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登入名稱:
密碼:
記住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論壇首頁
 軍事嗜好區
 幻想武器
 無人戰鬥伴隨系統UCGV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作者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gera
路人甲乙丙

5386 Posts

Posted - 05/20/2018 :  23:09:04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簡單的說就是具作戰能力的UGV.

第一代規格,
以現貨皮卡改裝的UCGV,譬如FORD F-150 Raptor的底盤.
它有三種駕駛模式,
一為自動駕駛-哨戒模式,可以指定在某區域內設定定點或機動哨戒與巡邏,對可以狀況自動發出警報或是直接攻擊.
由於有敵我辨識問題,通常比較少用.
二為追隨駕駛,可以指定追隨一輛目標車,然後自動駕駛追隨,這種模式可以組成一長列的車隊,也運用在後勤補給上.
三為遠端駕駛-控制模式,由操縱台的操作員進行遠端操縱,範圍大約是5~10km,視資料鍊的有效距離而定(無中繼情況下).
這也是主要的戰鬥模式.

車上由一個裝甲外殼套上,駕駛座與副駕駛座仍然存在,必要時仍可手動駕駛與搭載人員.
後座是車上的系統核心,包括通訊資料鍊的無線電機與額外的電池等等.
車斗平台比原車短,與悍馬一樣有個裝甲罩,裡頭裝的是彈藥與補給或是步兵伴隨系統.

武裝只有一具雙武器RWS,它的底座左右各有五具煙霧彈發射器.
通常是50榴彈機砲/通用機槍,
或是中型格林機槍/ATGM等等.

操縱系統,要能設置在甲車上,有上下兩個顯示器,控制系統,資料鍊通訊系統等等,
有一個操縱台,但主要使用遊戲控制手把來操作.

戰砲排四輛戰砲車,五員中的二員裝彈手,其中一員改為UCGV操縱手.
因此戰砲排會配置四輛UCGV.

機步排的APC,由車長席負責操作UCGV,
因此APC上有駕駛,車長(兼UCGV操作手與副班長),砲手,
下車班仍是班長加二伍(七員).
機步排調整為APC三輛,搭配UCGV三輛,另有IFV二輛.
(原來排長與通信兵與狙擊伍挪至第二輛IFV)

gera
路人甲乙丙

5386 Posts

Posted - 05/21/2018 :  21:46:34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步兵伴隨系統 野驢
由BIGDOG發展而來,但使用全電力驅動,用於伴隨步兵執行戰鬥任務.
它必須克服大部份地型,特別是樓梯.
必須有足夠的感測器用於偵察與執行任務.

武裝,
一挺背負式RWS的通用機槍.
一根氣動鎚,用於破門.
剩餘的負重量於於攜帶彈藥補給.

控制系統,
由一個手臂控制器加上控制手套,以及控制用資料鍊組成,
控制員(班長)使用控制器,手勢與聲控來控制野驢.

支持系統,
可用充換電池模組充電,或是在UCGV上的充電座充電.
野驢由機步排配置的UCGV運輸與充電,
每個下車步兵班都配置一具.

做為第一代系統,野驢充為步兵班中的馱驢與火點,也兼偵察,在城鎮戰中可以有效降低人員傷亡,
對於人員不足的軍隊,使用無人機戰鬥是一種必然,七人步兵班的第八個機兵成員.

Go to Top of Page

VirginFaust
我是菜鳥

329 Posts

Posted - 05/22/2018 :  11:52:13  會員資料 Send VirginFaust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就野驢作為城鎮戰尋路者的角色,它應當更接近一種高速、重裝化的拆彈機器人.

