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標題  | 
              
                | voidmagia路人甲乙丙
 
    
 
                2181 Posts | 
                    
                      |  Posted - 01/20/2020 :  13:11:07     
 |  
                      | 現在看起來下一代戰車應該會分三種:M1A2T、M60改(可能會是將戰砲甲車砲塔修改後裝到M60底盤)和戰砲甲車。三者實際的比例未知,但是可以從幾項需求來推算: 
 1. 裝甲優先,最好可以硬扛105mm甚至125mm穿甲彈,但是考慮到M1A2T的造價和重量,顯然不太可能
 2. 機步旅有全旅輪車化的需求,以便快速轉進增援
 
 如果裝甲旅和關指用M1A2T,機步旅用戰砲甲車,則兩者大約要再各採購200輛,金額約1200億(M1A2T 800億,戰砲甲車400億),就沒剩錢買M60改。如果可以擠得出600億的話,再買300輛M60改應該還是做得到。可能的經費來源或許會是停止或減少擴大通用和運輸直升機的規模、減少未來汰換或新增攻擊直升機的規模
 |  
                      |  |  | 
              
                | oneeast00路人甲乙丙
 
    
 
                3579 Posts | 
                    
                      |  Posted - 01/21/2020 :  05:30:44     
 |  
                      | 台灣陸軍的資源.在可預期 海軍/空軍 擠佔壓縮下 .勢必得有取捨.... 如果從 定位來看...
 30噸 履帶輕戰車 & 雲豹砲 & 雲豹 IFV    職能重複
 
 台灣 重起爐灶搞30噸履帶輕戰車的可能性極低...
 如果 當年台灣錢淹腳目時攤在面前賣的 M8 都買不起..
 現在變窮了又怎麼可能有資源 重起爐灶 買新加坡 "圖紙車"?
 
 105輪砲的前景..個人也不看好.
 畢竟 難以說服軍方自己放棄排隊等M1的機會 ,用 裝甲更薄的 MGS 來取代 CM-11/M60 的MBT戰車連.....
 如果 105輪砲 不以 戰車連 為取代目的. 在30 IFV確定要生產 280輛下
 105輪砲 還剩多少空間/用戶?
 
 也該注意到 除了老俄老共有空降/兩棲戰車外
 由於 M551表現..
 從1978 至 MGS 出現(2000)前 ..老美軍方 長期是以 機砲IFV 取代 輕戰車. 承擔比 MBT 次一級的火力裝甲角色
 
  如果有錢的老美軍方能長期忍受 用機砲 IFV 取代 輕戰車
 
 資源有限 更窮的台灣陸軍 , 為何非要在 IFV和 MBT中間 還要多搞一款輕戰車?
 拿 比 M242 更大枝的 Mk44 全面取代 M41 有何不可??
 個人認為 增購 更多 雲豹IFV , 或是直接把 IFV30砲塔 改裝到 M113/CM-21...反而是比較可實現的 "輕戰車" / M41退休 方案
 .......................................
 .......................................
 M60 魔改 & M1A2  同樣的尷尬是職能重複
 
 個人認為現役 M60 / CM-11 頂多只會延壽...
 沒理由用 新車一半 or 1/3 的成本來 魔改出一輛 RPG面前仍然薄皮的改裝車....
 |  
                      | Edited by - oneeast00 on 01/21/2020  05:56:24
 |  
                      |  |  | 
              
                | voidmagia路人甲乙丙
 
    
 
                2181 Posts | 
                    
                      |  Posted - 01/21/2020 :  09:54:20     
 |  
                      | 戰砲甲車最重要的用途是配合整個機步旅的運動速度,它扛不了履帶車的位置,履帶車也扛不了它的位置。30mm機砲超過一定距離很可能就打不穿15式的正面裝甲,大口徑直射反甲火力仍有地位。當然你要用50mm砲和飛彈取代全部也是可以,但是連老美都沒那麼激進 
 改M60最大的兩個好處是成本和重量。逐年改裝和沿用舊零件可以減少後勤成本,避免戰備零件被浪費掉;而且M60的底盤也是台灣唯一能取得的50噸級履帶底盤,換上新砲塔後可以維持在50噸左右還增加防護力。相對於已經增加到70公噸的M1A2T(真的是公噸),一些主戰車維持較能機動的性能很重要
 |  
                      |  |  | 
              
                | puppyoliver我是菜鳥
 
   
 
                570 Posts |  | 
              
                | oneeast00路人甲乙丙
 
    
 
                3579 Posts |  | 
              
                | gera我是老鳥
 
     
 
                6837 Posts | 
                    
                      |  Posted - 03/18/2020 :  01:19:36     
 |  
                      | 160迫的分析要去找書,
 這種重迫砲用起來很麻煩,現在新式彈藥如M982亦可終端接近垂直落下,因此沒必要多此一舉.
 
