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88 Posts |
Posted - 07/04/2017 : 17:35:00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hange.she 以核養綠? 另一方面國外已經開始有人認為核電是綠電的一種了。
如果今天台灣是在硬梆梆的岩盤上,4級地震就會嚇死歐巴桑,那核電確實是個減碳選項。無奈在台灣,地震多到4級地震根本呵欠無感。
其實冷戰時代早期核電技術蓋的電廠還有很多很多,加上老化,我個人純猜測應該這十年內又會有哪個地方的電廠或核廢場炸掉,或者至少漏水。
上次日本熊本地震的餘震差點就震到川內原發去了。東京如果真碰上預測許久的首都直下地震,日本核電廠注定要封印。
日本人做的圖,紅色區域是發生過M7以上大地震的地方,黑點就是核電廠(原發)位置。台灣跟日本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7/04/2017 17:42:02 |
 |
|
小毛
我是老鳥
   
Taiwan
11247 Posts |
Posted - 07/04/2017 : 17:47:35
|
話說深層地熱發電所用到的技術,不知道和頁岩油開採之間有多少是共用的?至少鑽井方面有機會可以技術共用吧....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88 Posts |
Posted - 07/04/2017 : 17:52:48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毛
話說深層地熱發電所用到的技術,不知道和頁岩油開採之間有多少是共用的?至少鑽井方面有機會可以技術共用吧....
現階段地熱發電跟頁岩油開採的領先技術都在美國手上,阿美對鑽洞很有一手應該是有正面影響。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
|
change.she
路人甲乙丙
  
956 Posts |
Posted - 07/04/2017 : 19:06:15
|
然後後你口中地震颱風災害跟台灣一樣, 甚至還親自受到核災的日本決定繼續用核電, 而台灣連蓋好的核電廠都不能用?
我不想再繼續說下去了, 因為我不是核能強硬支持者。 但是奉勸中野大一句, 你的很多論點是經不起考驗的, 你只是讓自己被內心的恐懼驅使著找很多不利核能的資料, 來論證自己的論點罷了。 |
Edited by - change.she on 07/04/2017 19:45:03 |
 |
|
冗丙
版主
   
