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ki1
我是老鳥
   
6145 Posts |
Posted - 05/29/2020 : 17:44:03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voidmagia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88390
五百多億...這批彈少說也三四百枚吧⋯⋯不過其他一堆重要計畫就延後了
「向美採購魚叉飛彈高達510億產生排擠 僅雲峰、萬劍增程彈列入新案評估
受到向美採購岸置機動型魚叉攻陸飛彈系統影響,國防部規劃向中科院採購研製各式增程型飛彈將被排擠延後,據了解,因採購魚叉攻陸飛彈等系統,也包括美方提供軍規的GPS導引,全案預算高達17億美元(510億元台幣),已嚴重排擠中科院量產各式增程飛彈計劃,經評估先以攻勢能量擴及對面沿岸飛彈為優先,僅有雲峰中程飛彈與空軍萬劍彈增程型(視距外集束巡弋飛彈)列入2021年新案評估。」
或許更大的問題在這裡 : 海軍規劃高達350億元以上預算,採購10架MH-60R海鷹多用途反潛直升機案,包括教育訓練和整體後勤維修支援,也將往後順延到2022年以後才能納入預算中。
如果美方真的如某些傳言對反潛直升機極為敏感, 那麼這案子推這麼用力(副作用如何美方也會有底)顯然自相矛盾 |
 |
|
ian125
我是老鳥
   
8543 Posts |
Posted - 05/29/2020 : 20:28:53
|
朱明自己報導矛盾又不是第一次 |
 |
|
amazon373
路人甲乙丙
  
1008 Posts |
Posted - 05/29/2020 : 21:00:52
|
嗯!巷子裡的,土灣灣早十幾年前就是三保險了,現在只對新增建築稍稍感冒,再修正路線,只是土八陸來挖的搖測貨,他們大概搞不清楚這些傢伙都是一些奴才堆出來的,本身也只抓大綱,等倒完貨這些傢伙也沒價值了。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冗丙
這個在本島/外島不用擔心,我們早就在喝三合一麥片囉,還外帶地標的台農31號地瓜土產~~ 而我們只對二代與三代未來的GIS資料庫有興趣~~~
百萬連署推倒政府,以核養綠重啟核四~~ https://blog.xuite.net/tomschen/blog
|
 |
|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我是老鳥
   
USA
9642 Posts |
Posted - 05/30/2020 : 02:38:20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voidmagia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88390
五百多億...這批彈少說也三四百枚吧⋯⋯不過其他一堆重要計畫就延後了
「向美採購魚叉飛彈高達510億產生排擠 僅雲峰、萬劍增程彈列入新案評估
受到向美採購岸置機動型魚叉攻陸飛彈系統影響,國防部規劃向中科院採購研製各式增程型飛彈將被排擠延後,據了解,因採購魚叉攻陸飛彈等系統,也包括美方提供軍規的GPS導引,全案預算高達17億美元(510億元台幣),已嚴重排擠中科院量產各式增程飛彈計劃,經評估先以攻勢能量擴及對面沿岸飛彈為優先,僅有雲峰中程飛彈與空軍萬劍彈增程型(視距外集束巡弋飛彈)列入2021年新案評估。」
我覺得這個新聞不可靠,不要太當真
因為話說根據波音自己的資料,2011年魚叉block II-ER的定價是120萬美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rpoon_(missile)
假設加上通膨、行政費和額外器材採購,一枚上看200萬美金好了。 一億美金可以買50枚,而16億美金可以買800枚!!!!!!!!!!!
更不要提,美軍又沒有現成的岸置魚叉飛彈系統,怎麼賣給我們?
我個人是認為整個新聞都很詭異,我也不贊同買岸置魚叉飛彈,原因也很簡單:
未來美國海軍將要用NSM反艦飛彈和LRASM。魚叉很可能會退出現役。
假設我國大量採購魚叉,那未來的飛彈全售期保修誰來做? 怎麼做? 雄二雄三好處是中科院自己的產品,所以保修維護沒有問題,但是魚叉呢?
|
 |
|
冗丙
版主
   
