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LUMBER
我是老鳥
   
Taiwan
8485 Posts |
Posted - 11/10/2014 : 13:36:00
|
小的倒是想說....台灣沒想過用天弓一自製一款類似RAM的防空武器嗎? 最好連陸用版一起搞(被拖走 |
 |
|
HOTARU
路人甲乙丙
  
3584 Posts |
Posted - 11/10/2014 : 14:25:50
|
天弓那麼大的區域防空飛彈是要怎麼才能做成近迫系統? |
 |
|
LUMBER
我是老鳥
   
Taiwan
8485 Posts |
Posted - 11/10/2014 : 15:07:05
|
說錯....應該是天劍(滾 |
 |
|
sungf29
路人甲乙丙
  
901 Posts |
Posted - 11/10/2014 : 15:11:55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 這些船就是在陸基防空陣地保護範圍下作戰,所以也不會考慮 ---> 花太多錢去搞防空.
這我也認同, 迅海就算出去陸基防空陣地或艦隊的防空保護傘, 也不會太久, 因為迅海的任務是快速打擊。
迅海不會需要自帶標二, 劍二那種能打到30公里海平面以外的飛彈, 其實大陸戰機在迅海艦周邊飛過都沒關係, 迅海只需要能打下反艦飛彈自保即可。
可是,不管是陸基或海基防空傘, 射程都在150-200KM左右, 這個射程不足夠阻止大陸戰機或軍艦朝迅海艦射飛彈.... 陸基和海基防空傘所打出的飛彈, 也只能夠驅逐敵方戰機(確保對方戰機不向迅海艦丟炸彈.... 其實與一般想法相反, 戰機丟鐵炸彈才是最具威力的空中殺手, 美軍航艦群直到今天的反艦戰法, 也是魚叉只是開路+癱瘓的, 真正的殺著是帶著重磅鐵炸彈的F-18機群), 但無法阻止對方朝迅海艦打那種射程動輒一兩百公里的反艦飛彈。
這種情況下, 迅海艦就算龜在台灣海岸, 也無法指望陸地上的愛國者3, 天弓2之類的去替他擊落對方飛彈, 迅海艦還是得靠自己去擊落那些飛彈。
我認為以台海當面的強度, 只具備方陣快炮是無法自保的, 500噸的船不可能做到全匿縱, 迅海艦也顯然沒考慮針對高角度的匿縱.... 那就需要某種有效對付反艦飛彈的能力。
迅海艦光是艦體就要0.7億美金, 這還不含76快炮, 方陣, 16枚反艦飛彈的價格.... 若RAM一枚只需要50萬美金, 21枚不過多約0.1億美金, 用0.1億元保護0.7+億元的投資也不是說不通。
我倒還覺得用RAM打對方反艦飛彈很划算呢... 一個長程超音速的飛彈就被RAM這種短腿飛彈打下,對方損失是可能還超過50萬美金.... (附帶一提, 射程15KM的新型RAM blk II單價是75萬美金, ESSM是95萬美金, 但兩者攔截超音速反艦飛彈的距離都在15公里左右, 換句話說單艦小船的自衛, 用RAM還比較划算)。
這算法有問題
首先美國2012 RAM BLACK1飛彈含系統 108萬美金 (3000萬台幣)
番薯國買只會高不會低
這價格已接近劍二(但是劍2須配合艦載雷達 有最短射程問題 跟方陣搭配有漏洞)
其次迅海相對小
所以海公羊 11枚+發射器
應該是1500萬~3000萬美元 保護7000萬美元
方陣快砲似乎就是1000萬美元了
然後方陣快砲操作壽命應該超過20年 除了升級需求
RAM 大概10年就要換藥柱 維護飛彈電子設備
如果5年內打掉'方陣 & RAM差不多
如果操作20年 方陣 & RAM 差很多
就像基隆級 & 成功級 當初比較性能差很多
覺得超划算
等真的操作基隆級
才發現連油錢都付不起
 |
 |
|
sungf29
路人甲乙丙
  
