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登入名稱:
密碼:
記住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論壇首頁
 軍事嗜好區
 幻想武器
 譯作:二戰德國空軍假想小說-航艦兵力篇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作者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Experten
新手上路

Taiwan
217 Posts

Posted - 04/18/2020 :  10:22:07  會員資料 Send Experten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本文譯自 Mike Spick 撰寫的 Luftwaffe Victorious: An Alternate History,全書共分13章:

序曲 Prologue
第一章 開戰倒數 Countdown to War
第二章 德國空軍的掘起 Luftwaffe Rampant
第三章 攻擊英國 Assault on England
第四章 閃擊戰 The Blitz
第五章 U艇的眼睛 Eyes of the U-Boats
第六章 已聞樓梯響 Below Stairs
第七章 航艦戰鬥群 Carrier Task Force
第八章 攻擊蘇聯 Fliegen gegen Ivan
第九章 1939-1943的夜間防空 Night Defence, 1939-43
第十章 戰爭中期的西線防空 War in the West: The Middle Years
第十一章 勝利在握? Victory in Sight?
第十二章 秘密兵器 The Secret Weapons
第十三章 終章 Endgame

以下節譯自本書第七章 Carrier Task Force

轉機 Overtaken by Events

1939年九月德國與英國開戰,遠早於希特勒所預告的1948年,此時俾斯麥(Bismarck)號、鐵必制(Tirpitz)號戰鬥艦以及首艘航艦齊柏林(Graf Zeppelin)號皆已下水正在艤裝,規劃中的兩艘新型戰鬥艦分別在漢堡的Blohm & Voss及不萊梅的Deschimag造船廠安放龍骨,第二艘航艦史特拉瑟(Peter Strasser)號也已在基爾的Germaniawerft造船廠建造中。

希特勒盤算的是一場短期戰爭,就算有稍微長期的規劃也多是針對蘇聯而來,在波蘭投降後元首推測會和英國與法國談和,因此在1940年四月便終止了兩艘突襲艦之建造,同年六月法國投降及計畫入侵英國的行動也支持了暫緩造艦之決定。

兩艘航艦也幾乎步上同樣的命運,齊柏林號可搭載40架飛機並已於1938年12月8日下水,但該艦的艤裝因起降裝置之安裝而略有延誤,齊柏林號及仍在船台上的史特拉瑟號之建造工作於1940年四月受命暫緩,但海軍總司令雷德爾(Erich Reader)元帥以英國、美國、日本為範例說明航艦在未來之海軍作戰中佔有一席之地,並說服希特勒批准兩艦復工,於是其建造工作於1940年七月恢復。

而1940年下半年的兩起事件也加速了德國航艦之建造,1940年夏天擊敗英國的行動失敗代表戰爭至少會再延宕一年,另外11月時義大利停泊在大蘭多港、理應十分安全的艦隊被英國僅僅21架艦載機夜襲癱瘓。在這些事件刺激下,不僅正規航艦的建造優先度大幅提前,重巡洋艦塞德利茲(Seydlitz)號也被指定改裝成航艦,而將歐羅巴(Europa)號、格內森瑙(Gneisenau)號(和巡洋戰艦同名)、波茲坦(Potsdam)號等郵輪改裝成航艦的計畫也被提出,雖然最後這三艦未被具體執行。

航艦 The Carriers

齊柏林號的水線裝甲帶厚10公分,甲板裝甲厚5公分,但德國航艦的甲板裝甲和全世界大部份航艦一樣是機庫裝甲,而非如英國光輝級(Illustrious)航艦為飛行甲板裝甲,這對於航艦的生存力有致命的影響。齊柏林號的自衛武裝也十分完整,主砲為8座雙連裝150mm砲,防空武裝包括6座雙連裝高射角105mm砲、11座雙連裝37mm砲、7座四連裝20mm機砲。試航時她順利達到設計之33.2節航速,以19節巡航時續航力約13,000公里,史特拉瑟號的性能諸元也與其姊妹艦相似。

