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ian125
我是老鳥
   
8552 Posts |
Posted - 03/06/2008 : 14:40:12
|
這不是"艾莉絲的懺悔"原文版?(只看過文字部分)
Z鋼系在設計上是個不錯的TMS,只是Z-Plus的光束砲(跟Z鋼系都有的腳部)我認為會有太大的空阻(所以我有把這部分改成橫放跟降低高度) ------------ 為了抓卡薩C(Z鋼第6關)在拼Z鋼線中,所以在打"阿克西斯的使者"(Z鋼第5關)...哈曼大姐你出來幹嘛的啊?一開始不能動也不能打,過幾回合後打打格普利斯2(還沒啥實際效益)就回去了...
============================== 你們這群渾蛋!快點把艦砲都轉向左舷對準敵艦,打傷多少算多少! 我們必須要為後面的友軍開路! |
Edited by - ian125 on 03/06/2008 14:40:41 |
 |
|
dasha
版主
   
42017 Posts |
Posted - 03/06/2008 : 14:43:48
|
小弟倒是建議把遊戲設定與模型設定與原作設定分開談,遊戲為了遷就遊戲性,有時有些設定會很誇張,小弟以前玩SFC時代的SDGG系列時,當時還沒有人物系統,NT是可以培養的,然後各個時代的勢力可以齊聚ㄧ堂開打,簡單講就是Gundam大戰略,可是卻把二次大戰越戰與現代的都混進來那樣,然後為了避免實力差異過大,於是RX-78-2的性能居然比V Gundam時代一票量產機還要高,飛馬級因為一度分類為戰艦(而不是兩棲突擊艦),所以比起後來那一票分類為巡洋艦的阿卡馬之類更是不知道猛到哪個程度,動畫漫畫中假如真發生這種事情,那只能說是你他X的有鬼...... |
 |
|
dasha
版主
   
42017 Posts |
Posted - 03/06/2008 : 14:53:50
|
Alice的懺悔是從GS(不是後來那個美神)出來的沒錯,而且這還影響到以後SEGA在SS上出的Game,那台Blue Destiny. 只講模型外型的話,小弟是蠻喜歡Z Gundam的,當然這設計的腳部一直有問題,看片中可以縮得很小,但實際的模型與玩具就會顯得腳部很大很胖,應該把腳部做得更削瘦而背部翼面更大一點才對,可是這樣做則重心太高沒辦法站......但是在氣動力上,這一架的設計很好,Macross系列外型比較漂亮,反而都是看不到的下面有氣動力問題,比較糟糕.至於Z後來的那些plus或2345之類,與百式的系統連結比較好,而且整個外型比例也比較正確,可是首先翼面學百式那樣擺,其實就少了一種"肩膀很寬"的架勢,沒那麼好看,然後整個變型機構的結構強度與進入大氣層的需求其實也變差了...... |
 |
|
ian125
我是老鳥
   
8552 Posts |
Posted - 03/06/2008 : 15:06:27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小弟倒是建議把遊戲設定與模型設定與原作設定分開談,遊戲為了遷就遊戲性,有時有些設定會很誇張,小弟以前玩SFC時代的SDGG系列時,當時還沒有人物系統,NT是可以培養的,然後各個時代的勢力可以齊聚ㄧ堂開打,簡單講就是Gundam大戰略,可是卻把二次大戰越戰與現代的都混進來那樣,然後為了避免實力差異過大,於是RX-78-2的性能居然比V Gundam時代一票量產機還要高,飛馬級因為一度分類為戰艦(而不是兩棲突擊艦),所以比起後來那一票分類為巡洋艦的阿卡馬之類更是不知道猛到哪個程度,動畫漫畫中假如真發生這種事情,那只能說是你他X的有鬼......
GBA(NDS好像也是)上的SDGG也是這樣,只有一條主線 GGP嘛...只能說"亂入大戰"(本來想用亞爾比翁+UC人物打SEED系說,可是沒多餘機體)
不過白色基地當年的設定其實沒戰艦也有戰巡啦(哪來這麼高火力的LHA),可是薩拉米斯這麼弱的也算輕巡就有點太誇張(反而是0083版的我才覺得有資格);SEED的鴨級算DD(有的寫FF)還比較正常
============================== 你們這群渾蛋!快點把艦砲都轉向左舷對準敵艦,打傷多少算多少! 我們必須要為後面的友軍開路! |
 |
|
CPWN
路人甲乙丙
  
