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 |  標題  |  
                | LUMBER我是老鳥
 
     
 
                Taiwan8485 Posts
 |  |  
                | helldog路人甲乙丙
 
    
 
                4823 Posts | 
                    
                      |  Posted - 07/16/2020 :  07:35:01       
 |  
                      | 不,德國的補充制度一直存在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waffe
 
 後備兵第一要務是當正規軍的板凳球員,第二要務才是擴編。尤其剛退伍的那一波人而且是原部隊的優先替補前線部隊。二戰中小日本的部隊在雖然在淞滬與後續一系列的戰役中死傷慘重但依舊在中國橫衝直撞很大的原因就是後方的師管區源源不斷的把後備兵往前線補充傷亡,很多連級部隊從上岸到打到南京一帶時都已經換了一波人但戰力依舊不減,反觀缺乏後備兵力(不是後備人力而是後備動員兵力,1918年後到從新建軍中間後備兵力是斷層)的德國佬在莫斯科戰役後戰力就明顯的下降,後來集中精銳(精銳是指專業的各種軍事人才)的6軍團被包一個餃子後德國佬後面更是缺乏專業人才。
 
 理論上來講我方擁有大量的後備兵力與相關專業人才,而且募兵制的好處是後備兵力是服役4年的職業兵,訓練成效雖然還是只有鬼知道但理論上軍事素養比以前的兩年兵好上許多(當然啦也許是割草能力與打混摸魚的能力),最少以前當兵時一個入伍時的天兵等當到上兵時其實也沒那麼天了,教起學弟本質學能突飛猛進。
 
 至於怎麼用說實話那就看到時候政府怎麼搞了,前文說過體制面是沒問題的。
 
 
 
 裝神弄鬼一整天,
 撒潑噴糞最愛現,
 肚中墨汁無半罐,
 媽寶地狗是半仙。
 |  
                      |  |  |  
                | helldog路人甲乙丙
 
    
 
                4823 Posts | 
                    
                      |  Posted - 07/16/2020 :  07:44:31       
 |  
                      | 你們呀,為何沒人提17世紀大荷蘭的民兵組織?他很像國外的周日戰士兼職警察 
 當時加入城市的民兵組織是種榮譽,其一,要有城市戶口才能加入民兵,而有錢有身分的人才能有城市戶口。其二,民兵是自帶裝備的,有錢有閒的人才買得起。雖然民兵就是在混,也沒啥訓練,聚會往往就辦燒烤趴吃喝玩樂,喝的爛醉,但到了晚上,民兵扛者槍,騎者馬在街道上巡邏時,還是讓很多人羨慕的。
 
 而且當時歐洲的軍制雖然是雇用軍,但戰事吃緊時兵源不足時,往往也是抓民兵來湊
 
 裝神弄鬼一整天,
 撒潑噴糞最愛現,
 肚中墨汁無半罐,
 媽寶地狗是半仙。
 |  
                      | Edited by - helldog on 07/16/2020  07:46:21
 |  
                      |  |  |  
                | gera我是老鳥
 
     
 
                6851 Posts | 
                    
                      |  Posted - 07/16/2020 :  11:02:04     
 |  
                      | 漢光演習》重頭戲登場! 二個營後備軍人力守甲南海灘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229929
 
 〔記者涂鉅旻/台中報導〕國防部「漢光36號」實兵演習今日進行第4日課目,第五作戰區上午10點在台中甲南海灘進行聯合反登陸作戰實彈操演,驗證「灘岸殲敵」能力。
 而此次演訓有二大亮點,其一為聯合兵種營首度透過漢光演習驗證,其次為800餘名、二個營的後備軍人投入此次演訓,更將實際操作105榴彈砲,進行實彈射擊演練。
 
 其次,國軍此次漢光演習結合「同心31號」演習,擴編動員步兵104旅步兵營與砲兵營投入演訓,部分官兵更將操作105榴彈砲,進行實彈射擊。
 
 軍方官員透露,此次光在甲南海灘進行的聯合反登陸作戰操演,就透過教召方式,召集800餘名已退伍的精壯後備軍人,
 其中400餘名為志願役退伍官兵、200餘名為役期一年的退伍義務役官兵、100餘名軍事訓練役男。操作105榴彈砲的後備軍人,包含志願役和義務役退伍者。
 
 官員表示,此次800餘名退伍的後備官兵來自9個縣市,其中600餘名來自台中市。且排除極少數出國、身體狀況者,受召率達99%以上。
 而過去雖有後備軍人實施81迫砲、120迫砲射擊,但強度和精準火砲不同,因此這也是漢光演習首度有後備軍人操作精準重砲。
 
 
 一,中部人口不少,"在地化"的比例應考慮增加到近9成左右.
 