901 Posts |
Posted - 11/10/2014 : 18:28:07
|
看了一下mdc資料
2012美軍 一套方陣近迫武器系統的價格為1440萬美元
2012美軍 一枚RAM Block 1防空飛彈的整體價格約108萬美元(飛彈本身為95.3萬美元)
所以海公羊11枚+方陣基座 2000萬美元~2500萬美元
76快砲價格假設1000萬美元
16枚雄2 至少1600萬美元
沱江預算才7000萬美元
76快砲+方陣快砲 大概是中古的
 |
 |
|
ASMP
路人甲乙丙
  
1403 Posts |
Posted - 11/10/2014 : 20:44:51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r Evil
其實可能是46節,但是2還是6我沒記清楚,保守起見就選低估數字 這是在交付海軍之前測試所得紀錄
報載是44節,另外量產數應該就是8艘了。
立委參觀沱江艦:時速曾突破80公里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1/9056982.shtml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即時報導】
立院國防委員會成員今天到宜蘭蘇澳龍德造船廠,考察即將完工的海軍沱江號飛彈巡邏艦。根據立委會後轉述,沱江艦在日前出海試航時,曾跑出44節(時速81.5公里)的高速。預期未來彈藥、人員上艦之後,仍能超過海軍訂定的標準38節(時速71公里),穩居「速度最快軍艦」的寶座。
沱江艦是海軍在「迅海」計畫下研發的飛彈巡邏艦,採取特殊的雙船體設計,排水量500噸,裝有一門76公釐主砲、一門反飛彈的20公釐方陣快砲,雄風二型與雄風三型攻船飛彈各8枚。預計今年底交船成軍,海軍完成戰術測評,修改測試發現的缺點後,將對國內造船廠進行量產投標,預計生產8艘,逐步取代現役的錦江級巡邏艦。
|
 |
|
jackguof1273
路人甲乙丙
  
1314 Posts |
Posted - 11/11/2014 : 01:44:12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船隻速度與飛彈射程都是有定義的東西,曾經達到與定義操作環境本來就有不少的差別,比較麻煩的其實是你的定義與其他人的定義是否相同...... 速度方面小弟不知道,但射程方面比較確定,那個射程只是台海作戰體系的海軍有效偵測與打擊距離,與中共或其他國家那些外銷版傾向燃料燒光距離的數據定義不同,所以其實不能直接比較.另外,防空考量其實也差不多,除非還能買到FFG-7這種不算大卻有不錯防空能力的船,又或政府保證DDG-993這種大船不會有維持費的問題,不然我們應該不會去考量防空能力,這些船就是在陸基防空陣地保護範圍下作戰,所以也不會考慮花太多錢去搞防空. 在DDG-993的維持費打擊後,台灣的軍艦其實有縮回到以前靠空軍與陸基陣地保護的趨勢,因為可以省很多錢,可以多弄點錢給空軍或飛彈部隊,就算海軍不樂意也很難有施力點. 雷達反射的問題其實也差不多,以拉法葉使用經驗設計的,只考慮低角度一定距離以外的匿蹤,大角度近距離匿蹤性就不考慮了,可以省很多事情,反正船隻在近距離很難躲過陸基或大型海空平台的偵測,只有單座戰鬥機駕駛可能因為太忙而忽略.不過真實效果還是要實測......
海軍非常有可能縮回到靠空軍與陸基陣地保護,愛國者的1800億都還沒繳完又接著採購750億的天弓三,有這種跡象。
迅海二階段2000噸艦艇如果是真的,有可能取代除了紀德的所有3000噸艦艇。
|
 |
|
MACOS8
路人甲乙丙
  
3320 Posts |
Posted - 11/11/2014 : 08:30:37
|
愛國者跟天弓三採購案跟縮回防空保護圈沒有太大的關係。 愛國者採購案的目的是反彈,天弓採購案的目的是取代鷹式反機。總體而言陸基防空並沒有因為這樣而擴張,而是處於維持戰力的階段。
迅海二還太遠了,要拿2000噸船取代現在基隆級以外的一級艦是不太可能的,除非海軍想放棄遠航跟艦艇未來擴充能力。 |
 |
|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我是老鳥
   