842 Posts |
Posted - 03/06/2008 : 15:34:34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yaroman1979 S鋼設定資料書在這邊看,但是這涉及一些問題,所以我晚上6點就會修改掉,這要注意一下.要抓的話請快
請讓我尊稱您鋼彈達人 老實說您是亞那海姆派來的嗎XDXD
已經抓完了..呼..真是厲害...還搞到我瀏覽器故障...好加在我裝了3個...續戰力夠
但我很確定這本跟我高中時期看過的那本不一樣,高中那本以精密結構線圖居多,不像這本都用模型來說明。
又RMS系列有一架156勾嘴獸我覺得也很不錯(雖然頭很像某宇宙怪物),屬馬拉塞改進型(馬拉塞在我朋友輩中相當受歡迎 )跟尼洛一樣曇花一現,漫畫裡面那個聽音樂戰鬥的克魯格中尉實在是太屌了
說到BD...又是個難過的故事 |
Edited by - CPWN on 03/06/2008 19:59:19 |
 |
|
dasha
版主
   
42017 Posts |
Posted - 03/06/2008 : 16:02:45
|
這本鋼彈前哨戰基本上是要一定年紀的才買得到,但這才是原典,那之後有很多書用畫的來表示這幾台機器,但那種就算是設定大全之類的玩意了. |
 |
|
ian125
我是老鳥
   
8552 Posts |
Posted - 03/06/2008 : 16:15:23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PWN
請讓我尊稱您鋼彈達人 老實說您是亞那海姆派來的嗎XDXD
亞那海姆不就是笨呆XD
quote:
但我很確定這本跟我高中時期看過的那本不一樣,高中那本以精密結構線圖居多,不像這本都用模型來說明。
因為這本是"鋼彈前哨戰 艾莉絲的懺悔"啊(初代的前哨戰好像也不是長這樣)
不過怎麼一直沒人作0079版的前哨戰?這也很熱血啊!
============================== 你們這群渾蛋!快點把艦砲都轉向左舷對準敵艦,打傷多少算多少! 我們必須要為後面的友軍開路! |
 |
|
ian125
我是老鳥
   
8552 Posts |
Posted - 03/06/2008 : 16:26:27
|
另外探討一下遊戲中到底怎樣的機體算"實用"好了(以下乃個人觀點)
首先,EN的消耗比例要越小越好,不然動不動回母艦很浪費時間 接著武器的C/P比也要高些,有些武器都是"高消耗、低輸出"(像鐵拳跟不少MS等級的地圖砲),很多時候最好用的不是飛彈就是光束軍刀 然後射程最好是能打到距離2的(很多沒裝火神砲的MS在光束軍刀跟射擊武器間有1格的差距),另外提一下,船艦最好挑有距離2~4的武器,不然被打進這範圍就只能挨打了 此外HP最好也高些(雖然這項我都是用改造來達成)
以上幾點很重要,移動力什麼的用SFS解決就好
============================== 你們這群渾蛋!快點把艦砲都轉向左舷對準敵艦,打傷多少算多少! 我們必須要為後面的友軍開路! |
 |
|
CPWN
路人甲乙丙
  
842 Posts |
Posted - 03/06/2008 : 16:53:04
|
買不到代表我還年輕嗎
要有各種射程武裝與低EN消耗,F91前後的MS好像才能滿足...有好幾架機種是爆了還可以剩核心戰機回母艦再開一台出來...兩回合後又是一條好漢 |
Edited by - CPWN on 03/06/2008 16:53:29 |
 |
|
ian125
我是老鳥
   
8552 Posts |
Posted - 03/06/2008 : 19:27:15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PWN
買不到代表我還年輕嗎
要有各種射程武裝與低EN消耗,F91前後的MS好像才能滿足...有好幾架機種是爆了還可以剩核心戰機回母艦再開一台出來...兩回合後又是一條好漢
喔喔,原來可以用F91時代的(不知能不能用V2最終型)
至於剛剛提供的那本...這是MOOK版的(Model Graphix總編輯說,為了篇幅刪減一些小說內容,後來才另外出了本小說)
============================== 你們這群渾蛋!快點把艦砲都轉向左舷對準敵艦,打傷多少算多少! 我們必須要為後面的友軍開路! |
 |
|
yaroman1979
新手上路