 二,志願役退伍佔比達五成,實際應逐步調到三成以下.
 *同心31號為7/13日報到,換言之只有二天銜接期,以作秀防差錯,這樣也就夠了. 但實際上不可能有這麼"美滿"的事.
 而且這看來是特事特召的編組,並不是正常情況.
 
 三,萬事起頭難,有做總比沒做好,之後不管人員,裝備(含養護),訓練,應逐漸調整到位.
 裝備狀況讓人很難滿意...算了,總是要花錢花時間的...
 
 |  
                      | Edited by - gera on 07/16/2020  11:03:15
 |  
                      |  |  |  
                | voidmagia路人甲乙丙
 
    
 
                2181 Posts | 
                    
                      |  Posted - 07/16/2020 :  11:35:46     
 |  
                      | 17世紀荷蘭那種用城市戶口當篩選兵員標準就不可行啊⋯⋯那保證違憲⋯⋯臺灣又不是對岸 
 不過這裡說到一個重點:徵兵要有效,歸屬感、榮譽感,還有一點彌補相對剝奪感的福利。在地化最重要的是為了歸屬感,利用在地的人際網絡團結整個組織;榮譽感比較複雜,化約為簡單的一句話「我的使命是保衛XX、為了XX打共匪」,XX可以是具體地理範圍,也可以是無實體的意識形態,反正就是個值得犧牲、也能為其犧牲的價值,在地化比較容易提供一個國家以外額外的具體標的;福利...鄉勇團的好處之一是,地方政府為了選票,除了會重視相關制度運作外,想辦法巴結鄉勇以突顯存在感是可以預期的事,會比較減少「不願役」的情況
 |  
                      | Edited by - voidmagia on 07/16/2020  11:39:01
 |  
                      |  |  |  
                | jackguof1273路人甲乙丙
 
    
 
                1314 Posts | 
                    
                      |  Posted - 07/18/2020 :  18:13:46     
 |  
                      |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gera
 
 漢光演習》重頭戲登場! 二個營後備軍人力守甲南海灘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229929
 
 〔記者涂鉅旻/台中報導〕國防部「漢光36號」實兵演習今日進行第4日課目,第五作戰區上午10點在台中甲南海灘進行聯合反登陸作戰實彈操演,驗證「灘岸殲敵」能力。
 而此次演訓有二大亮點,其一為聯合兵種營首度透過漢光演習驗證,其次為800餘名、二個營的後備軍人投入此次演訓,更將實際操作105榴彈砲,進行實彈射擊演練。
 
 其次,國軍此次漢光演習結合「同心31號」演習,擴編動員步兵104旅步兵營與砲兵營投入演訓,部分官兵更將操作105榴彈砲,進行實彈射擊。
 
 軍方官員透露,此次光在甲南海灘進行的聯合反登陸作戰操演,就透過教召方式,召集800餘名已退伍的精壯後備軍人,
 其中400餘名為志願役退伍官兵、200餘名為役期一年的退伍義務役官兵、100餘名軍事訓練役男。操作105榴彈砲的後備軍人,包含志願役和義務役退伍者。
 
 官員表示,此次800餘名退伍的後備官兵來自9個縣市,其中600餘名來自台中市。且排除極少數出國、身體狀況者,受召率達99%以上。
 而過去雖有後備軍人實施81迫砲、120迫砲射擊,但強度和精準火砲不同,因此這也是漢光演習首度有後備軍人操作精準重砲。
 
 
 一,中部人口不少,"在地化"的比例應考慮增加到近9成左右.
 
 二,志願役退伍佔比達五成,實際應逐步調到三成以下.
 *同心31號為7/13日報到,換言之只有二天銜接期,以作秀防差錯,這樣也就夠了. 但實際上不可能有這麼"美滿"的事.
 而且這看來是特事特召的編組,並不是正常情況.
 