Taiwan
16197 Posts |
Posted - 05/30/2020 : 06:34:16
|
正常發揮啦~~ 明明只有1.8億美金還可以膨脹到500億台幣(1:30) --------------------------------------------------------------- 路透社報道稱,美國繼續向台灣提供軍事援助。近日台灣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稱,台灣計劃從美國為海岸防衛隊購買「魚叉」反艦導彈。 美國政府上周通知國會關於可能向台灣出售價值約為1.8億美元的導彈。 如果美國批准交付,那麼台灣應該在2023年獲得這些反艦導彈。台灣稱,由於中國海軍和空軍在台灣附近定期進行演習,這是為加強自己的防禦。
百萬連署推倒政府,以核養綠重啟核四~~ https://blog.xuite.net/tomschen/blog
|
 |
|
ASMP
路人甲乙丙
  
1403 Posts |
|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我是老鳥
   
USA
9642 Posts |
Posted - 05/30/2020 : 10:07:03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oolhand
quote:
當然只剩微艇最好砍...
讚!太好了
美軍覺得會打他自己來打
看國軍那種新一代兵力整建的規劃速度(未來10年只下一艘新巡 6年50枚雄二飛彈) 大概是想到2050都不會打吧
我其實之前提過,如果海軍真的要準備短期內打仗, 最簡單的辦法是不要寄望於還在紙上談兵的新一代兵力整建了 趕快去跟海巡署協調一下,修改海巡署和造船廠的訂單 把海巡版本的沱江級先改為海軍來接收,這樣一下水海軍就接手找中科院安裝戰系和武器。
一來海巡未必現在需要這麼多船隻,二來如果海巡真的很缺巡邏艦艇 那海軍可以先借調一些退役的PCL或是錦江級給海巡。
未來如果戰備緩下來,再把這批被海軍挪用的海巡版沱江拆去飛彈還給海巡。 等於提前驗證了平戰轉換。 |
 |
|
ian125
我是老鳥
   
8543 Posts |
Posted - 05/30/2020 : 11:11:04
|
美國有重新採購魚叉,但那是給潛艇用的 所以說會有庫存我也要打問號,至少水面艦的魚叉沒打算處理
而且獨門的魚叉岸防系統要整合不是光光說LINK16可以連這麼簡單(更甚至LINK16能不能連都不知道) 除非雄二單位可以遙控發射魚叉單位(反之亦然),不然根本是自己找麻煩 |
Edited by - ian125 on 05/30/2020 11:14:40 |
 |
|
ian125
我是老鳥
   
8543 Posts |
Posted - 05/30/2020 : 11:29:56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冗丙
路透社報道稱,美國繼續向台灣提供軍事援助。近日台灣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稱,台灣計劃從美國為海岸防衛隊購買「魚叉」反艦導彈。 美國政府上周通知國會關於可能向台灣出售價值約為1.8億美元的導彈。
這篇報導翻譯也有問題,怎麼變成我們要給海巡買魚叉
然後話說啊,芬蘭2018年買100發RGM-84Q-4魚叉Block2+ER Grade B(這名稱好長)+12發RGM-84L-4魚叉Block2(含12套Q型改裝套件與8發訓練彈與周邊)就要價6億 今年印度買10發AGM-84L(沒增程)要9200萬,摩洛哥也是10發L型要6200萬 1.8億能破30發嗎...那光30發可以幹什麼 |
 |
|
LUMBER
我是老鳥
   
Taiwan
8485 Posts |
Posted - 05/30/2020 : 13:49:33
|
以前我們不是就有雄風陸射發射車? 聽說現在要買魚叉發射車 感覺有點冏阿? |
 |
|
JonJon
路人甲乙丙
  
