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 O P I C R E V I E W |
| darkmoon |
Posted - 07/14/2008 : 19:38:42 小弟最近查了一些近代火炮資料,發覺輕量化的155mm45倍徑火炮在1970年代末期才開始廣泛使用,而70年代前期的155mm大多極限是39倍徑(少數無視重量的可以衝到45倍徑)頂多預留升級空間,然後到90年代以後才開始往52倍徑發展
在39倍徑以上的火炮原料以及加工上是因為什麼因素所以會使得使用時間會延後39倍徑將近20年的時間?還有當年西方國家為了突破這技術極限花費了多少成本在更換生產設備上面? |
| 1 L A T E S T R E P L I E S (Newest First) |
| dasha |
Posted - 07/15/2008 : 08:17:16 技術與作戰模式的改變都有.二戰空軍對地支援的技術成形後,除了核子砲彈早期因為彈頭因素要再搞大砲以外,一定距離以外的敵人叫飛機來炸就好,火炮之類需要支援的範圍就限制在半小時一小時能推進的範圍內,超過的話只是製造自己運用上的麻煩. 而後來直升機與多管火箭冒出頭,火炮也不用在廣面積壓制上了,而是要做精準的點火力支援,這時火炮本身的準確度,包括火砲彈道問題,以及觀測班的目標方位回報精準度問題,就都成了新的限制,限制火炮射程的發展.非北約華約國家因為空軍不強,叫飛機是十叫九不到,所以還有發展長程火炮的動力,如南非,但主要武器外銷國幾乎都是北約華約國家,他們就沒興趣生產長程火炮,所以市面上的相關貨色也就少了......
吉屋出售 台北市基隆路二段套房,近台大及捷運,附近有黃昏市場,生活機能便利. http://www.hbhousing.com.tw/web/A002/index.asp?module=search&file=Detail&No=Z087382%20%20%20&AID=A002 台北縣板橋市大觀路一二樓公寓,接近國小至大學各級學校及公車總站,離捷運及板橋車站不遠. 詳情請洽0931043559田小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