噸位稍小之塞德利茲號之其甲板裝甲厚度與齊柏林號差不多,但水線裝甲帶稍薄,其防空武力亦較薄弱,僅有6座雙連座高角105mm砲、10座雙連裝37mm砲、5座四連裝20mm機砲。她的設計航速為31節,以巡航速度航行時之續航力為11,000公里。

理論上德國的艦載機應當與其它國家一樣採專屬設計,但對德國而言當時其航空工業正忙著生產重建德國空軍所需之軍備,實無餘力專注在數量及需求相對稀少的艦載機種,另一個考量是通常專用之艦載機其性能往往比同等級的陸基戰機為劣。

於是合理的解決方法便是改裝陸基型戰機供艦載使用,在評估一些性能低下的雙翼機種後,Bf109被選為艦載戰鬥機,Ju87被選為攻擊機及魚雷機使用。

這個選擇是有缺陷的,德國空軍與德國海軍都未意識到延長航程對艦載機之重要性,所選用的Bf109及Ju87都是著名的短腿機。舉例來說,陸基戰機可好整以暇的在跑道上暖機並逐一或同時起飛,返航時若油料不足或受戰損,陸基戰機可改降落在沿途任何機場,在緊急狀況下也可找塊平坦地迫降待修,此外它們的基地是不會移動的!以上這些條件對艦載機來講都不存在,由甲板起飛時得慢慢排隊,起飛後還得盤旋等候編隊,這些都得花時間。返航時它們得先找到可能已航行到80公里外之母艦,這在沒什麼地標可作參考的汪洋大海上可是一件難事,若能見度不佳時更是不可想像,有時得被迫採取耗時又耗油料的方格式搜索法。

當找到母艦且她已轉向迎風面航向後,返航的艦載機們還得盤旋等候降落順序,就算一切順利,盤旋等候時逼逼作響的低油料警示燈可是會讓人心神不寧的。在最後關頭只要一位心力疲憊或戰損受傷的飛行員毀機降落堵住了飛行甲板,剩下的隊友們大概只有油料耗盡、迫降海面的選擇了。由於在汪洋大海中飛機及飛行員皆無法獲得補充,故出航期間之戰損在返回母港前幾乎就是永久戰損了。

舉例來說,陸基型的Bf109E之在考量10分鐘馬力全開之高強度空戰時,其作戰半徑僅有其聲稱最大航程之1/3值,也就是200公里。在考慮航艦作業的相關餘裕時,作戰半徑就只有航程之 1/5,也就是135公里。惟一的補救方法就是加掛副油箱,雖可使作戰半徑延長一半,但以海軍標準來講仍然不足。而加掛副油箱也意未著可用來掛載炸彈的硬點變少,代表攻擊力的削減。

起初齊柏林號的航艦大隊(Traegergruppe)預計搭載30架Bf109及12架Ju87俯衝轟炸機,但高層覺得只搭載一個中隊的轟炸機似乎有點CP值不足,且理論上航艦會伴隨有力且具完備防空能力之水面艦隊同行,故最後將艦載機之組合調整為12架Bf109、28架俯衝轟炸機。塞德利茲號則為12架戰鬥機與20架俯衝轟炸機。

航艦戰機 The Carrier Aircraft

Bf109T係由Bf109E發展而來,其與陸基型機最大的不同為主翼延長1.21m、翼面積增加1.33平方公尺,此外修改後的襟翼、降落補捉勾、機身結構強化、主起落架強化、手動機翼折疊機制等皆是其與陸基型不同之處。加裝這些設備所增加的重量使其性能較Bf109E-3略為不足,但低速操控能力則有顯著改善,而機腹中線之副油箱亦為標準配備。

艦載型之Ju87C俯衝轟炸機和Bf109T一樣皆於1939年服役,同樣也強化了機身結構、加裝降落補捉勾,並安裝了電動式的機翼折疊裝置。Ju87粗壯的固定式起落架成為戰機萬一需迫降在海面時的障礙,故Ju87C特別設計了可將起落架下半段彈射之機構。