3586 Posts |
Posted - 05/30/2020 : 16:48:46
|
要注意美國2018年左右都有魚叉的升級計劃 這個升級計畫一個重點,是得益於電子設備的進步,是在不改善藥柱大小的情況下優化發射時的導彈路徑, 可以增加魚叉飛彈的射程,而且老批次的彈藥也能升級 這次改進也加入GPS標定的能力,幫助魚叉優化射程,dasha大之前就有提到現在對空導彈利用GPS抓相對目標的技術,同樣技術現在也用到對艦導彈上 這也是為什麼改良後魚叉飛彈具有一定的對地能力 美國海軍對此非常滿意,很早就排進升級計畫中
現在的魚叉飛彈和雄二相比,不是同一個世代的武器 至於如黃復興所説,台灣想買NSM,最後卻同意購買魚叉飛彈 估計是因為波音公司的靈壓已經快消失不見了,急需幫復...
這筆買賣不算虧,光是能讓台灣艦艇和海鋒大隊有“對地”攻擊的能力,就能增加不少戰術彈性 面對中共攻擊澎湖或是東沙的爭奪戰,海軍對地能力不會只有艦砲一種選擇。 例如當中共成功控制島嶼時,由海軍執行“成功”作戰炸毀雷達站、油庫、海水淡化設備。
================
https://www.ydn.com.tw/News/301439 美再砸重金 促魚叉飛彈升級
在近期通過的美國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中,美國國會提供大筆的額外經費,讓美軍繼續提升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的作戰能力,使製造商波音獲得一筆意外之財。
2019財年NDAA於7月26日、本月1日分別在美國眾、參兩院通過,並於3日送交白宮,13日由美國總統川普完成簽署。在法案中,國會預計撥款2684萬美元(約新臺幣8.2億元),讓美國海軍繼續提升魚叉飛彈的作戰能力,包括賦予飛彈於飛行途中改變攻擊目標的能力。這筆經費遠遠超過海軍先前要求的1484萬美元(約新臺幣4.56億元),再加上用於升級舊型魚叉飛彈的543萬美元(約新臺幣1.67億元),讓魚叉飛彈項目成為2019財年NDAA中的最大贏家之一。
本屆環太軍演頻頻露面
「國防新聞」指出,擁有網路智能化(NEW)能力的次世代魚叉飛彈(Block 2+),預計年內達到初始作戰能力(IOC),且魚叉家族於本屆「環太平洋」軍演(RIMPAC)中頻頻露面,共發射6枚,其中1枚是由「奧林匹亞號」潛艦(SSN 717)發射,這是美軍潛艦20多年來首度發射魚叉飛彈。
不過在此同時,其他競爭對手也虎視眈眈,剛獲得美國海軍巡防艦/近岸作戰艦(LCS)超視距飛彈(OTH)訂單的雷神公司便表示,正尋求擴大銷售與挪威康士伯公司合作的海軍打擊飛彈(NSM),以在全球範圍取代魚叉或其他類似武器的地位。 |
Edited by - JonJon on 05/30/2020 17:10:21 |
 |
|
ian125
我是老鳥
   
8543 Posts |
Posted - 05/30/2020 : 19:55:49
|
加入GPS功能的Block2我們其實早就有了,空射艦射潛射都有 說到對地,這下雄二E也多餘了 |
 |
|
darkmoon
路人甲乙丙
  
845 Posts |
Posted - 05/30/2020 : 21:15:21
|
魚叉主動力是渦輪噴射引擎,藥柱是要吃甚麼鬼,還優化路徑 掰長篇大論之前該做的是開GOOGLE學習基礎知識 |
 |
|
voidmagia
路人甲乙丙
  
2181 Posts |
|
oneeast00
路人甲乙丙
  
3263 Posts |
Posted - 05/30/2020 : 23:30:52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i1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88390 我覺得這個新聞不可靠,不要太當真
一億美金可以買50枚,而16億美金可以買800枚!!!!!!!!!!!
這種計算法 其實和 25億新台幣買100顆雄風 一樣-----很不專業....
攻船飛彈管你大顆小顆..最終就只是彈藥..簡單講就是砲彈.. 要把"砲彈"打出去 你還是要有砲車/砲艦 , 而"車"往往是遠比飛彈貴的玩意 (哪怕是東風31 / ICBM..發射車也比飛彈更貴)...
以車載雄風來看...整套系統除了飛彈,還包含:
發射車 (含發射架,舉升液壓臂,發電機)