 三,萬事起頭難,有做總比沒做好,之後不管人員,裝備(含養護),訓練,應逐漸調整到位.
 裝備狀況讓人很難滿意...算了,總是要花錢花時間的...
 
 
 
 
 演習還是頗累,體感近「40度」還全副武裝加戴口罩跑戰備,辛苦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J_u1Ef_pDg
 
 看制服應該是有從附近的步兵旅砲兵營抽現役軍人來協助(混編)
 
 算好的開始囉,希望頻率與規模能一次比一次增加。
 
 
 希望未來能徵招後備步兵營與陸航/憲兵/軍警各單位特勤混編反特攻作戰演練,負責火力支援與救護,即使是跟在後面學學CQB走位與手勢也好。
 
 
 模擬機場反特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1JK_0Z3fh0
 
 衛戍區反特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LwjOLiiDNY&t=3s
 
 臺中港防反特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zshJj1YI4c
 
 
 不過這天氣讓徵招來的人全副武裝加戴口罩跟在後面跑,大概還要準備不少救護車。
 |  
                      |  |  |  
                | oneeast00路人甲乙丙
 
    
 
                3585 Posts |  |  
                | waffe我是老鳥
 
     
 
                7558 Posts | 
                    
                      |  Posted - 07/20/2020 :  16:52:47     
 |  
                      | 樓上的當過兵嗎?以單兵技能看不管你是啥兵種只要下過一次基地你的本職(你下基地被操的那項)大概10年你都忘不了,像我們這種下過一次以上的除了拿方向盤與計算紙在那測地與算G爬毛的三角函數、對數以外(那個真的忘了,要喚醒記憶估計要一段時間)幾十年都忘不了。 
 你來,給我一星期包你砲班的大小事馬上會,當然手段包含當年的不當管教。
 
 以上不含體能..............,我現在每天伏地挺身兩百下保持但整體體能還是跟當年差很遠。以前可以喝通霄不用睡隔天接著打砲,現在三小時喝一打弊魯就睡著了,而且隔天就算有稚齡姊也硬不起來打個屁砲。
 |  
                      |  |  |  
                | oneeast00路人甲乙丙
 
    
 
                3585 Posts | 
                    
                      |  Posted - 07/20/2020 :  17:54:52     
 |  
                      | 人可以自認當作老兵, 拖砲拉彈藥的車又從哪裡來?天上掉下來?
 你要開你家NISSAN來拖 105砲? 還是用HONDA來運砲彈?
 你家開貨運的車有拖鉤先天就能拖砲?
 
 難不成要徒步推105榴 上戰場?
 |  
                      | Edited by - oneeast00 on 07/20/2020  18:06:05
 |  
                      |  |  |  
                | 小毛我是老鳥
 
     
 
                Taiwan11785 Posts
 |  |  
                | waffe我是老鳥
 
     
 
                7558 Posts | 
                    
                      |  Posted - 07/20/2020 :  19:11:50     
 |  
                      |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oneeast00
 
 人可以自認當作老兵,
 拖砲拉彈藥的車又從哪裡來?天上掉下來?
 你要開你家NISSAN來拖 105砲? 還是用HONDA來運砲彈?
 你家開貨運的車有拖鉤先天就能拖砲?
 
 難不成要徒步推105榴 上戰場?
 
 
 
 請爬文以前說到爛了,155以上的確實比較麻煩一點(也就一點),目前大街小巷啪啪造的3噸半馬力跟以前拉105砲的國軍兩噸半是差不多的,而尾拖勾又不是啥黑科技,就是一個拖勾鎖在車體大樑的尾部上面(你看過兩節的連接車沒有?那個拖勾還更麻煩),就4個螺絲孔現鑽就有了。
 
 你要越野拖砲3噸半要換輪胎,而且肯定比不上10輪的原裝貨但到處都是一砲配個四、五台都沒問題,拉砲、載彈監運兵。
 
 而155的麻煩在於它的拖勾很大應該要訂做目前就算10頓等級的卡車大樑也不一定能鎖(不一定不是不行),而且車體太長再加上後面的砲跟聯結車一樣長,但台灣還愁找不到聯結車駕駛?
 |  
                      |  |  |  
                | gera我是老鳥
 
     
 
                6851 Posts | 
                    
                      |  Posted - 07/25/2020 :  00:32:24     
 |  
                      | 建立後備飛行員,並 以聘代備 ,
 
 以聘用各軍種退伍之飛行員,有意願與能力者,按機種與訓練流路,訂下年度訓練目標,譬如60~80小時,
 未達者檢討扣薪或摒退不用,
 超飛者亦不多發錢(以超飛1.5倍計,以上例來說,如飛120小時以上,以120小時論薪酬)
 加入者以季度建立訓練計劃,按計劃排日上機訓練,如當日因故未能訓練,則另日設法補之.
 除訓練日以外之時間,士農工商任君隨便.
 
