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SleeplessPrometheus
路人甲乙丙
  
3126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09:14:12
|
EFP還是有射流指向的問題,就算是紅外線/磁力感應,但是地雷就是沒辦法做自由的射向瞄準。 戰甲車防爆卡車的底部跟側面頭影面積都大,所以沒瞄準也沒有關係,反正線性移動的目標都可以打的到。 機甲或動力裝甲服的步行移動方式並不像車量那樣是延一個既定弧線或直角轉彎前進的。 就像是說履車最多也是原地轉向走直角轉彎,但是絕不可能做出人體那般的『往旁邊跨一步的動作』。 只要胯關節活動範圍夠大,兩足步行式的東西是真的可以做出/\/\/\這樣的立即快速的之字型移動,而不是S型或弓字型移動。 這也是直射無導引武器難打中的一個原因,機體的迴避靈活度高出既有的載具許多。 這也是長程狙擊的狙擊手喜歡用高速子彈的原因,因為射手或許可以預算目標下一秒的動作,但是下兩秒三秒就難說。 如果飛行時間太久,那可能子彈道目標時,目標突然心血來潮做了一個動作就閃開了。這種事常發生。
當然這並不是說SLAM這類的地雷就產生不了效果,而是說效益不會像打戰甲車那樣好。 不管是機甲或是動力裝甲服都只能算輕裝甲,真的要對這種東西起殺傷破壞的效果還是使用IED這類的東西會比較好。 一樣是紅外線/磁力感應但是接上個155mm HE炮彈,這在15米內不死也去了半條命。 傳統的高磅數地雷也會很有效,比方說那種5到10kg級的,但不用特別需要穿甲就可以了。 另外就是像美國長釘飛彈這種小型反裝甲飛彈也是很OK的。
至於動力裝甲服的身體裝甲的部份,我覺得龍甲防彈衣的那種鱗甲片設計是可以考慮的,也就是在硬式網狀框架上再鋪一層陶瓷軟鱗甲不般的設計。 7.62x51mm 標準彈應該擋的下來,最少7.62x39mm是絕對可以的。
話說我覺得現在最適合也最需要動力服這種東西的人大概就是在福島第一原發清垃圾的人。 說不定最先適用的是這些核能發電場員工,最少有動力外骨骼的話, 就可以穿一整套重死人不償命的全鉛防護衣外加高檔的過濾器或是氧氣筒,還有三防空調。 |
Edited by - SleeplessPrometheus on 04/22/2011 09:22:59 |
 |
|
Snap
路人甲乙丙
  
Taiwan
1330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09:42:08
|
步兵方陣只能提供敵方支援武器射手拿勳章的機會 「到處躲我還頭痛得很,居然有人排排站讓我一次買單」.... 現在戰爭能用方陣的話,你會看到戰車衝鋒會排成間隔不1M的隊形前進。 |
Edited by - Snap on 04/22/2011 09:43:56 |
 |
|
SleeplessPrometheus
路人甲乙丙
  
3126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09:50:50
|
中世紀就有火槍手用的槍盾合一的東西,所以若以單純的羅馬方陣去想,就有點單純了。 現代也有警用的防彈方盾加射口的,那種警用防彈盾重型的還有加小輪子可以推的。 把機甲用方盾當成是手推有炮盾的小炮車來想會比較適合。 |
 |
|
dasha
版主
   
42035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09:51:43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Snap
步兵方陣只能提供敵方支援武器射手拿勳章的機會 「到處躲我還頭痛得很,居然有人排排站讓我一次買單」.... 現在戰爭能用方陣的話,你會看到戰車衝鋒會排成間隔不1M的隊形前進。
美國確實保留這種訓練,波灣戰爭中M-1與AH-64都用過,當然那是在確定可以大屠殺敵人的狀況下,用這種方式保證掃蕩的效率......所以AH-64單位有些抱怨,應該把美國空軍的狩獵區割一些出來給他們,他們以30ft/30kt排隊掃蕩的狀況下,與空軍那些300ft/300kt的打擊方式比較,空軍只打掉了1/10的目標,他們有把握通通打掉...... 方陣應該保留在特定狀態下使用,不是主要作戰隊形,但是可以用的一種戰術隊形. |
 |
|
catman
路人甲乙丙
  