通訊/操作車..等其他附屬車輛...這些當然要和飛彈一起算錢



實際上.臺灣海軍一套雄風車組(只配備16顆雄二飛彈,發射車*2,帶手臂的彈藥車*2,通訊操作車,食勤車)預算就要花20億新臺幣

實際上.. 如果國軍最終購買車載魚叉飛彈..最貴的會包含以下幾項:
依海鋒編制 + 美商美貨優先 一切最好的慣例.. 很可能每8顆飛彈就買一輛 M983/M1075 等級的重型越野卡車 (這種重型卡車其實也是老美卡臺灣特種飛彈的瓶頸,往往是臺灣有錢也買不到...例如 天弓,雄風)


重型飛彈發射車 往往無法自行補彈 依海鋒編制.每輛發射車還會配一臺帶手臂的裝填/運輸車 (應該也是M983/M1075 等級重卡)

車載魚叉與 雄風飛彈一樣..一定也需要機動的通訊操作車(有冷氣的機動辦公桌..) 才能長時間戰備 依海鋒編制..最多每2輛發射車(最多20顆飛彈)就會配一套

如果依海鋒機動部隊的要求..應該還會包含食勤車... 依軍官的作業風格. 車載魚叉部隊的附屬車應該也是由美商統包提供,一起算錢

quote:
更不要提,美軍又沒有現成的岸置魚叉飛彈系統,怎麼賣給我們?
這點其實沒意義.. (1)發射車/設計 是軍火商自己要處理的問題... 要賭 波音沒這個技術能力?? ...恐怕不現實
(2)別說美軍自己現役一票 愛國者重型發射卡車 老美自己的US Army早在2018就玩過 車載攻船飛彈測試... 老美沒二手貨是真..但要說老美"不會造".不太現實... https://www.navyrecognition.com/index.php/news/naval-exhibitions/2018/sna-2018/5891-nsm-anti-ship-missile-to-be-tested-from-hemtt-coastal-battery-during-rimpac-2018.html

|
Edited by - oneeast00 on 05/31/2020 04:03:25 |
 |
|
gera
我是老鳥
   
6463 Posts |
Posted - 05/31/2020 : 00:22:55
|
真的蠻奇怪的..
最早是38枚濟陽用的魚叉, 後來是58枚空射的AGM-84,
在2001年時,又買了71枚,這批是L型, 然後在買紀德時,似乎又買了22枚.
在2008年時,又買了60枚空射的AGM-84L.
濟陽每艘能分的舊魚叉可能不到5枚. 紀德與派里六艘分93枚,每艘不到16枚,也就是打完一次後,就只能再補給一次.
F-16反艦主要是由花蓮的五聯隊60架F-16負責,也是一架攤四枚,打一次補一次.
買魚叉這件事是沒啥問題,只是為啥是要買岸基系統的??
艦載版至少還可以再買個7-80枚,一來做為預備彈藥,二來成功級也能裝點, 譬如說每艘成功少背二枚雄二,但多裝4-5枚魚叉,用這樣減負擔,增火力,偷彈藥(偷個30來枚標一當預備).
空射版也能再買個60~80枚當預備,並且等到新F-16V入手便也能擔任任務. 這還沒考慮P-3C要的量...
|
 |
|
oneeast00
路人甲乙丙
  
3263 Posts |
Posted - 05/31/2020 : 00:51:57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SMP
要在最短時間內建構或增加魚叉的戰力,直接增購空射及艦射魚叉分別供F-16及成功級和派里級即可
買飛彈塞成功 ,F-16 這種做法....其實就和"馬某"買120顆雄三塞成功/錦江 一樣... 講好聽點就是 戰力提升有限的投資... 講難聽點:偷懶..便宜行事....
成功艦,F-16 戰時都有自己的任務.. 未必適合西岸攻艦反登陸 F-16該優先處理的是入侵的敵機..特別是 F-16很可能在15年是國軍唯一有AESA雷達和先進自衛電戰的機種...

