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O P I C R E V I E W |
kumachan |
Posted - 03/22/2009 : 00:47:17 輕型空降驅逐戰車"飛鼠" , 21世紀的Hetzer. 設計特點: 超傾斜裝甲,超低車高,大面積傾斜側裙,低雷達可視度外型.
名為驅逐戰車,目標自然是對抗裝甲戰鬥車輛. 空降作戰中,敵方首先反擊的地面部隊,通常不是戰車, 而是高機動性的輪型或輕型履帶IFV,APC... 本戰車的假想敵為敵軍的快速輪型IFV,APC裝甲車,各式輕裝甲車. 因此要求裝甲必須能防禦30mm機砲,正面甚至能防禦40mm機砲. 火力也必須超越IFV, 至少在敵方重型戰車部隊到達前, 己方部隊地面戰對抗BMP,將有直射火力與防禦力的雙重優勢.
設計團隊為了在有限重量的限制下,盡可能增加防禦力, 若採正常的戰車設計必定無法達成重量要求, 必須採用更緊緻的設計, 因此減少人員數,採用雙人座艙,前後配置,前方駕駛,後方車長兼射手. 座椅類似戰機上的一樣呈傾斜狀,以壓低車體高度. 採用電子座艙,必要時一人也可以勉強操作.
為了增加存活性,將柴油增壓引擎, 置於正面楔型車體的傾斜裝甲後, HEAT和APFSDS穿透前裝甲時仍必須再穿透引擎組件,因此人員可以得到 更多保護.
主武裝: 40mm/L80 加長倍徑超高初速機砲. (這是40mm/L70的次世代高初速改良型,大部分彈藥可通用) 採電力驅動,半迴轉型砲塔, 只可左右各30度轉動. (因為車體太輕不夠穩定,設計上不考慮側向或向後射擊的可行性) 採自動裝彈機,以節省人力. 使用40mm APFSDS時1000M可穿透150mm RHA 副武裝:7.62mm同軸機槍
主砲類似Bofors L/70, Bushmaster IV , http://www.atk.com/customer_solutions_armamentsystems/cs_as_gs_40mm_b.asp 但計畫將砲管延伸到L80 ,暫稱Bushmaster IV++ 估計主砲總重約400KG(不含其他附屬設備)
可使用新式40mm 3P彈藥 http://www.dtic.mil/ndia/2003gun/boren.pdf 裝彈數300發, 單發重量2.5Kg. 總彈藥重0.75噸.
側視裝甲安裝角度圖
正面裝甲: 60mm RHA + 中空裝甲油箱. (將輔助油箱設置於正面中空裝甲中,以節省寶貴的車體空間) 正面車體下部裝甲傾斜度45度,對動能彈相當於90mm RHA. 正面上部車體75度的超大傾斜,使其局部防禦力相當於224mmRHA等級. 砲塔正面也有60度的傾斜角度,對動能彈相當於120mm RHA.
側裙延伸到車體上方,10mm RHA,45度傾斜側裙可以防禦7.62mm機槍射擊. 側面裝甲則約30mm鋼板,傾斜45度,相當於45mm RHA的防禦力. 側面整體防禦力可以承受25mm機砲射擊. 側裙與車體間有100mm~150mm間距可降低RPG7等HEAT彈的噴流威力.
側裙與車體間夾縫,預留了模組裝甲塊插槽. 必要時可以將ERA反應裝甲塊模組, 放到側裙與車體之間, 可進一步增加防禦力,而不影響低可視度外型. 但重量會上升,機動力也會稍有影響. 或是可以置入空心的輕量化塑膠模組,用來增加渡河的浮力.
可拆卸的傾斜度45度裝甲油箱
由於車體非常小,不能指望裝甲不能甚麼都完整保護, 只能優先考慮人員與彈藥的安全, 因此在車體後方裝置兩組"外部油箱"
外部油箱本身只能防7.62mm機槍射擊. 設計上將會優先使用後方外部油箱,用完然後才使用車體內的油箱. 空的外部油箱本身也可以當作後方的中空裝甲. (如圖,右後方裝甲油箱卸下的示意圖) 油箱總厚度約250mm(內側8mm外側10mm裝甲),傾斜45度, 約可消耗HEAT彈380mm的等效RHA貫穿力. 可拆卸的油箱也利於快速補給.