 參與之後備(即應)飛行員,
 軍階以退伍時計,有同等效力,但平日原則上(少校以上)不升遷不調職.
 不擔任隊上行政職務.
 
 優點,增加座艙比與人力資源深度.
 
 缺點,增加機體壽命損耗,增加機體維保費用,
 並且在關鍵上,戰力並未增加,因技術兵種需要專項武器,講白點,100個飛行員,20架戰機,戰力是以戰機計,非飛行員計.
 
 
 
 |  
                      |  |  |  
                | voidmagia路人甲乙丙
 
    
 
                2181 Posts | 
                    
                      |  Posted - 07/25/2020 :  01:28:46     
 |  
                      |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oneeast00
 
 本次後備最大的亮點應該是 後備操12門大砲 吧
 https://mna.gpwb.gov.tw/post.php?id=8&message=99440
 
 報導只看到這些後備 挖陣地 放砲
 也說明 還是有抽現主力砲兵的成員當直接當砲長
 
 個人很懷疑戰時有完整後備砲營出現的可能性:
 拖砲的卡車誰出?誰駕駛?
 戰時哪個砲兵單位不缺人,還能抽出教官?
 
 
 
 「理論上」,11週二階段專長訓應該是可以訓練得出砲兵了。「實際上」?天知道...
 
 軍方把志願役退伍、一年役退伍和軍事訓練役退伍的混在一起,應該也是沒什麼信心才會這樣。載具的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就沒(想花)錢而已,不然63甲裝到JLTV上弄個卡車砲也不用花什麼錢,一輛一千萬做給鄉勇團(應該要正名「城鎮防衛部隊」)還怕搞不定?如果整個後備編組的流路正確,找到足夠的大貨車駕駛應該還是可以的。T65麻煩很多,因為任何投資可能都不怎麼划算,大概就只能放給他爛發揮殘餘價值就是
 |  
                      |  |  |  
                | cph0516我是老鳥
 
     
 
                6879 Posts | 
                    
                      |  Posted - 07/25/2020 :  13:09:08     
 |  
                      | 說真的 老砲退一退大量購買新155砲就好
 丹麥買8X8也不到500萬美金
 
 面臨戰爭時
 錢就能解決的事就是小事
 105可以改成韓國的卡車105榴炮
 整體花費也不大
 
 |  
                      |  |  |  
                | gera我是老鳥
 
     
 
                6851 Posts | 
                    
                      |  Posted - 07/26/2020 :  21:15:38     
 |  
                      | 海軍的情況類似,但不能同樣處理,
 雖然各式艦艇艦戰時需要額外補充人員,但後備很難跟得上,
 
 主因,特別是中大艦,讓後備人員實艦復訓的方式有難度.
 
 辦法,
 大艦隊所需要的額外兵力由海軍內部抽調為主,小艦隊則向後備艦隊抽調.
 
 簡單說,就是用錦江二級替換錦江級,但錦江級退而不休,拆除飛彈與部份機要設備後,轉為後備訓練艦隊,
 每艘艦定編聘用數組(3-4組)後備人員操船復訓,一組人員一年大約可復訓24天左右,
 按錦江級的員額,四組計就有2400人.
 
 戰時一部往小艦隊抽用,一部往動員的漁船抽用,剩下留在後備艦隊,裝上武器與飛彈回役.
 
 
 |  
                      |  |  |  
                | gera我是老鳥
 
     
 
                6851 Posts | 
                    
                      |  Posted - 07/26/2020 :  23:11:30     
 |  
                      | 後備營可以考慮復編重機槍連,連編制12挺T90 50重機槍,每挺編制10員(一挺等於一個班).
 每班定編一輛TOYOTA Hilux(含拖車).
 