標準的Ju87C像Bf109一樣相當短腿,但改良型的長程反艦用Ju87R在機翼內加裝了150公升之油箱以延長航程,另外其亦可在犧牲載彈量的狀況下加掛兩個300公升之翼下副油箱。Ju87C之標準搭載為一枚SC或SD250炸彈或一枚輕型魚雷,在這樣的組合下其作戰半徑為尚可接受的280公里。

整體計畫 The Grand Plan

大戰的頭兩年可見德國海軍大型作戰艦隻多以單獨出擊的方式深入大西洋作戰,這些艦隻多數被皇家海軍之優勢兵力追殺殆盡,但這一切將在1941年改觀。

對雷德爾元帥而言時機正在轉變,德軍情報系統告知英國本土艦隊已被烏拉轟炸機【譯註:即本假想小說的Do19】重創,雖然元帥與多數海軍同僚一樣對德國空軍所報之戰果帶有存疑,但隨著德國海軍近期新增大量戰力,事實上可能是德國海軍得以在大洋上挑戰皇家海軍的契機,雖然風險很高,但可能的報酬也相當高。

事事謹慎的雷德爾此時遇上難題,就是他是否應再等候幾個月待他全部的水面艦隊備便再一次出擊,但這麼大規模的艦隊集結肯定無法躲過敵軍偵測,可想見英軍在有充足時間下必定會抽調地中海、印度洋之艦隊回來本土助陣,如此雷德爾的劣勢兵力及微不足道的航艦兵力將在如特拉法加海戰的情景下全軍覆沒,這將使得他再也沒有後備兵力可用。

英軍的另一個選項是避免正面衝突,以優勢兵力逐漸削減德國海軍有限之水面艦隊,倘若船團來不及折返則令其解散自求生路,如此德國海軍將可控制大西洋直至油盡返港,但因油料大量消耗需等候較長時間才能再次出擊。

雷德爾從來就不是希特勒「為勝利付出一切生命」理念的門徒,因此他很快就排除了兩個極端之方案,而是按照奇襲優勢,將兵力分次出擊,他將盡快派出夠強大的兵力,隨後再派出第二波。

他認為以強大且自帶航空兵力之戰鬥群突然衝入北大西洋可使皇家海軍措手不及,在橫過主要船團之航路時可壓制少量的英軍護航兵力並造成船團損失,隨後打擊戰鬥群將往南前往法國布利塔尼。雷德爾的第二支戰鬥群將於挪威Trondheim備便,如此可有南、北兩支兵力威脅包挾英倫本島,這亦可使皇家本土艦隊備多分力。

打擊戰鬥群 Schlachtgruppen

雷德爾將他的兵力拆成兩個各配一艘航艦、一艘戰鬥艦的打擊戰鬥群,戰鬥群以指揮官命名。力長斯(Luetjens)戰鬥群包括齊柏林號航艦、俾斯麥號戰鬥艦、格內森瑙號巡洋戰艦、重巡洋艦尤金親王號、齊騰號、恩登號、輕巡洋艦科隆號,以及8艘驅逐艦。西里亞克斯(Ciliax)戰鬥群包括塞德利茲號航艦、鐵必制號戰鬥艦、香霍斯特號巡洋戰艦、希佩爾號重巡洋艦、輕巡洋艦萊比錫號及紐倫堡號,及9艘驅逐艦。

除了航艦上的艦載機外,各主要水面艦亦配有Ar196水上偵察機,這些隸屬Bordfliegergruppe 196大隊的水上飛機主要任務為偵察、反潛巡邏、火炮觀察指引,這些偵察機之最大時速僅有310公里,爬升速率亦不佳,但航程還算差強人意。力長斯戰鬥群共配備17架Ar196,西里亞克斯戰鬥群則配有16架。

這些Ar196係以彈射器起飛但只能在水面降落並由彈射母艦回收,但在惡劣海象下要成功回收相當困難,故在戰前便發展了一套回收步驟,由其母艦離群並急速迴轉造成一片相對較為平靜之水面以供水上飛機降落,但在各戰鬥群編隊紀律下這個方法八成不可行,因此若真在緊急狀況下將指派一艘輕巡洋艦前往回收該機,不論該艦是否為水上飛機原本之母艦。於晝間時艦隊將隨時保持一架Ar196於空中哨戒反潛,其另一任務為驅離敵軍監控之飛機。

