝甲最大厚度達30~40mm,而且炮塔還選擇新的鑄造技術,能一次製成複雜形狀,克服PA2那種複雜形狀手工藝品的量產問題,使得新車防禦力超過裝甲略厚的Char 2C。
新炮塔可以同時安裝47mm艦炮短管版與機槍各一,能兼顧反戰車、解決火力點、掃射壕溝等任務,讓雌雄戰車的分類成為歷史,Char B1以車身主炮為重,測試47mm長管艦炮與75mm步兵炮兩種構型,等於是Schneider's Char d'Assaut與Char d'Assaut St. Chamond再生,同時滿足步兵與炮兵的要求。但因採用新技術,導致炮塔研發拖延,Char D早期只能安裝FT-17的炮塔,外形看來就像放大的FT-17。
基於過去戰車之間聯繫的困難,Char D決定安裝當時的高科技電子產品、無線電,後來Char B1也追加此一需求,但因為無線電成本高操作困難還容易有雜訊,導致法軍先擱置,只有每幾輛挑一輛指揮車裝無線電,其他的繼續用旗語和鴿子。
Char B1/D的懸吊是教堂燭台式,比英國A1/A2車系的天秤式複雜,但基本上屬於同一套,因此實用車速及懸吊傳動可靠性與英國A2差不多,時速20~30公里之間,但故障率也是1920年代上半水準,成為Char B1/D的主要弱點。
在1930~1931年的測評中,Char B1原型車的評價是「完美無缺」,Char D1雖然有些小缺點,但軍方覺得炮塔問題解決後就能滿足需求,因此對比較便宜的Char D1正式下單,比較貴的Char B1則給予經費繼續研發,要讓車速提高到當時輕戰車與Tankette水準的40公里。
可是,1932年法國演習過後,很多層面上都大出意料之外,導致法軍的裝甲車輛與相關武器規劃,發生大轉彎,1933年所有車輛都重新研發,Char B1還有機會修改成Char B1 bis,從1935年起量產,Char D就從次世代主力變成過渡車,順便負責測試炮塔與火炮等次系統,車系有早期使用74馬力引擎、並換裝過數種炮塔與武器的Char D1,以及後期換成150馬力引擎統一規格的Char D2。
騎兵的AMD/AMR/AMC
先有動作的是騎兵:由於Citroen Kegresse裝甲汽車從1923年開始測試與修改,運輸車系Citroen Kegresse P17被大量採用,還外銷到美國;戰鬥車系AMC Citroen Kegresse M29(AMC Schneider P16)採用vz.27多角形車身簡化型設計與5~11.5mm裝甲,炮塔有37mm炮與7.5mm機槍各1門,有前後雙向駕駛座與適合惡劣地形的Kegresse系統,60馬力引擎而有50公里的時速,各方面性能參數都相當優良,被法軍騎兵視為最適合騎兵的偵蒐與作戰裝甲車。
但在1932年,半履帶車AMC Schneider P16、Renault UE改裝的全履帶車VM、以及裝甲汽車Panhard Toe M32比較,法國騎兵發現自己的思路錯誤。
原本騎兵的設想,戰車出擊前會隱蔽在壕溝內,所以AMC Schneider P16車身很高,以便從壕溝中也能觀測外界環境,並在必要時充當臨時火力點開火,但實際上大多數使用環境的遮蔽物很低,過高的車身要偵察敵軍,卻是先被敵軍偵察,打草驚蛇,就算真的進入壕溝,Kegresse系統的半履帶車進去以後就爬不出來了,全履帶車才行,這讓法軍騎兵重新研擬自己的作戰構想。
原本法國騎兵的裝甲車編號AMC,是騎兵(Cavalry)用機槍車的縮寫,現在就細分化,從低到高階分別為搜索機槍車AMD、偵察機槍車AMR、戰鬥機槍車AMC。
「搜索」是不知道有沒有敵軍時,到處巡邏的車;「偵察」是確定有敵人出現,但目標資訊沒有確定到能提供炮兵射擊,所以要前往確認敵人位置規模,並即時通報我軍戰術甚至射控資訊的車;「戰鬥」則是與敵人硬碰硬的車。
然後Panhard Toe M32下訂100輛,擔任過渡期AMD,並以此車為基礎設計次世代AMD;AMC Schneider P16同樣訂購100輛,降級為AMR兼任過渡期AMC,次世代AMR以VM為基礎修改;AMC則從頭開始研發。
新的AMD是Panhard P 178、AMD 35,這是法國首款軍用目的設計的裝甲車,不再是民用車輛改裝的裝甲汽車,雖然是基於裝甲汽車Panhard Toe M32設計,但改成後置引擎,車身前方最大裝甲厚度20mm,炮塔與戰鬥艙位於車身重心,減低開火時車身震動對瞄準的影響;至於火力則是25mm反戰車炮與7.5mm機槍各1挺,除了能對付敵軍步兵外,也能讓太大意的敵軍戰車吃鱉;不過軍方不贊成用AMD與敵軍硬拚,本車最大的用處,還是72公里時速與300公里續行力,以最短時間巡邏最大範圍的土地,讓我軍確認任務區內狀態。
AMR技術上是英國A4車系的遠房表兄弟,AMR 33,火力也一樣只有1挺機槍,比AMD 35還弱,裝甲只是相同水準,後來改良版AMR 35也只是加裝1挺13.2mm機槍或25mm反戰車炮,乍看之下似乎不適合較高強度的任務,但這邊就凸顯雙方任務性質的不同。
AMD 35車系高度2.15~2.31公尺,使用僅適合道路行駛的4x2路輪,在道路上快速奔馳,從稍微高於法國農村籬笆的高度觀察四處田野動態;AMR 33/35車系高度1.73~.188公尺,用上能越野的履帶,能隱蔽在法國農村的籬笆與樹叢之間,鑽入農田偷偷監視敵軍以利回報,讓炮兵或其他單位來圍剿敵軍。
較低的火力雖有礙戰鬥力,但無礙偵察,強化火力造成的車高增加,反而不見得是好事,AMC Schneider P16的火力防禦力雖然較強,在AMR任務其實比較不適用。
至於AMC需求,Renault很快以過去的經驗製出AMC 34,火力比照Char D的47mm短管炮,又或是25mm反裝甲炮,以120馬力引擎讓車速達40公里,問題是這輛車裝甲最大僅20mm,重量加到近10噸,懸吊卻是5噸重AMR 33的複雜設計:中央雙路輪是A4E1用過最簡單那種2輪板狀彈簧,前後路輪則是用水平液壓管當彈簧連到中央支架的平衡式,因為其設計,包括前置動輪,改良自不到3噸的Renault UE,用到2倍重的AMR 33還可以,到AMC 34就有口皆呸;而沿用FT-17的單人炮塔,車長兼射手兼裝填手還要兼偵察人員實在太沒效率。
收到惡評後的Renault馬上改進,研發雙人炮塔,引進同時為步兵設計的Renault R 35懸吊技術,以粗短水平金屬彈簧緩衝的Horstmann式懸吊,去掉容易漏油的液壓管,大幅提高可靠性與承載能力,讓重約15噸、180馬力的AMC 35以42公里時速奔馳甚至開火,都沒有大問題。
但AMC 35還是有問題,裝甲與火力。
AMC 35裝甲最大厚度加到25mm,雖然車身已經不是AMC 34的鉚釘外加鋼板,有些部分採用鑄造,形狀比較優良,但法國與德國從1920年代中期開始研發的反裝甲炮、或者說最早一個世代的反戰車炮,這時已開始服役。
25mm裝甲可以在100公尺外抵擋反戰車槍、200公尺外抵擋37mm步兵炮,新的反裝甲炮可在超過500公尺距離輕易洞穿,而且研發新款反裝甲炮的成果,既有步兵炮配合新穿甲彈的穿甲力也獲得大幅提升,AMC 35在400~500公尺外只怕都難以自保,但這距離先不說機槍不一定能打到趴在地上使用步兵炮的士兵,甚至連發現士兵埋伏可能都有困難。
在火力方面,當時法軍的47mm炮是艦炮截短的步兵炮版,穿甲彈以外有高爆彈,多用途性較佳,但穿甲力則是以炮口初速可達900m/s級的25mm反裝甲炮為優,而25mm炮的弱點在沒有穿甲彈以外彈種,當初為了減重便於攜帶,口徑調得太小,也不可能有足夠的炸藥量,導致AMC 35使用25mm炮就無法對付面目標,使用47mm炮則穿甲力較弱。
雖說與其他國家用的Vickers車系或FT-17車系相較,AMC 35的火力與裝甲仍居優勢,但在該車量產的1935年,希特勒撕毀凡爾賽和約並公然建軍,法國步兵的新戰車也進入競標量產階段,AMC 35看來便嚴重不足,需要新車,就是後來的中戰車Somua S 35,法軍騎兵首款定名為戰車而非裝甲車的車種。
而在講到S 35之前,需先看看以步兵為首的戰車發展。
各種35/36戰車
1932年演習後,相對於先前沒有量產專有戰車的騎兵與炮兵,步兵手邊有FT-17與Char D1改良案,還有Char B1 bis改良案,相較之下比較不著急,因此1933年提出的競標案,到1935年才開始生產,加上騎兵三個車種都有1935年改版,導致法軍戰車中35字尾的一大堆,畢竟當時很多國家戰車裝甲車的編號是以年份來取,才有這現象。
先前介紹英國A2戰車時提過,法軍德軍帶頭在1920年代中期開始研發新的輕型反裝甲火炮,要求一個3人伍就能自行拖帶,不含炮彈則1~2人便能使用,只能是小口徑輕量火炮,能否擁有足夠且合理的破壞力是個問題,雖然戰史總看得到一堆碰上死耗子的瞎貓,但武器設計不能靠運氣,必須確保從任何可能角度攻擊都有一定機率讓戰車喪失戰力,如何制定驗收標準,就是問題。
從「讓戰車喪失戰力」這點來考量,首先就是反戰車設計的修改,雖然1917年就出現反戰車專用地雷,但到1920年代末期,這東西都是履帶壓到後才啟動引信,會炸掉的只有履帶與懸吊,而在錳鋼履帶出現前,就算不用地雷,戰車履帶與懸吊也是平均作戰一兩天就會自己破裂故障,大家也知道要在車上攜帶零件,反戰車地雷對敵軍戰車製造的困擾不會多到哪去,己方步兵與工兵增加的工作量更大。
要炸的話,針對車身中間炸,摧毀引擎或戰鬥艙,才真的有效,因此反戰車地雷除了把炸藥量進一步加到5.5公斤的純粹加大威力產品、如德國Tellermine系列以外,還多出比較寬且引信突出地面、碰到車身才會引爆的Riegel mine,或是應用當時剛發現但還不清楚的門羅效應,務求能打穿車底,同時也讓戰車防禦設計多了個複雜的層面。
由於反戰車地雷只能用在防禦,還是在進入我方控制區域才能生效,敵軍沒壓到就不行,在地雷生效前就擊毀戰車的火炮也要有標準。
海軍在19世紀中後期就有火炮與裝甲防禦的標準,引進小口徑艦炮當戰車炮時,穿甲標準就是直接套用;但19世紀末期海戰的交戰距離就超過3公里,1905年拉大到6公里,1916年進一步增為15~20公里,從斜上方掉下來的炮彈比水平方向還多,而一戰的戰車接戰距離短則0.1公里,長還不到1公里,大部分敵火是從水平面射入,垂直面與水平面彈道分布是兩回事,穿甲彈應用的主要穿甲效應也是兩回事。
加上軍艦排水量在1890年代邁入萬噸階段,穿甲彈穿透裝甲後還要水平通過10公尺、垂直也是10公尺的多層艙間,然後再爆炸,才能有效破壞艦內重要部位,又或引爆彈藥;戰車先不說尺寸小得多,也只有Char 2C/B1 bis的構造比較類似船隻,多炮塔車才勉強算有多重艙間,對付戰車的穿甲彈雖然還是要穿透裝甲以外的底板或引擎等部位,但車內空間沒有大到需要炸開來才能造成損害,這也是不同之處。
1930年代的穿甲比較單純,口徑超過75mm的火炮用炮彈內那幾百公克的炸藥,一般認為就能破壞裝甲不到20mm的車,問題只怕引爆前炮彈殼太軟先破裂而沒爆,或引信啟動太慢導致彈飛一段距離才引爆,須要有針對戰車的引信;較小口徑火炮的炸藥不足以破壞車身結構,必須穿透裝甲,甚至在穿透裝甲後還要有一定程度的動能,才能對戰車裝甲車內部造成足夠的破壞,但是戰場上你不容易保證都剛好直接面對戰車正面或側面,通常都會以一定角度命中裝甲,因此,穿甲炮穿甲彈測試的條件,通常以斜擺一定角度的有效穿透深度為主。
而測試標準各國不同,比方法國常用是與垂直線夾角25度、德國是水平線夾角30度、美國是垂直線夾角30度之類,而且測試用鋼板的硬度厚度不同,德國硬度高而蘇聯硬度低,然後美國不只是斜擺30度,還要求必須有50%機率在穿透裝甲後再打破裝甲後方1英呎距離厚1英吋的鋁板,才算有效穿透,而蘇聯則以80%穿透距離為有效穿透等等。
後代官方單位會為了比較,會以本國標準去重新測試他國武器與裝甲車,又或是全部換算成垂直裝甲厚度,比方法國這時的25mm反裝甲炮APC穿甲彈,0.32公斤彈頭炮口初速918m/s、50%機率能打穿400公尺25度傾斜40mm裝甲,而德國測試則是打穿500公尺垂直10mm測試鋼板4片、與同距離傾斜30度的10mm測試鋼板3片;後來法國的47mm反戰車炮的法軍數據是APCBC穿甲彈,1.73公斤炮口初速855m/s、能打穿200公尺傾斜25度的80mm裝甲,英國手冊則是600碼傾斜30度的60mm裝甲等。
要注意這種資料到尾數都是整數,因為很多單位是看能打破1公分厚裝甲幾片,沒打破只是挖洞的會當成能量用在製造破片或殺人,無條件捨去,穿甲力出現有尾數的資料,以這個時代來說,可能是換算過來的,比方英制公制或三角函數換算,或是測試標靶比較特別,可信度恐怕較低,但可比較度則明顯較高。
而且有差異的不只是穿甲標準,戰車裝甲也有。
一次大戰就有好打造的鍋爐鋼與防禦力強的表面硬化鋼板之差,1930年代鑄造技術逐漸成熟,鑄鋼較易做複雜形狀加工,但難以壓密,防禦力比同厚度同材質同形狀均質軋鋼要低15~20%,與表面硬化鋼板差距更大。
而因強化鋼板用稀有元素含量不同,以及考慮重點應用範圍不同,不同國家同工法同形狀裝甲鋼的強度也不同,比方德國偏硬而美國偏韌,溫度在攝氏零下20度以上,蘇聯裝甲鋼是各國硬度最低的,但攝氏零下30度以下,其他國家的鋼料都會與玻璃一樣脆,蘇聯裝甲鋼反而有最強的防禦力。
在1930年代初期,帶頭進行這些穿甲武器與裝甲研發的國家,是法國,初期Char B1的正面裝甲厚度設定為40mm,Char D1只有30mm,理由就是判斷最容易以低角度面對敵人的正面,只要這種厚度的裝甲便足以防禦當時使用與研發中的反裝甲炮。
但隨反裝甲炮研發與1932年演習後,認為不足,加上德國37mm反戰車炮在1928年製出首門炮,1930年代上半已開始外銷,法國因而得知相關資料,因此Char D1換了裝甲厚度達40mm的炮塔,Char B1 bis直接把裝甲厚度提高到60mm,1933年研發的新戰車,也因此把最大40mm厚度裝甲視為基本要求,以利至少在500公尺範圍交戰能有自保餘力,另外就是新的反戰車炮研發,47mm炮,1930年代全球最強的輕型反戰車炮。
這時法國陸軍的新戰車標案,有4家公司參加,最後最高分得標的是眾車中性能最爛的一款,R 35,因為要比性能高,Char B1 bis除車速之外都是當時世界之冠,法軍現在要的是代替FT-17的量產車,先前曾視為主力的Char D1/2湊不出錢來買,才有這批新標案,這種案子只要能滿足一定程度需求,越便宜越好。
因此R 35車速(20公里)與裝甲(最大45mm)均為FT-17的2倍,車身炮塔都有部分鑄造件改善形狀與防禦力,火力是雌雄合一的37mm炮與7.5mm機槍各1,乘員一樣是2人,懸吊屬法國版強化水平彈簧的Horstmann系統,但路輪只有5個,車重10噸,得標。
同樣懸吊6個路輪與12噸車重的Hotchkiss H35,雖然車速達36公里,裝甲(40mm)所差無幾,性能居優勢,但比較大馬力引擎與比較大車重帶來的高價,就不得步兵青睞,落榜。
H 35沒拿到步兵訂單,但騎兵出手,因為輕小的AMC 35作戰能力難以令人滿意,騎兵提S 35研發案,這輛接近20噸的車不只用上次世代的47mm反戰車炮,其他如車身結構等技術都比當代全球其他戰車更先進,除了那個FT-17以來法國堅持單人炮塔的毛病以外,本車可以算是1930年代最先進戰車。
但因為技術太先進,所以量產碰上不少初期問題,以及更要命的,兩倍於R 35車重帶來的價格問題,這時騎兵看到H 35的車速,覺得還能接受,所以就撿來當輕戰車利用,當成中戰車S 35大量服役前的AMC。
便宜的R 35、快速的H 35、被嫌棄的AMC 35、各司其職的AMD 35與AMR 35,構成法軍構想中1930~1940年代戰車裝甲車數量上的主力,然後通通都是受Carden Loyd影響的前置動輪血統;至於追求極致性能、突破壕溝或擊敗敵人戰車的重戰車,步兵是Char B1 bis,騎兵是S 35,則都是法國舊戰車研發體系的後置動輪設計,炮兵則要等到下一段才獲得預算與裝備。
由於Char B實際上是與Char 2C同期的設計案,只是沒把75mm炮裝在炮塔內,只要1個機槍塔,重啟設計案時又與Char D同時而互受影響,加上1920年代技術進步到不一定需要電動機,也不需要獨立的後方戰鬥艙,乘員剩4個的情形下,Char B只要30噸左右,不到Char 2C的一半,只是重戰車而非超重戰車。
可是其他方面的設計概念與要求,雙方很類似,比方那個與菱形戰車一樣高的履帶,很適合爬壕溝;引擎艙的左方是引擎,右方則是通道,可以讓乘員上車,可以在防炮彈防毒氣的車內維修引擎,可以安置彈藥,想要的話還可以讓人躺在這邊,看是要搶救的雷恩大兵,還是想偷懶睡覺的成員,戰車史上第二台移動城堡,但不算運兵車與步兵戰鬥車的話,也是最後一台。
而修改設計的Char B1 bis,部分結構引進鑄造零件,並把車身正面的裝甲加厚到60mm,車身側面也有55mm,確保衝入壕溝時不只正面強固,側面也難以打破;火力方面,本來是車身裝火炮,可轉動的是機槍塔,爭議在要相容性高爆彈皆優秀的75mm步兵炮、還是具一定高爆力而穿甲力較優秀的長炮管47mm炮,最後認為高階戰車怎麼可以妥協搞到四不像,就兩種火炮一次滿足,因此機槍塔改裝S 35用的47mm炮塔。
Char B1 bis的75mm炮與榴炮相同,彈頭、裝藥、引信分離,增加儲存彈性與安全性,47mm炮則與海軍的速射炮及機槍相同,彈頭裝藥與引信一體化,加速裝填對付機動目標。這種高爆與穿甲分開、然後還有機槍掃蕩步兵的3重火力概念,影響到蘇聯將英國A1修改成T-35時的設計路線,也影響到後來美國的戰車設計,英國甚至一度也採用類似概念。
以一次大戰的經驗來說,這種三重火力,或許才是最理想的重戰車設計,即使法國仍覺得不滿意,一度提出Char B2/B3/BB等全新設計案,在戰爭將爆發前也有Char B1 ter的再改造案,不過火力配置還是相同,只是在防禦、動力、操控等方面有所改進,讓車身正面那門炮更容易對準目標,以及在可以躺平的空間配置額外人力之類。
相較之下,騎兵的S 35就沒採用3重火力,主因在騎兵自己研發的戰車不負責打破壕溝,重點不是裝甲一定要超過40mm,而是時速一定要超過40公里,雖然用上了190馬力引擎,懸吊是複雜不可靠但緩衝行程大的教堂燭台式,可能的話還是減重比較好,所以選擇彈藥體積較小且反戰車能力較好的47mm炮。
然後裝甲雖非S 35的重點,但因為炮塔與Char B1 bis共用,所以炮塔裝甲最大厚度也是一樣的56mm,車身正面則是傾斜22~45度的47mm厚裝甲,直到二次大戰爆發時,依然是數一數二的厚,也讓這輛戰車獲得相當高的評價。只是,單人炮塔與3人組員,加上來不及安裝的無線電,影響這輛車的作戰能力。
法國1935年車系到此完整了嗎?其實還有一輛,Char A/B/C主要生產廠FCM的產品,某些方面更先進的FCM 36。
雖然從Char D的炮塔,以及1935年車系的R 35/H 35/S 35車身開始,法國戰車大量使用鑄造件,改善外型增加跳彈機率,同時減少鋼板接合縫隙會被火焰噴射器燃料侵入起火的問題,但不管怎樣鑄造,車身還是數塊鑄造件拼合而成,這樣才方便先在車身內塞裝備。
每個鑄造件之間的接合,R 35與H 35都只能用鉚釘,在稍大口徑的榴彈、或動能超過一定速度的動能彈擊中裝甲時,就算裝甲不破,但很可能震斷鉚釘,導致裝甲脫落暴露內部,以及鉚釘破片在車身內亂飛造成傷害。
之前把表面硬化裝甲板用鉚釘加裝在有板金的車身上時,還有內部板金能擋住這些飛濺的鉚釘,而鑄造車身常常與結構一體化,減低製造複雜度,卻也沒有東西可以擋住這些鉚釘,甚至連掛在車身內部的物品也會彈飛,後來實戰中就發生過不少問題。
而在一次大戰後,出現解決問題的技術,焊接,連接處不容易產生致傷性碎片,而且焊接的形狀設計自由度高於鉚釘,但焊接的接合強度與材料強度問題都不少,因此最早大量使用焊接技術在武器上的國家是1920年代的德國軍艦,理由是能減重好幾成,隨軍艦引進,戰車之類的才跟進。
船隻製造商FCM把焊接技術用在戰車上,參與競標時雖因價格因素而輸給R 35等車,著眼於焊接技術,軍方最後還是訂購一些使用,稱為FCM 36,裝甲厚度雖然與R 35/H 35差不多,但鋼板強度高於鑄鋼,實質防禦力較強,只是因為當時焊接強度問題,炮塔安裝後坐力較大的長炮身37mm炮時,焊接部分就可能裂掉,所以沒有後續車款,產量僅100輛。
法國戰車裝甲車外銷在1920年代後半到1930年代前半被英國壓著打,不管FT-17還是Citroen Kegresse,在各國都被Carden Loyd及Mk. E車系所取代,這波35車系總算揚眉吐氣,不僅用上可以在500公尺距離打破幾乎市面上所有戰車裝甲車的反裝甲炮,同時還有同距離上、甚至是更短距離也可抵擋多數反裝甲武器的裝甲,懸吊的可靠性雖仍略弱,但其他方面也追上英國水準,更重要的,則是任務分明的裝甲車輛體系,創造步騎炮全面機動化的開始。
不過,法國1935年車系仍有個明顯弱點,就是工兵與後勤體系沒有裝甲化,雖然法國以Renault UE車系作為前線運輸載具,後方則設法徵用火車與民用卡車,但這樣真的夠嗎?
從1940年法國提供給英國的25mm反戰車炮都是馬拖版,車拖會半路掉落,讓英軍只好把拖曳炮裝上車,把人趕下車這點來看,法軍的運輸車不夠,所以裝備預設不是車拖,而是馬拉甚至代馬輸卒來搬......
會搞到這樣的主因,就是馬其諾防線的建設,吃掉差不多60個裝甲師份量的車輛預算,剩下的錢只好戰車優先、運輸車擺一邊。

Edited by - dasha on 01/02/2022 09:26:00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5/30/2021 :  08:44:41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31
其他國家的1930年代上半
英國這時則是Vickers全盛時期,所以狀況與法軍可說相反,火力與防禦力最強的戰車是A2車系,3pdr與法國47mm炮口徑雖相同,但穿甲彈的炮口初速卻差異甚大,法國新開發的47mm炮已經是700~900m/s水準,英國源自19世紀末技術的3pdr還不到600m/s,穿甲力與法國25mm反裝甲炮大概同級。
而英軍車身正面8~12mm裝甲,只有加上引擎的部位才能與法國那堆40mm以上裝甲的車輛相提並論,炮塔部分不到法軍戰車的1/3,機動力也與法國最差的車輛相當,就更不用說A4車系,縱使可靠性優於法國戰車,但性能差異甚大。
相對的,運輸車就是另一回事,Vickers研發的履帶車底盤沒幾種以戰車身分在英國服役,但除了A1以外,英軍幾乎採購了其他Vickers推出的履帶車底盤,用以拖運火炮、裝備、以及補給物資,A4輕戰車系列實用上也常常當拖車。
Carden Loyd Mk. VI採購量雖然不到法國Renault UE的一成,但主力是改良的Universal Carrier,不僅效法Renault UE加裝後方運貨平台與拖車,還能多載2~3人,而英軍這時的火炮,也配合拖車修改,適合長時間高速拖運,以機械化程度來說,這時英軍可說當世第一。
更重要的,Vickers這些車輛的底盤可靠性優於法軍,加上英軍還有印度款的卡車車身裝甲汽車,整天在廣大的印度次大陸到處跑,相對於法國裝甲車強調歐陸強國之間大戰的高強度戰場方針,英國裝甲車則偏重於大範圍殖民地巡邏。
雙方剛好相反的原因在戰術:1918年的亞眠會戰,進攻的英軍因戰車故障太多而後繼無力,雖然富勒提出4500輛戰車的計畫,但一樣是40%以上故障率的話,不到10天能動的車輛依然會少於100輛,更不用說戰後根本別想搞這麼多戰車。
所以英軍的想法有一點向一戰後期的德軍靠攏,戰車在突破敵軍壕溝後,追擊應適可而止,並盡快把後方的步兵炮兵等部隊運到前方,建立新的壕溝陣地,讓戰車能在新陣地後方休整,修完以後再進行下一次進攻與追擊,重點在如何以最快速度把後方部隊運到前方,這讓英軍傾向於比較重視運輸車輛。
而法軍在1918年成功的戰術,關門放狗的大縱深口袋戰術,戰車裝甲車負責的是阻截突破壕溝的敵軍,並切斷其後方補給,所以作戰車輛與確認敵軍是否已滲透突破的AMD/AMR,比較重要,後勤的話,在自己領土上,總是有辦法的,但相對的就不適合進攻。
這兩種模式的對錯,很有趣的,在西班牙內戰與二次大戰的教訓可說剛好相反,但最佳解答卻不是雙方,而是結合雙方優點的德國,倒是另一個結合雙方優點的蘇聯,卻成為二戰中損失最大的苦主......