 後備營兵器連戰防排,編制6門106RR,每門8員,並定編一輛TOYOTA Hilux(含拖車).
 迫砲排,120迫六門也是如此.
 
 武器與彈藥都可以往動員庫房堆,但車輛不行,
 一來車輛是越放越壞,
 二來放著不用也很沒效用可言.
 
 一般來說,由所屬編成基地的常備部隊代管代用,採用商維,
 動員時由動員車輛置換給常備.
 
 
 報載國軍有意廢後備部,改設動員局,其實沒啥意義,
 今日後備廢弛,大至上就歸納兩點,一錢二人,
 後備部本來就沒錢,裁撤改由陸軍統轄,也不會改變沒錢的問題.
 而人,後備部本來就是冷衙門,改成動員局還是冷,也沒啥差別.
 
 改善後備戰力最簡單就是給錢買裝備,而且絕對有實效,上面一個營給個幾千萬買車買機槍.....沒錢玩出花來也沒用.
 
 |  
                      |  |  |  
                | gera我是老鳥
 
     
 
                6851 Posts | 
                    
                      |  Posted - 07/26/2020 :  23:52:07     
 |  
                      | 後備營的,
 防空/多用途排,六挺新式榴彈機槍(搭配六輛TOYOTA Hilux)
 
 建議是開發或是直接購買,一種可使用40高速榴彈,其新式Programmable Prefragmented High Explosive PPHE空爆彈 的新式榴彈機槍.
 
 雖然有些麻煩,但可以反制大約1.5km以內,低空的小型敵UAV,而對於掩體後或建物內的敵兵,也有極佳的打擊效果.
 
 優點,40榴彈機槍在國軍中非常普遍,並且上述其實有升級套件用於現有的MK19,也就是說國造T91榴彈機槍也可能可以使用.
 可防空,多用途.
 
 缺點,
 操作顯得煩瑣,因需要測距,
 火控精密並且也不便宜,
 需要搭配特種彈藥,
 只要肯花金錢人力與資源,是可以國造,但買買買是捷徑.
 效率其實不好,對空射程太近,只能反制廉價的小型UAV,對於高大上的UAV與直昇機缺乏威脅性.
 使用可靠但也容易出問題的MK1猴子操作系統控制.
 
 
 但總的說,在後備營幾不可能配備刺針的情況下,這是少數幾個選擇之一,
 另一個是配置有特種彈藥與裝置的30鏈砲,但這個太貴也太重,很難不搭配軍用車(如JLTV).
 
 |  
                      |  |  |  
                | voidmagia路人甲乙丙
 
    
 
                2181 Posts | 
                    
                      |  Posted - 07/27/2020 :  00:05:23     
 |  
                      |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gera
 
 
 海軍的情況類似,但不能同樣處理,
 雖然各式艦艇艦戰時需要額外補充人員,但後備很難跟得上,
 
 主因,特別是中大艦,讓後備人員實艦復訓的方式有難度.
 
 辦法,
 大艦隊所需要的額外兵力由海軍內部抽調為主,小艦隊則向後備艦隊抽調.
 
 簡單說,就是用錦江二級替換錦江級,但錦江級退而不休,拆除飛彈與部份機要設備後,轉為後備訓練艦隊,
 每艘艦定編聘用數組(3-4組)後備人員操船復訓,一組人員一年大約可復訓24天左右,
 按錦江級的員額,四組計就有2400人.
 
 戰時一部往小艦隊抽用,一部往動員的漁船抽用,剩下留在後備艦隊,裝上武器與飛彈回役.
 
 
 
 
 
 這行不通吧?海軍又不是你把人放上去復訓就可以玩得起來的東西,你要現役帶退役復訓,一艘船就那麼大,能額外載的人也有限,是要怎麼訓?
 
 而且裝備不一樣,要怎麼從A艦不經訓練直接轉B艦?頂多是共通的部分(損管、航海、基礎武器),那還不如新艦做大一點,容納多一點人上船訓練比較實際
 |  
                      |  |  |  
                | gera我是老鳥
 
     
 
                6851 Posts | 
                    
                      |  Posted - 07/27/2020 :  03:07:00     
 |  
                      | 沒有現役帶退役之事. 
 戰時中大艦缺額由現役抽調,有A艦經歷者優先抽給A艦,
 有AB兩艦經歷者,抽給最近服役之艦,
 B艦缺額但已無經歷者由同型艦經歷者抽之,
 
 上述抽調而產生之缺額,小艦隊的缺額由後備艦隊補上,岸勤缺額由專長後備補上.
 