-------------低可視度設計------------- 本身利用平整的側裙,掩蓋複雜的車體線條履帶陸輪. 前方引擎經由兩側的側裙遮蔽分散其高熱廢氣. 前方中空油箱裝甲也可以有限度的隔離部分引擎熱量, 車體裝甲造型也盡可能考慮低雷達可視度設計, 雖然不足以稱為匿蹤戰車,但應可以降低被電子偵測裝置察覺的有效距離, 這多種低可視度設計應是為了防備具備毫米波雷達的武裝攻擊直升機.
設計上不利之處: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由於砲塔很小, 不重要的東西都要往外放,只受輕裝甲防護. 所以7.62mm同軸機槍及機槍彈藥不是在砲塔裝甲內, 而是放在包住砲管的寬大的輕裝甲雷達匿蹤包夾內, 善用低可視度匿蹤需求而產生的多餘空間. 缺點是彈藥打完必須在車外裝填,而且裝卸不易. 這是車體過小不得不接受的缺點.
由於砲塔太過矮小, 因此火砲俯仰角限制比較大, 這一點也是車身低矮的先天缺點,除非是靠底盤用液氣壓懸吊作仰角調整, 否則無法解決.
全 長 5.5公尺 全 寬 3.0公尺(含側裙裝甲) 車 高 2.0公尺 戰鬥重量: 14噸(使用鋁合金履帶與陸輪)
不含油彈副屬裝備,空重預估8.5~9.0噸 一架C-130H可以運輸2輛輕驅逐戰車 |
25 L A T E S T R E P L I E S (Newest First) |
puppyoliver |
Posted - 10/26/2023 : 19:43:43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umachan
⋯⋯
名為驅逐戰車,目標自然是對抗裝甲戰鬥車輛. 空降作戰中,敵方首先反擊的地面部隊,通常不是戰車, 而是高機動性的輪型或輕型履帶IFV,APC... 本戰車的假想敵為敵軍的快速輪型IFV,APC裝甲車,各式輕裝甲車. 因此要求裝甲必須能防禦30mm機砲,正面甚至能防禦40mm機砲. 火力也必須超越IFV, 至少在敵方重型戰車部隊到達前, 己方部隊地面戰對抗BMP,將有直射火力與防禦力的雙重優勢.
⋯⋯
主武裝: 40mm/L80 加長倍徑超高初速機砲. (這是40mm/L70的次世代高初速改良型,大部分彈藥可通用) 採電力驅動,半迴轉型砲塔, 只可左右各30度轉動. (因為車體太輕不夠穩定,設計上不考慮側向或向後射擊的可行性) 採自動裝彈機,以節省人力. 使用40mm APFSDS時1000M可穿透150mm RHA 副武裝:7.62mm同軸機槍
⋯⋯
全 長 5.5公尺 全 寬 3.0公尺(含側裙裝甲) 車 高 2.0公尺 戰鬥重量: 14噸(使用鋁合金履帶與陸輪)
不含油彈副屬裝備,空重預估8.5~9.0噸 一架C-130H可以運輸2輛輕驅逐戰車
歐美現役/退役空降戰車:
(1) 美國M551空降戰車(註1): 車重15.2噸,152mm主砲,可發射砲射飛彈,裝甲薄弱。
(2) Wiesel豆戰車(註2): 車重2.75噸,有一款原型車搭載30mm無後座力機砲(註3),裝甲薄弱。
其實空降戰車的火力不弱,只差裝甲, 這部分可以參考FCS(未來戰鬥系統)的電池裝甲(註4), 在底盤前方放鉛酸電池,不需極端傾角的裝甲, 再採用遙控砲塔裝無後座力機砲,就可以省下一堆裝甲重量。
參考資料: (註1) M551空降戰車(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M551謝里登輕型坦克 (註2) Wiesel豆戰車(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鼬鼠_(装甲车) (註3) 30mm RMK30無後座力機砲(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萊茵金屬RMK30無后座力轉輪式機炮 (註4) FCS車身透視圖(維基百科):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4/Future_Combat_Systems_Manned_Ground_Vehicles.png/1920px-Future_Combat_Systems_Manned_Ground_Vehicles.png |
kumachan |
Posted - 10/02/2015 : 09:28:06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puppyoliver 直接用「BMD-4」不就行了?為甚麼要另外設計一款同類型的東西
沒有不行,只是定位稍有不同. 各國都有很多甲車,位甚麼不用一種去統一? 因為美國不可能去跟被制裁的俄國買..... 而且這是架空......不是要你真的去做一系列空降甲車.