Edited by - dasha on 01/02/2022 09:28:54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5/30/2021 :  08:46:08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32
不過,對於英法蘇與美德以外的國家,他們跟不上這種層級的討論,因為缺乏必要的工業實力與經費,他們的重點,一是建立自己的戰車設計製造能量,二是比較裝甲車、Tankette、與戰車的相對優缺點,決定以何者為主力。
這時最受注目的應該是日本,因為他們是第一個非白種人國家建立自有戰車工業的範例。
在1920年代,相對於大舉引進外國技術量產戰車的義大利、波蘭、瑞典,日本的選擇與美國差不多,英法等國的戰車裝甲車都買個幾輛,自己也提出一些研發案,設立專屬的測試部隊,有時還與自己改裝的裝甲列車一起丟到軍閥內戰中的中國進行實戰測試,比方濟南事變模仿勞斯萊斯的裝甲汽車、一二八事變的Vickers Crossley裝甲汽車等,乍看之下機械化部隊規模比法國支援的那堆中歐國家還小,但進入1930年代,自己的東西就出來了。
日本裝甲車的研發體系,同樣是重中輕Tankette外加裝甲汽車,不過源自於A6車系的多炮塔重戰車九一式與九五式始終只有個位數;源自Mk. C、使用57mm炮的八九式中戰車,與源自Renault NC、使用37mm炮的八九式輕戰車,在中國大陸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熱河事變,及日本二二六事件中,都曾上場,但因可靠度差又不符合實戰經驗,車系就此絕後,包括後置動輪。
可靠度差容易理解,實戰經驗是怎麼一回事?一如蘇聯內戰,日本在中國的作戰也是大空間低火力密度環境作戰,除了上海的一二八事變這種大城市內的作戰外,很難碰到需要大火力厚裝甲戰車硬幹的陣地,反倒快速沿鐵路與道路擴張,在敵人猝不及防下攻佔戰略要點與控制交通要道,將敵人分割在互無聯繫的區域,比較重要,裝甲列車與車速40公里的裝甲汽車比較好用,車速25公里上下的戰車發揮不了作用,所以九十式列車炮與九四式裝甲列車正式成軍。
但是,由於東亞有大量水田,不只如歐俄般泥濘,還有田埂會卡住車輛底盤,裝甲列車走在鐵軌上不會碰到,履帶車還有可能克服,輪型車相當困難,因此日軍還是得出需要履帶車的結論,而Carden Loyd車系能滿足此一需求,所以日軍也就與英軍一樣,以Carden Loyd Mk. VI為基礎,研發有迴轉機槍塔的Tankette,包括自行研發的九二式重裝甲車,以及從Carden Loyd Mk. VI衍生成類似A4車系的九四式輕裝甲車。
九二式的1挺機槍塔機槍、加車身右側另一個可裝6.5/13.2/37mm任一的武器裝置點,火力較優異,而且為了減低重量採用焊接車身,比英軍更早一步,但7年生產167輛,幾乎每輛外觀上都有差異,特別是早中晚期最大識別特徵,懸吊。
九二式早期與中期都屬於英國A2垂直彈簧懸吊設計,但日本改用技術比較簡單的板狀彈簧,早期是2組4路輪,中期是4組6路輪,又因可靠性與緩衝行程仍不足,晚期改成平衡式懸吊,以1個長螺旋水平彈簧套筒連接前後2對台車上共4個路輪,與法國AMR 33/AMC 34的設計概念類似,可靠性與緩衝行程才到合格水準,但這樣改就讓本車作為測試底盤的意義大於實際戰車的意義。
而九二式車身6mm裝甲在大部分角度無法抵擋7.92mm步槍的穿甲彈射擊,成為本車最致命的弱點,若非靠愛國捐款,根本產不到那麼多輛。
九四式輕裝甲車用上晚期九二式的水平彈簧懸吊,其他部分則是成熟的Carden Loyd設計,6年生產843輛,車身8mm裝甲雖不能完全避免7.92mm步槍穿甲彈擊穿,但有效防禦角度明顯增大,加上可以當拖車運貨,評價便高得多。
因此日本下一輛自製輕戰車,也是日本在二次大戰中生產量最大的主力戰車,日本自有戰車體系的開始,九五式輕戰車,便以九四式輕裝甲車為基礎衍生,就連車重也與Mk. E差不多,7~8噸。
以1935年服役的戰車來說,九五式的火力已經偏低,雖然是取代37mm步兵炮的新款同口徑炮,但穿甲彈炮口初速只有500~700m/s,穿甲力頂多與法軍R 35相當,且火炮在正面、機槍在側後方的安裝法,看得到英國A2的影子,但這時代只剩裝甲汽車這樣裝。
而這重量的車只能裝6~12mm裝甲,或許是無可奈何,但只能抵擋步槍穿甲彈的防禦力,在1920年代還算標準水準,在這時已經明顯落後。
唯一值得稱道的,是機動力,在吸收實戰教訓後,不僅車速是滿足需求的40km,懸吊、底盤高度、車身寬度等,都考慮到東亞常見的田地,避免卡住,雖然也有資料抱怨效果不夠好就是;懸吊則改良自九四式輕裝甲車,比同時英國的Horstmann系統傾斜短彈簧、法國簡化後的水平短彈簧更複雜且更脆弱,但因為每邊只要1根優質鋼材製作的長彈簧,比較符合日本當時的材料科技水準,也成為日本直到戰敗為止用的標準戰車懸吊系統。
同樣好用的,還有裝甲汽車與裝甲列車,九二式/九三式裝甲車概念分別類似英國的勞斯萊斯與Vickers車系裝甲汽車,也看得到混編在同一單位的照片,要說日本產品有何不同,大概就是裝甲外形更單純原始一點,特殊之處就是會加裝對空與對高層大樓用的高射角機槍,這是一二八事變碰到空中攻擊與城鎮作戰高樓攻擊的經驗。
九十式列車炮與九四式裝甲列車不用說,比較特殊的則是受到KH-50概念影響,使用可拆裝路輪的車輪鐵軌兩用裝甲汽車、九一式廣軌牽引車,以及履帶鐵軌兩用的九五式裝甲軌道車,雖然分別源自汽車與履帶車,而且固定武裝與Carden Loyd Mk. VI一樣是可拆裝,但因為也能拖帶小型車廂,屬於裝甲列車最新的一個系列,能在10分鐘以內完成橡膠輪胎與鋼輪的拆換,並可因應不同寬度軌道而調整輪軸寬度,在中國戰場相當實用。

Edited by - dasha on 01/02/2022 09:29:39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5/30/2021 :  08:47:06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33
雖然不是裝甲列車,但同時在歐洲也有這種車輪鐵軌雙系統公車卡車的出現,迄今鐵軌捷運檢查仍常用這類系統,不過歐洲列車仍以內部調兵應用為多,所以不像在敵國土地應用的日本加上裝甲。
歐洲的雙重系統車仍以輪履雙重為主,其中法軍英軍雖已半放棄這類系統,但奧地利與瑞典仍有可收放路輪的履帶車,奧地利是Austro-Daimler生產的ADMK Mulus,全車與輪履系統都很像Carden Loyd嘗試過的可收放路輪,同樣是前置動輪,屬於Tankette。
瑞典L-30就屬於輕戰車,最大14mm裝甲及37mm炮在1930年代初期算是一流水準,而車旁可以30秒內放下收起的路輪,還能當浮球用,讓車重近12噸的本車成為當時最重的水陸兩用戰車,雖然路輪設計源自瑞典外購的Carden Loyd Mk. V,但本車還採後置動輪設計,算是瑞典最後一款沒Carden Loyd血統的戰車
L-30本來可能大量生產,但因經濟大恐慌而沒訂單,下一款純履帶車的Strv M/31就換成前置動輪,跟隨Carden Loyd的腳步,並成為瑞典後續一系列輕戰車的起點。
雖然自行生產研發戰車,並以自有卡車改裝出20mm機炮與1~2挺機槍的裝甲汽車,但20世紀初期的瑞典仍非工業大國,戰車工業還是靠德國流亡廠商建立,因此瑞典外購裝甲車輛並不少,而且多半是些很少用戶的車,比方Renault NC、Carden Loyd Mk. V輪履雙用車等,雖說因此學會多種懸吊與傳動,並在1934年演化出L-60輕戰車,是首輛使用後來戰車主流懸吊系統、扭力桿的車輛,不過瑞典仍持續從外界引進戰車,只是1930年代的合作對象,開始轉向捷克。
捷克的PA 2/3裝甲車雖因外型複雜導致產量低,不久金融大恐慌導致該國缺錢,只能尋求更便宜的車輛,以既有汽車改裝的vz.30裝甲汽車負評如潮,就乞靈於英國Carden Loyd Mk. VI車系與Mk. E。
Carden Loyd Mk. VI改裝出的密閉戰鬥艙機槍車vz.33,雖與原車一樣容易暈車,但捷克藉此學到了摳錢方法,接下來是沿用vz.33懸吊、有37mm炮與最大15mm裝甲的失敗輕戰車LT-34,以及用Vickers懸吊、可視為Mk. E捷克版相對成功的輕戰車LT-35。
不過捷克製造的Vickers懸吊評價是複雜不可靠,因此該國外銷車TNH/LT-H就將Vickers懸吊進行符合自身工業水準的簡化,英法都做過的2路輪板狀彈簧平衡式懸吊,本車先外銷給伊朗,但因懸吊簡單可靠,羅馬尼亞與瑞典等國也跟著採購。
同樣是依靠喀爾巴阡山的礦藏,波蘭與捷克在軍事技術上有時有些瑜亮情節,在裝甲車輛方面,由於波蘭剛與蘇聯作戰過,並搶下寇松線以東原本劃給蘇聯的土地,國防壓力更明顯,對爭取裝甲車輛授權也較積極,先在1920年代生產FT-17與Citroen Kegresse車系,1930年代又以Carden Loyd車系研發TK3/TKS,被原廠稱讚是Carden Loyd車系懸吊改良最佳版本,接下來就是波蘭版Mk. E的7TP,雖然都算是法英授權,獨創性與可靠性比捷克TNH/LT-H略遜一籌,但到1930年代前半為止,性能則居優勢。
相較於這些中歐國家,華盛頓公約五強之一的義大利在FT-17授權版Fiat 3000之後,就只能以Carden Loyd Mk. VI授權版CV29為基礎,提出懸吊與武裝改良型CV33/35,並研發獨有構想的外銷版5噸戰車。
而義大利自己採用的CV33/35除了標準的6.5mm機槍1挺以外,還有8mm機槍2挺、火焰噴射器、3pdr炮等幾種版本,裝甲也有強化,Carden Loyd Mk. VI各使用國嘗試過的各種強化改裝,大概都被義大利當成正規配備,懸吊也逐漸更換成Vickers懸吊,以便提高越野性與爬坡能力。
相較於只有FT-17與Carden Loyd Mk. VI兩車系不斷修改的履帶車,義大利裝甲汽車或許因為一次大戰前開始的傳統,還有點樣子,Fiat AB 611是類似Vickers Crossley的6+2輪裝甲車,裝甲8~15mm,有迴轉炮塔與2個武器安裝點,或是2挺機槍、或是1挺47mm炮與1挺機槍,除了太重缺乏爬坡能力外,倒還可以。
身為最早採用裝甲汽車並獲勝的國家,在一次大戰中卻因主戰場偏向山地,加上義大利本身也是多山的半島,因此對戰車及裝甲汽車的用處產生懷疑,認為這種東西在山區用途有限,而最早的Fiat 2000/3000更惡化這種印象,因此義大利對於各類裝甲車的應用,都不熱心。
另一個同樣不熱心的國家,則是德國,不過那是裝的,實際上偷偷研發很多,不只自己研發,還透過瑞典並與蘇聯合作,但其成果幾乎都是在1935年希特勒撕毀凡爾賽合約後才公諸於世,而這時又爆發義大利征服阿比西尼亞(今衣索匹亞),隨後就是西班牙內戰,一次大戰後的和平消滅,戰車裝甲車隨著動亂與戰爭來臨,進入史上發展最快的時期。

Edited by - dasha on 01/02/2022 09:30:12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5/30/2021 :  08:47:59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34
阿比西尼亞到諾蒙汗
1920年代維持穩定的國際秩序,因1929年經濟大恐慌影響,帶來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與退出國際聯盟,遠東的國際秩序開始動搖,但下一步破裂要到1935年德國撕毀凡爾賽和約重新建軍,義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亞並退出國際聯盟,加上英德海軍協定引發英法裂痕,華盛頓公約體制終於走向崩潰。
阿比西尼亞在19世紀曾利用地形抵擋義大利入侵,這次義大利再次入侵,地形與人力的優勢還是在防禦者阿比西尼亞一方,然後阿比西尼亞也有Carden Loyd車系,雖然數量上不如義大利,技術差距不大,要說差距也是在空中,義大利這次能獲勝,主要還是阿比西尼亞自身內部問題。
對戰車而言,這次戰爭證明了戰車在山區運用只是有限制、不是不能用,其裝甲與裝備拖帶能力可大幅強化部隊的山區作戰與後勤能力,配合空軍從空中偵察與攻擊,更容易用火力硬打開卡在山路上的敵軍,成為義大利重新推動戰車發展契機之一。
下一次西班牙內戰,則是很多意義上與歷史潮流逆行的戰爭:共產黨支持一方輸給法西斯陣營,共和國被波旁王朝推翻,攝政代替國王執政,戰車裝甲車來說,則是戰車數量與性能居優勢、會戰常勝且常勝後撤軍的一方,輸給數量與性能居劣勢、戰車戰常敗卻總能達戰略目標的一方。
西班牙本身的戰車不過20輛上下,戰爭中自行改裝數量不明的Holt履帶車與汽車,充當戰車及裝甲汽車,西班牙以外很少人注意這些車。
而外援提供的戰車,義大利是源自FT-17系列的Fiat 3000、與Carden Loyd Mk. VI車系的CV29/33等Tankette;德國的I號戰車則是在蘇聯看到Carden Loyd Mk. VI蘇聯版T-27以後受啟發的設計,同樣是前置動輪,規格比較接近A4車系,但懸吊比較接近T-27,這些車火力僅限於機槍與火焰噴射器,理論上打不破10mm以上的裝甲。
蘇聯卻是高一階、源自Mk. E的T-26,以及BA系列裝甲車,防禦力均非機槍能打破的不說,這些車還有可發射榴彈與穿甲彈的45mm炮,裝甲30mm都未必擋得住。
但是,決定西班牙戰場戰車應用的因素,卻是反戰車武器。
德國新武器、從步兵炮變成反戰車炮的37mm炮,以及一次大戰中研發就有想到反戰車用途的高射炮88mm炮,通通登場,其他國家的產品更不用說;而在槍炮、反戰車壕、反戰車地雷這類一次大戰就使用的正規武器外,本來是對付火力點與碉堡的火焰噴射器,以及受啟發的土製火焰瓶,也在這場戰爭中被用來對付戰車,更進一步提高反戰車武器的密度。
戰車與反戰車武器之間本來就是拉鋸關係,而在西班牙內戰中,天平極端傾向反戰車武器一方:首先在於德義蘇的戰車裝甲車提供像擠牙膏,每次一小批,加上還要進行人員訓練,每次參戰的戰車數量都不多,反戰車武器不管數量還是密度,通常都居明顯優勢。
而一次大戰中實際編組大規模裝甲部隊進攻高強度陣地的軍隊,只有英法,他們都沒有明目張膽派人參加,成建制派兵的德義蘇有防禦戰車進攻的經驗,也用過零星戰車進攻,但沒有組織大量戰車進攻的經驗,因此防禦敵軍戰車進攻表現可圈可點,自己進攻就是鬧劇。
雖說戰車的機動力在好幾次機動防禦中都拯救了前線單位,但只要是敵方注意到而事先有備的大規模作戰、或是運氣很差的時候,戰車一方的狀況就慘不忍睹,比方拋下支援的步兵自己衝入壕溝或鋼琴線陷阱中喪失戰力,大搖大擺出現在開闊區後被集火攻擊,與敵人反戰車陣地硬幹,搭在車上的騎乘步兵被拋下車等等。
另外,鋼板接合處、車身各處門縫、炮塔與炮盾、車身與炮塔等各部位,碰到火焰噴射器或火焰瓶的時候,很容易有縫隙讓燃燒液體滲入在戰鬥艙內燃燒,也容易有步槍子彈或破片濺入傷害乘員。這些事情經過媒體刻意渲染後,讓當時民間的戰車支持派紛紛改變風向,算是史上首次「戰車無用論」風潮。
這波風潮讓民間輿論對戰車的評價轉向,紛紛強調各種反戰車武器與反戰車戰術,只有富勒指出問題所在。
參與西班牙內戰的戰車,都是輕戰車甚至Tankette,這種東西本來是犧牲火力防禦力換取大量生產的產物,應用上要不是集中到比敵軍現場的反戰車炮與重機槍還多,用數量壓倒敵軍,就是負責相當於法軍AMD/AMR車系的任務,穿透敵軍陣地與防線的任務應由重戰車負責,而且還必須有步兵炮兵緊隨,拿錯誤的武器用錯誤的戰術投入錯誤的戰場,自然無用。
軍方的看法,雖然各國略有不同,但原則上接近富勒,他們知道戰車對士兵士氣的正面影響,也有管道接觸些比較詳細的資料,或靠經驗從媒體不注意的細節發掘出關鍵,即使投注更多資源在反戰車武器,但並未停止新戰車的研發。
這就更不用說先前在阿比西尼亞打過的義軍,與稍晚在中國進行全面戰爭的日軍,對手的戰車、反戰車武器、與現代化作戰的知識組織均差一大截,加上有裝甲汽車與裝甲列車替戰車運兵運補給,還有空中支援,戰略與戰術方面或許差距還小,現代化武器應用戰術就明顯是20世紀軍隊與中世紀軍隊之差,所以覺得幾近單方面輾壓對方的戰車與裝甲車有用得很,只是與原來的想定有些不同,這就帶來1939年二次大戰正式爆發前,各國戰車、裝甲車、與裝甲戰術編組上的差異。

Edited by - dasha on 01/02/2022 09:30:48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5/30/2021 :  08:48:56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35
走錯路的法國
法國在1930年代前半推出一系列當時火力、防禦力、與結構製程均居冠的戰車及裝甲車,這些車到1930年代後半都還沒落伍,因此法國的重點,一是現有戰車量產與改造升級,如R 35換裝長炮管高穿甲力的37mm炮、H 35改用輸出更大的引擎、反戰車炮從25mm換成新研發的47mm等,通稱為R 38、H 39。
二是補足炮兵的不足,啟封一次大戰的列車炮,並把當時模仿英國Gun Carrier的自走炮車,194mm自走炮及280mm自走臼炮,也挖出來完成研發與生產,用來打破德國開始建設的齊格菲防線,加上1930年代版Char d'Assaut St. Chamond、ARL V39/SAu 40的設計案,與只是單純攜帶火炮到前線的Gun Carrier不同,法國的自走炮加上液壓驅動設備,讓火炮無法搬下車使用,但有更高速精準的控制系統,向現代自走炮邁進一步。
三是鑑於Renault UE的使用經驗,提出更大型、運輸能力更優良、裝甲更厚的替代性密閉戰鬥艙運輸車輛要求,Lorraine 37L車系,分成6路輪的加長型、4路輪的縮短型、2路輪的附加拖車,運載加拖曳物資量可達1.5噸,懸吊就是最簡單的2路輪板狀彈簧平衡式,簡單緩衝行程短,比其他法國1935年車系的同系列設計可靠性更高。
1920年代法國的戰車戰術,基本上還是1918年經驗的堵截與關門放狗,但看到英國的單人戰車及作戰計畫1919,已經有年輕軍官提出獨立裝甲師、與獨立兵種裝甲兵的建議。
Lorraine 37L是讓戰車與自走炮後勤系統脫離現有兵種體系的重要一步,除AMD/AMR車系以民用卡車補給之外,其他戰車單位均佈署Lorraine 37L,提供彈藥燃油與裝備補給;接著改裝出Lorraine 38L,在戰鬥艙內裝4名步兵、拖車拖6名步兵,是英國菱形戰車Mark IX以後首款履帶式裝甲運兵車;更進一步把所有步兵都裝在車上的Lorraine 39L,也已進入研發階段。
可以說作戰計畫1919對裝甲師要求的自走炮、運兵車、運輸車等,在Lorraine 37/38/39L推出後,已經齊備。
可是西班牙內戰中戰車的拙劣表現,大幅降低戰車派的發言力,本來裝甲師就有個大缺點,很花錢,一次大戰中法國是年輕男性戰損比例最高的國家,對戰後經濟復甦及人口成長本已明顯不利,若干經濟支柱如松露等作物生產更遭到毀滅性打擊,產量只剩戰前的1%,經濟不佳也就沒錢建軍,然後又耗鉅資在馬其諾防線建設,還能有多少錢造戰車?
所以法國一度期待Renault UE可以在加裝武器後當戰車,加裝拖車後當運輸車,大量生產讓這個便宜底盤更便宜,做到人人有車搭,也期待R 35夠便宜,可惜不僅是價格壓不下來,產能抬高也有困難,1935年車系得標落榜通通有獎,也是為了要拚數量。
於是,直到1939年9月1日德波開戰時,法國擁有當時火力、防禦力、以及完整度最高的裝甲車隊,可是戰術與編組反倒違逆歷史潮流,打散分配到步兵騎兵各單位下,Lorraine 37L則提出安裝火炮的研改方案,特別是反戰車自走炮型,以利對抗德國的戰車,讓關門後放出的不只大狗能咬人,小狗一樣尖牙利齒,把運輸任務擺到一邊。
但假如德軍不進攻的話,法軍該怎麼辦?就用一次大戰的炮兵戰術,炮彈一路耕開德軍防線,至於法軍在一次大戰從未靠這戰術突破德軍的問題,就被忽視了。