 迫砲是步兵武器,與砲兵的155砲何干,記者是牛頭不對馬嘴,
 至於軍備局拿81迫在前,大概是這種連級迫砲沒什麼爭議性,也預定要換裝.而120迫意見很多.
 
 269旅,
 偵搜部隊使用幾乎是光著屁股的輕型戰術輪車當偵搜車實在不妥,
 要嘛考慮土改加強,
 要嘛考慮另起新灶.
 
 在營級UAV尚未落實之前,應考慮一代替方案,
 一來讓部隊熟悉UAV的操作與作用,二來如緊急時可代用之.
 應在各旅級其戰鬥(裝/步)營下,旅與各營各配置四套民用規格四軸UAV,日間,5km以上/30分鐘續航力..
 雖然只有日間運用與偵察能力,但是一塊入門踏板,
 否則光靠少數官兵興趣或等到營級UAV配套納入實在不足.
 *(應考慮國軍部隊UAV操作與訓練的法規與實際操作之地域等諸問題...)
 
 連級81迫是應更換.
 
 機步旅M114榴砲實在無法反應當前需求...
 
 步兵訓練與使用裝步車,戰力有提高,足以應付平日衛戍與緊急要求,
 但如正式進入戰爭,明顯需要額外的配置支持人員.
 *考慮的方案,
 以退伍的志願役為備役軍士官搭配動員的後備役,做為"軍勤隊"(約50人),戰時動員並配置到各連...
 (這個意思是說,常備旅營的動員擴編與裝備,彈藥糧秣後勤,交通工具車輛油料都需要進一步整頓)
 
 
 |  
                      |  |  | 
              
                | voidmagia路人甲乙丙
 
    
 
                2181 Posts | 
                    
                      |  Posted - 03/18/2020 :  02:34:31     
 |  
                      |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gera
 
 
 
 在營級UAV尚未落實之前,應考慮一代替方案,
 一來讓部隊熟悉UAV的操作與作用,二來如緊急時可代用之.
 應在各旅級其戰鬥(裝/步)營下,旅與各營各配置四套民用規格四軸UAV,日間,5km以上/30分鐘續航力..
 雖然只有日間運用與偵察能力,但是一塊入門踏板,
 否則光靠少數官兵興趣或等到營級UAV配套納入實在不足.
 *(應考慮國軍部隊UAV操作與訓練的法規與實際操作之地域等諸問題...)
 
 
 
 
 其實紅雀就滿足你的規格了,事實上還更高,而且日夜兩用
 
 軍方去年就規劃紅雀的訓練班,看來目前還在訓練階段:
 https://news.ltn.com.tw/amp/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764005
 
 「官員並明確表示,經過接裝部隊實地驗證,「紅雀二型」無人機符合營連級戰場偵察任務需求,可以納入陸軍地面部隊演習及訓練運用,國防部已要求陸軍及海軍司令部,於陸軍北測中心規劃「紅雀二型」無人機的人員操作訓練班隊,並在三軍聯訓基地加強實戰模擬演練。」
 
 大量採用大概還要一兩年...
 |  
                      |  |  | 
              
                | oneeast00路人甲乙丙
 
    
 
                3579 Posts |  | 
              
                | voidmagia路人甲乙丙
 
    
 
                2181 Posts | 
                    
                      |  Posted - 03/18/2020 :  10:48:03     
 |  
                      | 紅雀和未來的旋翼無人機是兩個不同級別的東西,後者高級得多 
 而且,那種無人機也不是貴在飛機本身(其實也沒多貴,連操控台等周邊一架平均一百萬台幣出頭),上面的保密無線電和光電器材才是貴的東西
 |  
                      |  |  | 
              
                | oneeast00路人甲乙丙
 
    
 
                3579 Posts | 
                    
                      |  Posted - 04/14/2020 :  23:53:19     
 |  
                      | CM-34 首次公開大規模打靶 https://mna.gpwb.gov.tw/post.php?id=8&message=98435
 (轉圖.以便裁剪 縮小)
 
  陣勢不錯.....
 可惜 未公布單位.. 從原文只能 得知是在嘉義附近的南測中心...
 考量到 北部陸軍也有北側...北部/臺北 單位的可能性很低....
 從交期來看 ...剛出廠接裝的車不太可能打靶.
 最早一批直到去年年底(108-12)才交車. 打靶的車 應該就是這一批.圖中的單位 很可能是 高雄(鳳山)步訓部 ..
 那麼. CM-34在中華民國陸軍的定位和使用  就應該是  裝步科 的甲車..而非戰車..
 
 
  相當難得少見的國軍戰甲車閉艙行駛畫面. 可能是步校測考要求比較嚴......
 八觀全景 這樣的奢侈品 果然在量產車上...買不起...
 