1794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09:55:48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jack571207
套句火神大的話“用飛機歷史來比方的話,現在大概是處於萊特兄弟首飛後到一戰之間的時間帶上...”
可是怎麼我覺得討論已經飛到向量推力甚至匿蹤技術的層級了...  
================= 我是菜鳥,大家好
蘿蔔/人形控除鬼扯"未來"以外還有啥可立足?沒出現能光速的MH,或者能restart宇宙的吉姆王已算萬幸了! |
 |
|
SleeplessPrometheus
路人甲乙丙
  
3126 Posts |
|
Snap
路人甲乙丙
  
Taiwan
1330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12:01:22
|
我覺得奇怪的是,為什麼是用狗而不是用靈長類?狗腦有使用手和雙足行走的經驗嗎?如果實驗範圍內有塊肉骨頭,會不會造成狗機器人暴走? |
 |
|
閒遊之人
我是老鳥
   
6875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13:01:08
|
那東西看來不超過3公尺 當時有足夠的技術把動力等的縮得這樣小? |
 |
|
SleeplessPrometheus
路人甲乙丙
  
3126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13:05:36
|
我在想這該不會是用在蘇聯的動物登月計劃上的吧? 那個腰盤下肢看起來不像是在地球上會有用處的。 那個古早的年代對很多事情還不瞭解,都存在有很多的妄想。 我想前蘇聯應該沒有人會拍好萊塢式的科幻片才對。
至於食物的誘惑.........訓練過的狗的忍耐度還比猴子強的,看導盲犬就知道了。 |
Edited by - SleeplessPrometheus on 04/22/2011 13:10:58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331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13:06:17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BlueWhaleMoon 履帶證明了去別人去不了的地方. 兩腿2噸 TA沒有任何證明可以去履帶去不了的地方.
更不用說翻牆, 掛在牆璧上等等這些廣告詞.
我認為power armor(全備300-500kg以下)有很大的前景, 但是scale up到2噸, 那麼TA比起豆戰車, 同等科技並沒有優勢.
所以才說要先發展作業用動力服累積Know How,等到有夠強力的馬達才能解決問題。
翻牆還有牆本身的負載問題。
單純超越地形例如爬山的能力,姿勢控制程式之外,很大一部分為出力重量比的問題,也要有夠強的動力來源才有籌載,有足夠的籌載才能上裝甲上武器。
如果說使用腳的最大好處是能跨越履帶無法跨越的地形,那軍用上最終就是必須能在阿富汗山地之類的地方投入自走裝甲兵器才算有用。
現階段來講,動力服因可以用人類操控來解決一部份最困難的程式問題,只要能夠提升出力重量比,就能運用在很多用途上。
比起軍用,目前來看是在搬運重物上有很顯著的價值,例如用動力服去除房屋倒塌後的瓦礫,可比推土機或怪手做出更細膩的動作。其他還有單純搬運各種雜貨,以及日本的HAL原先設定的給身障者來使用等等。
等到作業用動力服累積了足夠的使用經驗,那可以運用在軍隊的哪些地方到時候就會知道了。
至少在幫飛機上飛彈或是整修車輛等後方作業上,能夠想到的用途是非常多。
至於吐槽軍用機器人者習慣提出的高度問題,這有很大一部份是被帥氣的機器人動畫給騙了。因為如果機器人能夠臥倒跟匍伏前進(步兵戰術史上的重要發展),那正面投影面積就是另一回事了。
只是讓一堆機器人趴在地上偷偷摸摸的打伏擊戰,作畫上沒有賣點。w
PDS作為神戰術SLG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其戰術指令中還有臥倒掩蔽這一項,可以大幅度降低被發現的機率。
只差沒有叫Power Loader挖散兵坑而已。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4/22/2011 13:29:16 |
 |
|
BlueWhaleMoon
我是老鳥
   