 艦越大需要的人力與損管就越多,會變成死循環.
 後備人員,沒辦法配合大小艦隊的戰備值班上艦復訓,艦艇亦不可能為了配合後備人員回港,
 
 所以後備人員就只能使用退役船隻組建後備艦隊,維持航海技術技能.
 而只是單純維持技能的話,後備自己搞就可以了,不需要用現役的人力來帶.
 
 
 
 以上就是空軍與海軍最主要的不同,
 
 空軍戰機後備飛行員,雖然不進行戰備值班,但訓練過程中,可以按需直接轉用,
 最終他們會在幾個小時後拎著包包回家吃飯.
 
 但海軍越大的艦艇就越不可能早上出門下午回港,而只要有特別需求時,
 艦艇轉用,艦上後備人員就等同恢復現役,也不可能特別派直昇機船舶先行接回港,
 這在平時很麻煩,所以只能拆開處理.
 
 
 
 |  
                      | Edited by - gera on 07/27/2020  03:15:54
 |  
                      |  |  |  
                | voidmagia路人甲乙丙
 
    
 
                2181 Posts | 
                    
                      |  Posted - 07/27/2020 :  09:25:39     
 |  
                      | 問題是小艦上哪來那麼多有大艦經驗的人?小艦就是因為缺乏經驗才會在小艦,真的能向前遞補的搞不好只有艦長... 
 同艘船上多帶後備復訓比較可行是因為一艘船能帶的最多船員人數和操作船艦所需的最低人數本來就有差,越是自動化的船差越大,本來就有很多非絕對必要的資淺位置可以給後備役填進去見習
 |  
                      |  |  |  
                | voidmagia路人甲乙丙
 
    
 
                2181 Posts | 
                    
                      |  Posted - 07/27/2020 :  13:46:06     
 |  
                      | 其實討論後備部隊要什麼裝備的問題之前,要先思考一個問題:常備部隊要加多少國防預算,之後才會出現邊際效益遞減,使得投資後備部隊的邊際效益超過常備部隊? 
 一個思考的方向是統計未來必要的常備部隊軍事投資,算出平均每年需要投資的金額和現在每年投資金額的差額,「大致上」就會是國防預算要增加到什麼程度才要認真考慮增加後備部隊裝備的轉折點(說「大致上」是因為,除了估計誤差外,還要考慮作業維持費的差異(增加年度預算需求),以及特別預算的影響(減少年度預算的需求),實際上會有難以預測的差異)
 
 列舉出主要的必須軍事投資項目,大致如下:
 
 1. 空軍:
 下一代戰機:每架20年要投資兩億鎂,200架預計投資12000億臺幣,每年平均要600億
 大型防空系統:因為需要持續投資新的飛彈和系統,以過去10年投資2500億估計,一年要250億臺幣
 其他:機場防空、機場整建加固、指管系統升級、預警/電戰機、攻陸飛彈...暫估10年3000億,一年300億
 
 2. 海軍(含陸戰隊):
 潛艦:30年5400億計算,一年約180億(所以潛艦看起來很花錢,但是長期來看算是本小利大)
 水面作戰艦:要看建軍計畫而定,粗估12艘巡防艦加8艘主戰艦就要3800億,連其他船艦,20年6000億跑不掉,所以低消算每年300億
 其他:一年暫估低消120億
 
 3. 陸軍:
 戰甲車:M1A2T兩百輛供1000億(含APS),M60/CM11升級400輛800億(含APS),雲豹系列一年經費150億,合計10年平均每年要300億
 砲兵:180輛M109A5/6合計400億,其他砲兵暫估10年需要600億,合計平均一年要100億
 其他:防空、指管系統、旋翼機機隊更新、反裝甲武器...粗估10年要2000億,一年平均200億
 
 從這個其實還有點低估的估價單可以看出,其實一年理想的軍事投資金額大約是2000億左右,而目前國防預算的投資金額大約只有1000億,所以要再加一千億國防預算才有討論後備役要用什麼裝備的空間,不然光是要補上現有裝備的缺口都不夠了
 |  
                      |  |  |  
                | jackguof1273路人甲乙丙
 
    
 
                1314 Posts | 
                    
                      |  Posted - 07/27/2020 :  17:23:18     
 |  
                      |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gera
 
 
 後備營可以考慮復編重機槍連,連編制12挺T90 50重機槍,每挺編制10員(一挺等於一個班).
 每班定編一輛TOYOTA Hilux(含拖車).
 