未來潛在目標都應視為有部屬電磁反載具/高爆反人員機雷的能力,
那麼野驢的需求就是針對性在此類威脅下存活,並且投射類似性質的失能射彈對應敵步兵.
可能的話選擇掛載死眼類型的偵測組件來偵蒐大口徑狙擊槍的攜帶者,關鍵部位有抗損能力;

具攀登大坡度與建築物樓梯的能力雖很好,但非絕對必要,
它只需要針對可疑跡訊進入自身破牆彈/失能彈的作用射程,一旦敵目標出現對其開火,
考慮初期技術對重量的敏感性,進入機槍對射不一定是優勢選項,後續的清掃火力完全可以由跟進的無人機或步兵來投射
它的獵犬定位必需不斷探勘潛在殺傷區牽制火力並存活.
Go to Top of Page

VirginFaust
我是菜鳥

329 Posts

Posted - 05/22/2018 :  14:22:33  會員資料 Send VirginFaust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大量採用ugv作為火力點的少子化部隊,在沒有空軍/長程砲兵火力優勢下,即便未來以無人化ifv構成突擊群,
面對廉價化智慧彈藥生存力也值得存疑;
比較可預期的點在於無論哪方,都會在能力範圍內構築無人機哨戒圈,
作為UGV主要運用方,合理的對策是分化出不同次型的UCGV構型,

開欄樓主提示的卡車次型,可以作為己方旋翼無人機與無人車的前線補給點和干擾/抗干擾基站,
不過如果要保證在敵方無人機和前觀武直進入發射陣位前就讓足夠的野驢切入警戒去搜索步兵與輕甲車,
那麼作為登陸艇角色的UCGV次型應該以全地型突擊車為藍本來發展,
將前述卡車次型可能的裝卸機構與備件空間都省略,只留感應近端野驢狀況的射頻接收器,
任務限於接敵初以高速衝向釋放點放狗,
或是將失去行動力/距離新交戰線過遠的野驢撤至卡車型UCGV回收;

個別排下轄直接與APC控制組連動的卡車型(工作站)UCGV可能僅限制在一至二輛,
但乘載二至四具野驢(體積受具體籌載影響)的突擊型(工友)UCGV總量,
應該要能支持首波釋出一打以上野驢的需求,才有助於突破敵方甲車武器站+ 同類型反制UGV+ 哨戒無人機的攔截,
增加敵方編制中相應的反制裝備是始終追求的目標,
實戰時可能會把雙前鋒排的工友型合併管制.
Go to Top of Page

gera
路人甲乙丙

5386 Posts

Posted - 05/22/2018 :  18:43:16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我概念中的部隊只能應付中低強度的戰事與衝突,並不是針對高強度的,
面對的敵人會享有一定的科技優勢,
譬如像是(高科技)菲律賓軍打擊南部叛軍一樣,也具有空中力量與長程火力的優勢.或是以色列軍進出加薩地帶類似.

這種情況下運用第一代UCGV系統可以得到運用的經驗,以便發展第二代系統,
第一代系統有許多不足與不成熟的地方,但在微觀與限制的戰場上還是具有實用性,特別是它的可犧牲性,
不論是UCGV或野驢,簡單的說就是用來踩雷的,不管是面對IED或是逐屋巷戰等等.

美軍不一樣,它們的確要考慮對抗性UCGV,高強度戰事,以及廣地域泛用性,遠程運輸,後勤等等都需要綜合考慮,
因此美軍是要跳過第一代(只做展示與測試)而要進入第二代機種才具有實戰性.

第一代系統其實是過渡,所以盡可能用現有技術(與車輛)來改裝就可以了,它服役的時間不會很久,但意義上很重要,
因為必須有大規模部隊運用經驗才能知道問題在那裡.
Go to Top of Page

gera
路人甲乙丙

5386 Posts

Posted - 05/26/2018 :  01:02:16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上述除了第一代UCGV與第一代步兵伴隨系統外,
還要一同運用第一代步兵外骨骼.

第一代步兵外骨骼是很簡單的東西,它只增進步兵的基本能力(負重,行走),以電池電力驅動,並不直接影響戰力.
它會一開始與8X8APC整合,因此要求的APC會比Boxer略大一些,
(因為第一代是過渡,所以會考慮第二代運用與整合的問題)
外骨骼的設計會與步兵艙的座位整合,穿脫與坐,以及充電都可一併完成.

以上第一代系統的運用經驗會反饋到第二代系統上,
第二代UCGV會是純電力的專用型.
第二代野驢的要求會更小一些,而持續力與機動力要更好.
第二代步兵外骨骼會增加局部裝甲,第三臂等設計.