57 Posts |
Posted - 03/06/2008 : 19:34:36
|
CPWN兄你過獎了,.真正的專家是老戰友跟巴哈的天使長他們,小弟我這種水準連入列的資格都沒有啦,只是看的鋼彈系列資料比普通人多一點點而已....
這本大日本繪畫出品的前哨戰資料書的確如dasha兄說的一樣,是90年代前出刊的老書,到今年應該有20年的時間了,小弟手上這本也被翻的破破爛爛,有點歲月的感慨囉,至於另外一本資料書的話,小弟目前想不起來前哨戰還有這本以外的公式書,HJ是有出版S鋼的模型書只是不知道是不是你說的那本書了
其實Z鋼跟衍生型系列中只有Z-Plus D型是做成對應空戰特性的機體外,其餘的型號在地球進行傳統空戰的話,都有氣動力不佳的問題存在,但是靠高推力比跟傳統空軍的衰退之賜,加上Z-Plus也沒在地球碰上像樣的對手,反到幽谷上台後的連邦還是建立以A1型超高空巡邏跟C4型低軌道巡弋這兩型Z-Plus作快速反應部隊負責傳統空軍的任務(連邦之前是用阿希馬作這類任務).,我記的大概Z的WR型態可以在地球飆20馬赫把,所以那兩管光束砲造成的問題可以放輕鬆啦
還有小弟說的修改只是把網址給消掉,不是去修改那些資料,因為小弟只是借花獻佛,把大陸的發燒友放的資料拿出來給大家看,還請CPWN兄把那段網址給砍掉啦,免的橫生枝節...
|
Edited by - yaroman1979 on 03/06/2008 19:42:16 |
 |
|
CPWN
路人甲乙丙
  
842 Posts |
Posted - 03/06/2008 : 20:11:18
|
20馬赫...以設定來說真的放輕鬆 不過以能達到20馬赫的科技來說飛機不可能會輸給機器人才對
因為年代久遠所以我也不能確定我到底有沒有記錯(雖然腦中一直有看過Z-plusC4跟C6的結構圖之印象),看以後有無機會再碰到那位同學了...有遇到一定嚴刑考問 |
 |
|
yaroman1979
新手上路

57 Posts |
Posted - 03/06/2008 : 22:52:13
|
那個Z鋼能飛20馬赫的數據我是看一張資料圖上的比對得來的,比較對象主要是阿希馬跟一些飛行機,所以我猜那大概是超高空飛行才有的速度,中低空或海平面可能就飆不出來了,只是很懷疑Z鋼的結構強度能承受嗎???
其實目前鋼彈重要資料書籍除了鋼彈百科/一年戰爭全史上下/前哨戰資料集這4本書外,還有另一本書很重要,那就是AE會刊,內容以UC百年前夕的角度回首AE的歷史,除了提到社會跟文化的發展外,MS部分主要是談GP系列的技術研發/Z鋼的研發經歷/傑剛成為AE社重要生產業務的實況,.在這3大AE主流的MS發展外,也還提到EX-S在地球重力下的部署(地點在尼泊爾),核發電爐的安全性,以及用間接的手法承認ZZ鋼(用多種的第2台MS去演戰爭電影(非原本的機體),上映時間不明,百式/Z鋼/ZZ鋼在劇中的活躍表現,証明了AE社生產的MS優秀性能),總之這本書很重要,是有機會一定要入手的寶物 |
Edited by - yaroman1979 on 03/06/2008 22:57:35 |
 |
|
LUMBER
我是老鳥
   
Taiwan
8485 Posts |
Posted - 03/07/2008 : 00:43:56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PWN
似乎是地圖沒錯,但範圍小傷害力也只有7000...不過還是比Z鋼量產型(不是Z-plus)好很多了...
GG還是GGF呢?但印象中並不是map武器. 威力設定很大了,一般近戰2000~3000起跳,超強氣破萬之後才遠超過這個數值. 但並不好用,miss一次en就見底了,隨帶著氣力降低. 反過來說Ex-S真的好用到極點.近戰OK,中距離也有4hits的武器,不但不容易miss掉,大多機體嫌武器射程太短的同時,他已經可以變成飛機衝過去放冷箭了.
遊戲裡感應系的武器才覺得不是好到非用不可.因為沒打爆對方氣力一定降. 那還不如熱血的衝過去多砍幾架. Ξ出來之後,又會飛又衝得快還不用變形.幾乎完全沒有死角.
Ξ設定上依照該設定者.....畫師的傳統:帳面上的數字高的嚇人, 沒有變形機構的他僅憑著米粒把空氣阻力排除後就能破音障. 誇張歸誇張,天使長跟老戰友對此也是頗為無奈. 只是小的對他很有愛,女主角不強還是會叫他上場聽音配
- 鋼彈前哨戰....應該找機會把第二集補一下,那本被弄丟後就再也沒想到要碰了.... |
 |
|
dasha
版主
   
