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登入名稱:
密碼:
記住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論壇首頁
 軍事嗜好區
 幻想武器
 虛構武器時需注意的地方?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前頁 | 次頁
作者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到第 頁,共 11頁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10/23/2013 :  06:04:04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一號戰車主要是對付步兵,用哪種機槍倒都還可以,問題是二號變三號,這個設定的可能不知道德國戰車是兩種一批,不是做出一號看成績吸收經驗去做二號,而是訂出一號需求後就去訂二號需求,然後根據實績去設計三號與四號,二號改成三號對底盤來說是個跳級,尤其那個扭力桿.
如果只是火炮換大那比較有可能,類似其他國家一些較輕的車裝較大的火炮,只是這下前線可能缺火力支援......
Go to Top of Page

LE323
路人甲乙丙

1140 Posts

Posted - 11/30/2013 :  14:05:00  會員資料 Send LE323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有架空小說作者認為英德海軍協定對德國海軍最大的傷害是為了合理運用有限的潛艇噸位而對自身潛艇大小做了限制
作者認為VII型這種中等潛艇並不適合遠洋作戰,空間也過於狹窄
考慮到史實VII型潛艇作戰時容易出現柴油機故障,如果安裝第三個柴油機,潛艇性能將會大幅提升
"安裝3個柴油機後,即使其中一個故障,潛艇也能靠另外2個柴油機保持速度.而且第三個柴油機的加入將不可避免地增加潛艇的噸位,而這又可增加燃料容量,還可使潛艇的最高航速增加一到兩節"

所以鄧尼茲主張應將多數資源投入建造中等潛艇的建議是錯的?還是這種新型號潛艇出來會因下潛速度過慢不適合在大西洋作戰?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625 Posts

Posted - 11/30/2013 :  14:35:22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LE323
所以鄧尼茲主張應將多數資源投入建造中等潛艇的建議是錯的?還是這種新型號潛艇出來會因下潛速度過慢不適合在大西洋作戰?



下潛速度不是重點,要做長時間的巡航就需要有一定的噸位承載燃料跟補給物資,而要驅動大噸位的艦身,當然就需要更強力的引擎提供動力。

查一下史實在太平洋威猛無比的美軍Gato級潛水艇的噸位就知道了。

http://en.wikipedia.org/wiki/Gato-class_submarine

但是做太大確實會影響生產性,這看看同樣在太平洋活動的日本巡潛型潛水艇,雖然單艦性能不差但生產數有限,也能知道。

http://en.wikipedia.org/wiki/Type_B1_submarine

畢竟兩艘比一艘潛水艇能巡邏更多區域作出更多攻擊,鄧尼茲的決定是一個考慮作戰範圍、德國造艦能力等等條件下作出的妥協判斷,以一時之間VII型U艇隊威猛無比來說,也不能說是錯誤。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11/30/2013 :  19:03:39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那個時代下潛速度是很重要的反反潛作戰參數,重要性有點像現代戰車的裝甲等效厚度數據,或是匿蹤飛機的RCS,然後大家自己可以想想,你會多重視這個參數?
VII的遠洋航行能力只是最低階水準,換到的是可以大量生產,潛深可達北大西洋常見變深層150m下方一點等等.小弟對這位作者看法的反應,就是他建議讓F-22的RCS增加到相當於F-15水準,以換取2~3倍飛彈攜帶量......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625 Posts

Posted - 11/30/2013 :  21:28:27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那個時代下潛速度是很重要的反反潛作戰參數,重要性有點像現代戰車的裝甲等效厚度數據,或是匿蹤飛機的RCS,然後大家自己可以想想,你會多重視這個參數?
VII的遠洋航行能力只是最低階水準,換到的是可以大量生產,潛深可達北大西洋常見變深層150m下方一點等等.小弟對這位作者看法的反應,就是他建議讓F-22的RCS增加到相當於F-15水準,以換取2~3倍飛彈攜帶量......