Ar196A-3之火力算是強大,包括主翼向前發射之兩門20mm MG FF機砲,以及後座之兩MG17機槍,但因飛機之性能差強人意,故就算面對如Whitley雙發轟炸機或Catalina飛艇亦不能順利追擊,更別指望予以有效驅離了。解決之道便是由航艦起飛Bf109T並予以驅離,但航艦上僅有12架戰機,每架都應保留作為更重要之任務使用,故折衝之道是以3至4架Ar196進行圍勦。

海洋制霸Command of the Ocean

雖然這些海軍指揮官們都有一定程度的行動自由,其最高指導原則是從皇家海軍手中奪取北太平洋控制權,並進一步切斷船團航線並封鎖英國,雖然指揮官們可冒一定風險,但亦需保留其艦隊實力供後續安排,亦即喪失戰力是不被允許的。
對雷德爾而言,若能達成奇襲則所冒風險著實不大,他推算在有限時間下英軍能投注之艦隊實力大概與他所派出的相等或稍強,若進入捉對廝殺則仍有可能將其擊敗。

指派給德軍航艦兵力的任務如下:
1.標示出敵軍水面艦隊之位置。偵察任務主要將由水上偵察機執行,但當海象不允許水上飛機出動時,指揮官可指派Ju87出勤。
2.我方航艦兵力之主要目標為敵軍航艦,航空兵力應保留供攻擊敵軍航艦使用。攻擊行動之首擊將以全部兵力進行轟炸、魚雷攻擊或兩者兼行,若已知將有敵軍戰鬥機活動,可派遣4機分隊Bf109為轟炸機護航,其餘的兩個4機分隊將輪流提供艦隊防空。
3.敵軍無航空兵力掩護之水面艦隊之攻擊,除了艦隊指揮官允准外,原則上以水面艦隊砲擊之形式,航艦兵力不得參與砲擊行動,並護送至安全距離外。
4.保持機密與奇襲為首要任務,若敵軍跟監機無法由水上偵察機驅離,得使用航艦戰鬥機。同樣地若敵軍跟監艦隻無法由我軍艦隻驅離或擊沉,使用艦載轟炸機得為最後手段。

最後的計畫係於1941年六月由力長斯戰鬥群衝入北大西洋,截斷船團航線造成恐慌,並擊沉所有沿途遇到之英軍水面艦隻,最後前往法國布利塔尼的聖納澤爾港(St-Nazaire)。西里亞克斯戰鬥群將於1941年十月衝進北大西洋,在完成與力長斯戰鬥群相似之任務後轉往挪威Trondheim。少部份較謹慎的高層建議將力長斯戰鬥群之出擊時間延後至可與西里亞克斯戰鬥群搭配,但考量此舉將喪失奇襲因素並給皇家海軍更充足時間集結,雷德爾斷然拒絕。

整體大戰略便是「分而治之」。當第二艘航艦史特拉瑟號完工時將取代第二個戰鬥群的塞德利茲號,後者將退至波羅的海擔任訓練艦,並在必要時輪替上場。席爾號及魯佐號口袋戰艦將在力長斯戰鬥群突入北大西洋的混亂時機衝進大西洋並向南航行,以阻斷來自南美洲及好望角之船團。兩艘老舊的戰鬥艦Schlesien及Schleswig-Holstein號將持續待在波羅的海壓制蘇聯海軍之行動。

殺出重圍 The Breakout

雷德爾想盡辦法對力長斯戰鬥群之集結維持機密,他選了和德國入侵蘇聯同一天啟航,期盼西方同盟國會因注意東線的戰事而忽略德國海軍的動靜。

1941年6月21日舊戰鬥艦Schlesien及Schleswig-Holstein號離開Gdynia港駛往芬蘭灣,與此同時整備多時的俾斯麥號、齊柏林號、尤金親王號也從同一個港口啟航,但在離開海岸視力可及範圍後艦隻便轉西行,6月23日晚間她們抵達基爾港,並通過基爾運河到達北海,於易北河口與6艘驅逐艦會合並往北駛,隨後自威廉港出發的恩登號及科隆號也加入行列。