Taiwan
16197 Posts |
Posted - 07/04/2017 : 19:46:05
|
不對呦~ 日本的颱風與地震發生率都比台灣來的高,上次九州慘的很,重傷日本電子[慘]業~~~ 台灣不管是921甚至最近的颱風復原力超猛超快,我還A了一包台[姬]電南科廠的專屬綠色乖乖說~~
忠義衛飯筒~剽悍吃燒肉~~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88 Posts |
Posted - 07/04/2017 : 22:06:32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hange.she
然後後你口中地震颱風災害跟台灣一樣, 甚至還親自受到核災的日本決定繼續用核電, 而台灣連蓋好的核電廠都不能用?
我沒有說連蓋好的核電廠都不能用,因為現在的電力總量就是建立在包含核電的前提之上,不可能一步廢核。我要說的是投資其他綠電技術相當合理,目標是逐步減少火核發電比率。
我當然不是核專家,但基於公民對政治議題的興趣,以及個人興趣,我也曾經反過來找資料,實在沒有辦法證明核廢料埋在多地震颱風還有火山的島上是個很靠譜的主意。
例如,核設施有經年劣化問題,年限到了就要將核物質挖出來移動到下一個,並且將舊設施解體。核設施也因地質不同而強度有別。而且這些核設施都是需要長期管理的,而這是數十數百年的成本。一旦因天災人禍乏人管理,沒有人能真正保證這些核設施會出什麼問題。
我們已經見過巨型天災人禍導致國家政府機能喪失的狀況,這是有真實性的威脅。假設中華民國政府真的倒了,台灣陷入無政府狀態,誰要來管理核設施跟核廢料?不論給誰統治,這對島民的生活都有長遠影響。
蘇聯倒台那一陣子,舊蘇聯境內的核子設施近乎荒廢,現在還是有很多後遺症。新生俄國目前也無力完全處理那些核廢棄物,將不用的核設施解體與管理核物質更是一項非常龐大的公共事務,需要大量財源,負擔很重。
我也同意,不應該對核物質造成的威脅過於誇大,其實最多可能也只是大家全部發癌率上升,改吃雙頭牛肉,壽命縮短幾年,比這威脅還大的事情還多著。不過可確認的事實是,這世界上真的有地方發生過核子事故之後,居民完全撤走城鎮荒廢的事件。生物被大量輻射線照射是真的會出事,核物質就是一種毒。
核能發電目前雖然還沒有羅馬人用含鉛水管跟20世紀用含鉛汽油導致全民鉛中毒的影響大,不過經過多年實用之後,用必須長期嚴重管理的有毒物質當能源的風險已經慢慢被發現出來,我不認為應該只因為這物質燒熱水能力強大,就應該固執於這種手段。特別是現在已經逐漸被證明,核能發電的長期成本其實也不低。
我也曾經想過,人被火燒會死,被核物質照射也會死,後者可能還死比較慢,那大家火用得這麼開心,核物質到底有沒有比火還可怕? 但事實是幾次核子事故中,連核專家都拿失去控制的核物質束手無策,只能用水泥將它們無限期關起來,也沒人知道等石棺劣化之後該怎麼辦。這跟火遲早會滅相比,似乎威脅還是大些。
本人出生於冷戰時代,20世紀時還活在核戰爭跟恐怖大王等等末世危機的陰影下,這也是我對核物質的運用沒有那麼樂觀的原因。 冷戰時代到現在的研究,大多指出只要有人為疏忽造成的管理漏洞,再被幾個瘋傻利用,就有可能造成前所未有的核災難。核物質目前還是有點超出人類掌控。再加上大自然解體人造物的能力強大,會對老舊核設施造成難以想像的威脅。這都已經有出過各種大小意外。
重點是一旦核子設施出了意外,沒有人真正知道該怎麼辦。人類其實還沒真正掌控核物質,就拿它來燒熱水了。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7/04/2017 22:37:11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88 Posts |
Posted - 07/04/2017 : 22:56:17
|
講更認真的,其實受核災最深的烏克蘭,現在也還是要靠便宜核電才能維持經濟。 烏克蘭財政不佳,難以開發與運用替代能源。我看過一個報導是這樣的,2011年的民調中有65%的烏克蘭人認為核電廠不安全,但只有10%的人認為應該立即廢除核電。
烏克蘭人沒別辦法,就算不喜歡也只能繼續跟核電廠共存。最近他們還在打仗。在此同時還要繼續封鎖車諾比遺跡,研究新方法加以拆除,這也是要很多錢。而且目前仍然小孩都要接受輻射檢查。
當然烏克蘭人可說是特別倒楣,但為了避免這種局面,多研究一些發電方法顯然是有利的。
另外一方面,日本人都出包了,我也不覺得台灣人比較靠譜。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
|
ki1
我是老鳥
   
6145 Posts |
Posted - 07/05/2017 : 02:42:20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hange.she
然後後你口中地震颱風災害跟台灣一樣, 甚至還親自受到核災的日本決定繼續用核電, 而台灣連蓋好的核電廠都不能用?
日本啟用的目前只有PWR,BWR和ABWR還未啟用
而核四是ABWR,核一核二是BWR,唯一用PWR的核三還有地質問題, 在日本BWR重啟遙遙無期的現況下挺尷尬的 (核四要是運轉有很大的可能性變成世界上唯一運轉中的ABWR) |
 |
|
dasha
版主
   