42017 Posts |
Posted - 03/07/2008 : 09:45:28
|
太空梭之類的巡航速度都在25Mach左右,接近軌道區的飛行速度差不多就該如此,對於能進出大氣層的機体而言,結構與熱力要能承受到這個程度,應該是合理的.而且現代的飛機結構相對於陸地海上武器都是蠻脆弱的,但是MS可是屬於陸地武器,結構強固,要承受這方面的問題相對簡單. 不過小弟質疑的問題倒不是光束砲,這玩意事小,而是那個類似垂直尾翼的玩意,Z時往斜上拉可以充分發揮垂直尾翼的效果,可是後來那些量產模型,除了ReGZ以外,垂直尾翼都往下拉了,這......還有一個倒是看想法啦,Z的裙甲腳部翼面到處都是小引擎,後來的概念就都把這些引擎修掉了,構造簡潔,可是調整推力方向就只能靠那幾個少數引擎,各有優劣. 又,ReGZ的構想其實也是另一種合理,雖然外掛的玩意丟掉後不能變回來,但是整個設計量產都會比較容易便宜也沒錯,而且飛行環境不同也只要換個包件就好. |
 |
|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8301 Posts |
Posted - 03/07/2008 : 11:15:00
|
記得沒錯的話,Z到ZZ這一世代的MS被譽為MS的恐龍時代,一台比一台大而且一台比一台強得誇張。Ex-S鋼彈是這個世代的頂點
然後就滅絕了。
據說Kodoki當年看到劇場版Nu鋼彈的簡潔設計時,非常感嘆那種洗鍊的造型,自己沒想到這種方向。
以戰略的觀點來說,逆襲中出現的傑鋼跟基拉.德卡這兩種機體才是真正的武器。洗鍊的外型與可靠的性能,加上逆襲之後戰亂較少,於是傑鋼能在宇宙世紀正史中,站穩聯邦主力兵器的位置三十餘年。
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兩型機體。
只是在遊戲中,由於玩家多半都是扮演少數精銳的突擊部隊,所以都得使用性能較好的機體,否則在基連野望中我都是使用量產機,然後只量產少數高性能機擔任突擊部隊,負責攻堅跟擴大戰果的作戰。
例如一年戰爭中,真正的武器還是薩克跟吉姆,基本設計可靠,成本合理,改造空間又大。就跟英國的噴火式還有Bf109一樣稱得上是傑作機。鋼彈大概就是暴風式或彗星式那種感覺的秘密武器。
其實說起來Z計畫對阿那海姆的最有利結果是,研發這些賺不了錢的怪獸的經驗,使傑鋼這樣的機體能夠誕生。
就好像戰車剛投入戰場以來的二十年左右怪車輩出的現象一樣,最終去除了各種雜貨店型的設計,得到一種洗鍊的結果。
接著從決戰兵器,再走向和平時期的小型輕量化,非強調高性能,而是重視泛用性的合理時代。
---- 〝You can't assume that kindness is an inherited trait. It is learned behavior.〞 「別以為仁慈是天性,它是後天學到的行為。」 ∼Katie Couric∼ |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3/07/2008 11:23:08 |
 |
|
yusaku
路人甲乙丙
  
Taiwan
1936 Posts |
|
aho
我是菜鳥
 
405 Posts |
Posted - 03/08/2008 : 14:39:00
|
(舉手) "鋼彈前哨戰","前哨戰資料集"指的是同一本? 指的是 GUNDAM SENTINEL THE BATTLE OF "REAL GUNDAM"這本書嘛?
另外想請問一下"鋼彈百科"與"AE會刊"的日文名是? |
 |
|
ian125
我是老鳥
   
8552 Posts |
Posted - 03/08/2008 : 15:40:10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ho
(舉手) "鋼彈前哨戰","前哨戰資料集"指的是同一本? 指的是 GUNDAM SENTINEL THE BATTLE OF "REAL GUNDAM"這本書嘛?
就我手邊的資料來看,鋼彈前哨戰有這本MOOK版跟純文字的小說版(如果要看劇情的話要看小說版的比較完整、要看設定就要看MOOK版了)
quote:
另外想請問一下"鋼彈百科"與"AE會刊"的日文名是?
鋼彈百科嘛...應該是Gundam Officals吧?雖然只有到0083(好像吧),不過非常的詳盡 AE會刊就不清楚了 ---------------- 打發時間去打F91...怎麼大家都會飛了?
============================== 你們這群渾蛋!快點把艦砲都轉向左舷對準敵艦,打傷多少算多少! 我們必須要為後面的友軍開路! |
 |
|
CPWN
路人甲乙丙
  
