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標題  |
|
|
ASMP
路人甲乙丙
  
1482 Posts |
Posted - 06/10/2008 : 10:01:38
|
最近在新新季刊看到中科院在研發姿態控制推力器:http://www.mnd.gov.tw/Mp/MPPeriodical.aspx?id=3
研發成果--姿態控制推力器研製
姿態控制推力器(Thruster)為本院發展高空火箭姿態控制系統(ACS)所需之極關鍵控制組件,商源 易受他國所管制,唯有自行研發產製始可擺脫受制於人之苦,使飛彈研發及生產無後顧之憂。
推力器應用於高空火箭姿態控制系統,使用氮氣作為推力介質,可在真空環境中操作,又稱為冷 氣式推力器(Cold Gas Thruster)。本院第二研究所配合計畫需求進行推力器之開發,依據系統需求進 行規格設計及介面設計,可使系統研發更具彈性且易於掌握研發時程。
----------------------------------------------------------------------------------------- 印象中潘興二型式採用冷氣式推力器,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飛彈是採用這種推進器嗎?採用這種推進 器的優缺點如何?像PAC3及THAAD都是採用火箭的側噴流裝置,似乎這才是主流。
另外這期的亞太防務雜誌刊載國家太空中心在探空火箭實驗火箭推進的側噴流裝置,不知這和中科院 有無關聯,國內關於高空火箭姿態控制系統的研究似乎不多,不過小弟倒是找到一位教授所帶的團 隊:Advanced Contro Lab.尖端控制實驗室 http://acl.ee.ntu.edu.tw/groups2.php?language=chinese&link=papers&group=1
|
Edited by - ASMP on 06/10/2008 10:02:36 |
|
|
dasha
版主
   
42299 Posts |
|
|
Akula
路人甲乙丙
  
5752 Posts |
Posted - 06/10/2008 : 18:14:03
|
冷氣的優點應該是不用做一堆什麼燃燒室啦那些的,只要有儲氣槽、噴嘴和控制閥就好,也不用考慮耐熱問題,缺點大概是需要很大一個儲氣槽所以反而沒有比較小吧
////// 為什反而是電機系一堆做飛彈控制的?機械系搶不到生意?
************** 勝利のポーズ、決め ************** |
 |
|
|
閒遊之人
我是老鳥
   
6931 Posts |
Posted - 06/10/2008 : 22:24:37
|
| 因為麻煩在電子控制和程式設計吧~~ |
 |
|
|
dasha
版主
   
42299 Posts |
Posted - 06/11/2008 : 08:11:38
|
小弟倒認為冷排氣的優點是控制精準,計算排氣速度控制排氣質量就可以確定推力,爆炸或火箭排氣之類的能量估計比較不容易那麼準,比較容易修正過頭而要多次反覆修正,雖然炸藥包是體積最小的修正裝備,可是常常是一裝幾百個小炸藥包,你說MX這種大飛彈他可以裝,SM-3 Block0/1這種小飛彈啊,只能修正三次,你炸藥包可真是重大負荷...... 至於說電機搶生意,恐怕是因為寫程式只要坐在電腦前,你製造控制噴嘴之類的就要下工廠玩材料,成本差太多,電機搞多年計畫第一年先寫程式就好,等程式與電路做成了,能讓出錢的答應你多花一百倍去做實品,再做下一段,這方面電機的比較容易出面.
吉屋出售 台北市基隆路二段套房,近台大及捷運,附近有黃昏市場,生活機能便利. http://www.hbhousing.com.tw/web/A002/index.asp?module=search&file=Detail&No=Z087382%20%20%20&AID=A002 台北縣板橋市大觀路一二樓公寓,接近國小至大學各級學校及公車總站,離捷運及板橋車站不遠. 詳情請洽0931043559田小姐 |
 |
|
|
Trueman
剛剛入門
25 Posts |
Posted - 06/13/2008 : 17:11:33
|
quote: ----------------------------------------------------------------------------------------- 印象中潘興二型式採用冷氣式推力器,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飛彈是採用這種推進器嗎?採用這種推進 器的優缺點如何?像PAC3及THAAD都是採用火箭的側噴流裝置,似乎這才是主流。
很多阿 沒氣動力的時候 修姿態跟位移大多是用這種 在運載火箭跟彈道 飛彈,衛星上很常見
THAAD跟PAC-3的機制不一樣, THAAD是用液態燃料當DACS, PAC-3是用微火箭 優點是彈體反應快,精度高 缺點自然是出力小 彈不能太大顆(太大顆就只能當ACS 用了)
|
 |
|
|
Trueman
剛剛入門
25 Posts |
Posted - 06/13/2008 : 17:35:31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印象中用藥包的很多,冷排氣在不少彈道飛彈或火箭有,火箭熱排氣反而比較少見.
藥包的 龍式, PAC-3, ASAT上的MHV
火箭熱排氣的話 有用固態氣體產生器的, 如SM-3的kill vehicle, 日本的 一些運載火箭 (控滾轉), Aster
用液態的就如THAAD的kill vehicle
用在運載火箭上很多
|
 |
|
|
Trueman
剛剛入門
25 Posts |
Posted - 06/13/2008 : 17:38:17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kula
冷氣的優點應該是不用做一堆什麼燃燒室啦那些的,只要有儲氣槽、噴嘴和控制閥就好,也不用考慮耐熱問題,缺點大概是需要很大一個儲氣槽所以反而沒有比較小吧
////// 為什反而是電機系一堆做飛彈控制的?機械系搶不到生意?
************** 勝利ソрみИ、決バ **************
對阿 端看你需要的推力 要作用的時間 能容許的體積跟重量來決定
至於做飛彈控制 我看過航太系 自控系 機械系 數學系 電機系都有阿 :p
|
Edited by - Trueman on 06/13/2008 18:55:42 |
 |
|
|
ASMP
路人甲乙丙
  