USA
9642 Posts |
Posted - 11/11/2014 : 10:57:06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ACOS8
愛國者跟天弓三採購案跟縮回防空保護圈沒有太大的關係。 愛國者採購案的目的是反彈,天弓採購案的目的是取代鷹式反機。總體而言陸基防空並沒有因為這樣而擴張,而是處於維持戰力的階段。
迅海二還太遠了,要拿2000噸船取代現在基隆級以外的一級艦是不太可能的,除非海軍想放棄遠航跟艦艇未來擴充能力。
我認為迅二不是不可能 只是就算可能也是要20年以後 因為國軍的巡防艦不可能那麼快除役, 所以迅二未來10∼20年內沒有急迫性 未來十年內海軍的重點我猜會是 1.迅海量產 (最近新聞有報導說可能會量產8艘) 2.獵雷艦量產 3.潛艦國造 4.下一代防空驅逐艦或是基隆級大改
另外我認為迅海如果量產, 一定要裝上防空飛彈 最好是用RAM 當然會有不少人認為RAM太貴不值得浪費在小艦上面 但是我認為迅海會是國軍在實戰中唯一有用的一款小型巡邏艦
原因是因為國軍目前的飛彈快艇/巡邏艦狼群中, 我認為真的能派上用場的只有迅海 光六和錦江過度性質太高, 不能擔負重任
錦江不提, 這一款艦艇一開始設計上就很落伍, 也不是當飛彈巡邏艦/快艇的料 我認為海軍未來最好除了保留幾艘當實驗艦還裝飛彈之外 其他最好通通拆掉飛彈, 改裝上刺蝟炮或是K炮專門當港巡艇/近岸驅潛艇用
而光六我認為更是糟糕 台灣不是大陸, 有綿長的海岸線和大量的大型淡水內河可以讓飛彈快艇躲藏 中國大陸因為有這個特性所也才大量生產022飛彈快艇
並且光六太小, 不可能像巡防艦一樣一直在外海巡邏亂跑 台灣海岸非常的平直, 也缺少港灣躲藏 河流除了淡水河以外都是荒溪 所以台灣不可能讓飛彈快艇躲在內河水域 所以開戰後勢必光六只會躲在台灣近岸的港口內, 但是光六的吃水也不淺 (吃水3米) 所以能躲的地方港口也不多, 加上防空只有一門手動的20mm炮 就算光六逆蹤能力再好 我也很懷疑光六再戰場的生存性, 我猜可能開戰不久後 光六就會被擊沉在幾個大型遠洋漁場 商港 以及軍港內 反而是那些雷達洄跡遠大於光六的巡防艦還可能躲到花東西太平洋外海避難
所以反而是沱江可能成為生存力最高的飛彈快艇/巡邏艦 因為吃水比光六淺 如果龜在近岸可以躲在更多的小港內 外加船體比較大 耐海性更強 所以也可以和艦隊一起躲到花東西太平洋 所以如果再加上艦載RAM防空飛彈 那生存力就更是增加 所以我認為甚至海軍如果真的想省錢 或許可以考慮把光六出售提前除役掉 把錢省下來專門充實沱江 所以我認為國軍可以把近岸巡邏艦隊的編制 從目前的12艘錦江+30艘光六 修改成4~8艘錦江(港巡減裝打雜版)搭配12~16艘沱江
如果買不到進口的RAM 那我會建議也要自行開發台灣版的山寨版本RAM 彈體看要用響尾蛇飛彈或是天劍一都可以 之後可以生產海基型和陸基型 陸基型可以用來作為無人自動化的機場/港口近程防空系統 這樣就可以大幅度縮小空軍/海軍防炮警衛營連的編制, 但同時防空接戰能力大增 可以應付飽和的巡弋飛彈攻擊 |
Edited by -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on 11/11/2014 11:48:50 |
 |
|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我是老鳥
   