不過現在流行機降+飛行戰車. 這款前置引擎強化正面防禦的空降甲車家族概念純粹設計好玩的. 老美空優會直接炸掉周圍有砲有裝甲的敵車,其實也不很在乎防禦力了. |
puppyoliver |
Posted - 09/29/2015 : 18:07:46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umachan
輕型空降驅逐戰車"飛鼠" , 21世紀的Hetzer
全 長 5.5公尺 全 寬 3.0公尺(含側裙裝甲) 車 高 2.0公尺 戰鬥重量: 14噸(使用鋁合金履帶與陸輪)
不含油彈副屬裝備,空重預估8.5~9.0噸 一架C-130H可以運輸2輛輕驅逐戰車
直接用「BMD-4」不就行了?為甚麼要另外設計一款同類型的東西?俄國的「BMD系列」都有考量空運需求,直接從這個系列參考比較快。
參考資料: (1)BMD-4(維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wiki/BMD-4步兵戰車 |
e4566547 |
Posted - 07/19/2010 : 17:51:37 利劍 最初的平台是用來除IED的樣子
我記得之前D台有它的展示影片 |
kumachan |
Posted - 07/19/2010 : 17:03:26 這東西不知是真是假. 很像我的搖控武裝偵搜載具, 不過他是履帶型的應該會更穩. http://bbs.tiexue.net/post_3729773_1.html |
qaz9491 |
Posted - 05/05/2010 : 13:23:16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r Evil
http://www.military-today.com/apc/black_knight.htm
這台前衛的輕坦客
以影片上的數據為準
車長車寬各剛好比你設計的少五十公分~車高同樣也是兩公尺~
車重比你的少兩噸
算是跟你設計的同級~不過人家只有25mm的主砲~
你多出來的兩噸都拿去強化裝甲了~
主砲是30mm的 Mk-44鏈砲. |
ian125 |
Posted - 11/21/2009 : 10:27:40 FCS裡面就有一項"騾子"UGV(縮寫正好是Mule,全名忘了)
主要是用來搬東西的,屬於後勤單位 只是也有裝武器的衍生型就是了
------------------------ http://ian125.pixnet.net/blog/ 賽可與他愉快的夥伴們的創作物倉庫 http://www.pixiv.net/member.php?id=479051 ↑個人的pixiv
就多多支持吧...<O> |
oops |
Posted - 11/20/2009 : 23:30:35 書上看到電駝獸時總覺得這東西好像有點...不對? 附加幾個(模組化)功能會不會比較好? 簡單就好,比如說磁力掃雷(所以無磁雷就代替主人死吧), 巷戰拐角槍,無線電/中繼台,無線電視偵查,60迫砲車台,簡單說就是人攜裝備也可以在 駝獸上無/有線遙控操作(60迫遙控就算了,駝砲駝彈藥就好) -------------------------------------------------------------- 話說駝獸在大學生當中是種可憐生物.... --------------------------------------------------- 不過這東西的地形適應能力不盡然完善 輪型城市/山地會有麻煩,足型續航可靠不知如何 另外電力在強也不過以日為單位計吧
到頭來好像變成摩托/裝騎單位的少爺玩具 有急需的傘兵,遠距偵蒐(LR啥的..詳細希望),彈著觀測,特戰根本拿不到好處 |
kumachan |
Posted - 10/22/2009 : 20:26:12 http://taiwan.cnet.com/crave/0,2000088746,20142238,00.htm 電力驅動駝獸 |
kumachan |
Posted - 06/26/2009 : 18:33:19 應該是最早使用民用汽車引擎的裝甲車. http://en.wikipedia.org/wiki/Ford_Three_Ton_Tank 使用Ford T型車的引擎. |
dasha |
Posted - 06/11/2009 : 10:56:42 油門控制不管多精細總是有時間遲差,那會搞死你的車與人--保證一票暈車. 還有,雙引擎串聯/並聯的齒輪組設計複雜度,基於保護引擎與減低齒輪組耗損,都很高,通通轉動發電機複雜度會低很多,而且車上的各種電子系統供電也會順暢很多,電子系統的無時差控制也是很簡單的問題.