海軍成功艦平時負責環島巡弋. 未必會在西岸. 戰時更可能集中在東岸從事反潛護航.

另一方面. F-16和成功艦 也必定是敵方海空軍優先 攻擊的目標.自保是更大的挑戰.(特別是 成功/錦江的生存力...能不能撐到 Dday 很懷疑.).. 未必有足夠能量 用於 Dday的西岸反登陸


如果希望讓攻船飛彈在D day的西岸反登陸發揮最大戰力.. 就應該打造以攻艦任務為主的專用發射載具 不應該太依賴同時須負責主力制空/主力護航 的機艦

 |
Edited by - oneeast00 on 05/31/2020 01:40:07 |
 |
|
LUMBER
我是老鳥
   
Taiwan
8485 Posts |
Posted - 05/31/2020 : 01:07:13
|
.......為啥最後聽起來像是為了買車才去買陸射魚叉? 想來也很奇怪, 這些車我們自製應該更容易上軌道才對..... |
 |
|
JonJon
路人甲乙丙
  
3586 Posts |
Posted - 05/31/2020 : 01:56:04
|
有一點鯰魚效應的感覺
雄二及其海鋒大隊從研發、建軍至今已經30年,國防部也說雄二一年的產量也就二十幾枚。 此時引進美國岸基反艦飛彈系統也能作為下一代反艦系統的借鏡。
國防部也講到一個奇怪的細節,提到美方魚叉飛彈系統的是以卡車當底盤,而不像海鋒大隊那樣採用拖車 對物流業不熟,這兩種載台各有什麼優缺點嗎? 唯一能想到的只有兩者的牌照不一樣。 |
Edited by - JonJon on 05/31/2020 01:57:58 |
 |
|
oneeast00
路人甲乙丙
  
3263 Posts |
Posted - 05/31/2020 : 02:19:20
|
quote: 為啥最後聽起來像是為了買車才去買陸射魚叉?
其實 能造重型越野卡車的國家 遠遠比 能造飛彈的國家少... 例如 以色列,巴西 就是 有(能力造)飛彈沒(能力造)重型卡車 而 卡車/火砲 就是臺灣國防產業最大的弱項.... 臺灣自己造不出重卡(RT2000更是被卡車選型搞晚了10年服役..還是現在已難買的南韓拼裝車..)..
重型越野卡車也往往是 老美卡臺灣發展重型飛彈的瓶頸... 有機會買到M1075,M983 越野重卡的機會. 其實也不賴...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JonJon
國防部也講到一個奇怪的細節,提到美方魚叉飛彈系統的是以卡車當底盤,而不像海鋒大隊那樣採用拖車 對物流業不熟,這兩種載台各有什麼優缺點嗎? 唯一能想到的只有兩者的牌照不一樣。
如果是 軍規超重型卡車.. (1)整車(含引擎,飛彈架臂)就能做成一體. 轉彎半徑/空間比較小.更容易鑽到城鎮 OR 遠離海岸的山頭... (2)重型卡車使用的 輪胎較大,越野能力當然更強. 有機會離道路越遠. 讓大小紅衛兵看衛星照片更傷眼...

例如在臺灣: 配備 美製軍規重卡的美製愛國者.拜軍規大輪胎+大馬力之賜.就很野很操....