USA
9642 Posts |
Posted - 11/11/2014 : 11:31:50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oger011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我最後認為募兵制其實錢的問題最小 假設真的養一年6萬志願役士兵, 一個士兵年俸也不過45萬台幣. (月薪3.5萬x13個月, 12月薪加上一個月年終) 45萬x 60,000=273億~~~約9億美金 以台灣國防預算一年大概120億美金來看, 我還真的不認為這筆錢中華民國付不起 當然一定會多少排擠到新裝備採購國防投資. 但是我認為只要提高年度國防預算9億美金也差不多可以解決
所以我不相信募兵制吃掉7成國防預算這種說法
人事成本不能這樣算. 要維持一個人力員額,除了列在薪資項目下的成本外,還有很多不在薪資下的項目(從最基本食衣住行的供應,到醫療與退撫的準備等等),平均起來,雇主(在這裡是政府)花費在每個人力上的成本,要比帳面平均薪資數字高很多,高出的幅度是以幾十%或倍來算. 相對於薪資來說,而志願役在這類"非帳面薪資"上所耗費的人力成本比重,又遠遠高於義務役.
我的看法和你相反就是了, 但是不代表我正確 僅供討論思考的參考
我認為食衣住行的共應義務役高於志願役 因為義務役的役期有限, 11個月就要退伍 所以義務役配發的衣物只有11個月壽命, 從新訓配發戰鬥靴/膠鞋/小白豹運動鞋, 然後領發迷彩制服衣帽 11個月後 大多數是役男自行帶回家當紀念品, 少數是回到庫房給下一位 (我想很多人退伍後家中都有不少軍隊的經理裝備) 而志願役的話因為流動率沒有那麼大, 所以反而減少國軍經理衣物的消耗 而飲食/居住/交通的話也是義務役開支較大 因為義務役短短11個月役期, 要不斷的撥交在不同的教育單位和基層單位跑來跑去 所以期間的飲食居住交通開銷都不小
而退撫基金的話, 這些志願役士兵跟本領不到, 因為役期只有五年. 除非他們轉任志願役士官或是軍官服役20年否則根本沒有這個問題. 醫療的話我不敢講, 的確志願役士兵可能醫療開銷比較大 因為職業累積的傷害開銷大於11個月過水的義務役 但是,有更多資深的士兵和幹部可以減少意外發生 例如說我以前服役時我們單位就有發生過M2機槍膛炸和悍馬車翻車意外 如果有更多資深志願役的老兵或許這種事情可以減少發生機會
最後我不是說志願役一定比義務役好 我自己也見過不少爛志願役 我也認為某些特殊專長反而是義務役好於志願役 (例如基層憲兵/海巡單位的軍法警務軍官;或是基層部隊的醫療急救人員) 但是我認為長期來看志願役士官和儲備士官(士兵)為主的國軍是不可避免的 因為長期服役的志願役才能夠成為軍隊特殊實務技術的保存 (例如槍炮保修, 戰甲車輛維護, 通訊器材維持; 這些東西會慢慢普及成為大多數基層士官兵都必須會的技術) 當然 義務役也應該存在, 但不應該作為國軍常備的骨幹 而是作為戰爭或是大規模天災期間可以大規模擴邊補充的人力庫, 同時也提醒國民不要以為戰爭國防事不關己,一旦打仗大家都要一起上戰場
但是, 如同武器裝備有通膨 軍隊的人力資源經費也應該有通膨 我們不可能用越來越便宜的義務役人力(義務役薪資成長可能還小於台灣物價成長率) 來操作維持價格飛速成長的軍事物資和武器裝備 調漲國防預算到全國GDP 3%以上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須的
我認為最好的狀況是陸軍拆成兩隻部隊 (海空軍不靠義務役不算- 志願役裝甲陸航打擊部隊 以及 守備步兵師 打擊部隊絕大部分都用志願役, 只有少數的義務役擔任勤務/後方支援人員 守備步兵師則是2/3基幹,剩下來1/4用義務役和少數志願役幹部. 然後多人操作重武器單位不是盡量志願役化, 就是自動化 義務役只充任醫療勤務, 步兵, 憲兵, 戰鬥工兵, 傳統牽引式火炮砲兵.
通信 裝甲 飛彈 化學 兵工單位都應該全部走向志願役 |
 |
|
Dr Evil
路人甲乙丙
  
Taiwan
4589 Posts |
Posted - 11/11/2014 : 11:39:04
|
在迅二之前,海軍還會造一條一千噸的穿浪雙體艦來,做進一步放大的確認
我認為迅二不會取代基隆之外的所有一級主戰軍艦,其一理由是上次計算過 依照海軍編制除非未來大幅縮編,否則還有相當的胃納空間
另外如果未來海軍主戰兵力只剩四條長白神盾與十二條迅二,2000頓的穿浪 雙體船要怎麼設計艦艏深納?海軍能接受未來正格的反潛能力只剩四條大船擁有?
|
 |
|
gn00348224
剛剛入門
25 Posts |
Posted - 11/13/2014 : 00:30:02
|
迅二會不會設計跟獨立級濱海戰鬥艦一樣~之前報導有說要參考獨立級濱海戰鬥艦的設計 他的排水量也是2千多噸 |
 |
|
Dr Evil
路人甲乙丙
  