最後一批加入的格內森瑙號、齊騰號及2艘驅逐艦在挪威卑爾根南方的峽灣與主艦隊會合,在加油補給後,力長斯戰鬥群於6月26日日落時往西北方之丹麥海峽出航。藉著低雲及能見度不佳的掩護,戰鬥群並未被盟軍之偵察機窺見。

但這麼大規模艦隊出航不太可能躲過挪威反抗軍的眼線,在反抗軍將情報以加密無線電傳到倫敦後,一場大規模的海空聯合偵搜行動便展開,數個已在大西洋上的船團也奉命放棄少數落隊者全速轉向更南側之航線,航線上的本土艦隊護航兵力也奉命集結。力長斯戰鬥群在無人監視的狀況下穿越丹麥海峽,但原訂為戰鬥群運補加油的三艘油輪已先後被英軍擊沉,這使得隊中需油孔急的重巡洋艦大大受限,整個戰鬥群若仍堅不拆散將被迫大幅縮短這次任務之航程。

6月29日傍晚,先導的德國驅逐艦穿霧而出,只見遠方海平面上有一艘英軍巡洋艦,在輕巡洋艦恩登號支援下,4艘驅逐艦展開追擊,而其餘艦隻大幅轉向南側。在4小時混亂的夜間砲戰中,德軍兩艘驅逐艦被擊沉、一艘受損,但她們也成功以兩枚魚雷擊中英軍巡洋艦。中彈的英軍巡洋艦因航速降低使德軍恩登號輕巡得以追上攻擊,在英軍巡洋艦被轟殘之前她的6吋砲也擊中恩登號四次。

除了這艘被解決掉的巡洋艦外其實不遠處還有另一艘英軍巡洋艦,她因觀測到兩方之砲擊火光而前來查看,不料差點與德軍戰鬥群的其它艦隻撞滿懷,所幸德軍艦上之瞭望員也多被南側的兩軍交火所吸引,故沒人發現這艘不速之客。這艘巡洋艦見大勢已去故緩緩退至夜幕中以雷達追蹤德軍蹤跡,天一亮便放出艦上的海象式 (Warlus)水上偵察機進行遠程跟監,把德軍戰鬥群的航跡、航速、航向逐一匯報,而母艦本身則一邊救助落水的倖存者。

海軍上將力長斯盡力避免一頭撞上實力未知的敵軍中,故天剛亮就派出4架水上偵察機向前方及兩側偵察,這些偵察機並未發現跟監她們的英軍水上偵察機,而英軍不斷地回報德軍動向吸引了大批英軍陸基偵察機前來,中午前至少已有5架陸基偵察機監控著德軍戰鬥群。為了驅散這些不速之客,數架Ar196升空迎敵,但通常都是趕走了一架,另一架就接手上來。在來來回回中,1架PBY Catalina飛艇被擊落,另一架冒著黑煙撤退,德軍部份則有1架Ar196受損嚴重在降落時未及回收而沉沒。

為了徹底驅離這些不速之客,力長斯下令2架 Bf109升空迎擊,他們馬上擊落1架英軍偵察機,但其它的偵察機躲入雲層中避戰,只偶爾探出頭來繼續回報德軍艦隊之動態。當頭兩架戰鬥機油料漸低時,次二架戰機便升空替換,第二批次升空的戰機也擊落了1架 PBY Catalina飛艇,但在降落航艦時一個重落地壓毀了戰機的一個起落架,由於在船上無法處理此種等級之戰損,故在返回母港前這架戰機已無法修復。

此時航艦大隊先天的潛在弱點逐一浮現,首先艦上搭載的戰鬥機數量明顯不足,無法有效防空,其次搭載的機種其實也不太耐得住大洋上暴力起降的操作方式;Ar196偵察機雖然數量眾多,但性能不足以擔當防空攔截之大任,然而在節骨眼上也只能拿著手上的工具先頂著先了。總算夜幕低垂後,德軍艦隊來個急轉彎順利甩掉了跟監的英軍。