UAV
本營內有UAV排,負責為營部,多目的連提供UAV能力.
UAV排有兩個操作組,負責操作營級UAV,它依任務籌載不同而有不同的功能,
包括偵查,砲兵指引,通信中繼等等,
是一種軌道彈射起飛,天勾回收,可長時間運作的UAV.

各連指揮車皆配有UAV,每車一架函道風扇式UAV,提供直接的偵察與雷射指示能力.

裝步連部另配有UAV組,操作數架四軸UAV,一樣是提供偵察與雷射指示能力.
它的控制系統是可背負攜行式,並以遊戲控制器控制.

Go to Top of Page

gera
路人甲乙丙

5386 Posts

Posted - 05/26/2018 :  13:49:48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班級可犧牲四軸UAV

大小略比手掌大,四軸可折收,長方型盒子模樣.
性能要求是,控制傳輸範圍2km,運行時間20分,最大速度65km/h.
一個可重覆使用的顯示/控制器.
機上有雷射感應對焦器,紅外感應器,一個1200萬畫素雙鏡頭.
機上有mSD卡插槽,做偵察使用時可回收上傳與事後再覽.

本機可以搭配一個M-PIMS,它是M18A1闊刀地雷的縮小版,重600g以下,裝置於機腹部.
有三種模式,
一種是遙控空爆.
一種是定點空爆,本機定點浮空,當雷射與熱感應運作時引爆.
一種是定點地爆,本機翻滾落地,機腹朝上,當雷射與熱感應運作時引爆,
亦可手動置地做為智慧感應雷,待機時間會延長很多.

缺點,本機受限於日間CMOS相機,無光時無法使用,需要一定的光照.

每班配一組控制器,2-3架UAV.
(但一次只能控制一架,其他是備用)




多用途作戰車,
是多用途防空反甲兩用車,車體是8X8通用甲車,
有一個大型的砲塔,配備固定的機槍或機砲(兩側),中間部位是具對空能力的大型光電頭.
其背後是一具雷達.
兩側可掛載刺針等級的對空飛彈,標槍飛彈等等.(其實也可以掛載精導70火箭莢艙)
防空反甲兩用.


多目的發射車,
車體是軍規軍卡,配置多目的發射器(15管裝).
混合配置AIM9X,地獄火等多種飛彈或精導70火箭(一管可裝載數枚)或更大型的火箭彈.
本身是發射車,需要多用途車,UAV等等餵射控資料.

與120迫榴車,多用途車,多目的車組成多目的連.



Edited by - gera on 05/27/2018 20:28:47
Go to Top of Page

gera
路人甲乙丙

5386 Posts

Posted - 05/30/2018 :  19:43:44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空中無人追隨系統,
一種由直昇機改裝的無人直昇機,它仍保有駕駛艙的兩個位置,但大多數情況下,由機上的無人駕駛系統飛行.
它是空中運輸補給系統的成員,具有三種模式,
一是地面操控模式,由地面站控制下飛行.
二是定點飛行模式,由地面控制站設定飛行a點至b點的諸元進行飛行.
三是追隨飛行模式,會追隨最前方的有人直昇機,並且可形成機隊飛行.
(四)有人機上駕駛模式.

任務主要是據點與基地間的運輸補給,低威脅以下並已經探勘航線採用定點飛行模式,
中高威脅則使用追隨或操控模式.

雙發動機單主旋翼,航程範圍不低於600km,最大速度180節,服務最大高度不低於4500m,
運輸要求,重量4000磅,或是一個標準LD3航空貨櫃.


Edited by - gera on 05/30/2018 22:26:20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560 Posts

Posted - 05/30/2018 :  19:52:13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現狀來說先從類似這種遙控裝甲偵察車入門會是比較簡單的主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gfGrn50NiM
Uran-9 combat robot undergoes final testing

問題在於履帶型UGV太大就難以搬運到戰場,要自主移動則往往續航力又不夠。太小則性能有限。
輪式的有人指揮車跟無人戰鬥偵察車一組可能目前會簡單些。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Go to Top of Page

VirginFaust
我是菜鳥

329 Posts

Posted - 06/02/2018 :  01:54:56  會員資料 Send VirginFaust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考慮當下UGV 與外骨骼的機能進展,可以合宜的推論
,在現行步兵班習慣於運用複數消耗性無人載具的時點,同時加強行動力與防護/續行的外骨骼普及還尚有相當距離;

簡單的說在這個分級普及UGV的想定下,步兵能運用超越第一代外骨骼所蘊含交戰距離與火力的進步以前,就要先面對潛在無人蜂群的騷擾.

