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一向的主張,反無人機體系要參照防空體系,只是射程與武器口徑要調一下. 最原始的防空武器,就是步兵手中自衛用的步槍機槍,替師部軍部防禦的炮兵75小姐,保衛己方整個戰場與國土的攔截機,以及倒過來讓敵方要防禦的轟炸機/攻擊機/空優戰鬥機. 後來機槍發展成快炮,75小姐演化成多種射程的點防空飛彈與機動性區域防空飛彈,攔截機發展成固定式區域防空飛彈,空優機則一如既往,缺一不可,只是步兵因為不可能隨身背超過1000發12.7mm甚至20mm以上彈藥,所以步兵防空武器搞出肩射飛彈,引發防空炮有沒有必要的爭議,但大部分士兵碰到飛行器,其實還是用步槍,肩射飛彈數量真的有限...... 這樣來看狀況就比較明瞭,廉價攔截飛彈或攔截無人機終究會肩射飛彈化或戰鬥機化,而且等同時肩射防空飛的肩射/單人背負廉價攔截飛彈,也會與肩射飛彈有同樣毛病,目標搜索追蹤鎖定射控計算作業,通通靠人腦人眼人耳,想連線,則管制系統層級還比機動防空炮車高一階,防空炮最終還是會生存在區域防禦系統與單兵防禦系統的夾縫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