Edited by - dasha on 01/02/2022 09:31:21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5/30/2021 :  08:49:41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36
舊戰術新分類的英國
英國依然是依循1918年經驗設計戰術,但與坐待德軍進攻的法軍不同,英軍應用戰車部隊進攻敵陣的經驗,到1939年為止仍為舉世最豐富,因此英軍的戰車戰術重視進攻,但講求步兵炮兵緊跟,隨時重建壕溝線保護戰車,這或多或少牽制了戰車單位的機動力。
當然以早期戰車那種每日40%的故障率,不這樣也不行,而西班牙內戰的經驗,事先有備的陣地可以輕易擊潰敵軍戰車進攻,特別是拋下步兵炮兵自顧自衝鋒的戰車,強化了英軍對自身戰術的自信。
而且面對反戰車陣地,一次大戰德軍英軍都已經提出解答,炮兵與空中密接支援,所以英軍不認為戰術層面上戰車有甚問題,要說有問題的話,則是在戰車本身。
1920年代英國的戰車裝甲車研發案,能成案採購的只有取代Whippet的輕戰車,而且認真來說還只有A2車系,其他甚至是更低一階的Tankette,取代菱形戰車的重戰車沒一個量產,頂多有1輛A6在1930年代初期用於宣傳而就役。
1935年希特勒撕毀凡爾賽和約後,英軍法軍都覺得該為戰爭做準備了,這時英軍想的,就是補齊戰車的缺口,研發代替重戰車與輕戰車的新車輛,也對現有的裝甲車、反戰車炮、Tankette車系進行升級。
Tankette車系升級就是廣義的Universal Carrier,輕戰車則是A4車系末期款輕戰車Mk. VI,並以這些車輛底盤為基礎,研發新的火炮拖曳車、Dragon車系,但不考慮自走炮,因為英軍認為大口徑火炮的後座力太大,要的話就用裝甲列車甚至列車炮,用履帶車或汽車底盤承受火炮的後座力,不如直接用大地承受,重點在於改良火炮炮架與拖曳系統,讓火炮能跟著拖車高速奔馳,因此當時看得到使用履帶的火炮,就是讓Dragon拖過壕溝用的,至於中小口徑的榴炮與反戰車炮,裝上戰車就好了,所以問題就變成戰車要怎樣設計。
這時其他國家都追隨英軍在一次大戰定下、或認真說是A1/A2車系分類的重輕戰車,然後較重的就裝甲火力能疊就疊,較輕的則看裝甲與速度重視哪邊就強化哪邊;但英軍還記得他們是為何劃分戰車,重戰車是前衛戰車與主戰戰車、雌雄戰車的合體,帶步兵突破與掃蕩壕溝,輕戰車則是突破壕溝後快速破壞敵軍後方組織與補給,輕與重只是因為當初能用的戰車引擎最大只有100馬力上下,想快就要讓車輕。
現在技術已有進步,不須再看車重,考慮運輸便利性,英國就把戰車依任務劃分成2種新分類,低速重甲帶領步兵的步兵戰車,與高速縱橫敵後的巡弋戰車,不同任務但車重差異不大。
不過,一開始只是軍方開始戒備,政界還不想打仗,所以步兵戰車與巡弋戰車都必須在有限預算下生產,都是小車,先提出的案子是巡弋戰車A9,A6的直系繼承者,重點是車身前方2個機槍塔與後置動輪,對於賣了好幾年前置動輪車的Vickers來說,不知該說突破還是回歸初衷。
A9的評價,基本上是失敗作,因為多炮塔是針對壕溝環境的設計,二次大戰卻幾乎沒有壕溝戰,很少有戰車須面對大量壯男從四面八方湧過來對你採取熱情攻勢並爬到你身上把根又硬又長的東西或會激烈爆開的東西塞入不能被插入的洞口,從幾百公尺外硬是開炮打洞的還比較多,機槍手的視野重要性偏低,能提供較佳視野與射角的機槍塔反而容易製造故障與提高單價;雖然機槍塔所在部位,等於有槍塔正背面與車身的3重裝甲,防禦力會提高,但只有6~14mm裝甲的A9實在太薄,德國37mm炮在1公里外都能打破,沒有作用。
懸吊則可視為Mk. E的Vickers懸吊改良版,從每組4小路輪變成1大2小路輪,單邊2組,小路輪在中間而大路輪在前後,搭配後置動輪設計,雖然設計穩定可靠,並讓車輛有最高40公里、越野24公里的時速,但當時英國戰車兵稱之為「低速懸吊」,對於高速為第一優先的車種來說,這絕對是批評。
而穿甲版用2pdr、或先以3pdr炮墊檔,榴彈版用3.7吋榴炮,用法則是老一代野戰炮的直接射擊,這種雌雄戰車式火力分工,導致穿甲版碰到車輛以外的敵軍因為只有沒炸藥的小口徑動能彈,無法制壓,榴彈版就等著被敵軍開罐頭。
但這輛車也有些技術值得注意:車身採用「舟狀」的多角形設計,製程比捷克PA2要簡單許多,而與當時在裝甲車上已開始普及的多角形同樣,幾乎沒有哪個角度正對敵人火力來源,有讓較低穿甲力炮彈滑開的能力,但舟狀的最大特點在車底也不平整,反戰車地雷爆發時震波會往兩側傾瀉,也就是防禦設計包含到車底,同時也對懸吊強度有正面影響。
A9車內有無線電以外,還是英國首款全液壓驅動炮塔的車輛,讓火炮瞄準更平順省力;使用卡車的150馬力引擎,生產快維修容易,戰爭期間英國裝甲車輛多數便延續這種做法,以利量產。
由於裝甲很明顯不合用,加上英國武官視察蘇聯演習後,對BT戰車與克利斯汀懸吊推崇備至,英軍開始設法引進克利斯汀懸吊,提出A13以後的巡弋戰車案,但美國阻止英國取得克利斯汀的技術,影響A13案進度,變成下一個時代的車,A9就改裝成A10當成墊檔車,裝甲增強為4~30mm,機槍塔省略,車重因此從12噸增為14噸,車速減為26公里,不像巡弋戰車該有的車速。
這車的評價其實也不好,畢竟法國老早就發現裝甲要40mm以上才夠,而且法國人自己的40mm還有一點傾斜角,A10機槍塔部分是直接用垂直鋼板遮住,防禦力就更低一截......
然後在A9/10與A13巡弋戰車案之間,是啟動時間在A9成案之前,但確定成案稍晚的步兵戰車A11,這輛車是用Mk. E為基礎修改,但與A9/10一樣換成後置動輪,省掉車後引擎到前車身的傳動系統。
由於要求重裝甲,整輛車的車身變窄,只有1個而非2個機槍塔,讓火力掉到早期型A4車系或法國FT-17雌型水準,乘員只剩2人,引擎從Mk. E近90馬力引擎改成汽車用70馬力,而車重從7噸增為11噸,導致車速只有13公里,續行力130公里,與Whippet Mk. A都相當。
懸吊則沿用自Mk. E,在車身變窄後,就讓履帶看似獨立於車身之外,用細細的鋼棒撐住,所以軍方賜名Matilda,一種長腳蜘蛛。
老實說,這輛除了裝甲厚度以外,根本就是20年前規格的戰車,所有軍人看到的第一句話都是髒話,包括敵軍,因為這車犧牲其他一切就為一個亮點:裝在5mm厚度底板上的裝甲厚度10~60mm,加上車身正面的傾斜設計,1930年代中期的反戰車炮,不管是已服役的德國37mm家族(含37~45mm之多種口徑)與法國25mm,還是研發中的英國2pdr與法國47mm,打上去就是被彈開,剛開始出現在飛機上的20mm口徑機炮,也無法對最脆弱的頂部裝甲生效。
而且本車與裝甲厚度相當的Char 2C bis或Char B1 bis這種很好瞄準的龐然大物不同,A11很低矮,還不好打,總體生存力在當時居冠,只是鋼板也要花錢,厚鋼板讓這輛車不算便宜,想量產有預算上的困難,因此英軍花了好久才說服政府撥款生產,總生產量不到150輛,與後來戰史上本車大名不符。
因為A11只有防禦力的優點,加上英軍不想要Vickers再拿那些現成輕小車體改造的車,便以戰時需要大量生產而Vickers單廠應付不來為藉口,在Vickers修改巡弋戰車A9/10的時候,找其他廠商來研發以後的戰車,因此第二款步兵戰車,A12 Matilda II,外號延續A11,生產與設計就完全無關。
雖然A11裝甲厚度已經是1930年代中期之最,但這只是針對德國37mm炮的水準,矛與盾總是成對發展的,在1930年代末期,英法德都已開始研發穿甲力更強的火炮:英國2pdr/6pdr、法國47mm、德國50mm,這還不包括高射炮體系。
為了至少能應付這些研發中的火炮,A12就要求最大78mm的裝甲,並以鑄造追求先進製程與較佳形狀;火力主要是2pdr反戰車炮,但也有一部分火力支援用的3吋榴炮版,車內人力回到合理的4人;動力系統是2台公車用87馬力引擎並聯,不過不再像Whippet個別操作,而是用變速箱控制,雖然說動力不足,讓27噸的車只有26公里時速,不過操縱比較像樣。
雖然A12後來以「反戰車炮打不破的車」出名,總生產量逼近3000輛,但從戰車技術發展史來看,這輛車算是失敗作。
首先,軍方與廠商的聯合設計單位缺乏經驗,所以全車各部分都沒留下餘裕,而是剛剛好就好,2人炮塔完全無法升級,甚至連設計此車時已經開始研發的英軍再下一代反戰車炮、6pdr,都不可能裝上。
採用鑄造本來就是要減低額外加工的耗時,結果以前車身為中心的部分必須花很多時間再度手工切削,與捷克PA2一樣耗時;懸吊源自外銷給日本的Mk. C用懸吊,A2車系的垂直套筒,但安裝角度有向下向前等數種,所以被嘲諷為日本式懸吊,因為零件多、可靠性差、重看不重用的細節超多,尤其提高防護力用的側裙,不是積泥就是積沙,把履帶與懸吊壽命降回1920年代前期水準。
不過,這些缺點只有在可替代車款出現時,才會讓前線急著拋棄這些車,在戰爭初期德國除了88mm高射炮以外,沒有哪種反戰車武器能對付A12時,A12就是將士們的寶,畢竟生存性最高。
只是說A12是寶,也不無貶意,因為寶貝就不會整天出動,只負責最重要的作戰,那巡邏與偵察呢?英國選擇了2種輪型裝甲車:3噸重車速近90公里的Daimler Scout Car、俗稱Dingo,5噸重車速約65公里的Guy Armour Car。
Dingo實際上是誤用,那是參與這標案中落選車的名子,但既然是Daimler生產,D字頭的外號逐不脛而走。
而本車因為重點便宜量產,官方不太要求性能,反而讓本車能自由發展,即使沒迴轉炮塔,也只有1重1輕機槍的火力,外觀還以垂直鉚釘平面為主,只有引擎在後方與大號路輪像是軍用裝甲車,但平衡引擎重量讓正面裝甲厚達30mm,不是反裝甲武器根本打不破,且本車操控靈活車速快又有無線電,偵察敵軍發現不對每分鐘飆1公里以上走人,敵人反裝甲武器沒幾次瞄準射擊機會,大受好評,英國版與加拿大版合計生產近1萬輛,用到1970年代才逐步退出相關國家。
而初期被定位為輪型戰車的Guy Armour Car,反而因為官方要求多,修改次數多,雖然有迴轉機槍塔與較佳的防彈外型設計,但與A9巡弋戰車一樣糟的外型與一樣薄的裝甲,外加A4車系的火力,生產才破百就停產,車身架構則用在強化防禦的次世代車上。
講究車輛的防禦時,英國也不忘發展反戰車武器。
首先是傳統的大口徑狙擊槍,13.9mm的Boys Anti-tank Rifle,但當戰車裝甲厚度達60~80mm還有傾斜角的水準,20mm以下穿甲彈即使槍口初速超過1000m/s也幾乎無效,飛機從天上打下來面對較薄的頂部裝甲還有機會,單兵反戰車武器已經不能再靠動能,所以這些槍後來用途偏向於高精度狙擊槍,只有對抗日軍時依然能打破日軍戰車。
英軍看好的是新武器,No.68/AT槍榴彈,這是使用門羅效應的HEAT武器,將發射套筒插在步槍前就能射出,由於HEAT的穿甲原理是利用炸藥震波聚焦,將特定形狀的罩子變形成6000~12000m/s的穿甲體,只要能讓震波與穿甲體成功聚焦,任何裝甲都擋不住。
英軍很看好這款理論穿甲力達52mm、而且彈道是從上往下打的武器,因為當時戰車頂部防禦只考慮抵擋7.92mm等級機槍射擊,厚度都低於15mm,理論上不難打穿,問題只在如何正確瞄準,以及穿甲後是否有足夠殺傷力。
小口徑武器的炸藥量太少,穿透後的殺傷力其實大家不期待,所以,英國跟著發展步兵伍與步兵班能夠攜帶、每個步兵連都能有幾門,而且打穿1發就有大概一半機率可以癱瘓戰車的中口徑反戰車武器,2pdr與放大版6pdr。
雖然2psr口徑僅40mm,與德國37mm、蘇聯45mm口徑同等級,但因研發時間晚了10年,這門炮的穿甲力比較接近法國47mm與德國50mm這些同期火炮,而對英國當時那堆最重也不到15噸的戰車來說,拖帶還能拖70mm以上的大口徑火炮,車上炮塔內只能安裝2pdr與6pdr這種等級的火炮,所以這系列火炮同時也成為英國戰車穿甲用炮。
由於新的中口徑反戰車炮的炮口初速能有800~1100m/s,優於大口徑高射炮及前代中口徑反裝甲炮的700~900m/s,英國這時還沒考慮大口徑反戰車炮,當然英國本身也缺乏能安裝大口徑高初速火炮的車輛,以及研發預算,只能考慮後座力相等的中口徑高初速及大口徑低初速火炮,這就給了蘇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機會。

Edited by - dasha on 01/02/2022 09:31:55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5/30/2021 :  08:50:36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37
獨立研發新概念的蘇聯
蘇聯藉Vickers建立自己戰車體系的努力,在A6衍生的3炮塔中戰車T-28、A1衍生的5炮塔重戰車T-35、A4E11衍生的水陸兩棲戰車T-37,均於1933年進入生產,加上源自克利斯汀的快速戰車BT-5之後,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與量產作業奮戰的階段。
在剛推出時,T-28是重量28噸、T-35則是重量45噸的戰車,雖然與法國的Char 2C比還是輕盈苗條,但比它們的原版、16噸的A6與32噸的A1,就重上一大截,雖說要能抵擋37mm步兵炮的10~30mm裝甲是個原因,主炮從47mm的3pdr換成76.2mm、T-35更將4個機槍塔中的2個換成反戰車用45mm炮塔,也是個原因,但最重要的還是引擎,戰車史上首見的500馬力引擎,讓這兩輛車比原版都更長也更高,重量就跟著提高。
變重產生的問題,就是懸吊傳動都必須重新設計,而且沒人能參考,在西方這種產品根本不會拿到訂單,但蘇聯為了宣揚共產主義的優越性,以及當事人的政治目的,不顧代價生產世界火炮、引擎、重量都最大的戰車,懸吊還是教堂燭台式懸吊,T-28甚至是6個路輪連在同一根支架上的史上最高荷重設計,這造成T-28可靠性差評如潮,短炮管76.2mm炮面對敵軍戰車的破壞力成疑,T-35更是每輛都有外觀上的差異,說不上量產車。
雖然T-28/35算失敗,但相關的經驗與大馬力引擎,使得蘇聯領先各國擁有反戰車與榴彈雙重火力的戰車,並奠定後來救國戰車T-34量產的生產基礎。
T-37雖然只是輕型車輛,但車輛水密在當時也是個新領域,Vickers雖然成功,法國有2款水陸兩棲戰車、日本也有1款水陸兩棲戰車,失敗,這也是一種沒幾個國家能做到的精密加工,蘇聯成功克服,並改良出浮航能力更佳的T-38,為後來戰爭時期的戰車大量生產奠基。
當然,要自行發展更進步製程的車,生產速度就慢,所以這段時間蘇聯產量最大的戰車,還是T-26、BT車系、與Tankette這堆可以粗製濫造的車,比起那些產量十幾輛到幾百輛的車,這堆車產量真的是成千上萬,以致1939年初全球有三萬多輛戰車,蘇聯超過兩萬輛,與後來冷戰時期一樣驚人,但其中在製程與車輛性能有明顯升級的車,大概只有BT車系,為了高速而逐步提高引擎輸出,同時建造大馬力戰車引擎量產線。
戰車生產體系與技術升級以外,蘇聯這段時間的陸戰戰術戰役層面思想演進,更為重要。
蘇聯與德國合作發展的戰爭思想,相對於高人力火力密度的一次大戰西線、以及受山區影響的南線,東線廣大的空間與落後的交通建設,讓蘇聯特別重視部隊的機動性,包括泥濘地與河流的應用,車輛持續力,以及空降、空投、空中密接支援,並倒過來影響德國在傘兵的戰略應用。
一次大戰西線的狀況,幾十萬部隊動輒擠在寬十幾廿幾公里、縱深3~5公里範圍內,空投傘兵數量再多也比不上地面敵軍多,只會被成批消滅,幾個幾十個傘兵不易被發現還有發揮餘地,但只適合小規模快速突襲,製造敵軍混亂,在敵軍恢復組織前回到己陣,或是己方利用這混亂攻破敵陣進行接應,屬於戰術應用;南線的山地兵力分佈受地形限制,則適合用傘兵奪取某些險要地形,然後靠地形死守,或進行空投運補,傘兵雖有戰略意義,基本上還是戰術作戰。
但一次大戰東線是一望無際的平原與和緩丘陵,除河川湖沼外人車均可自由通行,戰線多數依託在河川湖沼限制住的區域,才能勉強維持陣地,否則幾十萬部隊必須顧及千公里縱深,根本無險可守;不過雨季雪季雪融季的東歐與歐俄是巨大的泥沼,輪型車、馬車、與人類的行動能力都會大減,只有鐵路與極少數道路可供行走,半履帶車與履帶車的行動能力固然優良許多,但也不是到處都能行動,需視車輛接地壓與扭力而定,速度大幅降低更不在話下,這種季節性天險讓部隊機動能力會隨氣候產生戲劇性的改變。
因此,完全不受地面條件影響的空降與空運,在這種環境就能發揮奇效,在泥季融雪季從空中轟炸與空投大量傘兵打下戰略要點,接著透過空中運補持續增強據點能力,沒空軍的敵人能走的道路有限,守方則可輕鬆在泥沼中設立固定炮陣地阻截少數道路,甚至直接拆鐵軌埋地雷斷路,常常要幾個月後的乾季才能調動大軍,給你強化據點的寶貴時間。
因此,相對於西方在1920年代把空降當成娛樂表演,蘇聯卻積極研究大規模部隊空降,轟炸機不只丟炸彈,也可能丟人,至於傘降步兵火力不足的問題,T-27,也就是蘇聯版Carden Loyd Mk. VI,從1935年開始進行TB-3轟炸機的空運測試,成為蘇聯首款空降戰車,提供空降士兵最低階的裝甲、火力、與機動力。
不過T-27沒有正式以空降戰車成軍,而之前從美國買克利斯汀的戰車時,他們也從克利斯汀那邊得到飛行戰車的概念,所以這就成為他們的下一個研發目標。
因為西班牙內戰的影響,紅軍在研發戰車時,也開始投入反戰車武器的研發,比較正規的如火炮,在與德國合作時取得其37mm,蘇聯自行放大成45mm,然後又為了只有76.2mm炮而沒有45mm炮的T-28,開始研究76.2mm炮的反裝甲版本。
另外比較邪門的,最有趣的是自殺炸彈狗,在軍犬背上綁個沙包後,就會在戰車底擺好吃的給軍犬,讓軍犬習慣鑽到戰車車底,希望戰時這些狗改背炸藥包後會鑽到戰車底下,炸毀敵軍戰車,只是1941年實際上戰場時,才發現狗很聰明,居然懂得辨識戰車外型,淨往平時訓練用的紅軍戰車底下鑽......
有趣的是,相對於其他國家生產Card Loyd這種小車為多,蘇聯卻是選擇以Mk. E為主,T-26產量近T-27的5倍,就算把形同T-27拖車改良版的T-20加入,T-26產量仍倍於T-20+T-27,除了面子工程問題外,還有一點比較實在,T-27太小太矮,底盤離地高度太低,在雨季與融雪季很容易導致底盤觸地,T-20改良但仍不足。
這與日本在水田測試戰車的結論類似,履帶車在泥濘地的行動能力不成問題,但陷入太深以致底盤觸泥,那就無藥可救,因此蘇聯與日本在弄到英國車以後,都選擇自行改造,不要讓全車陷入泥中的深度到達底盤高度,是最重要的顧慮。