Taiwan
4589 Posts |
Posted - 11/13/2014 : 12:34:53
|
2006年老美是要3.6億鎂的設計費,倒底是誰多報誰少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海軍:潛艦國造藍圖估花30億
2014年11月13日 上午11:29
(中央社)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林郁方關切潛艦國造期程是否要在105年到108年執行藍圖與構型設計,匡列新台幣30億到40億元?海軍參謀長蕭維民證實,正在建案程序中。
林郁方關切潛艦國造問題,美國海軍高層表示樂觀其成,對我方來講,越來越有利,期程上海軍是否將在105年到108年執行藍圖與構型設計,並匡列30億到40億元
海軍參謀長蕭維民證實指出,目前正在做建案程序;林郁方追問,國防部支持嗎?國防部副部長邱國正對戰力強化的方案都會支持,但要逐步審查 |
Edited by - Dr Evil on 11/13/2014 12:40:59 |
 |
|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我是老鳥
   
USA
9642 Posts |
Posted - 11/14/2014 : 10:02:21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gn00348224
迅二會不會設計跟獨立級濱海戰鬥艦一樣~之前報導有說要參考獨立級濱海戰鬥艦的設計 他的排水量也是2千多噸
小弟我也猜測會不會有台版的獨立級 因為美國不久前也拿去推銷沙烏地 而且目前LCS計畫被腰斬後, 美軍新巡防艦計畫武裝版獨立級的呼聲也不小
但是但是 獨立級是三體船 和雙體的迅海差很多, 所以不太可能是"迅"二(除非掛羊頭賣狗肉) |
 |
|
Dr Evil
路人甲乙丙
  
Taiwan
4589 Posts |
Posted - 11/14/2014 : 10:20:34
|
參考濱海戰痘艦,應是參考它的作戰概念,設計噸位與模組化武裝配置 而不是參考船體設計,前提還是運用迅海的設計去做我們的濱海戰痘艦
|
 |
|
MistOfWar
路人甲乙丙
  
USA
1660 Posts |
Posted - 11/14/2014 : 10:37:25
|
台灣如果連ESSM, RAM這樣等級的防空飛彈都買不到, 那被外交封鎖的也太慘了, 這兩樣武器的敏感度還沒愛國者III高, 應該只是因為國防部不認為這些純艦艇自衛的武器的優先度夠高, 所以根本不想買.... (這兩樣武器拿出來沒雄三“威風”, 雖然如果我是艦艇兵, 我一定希望自己的船優先配ESSM或RAM...)
如果台灣有RAM的需求, 恐怕再自行研製一套會太貴, 台灣這麼小, 不可能每 樣武器都自製, 話說RAM還有計劃要升級成一個2.8馬赫, 射程20KM的飛彈.... 這樣的預設技術前景台灣如果自認辦不到, 實在不需要再弄一個自己最後都不想用的捷羚艦用版。
quote:
另外如果未來海軍主戰兵力只剩四條長白神盾與十二條迅二,2000頓的穿浪 雙體船要怎麼設計艦艏深納?海軍能接受未來正格的反潛能力只剩四條大船擁有?
台灣海軍主戰艦隊一直都是“反潛大隊“的設計(多數船反艦與防空能力都不怎麼樣, 但反潛則還基本), 如果都改成雙體船, 那就放棄了反潛。(雙體船只有裝那種可變深度聲納, 但這又浪費了雙體船的高速性能)。
我認為台灣的艦隊目的如果是把”反封鎖“擺第一, 那主力就不該是迅二, 因為別人會用潛艇來封鎖.....
|
 |
|
sungf29
路人甲乙丙
  