13386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13:28:43
|
1. 先發展作業用動力服累積Know How 2. 動力服因可以用人類操控來解決一部份最困難的程式問題 3. 目前來看是在搬運重物上有很顯著的價值,[略] 日本的HAL原先設定的給身障者來使用等等。 4. 幫飛機上飛彈或是整修車輛等後方作業上,能夠想到的用途是非常多
但是慎中野兄現在說的這些 都是Power Armor(動力裝甲), 全重500kg以下的範圍. 與2公噸以上的TA似乎沒有關係
Power Armor與TA概念上搞混 是不恰當的. |
Edited by - BlueWhaleMoon on 04/22/2011 13:29:42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331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13:31:05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BlueWhaleMoon
1. 先發展作業用動力服累積Know How 2. 動力服因可以用人類操控來解決一部份最困難的程式問題 3. 目前來看是在搬運重物上有很顯著的價值,[略] 日本的HAL原先設定的給身障者來使用等等。 4. 幫飛機上飛彈或是整修車輛等後方作業上,能夠想到的用途是非常多
但是慎中野兄現在說的這些 都是Power Armor(動力裝甲), 全重500kg以下的範圍. 與2公噸以上的TA似乎沒有關係 搞混是不恰當的.
你覺得500kg以下的小孩撘乘用的小車,跟2t以上的房車有沒有技術共通的關係?
Scale Up是會遇到困難,但只要有夠強的引擎跟足夠的材料強度,大致都能夠擺平。
我前面說的已經很明確了,把Power Suit的技術裹上一層裝甲稍微放大,就有可能投入軍用了。
換言之就是將使用者裹在一層全身版的威力手套內,讓其動作透過FBW的技術去操縱放大版的Power Suit(就像Mobile Fighter那樣),理論上也可以操作無人的機器人。
其他更直接的就是像前面蘇聯的實驗,直接用電子義肢的技術去接神經跟腦,這在PDS中也玩過了。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4/22/2011 13:34:27 |
 |
|
BlueWhaleMoon
我是老鳥
   
13386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13:34:13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BlueWhaleMoon
1. 先發展作業用動力服累積Know How 2. 動力服因可以用人類操控來解決一部份最困難的程式問題 3. 目前來看是在搬運重物上有很顯著的價值,[略] 日本的HAL原先設定的給身障者來使用等等。 4. 幫飛機上飛彈或是整修車輛等後方作業上,能夠想到的用途是非常多
但是慎中野兄現在說的這些 都是Power Armor(動力裝甲), 全重500kg以下的範圍. 與2公噸以上的TA似乎沒有關係 搞混是不恰當的.
你覺得500kg以下的小孩撘乘用的小車,跟2t以上的房車有沒有技術共通的關係?
Scale Up是會遇到困難,但只要有夠強的引擎跟足夠的材料強度,大致都能夠擺平。
問題是scale up以後 履帶或輪車就有可行性與優勢了. 現在小山貓, 也沒有兩隻腳.
小孩的小車, 比起摩托車沒啥優勢, 但是放大到2t房車大小, 還堅持2t摩托車構型最優 那就奇怪了.
更何況 小車->大車 基本架構是一樣的
Power Armor->TA 這是完全不一樣基本架構, 還有操作方式. 難道在TA裡面, 操作者要抬腳, TA才會抬腳嗎? |
Edited by - BlueWhaleMoon on 04/22/2011 13:37:41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331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13:35:29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BlueWhaleMoon 問題是scale up以後 履帶或輪車就有可行性與優勢了. 現在小山貓, 也沒有兩隻腳.
履帶車爬不上阿富汗的岩山哦。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4/22/2011 13:40:59 |
 |
|
BlueWhaleMoon
我是老鳥
   