Edited by - dasha on 01/02/2022 09:32:33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5/30/2021 :  08:51:28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38
走窮人路線的日本與義大利
雖然日本與蘇聯一樣,發現Vickers系戰車沒有考慮水田區與極寒地帶的應用需求,因而自行修改,並把自己的主力定位為Mk. E等級以上的戰車,但日本推出7噸的九五式以後,下一個量產的九七式中戰車,裝甲最大只到25mm,火炮最大只有低初速的57mm,重量僅15噸,更重的戰車只有試作。
理由在日本能大量生產的貨輪與運輸船,最大只能吊起單個15噸的系統,超過這重量的戰車,要不是租用其他國家的船隻來運送,要不就是花費遠較高昂的代價研發生產,否則就是拆解後到海外再行組裝,戰場上故障更是無力修復,由於1931年起日本實際上已陷入中國戰場,這些個無法自主或是不適合大量兵力緊急馳援前線的作法,就不符軍方需求。
而且,中國戰場與蘇聯一樣,廣大而火力密度低,在西班牙戰場於反裝甲炮等武器前出盡洋相的Tankette,在中國除上海等大城外難得碰到反裝甲炮陣地也容易繞過,表現就還不錯,因此日本九五式輕戰車不但持續量產,還有Tankette等級、省略機槍而只有37mm炮的九七式輕裝甲車,九一式廣軌牽引車也出現後繼車種,同樣是輪胎鐵軌雙用的九八式與一百式。
在戰術需求上,日本還是偏向輕量高機動性的車輛,因為這樣才能在廣大的中國大陸馳騁,裝甲就不重要,反正敵軍缺乏適當的火力,但這就在後來讓日軍面對英美蘇軍時,成為被嘲笑的對象。
九七式中戰車會生產,則是因為九五式太輕,不可能安裝有較大口徑榴彈炮的炮塔,而與內部空間有限的戰車不同,中國古代留下的小型碉堡內部空間相對寬大,穿甲彈穿進去幾乎不可能靠彈跳造成明顯殺傷,需要榴彈,當時日本還沒打算製造Schneider's Char d'Assaut或Char d'Assaut St. Chamond這類自走炮型車輛,要在炮塔內安裝較大口徑的榴炮,只能用新的車身與底盤。
九七式中戰車的底盤與懸吊,技術上等於九五式拉長,前置動輪不變,路輪中間兩兩成對以水平彈簧連接的4個不變,前後最容易衝撞地面的2個則是獨立彈簧連接,就這樣拉長成6個。
另外,中國東北冬季低溫比歐俄還冷,土地也一樣廣大,讓日本這時與蘇聯一樣,引進比較不易結凍且不易起火、缺點在很佔空間的柴油引擎,而且在戰車的續行力方面,相對於多在200公里以下的英法,日本與蘇聯在自己設計而非仿造時,會選擇強化到200公里以上,減少對補給點的依賴。
由於1931年就開始在中國作戰,透過卡車與裝甲汽車的應用,日本也開始注意到運輸車輛的需求,在裝甲汽車與輪胎鐵軌雙用車之外,日本還投入運輸用半履帶車與履帶車的研發,以九四式輕裝甲車改良的九七式輕裝甲車底盤為基礎,製造地位類似Universal Carrier的九八式裝甲運搬車,然後開始進行這類車輛實用性的研討。
義大利與日本都屬於多山國,雙方會偏向輕戰車與Tankette,經濟技術條件之外,普遍容易崩壞的山路也是原因之一,但華北的山地問題沒有義大利本土與阿比西尼亞嚴重,所以義大利更偏向Tankette。
直到西班牙內戰算是被各種反戰車武器與T-26教訓後,再進一步改良出Tankette最末期版CV38以外,也決定引進正式的戰車,一方面設計類似T-26的自力研發戰車,CA M11/39,又因德國入侵波蘭,再採購Fiat Ansaldo研發多年的5噸外銷用戰車最末期版本,CA L6/40,當成墊檔戰車。
義大利戰車編號體系算是各國中最囉嗦的,因此通常只寫最後的編號,雖然法國戰車的真正編號也是落落長,但義大利的編號體系提供的情報最多,比方CA M11/39,戰車中型11噸/1939年採用,即使這裡的噸是長噸,而且往往是計畫重量,像CA L6/40服役時是6.7長噸,短噸到7.5噸,與Vicker Mk. E別稱6噸戰車一樣,名實不符,但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
因為是受到T-26刺激,加上義大利與英國軍火工業從19世紀以來交流就密切,所以獨自設計的M11/39懸吊與Mk. E可說完全相同,但在西班牙的教訓後,裝甲厚度直接提高為6~30mm,而且重視傳動等細節的保護,然後也要裝37mm及這以上的反裝甲炮,因此全車重量明顯高於Mk. E車系。
至於火力方面,本來的想法是反戰車炮裝在炮塔內,但後來發現炮塔設計太小,必須重新設計,只是西班牙內戰還沒結束,德國已持續向奧地利捷克下手,沒時間等待,所以兩路並進。
現在CA M11/39的炮塔就裝2挺8mm機槍,車身右側裝1門現有的37mm炮,搶先生產服役;重新設計的車變成CA M13/40,炮塔內安裝奧地利授權,炮口初速與穿甲力相當於英國3pdr的47mm炮,裝甲厚度增為6~42mm,M11/39裝37mm炮的部位改裝機槍。
這種早期車款在車身安裝大口徑炮,後來升級版改裝到炮塔的作法,接下來在英美法都看得到,不過只有美國的理由與義大利一樣,趕時間。
即使M11/39已經為了趕時間而將就,但可能還是來不及,加上Fiat Ansaldo研發的輕戰車曾嘗試炮塔裝37mm炮,義大利就在要求裝甲增為6~30mm水準的條件下訂購Fiat Ansaldo的戰車,叫L6/40。
可惜,這輛外銷用戰車其實與英國A4車系一樣,就是Carden Loyd Mk. VI的戰鬥艙與炮塔裝回來、然後換個適當懸吊的設計,不要說炮塔裝37mm炮實在沒空間,連車身裝37mm炮都受不了,所以只能用20mm機炮與8mm機槍各1挺,與英國的A4車系也差不多,所以只有在非洲對英國戰爭初期可以當戰車用,其他時候只能當AMD/AMR。
偏偏同一年採用的輪型裝甲車,AB 40,繼承了義大利裝甲汽車發展的優良歷史,火力與L6/40相同,裝甲厚度雖然是較薄的18mm,但AB 40已經是裝甲車而非裝甲汽車,有考慮外型防彈,4輪傳動加上2個突出於車身下方的備胎,除非碰到泥濘地,不然L6/40也沒有機動力優勢。
於是在北非沙漠戰場,AB 40好到英軍都撿來用,L6/40就只有拿來改裝成類似德國突擊炮的開頂式固定火炮車輛,裝1門47mm炮,或負責火焰噴射車、運輸車等雜務。
不過M11/39與M13/40也沒好到哪去,鉚釘貼上車身的裝甲,沒有良好的防彈形狀設計,防禦力最多只到英國的A10巡弋戰車水準,可是義大利這些戰車的懸吊源自Mk. E,A9/10則是Mk. E懸吊的次世代改良版,導致英國車在火力與機動力上均居優勢。
倒是L6/40的懸吊,鑒於Carden Loyd那種固定懸吊避震力不足,Fiat Ansaldo選擇新懸吊時,挑上扭力桿這種後代的主流懸吊,使得這輛車的懸吊技術相對先進,可惜裝在太小的底盤上,浪費了。
義大利雖然在西班牙內戰遭到教訓後,開始研發大於Tankette的底盤,但因為手邊可用的戰車引擎最多只有100馬力上下,不及有150~200馬力級的英國、200~300馬力級引擎的法國,希望戰車有最高40公里的速度,車子就只能比他國還輕,因此在1930~1940年代,都沒有值得稱道的戰車。
雖然說戰略與戰術的優勢能彌補武器的劣勢,但義大利的戰車應用思想,由於參戰較晚,表面上是模仿德軍,實際上比較接近1916年的英軍......確定這能對抗1918年戰術的英軍嗎?
日本一開始認為是可以的,因為早期的對手是中國,根據中國戰場的經驗,除非在上海之類大城市作戰受地形限制,不然戰車憑著火力裝甲,加上空中火力支援,突破敵軍並不困難,麻煩的反而在如何追擊撤退的敵軍,日車當初的做法類似英國殖民地的作法,卡車改裝成的裝甲汽車保留運人貨用的車斗,不然就是裝甲列車或一般民用卡車,以車追人追馬。
日軍這種想法終於在1939年踢到鐵板,諾蒙汗事件,雖說這次事件的紅軍戰損明顯高於日軍,但紅軍大致成功達到戰術與戰略目標,所以勝敗方面還有爭議;但假如從戰車與裝甲車戰術的角度來看,這次事件基本上是雙方都以英國1916年戰車戰術在打,比誰更低能的事件,搞笑度雖然不如幾個月後的蘇芬戰爭,但那只是因為蘇芬戰爭是蘇聯單方面犯錯搞笑,諾蒙汗與1862年7日戰爭一樣,雙方一起犯一樣的錯誤,問題反而沒那麼顯眼。
日本與俄羅斯早在19世紀末就想奪取中國東北,1905年日俄戰爭後大致平分,1918年日軍跟著英法美等協約軍一起入侵俄羅斯,想連俄羅斯遠東地區一起吞掉,最後失敗撤退,接下來是中國軍閥時期高潮,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主角才又換回日蘇,雙方關係緊張讓蘇聯積極對遠東增兵,從1933年起,到1945年日本投降為止,蘇聯在遠東與貝加爾湖2區的兵力總和,始終超過日本關東軍,但任何一方又不見得有辦法勝過關東軍。
日本怕蘇聯用西伯利亞大鐵路增兵進行外線包抄,蘇聯擔心日軍用九四式裝甲列車快速調兵從內線各個擊破,雙方處在總覺得對方居優勢的緊張狀態下,總想找機會一決勝負,因此藉由日本扶植的滿州國、與俄羅斯/蘇聯扶植的蒙古國,進行代理戰爭,設法尋求介入的機會,諾蒙汗就是這系列事件的高潮,也是結束點。
諾蒙汗事變始於1939年5月,8月底停火而9月中完成勘界,但期間真正的裝甲會戰,僅限於7月上旬。
裝甲會戰短的原因,首先是戰場後勤:日本最接近戰場的火車站距離戰場約200公里,蘇聯則是約700公里,裝甲列車與列車炮完全無用武之地,要靠汽車甚至人與馬。
日軍徵用卡車到戰場運輸單程約2天,蘇聯則是6天,戰爭初期大家都是臨時動員的情況下,日軍居優勢;等到戰爭中期日軍動員卡車2000輛,日均運能達1500噸,但蘇聯則達3325輛,日均運能達1950噸,雙方才有後勤能量支援裝甲作戰。
一開始交戰,日軍驚於己方戰車裝甲車損失之慘重,7月7日起下令後撤,接下來一個多月,日軍就是以炮兵步兵去對抗紅軍戰車,這或多或少是紅軍戰車裝甲車損失較重的原因,戰場上找不到日軍戰車裝甲車,紅軍仍積極投入,自然是單方面出現戰損。
而在5~6月日軍出動戰車對付紅軍,以及7月中旬以後紅軍戰車對付日軍,戰術問題與西班牙內戰的狀況一樣,戰車自顧自的衝鋒,把步兵丟在後方,而雙方用在這個戰場上的戰車裝甲不怎麼樣,除了晚期有可能出現在戰場上的BT-7以外,其他只能對付單發步槍與機槍的穿甲彈,多發穿甲彈連發就可能擊穿,那就更不用說任何炮字輩的傢伙,命中等於摧毀。
這種情況下戰車的應用必須注意敵人的火力點,活用機動力迴避與反擊,並與步兵炮兵協調,中和敵方反戰車炮的火力,才有勝算。
但日軍看到眼前有橋,就派戰車衝過橋,敵方正對橋的反戰車炮把戰車打爆在橋上以後,指揮官的想法是把所有戰車都以最快速度派過橋,希望敵人攻擊能力因此被飽和,在這種連瞄準都可以省掉的戰術情況下,紅軍打靶都打到不好意思了......
當然紅軍也沒好到哪去,戰車、尤其是BT車系的高速戰車,出擊就是以最高車速衝鋒,把步兵拋在後方,因此大多數是自己陷入反戰車壕或鋼絲陷阱,高速戰車複雜的懸吊容易被勾住,尤其可以拆掉履帶改用路輪的設計,是以裝在車外的鏈條帶動路輪,太脆弱,然後就是日軍步兵從陣地中一湧而上,砸掉戰車,再回到陣地中等候紅軍步兵來臨,再殺一陣......
因此在日軍撤出戰車裝甲車以後,諾蒙汗戰場就變得類似一次大戰,最有效的戰術就是以炮兵互相消耗,這種打法對日均運補量高30%的紅軍有利。
而且紅軍有一次大戰經驗,炮兵戰術遠較日軍靈活有效,即使紅軍抱怨至少要6000輛卡車才夠用,現在被迫在物資不足情況下作戰,造成多餘死傷,但紅軍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因為8月23日,德國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而且準備瓜分東歐勢力範圍,蘇聯必須把作戰重點擺在歐洲。
即使是這樣綁住一隻手,然後裝甲作戰與日本在比賽誰比較蠢的狀況下,補給量的差距,終究決定諾蒙汗的勝敗;而日本陸軍航空隊雖然有擊墜數的優勢,在5~6月頗占上風,但隨蘇聯空軍飛機日益增多,7月以後日軍飛機根本不夠,蘇聯以優勢數量機群臨空,一部分送給日軍飛機當靶但拖住日軍飛機,另一部分就把日軍地面部隊當靶,日軍陷入空戰中戰術優勢戰略劣勢情況,幫助不了地面部隊。
日軍唯一解套法是轟炸紅軍補給關鍵,西伯利亞鐵路,可是大本營禁止,日軍也是自綁一隻手,不能阻斷紅軍補給的源頭,只能看著己方戰敗。
諾蒙汗對日軍的教訓非常慘痛,讓日軍再也不敢主動挑起對蘇聯的地面作戰,心態上完全陷入防禦;而蘇聯在西班牙內戰與諾蒙汗事變其實都有不少值得吸收的教訓,但因史達林積極從事大清洗與關注希特勒動態,加上裝甲部隊還算是勝多敗少,讓軍方得以欺上瞞下謊報戰績,結果沒吸收到多少教訓,僅有的成果大概就是日蘇雙方都研究在戰車底盤上安裝大口徑榴炮的自走炮,蘇聯的SU-14與日本的一式炮戰車,接下來紅軍就是等著鬧更大的笑話。
不過,這個接下來不是與德軍合作併吞波蘭,而是更晚一點的向芬蘭要土地,由於德軍的先進戰術徹底摧毀波蘭,因此紅軍進軍波蘭還算順利,德軍的成功卻掩蓋了紅軍的不堪。

Edited by - dasha on 01/02/2022 09:33:11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5/30/2021 :  08:52:17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39
德國建立現代裝甲戰術
一次大戰後,或稍晚一點,1924年透過美英法德的協議,讓德國經濟走向穩定起,德國就開始研發履帶拖拉機、改良步兵炮、並以各方動亂為由改造少數裝甲汽車,不過在1933年希特勒奪得政權之前,採購數能超過10輛的,只有汽車改裝的裝甲汽車;等希特勒一上台,首先就是撥款增產當時德國最新的裝甲汽車,重點是4輪的SdKfz 13與6輪版SdKfz 231,1934年再公開生產多炮塔戰車Neubaufahrzeuge V/VI,以及編號SdKfz 101的PzKpfw I、I號戰車,1935年撕毀凡爾賽條約時,又多出II號戰車,與德國首款軍用設計的裝甲車SdKfz 221,德國首代裝甲部隊裝備至此全數登場。
SdKfz 13與其他SdKfz 1x編號的舊款裝甲汽車差不多,只適合治安用或訓練,6輪版SdKfz 231的外型設計防彈能力優良,加上可以抵擋同口徑以下機槍的14.5mm裝甲,以及20mm機炮與7.92mm機槍各1挺,火力雖不如稍晚的法國AMD 35,防禦卻勝之,只差沿襲自汽車的前置引擎看來已不合時宜,但其重要意義還是在人員訓練,以及SdKfz 221設計參考用。
Neubaufahrzeuge V/VI則是與蘇聯合作時,同樣受到英國A1/A6影響而設計的戰車,包括後置動輪,但與相對忠實於A6/A1的T-28/35不同,Neubaufahrzeuge V/VI的機槍塔只保留在右前與左後,37mm反戰車炮與75mm榴炮則以同軸方式裝在主炮塔上,不同於反戰車炮與榴炮合一的T-28,或是榴炮與反戰車炮不同炮塔的T-35,更不說剛好反過來裝的法軍Char B1 bis或義大利M11/39,很有意思,當來後代來看通通都錯。
Neubaufahrzeuge V/VI剛公開時令各國震驚,以為德國擁有不下於Char 2C/B1 bis、T-28的優良戰車,當然火力上確實如此,但相對於裝甲能抵擋想定作戰距離下炮口初速900m/s以下37mm炮、或400m/s以下75mm等級炮的Char B1 bis,或是能抵擋炮口初速600m/s以下37mm炮的T-28,Neubaufahrzeuge V/VI裝甲最大只有14.5mm,只能抵擋機槍,任何炮字輩的都擋不住。
而且這車與A1體系衍生出來的所有車輛一樣,懸吊維修需求高,以1920年代衍生技術這無可厚非,但到1930年代這就成了問題,所以這型戰車只生產5輛,2輛軟鋼製樣品僅用於測試,3輛用在拍攝宣傳影片比作戰更多。
雖然Neubaufahrzeuge V/VI沒量產,但那是後來的結論,先不說外國不知道這車的裝甲那麼薄,德軍在有了突破前線的重戰車後,大量生產用的戰車則是I/II號這兩型相當於英國A4車系的輕戰車。
值得注意的是,德軍戰車編號並不完全是舊到新依序排列的關係,而是單數當前衛戰車,強調衝前線,雙數當主戰戰車,在前衛戰車後方幾十到幾百公尺提供火力支援,與英國及日本用同個車身分別裝反戰車炮與榴炮的想法類似,只是德國是以不同底盤負責,雙數戰車能安裝更大且後座力更強的火炮,日後升級比英日的設計容易。
而在I/II號戰車登場時,I號戰車的主要目標是敵軍步兵,II號戰車則是敵軍戰車,所以I號戰車就是2挺機槍,II號戰車換成1挺20mm機炮,至少有辦法打破最大裝甲厚度22mm的FT-17車系。
但I/II號戰車與其說是戰力,不如說是人員與工廠訓練用車,車身主要結構以表面硬化鋼板焊接構成方形車身,可靠易加工且內部空間大,但防彈外型便明顯不如法軍1935年車系,更不用說裝甲厚度差一大截。
動輪源自Carden Loyd的前置設計,使用經驗讓德軍從此沿用到戰爭結束;懸吊在I號戰車上屬於Carden Loyd Mk. VI的固定式,II號戰車比較有趣,A~C型採用本車系獨有的傾斜式板狀彈簧獨立懸吊,與其他國家的水平式板狀彈簧以支柱連接車身不同,這個設計的板狀彈簧一端連車輪,另一端就連車身,D~E型改裝扭力桿與無頂支輪的大型路輪,因為實際測試發現路速增加但越野速度降低,F型又換回傾斜式板狀彈簧,並影響後續III/IV號戰車的懸吊選擇。
所謂的實際測試,不只是官方驗收與參加西班牙內戰,還有1936年進軍萊茵蘭非軍事區、1938年吞併奧地利、與1939年的蘇德台區與捷克吞併,這幾次雖非實戰,在其他國家看來意義不如西班牙內戰或諾蒙汗事件來得貨真價值,但以德國的裝甲戰術來說,這幾次在相對和平狀況之下的進軍,其實意義更大。
英法德的裝甲戰術都源自1918年的實戰經驗,但德軍因為是同時被英法雙方的戰術痛打,所以對自己戰術的缺點,以及作戰計畫1919中描述的英軍戰術,可說特別用心檢討,比起其他國家來說,也更能接受獨立裝甲兵種與空中密接支援概念,尤其是給Whippet在後方搗亂的經驗,讓德軍看重裝甲車輛在敵軍後方的作用。
但德軍也重視自己發展出來的戰術,以裝甲車輛快速運輸部隊跟在矛頭部隊後方的概念,畢竟1918年德軍的失敗,其他單位與補給無法跟在突擊部隊後方導致後繼無力,是重要因素,這方面德國與英國一樣,重視進攻狀態下的裝甲車應用,而不是法軍以逸待勞等敵軍進攻的口袋戰術。
但英軍有平均每天故障率超過40%的經驗,對於提高戰車裝甲車可靠性一事不抱希望,所以想的是趕到一個定點,大概是突破3~5公里後的第二線陣地時,主戰戰車/步兵戰車就在敵軍放棄的戰線附近停下休整,以緩慢並穩定前進讓法軍的口袋逐漸變淺,而且找不到可以收緊口袋的時機,飛機替地面部隊火力支援時也比較容易從休整戰線位置判斷敵我,輕戰車/巡弋戰車則在這時前進,主要任務是威力偵察,騷擾及破壞敵軍重建防線與組織,替我軍戰車修好後的下次攻勢鋪路。
德軍想的則是提高裝甲車輛的可靠性,以便一次趕上百公里的路,突破敵軍前線後不停歇,直接進行佔領與包抄敵軍後方,以步兵炮兵在正面為鉆板,戰車在後方為鐵鎚,而其他的裝甲車輛與部隊維繫戰車部隊的補給線,建立在敵軍後方的戰車補給與維修基地,並構成包圍敵軍的口袋,法軍口袋外側的更大口袋,一如1805年拿破崙的烏爾門會戰,「靠腳就取得勝利」。
雖然德軍的戰術概念現在已經是全球裝甲部隊的標準概念,但1935年為止的德軍第一批戰車裝甲車,離達成這目標還遠,先不說車輛戰術性能上的不足,德國沒有Universal Carrier或Renault UE這種運輸車輛,靠火車與民用卡車運兵運貨只能到後方與道路可連絡之處,在道路以外或壕溝陣地中便無可奈何,即使選擇防禦戰術的法軍都要研發生產Lorraine 37L,進攻性的德軍更難接受。
德軍最少還需要一種運輸載具,能運輸人員物資及拖運火炮的車輛,而且要便宜容易大量生產,還必須有伴隨戰車越野的能力,這要求輪型卡車無法勝任,與蘇聯合作時看過Kegresse系統車輛的德軍,就做出不同於英法的決定,不是生產輕小型履帶車,而是發展半履帶車。
不過德國並不打算採用Kegresse系統,一來是敵國產品,二來是這系統雖然給各路冒險家創下不少紀錄,但1920年代曾引進此系統的軍方後來都逐一放棄,甚至像波蘭將一部分Kegresse系統裝甲車換回路輪,因此德國從1934年開始研究貨運量3噸的半履帶卡車,首款7.2噸重的SdKfz 11在1938年服役,接下來就是裝甲化的改良版,SdKfz 251,德軍最重要的軍馬。
相較於只是特種輪胎的Kegresse系統,德國半履帶車的履帶部分是完整的履帶車設計,除了較小的一些車種外,轉向時不只是前輪轉向,超過一定角度還會啟動履帶煞車輔助轉向,加上懸吊使用固定在車內的扭力桿,有較強的承受力與可靠性,維修有時須要拆開車才能修,雖然沒有後來戰車使用的先進變速箱,但系統複雜度與維修需求甚至比某些類型懸吊的履帶車還繁重。
要說這樣設計的優點,除了會開一般汽車的人就能駕駛這種車,不須另行進行履帶車駕駛培訓以外,大概就是引擎部分都放在路輪上方,履帶上方都是運貨運人的空間,不會像輪型卡車的後輪在載貨後接地壓力增到無法在道路外行走,也不會像履帶車要浪費一部分履帶上方空間安置引擎燃油而不能載貨,不僅有助於增大運輸量,也對後來改裝火炮等其他武器發射有幫助。
而SdKfz 251的重要性,在於駕駛座與車斗追加6~14.5mm裝甲,而且採用多角形外型強化防彈能力,可以抵擋口徑小於10mm的步槍機槍側面攻擊,這已能獨力突破一次大戰那種以機槍鐵絲網為主要防禦體系的壕溝陣地,相對於戰車衝入敵方陣地時只能在後方停車的輪型卡車,可以載3噸貨物、10人班步兵、以及拖曳火炮的SdKfz 251,能跟在戰車後方進入與穿透敵軍壕溝陣地,這就是1918年德軍皇帝戰役所缺乏的東西,維持先鋒部隊與後方單位聯繫的交通工具。
然後,SdKfz 251,甚至是當時很多運兵的車輛,都有一個共通的問題,就是敞篷設計。
這方式人員上下容易,物資堆放高度不受限,可以壓低車頂相關結構的重量與重心高度,側面裝甲板夠高的話,車內人員必要時還能探出頭來對外開槍,車內起火或被人家扔手榴彈火焰瓶之類東西進來,馬上能跳出車,地雷在車底爆炸時的一部份能量會向上向外傳遞,不至於在車內造成更大死傷,後代密閉裝甲車反而容易因為來不及逃加大死傷,以至於乘員乾脆坐在連側面裝甲都沒有的車頂,更危險;但假如有炮彈在頭頂爆炸,或者是流彈剛好掉入車內,那就慘了。
但頭頂的攻擊哪來?亂彈跳的流彈算你倒楣,曲射的榴炮與迫炮在彈道上可以,戰術上有困難。
1915年西線讓各炮或基層炮兵單位對看不到的高地反斜面亂轟,大家都找差不多的參考點開炮,炮彈也就集中在某些區域,很多地方轟不到。
為解決亂轟的低效率,西歐國家從1916年凡爾登之役開始,炮兵就由高層統一管制,管制單位下轄偵察機、防空監視哨、反炮擊與防空聽音器等多項設備,以確定目標位置,然後逐級分配下去,確保耕地與反炮兵作戰效率,並提高擊墜敵軍機隊的能力。
但炮兵集中管制的後果,就是反應遲緩,準備大攻勢前測地之類作業都要花1週,火力支援要看你單位的通信是無線電還是旗號信鴿傳令兵、作戰序列優先度高低、以及是不是在炮兵射程範圍內,少數單位或許能享有幾十分鐘內獲得曲射火力支援的優待,大部分單位就算不是自生自滅也是下一餐後再說。
不管哪種,除非先準備好陷阱並以AMR持續追蹤好幾小時等你上鉤的口袋戰術,否則大部分狀況下,炮兵的威脅比流彈還小。
飛機也是能從頭上打下來的傢伙,不過英法義等國空軍獨立後奪取制空權及戰略轟炸最優先,地面部隊要求空中支援,比起炮兵還有可能在師的層級協調,空軍一定是軍以上的層級,甚至到國防部去吵,更緩不濟急,而且只要敵軍沒有制空權,敵機看到我軍飛機與地面部隊,會優先應付飛機,沒喪失制空權就無大礙。
引擎輸出100馬力、裝甲6~14.5mm、運輸3000公斤貨物或10名步兵的德軍SdKfz 251,與引擎輸出85馬力、裝甲7~10mm、運輸550公斤貨物或2~3名步兵的英軍Universal Carrier,以及引擎輸出70馬力、裝甲6~12mm、運輸890公斤外加拖曳610公斤貨物的法軍Lorraine 37L,在相關各國的戰術定位都差不多,跟隨戰車越過敵軍壕溝線的運輸車,而其規格差異就反映了各國裝甲戰術上的差異。
德軍在戰車組成的裝甲矛頭、與傳統步炮兵之間,加上速度與裝甲矛頭同等,2倍於步炮兵,且能以班為單位運輸步兵及裝備的機械化單位,因此裝甲師前進到哪邊,後方不到一公里內步兵就能下車開始構築陣地、鞏固後方,維持前鋒與後方補給線。
英軍基本上只能拖帶火炮或維修器材等裝備與操作維修人員跟隨戰車,步兵進入壕溝區時請下卡車,用自己的雙腳跟上,低速的步兵戰車沒問題,高速的巡弋戰車就可能陷入1918年德軍突擊群的慘況。
至於法軍就只是單純的貨運車,而且運能僅及德軍之半,阻截敵人矛頭尚可勝任,主動突破後要維繫裝甲部隊與後方補給,則與英軍同樣艱難,雖然後來有裝甲人員運輸型號,但出場時間已經太晚。
半履帶車解決了裝甲部隊快速前進時的運輸問題,戰車自身的可靠性則要靠萊茵蘭與奧地利的經驗,除修改容易故障的零件設計外,部隊訓練也是重點,比方每餐每天定時維修那些設備,須要自行攜帶哪些零件設備,以及支援車輛配備數等,閃電戰的成形,就是靠幾次和平進軍的長途行軍經驗。
而與SdKfz 251研發同時,德軍的次世代戰車與裝甲車也同時出現:III/IV號戰車、SdKfz 222/231的8輪版、突擊炮為首的新概念車輛、以及對付馬其諾防線用的超大口徑自走炮及列車炮。
SdKfz 222是221改良版,追加20mm炮與強化無線電,擔任法國AMD車系任務;SdKfz 231的8輪版本來要接續卡車改裝版而稱SdKfz 233,後來決定編號體系重設,首款引擎後置的軍用8輪裝甲車就用SdKfz 231的編號,相當於法國AMR車系任務。
600/540mm大口徑自走臼炮Morser Karl與150~380mm之間的艦炮改裝列車炮,還有獨立設計的史上最大火炮、800mm列車炮,都是鑒於一次大戰經驗,以及看到法蘇兩軍都有,所以提出的發展計畫,技術上有很多獨到之處,尤其是怕掀翻鐵軌而採雙列鐵軌行駛設計,但戰術概念上便無新意,而且基本上沒趕上1940年的戰局,因此這段時間德軍的重火力支援,很大部分依靠空中密接支援。
III/IV號戰車則是I/II號戰車的繼承車輛,也是德國最早擺脫Tankette與輕戰車等級,算得上是中戰車的戰車,由於中戰車的主敵並非敵軍步兵,而是敵軍戰車或火力點,因此III號戰車使用37mm反戰車炮作為主要火力,並預留換裝當時研發中的50mm反戰車炮的能力,然後在穿甲彈外還有榴彈等其他彈種,避免把「反戰車優先」變成「只能反戰車」。
懸吊則換過多種設計,A型近似英國A2、B型類似Mk. E、C/D型改成A12用「日本式懸吊」的板狀彈簧版,量產的E型決定用扭力桿,以橫跨整個車底的平行鐵棒當成彈簧,不僅長度遠超過以前那些受限於車身高度的彈簧,可靠性、緩衝行程、與吸收高速行駛及開炮時衝擊力的能力,均有明顯提升,對於可能須要行進間射擊、或是快速加減速機動射擊的反戰車用戰車,是最有效的懸吊,而且還有減低車底反戰車地雷爆炸直接傷害戰鬥艙的作用;只是扭力桿的彈簧在車內,出問題時要動整個車底,比只要拆懸吊的Horstmann、或整個車身側面的克利斯汀,都要麻煩得多。
人員數則與經歷實戰經驗設計的英國A2車系一樣,炮塔內由車長、炮手、裝填手等3人構成,各司其職,提供最快射擊速度準度、同時兼顧戰場情態管理,車身內則有駕駛與無線電操作手等2人,確保當時屬於高科技產品的無線電穩定應用。
最重要的是,每輛都有無線電,在吵雜的車內確保對乘員的有效溝通,對鄰車與上級單位也能保持即時通話協調能力,上級也容易透過無線電得知自己下面的人大概在哪,加速指揮反應,並讓呼叫飛機提供密接火力支援變得實用,有機會與飛機無線電通信確認,減低誤炸機率,而且可靠性不錯,不像其他國家的戰車是幾輛才有1輛長角裝無線電天線,機動戰士Gundam內長角MS是指揮官用機的典故,反映德國以外其他國家當時飛機戰車只有指揮官車才裝無線電的常態。
而IV號戰車則是提供榴彈火力支援用車,對付須要榴彈才能破壞的機槍堡或炮堡等火力點,因此使用炮口初速不到400m/s的短倍徑75mm榴炮,雖然仍有穿甲彈可以擊破敵軍戰車,不過作戰時以遠距離火力支援為主。
而懸吊也因此使用簡單的平衡式板狀彈簧,剛性與緩衝行程都不如扭力桿,讓IV號戰車射擊精度不如III號戰車,但板狀彈簧從木製時代至此使用幾千年,應用經驗豐富,而且系統都暴露在車外,研發生產快而維修訓練容易,不像III號戰車的扭力桿在早期減震器設計不良,車身容易持續震盪影響瞄準,花在調整懸吊的時間比預期長得多,因此較晚開始研發的IV號戰車反而比III號戰車更快通過驗收與服役。
雖然有這些差異,但其他有好幾個部分,如3人炮塔、全車無線電、中置有炮塔籃炮塔與主炮軸線等設計,III/IV號戰車是同批車輛,所以採用同樣概念的設計,同時也是這兩種車後來能不斷改良升級的主因,其中炮塔中置或主炮軸線中置雖非III/IV號戰車首創,但當時多數車輛炮塔安排是配合駕駛位置而偏向另一邊,炮塔與武器中置往往是比較窄的車,這種沒特別強調炮塔與主炮在重心線上的設計,火力升級會帶來的麻煩與需調整之處比較多,這讓III/IV號戰車升級火力相對容易;炮塔籃則減低乘員跟著炮塔轉動調整自己方向的需求,與3人炮塔一樣是提升作戰效率的技術。
現在回顧,III/IV號戰車其實是指出戰車的正確發展方向,唯一例外是防禦力,即使用焊接車身避免之前用鉚釘戰車的鉚釘中彈飛彈問題,前方作戰的III號戰車最大裝甲厚度僅30mm,後方火力支援的IV號戰車就更低,20mm,不如法軍的1935年車系及英軍的步兵戰車。
即使III/IV號戰車大部分裝甲都是表面硬化鋼板,細節根據西班牙內戰經驗改良加工,防禦力高於表面看來的厚度資料,但也只能抵擋II號戰車的20mm炮,碰到其他國家的步兵炮與反裝甲炮,都無力防禦。
對於車重20~22噸、晚於法國1935年車系的這2輛車,防禦力卻是1935年車系以前的水準,明顯落後於主要對手法軍戰車,而實際上當時英法等國對III/IV號戰車的防禦力估計,都高於實際水準,就是不相信這麼重的車居然裝甲這樣薄。
之所以車重皮薄,首先就是車內人多造成的空間大,包覆戰鬥艙的裝甲總面積也大得多,與2~3人且人人嫌擠的英法中戰車,德國III/IV號戰車5人從來都不擠,犧牲的當然就是裝甲最大厚度;而法國1935年車系戰車的引擎輸出多半低於100馬力,英國A9/10也只有150馬力上下,III/IV號戰車則是250~300馬力,與Char B1 bis同水準,引擎體積重量都大得多,包括引擎艙的裝甲,也是增加重量的原因。
雖然引擎馬力大與懸吊傳動先進,應該承擔得起進一步追加裝甲,實際上後來III/IV號戰車的裝甲都一路增厚,但當時並沒這樣做,不是因為錯估戰車防禦與反戰車武器穿甲力發展趨勢,而是考慮到另一個因素,道路重量限制。
工業革命以前的西歐與世界上其他地方並無多大不同,水塘與農田包圍城市,城市用水仰賴大河與一大堆天然與人工池塘;但19世紀工業革命開始出現鐵路、自來水、電力、鋪裝公路等等現代基礎建設,以鐵公路運輸量時代替農田、以水庫與自來水替代池塘河渠後,田地水塘被填平蓋鐵路房子,這些新填平地方的地基強度雖說每個不同,以戰車大小的東西來說,承載限重是20~30噸之間。
為了道路選擇的多樣化,III/IV號戰車本來設計是15~20噸之間,裝甲厚度也只有15mm,等確知不夠以後增加裝甲厚度,也只是先增重到25噸以下,所以防禦力在當時水準算偏低。
若以英法的分類來看,開戰前的德軍以4~8輪裝甲車負責AMD/AMR/AMC車系的任務,以I~IV號戰車負擔巡弋戰車與輕戰車的任務,多出SdKfz 251的運兵能力,那是不是少了甚?對,沒有Char B1 bis與步兵戰車的帶領步兵衝鋒任務。
雖然1918年德國成功的不以戰車突破英法軍前線,不像英軍1916年以後必用戰車,但這不意味德軍不需要類似的產品,尤其各國當時主張獨立裝甲師的人都碰到一個難題,步兵都希望有戰車的火力與裝甲支援,因此英法德蘇都有實驗裝甲師成立後又被拆散到步兵師內的事情。
特別是西班牙內戰爆發後,戰車拋下步兵不管自顧自的衝鋒,然後就像英軍在1916年那樣停在前線,讓多國步兵單位都認為有必要綁死這些暴走族,雖然這樣做是矯枉過正......
後來德軍能把裝甲單位再從步兵單位中拉出來,在進攻波蘭之前重新編組裝甲師的原因,除政治層面外,裝備上有個重要東西,就是利用III號戰車底盤的III號突擊炮,歸屬炮兵、負責一次大戰前野戰炮直射支援步兵任務的新車輛。
突擊炮基本上與當年法軍的Schneider's Char d'Assaut及Char d'Assaut St. Chamond任務一樣,不需要炮塔,並採低矮車身的敞篷設計,火炮後座空間與硝煙問題容易解決,車外步兵與車內乘組員也容易聯絡,犧牲車頂防禦提高支援步兵與偵察敵軍動態的便利性。
至於火炮選擇上,一如III號戰車使用步兵的37mm炮,III號突擊炮則使用IV號戰車的短炮管75mm炮,後勤共通且好用。
這批在德國宣布重新建軍之後設計的戰車,大致在波蘭之役前開始生產,同時因獲得奧地利與捷克,同時也獲得雙方的裝甲車輛,讓德軍裝甲車數量大增,但規格與德軍現有裝備不符,所以接下來德軍就拿來改裝,但因主要的改裝是吸收波蘭之役教訓後才開始,所以等到二戰爆發後再介紹這批次世代車輛。