7月1日力長斯航向情報所預測的船團座標海域,但現場空空如也,但好處是此區已脫離以冰島為基地之 PBY Catalina飛艇之航程範圍。 Ar196偵察機雖然發現前方有一艘落單的小型護衛艦,但為免打草驚蛇力長斯決定繞過這個目標繼續前進。

隔天德軍的運氣來了,一艘 U艇通報在戰鬥群南方200公里處有個朝東南方航行之大型船團,在計算過後力長斯引導戰鬥群趕向目標,並估算於黎明時戰鬥群可從船團之西南方出擊,如此一來目標船團的側影將清晰可見。

戰鬥群整夜加速趕路並保持無線電靜默,天亮前齊柏林號航艦由受損的恩登號及其它驅逐艦護送往北方脫離戰隊,剩下之五艘主力艦隻繼續前進佔領砲擊之有利區位。

德軍艦隊首先被一艘在船團八公里外進行反潛哨戒的護衛艦發現,齊騰號重巡以假信號矇騙了一些時間後,在更近的距離對著這艘護衛艦齊射副砲,瞬間就將她打爆。

這是個52艘艦隻的大船團,約以12艘排列,船團由8艘護衛艦護航,但其中只有1艘是驅逐艦,少數幾位眼尖的商船船長嘗試加速轉向逃跑,但已經太遲,五艘德軍主力艦穿越船團並向兩側開砲,只有輕巡科隆號曾以主砲攻擊,其它四艦皆只動用副砲,在幾百公尺射程內這些主力艦的副砲已經有足夠致命的破壞力了。

船團的護衛艦嘗試阻止德軍的虐殺,但很快就被德艦強壓過去,惟一的驅逐艦朝著尤金親王號施放魚雷,但在半途就被轟爆,整場屠殺在兩小時內就結束了,現場只剩下濃煙、大批油漬、漂浮的殘骸、救生艇及救生筏,僅有的生還者是兩艘趁著煙幕及混亂中逃脫的護衛艦。

力長斯上將已達到摧毀一個船團的任務目標,但情況變得有些棘手,重巡尤金親王號和齊騰號油料短缺,恩登號輕巡及另一艘驅逐艦受創,力長斯要不將這三艘巡洋艦外加一艘驅逐艦解編自行返航,留剩下的艦隊繼續在中大西洋獵殺,或是整個戰鬥群一齊前往聖納澤爾港,並期望在路上再收拾一些獵物。

德軍的監聽系統通知力長斯有兩個東向的船團已暫往南撤,這些船團也總得要回到北側航線來,另一個船團則剛離開直布羅陀往英國本土航行,運氣好的話力長斯也許能逮到一些獵物。當然德軍剛摧毀整個船團的新聞絕對已傳遍大西洋,因此很快力長斯就會有一堆訪客,皇家海軍本土艦隊及直布羅陀的H艦隊都已出發要來截擊,當這兩支艦隊集結時將會是強大的對手,當然前提是英軍找得到德軍所在。同樣地,若力長斯能先獲悉英軍動向,則他可視情況選擇接戰或避戰。

力長斯最後的決定受到兩個因素左右,首先他的戰鬥群需要保持實力,以作為南側的另一支主力,其次,他堅信兵力應予集中,若差遣三艘巡洋艦自行返航,則兩者可能被個個擊破,他也知道齊柏林號之航空兵力不如英軍艦隊型航艦,而英軍至少將派兩艘艦隊型航艦來圍堵他。基於前述之判斷,力長斯再次南航,盼再次愚弄英軍偵察機後航往聖納澤爾港。

四面楚歌 The Net Closes

當戰鬥群仍在冰島及英國本土之 PBY Catalina偵察範圍外時,皇家海軍艦隊並未如預期地前來截擊,7月4日中午戰鬥群抵達北緯47度30秒區域後便向東駛往法國。然而一艘U艇將戰鬥群的蹤跡以無線電回報本部,此舉卻壞了大事。皇家海軍剛在不久前由一艘被擊沉的U艇中搜出 Enigma (謎機器) 密碼機及其密碼簿,因此在這艘U艇回報訊息的幾小時內,英軍便得知力長斯的蹤跡了。