13386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13:38:30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BlueWhaleMoon 問題是scale up以後 履帶或輪車就有可行性與優勢了. 現在小山貓, 也沒有兩隻腳.
履帶車爬不上阿富汗的岩山哦。
Power Armor大小的可以辦到.
2t的TA也爬不上去.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331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13:40:18
|
quote: Power Armor->TA 這是完全不一樣基本架構, 還有操作方式. 難道在TA裡面, 操作者要抬腳, TA才會抬腳嗎?
我沒在跟你說TA啊?
我說的是TA大小的人形機械,但這不一定要用TA的操作方式吧?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BlueWhaleMoon Power Armor大小的可以辦到.
2t的TA也爬不上去.
4t重的大象都可以表演馬戲了,你說咧?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4/22/2011 13:41:13 |
 |
|
BlueWhaleMoon
我是老鳥
   
13386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13:41:11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BlueWhaleMoon Power Armor大小的可以辦到.
2t的TA也爬不上去.
4t重的大象都可以表演馬戲了,你說咧?
大象沒有去爬履帶車/小山貓上不去的岩山吧.
我大概的意思應該很清楚了, 我先暫停了. 當然這只是個人看法. |
Edited by - BlueWhaleMoon on 04/22/2011 13:43:37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331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13:42:58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BlueWhaleMoon 大象沒有去爬履帶車/小山貓上不去的岩山吧.
我調查過了,大象因為出力重量比不夠很耗體力的關係,會儘量避開高地以節省體力,但山區生物中,高地牛群的體重可以達到1t以上。
所以這還是一個出力重量比的問題,只要有足夠出力重量比的引擎就可以搞定。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
|
RAH66
我是菜鳥
 
461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13:56:03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至於吐槽軍用機器人者習慣提出的高度問題,這有很大一部份是被帥氣的機器人動畫給騙了。因為如果機器人能夠臥倒跟匍伏前進(步兵戰術史上的重要發展),那正面投影面積就是另一回事了。
只是讓一堆機器人趴在地上偷偷摸摸的打伏擊戰,作畫上沒有賣點。w
PDS作為神戰術SLG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其戰術指令中還有臥倒掩蔽這一項,可以大幅度降低被發現的機率。
只差沒有叫Power Loader挖散兵坑而已。
巨大化尺寸本來就不能與步兵相提並論。
例如:步兵趴下並不會擔心車外攝影機被泥土堵住鏡,那些低乘員載量設計 (例如MCS) 的車輛絕對會擔心攝影機得可靠性與數量,而死角跟車輛一樣多的大型雙足機難道就不用擔心???
然後重型雙足機的武器該怎樣佈局?能趴下代表手部最好只武裝輕兵器,那堆重武器可沒做到 AK-47 那樣耐操,這樣武器佈局大概就是沒拿光線槍的鋼加農了,要這樣搞幹麻不一開始就搞的 Fuchikoma 就好了,只要在肚子裝幾個小路輪減低身體摩擦就能肚皮貼著地面爬行了。 (為何聽起來好沒效率......)
又尺寸太大,哪怕趴下還是高,例如AS雖然被設定機寬很窄重量很輕,但理論上他用肚皮貼地爬行還是會超過1.5米的高度,應該說是只要有駕駛艙結構的設計,趴下都會有1.5米上的高度,趴下機體高又沒比履帶車車身高矮多少 (艾布蘭車身高度只有1.5米),要說難以發現也沒比履車強到哪去,而爬行速度又慢。 |
Edited by - RAH66 on 04/22/2011 14:21:06 |
 |
|
LUMBER
我是老鳥
   