1482 Posts |
Posted - 06/13/2008 : 18:13:49
|
在2002年的國防白皮書中,揭露了中科院發展小型推力向量控制液體火箭,不過現在看來,似乎只是 作為技術驗證之用,畢竟到現在還沒看到運用在任何一型飛彈上,也未用在改良探空火箭之上。
另外,以前曾在網路上看到冷發射劍二的影片,飛彈在談射出後,似乎也是用炸藥包改變方向。
還有以色列的箭二式反彈道飛彈在高空是如何控制方向?是用姿態控制火箭?抑或是依靠主火箭發動 機的可動噴嘴?還是用氣動力控制面?
|
Edited by - ASMP on 06/13/2008 18:24:24 |
 |
|
|
Trueman
剛剛入門
25 Posts |
Posted - 06/13/2008 : 18:58:33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SMP
在2002年的國防白皮書中,揭露了中科院發展小型推力向量控制液體火箭,不過現在看來,似乎只是 作為技術驗證之用,畢竟到現在還沒看到運用在任何一型飛彈上,也未用在改良探空火箭之上。
另外,以前曾在網路上看到冷發射劍二的影片,飛彈在談射出後,似乎也是用炸藥包改變方向。
還有以色列的箭二式反彈道飛彈在高空是如何控制方向?是用姿態控制火箭?抑或是依靠主火箭發動 機的可動噴嘴?還是用氣動力控制面?
上面那個我沒夢到 :X
Arrow II是靠第二節的TVC控pitch yaw, 小翅控roll |
 |
|
|
ASMP
路人甲乙丙
  
1482 Posts |
Posted - 06/13/2008 : 21:07:32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Trueman
Arrow II是靠第二節的TVC控pitch yaw, 小翅控roll
請問Arrow II和PAC3、THAAD這類採側噴流的系統在高空的機動性能相較之下是否稍遜一籌,否則 Arrow II應該可以用直接撞擊的方式摧毀來襲飛彈,而不必再採用近發引信。
小弟認為像ASTER及Arrow II這種使用一節大型助推火箭加上一節小型飛彈本體火箭蠻值得作為弓 三的研改方向,尤其是Arrow II結合TVC和彈翼在難度方面應該低於側向噴氣的小型火箭,如果其 機動能力並未差側噴流系統太多,倒是一個解決弓三在高空姿態控制的方法。
|
 |
|
|
dasha
版主
   