42017 Posts |
Posted - 07/05/2017 : 19:06:58
|
認真講,台灣真正的問題是人口密度過大,為了養這些人,我們必須冒險做很多事情,而且必須承受風險比例大概是美國一百倍到一萬倍的一些選擇. 最容易列的問題,要不要比照美國加州建築法規在台灣推斷層帶限建?不行,因為台灣島上沒有一平方奈米的土地能合格,大家通通要搬回大陸......所以,除非真要把人全部趕離臺灣島,否則我們就必須找其他妥協之道. 能源方面,目前火力算是最容易裝設的發電系統,但其溫室氣體汙染千夫所指,所以必須找其他替代系統;核能裝設地點限制也算是比較小的,加上早年台灣要培養研發核彈的人才,核電是很好的掩護,所以可以做.
至於其他都可以算是綠能的發電系統呢?目前台灣的水庫其實算是裝滿了,滿到破壞生態的程度,而且有些水庫一直淤積,同時威脅電力供應與公共用水,考慮公共用水需求,水庫型水力發電在台灣只有式微一途,不然,誰能把整個台北盆地的人趕走,或是把南橫中間某些部分整個封掉,那有可能再弄大水庫,只是前者會動到台灣近一半的人口,後者其實很容易發生大規模小林村滅村事件,只是這次滅的不是屏東就是台東,又是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人在算......認真講有困難. 小規模水力發電,就是利用農田甚至城市大樓排水系統的動能發電,這個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上住戶水管很容易塞住,現況幾乎沒有人在通自己家的水管,更何況在管內裝很容易迂塞的小發電機?這玩意大概只能說說,要實作與要求家家戶戶床上安裝發電機,增產報國同時用愛發電一樣困難...... 太陽能,風力,潮汐,地熱,洋流這幾樣,台灣的太陽能技術有優勢,但裝設地點問題與大小水力很像,找得到的地方不多,還要分一些給穩定電網的電池用.不過假如能連帶電池一起推,這個系統還算是小弟最看好的台灣綠電系統,成本是另一個問題就是了. 風力潮汐洋流則是表面看來台灣也有優勢,但仔細分析就有問題,台灣的風集中在冬半季,以及颱風過境時,平均值還好,但極端值非常明顯,必須說很多廠都想在台灣作實驗收集數據,但沒人敢有把握保證系統活多久......潮汐的問題在於潮汐力其實要杭州灣那種地形才容易強到可以發電,只是潮差高並不夠帶來足夠電力,所以也難搞.洋流則是流速高的地方海底太深,所以台灣自己搞的浮標很少活超過一個月,這也是很多廠想到台灣實驗,但沒廠敢真的保證系統壽命. 地熱呢?地熱分佈與火山其實是兩回事,台灣大部份地熱是地溫梯度,也就是水從中央山脈流下來陸上的重力加熱,加上一些板塊運動的應力,流量有限讓熱量也有限.火山本身則是腐蝕性太高,所以過去的測試系統壽命都不長.而且用地熱其實有點像鍋爐打洞,你不知道是會替岩漿庫洩壓,還是反而讓包住岩漿庫的岩層出現裂縫,引發岩漿庫崩潰爆炸......
要說實用,綠能在台灣就水力與太陽能算到實用階段,但就像日本一樣,地皮成本讓你太陽能系統貴到翻,與其台灣裝,不如與哪個靠海沙漠國家合作,他發電我買氫.陸上風力早有居民抗議,看你要學納粹處理當地居民,還是就不要風電;海上風力與其它地熱那些一樣,現在當成技術實驗比較實在,離實用還遠. 只是,要搞實驗,是要台灣培養廠商,還是又要讓外國廠商賺甜頭?再生能源發電的投資額度與時間跨距,已經是教練機或MBT研發等級,5~10年的億美元投資......現在台灣參與廠商其實都是歐洲廠的代理,到時我們裝東西,技術與維護合約都在人家手上,我們可是甚技術都拿不到...... |
 |
|
白河子
路人甲乙丙
  
Taiwan
4544 Posts |
Posted - 07/05/2017 : 19:14:41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認真講,台灣真正的問題是人口密度過大,為了養這些人,我們必須冒險做很多事情,而且必須承受風險比例大概是美國一百倍到一萬倍的一些選擇. 最容易列的問題,要不要比照美國加州建築法規在台灣推斷層帶限建?不行,因為台灣島上沒有一平方奈米的土地能合格,大家通通要搬回大陸......所以,除非真要把人全部趕離臺灣島,否則我們就必須找其他妥協之道.
所以真正的問題是出在台灣的人口過多,多到自然環境難以負荷,必須想辦法削減人口 人少了對能源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就可能少了,也就不會有要不要廢核火的問題了 大家一起不要生吧,絕產報國QDQ |
Edited by - 白河子 on 07/05/2017 19:16:47 |
 |
|
dasha
版主
   
42017 Posts |
Posted - 07/05/2017 : 19:21:36
|
台灣人口如果只有現狀的10%,搞不好靠水力發電就夠用了......但現在這種人口,吃不飽要靠進口糧食,要進口糧食的外匯就要靠一堆包括高耗能產業在內的工業,然後這就帶來大量電力需求,不是火力就是核能甚至兩者都要......這其實是一種惡性循環. |
 |
|
metalfinally
路人甲乙丙
  