Taiwan
8485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19:18:49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AH66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至於吐槽軍用機器人者習慣提出的高度問題,這有很大一部份是被帥氣的機器人動畫給騙了。因為如果機器人能夠臥倒跟匍伏前進(步兵戰術史上的重要發展),那正面投影面積就是另一回事了。
只是讓一堆機器人趴在地上偷偷摸摸的打伏擊戰,作畫上沒有賣點。w
PDS作為神戰術SLG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其戰術指令中還有臥倒掩蔽這一項,可以大幅度降低被發現的機率。
只差沒有叫Power Loader挖散兵坑而已。
巨大化尺寸本來就不能與步兵相提並論。
例如:步兵趴下並不會擔心車外攝影機被泥土堵住鏡,那些低乘員載量設計 (例如MCS) 的車輛絕對會擔心攝影機得可靠性與數量,而死角跟車輛一樣多的大型雙足機難道就不用擔心???
然後重型雙足機的武器該怎樣佈局?能趴下代表手部最好只武裝輕兵器,那堆重武器可沒做到 AK-47 那樣耐操,這樣武器佈局大概就是沒拿光線槍的鋼加農了,要這樣搞幹麻不一開始就搞的 Fuchikoma 就好了,只要在肚子裝幾個小路輪減低身體摩擦就能肚皮貼著地面爬行了。 (為何聽起來好沒效率......)
又尺寸太大,哪怕趴下還是高,例如AS雖然被設定機寬很窄重量很輕,但理論上他用肚皮貼地爬行還是會超過1.5米的高度,應該說是只要有駕駛艙結構的設計,趴下都會有1.5米上的高度,趴下機體高又沒比履帶車車身高矮多少 (艾布蘭車身高度只有1.5米),要說難以發現也沒比履車強到哪去,而爬行速度又慢。
重武器其要耐操其實還滿簡單的,過去一大堆被視為妥善率高卻增加呆重的技術,尤其是火炮的技術使用之後,很多只能由人手控制的武器就可以直接由巨人的手操作使用.現代會如此斤斤計較多半還是因為重量會讓後勤單位受不了.之後若由巨人的手包辦就不一樣了.
AS之流的巨大步兵不太可能視身高為大敵,用來吸引砲火發現對方是一種方式.隱蔽的方法也有很多.趴在地上倒不見得真正需要,畢竟真正要降低正面投影,直接將火炮架設出去就好.平原上就直接撐起盾牌,反正盾牌離身體多遠,就是有多厚的中空裝甲.... |
Edited by - LUMBER on 04/22/2011 19:19:04 |
 |
|
RAH66
我是菜鳥
 