42299 Posts |
|
|
Trueman
剛剛入門
25 Posts |
Posted - 06/16/2008 : 15:52:41
|
quote:
請問Arrow II和PAC3、THAAD這類採側噴流的系統在高空的機動性能相較之下是否稍遜一籌,否則Arrow II應該可以用直接撞擊的方式摧毀來襲飛彈,而不必再採用近發引信。
小弟認為像ASTER及Arrow II這種使用一節大型助推火箭加上一節小型飛彈本體火箭蠻值得作為弓 三的研改方向,尤其是Arrow II結合TVC和彈翼在難度方面應該低於側向噴氣的小型火箭,如果其 機動能力並未差側噴流系統太多,倒是一個解決弓三在高空姿態控制的方法。
是的,用TVC還是比用dacs的反應慢,但是在中高空,目標也沒氣動力 作一些迴避之類的動作,所以還是有機會直接命中。
至於pac-3,並不是高空用的。
我以前聽人說過,當初在設計ARROW的時候,有找一些老美當顧問,所以 設計出來的佈局跟SPRINT很像。
|
 |
|
|
ASMP
路人甲乙丙
  
1482 Posts |
|
|
toga
版主
   
Tajikistan
13037 Posts |
|
|
ASMP
路人甲乙丙
  
1482 Posts |
Posted - 07/04/2008 : 23:03:09
|
http://www.nspo.org.tw/2005c/news/news_content.php?id=000103
第一站中科院真空艙的酬載系統真空推力測試,為了模擬太空中的真空環境,我們帶著酬載系統與相 關大大小小的實驗儀器設備進駐了真空艙實驗室。不管到哪裡都一樣,只要是做實驗的都會面臨到駕 設備過程中的磨練與折磨,中科院真空艙的電路箱居然怎麼接都不會通,無法正確抓到所有感測器與 攝影機的訊號,甚至仔細去量線路還有斷路、短路與電壓壓降過高……等極其怪異的現象發生,就這 樣過了一個禮拜。當然老天爺看在大家這麼努力的份上,終於救兵出現了;因為在飛行過程中所有的 實驗資料必須由遙測組的遙測段擷取數據,所以請了遙測組同仁的支援,幫忙處理相關的 訊號擷取問題。 -----------------------------------------------------------------------------------------
上面這段文字很有意思,成大和中科院個別發展側向噴氣系統,雖然一個是液態火箭,另一個是氮氣 噴射,但是或多或少還是有些競爭關係存在,尤其在成大的系統已經能實際升空測試了,而中科院的 目前似乎只完成噴嘴部分,其餘系統付之闕如,此時中科院真空艙的電路箱出問題,而且也未替成大 排解疑難,最後還是遙測組(應該是中央大學)解決問題。
這讓小弟想到當初黑狼計畫中科院和那位留美學人在開發吸波塗料時引發的糾紛,或許是那位留美學 研發的塗料比中科院的好,因此認為自己被中科院打壓,而且還在軍武雜誌投書,不過由三年前技術 尖兵雜誌文章的敘述來看,中科院的吸波塗料似乎有獲得最後勝利。
---------------------------------------------------------------------------------------- 本計畫所要研發的軍品,正是可吸收雷達波的微波吸收材,由中科院負責規格設計和性能檢測、良澔 負責製造及加工,其方法是在PE中加入高濃度的導電碳黑(CarbonBlack),經過混練、發泡與電子架 橋,製成低電阻值的導電發泡材。由於PE本身相當輕薄,不論是艦艇、戰車、戰機或飛彈等軍事武 器,只要「貼」上這片泡棉軟墊(如圖),就可以獲得某種程度的匿蹤效果,降低雷達偵搜風險。另 一方面,微波吸收材也能應用在雷達本身的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雜訊防制,抑制雷 達波旁瓣雜波之干擾,以維持雷達的正常運作,例如今年中科院已應用在鷹式飛彈的拖曳車。
簡副總進一步說明,微波吸收材的吸收功能,是以微波的反射損失(-dB)來衡量,舉例來說,當反射 損失為-10dB時,代表吸收率達90%,只有10%的雷達波反射回去;-20dB時,吸收率達到99%;-30dB時 則達到99.9%,僅0.1%的雷達波會被反射。由於雷達波依波段不同,頻率範圍從2GHz∼20GHz不等,吸 收效果最佳的電阻值亦不盡相同,良澔利用導電率及厚度精控技術製成各種不同導電度PE發泡材,以 達到最佳化的吸波效果。接下來良澔以積層方式,將多層不同電阻值之PE複合為一,成為在廣範圍頻 率中皆能有效發揮的微波吸收材。例如本計畫研發成果中,即有反射損失可達-30dB的產品。..... ---------------------------------------------------------------------------------------
當初黑狼計畫實施時,曾有飛行員直接從飛機上扒下一片厚厚的塗料,蠻符合文中描述的以PE泡棉作 為吸波材料,不是用塗的,而是用貼的。
當然,以台灣的人力和財力有限的情形下,能將資源集中運用應該才是計畫成功的不二法門,所以終 於中科院和成大在火箭研究方面能攜手合作。
--------------------------------------------------------------------------------------- 本院與國立成功大學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書 Last Updated Time:2008/07/01
為發展我國前瞻性國防科技,締造學研雙贏平台,本院日前假龍園研究園區行動通訊工程中心,由院 長金中將與國立成功大學校長賴明詔院士共同簽署合作協議書,開啟學術及研發機構交流之嶄新里程 碑。
賴校長極為重視與本院合作研究發展,親率黃輝煌副校長、研究總中心楊瑞珍主任、航太中心趙怡欽 主任、航太系陳介力主任、航太系張克勤教授及新聞中心朱怡婷代表等一行,首先拜會院長金中將, 院長親自接待,並以多媒體向賴校長等貴賓介紹本院發展狀況,讓貴賓留下深刻印象。
雙方同意針對前瞻性國防科技,以共同開發前瞻性關鍵技術為主要合作目標,由成功大學負責關鍵技 術之開發;本院負責後續之相關測試與研製等工作。
完成簽約後賴校長致詞表示:本院致力於國防科技研發之努力與成果有目共睹,受世界矚目並受國人 肯定與讚賞,成大深表推崇;期盼未來在航太科技學術上之研究更上一層樓,與本院在火箭工程系統 之研製與測試實務上之豐富經驗,共同探究航太新技術。
|
 |
|
|
Trueman
剛剛入門
25 Posts |
Posted - 07/05/2008 : 01:28:52
|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ASMP ----------------------------------------------------------------------------------------- 上面這段文字很有意思,成大和中科院個別發展側向噴氣系統,雖然一個是液態火箭,另一個是氮氣噴射,但是或多或少還是有些競爭關係存在,尤其在成大的系統已經能實際升空測試了,而中科院的目前似乎只完成噴嘴部分,其餘系統付之闕如,此時中科院真空艙的電路箱出問題,而且也未替成大排解疑難,最後還是遙測組(應該是中央大學)解決問題。 ----------------------------------------------------------------------------------------
呃,看到您的結論我差點噴血,坦白說,您在這些地方是看不出中山做了些 什麼的。 有些東西直接抄中山的結案報告掛成自己的名字,反正也沒人看的 出來。 
我曾在夢中問過某些前輩,我說東西賠本賣,東忙西忙。 到最後東西出來之 後報告論文都不會提到你們的名字跟努力,這是何苦? 前輩拍了拍我的肩膀, 笑著對我說,在台灣做國防工業就是這樣, 洩不得 說不得 辯解不得。 認真幹就是了。
說到這我夢就醒了,擦擦口水繼續上網。 
至於遙測組,這在中科有另外的意思,不一定指中大,謝謝。 |
 |
|
|
ASMP
路人甲乙丙
  