2944 Posts |
Posted - 07/06/2017 : 00:33:45
|
我也是偏好以區域為單位(像科學園區工業區那類電網有單一輸電閘道存在的區域),裝個大電池去穩定電壓當電力水庫在用,然後再用有得沒得的再生能源、回生電路去回充大電池讓電力消耗變慢一點。(雖然大電池也是會爆炸就是了,而且像中南部會很熱的地方,電池效率夠不夠也是個問題)
我也覺得在還沒找到像核電這麼強而有力的心臟前,還是不應該廢核電,先配合各種電力消耗變慢措施,再把比較老的核一核二除役,然後慢慢等哪天科技真的進步到甲烷冰還是宇宙發電可行時,再來全面廢核會比較妥當點(不然向對面舉手投降時,在談判時要求對面有義務用海底電纜向台灣輸電也是可以的)
話說找個產油的沙漠國家幫他們維護電網換石油開採提煉時產生的氫氣,這點子好像還不錯。
|
 |
|
dasha
版主
   
42017 Posts |
Posted - 07/06/2017 : 07:17:25
|
現在還有個問題是電池體積大但蓄電量小,而且過去問題很多.記得台灣有plamc兄還是誰談液流電池時,說日本都沒做,其實他說錯了,他以為日本都沒做的空白時期,日本其實是唯一推出商用液流電池還賣給一堆廠商去用的國家,住友在做的,反而同時期其他國家的液流電池都還沒日本的進度那麼快. 那為何他會以為日本沒做?因為這玩意商用化以後,開始大量漏液,而且與其說漏不如說更像噴灑,含重金屬與高強度酸性電解液以噸為單位亂流,還好都是在工業區內,如果這些電池都裝在海邊,那恐怕與福島廢水的傷害有得拚......於是事業結束,大家當成黑歷史不敢講,住友自己默默重新研究,最近幾年才又開始活動. 住友是這樣說的,當初那個液流電池的問題,他們檢討後發現是防呆沒做好,程序複雜到有執照的專業化工技師都可能搞錯,只有他們這種玩了好幾年的液流電池玩家才知道怎樣處理. 這種糗事,基本上同行沒必要不會講,因為講出來他們自己的研究案與推銷案都不用做了,那個傷害決不會比車諾比或福島對核能的傷害要小......然後即使是環保或發電的,除非剛好那幾年有收集新聞,大概就不會知道這件事了.
相較之下,目前鋰電池的最大傷害,好像是三星與Tesla都搞到把車燒掉?這比起液流電池幾十噸強酸滲入土地的事情來說,真的是小事.
再生能源中輸出不穩定的那些,其實都能用大電池解決,但大電池科技還有需要測試之處......所以美國歐盟與日本現在的搞法,除了繼續實驗大電池以外,就是用政策要人民買小電池,家用電池雖然容量低,但對於幾千萬戶的國家來說,百分之一的幾十萬戶有裝,那也是一個發電廠等級的蓄電量了. |
 |
|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我是老鳥
   
USA
9642 Posts |
Posted - 07/06/2017 : 07:32:45
|
我個人其實偏好最古老的笨辦法~~~抽蓄水力儲能XDD
|
 |
|
spike
新手上路