Edited by - dasha on 01/02/2022 09:34:02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5/30/2021 :  08:53:02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40
其他國家
在英法德義蘇日等6大國以外,1930年代下半還有幾個體系的戰車裝甲車,其中西班牙系是因應內戰需求,把國內能用的車就拿來改裝,基本上就是一次大戰那些個戰車與裝甲汽車的水準,除了實戰經驗豐富外沒有優點。
而隨戰雲密佈,日本德國都有裝甲列車與列車炮,波蘭蘇聯封存的裝甲列車與英法美的列車炮開始解封,其它個歐洲國家也開始改裝,現在才改裝的多半只是把火炮或戰車拉上車台、又或加鋼板吊沙包之類的簡陋改裝,說來並不稀奇但很混亂。
比較有意思的裝甲車體系,是東歐體系與美國體系。
在納粹佔領之前,瑞典、波蘭、捷克、比利時、奧地利、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都有一定程度的戰車裝甲車工業,或是生產法英授權車,或是以授權車為基礎改裝,彼此之間也有一定程度的交流。
其中具領導地位的國家,是捷克,該廠的LT-35可說是捷克版的Mk. E,但也類似III號戰車B型,37mm炮與15~25mm裝甲在當時僅次於法國的1935年車系,一般評價就是動力與懸吊容易故障。
因此捷克接下來採用克利斯汀的大路輪,把路輪從8個減為4個,懸吊也就簡化成板狀彈簧平衡式,每個支架只要連接2個路輪,成為TNH與LT-H這2款外銷戰車,再從此發展成捷克最佳的戰車,戰力與III號戰車相當,但車重只有10噸、而且機動性可靠性都優良的LT-38,德國納入後改稱38(t)大量生產。
對於裝甲戰術有獨到之見並配合自己戰術生產戰車裝甲車的德軍,雖大量採用俘獲車輛,但欣賞外國設計並持續生產的範例不多,LT-38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被德軍直接拿來用在入侵波蘭,並持續改良。
另一個少見範例則是奧地利的RR-7,這是沿襲ADMK輪履雙用車的火炮拖曳車,由於機械可靠性還可以,而且使用路輪的續行力可達500公里,是當代戰車裝甲車的2~3倍,因此德國不理其他奧地利的裝甲車,卻將這底盤依照德軍裝甲車的多角形外型設計修改後,賦予SdKfz 254的編號,採購128輛,主要負責運輸砲兵觀測人員。
雖說數量不多讓RR-7沒有多少輝煌戰績,但戰後1950年有人在捷克撿到1輛受損的本車,修理並改裝7人座椅後,帶親人一路飆到西德,這個最後戰績讓本車獲得「自由戰車」外號,同時也是輪履雙用裝甲車歷史的最後光輝。
相較之下,這時的波蘭與比利時擺脫不了英國授權車的修改,即使波蘭版Mk. E、7TP之後,研發自身修改的克利斯汀M1931、10TP,算是擺脫英國體系的一步,但這一步尚未完成,其他國家多數更糟,只有瑞典與美國在戰爭爆發前的這段時間,又有些進步。
瑞典這時的戰車體系分成2個:源自捷克TNH外銷戰車的板狀彈簧懸吊車Strv M/37、LT-38堂親,以及L-60以來使用扭力桿自製戰車體系的M/38與M/39,由於都是10噸以下的戰車,所以37mm的火力與13~25mm裝甲並不算強,產量也是很難稱為量產的幾輛到幾十輛水準,加上同時瑞典的2種裝甲汽車也都是卡車改裝,在軍用裝甲車開始完全軍規設計的1930年代末期,瑞典裝甲車給人一種雖獨具匠心但落後時代趨勢的感覺,要到1942年,瑞典才在這些基礎上提出震驚世人的成果。
同樣在這時是笑話但後來震驚世人的裝甲車戰車生產國,就是美國。
一次大戰後連續十幾年少量採購英法或自家人製造的戰車與裝甲車以後,美國在1935年推出最早的量產戰車:騎兵的M1/2戰鬥車(Combat Car),以及步兵的M2輕戰車(Light Tank),都是以英國A2車系外銷款及Mk. E為母體衍生而來,因此火力設計也是有單塔雙槍、雙塔雙槍、單塔單炮等類似Mk. E的多種衍生型。
這些車的車身上半追隨英國,但底盤、尤其是懸吊部分,美國買了英國A2車系、並自行仿製修改,還測試克利斯汀懸吊的車輛後,最後卻選擇1919年克利斯汀用過但放棄的懸吊,克利斯汀懸吊前身的VVSS。
VVSS外觀雖然與法國的板狀彈簧平衡式懸吊很像,2路輪成對,但VVSS連接路輪的是硬式天秤臂而非板狀彈簧,其彈簧與A2一樣垂直裝在支撐桿內,個別接上前後天秤臂,因此另一方面又像是克利斯汀懸吊兩兩背對背安裝。
只是VVSS的彈簧矮肥短,緩衝行程也短,不像後來的克利斯汀懸吊那樣長而適合高速,但支撐力與可靠性猶有過之,克利斯汀的M1919兩側只用1組VVSS就能撐住整輛戰車,而現在M1/2戰鬥車與M2輕戰車各裝2組,就讓M1/2戰鬥車可以裝30mm裝甲而懸吊仍有餘裕,故成為美國沿用10年的戰車用懸吊。
不過各兵種都要自己的戰車,還用不同名稱各自研發,很沒效率,後來進行裝備統整,M1戰鬥車就成為M1A1/2輕戰車,與M2輕戰車進入同一編號體系。
然後,海軍陸戰隊也想要自己的戰車,克利斯汀一系列嘗試結束,然後因為擅自外銷而被美國政府控告後,就出來另一系列的案子,概念上類似英國A4E11的CTLS兩棲戰車、或說Tankette,只有輕重機槍與最大13mm裝甲,使用板狀彈簧平衡式懸吊,讓車重只有Mk. E的水準。
美國海陸測試到1940年,認為CTLS不成材不採用,但海外有需求就外銷,而且還針對客戶是右駕左駕的差異,而設計機槍塔偏左或偏右的不同車款,只是波蘭與中華民國都拒絕採用,唯一付款的客戶是荷屬東印度群島,在日軍入侵後被日軍接收,等日軍撤退而獨立運動結束後,就由印尼接手,算是美國最早外銷戰車,也是Tankette這體系的絕響。
至於戰車之外的裝甲車,這時美國分成2個體系發展,都是汽車與卡車改裝的裝甲汽車,4輪偵察車是類似法國AMD 35裝甲車的M3裝甲汽車,主要優點就是可靠、以及美國有錢帶來的產量大無線電充足,做為汽車實用性很高,作為軍車技術很落伍。
另外就是拖曳物資與運兵的半履帶車,從法國採購Citroen Kegresse車系美國化的M2/3/5/9半履帶車,概念上與德國的SdKfz 250/251相同,可以運貨、運全副武裝的步兵班、以及運炮兵班同時拖他們的炮。
但M2/3/5/9基本上是一種商用車改裝模式,裝甲外型設計沒有考慮,援外版M5/9甚至是用硬度較低的鋼板,因此防禦力不如德國車,200碼以內步槍機槍子彈就有可能打穿,然後為了遮風避雨加上的布製棚頂擋不了流彈,卻會妨礙步兵跳車逃生,運兵的安全性較低。
M2/3/5/9的優點,在於使用150馬力引擎,輸出整整比德國貨高一半,彌補Kegresse系統接地壓較高的弱點,並發揚易生產維修的優點,這個車系的惡劣地形機動力評價較高,在美國參戰後,很快補足盟軍沒有類似SdKfz 251這種運輸車輛的弱點,可以仿效德軍由運輸車成建制帶領部隊緊跟在戰車後方,讓德國的戰術優勢在戰爭後半逐漸喪失。
不過,這時美國才剛研發出自己的裝備,還沒有配套的組織與戰術構想,甚至連是否要大量生產都還沒決定,要到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歷史進入下個階段,大家才會發現到美國的可怕。

Edited by - dasha on 01/02/2022 09:34:38
Go to Top of Page

Peter Chen
路人甲乙丙

687 Posts

Posted - 05/30/2021 :  15:45:09  會員資料 Send Peter Chen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感謝大俠的嘔心瀝血之作!
Go to Top of Page

davidboy
路人甲乙丙

3475 Posts

Posted - 06/02/2021 :  18:47:23  會員資料 Send davidboy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dasha兄的facebook链接方便分享一下吗?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06/2021 :  06:55:43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vidboy

dasha兄的facebook链接方便分享一下吗?



https://www.facebook.com/zenji.fan.3/
不過臉書也是純文字沒貼圖......