 後備營兵器連戰防排,編制6門106RR,每門8員,並定編一輛TOYOTA Hilux(含拖車).
 迫砲排,120迫六門也是如此.
 
 武器與彈藥都可以往動員庫房堆,但車輛不行,
 一來車輛是越放越壞,
 二來放著不用也很沒效用可言.
 
 一般來說,由所屬編成基地的常備部隊代管代用,採用商維,
 動員時由動員車輛置換給常備.
 
 
 報載國軍有意廢後備部,改設動員局,其實沒啥意義,
 今日後備廢弛,大至上就歸納兩點,一錢二人,
 後備部本來就沒錢,裁撤改由陸軍統轄,也不會改變沒錢的問題.
 而人,後備部本來就是冷衙門,改成動員局還是冷,也沒啥差別.
 
 改善後備戰力最簡單就是給錢買裝備,而且絕對有實效,上面一個營給個幾千萬買車買機槍.....沒錢玩出花來也沒用.
 
 
 
 
 上面有關注就有錢,沒關注就沒錢囉,政府有的是錢做白癡事,怎麼可能沒錢。
 
 向來缺人愛被當臭石頭沉湖底,近年被美軍連年狗幹才慢慢浮上來~
 
 
 基本上都是步兵,後備步兵營能仿憲兵快反連,每營直接戰鬥的3個步兵連(營部連兵器連除外)都轉為快反連,一個連16輛左右改裝皮卡,售價維保合約改裝塗裝壓在500萬以內,看是上防彈玻璃還是避彈板隨便,一個步營2.4億左右、一個步旅5個步營的載具約12億左右。
 
 以每位士兵10萬額度採購單兵配備,3千多把T91步槍(含內紅點反射式瞄準鏡)、新防彈衣/頭盔、缺機槍/榴彈槍/紅隼火箭/彈藥就買,一個步旅5個步營的單兵配備約3~4億左右。
 
 
 
 50機很威,不過1個連12挺50機有點多?
 
 一排4班其中3個班(12人班)36人配5.56mm機槍*6、7.62mm機槍*3、紅隼火箭*12正副射手打手槍,1個班配置2輛50機武裝強化皮卡、1輛40榴武裝強化皮卡當火力支援班。
 
 一個後備步連4個排配5.56mm機槍*24、7.62mm機槍*12、紅隼火箭*48、8輛50機武裝皮卡、4輛40榴皮卡加一群隨便改皮卡支援。
 
 直接輾爆憲兵快反連那群馬戲團(沒遇到裝甲憲兵+憲特的話)。
  |  
                      |  |  |  
                | voidmagia路人甲乙丙
 
    
 
                2181 Posts | 
                    
                      |  Posted - 07/27/2020 :  18:09:01     
 |  
                      | 皮卡含改裝,一輛500萬算合理,但是單兵一人10萬未免也太少了,那錢只夠護具、步槍和步槍彈還有一些小裝備,機槍、火箭、夜視鏡通通不用想... 
 還有無線電。無線電的錢不能省。要不要人手一支無線電見仁見智,但總不能連步兵班(車)都沒無線電
 
 50機其實列為車載標配無妨,解放軍那一狗票空降車輛都能防7.62了
 
 整體來說,一個營估10億臺幣比較合理,雖然作用還是很有限就是
 
 不過說到幹翻憲兵快反連,看一下裝備:
 
 「根據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日前視導憲兵指揮部所透露的訊息,憲兵的「快速反應連」共有三個排,每一個排有三個班,每個防空班就擁有三具個人攜行式的刺針飛彈;反裝甲班則擁有三具紅隼反裝甲火箭彈;另外一個機動班則是以重機為主,負責總統座車的前導安全。
 