這說法有點微妙哦,因為盟軍反潛開始有成效的時間相當後面,德國潛艇作戰的主要目標也是欺負商船團,而不是幹爆驅逐艦。而且巨大的日本巡潛乙型打出了日本潛艇隊總戰果的4成。

真的要說我會覺得潛艇比較接近轟炸機,作者建議的是應該讓A-4攻擊機增加到相當於B-52的水準。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11/30/2013 :  21:48:12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VII那個時代的潛艦,因為電池少,不像後來XXI/XXIII用上2~3倍的電池,所以水下活動時間合理極限6小時,作戰機動只有30~60分鐘,充電同樣要6~8小時才能充飽,雖然有緊急充電的方式,但喜歡這樣搞的,一兩年後就要12小時才能充飽.因此,不只是面對飛機,對水面艦也一樣,看到了才下潛開始作戰,大部份時間都在水面航行,下潛速度很重要.
不要用XXI以後那些潛艦的搞法,來猜測VII的作業方式.
Go to Top of Page

閒遊之人
我是老鳥

6797 Posts

Posted - 11/30/2013 :  21:55:28  會員資料 Send 閒遊之人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不能呼吸管航行嗎?
還是因為德佬喜歡把頭伸出去 ...
Go to Top of Page

ian125
我是老鳥

8057 Posts

Posted - 11/30/2013 :  21:57:10  會員資料  Visit ian125's Homepage  Click to see ian125'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ian125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日本的巡潛以潛艇來說可能是失敗的
先不說尼米茲所定調的日本潛艇的戰略失敗,納粹海軍看了日本的潛艇後的評語是:真虧你們能活到現在
(可是聽說大日本帝國海軍還以為德國人在稱讚他們)

不過日本資料有說海軍嫌潛高的30秒急速潛航太久,可是巡潛要50秒不是嗎...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11/30/2013 :  22:31:15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先發明呼吸管的荷蘭人,也是1940年才讓呼吸管服役,XXI/XXIII時德國人也才讓呼吸管服役,VII是不可能來得及的,沒有時光機.
雖然理論上潛艦可以在水面上用艦砲欺負沒有護航的商船,但不管直接護航還是間接護航,真的沒護航不多,間接護航你要在敵艦趕到前先解決,也是趕時間.而且潛艦引擎不大,水面航行速度與商船差不了多少,除非方位不對你又要追上而只能水面最高速趕路,否則還是潛到近距離浮上開砲,剝奪商船機動力後,再予取予求.
太平洋地區的變溫層深度大概50m,與大西洋的150m不同,這也是美日的太平洋潛艦可以容許較淺的潛深原因.不過日本潛艦的生活空間......
Go to Top of Page

rockitten
我是老鳥

Australia
8191 Posts

Posted - 11/30/2013 :  23:12:55  會員資料 Send rockitten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And before those very late U boats (completed but too late to see the war), all SSK are running faster when on surface than when submerged, both due to the lack of snorkel and hull design.....
-
Transit between Atlantic is much shorter than between Pacific, the target are much closer (France to UK......) so a larger range is not that essential than in Pacific...

小貓不會作模型,小貓只愛玩模型;看似小貓玩模型,其實模型玩小貓:
A B 補土白膠條,樹脂改套蝕刻片;凹線凸線凹凸線,乾磨水磨銼刀磨;
水性油性消光漆,乾掃手掃噴槍掃;模型一盒三百幾,零件一堆三千幾;
多買多作進步多,買了不作口水多;花錢耗時傷精神,小貓是隻敗家喵。
Go to Top of Page

LE323
路人甲乙丙

1140 Posts

Posted - 12/01/2013 :  07:42:07  會員資料 Send LE323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不過在XXI/XXIII型潛艇服役前,德國海軍為了避開冰島盟軍反潛飛機的巡邏航線不也是將潛艇越造越大嗎?
那下潛速度究竟是重要還是不重要?

Edited by - LE323 on 12/04/2013 03:19:27
Go to Top of Page

rockitten
我是老鳥

Australia
8191 Posts

Posted - 12/04/2013 :  10:32:34  會員資料 Send rockitten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LE323

不過在XXI/XXIII型潛艇服役前,德國海軍為了避開冰島盟軍反潛飛機的巡邏航線不也是將潛艇越造越大嗎?
那下潛速度究竟是重要還是不重要?