從城鎮戰角度切入,防堵野驢糾纏的敵部隊自然會運用消耗性UAV來使視野極限的一線控制者失能或脫離控制,
野驢作為第一線單位,除了沿威脅軸以UCGV釋出外,也可選擇以空中夾艙的投放預置在必經要道
,隱藏直到敵步兵逼近至交火的距離才現身發揮吸坦擾敵功用,
反過來若在集團推進中己方控制員已離線,則野驢也能轉換回警戒冷機在預訂區劃中尋找自帶機雷適當備炸的隱蔽點。


實際於班排級擔負伴隨角色者,更可能是特化武裝搭載,
以攔阻敵UAV為主的[AA工友]UCGV,裝備以 .338步槍彈為基礎的長管機槍/40mmplus程式化榴彈/高頻干擾束天線,
或頻閃光源/UAV充電模塊/供野驢替換的Lidar模組等,
本質是未來需要大量配備的近迫無人砲塔自走版本,細節隨單位部屬需要略有差異;

突進階段掩護野驢縱隊卡位的任務也需要這種控制小組直接管制的口袋空傘隨伴,才能即時主動反應。
進一步應對未來針對己方外骨骼展開階段的突襲,這類由重機槍手AR目鏡控制的直射平台,
對於阻截消耗性UGV/UAV集群來襲的效用會更關鍵,可以免於敵機直接以地貌路徑逼近節點,增加上級傳統破片式高砲/武直的接戰機會。

相形之下管控在連級的多用途投射車,或說分散至連的多數傳統型式輪履車,首要任務應專注於抗干擾,提供近即時與野驢連動曲射火力,點名敵方未及機動的工作站型UCGV(即維持主要UGV集群與消耗性UAV推進的支持節點)

相互侵蝕而沒有取得砲兵火力優勢(ex.濱海地帶的襲擊),雙方拘束步兵推進取決於維持一線UGV的密度,
此時運用現地組裝等再補給,以特化包裹式的組件箱為基礎建立運輸編制,
精密至秒級的組件/新增發車路徑點調度,以及相應無人砲塔的密度覆蓋應會成為連營以上指揮車組的主要業務。

Edited by - VirginFaust on 10/03/2020 12:36:08
Go to Top of Page

gera
路人甲乙丙

5386 Posts

Posted - 06/03/2018 :  15:23:01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營級戰術計算池,
是營級C4I的核心,為營級提供計算力服務,往上與旅級等各單位組成戰區計算池,為戰區作戰提供計算力服務.
計算池核心是由商用伺服器處理器組成單元,單元與周邊組件,配合軍規標準與強固化,
受限於物理大小,電力,冷卻等需求,只能提供大型電腦等級的計算力.

第一代計算池提供營級戰術與作戰的計算力服務,專家型參謀系統等服務.
第二代開始提供對UAV,UGV的輔助控制,使操縱員可以一對二~三機控制(切換式).
第三代提供群集控制,一名操縱員可控制一群數機至十數機,類似於RTS遊戲,人類操縱與指定目標,其他由計算池與機兵的AI組網處理.

第一代裝步連是以人為主,機兵為輔.
第二代裝步連的機兵數量會增加,但仍舊是以人為主.
到了第三代會編成以機兵為主,人類為輔的機兵連,而裝步連雖然仍舊以人為主,但機兵數量會等於或大於人類步兵,而操縱員反而減少.
一線戰鬥的機兵數量會多於人類步兵,不過考慮到敵我識別,接戰準則等問題,仍由人類控制與管制,非全自主AI.