461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20:38:15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LUMBER
重武器其要耐操其實還滿簡單的,過去一大堆被視為妥善率高卻增加呆重的技術,尤其是火炮的技術使用之後,很多只能由人手控制的武器就可以直接由巨人的手操作使用.現代會如此斤斤計較多半還是因為重量會讓後勤單位受不了.之後若由巨人的手包辦就不一樣了.
個人認為你解讀錯誤,忽略那裡在討論"爬行的問題",我說明不足,那現在做假設好了。
機甲部分重武器採洛克砲的方式裝在雙手上,給戰備重量5噸高4米的步行機配置好了,大概裝的 MK-19 等級的玩具,現在做爬行動作,因此當手肘著地時,武器系統會受到地面給予的反作用力。
你覺得平常會有火砲系統與射控系統會設計到讓裝備忍受這樣的衝擊????射控系統的攝影機掛了,難道你要叫AS用機械式瞄具瞄準?????
而不管後勤,增加武器結構重量就是增加載具移動時的呆重,對於高著地壓的大型步行機而言,步行機走路至少都是用自身兩倍以上的公斤重在對地面施力,步行機太重就是很多路況的抓地力會不足,甚至 Unimog 能上的坡他還上不了。
人類可以適應很多環境的移動除了是人型外,其他原因則是重量與體型演化上沒像暴龍那樣大隻。 而雙足機可不是空重60KG,載運30KG,別隨便把步兵的東西套進去,否則一切的討論得像遊戲一樣地型都是剛體才能成立。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LUMBER
AS之流的巨大步兵不太可能視身高為大敵,用來吸引砲火發現對方是一種方式.隱蔽的方法也有很多.趴在地上倒不見得真正需要,畢竟真正要降低正面投影,直接將火炮架設出去就好.平原上就直接撐起盾牌,反正盾牌離身體多遠,就是有多厚的中空裝甲....
個人不在乎平原戰,那種情況下你要對付的不會只有HEAT或自鍛破片,中空裝甲在強還是得面對 APFSDS、KEM 甚至空中的 JDAM 與 AGM。步行機這方面只會被戰車屠殺而已。
而就算是二戰,居民區戰鬥也是佔了很大比例,個人認為這種充斥狹窄空間且地形變化快速的場景才是步行機發揮優勢的地區...... |
Edited by - RAH66 on 04/22/2011 20:40:43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331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20:49:15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AH66 巨大化尺寸本來就不能與步兵相提並論。
例如:步兵趴下並不會擔心車外攝影機被泥土堵住鏡,那些低乘員載量設計 (例如MCS) 的車輛絕對會擔心攝影機得可靠性與數量,而死角跟車輛一樣多的大型雙足機難道就不用擔心???
人只有眼睛兩顆,你擔不擔心自己瞎掉?
人形機械人最大的賣點就是可以從事各種複雜的動作(前提是可執行大半人類能做的動作),超越複雜的地形。
所以當你在跟戰車比較的時候,應該要注意到這根本不是站在同一個立足點上的兵器。就算機械人跟戰車之間有互相可以匹敵的火力,兩者也不是同一個類型的武器。
軍用步行機分類應該是有以下三種路線:
1.單純作業動力服:實用化最具可能性。
2.武裝裝甲動力服:前者的武裝裝甲版,用來在山地或森林等地形支援輕裝步兵,或者獨立遂行突襲戰鬥(就跟以前的戰車一樣)。
3.步行甲車:本質上只是用腳走路的戰車,私以為昆蟲型的構造最實用。
3的實用性還很讓人懷疑,尤其是在2能夠成立的前提下。
但2的實用性我個人認為很大,FMP的AS、PDS的PLD、《機動警察》的Labor、《裝甲騎兵》AT等軍用機械人大致是在2型的武器。
這些2類型的武器不能完全取代重裝戰車在開闊地的用途,但在崎嶇地形的戰鬥就有實用性。武裝也不一定要能跟戰車PK,再說只要有反戰車飛彈,要在山地戰中擺平戰車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這些2類型的武器的主要敵人跟掃蕩的對手也是敵人的輕裝步兵,如果這方面你有興趣還可以再看《裝甲騎兵》的外傳《機甲獵兵》。
首先應該要接受戰車在山地戰中根本不是一般徒步步兵對手的前提,而機甲只是用來強化跟輔助步兵用的裝備,不是用來取代戰車的。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4/22/2011 20:53:35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331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20:57:33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AH66 你覺得平常會有火砲系統與射控系統會設計到讓裝備忍受這樣的衝擊????射控系統的攝影機掛了,難道你要叫AS用機械式瞄具瞄準?????
Why Not?
簡單就是好。
多用電子設備才會消費無謂的電源跟增加無謂的故障,如果能給50機裝上槍托那就裝上槍托啊,Mk19本身也是機械式瞄準全靠使用者手感的傢伙。
不使用無謂的內建射控,光是靠可以簡單手持的步兵重武器來作戰,就已經很具威脅性了,別忘了這是個反戰車飛彈一發就能幹掉T-72的時代。
何況光是能把手榴彈丟到人類的兩倍距離就很有威脅性啦。
比較困難的是接地壓的問題,但如果強化抓地力也不是不可能擺平的。但這方面是發明家的工作。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4/22/2011 21:04:02 |
 |
|
helldog
路人甲乙丙
  
4797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21:06:27
|
FMP的AS、PDS的PLD、《機動警察》的Labor、《裝甲騎兵》AT哪能算是動力服呢?
勇氣與耐力的考驗- 以年輕的生命力換取剎那間的永恆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331 Posts |
Posted - 04/22/2011 : 21:08:34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helldog
FMP的AS、PDS的PLD、《機動警察》的Labor、《裝甲騎兵》AT哪能算是動力服呢?
我個人認為實用性的武裝機械人路線,就是將作業動力服稍微放大,加以武裝跟裝甲化。
大小在3∼10m之間,這種等級的中型機,我個人認為都差不多。
因為各個作品的科技設定背景不同,我只按照運用模式來分析,上述這幾款作品的軍用機械人運用模式都很類似。
所以我才不管他們是怎麼驅動的,重點是防護、火力、機動這三項。
至於在我們這個世界想要完成這種武裝中型機,使用作業動力服跟威力手套的技術放大加強是最有可能的。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4/22/2011 21:14:26 |
 |
|
標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