天亮後不久一架 PBY Catalina飛艇便開始跟監德艦,雖然很快就被在空的 Bf109擊落,但飛艇被擊落前已發出被攻擊的訊息,其它的跟監機蜂踴而至,雖然多少仍遭到德機攻擊,但已牢牢掌握德艦蹤跡。此時又一架Bf109重落地,致使飛行甲板之運作暫停。

與此同時第40轟炸機聯隊 (KG40)的禿鷹轟炸機【譯註:即本假想小說的Do19長程轟炸機】受命搜索大洋上的英軍艦隊蹤跡,但皇家空軍派出桑德蘭 (Sunderland)飛艇攔截這些長程轟炸機,這些大塊頭在大西洋上互相轟擊,但通常以平手收場。到了7月5日德軍發現H艦隊位於西班牙菲尼斯特雷角(Cape Finisterre)東方600公里處朝西北方向行進,幾乎確定會一頭撞上力長斯戰鬥群,雖然受到皇家海軍艦載之海燕式 (Fulmar)戰鬥機攔截,但這架禿鷹轟炸機仍撐到足以稟報英軍艦隊包括航艦皇家方舟號 (Ark Royal)及4艘護航巡洋艦及多艘驅逐艦。

對力長斯而言此戰無法避免,雖然他的空中武力不及英軍,但德軍的水面艦隊佔有優勢,不過這將會是全世界第一場航艦VS航艦之作戰,並無前例可供力長斯參考,他打算盡量拖延時間以便全數之航空兵力可在黃昏時抵達目標,這樣他的俯衝轟炸機可在日落時攻擊目標,接著德軍的水面艦隊將全速衝刺縮短距離尋求夜間砲戰。

齊柏林號由兩艘驅逐艦護航離開戰隊並轉向逆風以放出僅剩的6架Bf109戰機,這些戰機將把剩下的英軍監控機全數驅離,天空淨空後力長斯的戰鬥群便全體轉向東南,一小時後德軍航艦再次迎風釋出所有的俯衝轟炸機,戰鬥群其餘的艦隻則卯足全力朝英軍H艦隊狂奔。

當德軍艦隊離開丹麥海峽時英軍下令數個船團解散逃難或返航,並派出本土艦隊到大洋上保護這些商船,等到威脅過去後分為兩個戰鬥群的本土艦隊向南航行,打算阻擊德軍艦隊任何往北撤回挪威可能性。包圍網已然成形。

英軍H艦隊指揮官索慕維上將(Admiral Somerville)正面臨抉擇,皇家本土艦隊離他還有點遠無法提供立即支援,但他若避戰則力長斯的戰鬥群很有可能就這麼平安地溜進法國港口,倘若真的如此發展,成為南側犄角的力長斯戰鬥群將成為英軍噩夢。雖然H艦隊在火力上居於劣勢,但索慕維得要以大局為重。

此時雙方航艦已經駛入攻擊範圍內,攻擊方案很快就得拍板。然而索慕維上將已占了先機,在德軍戰機升空驅離英軍跟監機時,他派了兩架海燕式戰機接,這兩架戰機躲過了Bf109的追擊,其中一架在日落前1小時回報齊柏林號已轉向並釋出艦載機,其餘主力艦隻則繼續向前衝。

在收到這份通報不久後,皇家方舟號也隨即釋放出所有的艦載機,索慕維上將見識過克里特島之役德軍俯衝轟炸機對光輝號 (Illustrious)、可畏號 (Formidable)航艦造成的破壞,他很清楚若皇家方舟號受到同等級之攻擊,那這些艦載機返航時母艦早已沉入大海。

首先起飛的是長程的海燕式戰鬥機,接下來是較短腿的海颶風式 (Sea Hurricane)戰鬥機,這些戰機往西佔位以攔截來襲德機,緊跟著起飛的是整隊的劍魚式 (Swordfish)攻擊機,這些攜帶ASV雷達、可在夜間攻擊的雙翼機是索慕維的王牌武器,也剛好因為雙翼機的速度較慢,所以等到他們飛到目標時也已經天黑了。