901 Posts |
Posted - 11/14/2014 : 11:05:09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台灣如果連ESSM, RAM這樣等級的防空飛彈都買不到, 那被外交封鎖的也太慘了, 這兩樣武器的敏感度還沒愛國者III高, 應該只是因為國防部不認為這些純艦艇自衛的武器的優先度夠高, 所以根本不想買.... (這兩樣武器拿出來沒雄三“威風”, 雖然如果我是艦艇兵, 我一定希望自己的船優先配ESSM或RAM...)
如果台灣有RAM的需求, 恐怕再自行研製一套會太貴, 台灣這麼小, 不可能每 樣武器都自製, 話說RAM還有計劃要升級成一個2.8馬赫, 射程20KM的飛彈.... 這樣的預設技術前景台灣如果自認辦不到, 實在不需要再弄一個自己最後都不想用的捷羚艦用版。
quote:
另外如果未來海軍主戰兵力只剩四條長白神盾與十二條迅二,2000頓的穿浪 雙體船要怎麼設計艦艏深納?海軍能接受未來正格的反潛能力只剩四條大船擁有?
台灣海軍主戰艦隊一直都是“反潛大隊“的設計(多數船反艦與防空能力都不怎麼樣, 但反潛則還基本), 如果都改成雙體船, 那就放棄了反潛。(雙體船只有裝那種可變深度聲納, 但這又浪費了雙體船的高速性能)。
我認為台灣的艦隊目的如果是把”反封鎖“擺第一, 那主力就不該是迅二, 因為別人會用潛艇來封鎖.....
essm & RAM 飛彈 都有歐洲參與開發
所以標1 標2 愛國者飛彈這種射程更長
才反而容易買
我們外交處境本來就比北韓還慘
 |
 |
|
jackguof1273
路人甲乙丙
  
1314 Posts |
Posted - 11/14/2014 : 17:21:13
|
軍方官員表示,外界用沱江艦放大版作為下一代主力艦,這只是異想天開的想法,因為每種艦艇的設計都不一樣,新一代主力艦還是要參考各國未來艦艇的設計藍圖。
「新一代主力艦」:近海巡邏、反潛作戰、護航任務為主;而因為採用大量自動化,艦上人員編制都不超過100人,以簽署MK-41垂直發射系統採購意向書。
中科院將以5年67億多元的經費,整合海軍新式的戰鬥系統,是將中科院發展成熟的相列雷達、電戰、聲納系統以及垂直發射系統進行整合,而垂直發射系統確定選擇美方的MK-41來進行整合與實際的測試運用。
完整的新式戰鬥系統(包括垂直發射系統)的全系統測試,則在迅二原型艦出廠後進行。
|
Edited by - jackguof1273 on 11/14/2014 17:26:31 |
 |
|
sungf29
路人甲乙丙
  
901 Posts |
Posted - 11/15/2014 : 11:54:30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gn00348224
迅二會不會設計跟獨立級濱海戰鬥艦一樣~之前報導有說要參考獨立級濱海戰鬥艦的設計 他的排水量也是2千多噸
小弟我也猜測會不會有台版的獨立級 因為美國不久前也拿去推銷沙烏地 而且目前LCS計畫被腰斬後, 美軍新巡防艦計畫武裝版獨立級的呼聲也不小
但是但是 獨立級是三體船 和雙體的迅海差很多, 所以不太可能是"迅"二(除非掛羊頭賣狗肉)
所有海軍艦艇相關計劃
都是迅開頭
光華1號~光華7號
根本大不相同
現在可以說大家都在亂猜吧
 |
 |
|
MistOfWar
路人甲乙丙
  
USA
1660 Posts |
Posted - 11/16/2014 : 05:42:51
|
台灣海軍現在是每幾個月就放個話。
對於未來的台灣艦隊, 這幾個月聽來快來4-5種版本了, 從萬噸神噸到2000噸小船當主力都有.....
現在台灣海軍內部是不是對未來艦隊的方向有很多不同意見? 一直有人在對外放不同的話....
----> 以簽署MK-41垂直發射系統採購意向書。 如果屬實, 那以前說的天弓上艦都別想了, 因為天弓裝不進MK41...
quote:
「新一代主力艦」:近海巡邏、反潛作戰、護航任務為主;而因為採用大量自動化,艦上人員編制都不超過100人,以簽署MK-41垂直發射系統採購意向書。
這聽起來比較務實。
LCS三體船因為上層空間大, 如果是放大版(到超過4000噸), 放個64管MK-41應該不成問題, 這船的多任務潛力就很有看頭了。
--> 將中科院發展成熟的相列雷達、電戰、聲納系統 中科院院什麼時候有發展成熟的艦用電戰與聲納系統? 應該會直接買美國的。
倒是發展成熟的蜂眼雷達可以搬到艦上用, 只不過作為主雷達, 搜索範圍太短了。 |
 |
|
sungf29
路人甲乙丙
  