146 Posts |
Posted - 07/06/2017 : 09:35:52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毛
話說深層地熱發電所用到的技術,不知道和頁岩油開採之間有多少是共用的?至少鑽井方面有機會可以技術共用吧....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先釐清一下媒體常有的誤解,EGS或CEEG等技術是用於乾熱岩,並非專用在深層,有淺層的可以用當然更好。
EGS跟頁岩氣在鑽井/液裂方面相當類似,實際上美國最近的研究方向就是引入水平定向鑽井等方法增加EGS的效率...要注意,雖然這些技術已經便宜很多,低油價又導致殺價競爭,但對地熱來講還是很昂貴的
CEEG在鑽井方面比較容易理解,但它需要很大的口徑來容納雙層套管和內管底部的裝置(只讓溫度達到要求的流體進入內管送回地表)。這部份實例不多,我手邊也沒資料,暫且利用媒體上某公司給的數據-25公分,然後鑽到3000-5000公尺,已經比一般的油井口徑大一兩級以上,工程上不是做不到,但是...$$$。在這種深度,口徑和深度再增加一點,對成本的影響可不是等比例的...
撇開有國家公園,腐蝕性等問題的火山地區,台灣地熱幾乎都要面對變質岩區的問題,還有更深的深度,不看這些背景就拿國外的成功案例來套用....嗯,望向雪山隧道.... |
Edited by - spike on 07/06/2017 09:37:34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288 Posts |
Posted - 07/06/2017 : 11:18:42
|
前面有提到,隔壁地質與氣候跟台灣相近的菲律賓是僅次於美國的地熱發電大國。
這邊有份台灣官員去菲律賓考察的報告。 http://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report_download.jspx?sysId=C10004878&fileNo=001
台灣對地熱發電確實是不怎麼投入,目前主要是台大教授高成炎帶頭在拚,但就我分析這幾年陸續上報的小報導,他除了苦於資金不足,就是前面有人提到的沒有足夠的鑽井技術,目前還是陷入苦戰,希望能獲得會鑽井的中油支援。
---- ……菲律賓目前共有 19 座地熱發電廠,總發電裝置容量達1966MW,約佔全國發電容量之12%;每年由地熱發電所供應之電量佔約 10 TWh,佔全國發電供應量之15%。 3. 菲律賓之地熱田主要分布於菲律賓斷層帶兩側之火山區,屬火山型地熱田。地熱儲集層溫度在250~330℃,地熱生產井之平均產能在4.5 ~ 7 MWh 之間。 4. Mak‐Ban 地熱電廠:位於馬尼拉市南方約60 km 處,由美國Chevron 石油公司負責地熱田之開發與營運,共有五個電廠16 部發電機組,閃發式發電機組10 組,雙循環發電機組6組,總裝置容量達426 MW。開發初期共鑽鑿11 孔探勘井,僅2 孔探勘井具地熱發電潛能,其餘9 孔探勘井不具地熱開發潛能,地熱水水質pH 值4.5~6 之間,無結垢問題。第一孔生產井於1975 年完成之後持續生產超過35 年,目前產能110 klb/h。…… ----
就這份報告所指,確實因同樣要鑽井,地熱發電需要石油公司的支援。
就我調查,地熱發電還有個好處,因也是燒熱水發電,跟火核發電的相通技術較多。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7/06/2017 11:30:16 |
 |
|
spike
新手上路

146 Posts |
Posted - 07/06/2017 : 11:53:16
|
我就想說這個一定會被拿出來講..正好拿來做個很粗淺的比較
1.首先,菲律賓這個不是石油公司"支援",而是石油公司跟國家電力公司簽技術服務合約...當然是因為有"商機",光初步條件就與台灣天差地遠 再者中油是國營事業,而非政府部門...政府不下令,中油不可能支援這種案子,更別提是要自負盈虧的(看看之前政策性虧損的悲慘下場..)。 2.以Mak‐Ban地熱田為例,4百多MW(大約核2的1/4)的發電量是113口鑽井產生的,包含23口運作所需,在台灣大概會被罵死的注水井 3.這地熱田很難得的產出低腐蝕性(低氯),幾乎不結垢的流體,而且深度不深,平均鑽井深度約2200公尺
這種政治不正確的分析,不支持的做了不敢講,支持的就算知道當然也不會講出來...我是沒啥特定立場,講了也沒關係
其實台灣不是不能搞,但背後的原因又是錢。問題就回到最初講的,沒有"商機",運轉之後補貼的財源也有問題(注定很難實用化),那是否還有必要去投入實驗? 反正如果有一天,錢不是問題了,自然可以直接買現成的東西來...說實在這些也不是甚麼高深技術,不會比老共學頁岩氣慢
反過來講,只要有"商機",不用等你學界,外國廠商就自己會來了...風電就是個好例子。那地熱發電有沒有搞頭,是否不言可喻?
|
Edited by - spike on 07/06/2017 14:09:02 |
 |
|
spike
新手上路

146 Posts |
Posted - 07/06/2017 : 14:24:17
|
台灣要搞地熱,短期內成效最大的,我還是看好大屯山區,因為淺層就有高溫,用雙循環之類的密閉系統間接取熱發電,離人口稠密區近不用太多新線路。 腐蝕結垢問題,反正淺井便宜就當消耗品用,會被媒體電死就是了。 可惜就算國家公園同意,環團那關也很過的了...
這又扯到另一個巨大而且不可控的風險--台灣在能源和環保方面的政策是不穩定而且對業者相對不利的,接下來就不用多說了吧... |
Edited by - spike on 07/06/2017 14:36:10 |
 |
|
gera
我是老鳥
   