而國造雄風,天弓 就只能選輪胎小的日產商規拖曳卡車..離開道路機動範圍相對有限
 |
Edited by - oneeast00 on 05/31/2020 04:43:08 |
 |
|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我是老鳥
   
USA
9642 Posts |
Posted - 05/31/2020 : 02:32:08
|
我認為,買魚叉不是錯。
可以多買一些給派里級以及諾克斯級使用 這樣派理級的雄風飛彈就可以拿下來給陸基或是其他平台使用。 另外可以添購魚叉發射器,裝在諾克斯的直升機甲板上使用。 畢竟諾克斯的直升機甲板用的機會太少(500MD未來的時間不多了) 其實可以考慮重新規劃該空間的使用。例如用來打魚叉飛彈。 甚至可以多買一些空射版本給空軍使用,甚至可以讓IDF經國號戰鬥機也有發射魚叉的能力。
但是用來作為岸基武器實在很詭異,雖然很多朋友說什麼可以對地打擊。 但是問題是,請問我們要打擊中共的那些目標? 畢竟魚叉飛彈射程有限,從台灣的陸上發射單位發射後可以打得到嗎?
如果真的是以攻擊中共地面目標為主要目的,其實購買空射型或是SLAM-ER飛彈不是更實際?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GM-84H/K_SLAM-ER
尤其是中共目前有兩艘航空母艦,兩棲突擊艦也在陸續下水即將服役, 我們可能需要有能力打擊離台灣更遠但是還是一樣有威脅的目標。 只靠陸基魚叉的射程是打不到的。
PS 拖車比卡車的優點是,卡車如果故障該發射單位就不能機動。 如果使用拖車,換個拖車頭就可以動了。你可以想像成貨櫃(發射器)和貨櫃車頭的關係 另外,使用拖車的話,方便在未來發展不同重量/大小的飛彈。 因為卡車要考慮貨車車體的承重能力。拖車就不太需要,最多換一個更有力的拖車頭。
但是卡車在進出射擊陣地會比較方便,比貨櫃牽引車頭來的進出容易。 尤其是在越野上更有機動力。
我個人是認為拖車比卡車好。因為這樣妥善率比較容易維持。 車子壞了換個車頭又能夠機動使用,尤其在戰時各種鳥事都可能發生的狀況下這是很大的優點。 (必要時可以徵用民間的貨櫃車拖車頭) 並且可以無視於戰術車輛的車體限制,未來還可以發射更大的重型巡弋飛彈。
|
 |
|
oneeast00
路人甲乙丙
  
3263 Posts |
Posted - 05/31/2020 : 02:59:13
|
其實...遠比起 魚叉飛彈 本身.. 個人更好奇. 隨同車載魚叉飛彈出售配套的指管偵蒐 設備.. 臺灣岸基雄風/雄風快艇 需要依賴國造雷達車 才能得到目標資訊..

如果是 老美軍售 車載魚叉. 國軍是否會一併爭取 老美提供對海雷達車 形成整套能獨立作戰的系統 值得觀察...
 |
Edited by - oneeast00 on 05/31/2020 03:15:22 |
 |
|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我是老鳥
   