吉屋出售 台北市基隆路二段套房,近台大及捷運,附近有黃昏市場,生活機能便利. http://www.hbhousing.com.tw/web/A002/index.asp?module=search&file=Detail&No=Z087382%20%20%20&AID=A002 台北縣板橋市大觀路一二樓公寓,接近國小至大學各級學校及公車總站,離捷運及板橋車站不遠. 詳情請洽0931043559田小姐 |
rockitten |
Posted - 06/11/2009 : 09:32:36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umachan
我是想要這樣的動力配製方式
空降部隊都是突然丟到敵軍戰線後面,沒辦法撤退也很難獲得增援. 希望這種設計可以大幅增加戰車的存活率.
(變速等齒輪裝置,是兩邊各有一組,跟引擎沒有關係).
trust me, the complexity and size of the gear box and transmissions will make you prefer using electrical motors to do the jobs....... - Also, at least electrical motors can use solar energy or domestic supplies to recharge, which reduce logistics demands a little bit....
小貓不會作模型,小貓只愛玩模型;看似小貓玩模型,其實模型玩小貓: A B 補土白膠條,樹脂改套蝕刻片;凹線凸線凹凸線,乾磨水磨銼刀磨; 水性油性消光漆,乾掃手掃噴槍掃;模型一盒三百幾,零件一堆三千幾; 多買多作進步多,買了不作口水多;花錢耗時傷精神,小貓是隻敗家喵。 |
閒遊之人 |
Posted - 06/10/2009 : 23:27:32 問題是被爆掉的引擎傳動軸紐曲卡死的機會很大耶 甚至被打斷都有可能~~ |
kumachan |
Posted - 06/10/2009 : 16:31:49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bensonn1
有一點高低搭配感覺也不錯,假如說是空降戰車那表示應該是進入敵軍陣營當中,極有可能會遇到複數的敵人裝甲 假如說有反戰車飛彈可以在雙方交戰距離之外先擊破個幾台導致敵方隊形被打散再用裝40MM的APC逐一擊破敵軍裝甲 而且假如不小心遇到敵軍主力戰車才有辦法處理
我想這應該很簡單,把可攜的反戰車飛彈直接架在APC型車頂就好了. 不需要另外設計一種飛彈型的車體. 這樣搭配上的自由度比較好,如果懷疑空降的戰場可能有主力戰車,再裝上去. 免得生產了專用飛彈型車體,卻沒有發揮的機會,白白浪費了一輛車. |
kumachan |
Posted - 06/10/2009 : 15:46:34 我是想要這樣的動力配製方式
基本的2.2L引擎組件幾乎和一般民用柴油汽車相同以降低生產研發成本, 但小部份零件是特製的,例如把4缸柴油引擎的動力軸加長, (一般引擎的軸不用兩邊都伸長到外面,所以這4缸引擎可能要用到6缸的軸) 兩引擎中間有一個構造簡單連結裝置. 靠紅色的機構把兩根動力軸變成一根. 正常時,那連結裝置是不作用的, 紅色那一塊會"抽走". 所以正常時兩個引擎的動力完全互不相關. 一個驅動左履帶,一個驅動右履帶. 當其中一個引擎損壞時,壞掉的那個引擎就關掉. 用連結裝置把兩根動力軸變成一根,讓單一引擎驅動. (推重比會只剩一半,不過至少還能動還能打...) 所以沒有兩引擎動力協調的問題. 要嘛是各跑各的,要嘛就是單引擎模式.
這切換只有特殊狀態下會用到,構造簡單就好. 這切換過程可以人工或電力機械輔助,當然這都是在關機狀態下進行. (如果要行進間切換恐怕會把設計變的很複雜,沒必要) 只要求它被正面擊破後,該戰損車輛還能在短時間維持戰鬥能力. 敵軍很難一次打擊就讓這車輛永遠退出戰鬥. 可能很意外明明打完一輪,而對面的可用戰車還是一樣多....XD
空降部隊都是突然丟到敵軍戰線後面,沒辦法撤退也很難獲得增援. 希望這種設計可以大幅增加戰車的存活率.