6463 Posts |
Posted - 07/06/2017 : 14:37:35
|
日本311後煤燒多了,都追上台灣的水平了(人均耗煤),核電重啟的壓力是越來越大. 不想吃幅射,那麼就喝雨水吧.
日本的家戶式燃料電池倒是不錯,只是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首先它的發電量只有0.7kw,有些低, 然後目前價格約150萬日元,加上政府補助也要百萬日元左右,其節省的電費瓦斯費要10年左右才能回本, 也就是說,經濟效益的產出很低,只有愛地球的人才會裝.(雖然全日本大概裝了17-18萬戶了). 日本打算在2050年以後拼到裝機六百萬戶,要看技術行不行.
優點是,直接接自來瓦斯,再將瓦斯或天然氣重整為氫給燃料電池用,而過程的熱可以收集做為供暖用. 新機種可以在停電後持續發電七天,是很不錯的緊急電源. 電力不足可以併聯家戶太陽能發電,但白晝基本上不太用電,所以可以賣回給電力公司,晚上用電則是只買所需電力. (但0.7kw只能供給照明電風扇與冰箱維持,電腦或冷氣都得額外買電)
以經濟性來說,家戶白晝售電可補貼夜間用電,控制得好,等於無電費還有賺, 但對電力公司會是個困擾,解決之道是讓燃料電池的功率提高到1.5kw以上至2kw左右.
|
 |
|
ChoshuTripneustes
路人甲乙丙
  
4706 Posts |
Posted - 07/06/2017 : 14:50:47
|
講道太陽能,幹,我家之前本來要用的結果那是"公共空間"公你老木整棟只有林北能上去 想蓋太陽能發電裝置要區分所有權人全體同意,大部分都住戶都沒意見,就有一戶有意見搞得"綠能"弄不了 所以不是林北不愛台灣不愛地球,謝謝 結果聽我爸說反對的住戶是反核的......好我說不出話了 |
 |
|
cwchang2100
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
17243 Posts |
Posted - 07/06/2017 : 16:05:25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hoshuTripneustes
講道太陽能,幹,我家之前本來要用的結果那是"公共空間"公你老木整棟只有林北能上去 想蓋太陽能發電裝置要區分所有權人全體同意,大部分都住戶都沒意見,就有一戶有意見搞得"綠能"弄不了 所以不是林北不愛台灣不愛地球,謝謝 結果聽我爸說反對的住戶是反核的......好我說不出話了
可以考慮提案:"禁止他們家的人吃大便". 恐怕他們都會反對... 
現在有一堆這種為反對而反對的"後現代"人類.
-----------------
 這些秘密話語來自活著的耶穌,由迪迪摩斯•猶大•多馬記錄。 他說:「任何人發現了這些話的意義,將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多馬福音第1節 |
 |
|
gera
我是老鳥
   
6463 Posts |
Posted - 07/06/2017 : 16:23:13
|
家戶太陽能很大一部份是受限於建築法規,而且既繁瑣又麻煩, 安裝太陽能板是很快,家戶式大都五天以內,但送審的時間是四個月至半年, 至於太陽能補助款另計.
這些煩瑣的作業對於家戶申請者,太陽能公司,代書,公務單位承辦人都是折磨, 但沒辦法,這是為了釐清責任.
所以在台灣都是顛倒過來,本意是百萬光電屋頂,但規矩太多太麻煩,所以家戶裝置者很少, 大多是公務機關學校,或是有獨立產權的廠房辦公室,再不然就是種電.
|
 |
|
dasha
版主
   