901 Posts |
Posted - 11/16/2014 : 08:06:59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台灣海軍現在是每幾個月就放個話。
對於未來的台灣艦隊, 這幾個月聽來快來4-5種版本了, 從萬噸神噸到2000噸小船當主力都有.....
現在台灣海軍內部是不是對未來艦隊的方向有很多不同意見? 一直有人在對外放不同的話....
----> 以簽署MK-41垂直發射系統採購意向書。 如果屬實, 那以前說的天弓上艦都別想了, 因為天弓裝不進MK41...
quote:
「新一代主力艦」:近海巡邏、反潛作戰、護航任務為主;而因為採用大量自動化,艦上人員編制都不超過100人,以簽署MK-41垂直發射系統採購意向書。
這聽起來比較務實。
LCS三體船因為上層空間大, 如果是放大版(到超過4000噸), 放個64管MK-41應該不成問題, 這船的多任務潛力就很有看頭了。
--> 將中科院發展成熟的相列雷達、電戰、聲納系統 中科院院什麼時候有發展成熟的艦用電戰與聲納系統? 應該會直接買美國的。
倒是發展成熟的蜂眼雷達可以搬到艦上用, 只不過作為主雷達, 搜索範圍太短了。
天弓3可以放進mk41打擊型 7~9m深
如果沒有夠強的相列陣列雷達
放64管MK-41是太多了
除非魚叉 或雄2發展出mk41型
全鋁合金的三體船
在高強度戰場太脆弱了
|
 |
|
qaz9491
路人甲乙丙
  
816 Posts |
Posted - 11/16/2014 : 15:04:02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台灣海軍現在是每幾個月就放個話。
對於未來的台灣艦隊, 這幾個月聽來快來4-5種版本了, 從萬噸神噸到2000噸小船當主力都有.....
現在台灣海軍內部是不是對未來艦隊的方向有很多不同意見? 一直有人在對外放不同的話....
放話的是"媒體"不是"海軍",
>>軍方官員表示,外界用沱江艦放大版作為下一代主力艦,這只是異想天開的想法....
就個人的了解,以上這句話的正確性很高.....當然啦"信者恆信,不信者仍然是不信" |
 |
|
ki1
我是老鳥
   
6145 Posts |
Posted - 11/16/2014 : 21:30:53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台灣如果連ESSM, RAM這樣等級的防空飛彈都買不到, 那被外交封鎖的也太慘了, 這兩樣武器的敏感度還沒愛國者III高, 應該只是因為國防部不認為這些純艦艇自衛的武器的優先度夠高, 所以根本不想買.... (這兩樣武器拿出來沒雄三“威風”, 雖然如果我是艦艇兵, 我一定希望自己的船優先配ESSM或RAM...)
如果台灣有RAM的需求, 恐怕再自行研製一套會太貴, 台灣這麼小, 不可能每 樣武器都自製, 話說RAM還有計劃要升級成一個2.8馬赫, 射程20KM的飛彈.... 這樣的預設技術前景台灣如果自認辦不到, 實在不需要再弄一個自己最後都不想用的捷羚艦用版。
quote:
另外如果未來海軍主戰兵力只剩四條長白神盾與十二條迅二,2000頓的穿浪 雙體船要怎麼設計艦艏深納?海軍能接受未來正格的反潛能力只剩四條大船擁有?
台灣海軍主戰艦隊一直都是“反潛大隊“的設計(多數船反艦與防空能力都不怎麼樣, 但反潛則還基本), 如果都改成雙體船, 那就放棄了反潛。(雙體船只有裝那種可變深度聲納, 但這又浪費了雙體船的高速性能)。
我認為台灣的艦隊目的如果是把”反封鎖“擺第一, 那主力就不該是迅二, 因為別人會用潛艇來封鎖.....
或許就是用潛艇來反封鎖了,不過現在的劇本似乎已經逐漸把封鎖這方面淡化 (幾天~幾周就打完了 也就不必過於考慮封鎖問題) |
 |
|
冗丙
版主
   