(變速等齒輪裝置,是兩邊各有一組,跟引擎沒有關係).
|
ki1 |
Posted - 06/07/2009 : 19:26:32 英國人WW2的時候搞過兩台柴油引擎驅動戰車 (馬蒂爾達2) 其中一個缺點就是兩個引擎的不同步使得變速裝置傷很大 --------------- 不過這似乎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畢竟老美甚至搞過5台引擎並聯的戰車(M4的某個次型) ---------------- 另:以下這台車的配置也是2引擎各管各個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f/Mk.A_Whippets_in_Japanese_service.jpg
不再是國中生 |
閒遊之人 |
Posted - 06/07/2009 : 00:39:26 也就是一顆引擎驅動一邊的履帶 但如果一棵爆了怎辦 比如b引擎毀了 a引擎要如何驅動自己的a履帶與b履帶? 電動的沒差只要電線還有通就行 那非電驅的不就要靠額外變速等齒輪裝置~~ 感覺成本壓不下來 |
bensonn1 |
Posted - 05/31/2009 : 00:19:21 有一點高低搭配感覺也不錯,假如說是空降戰車那表示應該是進入敵軍陣營當中,極有可能會遇到複數的敵人裝甲 假如說有反戰車飛彈可以在雙方交戰距離之外先擊破個幾台導致敵方隊形被打散再用裝40MM的APC逐一擊破敵軍裝甲 而且假如不小心遇到敵軍主力戰車才有辦法處理
聽說是師大附中軍研社的 http://www.wretch.cc/blog/bensonn1992 |
kumachan |
Posted - 04/23/2009 : 15:44:30 我也是覺得好像不必事先把兩具動力同步的很精準. 戰車速度不快,行車電腦根據方向盤的指向, 即時分配兩邊電子油門的強弱就差不多了. 行車電腦知道兩邊隨時的轉速差異,自動微調油門讓動力輸出一致. 不會因為右邊引擎比較順,轉速拉的快,就導致車子一直往左轉圓圈. 那是沒有電子輔助,完全機械直接驅動的時代才可能發生. 電腦微調油門的小差異就可以維持直線前進. 設計上比較類似一般車輛,應該比引擎發電+電機驅動要有效率.
我想的操縱是像汽車一樣, 方向盤+1油門+1煞車+自手排. 駕駛決定方向盤指向和油門強度,該怎麼分配兩邊油門就交給主機去控制. 比較容易學習,甚至應急時未經訓練的組員也勉強能開, 只是不熟悉車輛操縱特性.
|
kumachan |
Posted - 04/23/2009 : 15:25:44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oops
單具大型引擎橫置不也能達到同樣效果? ..........而且suv用的引擎應該有適合的排氣量
這兩個願望有點矛盾. 2具2.2~2.4L的動力相當於需要一具4.5~5.0L. SUV的引擎通常不夠大...你可以找到一堆2.0L~2.8L的廉價柴油引擎. 但是4.2L以上大型引擎就選擇極少而且昂貴. 因為民用車SUV根本不需要這麼大的動力. 所以用二具小的比較適合這設計的需求,便宜又有現貨.
用二具還有耐戰損的考慮....正面被火箭彈打穿前裝甲和一具引擎後. 還有備用引擎能撐著,機動力雖然下降但至少戰鬥能力還在. 敵方要真正摧毀這隻部隊就需要進行更多次打擊. |
oops |
Posted - 04/19/2009 : 20:51:11 插個嘴,我當駕駛兵的時候(cm-11)有的車演訓期間來不及細部調整,走不了直線 駕駛兵直線前進時都是自行用操作桿人腦調整,這輛apc左右動力平橫也許不必調整 的很精細也沒問題? 另外想到用兩具引擎來增強防禦的問題,單具大型引擎橫置不也能達到同樣效果? 至於民用引擎技術通用的部分,現在高油價時代世界各大廠都有柴油引擎可選用, 至少歐洲車市最晚10多年前就開始柴油化,柴油車比率幾乎有40%, 而且suv用的引擎應該有適合的排氣量 |
閒遊之人 |
Posted - 04/19/2009 : 03:45:58 不過可以靠電池來產生更大的瞬間出力~~ 個人也想過把電池當複合裝甲的一部分 甚至把電解液換成墮性炸藥~~ |
SleeplessPrometheus |
Posted - 04/19/2009 : 02:35:46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umachan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SleeplessPrometheus 這個引擎室的大小塞不下兩個2.2L柴油引擎的~柴油不同汽油的引爆原理所以引擎本體大多了~而且兩顆引擎都還要有各自獨立的散熱水循環系統與啟動系統~ 雙引擎的同步調校很難也很麻煩~要雙引擎倒不如單獨一顆6到8L的V8引擎比較好 要低矮的話可以考慮水平對臥六缸~ 柴油機的散熱是吃很大的東西~
絕對有可能,要看你用甚麼引擎. 如果是V10或V12當然有困難. 但V8,V6是輕而易舉. http://mdc-blog.blogspot.com/2007/12/sep.html 這車更小,早就有辦法裝兩具引擎在車頭. 同步調教早就能做到.