842 Posts |
Posted - 03/08/2008 : 18:55:17
|
喔!對啊,F91時代的MS大都會飛,所以地形影響無效(水中除外)。F90IIIY算是我在這個時代愛機,傳統與先進的混合體,可惜故事把這架刪除掉只剩下設定了? RXF-91A也是的樣子 |
 |
|
yaroman1979
新手上路

57 Posts |
Posted - 03/08/2008 : 23:13:02
|
ian125兄說的沒錯,鋼彈百科的確就是Gundam Officals,鋼彈前哨戰-前哨戰資料集是同一本書啦(抱歉.我比較懶.意思到了就好)
AE會刊的日文全名是機動戦士ガンダム公式設定集 アナハイム・ジャーナル U.C.0083-0099,出版日期是2003年12月20日,目前應該還很好找,價格也不貴,算是吃錢不吐骨頭的眾多資料書中既便宜又實惠的好書
Gundam Officals的日文全名是機動戦士ガンダム公式百科事典,定價則是偏貴,要價15000日圓,我是很想入手啦,只是時代只有介紹到0083為止而已,想等到介紹時代到CCA時再入手
另一種重要資料介紹書是主婦之友出版的週刊ガンダムファクトファイル,是每週出刊一次的資料書,可以買專用分類夾然後把裡面的分類資料給拆下來分別歸檔,當然裡面也有很多重要補完資料,像MS的戰術運用/火器介紹/名戰役的進行概況等等解說,只是這書有151本,同樣也是需花大錢才能補完的錢坑
UC0123年那時的MS大概都有裝米漂裝置了,所以可以進行浮空這項功能(還是氣動力不佳的人型MS),當然如果要指望這些MS進行傳統空戰那還是不要想比較好...Orz
其實牛鋼是個大拼盤的產物,是集出渕裕/大森英敏/庵野秀明/小林誠/鈴木雅久這5位機設師的個人特色所混合出來的設計,能做到如此簡潔有力的外型真是神來之筆,當然也有富野肚爛ZZ那種重武裝大火力的機設,作CCA時就故意唱反調,刻意要搞樸實風的科技設定的背景就是了 |
Edited by - yaroman1979 on 03/09/2008 00:10:01 |
 |
|
aho
我是菜鳥
 
405 Posts |
Posted - 03/09/2008 : 00:58:16
|
GS兩本我是都買了,資料集那本還是2006年第11刷的書,這本再版次數還真多... AE會刊之前到是有看到但是沒下手...先放進亞馬遜的購物車好了. 動戦士ガンダム公式百科事典還有新書,不過一本15000...買不下去阿...
|
 |
|
dasha
版主
   
42017 Posts |
Posted - 03/09/2008 : 10:05:05
|
其實是F91起的MS推重比都遠遠超過1,而且還不是瞬發的推重比,因此可以飛上天還同時保有姿態調整的推力.V的時代敵方MS的光束盾甚至同時就是螺旋槳,變身直升機時當直升機用...... 至於MS外型的改變,其實也與玩具設計思想及技術有關.早期的設計基本上根本不重視關節可動性,這樣的模型做好了只能擺一個姿勢老實說很無聊,能夠變身甚至分身合體的比較玩得久也比較好賣,這點一直持續到ZZ時代.可是接下來新技術出現了,然後就是持續到現在的風潮,重視機械設計逼真性以及關節可動性,強調能擺出類似動畫中的某些特定姿勢,這種模型要搞複雜合體變形沒有必要也困難,結果在小弟印象中,這種複雜設計就到V2 Gundam為止,後面的大概就是能變形,更進一步的就少見了.不過用外加套件讓整個MS複雜化的設計,倒是到現在還有啦,那是另一種商業模式了......
吉屋出售 台北市基隆路二段套房,近台大及捷運,附近有黃昏市場,生活機能便利.詳情請洽 0931043559田小姐 |
 |
|
yusaku
路人甲乙丙
  
Taiwan
1936 Posts |
|
殘月
路人甲乙丙
  
603 Posts |
Posted - 03/11/2008 : 23:34:08
|
獵殺潛航4要出資料片了 以U艇在印度洋的作戰為主題 果然還是回歸U艇了 美軍潛艦論外形 性能 魚雷功能 沒有一樣比的上德軍的 歐系廠還是做歐系背景好了
NavyField 上尉 島風級 旗風(調派至南洋勤務中) Silent Hunter IV 巡航任務 4 單次巡航平均擊沉噸位 5.5萬噸(紀錄消滅) 展開浪人作戰行動 預計復役時間 08年仲夏or季春 |
 |
|
標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