下潛速度究竟是重要還是不重要 < very critical for the SSK's survival for that era.....

小貓不會作模型,小貓只愛玩模型;看似小貓玩模型,其實模型玩小貓:
A B 補土白膠條,樹脂改套蝕刻片;凹線凸線凹凸線,乾磨水磨銼刀磨;
水性油性消光漆,乾掃手掃噴槍掃;模型一盒三百幾,零件一堆三千幾;
多買多作進步多,買了不作口水多;花錢耗時傷精神,小貓是隻敗家喵。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12/07/2013 :  17:51:57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LE323

不過在XXI/XXIII型潛艇服役前,德國海軍為了避開冰島盟軍反潛飛機的巡邏航線不也是將潛艇越造越大嗎?
那下潛速度究竟是重要還是不重要?




SSN出現前都很重要,不過就算是大的SSK,也還是可以藉由進水機構設計去加快下潛速度,下潛的進水機構設計影響更大,負面效應之一是會比較吵,排水孔比較不會遮住,容易看得到一大堆洞.
Go to Top of Page

LE323
路人甲乙丙

1140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19:46:58  會員資料 Send LE323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LE323

不過在XXI/XXIII型潛艇服役前,德國海軍為了避開冰島盟軍反潛飛機的巡邏航線不也是將潛艇越造越大嗎?
那下潛速度究竟是重要還是不重要?




SSN出現前都很重要,不過就算是大的SSK,也還是可以藉由進水機構設計去加快下潛速度,下潛的進水機構設計影響更大,負面效應之一是會比較吵,排水孔比較不會遮住,容易看得到一大堆洞.


所以那名作者建議替VII型潛艇多加一個柴油機是可行的?而鄧尼茲主張將多數資源投入建造中等潛艇的意見是錯的?

因為常聽人說IX型潛艇是最成功的德國潛艇,平均1艘IX型潛艇能擊沉10萬噸船隻,所以才奇怪鄧尼茲為何不主張將資源集中在建造IX型而是VII型上?
Go to Top of Page

ki1
路人甲乙丙

5501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21:33:32  會員資料 Send ki1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LE323
所以那名作者建議替VII型潛艇多加一個柴油機是可行的?而鄧尼茲主張將多數資源投入建造中等潛艇的意見是錯的?

因為常聽人說IX型潛艇是最成功的德國潛艇,平均1艘IX型潛艇能擊沉10萬噸船隻,所以才奇怪鄧尼茲為何不主張將資源集中在建造IX型而是VII型上?


多加一個柴油機本身可行 也是有價值的(能加快充電速度) 但照作者的加法就很困難了
這種額外的柴油機通常只用來帶動發電機 而變成三台主機就要對船體大改(第三軸怎麼裝?)
===
如果是走伊201的現貨堆砌路線而非選擇過於先進的XXI的話
德國的水中高速潛艇或許可以更早投入實用?(應該會產生有趣的影響)

Edited by - ki1 on 12/10/2013 21:38:41
Go to Top of Page

閒遊之人
我是老鳥

6797 Posts

Posted - 12/10/2013 :  21:43:11  會員資料 Send 閒遊之人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直接把3台拼成一台
類似日本的伊400
上方機庫變成一台小型的.....
3台各自一軸推進....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12/11/2013 :  06:47:22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LE323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所以那名作者建議替VII型潛艇多加一個柴油機是可行的?而鄧尼茲主張將多數資源投入建造中等潛艇的意見是錯的?

因為常聽人說IX型潛艇是最成功的德國潛艇,平均1艘IX型潛艇能擊沉10萬噸船隻,所以才奇怪鄧尼茲為何不主張將資源集中在建造IX型而是VII型上?