1482 Posts |
Posted - 07/05/2008 : 10:23:12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Trueman
呃,看到您的結論我差點噴血,坦白說,您在這些地方是看不出中山做了些 什麼的。 有些東西直接抄中山的結案報告掛成自己的名字,反正也沒人看的 出來。 
我曾在夢中問過某些前輩,我說東西賠本賣,東忙西忙。 到最後東西出來之 後報告論文都不會提到你們的名字跟努力,這是何苦? 前輩拍了拍我的肩膀, 笑著對我說,在台灣做國防工業就是這樣, 洩不得 說不得 辯解不得。 認真幹就是了。
說到這我夢就醒了,擦擦口水繼續上網。 
至於遙測組,這在中科有另外的意思,不一定指中大,謝謝。
真是抱歉,小弟的結論太過於武斷了,不過在國家太空中心的網站上,對於探空火箭的描述中,明明 中科院應該占很重要的部分,但是只有在鼻錐罩開啟的部分略有提到,其他部分都看不到中科院的名 字,甚至未說明探空火箭是由天弓彈體所改裝的,中科院可以說吃了一個悶虧。
在前面大俠兄提到冷噴射系統對於排氣控制較為精准,以天弓彈體加一節助推器的探空火箭射高能達 到200至300公里的情形,如果中科院能把冷噴射系統用在天弓的改良上,勢必能大幅提升現在天弓飛 彈的有效射高和飛行包絡線。 |
 |
|
| |
標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