而每一代計算池的能力性能也會成長,到第三代,在各連部應會有協助群集控制的連級計算池,普及化.
Go to Top of Page

gera
路人甲乙丙

5386 Posts

Posted - 07/01/2018 :  18:15:10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車用AR環景任務系統,
提供多數多種車輛底盤(包括各式一般車輛,民車,軍車,甲車與戰車等運用)AR環境與任務機能.
它由一個任務羫制器與四到八個(視車輛需求而定)感測器組成.
感測器有多種型號,最好的型號具有雙鏡頭,熱影像,雷射感應與雷達感應(行車與自動駕駛用,非車載防禦系統).
任務控制器負責整合感測資訊,提供給車組人員與上級單位,以及各種延伸運用.
車組人員,
任務顯示器會提供整合的AR環景影像,也可提供不整合的車外監控影像.
上級單位,
任務控制器本身具有大容量記憶卡,記錄影像,本身亦有獨立的GPS接收器,
因此可提供事後的任務歸詢與檢討,情報與資訊分析,半即時對影像擷取與回顧(佔用通訊資料鍊一通道)等等.
延伸運用,
本身是行車輔助與自動駕駛,車隊駕駛機能成員之一,亦提供給遠端遙控UGAV機能使用.
藍隊機能,可用來掃瞄辨識車輛附近的我方士兵暗記(IR/電波).

RWS用額外環景系統(這裝置只有大型RWS或單雙人砲塔才有搭配),
裝在RWS上的輔助感測器,它由上者延伸而來,一樣有雙鏡頭,微型熱影像,
目的是輔助RWS與車長(或砲手),並對車載防禦系統提供輔助.
RWS通常是車上視野最好的地方,因為這些感測器負責看比較遠的地方與上者底盤系統做成搭配.
一樣具備任務記錄機能(包括RWS主鏡頭),
一養響應藍隊系統,
增加了紅隊系統,智慧核心會辨識無暗記但持有武裝者.
對被襲擊響應,會監控異常的燄光(與防禦系統連線).

載具主動防禦系統,
用於各式載具的主動防禦系統,又分為數級.
一級,
利用車載環景AR系統,以人工判斷,施放軟殺式煙霧彈.
二級,
裝置簡易型雷射與雷達感應器,配置消耗性固定方位榴彈式APS,可對抗一般的火箭彈,
仍搭軟殺式煙霧彈.主要用於一般的軍車載具,優點是容易安裝在各種載具上.
三級,
裝置進階型雷射與雷達感應器,配置消耗性固定式主動反應裝甲APS,以及可額外加增榴彈式APS,
前者對抗火箭彈與一般ATGM,後者對抗頂攻型ATGM.
仍搭軟殺式煙霧彈.用於甲車與高階作戰甲車.
四級,
設置雷射感應器與雷達,可偵測數km範圍,配置消耗性固定式主動反應裝甲APS,以及榴彈式APS,
前者對抗火箭彈與一般ATGM,戰砲穿甲彈以及某種程度的KE彈,後者對抗頂攻型ATGM.
主砲可發射砲射飛彈,攻擊4km內的飛行物.
仍搭軟殺式煙霧彈.只用於MBT.



Edited by - gera on 07/02/2018 21:34:11
Go to Top of Page

gera
路人甲乙丙

5386 Posts

Posted - 07/07/2018 :  15:02:20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一,IFV上的環景運用,
在步兵艙設置顯示器,使下車步兵提早知覺環境狀況,無需下車時再判斷.

二,UAV在AR影像的合成,戰術狀態圖
運用IFV上兩種外部環景系統(遠/近),搭配UAV拍攝的影像,經連級計算池,合成出戰術狀態圖,
戰術狀態圖是排-班級近即時的戰場AR合成圖,
供排長與班長以可視化的角度運用手上的兵力,
亦即可運用在第三代以後的機兵作戰環境.

這種合成圖並不代表真實狀態,它沒有辦法完全找出敵人,也不可能顯示地雷詭雷等等,
但可視化角度對前線指揮官會提供直覺化的兵力運用,更容易調度兵力對應戰場狀態.



Go to Top of Page

kumachan
路人甲乙丙

Taiwan
3832 Posts

Posted - 07/10/2018 :  11:58:47  會員資料 Send kumachan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我覺得傳統IFV+ 6軸武裝可摺疊無人機(較耐損)比較可行.
一輛車加掛1-2具多軸UAV.
無人車輛因為地面環境複雜而速度遲緩,得依賴裝甲,又給因此增加馬力.
最後往往就是嫌防禦薄弱,也沒有多便宜.