 國安局特勤中心官員透露,憲兵快反連由於配備先進的防空及反裝甲武器,其反裝甲戰力等於陸軍一個步兵營,而其防空戰力等於一個旅級防空戰力,再加上憲兵武裝憲兵239營所配屬的雲豹「萬鈞甲車」,可確保解放軍對蔡英文總統的「斬首」行動失敗,確保總統安全無虞。」
 
 這該說是陸軍步兵營旅裝備太差呢?還是憲兵裝備太好?唉...
 |  
                      | Edited by - voidmagia on 07/27/2020  18:59:40
 |  
                      |  |  |  
                | oneeast00路人甲乙丙
 
    
 
                3585 Posts | 
                    
                      |  Posted - 07/27/2020 :  20:23:19     
 |  
                      | quote:以每位士兵10萬額度採購單兵配備
 
 一枝紅鳥 不含第二發備彈 就要 7萬NT....
 一把 M249 國際 政府行情價是 4000 USD ~ 12萬 NT...
 
 10萬NT的兵 . 頂多只有一桿步槍(可能還是 免錢T-65) + 66...
 
 
 quote:一個後備步連4個排配5.56mm機槍*24、7.62mm機槍*12、紅隼火箭*48、8輛50機武裝皮卡、4輛40榴皮卡加一群隨便改皮卡支援。
 
 
 憲兵快反連 其實不只有紅鳥或機車...   還有至少10輛配機槍的輕戰(5~6輛配40榴機)... 輕機槍更不缺
 沒裝甲的連級單位 不是想推 就能推倒 快反連....
 
  
  
  
  
 然後別忘了 單兵瞄具的代差 形成一個普遍數量/以至於 狙擊手的有無 ..甚至會抵銷重機槍的優勢
 
  
  
 |  
                      | Edited by - oneeast00 on 07/27/2020  21:04:09
 |  
                      |  |  |  
                | gera我是老鳥
 
     
 
                6851 Posts | 
                    
                      |  Posted - 07/27/2020 :  20:36:11     
 |  
                      | 後備本質上 無快反性能 ,模仿快反連甚無意思可言,而後備沒錢沒人還分兩層意思,
 
 上文將後備兵器連與重機槍連之車輛,養在常備部隊是不得已的,
 這些車平日需要有人使用,保養,維護,以及商維費用
 但後備平日沒有這些能量與錢,
 
 養在常備,使用者自然要出錢出人,
 換言之,後備擠出錢買裝備,但後續開支就丟給常備,
 兩方各取所得,後備裝備有人維養,常備不需要花錢購買車輛,平時運力增加.
 
 那有人問,為什麼後備不自己養,偏要繞這一大圈,吃飽太閒嘛?
 
 如果後備這麼做,那就不是後備,而是基幹了,
 也就是說,這個營至少要有20~30%的常備兵力來營運,
 
 我指的後備,通常只有 0~7% 的人員,
 他們是沒辦法撐起一個營級日常的營運的.
 
 
 解釋完以上後,就說說 機槍連 ,
 
 機槍連這東西,顧名思義,就是以機槍為主的連,與戰車連,砲兵連都是同樣意思,
 
 現在沒這東西,是因為步兵摩托化機械化,重機槍可以安置在載具上,配給步兵任一層級,所以不需要獨立編制.
 
 而我將這東西從歷史堆中挖出來,就是必要時回到從前,機槍班五員負責抬那挺機槍,剩下五員負責馱彈藥,步行.
 
 
 開篇已經講過,確保後備車輛(無論是否配置或動員)的 油料 是個問題 ,所以後備隨戰況有可能 純步化 ,
 
 因此後備營的編裝,在設計上,我是考慮到這種困難的情況,
 機槍連的各機槍班,是會配置給各步連的,在最初的時間,是機槍班的皮卡搭配步連的動員車輛.
 中期開始缺油時,機槍班皮卡維持運作,步連純步化,
 中後期的話,機槍班與步連都純步化,只有營部,兵器連的車輛能配油....
 
 
 編裝編制,其實也是 木桶效應 ,但凡事都用最短的木板去計算,其實也不對,那結果就是會得到 純步並且無重武器的 民兵 ,
 
 所以用第二或第三短的木板來計算,既能滿足重裝備與最低車輛的需求,必要時也可以破罐子破摔,不就是行軍走路嘛.
 
 
 
 |  
                      |  |  |  
                
                |  標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