今天開始貼的二次大戰部分,要請大家指正的點應該就很多了......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06/2021 :  06:56:46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41
第二次世界大戰
從波蘭到法國
事後諸葛會說波蘭根本不堪德蘇夾攻,法軍主守不主攻的戰術準則與戰略計畫以及松德海峽擋住英軍,也救不到波蘭。
可是1939年初德國吞併捷克後,下一個目標波蘭看來並沒有那麼脆弱,畢竟在歐洲人的眼光中,波蘭當時研發的戰車飛機與日本一樣,都源自英國,而且都改得不差,數量雖不如德國或日本,可是1920年代波蘭與蘇聯的戰爭表現,讓人對他們軍隊的士氣與戰技評價並不低。
更重要的,德蘇意識形態對立,蘇聯不管是支援波蘭還是中立,都應該能讓波蘭撐一段時間,使得英法在西線的壓力發生效果,甚至是完成動員進攻。
但8月下旬的德蘇互不侵犯條約,打破了這個期待,接下來德軍以裝甲師為首的快速進軍,雖然有一部分是因為波蘭想從中央直攻柏林,導致被北側東普魯士與南側西里西亞的德軍從側翼突破,算是戰略失誤,但德軍的進軍速度之快,不僅英法等世界其他各國震驚,波蘭一片混亂,就連德蘇都出意料之外,西班牙內戰與諾蒙汗事變中出大糗的戰車,現在鹹魚翻身。
法軍雖然在波蘭淪陷前進攻德國,問題是過去20年以防禦為主的態勢,進攻的戰術與後勤訓練不足,而且是1938年才開始大舉投資製造新武器,到動員時才發現一堆問題,比方新生產的主力戰鬥機MB151/152,機身、引擎、機槍等系統都有了,也已交貨,但大部分飛機的螺旋槳還沒交貨,所有飛機都沒有瞄準器,這不要說無法瞄準目標,甚至大部分都飛不起來。
因此法軍進攻時,稍遇德軍抵抗,認定遇上了強大(其實只是空殼)的齊格菲防線,便馬上撤退,這是波蘭投降前僅有的外援。
德軍的成功,立即被歸因在裝甲師,看到西班牙內戰中戰車出糗而拆掉裝甲師的那堆國家,現在又開始組建裝甲師,勝利的德軍更不待言,立即編組更多的裝甲師,並新成立機械化師,其差異在戰車與裝甲車比例,各別強調突穿防線與持續進軍能力,讓戰術進化,確保陸戰戰術模式領域的優勢。
接下來雙方都以很快的速度,針對建軍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修改,期望在地面作戰正式展開前,自己的部隊能達到合格狀態,至少炮彈瞄準器螺旋槳之類東西要夠,結果就是海軍空軍已經開始交戰,陸軍卻停在奇怪的坐戰狀態,比一次大戰還要安靜的前線對峙。
蘇芬戰爭與蘇聯戰車浴火重生
而在這段時間內,利用英法德都沒有空閒的時候,蘇聯就開始趁火打劫,在搶下波蘭東半之後,便威脅波羅的海三小國讓紅軍進駐,接下來逼迫芬蘭交換領土,芬蘭與蘇聯都低估對方的意志,導致1939年11月底的蘇芬戰爭開打。
讓雙方錯估形勢的原因,在於雙方都自以為手上有政治軍事雙重王牌:蘇聯的王牌是傀儡政權與大軍,芬蘭的王牌則是各種國際法理論與曼納海姆防線。
事實證明,雙方的政治王牌在對方看來都是垃圾,而雙方軍事王牌的效果則都不如自己預期的有效,但卻都嚇壞敵方。
從芬蘭到羅馬尼亞之間,一堆被蘇聯視為俄羅斯帝國喪失的領土,想收回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這些國家給蘇聯各種軟硬釘子碰,同樣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在英法主導世界秩序、法國糾結戰後獨力東歐諸國成立名為小協約國的軍事同盟時,蘇聯也沒辦法對這些國家硬來。
但納粹德國興起,與奧地利合併與吞併捷克時,波蘭還加入吞併捷克行列,小協約國體系崩潰,等到1939年9月,英法為波蘭與德國開戰,沒了小協約國,英法無法直接支援波蘭,日本又退讓與蘇聯進行諾蒙汗停火談判時,對波羅的海三小國與芬蘭來說,能主持國際法的國家只剩德國與蘇聯,而雙方已有秘密協議,互不干涉。
因此蘇聯馬上動作,宣稱為因應德國威脅,逼迫波羅的海三小國及芬蘭接受駐軍與軍事同盟,還要以面積2倍大的未開發地交換芬蘭精華地區,芬蘭認為蘇聯這是要吞併芬蘭的前奏,以中立原則為盾堅拒,讓戰爭不可避免。
長期來說蘇聯確實想吞併芬蘭,但1938~1939年之間,有能力斃了蘇聯的德國才是重點,芬蘭這塊嘴頭肉可能內藏魚鉤,先確定沒有英法德的釣魚線才能咬下去,因此蘇聯對芬蘭的條件時鬆時緊,重點是觀察英法德的態度,同時進行背刺德國的兵棋推演,芬蘭對蘇聯短期意圖推估有過度反應之處。
但接下來德國的冷漠、英法的無能為力、以及進軍中歐將慘敗的推演結果一一出現,蘇聯決定先與德國保持友好,波羅的海三小國已接受蘇聯駐軍,芬蘭與羅馬尼亞就成為目標;這時芬蘭外交體系與軍方已經感覺到危機,從10月起進行動員演習,但政府與人民卻茫然不覺,等到芬蘭動員結束開始復員鬆懈,蘇聯才開戰,芬蘭的政治王牌就宣告破產。
蘇聯11月底第一波動員45萬大軍、2000輛戰車、2000門火炮、與超過3000架飛機,希望以壓倒性力量配合共產主義份子煽動瓦解芬蘭抵抗意志,讓傀儡政權上台,但因為真的相信自己的對內宣傳,所以紅軍內部除了1個將領認為要準備3個月份補給外,多數都認為10~12天份的補給就夠了,中層甚至更樂觀的以為芬蘭人會熱情歡迎,所以初冬開戰卻沒有準備冬季被服。
負責宣傳的政戰單位雖然對自己的謊言有點警覺性,但給出的建議卻是不要用鄰近芬蘭地區、民族分類上比較接近芬蘭人的部隊,以免這些人倒過來與芬蘭合作造反,因此初期調動的部隊大多由南方人組成,結果,在當地人都要冬季裝備才能存活的時候,由南方人用夏季裝備打仗,狀況可想而知......
為了掩飾自己的錯誤,開戰之後蘇聯的宣傳機關開始宣傳芬蘭的曼納海姆防線堅固無比,以及蘇聯考慮大部分無辜民工,所以不是空投炸彈,而是空投食物與援助物資,才讓戰況僵持。
於是作為諷刺與反宣傳,西班牙內戰首度大規模使用於反戰車作戰的火焰瓶,從此便以當時蘇聯外交宣傳者莫洛托夫的名子為名,稱為「莫洛托夫雞尾酒」,作為芬蘭對蘇聯「空投諾貝爾牌麵粉(炸藥)」的「熱情」回禮。
然後,這狀況下,蘇聯準備的芬蘭傀儡政權沒發生號召作用,蘇聯政治王牌破產,只能靠軍事力量決定結局。
不能否認,以1939年底的狀況,曼納海姆防線確實算得上世界最堅固的防線,面對只有夏季被服與不足額補給的士兵,達到Diamond Dust程度酷寒與大雪的「冰力」,無敵。
更糟的是,防線建構的地點,卡累利亞地峽,是因海退而生成的低濕地帶,夏季就是寒帶森林與沼澤,冬季沼澤地帶結冰,深冬時可承載人車,但初冬時只是薄薄一層冰,何時能讓人車通過要當地人才知道,南方來的人不一定看得出來,能擋寒風的戰車裝甲車落入這種天然冰陷阱,冷水滲進車中凍死乘員,紅軍除了防水的T-37/38戰車外,都無法抵擋這種反戰車冰力。
但能讓「冰力」生效的原因,主要是紅軍的輕敵,由於芬蘭人口經濟均不強,分佈在90公里範圍內的3道曼納海姆防線,不是萬里長城那種堆積大量土石、或馬其諾防線那種用上大量鋼板與強化水泥進行地形地貌改造的防線,只是順應地形地貌,建設少數鋼筋水泥火力點,耗用水泥量號稱僅為著名的雪梨歌劇院幾分之一,大部分地區都是用既有地形簡單加工。
這防線的優點在於有20年時間去勘查地點,加上沒有環保意識時代可以亂砍當地樹木,讓火力點之間的通道隱藏在橫倒樹幹底下,掩蔽很好,冬季時這些木頭外面澆水則變成又厚又硬還會再生的冰牆,加上下雪後空中偵察幾乎完全看不到陣地,需要地面部隊自己想辦法挖,很考驗攻方戰術能力。
但就像一次大戰的鐵絲網壕溝要有機槍與野戰炮才難以通過一樣,守方缺乏火力的話,就算滿滿冰牆,攻方遲早可以突破。
而芬蘭用火力殺掉步兵不難,對付戰車就頭痛了,當時芬蘭僅有的戰車、向英國訂購的33輛Mk. E,還在路上,直到1940年投降前才有1次與紅軍交戰的機會,裝甲列車反而比戰車還多,雖然也只有2列。
最大口徑的20mm反戰車步槍(?)只有2挺原型槍,不下於德國貨的瑞典製37mm反戰車炮還不到100門,戰爭結束時也只有約200門,雖然對紅軍戰車威脅很高,但數量不到蘇聯戰車的1/10,與西班牙內戰常有反戰車炮10倍截殺戰車的狀況相反,撐不住防線。
因此最主要的反戰車「火力」,就是莫洛托夫雞尾酒,以及與HEAT一樣使用震波聚焦門羅效應的反戰車地雷,而當時蘇聯戰車仍以汽油引擎為主,而且水密不佳,也缺乏減低震波傷害的結構,難以抵擋這些武器。
雖然蘇聯首批表現荒腔走板,但大國終究是大國,在其他大國都忙於自己的戰爭而無暇對付蘇聯時,蘇聯決定增兵,而且不再搞那種補給不足與南方部隊優先的把戲後,動員總計85萬兵力、6500輛戰車,以及艦炮改裝的12吋列車炮,硬是把最多34萬人的芬蘭軍壓得逐步後退,最後蘇聯與芬蘭達成的協議,不是戰前的換地,而是割地,才讓三個半月的戰爭結束。
芬蘭表現雖卓越,而且從蘇聯俘獲的戰車等武器數量多到取代外購武器成為主力,甚至還成為唯一沒有自產戰車能力卻有多炮塔戰車的國家,戰後武裝實力可說大幅增強,但卻也讓芬蘭認清自己不能堅持己見的國際現實,從實際利益角度思考國家未來方向。
蘇聯則是痛感紅軍無能,減緩對軍隊的政治清洗,轉而從軍事需求角度重新整頓軍隊,其中在戰車裝甲車方面,首先就是現有重戰車的強化。
在1939年與日本及芬蘭的交戰中,紅軍確認法國1930年代前半的結論,30~40mm裝甲已經不足,T-35因為太重,懸吊系統不夠可靠,沒有明顯的加裝,T-28就用鉚釘追加鋼板,把正面裝甲加強到Char B1 bis的60mm水準。
而T-35已經有榴彈與反裝甲雙重火力,T-28早期在45mm反戰車炮與76.2mm步兵炮中,選擇炮口初速不到400m/s的16.5倍徑步兵炮,導致本車反戰車能力較弱,因此決定發展反戰車能力較強的76.2mm炮,利用這次機會,就換裝了26倍徑的76.2mm炮,讓蘇聯領先其他國家擁有75mm級的戰車炮。
後來T-28/35都進一步將炮塔從較單純的圓柱型換成圓錐型,側面傾斜以提高防禦力,讓這2輛戰車的有效壽命延續到德蘇開戰。
至於中戰車、快速戰車、輕戰車、裝甲汽車、與Tankette,則難以在現有架構下大幅強化裝甲,本來蘇聯官方還在猶豫要繼續以現有容易生產的Vickers相關車系及BT車系改良,還是生產昂貴得多的全新體系戰車,在增兵同時把現有戰車與研發中的原型車送上前線測試後,終於決定停產現有戰車及半履帶車,對研發中的戰車與裝甲車,則依照實戰經驗進行修改,從1940年底開始量產,進行裝甲部隊的全面改朝換代。
但外國並沒有看到後來這段戰車設計的修改,只看到紅軍的窩囊,尤其這次是在德軍戰車優異表現後的大出糗,沒有人高唱戰車無用論,而是調低對紅軍的評價。
本來希特勒的理論,日耳曼民族的天命是朝東歐發展,既然紅軍這麼不堪一擊,就加速希特勒向東發展的野心,使得德國忘記了一次大戰多面作戰導致兵力分散的教訓,西方沒解決就向東進軍,而且不再採用政治手段,純靠軍事侵略,再度面對多面作戰。

Edited by - dasha on 01/02/2022 09:35:23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06/2021 :  06:58:21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42
閃電戰
在蘇聯對波羅的海三小國及芬蘭動手時,英法德因互相牽制,雖關注相關事態但很難大規模動作,甚至在某些角度上惡化事態,因為支援芬蘭的船隊通過松德海峽前後都會與德軍交戰,通過挪威與瑞典支援芬蘭則威脅德國主要鐵礦來源、瑞典,增加德國進軍丹麥與挪威、在西線戰役前開北歐副本的誘因,最後就是1940年4~6月對丹麥與挪威的威悉河演習。
威悉河演習主要是海空軍、空降部隊、與登陸部隊的作戰,戰車來說只有一個亮點,Neubaufahrzeuge V/VI首度參戰並拍攝登陸宣傳片,然後在戰場上損失1輛。
在這段時間中,主戰場,也就是法德之間的陸上邊界與低地國,呈現安靜的「坐戰」狀態,理由在德軍重編部隊、彌補損失、與強化裝備,以增強對付馬其諾防線的能力。
而英法同樣擔心德國的齊格菲防線,而且英法的軍事投資開始較晚,眼前各類裝備都有數量不足與供應鏈混亂的問題,要設法重組國內的廠商為戰時模式,還要建立裝甲師,同樣沒有進攻餘力。
而戰前認為可以靠封鎖讓德國屈服這件事,已因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訂,蘇聯提供德國物資的情況下,變得難以執行,這點是個問題。
現在我們知道齊格菲防線只是唬人的產物,強度與馬其諾防線根本不能比,但馬其諾防線就沒這麼脆弱,而且德軍很清楚,因為馬其諾防線第一階段、也是最強固那一階段在建設時,希特勒還沒上台,萊茵蘭地區仍在法國駐軍控制下,為了減低控制區百姓的反感兼加強監視,還有最低價得標需要廉價勞動力,法國聘僱沒法國勞動法律保護的大量德國人從事防線建設,然後很多德軍就馬上去打工兼差蓋防線,因此對馬其諾防線的虛實、包括偷工減料之處,算是一清二楚。
本來這是最有利的狀況,但從德軍打工者得到的情資,卻讓德軍參謀本部感到絕望,因為法軍的強化水泥與鋼鐵用量實在太多,比較脆弱的部分還只是能擋住75mm炮,堅固的部分要動用150mm、甚至這以上的火炮,能想到的作法若不是強化裝備,增加更大口徑的火炮,就是繞過。
在裝備強化方面,雖然法國重建軍力時間較晚,但當時還有約2000輛FT-17服役,所以戰車總數德國就先吃虧,反而比法國少,因此德國從奧地利、捷克、波蘭俘獲的車輛,能用的都拿來作有效利用。
尤其是38(t),與德國III號戰車的火力/防禦/機動不相上下,雖然炮塔較小影響作戰效率,但懸吊底盤與IV號戰車一樣堅固可靠,德國吞併他國之後,既有車輛多數就只是把工廠備料生產完就算了,但38(t)卻追加訂購,並進行加厚裝甲等強化防禦力的改良,直到1941年都還是德軍戰車主力之一。
相對於能安裝37mm炮的38(t),I號戰車就差多了,本來是應該就此報廢、改造成訓練維修與彈藥運輸等雜用車、或轉交農業部門,反正本車當年是以農業車輛名目研發,把農業設備裝回去不難;但車輛不足時軍方覺得這樣有點可惜,拿來拖炮時想到另一種用法,類似III號突擊炮與英國Gun Carrier Mark I,把炮擺上車,這就是I號自走炮;至於放上去的炮,一種是捷克的47mm反戰車炮,僅略遜於法國47mm炮的優良反戰車炮,另一種則是人搬不動的150mm步兵炮。
20世紀步兵炮復興是對付壕溝時,當步兵脫離後方炮兵支援範圍,至少有一個伍或一個班就能帶的輕型炮,用來反擊敵軍機槍陣地,或從較遠的距離吸引敵軍火力點注意力,掩護我軍工兵貼近以炸藥包、火焰瓶、或火焰放射器等短射程系統,進行工事與陣地破壞的武器。
本來這東西要強調輕巧好帶,但當敵軍機槍陣地已經是馬其諾防線這種等級,那麼步兵炮也就跟著升級,變成一種靠炸藥不靠動能由步兵單位玩的大口徑短管短射程野戰炮,搞到快2噸的150mm炮實在不是幾個人能在壕溝中搬上搬下的,只好找車。
雖然步兵炮是步兵用的,但在波蘭戰役後大家都把車劃歸裝甲師或機械化師,裝步兵炮的車也就全佈署在裝甲師中,成為裝甲師內的炮兵,戰車也就此成為裝甲師內的步兵,IV號戰車這種用榴彈的火力支援戰車地位又開始曖昧。
除此之外,還有些拿汽車與半履帶車改裝各種槍炮的產品,目的一半是對付馬其諾防線,另一半就是對付法軍數量裝甲優勢的戰車,尤其是Char 2C與Char B1 bis;配合這些火力投射車輛,也有專用的彈藥補給車與指揮車,使用同一個底盤,設計概念上算是SdKfz 251縮小減輕版的車輛,彈藥運輸型SdKfz 252、強化防禦的指揮型SdKfz 253、與較晚生產的運輸多用途型SdKfz 250。
這些車的運輸能力只相當於Universal Carrier或Lorraine 37L,只能運4人,不過比SdKfz 251短小的優點,在於容易在狹窄處穿梭,用車上的偵察兵進行肉眼偵察,或是由數名專業技術人員攜帶設備,被動截收無線電通信,與定位呼叫炮兵或飛機。
因為好用,所以德軍指揮官常用SdKfz 253,帶幾名無線電操作人員兼隨員與多台無線電,在前線到處跑,直接命令某支部隊趕赴某地,又或要炮兵或密接支援機趕快轟他眼前看到的單位,讓其他國家軍隊可能要幾小時的師炮兵軍炮兵火力或空中密接支援申請程序,縮短到幾十分鐘內,有幾個隨員就能與幾個單位同時通話,只是這些新車款真的數量夠多發揮影響,要到德蘇戰期間了。
類似的改裝也出現在法軍,ARL V39/SAu 40雖然從1935年就開始設計,但為加速研發而分別用上Char B1 bis與S 35的零件,變成安裝75mm炮的突擊炮,而且與Char B1 bis的短炮管步兵炮不同,這車安裝的是倍徑較長的要塞炮,所以一般分類為反戰車自走炮。
而真正當成反戰車自走炮的設計,則是Laffly商用6輪卡車改裝的火炮拖曳車系V 15/S 15,以及直接把47mm反戰車炮裝在後車台的W 15 TCC這類。
不過就像德軍偏向拿受損車或外國車改裝應急,重點還是偏向新車根據戰訓研發新次型一樣,法軍的重點還是在既有裝備的升級與增產,比方R 35車系最新款R 40,改用類似S 35的教堂燭台懸吊,另外還有引進克利斯汀懸吊的其他新車計畫。
而因1935車系雖然性能依然居世界前矛,但改裝彈性已逐漸耗盡,所以從裝甲車到戰車,都有一系列新研發案,但因戰敗投降,多數也就停在研發案,到二戰結束後才有部分得以翻身。
在德國侵略波蘭後,英法軍有意主動進入比利時阻擋德軍,法軍運輸車及相關配套不夠的問題便凸顯,運輸車一部分可以靠徵用,但本來用牛馬甚至人類拖運的火炮之類裝備,就有很多部分不能用高速的汽車拖帶。
而英軍或是流亡的捷克波蘭等國組成的臨時部隊裝備不足,法軍就大方的把這些不適用的裝備送給他們,自己使用新生產的裝備,當然這樣也不免帶來裝備吃緊的問題,直到1940年5月,法軍的運輸車仍處於不夠的狀態。
流亡部隊不能抱怨,英軍就是另一回事,因為英軍在A9~12車系開始生產前,安裝反裝甲炮的戰車只有平均壽命十幾年的幾百輛A2車系,與既有儲備約2000輛的法軍差距太大;而德軍是1935年以前就開始研發與量產新裝備,法國則是1931年開始生產研發、1938年擴大撥款量產,英國卻是1936年以後才開始研發,大戰爆發時各項裝備都還在改良階段,邊改邊生產速度還是會受影響。
這讓1939年主戰裝備最缺乏的就是英軍,缺到A13巡弋戰車的原型車在1940年還沒完成測試,就送到法國北部參戰。
但英軍可拖運裝備的輕戰車、Tankette、以及各式運輸卡車,相對就是1920年代中期開始準備與量產,比其他國家都早,加上英軍自身拖運裝備早就全都能用車輛拖運,沒必要準備牛車之類,結果法軍提供的可拖運炮,英軍發現根本不能拿汽車拖,只好把運兵車上的人趕下車,把炮放上車,那被迫走路的兵兒們抱怨可想而知。
當然,這些問題在開戰前並不被重視,因為法軍有馬其諾防線,因此機動單位要照顧的範圍較小,理論上德軍要繞越有困難,但史實上德軍確實是繞越了,這原因就必須看馬其諾防線的組成。
法國馬其諾防線的建築,至1940年為止計畫有5個階段,第一段是法國東北國境,從亞爾丁高地向東南東到萊茵河為止,這段雖然是交通較不便的山區,但因後方就是法國的重工業與國防工業中心,不要說失陷,甚至遭到大規模轟炸,都會讓法國喪失軍火生產能力,因此這一階段的防線不能用大縱深戰術,必須死守不退,除了薩爾河附近有一段受地形影響,只能用火力互相掩護的碉堡防禦,因而被稱為薩爾空洞的區域外,其他部分都是穿山的地洞與隧道。
而因這一段也是德國人參與建造最多的部分,所以德國也最清楚這一段的虛實,這種全線都無法用巡洋艦主炮(155~203mm)轟破、若干碉堡甚至能擋住德國戰鬥巡洋艦主炮(280mm)轟擊的防線,根本沒有虛,只有實。
第二段是第一段往南到法瑞邊境的部分,因為沿著萊茵河的河谷,天然地形較險峻,所以這一段的防線比較弱,只能確保全線都不怕75mm炮轟擊,但因為地形的關係,要如何把75mm以上的炮用人力或車輛拖到能開炮的位置,就是問題。
第三段則是法義邊境,由於這一段的地形更加險峻,因此沒有連續防線,只是在各條山路間設立強度與第一段防線差不多的碉堡,建築經費低得多,但通過難度可能是各段最高。
在法德正式開戰前,一到三段是馬其諾防線已經完工的部分,接下來的第四與第五段,分別是亞爾丁高地到海的法國邊界,以及法西邊界。
由於西班牙內戰後來由法西斯納粹支持的國民軍占優勢,法國一度擔憂西班牙參與夾攻,同時也擔心在法國境內蓋防線對荷蘭比利時產生的政治效應,直到確定北部邊境較危險,才開始在亞爾丁到沿海地區進行防線建設;但因這地方地勢低平多水,能接受大縱深防禦,技術上時間上都不適合建立首段馬其諾防線等級的要塞,基本上就是類似一次大戰的壕溝防線,有前後2線。第五段法西邊界則從未施工。

Edited by - dasha on 01/02/2022 09:36:03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06/2021 :  06:59:42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43
由於當時比利時是永久中立國,平時不適合選邊站讓法國把馬其諾防線延伸到境內,更何況歷史上法國入侵荷蘭比利時的次數更多,讓法軍與比利時軍協調困難,法軍不能在德比宣戰前進入比利時,而德軍應該也不會宣戰就直接進入比利時,屆時法軍能北上到哪與應該北上到哪,不只是政治問題,同時也涉及第四段馬其諾防線前方能有多少縱深。
而且比利時境內有現成的要塞,配合當地的河流,在16~18世紀曾困擾西班牙與法國軍隊,現在就是短時間內建構新防線的地利,而且可以拿比利時的土地當成防禦縱深,減少法國北部國土像一次大戰那樣種滿地地雷還用毒氣施肥的慘狀。
法軍估計,比利時邊境要塞遲滯德軍的時間內,法軍有可能衝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東方的Dyle河一線,加上布魯塞爾西方的須爾德河,等於在比利時境內準備2道防線。
雖然有些將領擔心這會在Dyle河與繆斯河的交點間出現空隙,不如在須爾德河設防就好,但因須爾德河防線東段是法國國境,政治上放棄比利時首都,並且讓德法一交戰就直接炮轟法國北部土地,有問題,不如衝北一點,第一階段以比利時國土為交戰區。
而且英法軍衝得越北,不僅英國能掌握更多可用港口,防線長度也是越北越短,還有更多部份可以直接用現成的河流與運河當壕溝,減少構工時間,騰出更多的預備隊。
過度前進會帶來的問題,出在第一段與第四段馬其諾防線的交點,面對亞爾丁高地的區域,這也是第一集團軍(多國聯軍北上部隊)與第二集團軍(法軍馬其諾防線要塞與後方部隊)的分界。
由於1914年8月法軍北上攻擊德軍側翼,失利於這個高地,讓法國人認為亞爾丁高地是個不適合現代部隊、特別是裝甲車輛應用的天險;而德軍1916年在這區域南方的凡爾登進行會戰,運輸線通過亞爾丁高地,對這區域比較有經驗,像古德林就認為有辦法快速通過這個高地,這影響到雙方對於通過亞爾丁高地行軍速度的判斷。
法軍判斷德軍從德比邊境到Dyle河一線的100公里距離,約須1週,而Dyle河東南方的亞爾丁高地突破會更慢,要2週才能到達高地出口處的繆斯河與色當,因此法軍努力的目標,首先是1週內衝到Dyle河一線,並建立機槍鐵絲網陣地線,然後再花1週往南延伸到繆斯河以南,堵住這時在亞爾丁高地內的德軍。
以法軍發展的高度數學化後勤,只要人力物資足夠,就能在合適的時間把合適的兵力物資送到計算的地方,比起亞爾丁高地前方設防,在Dyle河沿線設防還比較困難。
現在的問題是,在這種與時間賽跑的作戰中,誰快?這裡要求的快不只是跑得快,還有反應快。
德軍面對比利時與法軍的防禦陣地,要比快不容易,這是防禦的先天優勢;但反應方面就不同,軍神拿破崙皇帝塑造的法軍,強調部下依令行事縱橫歐洲,而普魯士軍被打敗後發現法軍的弱點在拿破崙只有1個,因此強調部下積極主動分進合擊讓拿破崙疲於奔命而垮台。
這種軍風一路留到1940年,法軍要靠總司令部制定好計畫再依令行事,動作井然有序但反應慢,德軍參謀本部的計畫僅供參考,因此容易發生底下主動導致脫節的問題,但面對突發事件反應很快。
更糟的是,當時法國第三共和嚴防新的拿破崙皇帝上台,制度設計與人事安排都刻意強調分權與對立,國家元首的總統沒有統帥權而只有軍隊處理權,陸軍總司令、陸軍參謀總長、與主要集團軍司令之間的權責分界,甚至軍官與文人政府之間的權責分界,都很模糊,海空軍總司令則偏重平時的政策決定權,戰時不過是信差,但陸軍要海空軍支援還真要靠這些信差,不能、實際上也缺乏無線電去直接協調,殖民軍的地位則更近似獨立國的軍隊。
而到1930年代,因為政爭,總統更變成「無能」與「不沾鍋」的代名詞,Dyle計畫得到陸軍總司令與第一軍團長強力支持,第一集團軍長與第一軍軍長則認為須爾德河計畫較可行,權限互相重疊的人們卻各有各的計畫。
最後,權責分界模糊的人在戰爭時分散於五十幾公里範圍內不同地點處理戰況,而且權限越高的人參謀數量與通信設備越差,總司令部速度最快的通信工具是信鴿與腳踏車傳令兵......這可以讓軍中野心家政變時連絡困難而容易各個擊破,但戰時同樣就容易被敵軍各個擊破。
雖然法軍後勤反應是20~30分鐘為單位,但高層卻奇慢無比,說下令到執行要48小時可能是推託之詞,但從接獲敵情到執行命令要48小時應該不誇張。
當然同時的德軍也有劣化,先不說一次大戰前讓人覺得根本是法軍來的史里芬,希特勒也是那種政治大於專業強調一切由他控制的人,但1939~1940年的希特勒還算尊重軍方,敵情反應速度以小時計,與法軍指揮體系優劣一目了然。