不如用民用無人技術+軍用通訊系統,來改善IFV的SA.
平時收折後放在甲車的柵欄裝甲置物籃內.
生存性靠一定高度速度,以及多軸的模組化耐損好替換.
可以射擊雷射導引70mm小火箭或7.62機槍就有壓制力.

Edited by - kumachan on 07/10/2018 12:08:02
Go to Top of Page

gera
路人甲乙丙

5386 Posts

Posted - 07/10/2018 :  16:09:40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這蠻難的,
多軸UAV必須在載重與維持時間取得平衡,
所需要的負載越重,多軸機能夠飛行的時間就越短,
而軸數越多耐風力就較好,但也更耗電,
只要是技術允許,我只會用四軸機,因為它比較不麻煩也省電,這代表組裝它的時間短,而它也能夠持續更長的飛行時間.

多軸UAV想運用火器,第一個問題就是後座力,它並不是個穩定的平台,而後座力無疑使它更加難以打中東西,
第二個問題就是重量,762機槍含彈鍊就比目前光學觀測器材還重一些,加上為了耐風穩定,因此得使用六軸以上的機種,所以它飛不遠也飛不久.

目前我只想運用兩種連級觀測UAV,
一種是單軸函道風扇式,這是用來直接快速反應(派遣),不需要組裝,給指揮車攜帶.
一種是四軸UAV,則需要組裝,並有更好的觀測器材,可以支持連級迫砲,這有專門的連UAV組人員與車輛攜帶運用.

對我而言,我用四軸UAV觀測指引連81迫砲能解決問題,
當然以後或許會解決技術問題,特別是更好的電池,更好的電動馬達,或許就能實用UAV火器化.

其實有幾個想法,
在特戰方面或許可以先行研究一種多軸飛行器搭配MP7衝鋒槍(配合50發以上大彈匣),也不需要太好的光學CCD,可以壓在5kg內搞定.
這種給特戰部隊入侵恐怖份子據守的建築物使用,因此不需要太長的運用時間,控制距離也短於100m.

一種是TOW式UAV,就是可用TOW發射的UAV,一次使用性,它還是有彈頭,可以把它當成TOW2B加上盤旋機能(大折翼,有動力),
當然它不可以盤旋很久也無法飛太遠(控制距離),
只不過我不太確定是要用RF(無線),還是有線的好.....它們各有利弊.
更直接的說就是將微型巡弋飛彈當成一次使用型UAV來運用,或是反過來,用UAV的技術降低微型巡弋飛彈的成本...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08 Posts

Posted - 07/10/2018 :  21:31:57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美國當年是同時發展UAV與UGV,其中UGV小號是玩具車那種可以鑽老鼠洞之類UAV也進不去的小空間,中與大就是可以讓人躲在後面防機槍的玩意,UAV也不適合當盾用.
Go to Top of Page

gera
路人甲乙丙

5386 Posts

Posted - 07/23/2018 :  23:39:22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VT-UAV規格,
一具1200HP級發動機,
最大起飛重量不低於2500kg,空重不高於1600kg(包括感測器與基本武裝),
最高速度不低於400km/h,
有效負載(不低於250kg),在巡航速度下,飛行時間不低於六點五小時.
感測器包括日夜間光電頭,熱影像,雷射測距與雷射標定,以及額外的飛行CCD.
基本武裝為一挺XM301 20mm機砲.
標準的戰術飛行資料鍊,範圍100km內,另支持地空無線電.
左右翼下各有兩個硬點,內側可掛副油箱,掛點可掛地獄火,標槍,70火箭彈等各式西側直昇機武器彈藥,以及通訊中繼,電戰莢艙,單翼上限是150kg.

本機由Bell Eagle Eye放大發展而來,是一種傾轉旋翼無人機,
技術允許下,考慮以發動機發電推動電動機旋翼,避開麻煩的傳動軸設計.

本機用途為新一代營級戰術無人機,用來汰換彈射起飛的傳統UAV,
除了觀測,偵察,通信中繼,它本身是輕攻擊機,亦可以莢艙發揮電戰功能,
預計會有個UAV連,有兩個排配置共八~十架,依據任務要求通信中繼,電戰是以莢艙而定,並按營需求提供偵察,觀測,對地支援等.