我是考慮水平對臥V6沒錯,基本上是汽車上的商用現貨. 不裝渦輪增壓以節省體積, 尺寸是能在一般汽車的引擎室塞入的小尺寸.
單具大排氣引擎的體積會比較大(主要是擔心高度), 兩個小引擎比較容易做到低矮構型. 而且雙引擎是為了生存性,與costdown.
4.0L~8.0L的大型Diesel引擎, 已經太高檔產量稀少不容易找到便宜的民用型. 而我要的是低成本的已大量生產現貨,不怕零件停產. 是到處都能找到互換零件的可靠民用引擎. 2.0L~2.4L顯然是最多產量的民用柴油引擎. 我不追求大馬力,所以可能是找2.3~2.4L的設計, 但是汽缸壁保留厚一點,只做到2.0~2.2的容積. 這樣會比較耐用可靠.
其實正常情形下2引擎是不打算同步, 而是兩引擎各自負責一邊動力,不做分配. 當然這缺點是無法將所有動力用在一邊. 但我認為這無所謂,沒有必要把成本與重量用在這上面.
雖然有設置動力同步分配的裝置. 但其實只有單邊引擎損壞時才會用到. 設計上完全不考慮把兩具引擎動力集中分配的可能性, 以降低動力箱的設計難度. 所以其實這時還是不做同步.....而是當成單引擎來驅動兩邊驅動輪.
SEP那車是電驅的~電驅跟一般的引擎/變速箱的驅動方式是兩碼子事 你要用傳統的引擎變速箱的方式做動力傳遞~引擎一定要同步~ 引擎同步不是只有油門同步就可以了~轉速要同步~噴油頭要同步~活塞行程順序要同步(曲軸同步)~ 這不是做不做的到的問題~而是很難調~會浪費很多的維修時間在調這個~ 別說曲軸不同步的話車體會被引擎的燃油爆發力道震到抖很大~如果你最基本的動力輸出不同步的話~你變速箱的齒盤就會只吃一邊的力道而已 引擎/變速箱的方式搞雙重引擎的難處在這邊~倒不是啥科技性的問題 大多數的內燃機引擎都是用偶數汽缸~以及四行程理想為四倍數~V型夾多少角等等~這都跟引擎產生的震動以及曲軸角度產稱的動力輸出線有關
而你說"其實正常情形下2引擎是不打算同步, 而是兩引擎各自負責一邊動力,不做分配."" 而這正是一定要調到同步的最根本的原因 你講這樣引擎不會吃單邊~但是吃單邊頂多也是動力輸出不彰而已 但是如果你這樣一個引擎拖一邊~不同步的後果就是你這台車連直線都不能走 只會蛇行或是繞圈圈~輪車還可以用轉向輪修正~履帶車就沒這東西~ 履帶車要原地迴轉~就是一邊履帶前轉~一邊履帶反轉~
所以你這要用兩個引擎~還是得用電驅~ 用了電驅利多多~一來不用變速箱~二來不用調校引擎到同步~三來也不用考慮變速箱設計繁雜的問題~四來好檢修~五來也不用管動力傳導線的設計(雖然你的圖上根本沒這東西)~六是一定可以做到雙備援的程度~七是對重車體來說電驅的短距加速度反倒比較快~這從電火車跟柴油火車的加速性就可以看的出來 而使用電驅的缺點只有發電機的能量轉換效果不好而已
|
kumachan |
Posted - 04/18/2009 : 18:25:40 電驅的效率遠不如直接驅動阿, 能量經過太多次轉換了. 而且體積又會增加. 如果兩個引擎都掛了, 這台車也早該放棄了. 戰場上到這種地步也沒辦法修了.
|
閒遊之人 |
Posted - 04/17/2009 : 23:52:31 你乾脆搞電驅還比較輕鬆 動力分配也容易 兩棵引勤屁了還能靠電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