空戰 The Air Battle

齊柏林號搭載的28架 Ju87全數出擊,10架攜帶炸彈、18架攜帶魚雷,攜炸彈的從西側以高度2,000公尺之雲層高度為掩護,攜魚雷的分成兩小隊各9架,一隊由西側藉落日掩護,另一隊從北側以夜幕掩護,德軍沒有多餘的戰鬥機可供護航。

德軍機群攜帶重物數量又佔下風,在30公里外就被攔截的英機打得七零八落,甚至連笨重的海燕式戰機都接連建功,只有10架德機得以穿越防線,但又有4架被英軍艦隻防空炮火擊落。皇家方舟號受到 2枚近至彈輕傷,另 3枚魚雷共擊沉了一艘驅逐艦並擊傷一艘巡洋艦,一架海颶風戰機被擊落,兩架海燕式戰機受損。

與此同時老舊的劍魚式攻擊機在夜空中緩慢地飛向目標,他們沒找到德軍主力艦隻,但卻發現了正在回收僅存Ju87轟炸機的齊柏林號,把握這個良機,3架劍魚式在無干擾狀況下進行俯衝轟炸,有2枚命中彈擊穿甲板在機庫裡爆炸,當火光四起時另3架劍魚式溜進來施放魚雷,有2枚有效命中。這個時候德艦炮手火力全開射擊所有在空目標,擊落了2架劍魚式以及友軍最後一架準備降落的Ju87。

後續的劍魚式中隊發現了德軍水面艦隻,德軍的防禦火力甚為強烈,18架劍魚式被擊落了10架,但英軍攻擊機已以2枚魚雷擊中俾斯麥號、1枚擊中科隆號、3枚擊沉齊騰號,俾斯麥號的航速大為減低,因此構想中之夜間炮戰陷入混亂。

不過H艦隊也未能全身而退,黎明時雙方展開長程炮戰,但英軍的劣勢有稍稍扳回一城,先前德軍偵察機回報的4艘巡洋艦中有兩艘其實是配有15吋主炮的戰鬥巡洋艦卻敵號 (Repulse)和名聲號 (Renown),這兩艘擊中了俾斯麥號並使她再度減速,同時也擊中了格內森瑙號及尤金親王號,但德艦的反擊也擊沉了卻敵號及另一艘6吋炮巡洋艦,皇家方舟號則在向南逃脫途中遭命中兩彈。當天下午英軍勝利號 (Victorious)航艦的艦載機再度攻擊了曾經不可一世的德軍戰鬥群,擊沉恩登號並擊傷俾斯麥號的主舵,此舉使英軍本土艦隊得以追上德艦,在喬治五世號 (King George V)和威爾斯親王號 (Prince of Wales)戰鬥艦的圍攻下,力長斯犧牲了他的旗艦以使其餘德艦得以逃脫。

雷德爾截斷大西洋航線的計畫受到重創,希特勒在盛怒之下暫停了後續航艦的建造計畫,而規劃中的第二支戰鬥群也沒機會成軍了。

史實真相 Reality

二戰德國海軍的航艦航空兵力從一開始構思就有缺陷,選用的航艦噸位太小,艦載機的專業度不足,還沒有承平時期操作經驗就逕行進入實戰階段不太明智。在大西洋上部署戰鬥群的概念確實會對英軍造成極大困擾,史實上俾斯麥號就是被數量優勢的敵艦圍剿,而除非德軍的戰鬥群能很快造成英軍重大損失不然其最後結果大概也會步入史實中俾斯麥號的後塵。

史實中1942年駐紮在法國布列斯特的巡洋戰艦香霍斯特號、格內森瑙號及重巡尤金親王號所形成的威脅和假想小說中差不多,而當希特勒在1942年二月將此三艦撤回德國本土時英軍可是大大鬆了一口氣。北方的孤獨女王鐵必制號 (Tirpitz)戰鬥艦雖然大部份時間都蹲在挪威峽灣裡,但從英軍千方百計如何中和掉鐵必制號的戰力也可以推想若北側真的有一支戰鬥群的話會造成什麼樣的壓力。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直接前往: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