Taiwan
16197 Posts |
Posted - 11/17/2014 : 10:44:48
|
老舊拖船進水 7人跳船逃生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2/9070540.shtml
基隆港務分公司租給連江縣政府兩艘港勤拖船,前晚首次出港駛往馬祖,沒想到出師不利,昨天凌晨4點多行經東引外海20浬處時,編號1242的拖船因機艙進水,只好棄船,船上7名船員跳上另一艘同行的拖船,清晨安然抵達東引中柱港碼頭。
航港局北部航務中心副主任張家豪表示,海軍因精實專案影響,人力不足,因此中止原本支援東引中柱港和南竿福澳港的船舶拖帶任務。連江縣港務處為維持港務,向基隆港務分公司租用編號1242、1322兩艘分別為2400匹、3200匹馬力的港勤拖船。
兩艘拖船前晚由基隆港出發到馬祖執行任務,張家豪指出,一般港勤拖船只在港區行駛,加上船齡較老舊,有航安顧慮,因此要求一起出發,互相照應,還請開往馬祖的錦陽輪雜貨船伴出海,沒想到竟出事。
船齡29年的1242港勤拖船在凌晨4點9分行經北緯26度05分05秒、東經120度45分05秒時,機艙進水,船上人員搶救無效,只好搭另一艘拖船離開。由於海象惡劣,海巡署還沒能確認故障拖船漂往何處,至於何因待查。
------------------------------------------------------------------------------------------------------ 看來在戰地政務解除下,海軍還持續包山包海了好幾年?? 話說老舊的大字號也應該退得差不多了吧??海軍遠洋拖船似乎成了空檔是指日可待?? 這部分業務應該改隸海巡,效法日本海保加裝牽引船隻的絞盤等拖吊設備,千噸級的國頭級/石見級都有此拖救能耐了~~
忠義衛飯筒~剽悍吃燒肉~~
|
 |
|
sungf29
路人甲乙丙
  
901 Posts |
Posted - 11/17/2014 : 10:54:21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冗丙
老舊拖船進水 7人跳船逃生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2/9070540.shtml
基隆港務分公司租給連江縣政府兩艘港勤拖船,前晚首次出港駛往馬祖,沒想到出師不利,昨天凌晨4點多行經東引外海20浬處時,編號1242的拖船因機艙進水,只好棄船,船上7名船員跳上另一艘同行的拖船,清晨安然抵達東引中柱港碼頭。
航港局北部航務中心副主任張家豪表示,海軍因精實專案影響,人力不足,因此中止原本支援東引中柱港和南竿福澳港的船舶拖帶任務。連江縣港務處為維持港務,向基隆港務分公司租用編號1242、1322兩艘分別為2400匹、3200匹馬力的港勤拖船。
兩艘拖船前晚由基隆港出發到馬祖執行任務,張家豪指出,一般港勤拖船只在港區行駛,加上船齡較老舊,有航安顧慮,因此要求一起出發,互相照應,還請開往馬祖的錦陽輪雜貨船伴出海,沒想到竟出事。
船齡29年的1242港勤拖船在凌晨4點9分行經北緯26度05分05秒、東經120度45分05秒時,機艙進水,船上人員搶救無效,只好搭另一艘拖船離開。由於海象惡劣,海巡署還沒能確認故障拖船漂往何處,至於何因待查。
------------------------------------------------------------------------------------------------------ 看來在戰地政務解除下,海軍還持續包山包海了好幾年?? 話說老舊的大字號也應該退得差不多了吧??海軍遠洋拖船似乎成了空檔是指日可待?? 這部分業務應該改隸海巡,效法日本海保加裝牽引船隻的絞盤等拖吊設備,千噸級的國頭級/石見級都有此拖救能耐了~~
忠義衛飯筒~剽悍吃燒肉~~
連台馬輪這種大小船隻 17日都停航了
港勤拖船這麼小 又不是為惡劣海象設計船隻
這種天候橫越台灣海峽
    |
 |
|
標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