技術可行不代表有意義,同樣數量資源下建造快與多還是有其價值,尤其剛開戰時德國還苦於U艇數量不足,多生產些排水量只有60%,引擎功率只要50%的傢伙,才能趕快補上數量缺口.VII已經足以橫跨大西洋,航程滿足最低需求了.
如果能像希特勒想像,1944年再與英法開戰,則量產VII確實不太好,但史實是1939年就開戰......
還有,史實VII與那個架空作者構想的東西,將會如後來蘇聯的Romeo與Foxtrat一樣,前者航程短而難抓,後者航程長而會震聾聲納員耳朵......多一個柴油機要增加速度,那就是三軸化,沒有別的方法,於是全艇變胖,電池需要量馬上大增,操作人員數量也要增加,這時還希望下潛快,雙殼的外層又要更加大,然後全艇大到要去戰艦巡洋艦的船塢生產,沒辦法像史實般內河生產,產能變成同時只能生產個位數艘數,而不是史實中幾十艘一起模組化快速生產,戰略轟炸一下就可以中斷你的生產......
Go to Top of Page

閒遊之人
我是老鳥

6797 Posts

Posted - 12/11/2013 :  18:24:58  會員資料 Send 閒遊之人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以幾大大潛艦去配合更多小潛艦
大潛艦當專職奶媽補給......
會比較小的奶牛有效率嗎?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12/11/2013 :  20:48:25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IX比VII的獵殺效率好,一來是魚雷數量差快一倍;二來是IX的主任務不是打船,不用勉強打船而只要挑有利時才出擊,本來就有利;三是續航力與潛深都有優勢.
可是第二點就比較嚴重,因為這樣搞法有利戰績不利國家......
Go to Top of Page

LE323
路人甲乙丙

1140 Posts

Posted - 01/15/2014 :  18:52:46  會員資料 Send LE323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最近看到有作者拿日本零戰用的ESD鋁合金配方來造德國戰鬥機
並說性能比史實的BF-109大幅提升
想請問史實德國自己沒有類似的鋁合金技術嗎?還是當時日本的材料科技超強?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1/17/2014 :  21:34:44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ESD是Extra-Super-Duraluminium?因為這幾個縮寫現在是別的用途.
有看到討論說這玩意比較脆,就是選擇以高強度減重,犧牲高應力狀況(超G或挨打時)的狀況.
Go to Top of Page

閒遊之人
我是老鳥

6797 Posts

Posted - 01/17/2014 :  21:38:11  會員資料 Send 閒遊之人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不是超級度拉鋁嗎?
Go to Top of Page

LE323
路人甲乙丙

1140 Posts

Posted - 01/22/2014 :  22:53:04  會員資料 Send LE323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在日本的鋁合金出來前,全世界的戰鬥機只有用鋁材製作蒙皮的,但是卻沒有使用鋁材制作結構承力型材的,正是逆天的“風金屬”造就了全重僅1.5噸的零戰"

"這種鋁合金含大量的鋅與鉻,重量得以減輕甚多,但張力強度增加30-40%,降伏點增加70-80%。"

看作者的描寫,感覺日本的鋁合金好像很逆天....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1/24/2014 :  21:39:41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1.5噸?這是拆掉引擎嗎?
用小弟那個關鍵字去找就可以找到問題,講白一點就是用比較易脆的玩意而已.又,應力蒙皮又不是零戰才用的,胡扯......
Go to Top of Page

LE323
路人甲乙丙

1140 Posts

Posted - 02/02/2014 :  04:30:28  會員資料 Send LE323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有架空小說作者將德國戰車選擇和蘇聯一樣將發動機、變速箱在內的全套動力裝置後置的設計,同時為了避免新戰車出現蘇聯戰車駕駛員操縱桿方向盤變得十分費力的情況出現,新戰車直接取消貫穿全車車的傳動桿機構,並用保時捷博士在虎王的電氣化駕駛系統來取代。

照作者的說法由於新戰車只有傳動桿部份用電氣化系統取代,不需像歷史上的虎王那樣直接轉換整個發動機功率達到全面電氣化,故可靠性可達到投入實戰標準。

這種設計能成功嗎?

Go to Top of Page
到第 頁,共 11頁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前頁 | 次頁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直接前往: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