USA
9642 Posts |
Posted - 05/31/2020 : 04:07:29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oneeast00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SMP
要在最短時間內建構或增加魚叉的戰力,直接增購空射及艦射魚叉分別供F-16及成功級和派里級即可
買飛彈塞成功 ,F-16 這種做法....其實就和"馬某"買120顆雄三塞成功/錦江 一樣... 講好聽點就是 戰力提升有限的投資... 講難聽點:偷懶..便宜行事....
成功艦,F-16 戰時都有自己的任務.. 未必適合西岸攻艦反登陸
其實我的看法根你有一樣也有不太一樣 給你參考看看
1. 我贊同F-16可能有自己任務未必能夠執行攻艦任務 這個問題其實存在已久,其實我們需要對海打擊機,這也就是為何我認為當年沒有量產AT-3B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但是其實最應該做的是讓漢翔和中科院合作, 讓目前的IDF經國號戰鬥機以及即將量產的XAT-5教練機打魚叉飛彈不是嗎?
因為如果有空射反艦飛彈,我們的戰術彈性會更大,可以打擊離本島更遠的敵軍船團。 可以讓飛機飛到其他地方發射飛彈 讓反艦飛彈用不同角度/方向打擊船團。 並且這是一種心理威嚇/壓力。因為敵人不知道我們有沒有已經掛反艦飛彈的飛機升空。 所以可以讓敵人不願意冒險進入附近海域。
2. 我不清楚魚叉飛彈不多作評論,但是從誤射雄三事件可以看出 至少雄三飛彈,有一個"盲射"功能,也就是說發射方不需要看到目標。 可以把飛彈發射到既定的目標區,飛彈到了目標區後自己開尋標頭去尋找目標來打擊。 這導致說其實就算是在台灣東海岸的軍艦,就算自己的雷達受限於中央山脈等等地理限制 一樣可以隔山打牛,甚至在海上還可以往南往北機動發射的隔山打牛。 魚叉我猜也可以有類似的功能。
關鍵還是現代反艦飛彈的射程已經大幅度提升了。而載具,例如船隻和飛機可以更進一步增加打擊的距離。
3. 現代反艦飛彈動輒超過200km 射程,其實任務使用可以更有野心,打擊更遠的目標 而非只是攻擊離岸可能只有40km的登陸船團。 如果真的是認為馬上要開打了,所以需要大量岸基的飛彈當作岸防砲。 其實真的可以考慮把退役的雄一飛彈拿出來用,雖然射程不長但是打戰車登陸艦夠用了。 並且雄一早年就有岸基版本。 長期來看,最好還是有類似韓國的130mm導引火箭,或是中共C701 這種針對登陸艦艇的相對低成本/短射程反艦飛彈。 (我承認我妄想中的反登陸飛彈是地面發射版的小牛飛彈,或是用低空防空飛彈改裝成的小型超音速反艦飛彈) 而這種低成本/低射程彈藥又可以兼容於現有的發射車輛。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個人認為購買魚叉發射車不是好主意。 因為好的發射單位(或是所謂的發射車),不該只能用來打一種飛彈。 而是可以打一個家族的飛彈,例如從射程長達1000公里的遠程巡弋飛彈,到近距離的反艦飛彈都能打。 這就好像一艘勃克級神盾驅逐艦,不是只能打一種魚叉飛彈,他的VLS還能打戰斧飛彈/LRASM一樣。 陸基飛彈最好還是自己發展一個家族,包含各種對海/陸的飛彈族系。 一個發射連 依照任務不同,打不同的發射模組/貨櫃。 |
Edited by -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on 05/31/2020 04:16:46 |
 |
|
ASMP
路人甲乙丙
  
1403 Posts |
Posted - 05/31/2020 : 09:00:06
|
這種低成本的反艦飛彈,中科院應該已經有在開發了,其中關鍵就是本期的新新季刊介紹的CS200渦輪引擎,以下媒體曾經報導過的東西。
中科院新型飛彈渦輪引擎曝光 能隨軍3D列印出來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4170058
這款引擎有二個用途,第一個是作為靶機的動力,所以額外發展一個高速發電模組,發電功率為1KW,可以減輕靶機上蓄電池的載重,未來可能作為虹弧靶機二型的續航推進器。
另一個用途是作為微型飛彈的動力,這款引擎的推力是200磅,以雄二重量(600多公斤)和推力(300多公斤)的比例來看,猜測微型飛彈應該是重量約200公斤,彈頭約60-70公斤的飛彈,類似義大利的MARTE ER。CS200引擎具備風轉啟動能力,換置藥柱點火模組,可在0.2-0.7馬赫速度的環境啟動,所以看來是空射、面射兩相宜,中科院對微型飛彈的性能要求是能長時間滯空、主動搜索和攻擊,中科院規劃未來可能由一般戰機和無人匿蹤戰機搭載微型飛彈。
|
Edited by - ASMP on 05/31/2020 10:31:12 |
 |
|
fanity
路人甲乙丙
  
2208 Posts |
Posted - 05/31/2020 : 10:10:03
|
其實雄二就已經有提督說的盲射功能了~ |
 |
|
標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