 
  
  
 
 |  
                      | Edited by - oneeast00 on 04/15/2020  00:18:29
 |  
                      |  |  | 
              
                | pcgamer我是老鳥
 
     
 
                10503 Posts |  | 
              
                | oneeast00路人甲乙丙
 
    
 
                3579 Posts |  | 
              
                | ian125我是老鳥
 
     
 
                8794 Posts | 
                    
                      |  Posted - 08/28/2020 :  14:33:21         
 |  
                      | 不要想那麼多,美國海陸的AAV也是屬於師部的登車大隊,再分散派遣到各個MEU或MEB |  
                      |  |  | 
              
                | LUMBER我是老鳥
 
     
 
                Taiwan8485 Posts
 |  | 
              
                | sun路人甲乙丙
 
    
 
                1541 Posts |  | 
              
                | 冗丙版主
 
     
 
                Taiwan16266 Posts
 |  | 
              
                | JonJon路人甲乙丙
 
    
 
                3586 Posts |  | 
              
                | davidboy路人甲乙丙
 
    
 
                3855 Posts | 
                    
                      |  Posted - 09/17/2020 :  10:12:10     
 |  
                      | 液压管破裂,失去转向助力了,小毛病。 
 不过这个驾驶员得练练上肢力量了。换成人家T34,T55的驾驶员,什么是助力?
 
 |  
                      |  |  | 
              
                | JonJon路人甲乙丙
 
    
 
                3586 Posts | 
                    
                      |  Posted - 09/17/2020 :  10:43:27     
 |  
                      | 人家俄國人可以用榔頭敲操縱桿,國軍可不能用榔頭敲方向盤阿XD |  
                      |  |  | 
              
                | waffe我是老鳥
 
     
 
                7557 Posts | 
                    
                      |  Posted - 09/17/2020 :  12:18:36     
 |  
                      | 不要開玩笑,能用蠻力轉向的那是直連的設計,也就是用槓桿或是鋼索做中介操控裝置直接連接著檔位或是方向控制,但若是全動力的那助力裝置或是控制器故障你根本就無法去控制了。像現在的汽車很多都是數位油門,你油門不像以前連著化油器而是透過一個控制器在由電腦下指令給油門控制,要是那個給油的裝置壞掉你油門踩到死也不會走。還有一種類似半助力的槓桿與鋼索中間有動力輔助,平時可以讓駕駛省力但要是助力裝置壞了那也能控制,但也就變得很費力。 |  
                      |  |  | 
              
                | davidboy路人甲乙丙
 
    
 
                3855 Posts | 
                    
                      |  Posted - 09/17/2020 :  15:20:59     
 |  
                      | 不是敲操纵杆,是敲档杆,苏联坦克的一档升二档特别难,在解放军,过去59驾驶员如果能在行进中连续一二档切换五次还是六次不停车,是可以立功提干部的。 
 云豹的方向盘和转向拉杆应该还是机械连接的,只是有液压助力而已。军用车辆,又没有自动驾驶的需求,很少看到有线控转向SBW的案例。
 |  
                      | Edited by - davidboy on 09/17/2020  16:03:02
 |  
                      |  |  | 
              
                | JonJon路人甲乙丙
 
    
 
                3586 Posts | 
                    
                      |  Posted - 09/20/2020 :  13:21:10     
 |  
                      | 突然想起來,雲豹駕駛轉不動方向盤應該跟前兩輪的轉向連動有關 沒有液壓助力的話,那就代表要一人之力轉動前四個輪子方向,
 雲豹又是20噸的大車,那可是用盡洪荒之力才能轉的動阿,可惜雲豹不像B-17那樣,還有副駕駛可以幫忙轉XD
 |  
                      |  |  | 
              
                | oneeast00路人甲乙丙
 
    
 
                3579 Posts |  | 
              
                | cph0516我是老鳥
 
     
 
                6847 Posts | 
                    
                      |  Posted - 11/04/2020 :  05:57:15     
 |  
                      | 甲車最大問題是妥善率 M113構造簡單到台灣都可以仿製
 有想一下
 AVV7只能外購的原因嗎?
 
 一樣都是薄皮嫩雞
 |  
                      |  |  | 
              
                | davidboy路人甲乙丙
 
    
 
                3855 Posts | 
                    
                      |  Posted - 11/04/2020 :  09:57:33     
 |  
                      | 美式两栖车都是可以做二十几个人的中巴车,而且为了储备浮力,陆地驾驶视野很差,还是专职做两栖登陆比较好,做步战车,特别是城市战中,一不留神就进退不得。。 
 在伊拉克纳西里耶战役,USMC的AAV7一口气被人干掉8辆,太脆了。
 |  
                      | Edited by - davidboy on 11/04/2020  09:58:20
 |  
                      |  |  | 
              
                
                |  標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