問題點,
本機非常大型,已經不可能隨車部署,因此UAV排,除了是機動操控站以外,部署與補給都如同直昇機一樣,
也就是說,這是無人直昇機的航空排....

Go to Top of Page

gera
路人甲乙丙

5386 Posts

Posted - 07/26/2018 :  19:40:04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小幫手輔助系統,
一種智能輔助辨識系統,廣泛安裝於各型甲車與戰鬥載具上(包括直昇機,以及處理能量允許的UAV,UGV)
它是成長型學習系統,一開始是透過人員手動照準來辨識目標物的特徵,外型,
成長後,可自行辨識目標物的特徵,外型,達成自動照準的性能,
這可降低人員在搜索與照準上的控制負擔,人員只需要決策是否攻擊即可.
適應於各種砲塔與RWS,並且延伸運用於UAV,UGV等等.

在戰車對戰時,砲手可運用小幫手迅速指定攻擊敵戰車弱點,搭配自動裝填系統,射擊或連續射擊,擊破敵裝甲與APS防護,進而摧毀敵戰車.
小幫手會協助砲手,使其技能近似於熟練砲手,
直接的說,我們利用小幫手將OODA的OO-A交給AI,人類只保留D決策.
(當然在此之前人類仍需要完成OODA直到小幫手可取代協助之)

*只針對載具,對人員無效.
*不過對架設ATGM或火箭的人員有效,也就是說,如果雇用孩童拿水管呈射姿對著甲車,系統會產生反應.



Edited by - gera on 07/26/2018 19:47:41
Go to Top of Page

gera
路人甲乙丙

5386 Posts

Posted - 03/26/2019 :  17:32:07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UAV特別是犧牲型UAV,將會改使用鋰空氣電池.

空氣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重量輕電量大,缺點是壽命短,有鋅鋁鋰不同型式,
日本方面正致力於鋰空氣電池的商品化.

由於UAV的特性與需求,因此特別適合運用之.
它的電量可以增加UAV的運作時間,重量輕則可降低負重,同樣要求下可以降低成本,或是增加負載彈性.


Go to Top of Page

閒遊之人
我是老鳥

6785 Posts

Posted - 03/26/2019 :  22:15:17  會員資料 Send 閒遊之人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小型空戰用uav
目標就是擊落對方的uav
因uav大多構造簡單脆弱
因此武裝為兩門5.56機槍
各裝一個百發彈鼓
通用步兵彈藥
具備小型雷達等
用以搜索敵方uav
操作有自動搜索自動戰鬥或人工介入戰鬥
需搭配專門的指揮整備車(以運兵車改裝)
另有訓練型
除訓練uav戰鬥外
還能模擬有人機來進行一部份訓練

Go to Top of Page

gera
路人甲乙丙

5386 Posts

Posted - 03/27/2019 :  20:23:03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戰鬥型UAV.

這名字不管它,但從規格上,看起來似乎是營級~旅級的需求.
要求是112套(每套2架),
續航能力60分鐘以上,操控與傳輸範圍20km以上.
高度1400m以上.
監視頭要求日夜光電與熱影像能力.


評論,
從套數來說,是给旅級下直屬排或是營級直屬組的編裝.
從性能說,是營級為主但略大於,可是又不到滿足旅級的需求.

它沒有規定型式,但似乎是大型四軸UAV或旋翼型UAV,
標的似乎是後者,因為後者比較能夠滿足需求,
前者難度高.

需要一定程度的負重性能才能滿足光電頭與熱影像能力,
但奇怪的是,沒有規範要求雷射測距儀.

它要求可攜式的導控站,似乎有些奇怪,
它的圖資顯示器可以配備在偵察人員的手臂與背心上,類似於平板攜帶,
由於要求具手動飛行能力,加上機體本身大小,以及後端的資料管理平台,

從要求來推估,應該是一車載系統為宜,
它好像想要讓偵察兵也能使用之,
但就我看法,偵察兵與UAV組應該各自分開,偵察兵自攜行的UAV應該是更小台才對.
而UAV組則伴隨營部才是...

Go to Top of Page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直接前往: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