Edited by - dasha on 01/02/2022 09:37:35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06/2021 :  07:00:41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44
1940年5月10日,德軍終於發動進攻,由於利用傘兵戰略奇襲加上空中對地面部隊的密接支援攻擊,德軍前鋒只花1天、而不是1週,就出現在比利時的Dyle河東岸防禦部隊前方,這讓英法軍原訂1週的行程變成「越快越好」,計畫開始混亂。
第一集團軍的各國部隊以最高優先度取得運輸設備,以最高速度前進,當然就繞過了被認為會拖延行動的亞爾丁高地,而從高地西側北上,優先堵住繆斯河與Dyle河交界以北的區域,戰前認為比較危險的缺口。
應該從第二集團軍後方補位塞住亞爾丁高地前方的預備隊,行軍優先度較低,還在馬其諾防線後方集結,準備朝西北移動補位,法軍看來只要再幾天就能完成補位,但德軍看來卻是還要幾天才能完成補位,這種認知差異決定戰爭的結局。
身為當時全球前兩大陸軍之一的法國陸軍也不是省油的燈,12日便抵達Dyle河與繆斯河的交點、先前法軍擔心成為空隙處,開始設防,而騎兵更進一步向東進行威力偵察,發生法德首場戰車會戰,12~14日各約投入600輛戰車、史上規模位居前列的阿尼(Hannut)會戰。
以S 35為首的法軍騎兵單位戰車,在阿尼會戰中以優異的火力及防禦力困擾德軍,許多S 35挨了20~40發炮彈都沒有喪失戰力,德軍只能靠無線電聯絡讓各車靈活反應,困擾無線電買太少而依靠旗語的法軍,確保每輛法軍戰車都會同時被好幾輛德軍戰車伺候,而法軍戰車很難2車以上同時對付1輛德軍戰車,德軍對付戰術位置真的難啃的S 35就用西班牙內戰做法,用反戰車炮與密接支援機對付戰車。
最後法軍向西撤出戰場,分散到後方準備整補,但爭取到讓其他單位在Dyle河沿岸到繆斯河之間建設堅固防禦陣地的時間,是場沒有決定性的會戰;決定性的動作,在東南邊。
阿尼會戰開始約半天的12日下午,法軍透過對各式報告分析,判斷德軍主力正在亞爾丁高地內,向色當附近的繆斯河方向移動,這時剛好是現有部隊向西北移動、後續部隊還沒抵達的時間,空隙出現。
雖然法軍估計破碎的亞爾丁高地會造成嚴重塞車,即使德軍前鋒很快能抵達繆斯河岸,但面對當地的陣地,德軍要等待大口徑炮抵達才能開始渡河,因此師級單位渡河應該是在18日,軍級單位要21日,法軍還有6~9天時間,立即下令讓北上中、但速度較慢而難在阿尼會戰中參戰的戰車單位轉向南下,加上飛機進行遲滯,應該來得及。
不過,仔細想想,這已經是法軍在3天內第2次碰到原訂1週的行程變成「越快越好」,方向還剛好相反,騎兵的裝甲部隊已經開始與德軍交戰,能調動的戰車主要是步兵單位那堆機動力較差的車,轉向南下時碰上其他單位北上。
為了加速,本來依賴運輸車運輸的法軍戰車,紛紛下車自行越野繞過塞車的道路,然後就與1938年進軍奧地利的德軍裝甲部隊一樣,故障連連,沿路到處都是待修戰車,德奧和平合併還好,德法交戰這就很嚴重,戰力快速衰減且分散。
如果德軍速度與法軍預期的一樣慢,或許還來得及,但德軍真的會這麼慢嗎?
法軍的估算很準,卻也很不準,準的部分在亞爾丁高地確實塞車,裝甲部隊逼得非裝甲部隊到路邊讓路,如果是法軍的大炮兵進攻戰術,部隊都到前線然後累積個幾萬噸彈藥,6~9天還算快的。
不準之處在於德軍1918年皇帝攻勢就知道補給問題,因此特別強化以SdKfz 251為中心的半履帶車,讓補給能緊追裝甲矛頭,還從英國的作戰計畫1919與美國的俯衝轟炸總結出取代重炮的方法,密接支援機Ju-87,省掉最麻煩最難拖帶的東西,輕裝衝鋒。
於是,1天後的13日,德軍開始橫渡繆斯河,2天後的14日師級單位在繆斯河對岸建立橋頭堡,15日軍級單位在繆斯河對岸建立橋頭堡,速度是法軍預期的3倍,紅底納粹旗戰車每輛都有無線電天線,「紅色長角3倍速」的傳說誕生,馬其諾防線已經在繆斯河的色當附近遭到突破,法軍堵截的部隊與裝備都還分散在路上,因此,14日法國政府已經開始焚燒機密檔案,心理上承認戰敗。
當然這是從英法高層的角度來看,德國高層看到的是法軍14日以前在阿尼會戰與薩爾空洞等地的激烈抵抗,以及15日抵抗突然減弱與大舉調兵建構新防線,加上突破亞爾丁太過順利,渡河時期交戰強度卻大增,特別是法軍對德軍數百架次的大規模空中攻擊,希特勒擔心現在冒進會被側面截斷或從空中炸毀,要求前線暫停等後方跟上,差點就讓這次突破僅止於此。
但前線看到的法軍,固然有些極力抵抗,特別是16日法軍1輛Char B1 bis甚至在色當南方上演戰車史上第2次「街頭老虎」事件,摧毀13輛德軍戰車,自身車身上留下140個彈痕,車上乘員無死傷揚長而去,卻也有不少一看到德國人就投降的單位,又或者是數十輛戰車停在大空地上修理補給,上演好萊塢式連環爆炸的輕鬆狀況。
第一線的將軍認為他們有辦法找出抵抗最小的路線,直接對法軍進行大包圍,因此與希特勒力爭,持續前進,25日,德軍前鋒直抵英吉利海峽沿岸,第一集團軍完全被包圍,法軍大炮兵戰術最依賴補給線持續供應物資,補給線一斷,戰力馬上歸零。
同盟軍當然沒有坐等德軍切斷後方,13日起空襲加劇,色當附近區域的橋頭堡在14~16日激戰後才穩固,但這之後德軍就一直在第四階段馬其諾防線後方無防禦區前進,碰到抵抗激烈之處不會戀戰停頓而是繞路,法軍始終無從堵截重建防線。
法軍集結訓練單位與逃出包圍網的單位,在德軍前進線南方重新組成裝甲師,並與尚且完整的英軍裝甲單位協調,要堵截德軍,但後來法文資料宣稱英軍不肯合作,英文資料宣稱法軍不肯配合,在20日與21日各自出擊,都被擊退,沒能扭轉敗局。
德軍高層看法依然不同:5月中旬德軍已經領教法軍S 35與Char B1 bis在火力裝甲雙方面的優勢,但下旬碰上英軍的步兵戰車更可怕,穿甲力方面反正法軍47mm與英軍2pdr對德軍戰車都是一打就穿倒還差不多,但與都是單人炮塔的法軍戰車不同,英軍普遍用雙人炮塔,因此戰車運作反應較快。
最可怕的是兩款步兵戰車,防禦力都超過法國Char B1 bis,A11長腳蜘蛛的腳、車身與懸吊履帶系統的連桿,還能靠105~150mm榴彈震壞,而且這車也鈍到來得及用這種重炮瞄準,A12就只剩王牌88mm炮的穿甲彈能抓住並打破,而且根據後來的統計,每輛大概要打3發,對於高大暴露且缺乏機動性的88mm炮來說,敵軍很有機會利用幾次發射間的空檔反擊,這次運氣好,如果英軍再來一次,側翼被突破,那就糟了。
因此希特勒在裝甲師剛好抵達英吉利海峽海岸後,下令停止前進,轉以空軍及步兵圍剿遭包圍的同盟軍,並鞏固南翼為下階段作戰作準備,這才讓英國有機會動員所有船隻,撤出80%以上的33萬人,敦克爾克撤退。
這次撤退後,歐洲戰場與戰車有關的事件,大概只有2件:英國最新裝備與法國提供的裝備幾乎都丟在法國,因此除了暫停新裝備研發,將所有資源都投注在現有武器的生產,影響後續的裝備更新外,還從博物館挖出展示品,菱形戰車重新服役,A1也在推出後14年首次短暫就役。
另一件則是蘇聯趁6月德軍還在法國作戰時,逼迫羅馬尼亞放棄Bessarabia的土地,出兵佔領,這時為展示兼實驗,將T-37/38水陸兩棲戰車裝上轟炸機空運,甚至空投入水中,然後在從水中登陸,創下史上首例空投戰車作戰與水陸兩棲戰車作戰,雖然只是實驗兼作秀,但成功的結果讓T-37/38升級為陸海空三棲戰車,某些意義上達成Christie的願望,讓蘇聯進行下一世代的三棲戰車、T-40輕戰車的研發。
至於戰局方面,喪失絕大多數戰車與精銳後,法國雖然重建防線,但能做到的只是讓德軍戰損明顯高於前一期,已經沒有足夠的兵力裝備阻擋德軍,6月底投降,前兩階段的馬其諾防線除了薩爾空洞以外,都堅守到最後一刻,德軍的列車炮與大口徑自走炮都沒有發揮效用,甚至來不及上戰場,象徵一次大戰的大炮兵時代已經過去。
但想撿便宜突然宣戰的義大利卻無法突破第三階段馬其諾防線,反而因為宣戰前沒有做好計畫,1/3的船隻及物資直接被英國扣留,海外物資進口突然中斷,本國儲備物資出奇稀少,從此直到1945年,都成為軸心國的負擔而非助力。
蘇聯則是正式併吞波羅的海三小國與羅馬尼亞的Bessarabia,算是真的撿到便宜,卻也因為可以威脅羅馬尼亞的油田,不管是空投炸彈還是空投戰車,引發希特勒的擔憂,加速德國東向,也讓羅馬尼亞與匈牙利等中歐國家倒向德國。
而不列顛之役與地中海作戰暫時都是海空軍事務,義大利進攻希臘與歐洲以外的動態,因為涉及另一批裝備,稍後再提。
法蘭西之役把拿破崙建立的法軍與法國徹底摧毀,德軍的戰術也以「閃電戰」名留戰史,但關於閃電戰是甚,詮釋上卻有些有趣之處。
以英國為首,詮釋法蘭西之役用的是作戰計劃1919的概念,背景是首次街頭老虎Whippet在德軍後方的搗亂,讓魯登道夫鬧跳樓事件,英方對這件事情的詮釋:克勞塞維茲在戰爭論指出戰爭的目的是摧毀敵人的意志,只是當局勢進入戰爭階段時,大多只能靠實際物質摧毀的方式摧毀敵人意志,可是戰車提供了不需要大規模殺傷就摧毀敵人意志的實例。
而德軍將領在突破繆斯河與站穩色當附近的橋頭堡之後,發生大量法軍自動投降的事件,就是高機動兵力突破敵軍陣線並在後方搗亂,而敵軍無法阻攔時,必然產生的大規模後勤、組織、甚至心理崩潰的又一次範例,這隻突破兵力規模不一定要大,只要擋不住或來不及擋住,就夠了。英軍以步兵戰車突破敵軍防線,巡弋戰車在敵軍防線後方衝鋒的戰術概念,與這種詮釋相符。
但是德國的詮釋,卻略有不同,因為1918年德軍的皇帝戰役可不只是突破了敵陣搗亂,實際上佔領了不少敵人土地,但是,協約軍的心理並未崩潰,許多陣地的混亂只是個別陣地混亂,並沒有擴大成全面混亂,心理失去平衡而崩潰的,反而是攻方的德軍。
理由是德軍進攻過程自身損失過大,補給無法追上,人員疲勞飢餓加彈藥不繼,但因強調繞過拖時間用的堅強設防陣地,協約軍實際損失小,組織與後勤體系影響有限,才能重整旗鼓;摧毀物質還是戰爭的重點,只是要優先摧毀的不是高替代性前線小兵與鐵絲網,而是低替代性的指揮單位與後勤物資。
1940年就是吸收這些教訓以後,用作戰計畫1919提出的武器與戰術執行而已,本質不出歷史悠久的槌鉆戰術、斜行序列、兩翼突破包圍等,只是空間範圍從幾百公尺到幾公里,一舉擴大為幾十公里到上百公里,時間範圍從幾小時增為好幾天,重點是英國人相對沒那麼重視的,就是各單位之間的後方聯絡線。
聯絡線這個包含情報通信與物資運輸的含糊概念,似乎沒帶來很大的差異,但下一階段在北非兩年多的戰役,德英義就因為這個概念在執行上的差異,決定局勢。

Edited by - dasha on 01/02/2022 09:38:09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06/2021 :  07:01:35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45
從法國投降到美國參戰
法國在1940年6月底投降,約1年後的1941年6月22日,德國展開進攻蘇聯的紅鬍作戰之間,是二次大戰相對低潮期,各方雖然都沒閒著,但戰爭強度也都不高。
做為推動戰爭的主角,納粹德國,在迫使一次大戰後五強之一的法國投降,並進逼另一個五強英國的同時,又與日本及義大利這2個五強國家組成軸心國,宣布要讓世界圍繞這個軸心而動,接下來的目標,美國擔心是五強最後一個無關的美國。
但這時德國主要目標是蘇聯,義大利想重建圍繞地中海的羅馬帝國,都沒打算對美國出手,只有日本在考慮為穩佔中國、應該對抗蘇聯還是攻擊英美,算是唯一想對美國出手的軸心國;蘇聯則還想謹慎的隔山觀虎鬥,並伺機出手,沒意識到蘇芬戰爭呈現的低能,以及進佔Bessarabia引發德國對石油來源及中歐國家對蘇聯的恐懼,已經把自己變成軸心國的最優先目標。
而殖民地遍佈世界各處的英國,則因國協各處與殖民地都開始示警,相對正確的認識到各國的戰略方向,進行同盟國組織建立的準備。
而這段時間內的戰爭,蘇聯希望把戰火引向別處,德國則是要隱蔽自己的意圖,相互虛以委蛇,倒是讓東歐和平了一點時間,一如都在等對方先出手的太平洋地區。
皇家海軍在法國投降後2週內打垮地中海內法國與義大利雙方海軍,法國海外殖民地開始成為魚肉,少量戰車飛機甚至裝甲列車都無法阻擋英軍,被迫考慮要降英、服從軸心國、還是中立,處境說來是雪上加霜。
義大利則是偷雞不著蝕把米,貿然對英法宣戰就是英國協國土上的船舶物資被沒收,如果這時認賭服輸或許還有可為,但義大利選擇那種賠到傾家蕩產賭徒的常見做法,加注再押一把,利用不列顛之戰時機,從東非與北非對相鄰英國殖民地發動進攻,並支援中東的法國殖民地,避免被英軍佔領,讓這段時間的戰爭熱點移向地中海周邊。
但羅馬帝國時代就是物資進口地的義大利,喪失地中海制海權後,本國都陷入戰略物資不足的窘境,對外海運僅限於本土空軍保護得到的範圍,也就是巴爾幹半島西側、突尼西亞、與利比亞西側,所以東非殖民地只能自生自滅,作戰規模不大。
利比亞西北首府的黎波里港還在本土空軍保護範圍內,更西邊的突尼西亞屬維琪法國,不會扯義大利後腿,本土船隊把物資運到的黎波里雖然有點危險,但還是能辦到,使得北非成為1940~1943年之間的重要戰場之一。
但義大利加注非洲殖民地後還要再加注一把,跨過亞德里亞海進軍阿爾巴尼亞與希臘,考慮到德國當時積極游說西班牙與土耳其加入軸心國,如果都賭贏的話,就能通過阿爾巴尼亞、希臘、與土耳其,進入中東法軍殖民地,摧毀英國在中東的殖民勢力,重建羅馬帝國。
雖然戰爭勝利,但德國損失的裝甲車輛也不少,同時還是感到戰車性能不足與裝甲師後勤能力不足,希特勒忙著要陸軍推動新研發計畫及改編部隊,還有空軍主打的不列顛之役,來不及也不想干涉義大利的動作;而且土耳其甚至伊朗落入軸心國之手,就是英國掌握的石油大半成為軸心國囊中物,對於上台後就苦於石油不足,積極推動戰備儲油與人造石油計畫的希特勒來說,沒有特別強的反對理由。
但義軍潰敗,甚至可能被反攻回義大利本土,而希臘背後有英國,就讓希特勒必須出手相助,先是壓迫巴爾幹半島各國加入軸心國,並讓德軍借道進攻希臘,南斯拉夫反對就被德軍以泰山壓頂之勢突破,接著攻下希臘與愛琴海的希臘島嶼,最後以空降部隊強行進攻克里特島,把皇家海軍趕出地中海北部,只能在愛琴海附近活動。
但1940年7月皇家海軍的攻勢後,德法義海軍殘餘加起來不及皇家海軍,想直接登陸埃及、東地中海、或東非對付英軍,根本是天方夜譚,所以東非只好繼續放置;北非派遣的援軍則從突尼西亞登陸,接應義軍,本來目的只是防止義軍崩潰,沒想到派個德軍中攻擊精神首屈一指的隆美爾,加上北非地形並不適合防禦,結果就是二次大戰中最戲劇化也最浪漫的北非戰役。
即使有一堆拖延,1941年6月22日,德國帶領軸心軍發動總兵力約400萬人的紅鬍作戰,史上空前的攻擊戰。
紅軍方面的實際人數近300萬人,雖然在一般條件相當的情況下,攻方要守方3倍才能突破,但蘇聯一如蘇芬戰爭之前,犯下嚴重的政治錯誤。
首先是1930年代末的大清洗,讓軍官都去見上帝,留下的大部分是執法政治考核滿分但不會打仗的黨官;蘇芬戰爭雖讓史達林省覺,但只有戰爭才能培養軍官,文書考核只能培養出文官,縱使史達林利用進軍波羅的海三小國與Bessarabia設法挑選,但還是被搞成作秀。
而且就算史達林也不脫搞政治的習慣,讓軍方主攻派與防禦派針鋒相對,不會聯合對抗黨,這種對立就影響兵力佈署。
主攻派主張「攻擊是最佳的防禦」,把手邊的燃料彈藥以及指揮部都擺在國境上,縮短進攻德國時把物資搬上前線的時間,而且認為面對敵軍戰車,挖壕溝只是浪費時間,讓這些兵員物資暴露在炮擊與轟炸下,德軍首波攻擊就產生物資人力與組織各層面精彩的連鎖爆炸。
防禦派後退拉大縱深概念上無可厚非,但主攻派拉太前而防禦派退太後,彼此無法維持1日內互相支援的一次大戰以來原則,中間又沒有火力點牽制進攻敵軍,這段距離不叫縱深,叫空隙,直接送幾百公里距離給德軍。
糟糕的是史達林上當,不認為德國會在這時就進攻,錯誤解讀外交與情報體系發出的各種警訊,在戰爭爆發前幾天受太大精神衝擊,搞自閉沒下指令,一出關嚴令就地死守,又是前線遭突破,第一線需後退而第二線需前進重整防線的最差時機,等於大舉自殺。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成敗總有天意成分,軸心軍入侵蘇聯確實成功了一半,即使被巴爾幹半島與北非耗掉百分之幾的戰車人員與5週時間,入侵蘇聯後將蘇聯鐵路的軌距換成德國鐵路軌距、以便德國列車直接從德國駛入蘇聯的換軌工作,因意料之外的游擊隊干擾而不順利,讓德軍鐵路運輸卡在接近邊境之處,前進速度遠追不上前線部隊,導致運輸車隊來回奔馳距離大增,後勤負擔很快加重,影響進軍速度。
但因德軍在1940~1941年內,把裝甲師內的戰車減半而裝甲車運輸車倍增,讓後勤能力強化數倍,使得這些問題在剛開始20天看來不成問題,蘇聯防線已崩潰,即使烏克蘭地區抵抗較激烈,迫使德軍中央集團軍在東進莫斯科半途轉而南下包圍基輔,但開戰3個月已經把戰前紅軍歐俄部隊殲滅,這時離歐俄平年初雪時間還有2個月,而且1941年上半年歐洲東部創下100年來的高溫與乾旱紀錄,當時推測初雪說不定會比平常還晚幾週才到,德軍衝入莫斯科大概只要再2~3週,時間很充分。
我們事後的人知道1941年是東歐近200年來最冷的一年,理由在提前1個月的雨季、提前5~6週的初雪、以及提前1個月來到能破壞鋼鐵結構等級的低溫,抵銷了上半年的高溫還有餘,德軍原本以為5月入侵到11月初雪之間,能有6個月的作戰時間,而德國認定共產黨政權天怒人怨,只要軸心軍入侵擊潰紅軍,5週便可引發遍地反共起義,6個月真的綽綽有餘。
從史實來看,蘇聯政權沒有5週崩潰,德軍則碰上延後出兵與鐵路換軌等問題,但蘇聯早期的政治錯誤讓德軍只要4個月就能打入莫斯科過冬,可是德軍入侵到初雪卻只有3.5個月的時間,因而功敗垂成,其中老天爺、也就是冬將軍與泥將軍,搶走了大概1.5個月,剩下就是德國自己的責任。
泥將軍對裝甲車的傷害在底盤部分,輪型車很容易陷沒而不能行動,硬要把車從泥中開出來可能讓引擎燒壞與傳動斷裂,鋼製履帶車的履帶連接部分也會因積泥阻力大增,導致更易斷裂,這問題配上初冬夜間低於冰點的溫度會更嚴重,因為泥中水分結冰體積膨脹,會把履帶或懸吊若干零件撐壞,除非改用早期Kegresse系統的帆布履帶。
本來德軍設想後勤仍以鐵路為主力,履帶車半履帶車只負責鐵路終端站到前線的運輸,泥將軍影響有限,但鐵路換軌拖延,這問題嚴重性便大增。
冬將軍的話,履帶懸吊的水結冰會大幅提高故障率,沒有針對雪地設計的輪子與履帶,在冰地上都會失控滑動,看起來會很像鬧劇,但一點都不好笑,還有附帶的老鼠等野生生物會接近比較暖的車輛過冬,順便咬壞電線之類小問題。
更糟的問題在材料相變,水變冰或機油結凍就很討厭,活動零件熱漲冷縮導致鬆脫或撐緊更麻煩,最難搞的是材料變質,不耐低溫的橡膠或是非低溫鋼材會發生相變,讓結晶形狀改變,加工強化後緊密排列的金屬塊結構因而不再緊密排列,導致材料脆化。
在1930年代只有蘇聯因為西伯利亞的實際經驗,研發一系列攝氏零下40度以下還能維持機械性能的低溫鋼,其他國家的裝甲鋼在零下20~30度就會像玻璃一樣脆化,威力低的炮彈也能輕鬆破壞戰車裝甲,甚至懸吊與傳動一起動就像玻璃一樣破裂,火炮沒加熱前當然也有問題,一般講到1941年11月下旬德軍碰到零下30度低溫,證據不是溫度計,是機械裝備碰到低溫脆化問題。
雖然1941年是破紀錄的冷,但德軍與蘇聯合作10年以上,除了無法預測冬天提早來臨,其他問題並非不知道,問題在德國有把握在冬將軍來臨前打垮紅軍,與蘇芬戰爭開打前蘇聯認為自己手邊的傀儡政權這招有用一樣,當然其中也包含一個心理問題,因物資不足以長期戰而尋求短期戰,從一定「要」短期勝利異化成一定「能」短期勝利,缺乏過冬的物資準備,鐵路換軌又進度緩慢,臨時籌集的冬季被服停在戰前邊境,惡化德軍處境。
德軍進攻波蘭、法國、與蘇聯這種國土廣大兵員眾多的國家,都是同樣的模式,第一波作戰軍事面著眼摧毀敵軍主力,第二波作戰政治面著眼佔領敵國首都;對蘇聯首波作戰成功讓紅軍崩潰,原本超過全球總和半數的戰車與飛機,已減到比德軍還少,可說勝利就在眼前。
可是第二波作戰開始1週就碰上初雪,德軍再努力了2個月,但問題不只是泥將軍與冬將軍,德軍替紅軍篩掉軍中的黨官,不合格就是死的考驗下,加上英軍首批援助物資抵達前線,在最關鍵時刻補上A12為首的鐵殼烏龜,又是一批德軍反戰車炮無法打破的傢伙,德軍終於喪失衝力,莫斯科時間12月6日停止進攻,輪到紅軍反攻。
沒多久後,華盛頓時間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開始進軍東南亞各國,讓美國宣戰。