42017 Posts |
Posted - 07/06/2017 : 19:01:33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gera
日本311後煤燒多了,都追上台灣的水平了(人均耗煤),核電重啟的壓力是越來越大. 不想吃幅射,那麼就喝雨水吧.
日本的家戶式燃料電池倒是不錯,只是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首先它的發電量只有0.7kw,有些低, 然後目前價格約150萬日元,加上政府補助也要百萬日元左右,其節省的電費瓦斯費要10年左右才能回本, 也就是說,經濟效益的產出很低,只有愛地球的人才會裝.(雖然全日本大概裝了17-18萬戶了). 日本打算在2050年以後拼到裝機六百萬戶,要看技術行不行.
優點是,直接接自來瓦斯,再將瓦斯或天然氣重整為氫給燃料電池用,而過程的熱可以收集做為供暖用. 新機種可以在停電後持續發電七天,是很不錯的緊急電源. 電力不足可以併聯家戶太陽能發電,但白晝基本上不太用電,所以可以賣回給電力公司,晚上用電則是只買所需電力. (但0.7kw只能供給照明電風扇與冰箱維持,電腦或冷氣都得額外買電)
以經濟性來說,家戶白晝售電可補貼夜間用電,控制得好,等於無電費還有賺, 但對電力公司會是個困擾,解決之道是讓燃料電池的功率提高到1.5kw以上至2kw左右.
這玩意啊?記得上個月底才看到新聞,現在還在做的大廠是Panasonic與Toshiba,我們都知道Toshiba給核能害慘了,現在一堆事業要關要賣不是籌錢還就是省錢,就包括這個...... 可不可以說這是核災受害者?
菲律賓火山遠比台灣多,這點也是台灣搞地熱比較麻煩之處. |
 |
|
ryan2181
路人甲乙丙
  
Taiwan
2317 Posts |
Posted - 07/06/2017 : 20:33:03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現在還有個問題是電池體積大但蓄電量小,而且過去問題很多.記得台灣有plamc兄還是誰談液流電池時,說日本都沒做,其實他說錯了,他以為日本都沒做的空白時期,日本其實是唯一推出商用液流電池還賣給一堆廠商去用的國家,住友在做的,反而同時期其他國家的液流電池都還沒日本的進度那麼快. 那為何他會以為日本沒做?因為這玩意商用化以後,開始大量漏液,而且與其說漏不如說更像噴灑,含重金屬與高強度酸性電解液以噸為單位亂流,還好都是在工業區內,如果這些電池都裝在海邊,那恐怕與福島廢水的傷害有得拚......於是事業結束,大家當成黑歷史不敢講,住友自己默默重新研究,最近幾年才又開始活動. 住友是這樣說的,當初那個液流電池的問題,他們檢討後發現是防呆沒做好,程序複雜到有執照的專業化工技師都可能搞錯,只有他們這種玩了好幾年的液流電池玩家才知道怎樣處理. 這種糗事,基本上同行沒必要不會講,因為講出來他們自己的研究案與推銷案都不用做了,那個傷害決不會比車諾比或福島對核能的傷害要小......然後即使是環保或發電的,除非剛好那幾年有收集新聞,大概就不會知道這件事了.
相較之下,目前鋰電池的最大傷害,好像是三星與Tesla都搞到把車燒掉?這比起液流電池幾十噸強酸滲入土地的事情來說,真的是小事.
再生能源中輸出不穩定的那些,其實都能用大電池解決,但大電池科技還有需要測試之處......所以美國歐盟與日本現在的搞法,除了繼續實驗大電池以外,就是用政策要人民買小電池,家用電池雖然容量低,但對於幾千萬戶的國家來說,百分之一的幾十萬戶有裝,那也是一個發電廠等級的蓄電量了.
我以前混(1995~2001)的日商就是住友集團體系之一 部門日籍老大經理主管跟我們說過他之前派駐美國處理的案子 說是硫酸漏液土壤汙染連同罰款與後續整治及賠償.....2億鎂 不知道是不是就是這玩意惹的禍
======================== 筆書照肝膽 狂俠亦溫文 "黑色槍騎兵聽令:前方的都是敵人"

Secretary General of IMFS(International Military Fans Society)
銀河系的歷史又翻過了一頁....
|
 |
|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我是老鳥
   
USA
9642 Posts |
Posted - 07/07/2017 : 10:02:14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我們已經見過巨型天災人禍導致國家政府機能喪失的狀況,這是有真實性的威脅。假設中華民國政府真的倒了,台灣陷入無政府狀態,誰要來管理核設施跟核廢料?不論給誰統治,這對島民的生活都有長遠影響。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以亞太目前的地緣戰略來看 如果中華民國倒台 台灣不是被共匪佔領 就是被美國扶持的另外一個"魁儡政府"佔領 (現實不就是如此嗎XD) 所以除非美中兩大強權都被核彈犁過一遍 否則不太可能發生你講的狀況 但是假設兩國被核彈犁過一遍 大概地球上已經沒有活人了 所以也不是我們需要煩惱的問題XD
|
 |
|
標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