Edited by - dasha on 01/02/2022 09:39:39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06/2021 :  07:02:43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46
猶疑的德國
由於撿到了大量法軍裝備,德軍手中擁有的裝甲車輛可說一夕倍增,加上波蘭留下12列可用的裝甲列車,後來加入的匈牙利也陸續改造出5列裝甲列車,德軍戰術戰略機動性都大幅強化。
雖因底盤可靠性與單人炮塔問題很多,法國戰車裝甲車大部分先留在法國維持治安與訓練用,但如Lorraine 37L這種懸吊表現很好的車輛,就成為首批隨德軍進行下一波作戰的裝甲車。
列車炮等大口徑炮就不用說,德國老實不客氣都拿來用,一部分就先擺在英吉利海峽進行沿海封鎖與大不列顛島岸轟任務,象徵不列顛之役還沒結束;而英國也不甘示弱,很快拿庫存眾多的13.5~18吋之間各式艦炮改裝成列車炮,就這樣在海峽兩岸互相開火,直到二戰結束。
當然,事後諸葛才知道德國想在1941年6月進軍蘇聯,時人大部分以為德國應該不會同時開東西2條戰線,不列顛之役既然還沒結束,即使怎麼看都讓人覺得蘇聯很危險,但希特勒「我的奮鬥」直指蘇聯是目標,依照政治人物從不會說出真正目標的原理,蘇聯應該不會是目標,縱使是,也不至於在英國妥協前進攻。
至於當時少部分知情人士,知道1940年底不列顛之役就已經結束,但進攻蘇聯的時間是1941年的春季,拖到6月完全是意外,因此知情人士擬定的德軍裝備更新計畫,是以1941春季為基準,當然不知情人士就會拖到1942年以後了。
首先改良的是戰車,III/IV號戰車與38(t)防禦力明顯不足,所以德國就用鉚釘或焊接30mm裝甲的方式,把本來最大裝甲厚度20~30mm的這幾輛強化為50~60mm;III號戰車與38(t)現有的37mm炮火力也不足,輕戰車的38(t)就與II號戰車一樣,從戰車降階為偵察車,而III號戰車準備執行原先的50mm炮升級計畫,至少希特勒是這樣想。
但兵工方面多為不知情人士,所以剛開始比較重視另一種III號戰車改良,登陸英國用的潛水戰車版,不過後來只用在蘇聯的渡河作戰;至於現有戰車升級,基於法蘭西之役的經驗,取代III/IV號戰車的V/VI號戰車研發案重新定義,這時他們不想浪費人力時間在既有戰車的修改上,鉚接或焊接裝甲的工程可以推給使用單位做,火力升級的測試有標準,要負責標準檢驗的兵工自己做,懶。
而且可能使用的50/75/88mm等幾種口徑的反戰車版本,就是V/VI號戰車案要使用的火炮,為何非拚1941年就上III/IV號戰車的升級,不能等1942年V/VI號戰車完成研發量產?假如(後來事實也如此)V/VI號戰車最後選定75/88mm炮而跳過50mm炮,IV號戰車用75mm炮還有可能後勤共通,III號戰車用50mm炮就成為後勤孤兒,沒有必要。
而本來III號戰車預留升級50mm炮的理由,是與步兵共用裝備,從步兵來看,1920年代開始研發的37mm炮穿甲力已達極限,對付新的戰車與馬其諾防線碉堡已然不足,88mm高射炮雖然也能反戰車,但先不說重而不好拖帶,太高太暴露這一點違反伏擊的要求,中等的50mm口徑比較適合代替37mm的反戰車任務,戰車與步兵用同樣裝備有後勤共通的優點。
可是等到法蘭西之役後,英國的A12與法國的Char B1 bis都要動用88mm炮才能解決,德國開始研發低矮且比較容易拖帶的純反戰車版88mm炮,撿到英國的No.68/AT槍榴彈則給了德國人一個提示,小口徑武器提升穿甲力的方式,不上不下的50mm炮是不是要提早停產,是不是要替戰車大舉換裝,也是個問題。
至於III號突擊炮與I號自走炮,前者開始大量生產,後者的150mm炮型則因底盤太輕,I號戰車也早已停產,所以就拿打算改良後負責相當於法軍AMC任務的II號戰車底盤來改造,生產12輛II號自走炮。
另外在研究俘獲的裝甲車輛時,這些車多數炮塔太小,不符合德軍的訓練,因此也研究拆掉炮塔的自走炮改裝模式,不過在入侵蘇聯之前,這些只是研究,一如看到法國AMR車系後,德軍也想要全履帶偵察戰車,由II號戰車與38(t)各自改造後競標,進度卻不快。
在改裝這些車的時候,德軍在南斯拉夫與希臘碰到的也是些Vickers系衍生車,北非英軍到1941年6月為止用的戰車裝甲車與法國時相同,除了A12外,不需要新車新炮,所以兵工就拖死狗了。
相對於這些既有車種升級,經過法蘭西之役發現缺乏的車種,德軍的研發動作就比較積極。
I號戰車底盤加裝20mm防空炮的自走防空炮車,由於車體太小而不怎麼成功;另一個是遙控的無人履帶車Borgward I~IV車系,剛開始研發時的構想是自爆型掃雷車,後來變成炸藥運輸車,遙控者平常坐在這輛不到4噸的車上,接近戰區時操作者就下車躲藏,遙控車輛到目標區丟下定時炸彈,在定時炸彈引爆前讓車輛撤回。
其他國家也有類似概念,比方法國有一批測試遙控車,差點就在色當用來攻擊德軍,蘇聯遙控戰車與同時其他國家的無人機一樣,主要當靶用在射擊訓練,無人攻擊武器則是用低科技的狗,日本與中國就是自殺炸彈客。
但克服人道、技術、與任務定位等問題,最先讓這類車輛上戰場服役的,是德國,1941年在蘇聯測試過後,1942年起正式量產服役。
而在測試期間,Borgward底盤也拿來安裝50mm反戰車炮,以及1940年才出現,供應傘兵的無後座力炮原型炮,雖然這2種火力支援車沒有服役,而且無後座力炮也不算是首次出現,之前德蘇合作時代,德軍就知道蘇聯對這種東西很有興趣,還有些原型炮於蘇芬戰爭時被芬蘭俘獲,但德軍是首先成功發掘無後座力炮用處的國家,並將原型炮投入克里特島空降作戰,不過沒有帶著Borgward一起跑。
雖然1939年在波蘭與1940年在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等地,德軍傘兵均發揮明顯效果,但除挪威外,都是地面部隊能在1天內接應的環境,1918年皇帝攻勢雖帶給德軍前線與後方脫鉤的痛苦記憶,但同時也讓德軍抓得住丟到敵軍後方部隊大概能撐多久的知識,敢於從事這種看似大膽實則胸有成竹的戰術,挪威則是國內支持反對納粹決策未定,空降部隊受到的抵抗不一定激烈,倒也還好。
但克里特島就大相逕庭,希臘軍與英軍抵抗意志堅定,德義只能從空中支援,沒有裝甲車輛的空降部隊慘勝,讓德國從此之後不敢再進行類似的空降作戰,浪費傘兵可能帶來的機會,不過無後座力炮的火力得到不錯評價,讓德軍接著進行開發。
但,不久後德軍入侵蘇聯,才發現到他們實在太過輕敵,要升級要開發的不只是無後座力炮,幾乎整個體系都需要升級......

Edited by - dasha on 01/02/2022 09:40:15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6/06/2021 :  07:04:03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裝甲車輛的歷史 47
量產優先的英國
由於德軍戰勝,所以裝備是不是要升級,內部意見不一,就連希特勒極力要求的III號戰車火力升級都敷衍過去,其他車種的改良,除了徵用民用車充當運輸車很積極,其他就更少改良,戰敗的法國則只能偷偷研發,檯面上德國禁止法軍再研發新武器。
但英國不同,在法國北部丟掉大部分既有裝備後,就要靠新生產的裝備,只是因為時間緊迫,在這段時間內,英國只能選擇生產優先、研發延後,並且把國內所有汽車生產線都改裝成裝甲車生產線,冒出型號一大堆但性能類似的裝甲汽車,卻進一步拖延其他裝備研發。
其中拖延最嚴重的就是火炮,在德國有88mm,美國從對法國未交貨訂單中取得大量75mm,蘇聯引進76.2mm炮的時候,相當、甚至是優於這幾門炮的英國17pdr,就因而晚了一個世代服役,英國眼前的反戰車武器,只有2/6pdr這2門中口徑炮還算能用。
No.68/AT槍榴彈雖然理論穿甲能力達52mm,而且是從車頂方向打入,當時的戰車都擋不住,但引信設計卻是弱點,只有剛剛好彈頭正面的平面部位貼緊裝甲才能啟動,角度稍有偏差便不會引爆,曲射的槍榴彈要這樣準幾乎不可能,因此徒然留下一堆未爆彈給德軍分析。
雖然英國本土的戰車幾乎都在法國北部報銷,但殖民大國英國在殖民地還保有戰車,所以義大利入侵非洲殖民地時,英軍不僅有Tankette與A4車系,接下來增兵就連重新生產的A9/10/12車系都送到北非,另外加上戰前就開始設計的新式巡弋戰車,A13,又稱巡弋戰車Mk.III。
A13採用克利斯汀懸吊,但卻是經過英國修改的版本,測試中雖然曾有56公里時速,實際服役被壓低到48公里,機動力相對於A9/10的優勢從表面數據看不出來,火力防禦力僅與A9相當,因此很快就推出裝甲升級到30mm、火力防禦力相當於A10的A13 Mk.II、巡弋戰車Mk.IV,到北非對付義大利軍。
義軍在北非一觸即潰的原因,要在介紹義大利時才能通盤說明,但英軍在北非戰場的這批戰車,戰術性能與北法戰場的一樣,A13車系只是新廠練手,系統設計差異大,戰力與舊車相去不遠。
而1941年3月到北非的德軍戰車,至少比1940年5月在法國的戰車稍有改良,而且這次派來的隆美爾,就是上次用88mm炮擊破A12的德軍單位將領,他想必已模擬過很多次怎樣再對付A12的戰術,對英軍而言,這是惡夢,1941年6月15日發生的惡夢。
不過,大概是巧合,英軍推出一系列新戰車,其中連當時88mm砲都啃不動的A22、步兵戰車Mk.IV,就在噩夢前幾天以1輛原型車的方式成軍,在A12遭大屠殺之前告訴大家英國有解決方案,在宣傳戰上總算沒失利。
只是這輛車真的要形成戰力,已經是1942年下半的事情,要與德軍的VI號戰車一起講,1941年中真能接替A9~13車系的戰車,只有0.5+1+0.5款巡弋戰車、與0.5款步兵戰車。
首先的0.5款巡弋戰車,A13 Mk.III、巡弋戰車Mk.V,因裝甲升級而修改動力及懸吊,剛好碰上大撤退後的缺裝備,在沒有仔細測試的情況下立即投產,先不說很多部分容易故障,把引擎放在車後、散熱器放在車前的設計,散熱管通過戰鬥艙與駕駛艙而又沒有設計耐熱隔板的結果,本車根本就是烤肉爐,然後車輛開始交貨時需要的地方是創下世界最高溫紀錄的北非沙漠,因此這輛車只能留在英國當訓練車兼暖氣。
而那1款能用的巡弋戰車,A15、巡弋戰車Mk.VI,49mm裝甲與2/6pdr,3人炮塔與總計5名成員,火力防禦力在帳面上與德軍III號戰車系列相當,即使性能升級一路都比德軍慢一拍,碰到德軍戰車一直都打得很辛苦,不過現場臨時改裝之下,倒也不是不能用。
只是現場改裝又製造問題:A15炮塔沒設通風扇,在北非不只悶熱,炮彈硝煙還無法排放,只好砍掉1個炮塔成員改善通風,但2人炮塔的戰術彈性就降低了;A13/15車系的車速限制在傳動不在懸吊,所以乘員自己拆掉A15的限速器,讓最大車速可達60公里,成為當時機動力最強的戰車,但也出現「36小時不故障是奇蹟」的說法,所以這個底盤在1941年5月到北非時,曾因僅次於A12的裝甲而活躍一時,但在有其他車輛接手後,馬上就改裝成其他用途,包括埋在地下只露出炮塔當碉堡用,很快報廢。
巡弋戰車急著上陣,步兵戰車也不例外,但相對於巡弋戰車採用無經驗團隊的作法,當時研發的2款步兵戰車則是由老手、甚至是骨灰級老手研發,情況就好得多。
首先上場的車,0.5款立即能用的步兵戰車,是Vickers公司的華倫丁,英國史上自行生產數量最大、超過8000輛,而且是蘇聯認定英美軍援戰車中最好的戰車,這輛車現在稱為步兵戰車Mk. III,但本來是與Mk. A~E的外銷戰車案一樣,自費研發產品,所以不照官方分類體系發展,而是依據Vickers自家或授權生產車參加的戰爭經驗,以A9巡弋戰車為基礎設計的新車,英國官方在1938年2月首度認可其發展。
由於西班牙內戰與中日戰爭都看到新的反戰車武器發威,過去那種厚度不到20mm的裝甲已經不適用,因此這輛新車一開始就要用50mm以上的裝甲;但,對企業而言,以某車為基礎,就是底盤大部分沿用其零件與製程,這就限制了這輛車只能是15噸級、最大不能到20噸,比A12少10噸,能裝的裝甲重量有限。
基於使用者經驗,Vickers決定採用3人炮塔,這時裝甲要重就會超過重量限制,因此一度想把裝甲減薄到45mm,只是,1930年代末期,很多國家不是自行研發戰車,就是戰爭中被禁運,甚至像奧地利捷克波蘭這樣亡國,Vickers的主要客戶變成本國,軍方要求裝甲一定要超過60mm才會下單,最後只能用2人炮塔,裝上65mm裝甲,而車速只有24公里,成為最像巡弋戰車的步兵戰車。
華倫丁在法國投降當月才凍結設計,由於早期測試是以A10車身加裝重物替代,生產線也是接替A10,1941年7月就成軍服役,隨後立即派往中東,雖然是填補被擊毀的A12,但因為懸吊與A9/10同一系統,巡弋戰車單位也有使用,所以是巡弋戰車與步兵戰車各0.5款。
華倫丁的最大弱點就是輕小,在1930年代末期15~20噸還能說是標準中戰車,但在服役的1941年,中戰車標準已經被T-34往上拉到25~35噸,輕戰車上限也拉高到15噸,這輛最輕中戰車最優秀的防禦力在同級車中只是中等水準,不能像前一代A12那樣在戰場上無懼敵軍多數火炮,火力與機動力都墊底,2人炮塔的戰術應用效率不佳,讓帶領英軍走過低潮期的本車,戰績名聲一樣低潮。
那麼,為何蘇聯會認為華倫丁是英美軍援戰車中最佳的產品?當然蘇聯官方不方便表揚戰力更強的美國M4與英國A22,但還有個理由在Vickers長期經驗帶來的可靠性。
交戰期或英軍後撤期,華倫丁這個優點還不突出,但1941年12月與1942年下半這2次北非德軍後撤期,追擊的英軍裝甲單位總困於一路走一路故障的戰力減低問題,而華倫丁總是不用擔心故障問題。
特別是在1942年底到1943年初,從埃及行軍到突尼西亞近5000公里行程,華倫丁沒換履帶跑完,在戰車履帶壽命只有幾百個小時、較重的戰車更是只有百來個小時的年代,這種零件使用壽命達其他車輛十倍以上的車,而且是在比正常環境更嚴苛的北非沙漠達成偉業,連裝甲車輛以可靠性著稱的美蘇都拜服。
蘇聯雖然曾抱怨本車懸吊積泥以及容易被敵火摧毀的問題,但問題嚴重性比其他英美戰車輕得多,而且不需常更換,可說瑕不掩瑜。
而蘇聯1930年代量產的戰車,基本上都是Vickers體系,屬於華倫丁的前身,駕駛維修與戰鬥都會很類似,不同處就是更簡便更可靠,縮短使用單位熟悉裝備的時間,因此1941年底首批運到蘇聯,馬上投入莫斯科保衛戰,靠當時德國新款反戰車武器尚未服役的裝甲優勢,成為關鍵時刻的關鍵少數裝備。
1942年以後華倫丁主要活躍於高加索地區到烏克蘭,成為持續力最佳與裝甲最厚的輕戰車,即使英國在1943年想停產華倫丁,改送新的厚裝甲巡弋戰車A27M給蘇聯,但蘇聯堅持要華倫丁,讓這輛車的生產線再延長1年多,直到1944年初才停產。
至於蘇聯對華倫丁最不滿意之處,在於火力,華倫丁的戰車型主要安裝2/6pdr與75mm榴彈炮,蘇聯看來火力不足,不是缺榴彈就是沒有穿甲力,雖然曾實驗安裝自己的76.2mm炮,但炮塔太小讓這個案子僅限少量改裝,即使火力仍優於自己的T-40/60/70輕戰車,但也只能說是輕戰車水準。
但與對火炮不滿相反之處,在於對其光學準星部分是一面倒的稱讚,甚至仿製後用在自己生產的其他戰車,雖然這有一部分是因為自家過去用的就是Vickers車系,學習容易上手有關。
由於車太小,華倫丁的炮塔不可能裝後座行程太大的炮,即使裝3吋榴炮也只能是低初速版,穿甲力不行,但假如不用炮塔就是另一回事,Vickers改裝底盤也是輕車熟路,其中改裝火炮的以25pdr榴炮Bishop、及17pdr的Archer為代表。
Bishop的改裝類似德國I號戰車裝150mm步兵炮的方式,但車身更大而炮更小,相對之下比較成功,後來英軍拿更大的M3中戰車底盤依樣畫葫蘆改裝,使用105mm炮的是M7自走炮,美軍自走砲的始祖,用25pdr的則是Sextron。
Archer則是個充滿英式合理性的怪設計,因為後座力太高與後座行程太長,炮架高會不穩,放低則車內戰鬥艙空間不足,其他類似車輛會大改車身配置,比方同樣源自Mk. E的義大利DA 90/53,就把引擎從車身後方移到中央,但Archer直接把火炮倒放,炮口朝車尾,連改裝的時間都省了,只是後來再也沒有人使用類似設計,除了手塚治蟲的原子小金鋼......
除了戰車與自走炮以外,其他工程車維修車之類,英軍都會拿舊車底盤改裝,產量最大而且可靠性最佳的華倫丁就是大宗,甚至還有A4E11車系的後繼款,以充氣簾幕增加體積提供浮力的兩棲戰車、DD戰車,只是等到需要DD戰車時,華倫丁作為戰車的火力裝甲在歐洲戰場都太弱,實際上等於改裝案測試用原型車,技術主要用在美軍戰車上。
雖然說華倫丁戰車在歐洲服役到落伍的時間不到1年,反攻義大利起就只能當工程車雜用車,但在東亞則是另一回事,日軍戰車火力只是1930年代初期水準,防禦力更是1920年代那種只能擋機槍的程度,想打破華倫丁,超過200公尺就看運氣,因此一直活躍到戰爭結束,而且不只英軍在緬甸愛用,紅軍進攻滿州國時,也把剩下的英美援助戰車投入中國東北。
而就在英軍認為該買華倫丁的時候,覺得戰爭已經無法避免,1920~1930年代為了省錢沒養的重戰車體系應該復活,所以把一次大戰的戰車設計委員會成員都召回,設計缺編已久的重戰車。
然後這群人除了把自己20年以前的記憶重新挖出來以外,還跑去法國觀摩當年他們就想看的東西,解決他們在菱形戰車上無法解決一堆問題的成果,Char 2C與Char B1 bis,然後回英國設計出的車,TOG系列,基本上就是Char 2C的升級版,80~90噸的車重,但裝甲只相當於A12步兵戰車的水準,設計比多炮塔戰車還落伍,因此在法蘭西之役後,TOG就只是放著給委員會玩的狀態,陸軍自己也搞平行的步兵戰車A20案,但這個案子在法國淪陷時也取消。
相對於TOG與A20,還有一個失敗的車系,A17 Tetrach輕戰車與A25 Harry Hopkins輕戰車,也可稱為(Vickers)輕戰車Mk. VII/VIII,算是最早分類不在A4車系的輕戰車,這車系設計其實與A9~13車系一樣早,但懸吊卻可以說是一種克利斯汀的升級改良,不只能輪履雙用,履帶不是一片一片板子用插銷連接,而是一根一根筷子般接在鋼絲上,可轉向路輪在接履帶時能牽動鋼絲,讓履帶條偏向,雖然這只適合小角度轉向,快速大角度轉向還是要靠煞車改變雙履帶的速度,但這無疑提高A17轉向控制的精度與速度,對於強調機動性求生的輕戰車來說,算是個有用的系統,但因為太複雜,之後也沒人再用。
Tetrach一般翻譯為領主,但這名子原本是指羅馬帝國四帝分立時代的四帝,所以不知道A17這名子是指重/中/輕/Tankette這4級戰車中的輕戰車之皇者,還是步兵/巡弋/輕/Tankette這4種Vickers都有產品其中之一的王者。
只可惜情勢不如Vickers之願,重戰車TOG沒用,步兵戰車在二戰早期是合格的主戰戰車,巡弋戰車當前衛戰車或高速戰車、或法軍分類的AMC還算好用,Tankette大量生產當運輸車與拖車對後勤很重要,輕戰車本來擔任的搜索與偵察任務,卻給裝甲汽車及裝甲車搶走。
而A17雖然靠2pdr將穿甲力升級到巡弋戰車的等級,卻因為車身太輕小,裝甲僅14mm且乘員只有3人,防禦力低落,且沒辦法像華倫丁那樣把2pdr/3人炮塔變6pdr/2人炮塔提升火力,被判定為各方面都半吊子的無用車,本來要與巡弋戰車Mk.V一樣當訓練車用。
但那個出現過好幾次的邱吉爾、現在已經不是記者而是首相的傢伙,看到蘇聯的空投戰車成果與德國空降部隊在克里特島的慘重損失,提議把A17當空投或空降戰車用,就朝這個方向發展,空軍也配合提出能空運戰車的滑翔機與運輸機提案,但結果與蘇聯的空降戰車很像,即使A25裝甲升級到30mm,但火力防禦力實在太弱的情況下,即使想執行類似法軍AMC的任務,實際上只能當AMR甚至AMD用。
其實英國A4車系大部分也是當搜索偵察用車,但後繼的A17/25評價更低,理由是英軍在法國北部丟掉大部分裝備後,動員國內工業生產各種裝備,眾多汽車廠都把自己的汽車卡車改裝成裝甲汽車,短時間內車輛比受訓過的兵員還多,且不只是種類多,評價一般都還不錯。
軍用車領域的Universal Carrier車系不用說,輪型車系的巡邏車Daimler Scout Car因30mm裝甲而大受好評,不僅持續生產到二戰結束,進階的偵察車Daimler Armoured Car也被採用,這是採用2pdr的裝甲車,穿甲力甚至對戰車都有威脅,但為保高速,裝甲減為15mm,而且可靠性不足。
裝甲厚度只有14mm的偵察車Guy Armour Car,則發展成Humber Armoured Car,早期款因為火力裝甲維持Guy Armour Car水準,反而降級當巡邏車或輕偵察車用,後來改裝美國37mm炮與30mm裝甲,卻因其他火力裝甲更強的偵察車出現,地位無法再提升,更糟的是將15mm機槍換成37mm炮以後,為騰出空間,3人機槍塔變成2人炮塔,人員工作負擔增加,對偵察巡邏任務而言不是好事。
不過,在北非戰場以外,1941年上半完成掃蕩的中東法國殖民地,以及接下來以為中立政策有用而不願交出境內德國技師的伊朗,都是屬於低強度戰場,紅軍的T-26與英軍的A4車系,就在歐俄與北非對德戰局吃緊,蘇聯英國都只能用小規模低水準裝備部隊的情況下,大概1個月時間迫使伊朗投降,被分割佔領到戰後,伊朗在本土與義大利在北非一樣窩囊。

Edited by - dasha on 01/02/2022 09:40:53
Go to Top of Page
到第 頁,共 8頁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前頁 | 次頁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直接前往: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