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標題  | 
              
                | 小毛我是老鳥
 
     
 
                Taiwan11785 Posts
 | 
                    
                      |  Posted - 03/18/2022 :  10:37:41       
 |  
                      | 好久沒有光榮之星和高雄測試艦的消息了,不知道科科院最近有沒有新玩意?來個30mm鍊砲彈砲合一遙控武器站或是海劍羚的好消息也好.....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  
                      |  |  | 
              
                | sungf29路人甲乙丙
 
    
 
                906 Posts |  | 
              
                | ASMP路人甲乙丙
 
    
 
                1478 Posts | 
                    
                      |  Posted - 03/19/2022 :  07:26:40     
 |  
                      |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小毛
 
 好久沒有光榮之星和高雄測試艦的消息了,不知道科科院最近有沒有新玩意?來個30mm鍊砲彈砲合一遙控武器站或是海劍羚的好消息也好.....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從Google Earth Pro的衛星影像可以看出,後方的海劍羚發射器和海蜂眼雷達都已被移除,
 從這角度來看,主雷達天線桅塔的相列雷達天線似乎只有之前的一半大小,
 遲到已久的電戰系統還是繼續遲到中,沒有看到在高雄艦測試的情形。
 
 
  |  
                      |  |  | 
              
                | Dr Evil路人甲乙丙
 
    
 
                Taiwan4783 Posts
 | 
                    
                      |  Posted - 03/19/2022 :  09:26:00       
 |  
                      | 估算雷達塔底面積長寬
 
 高雄艦上算下來是11.1公尺,但有透視誤差,實際會小於11公尺,
 
 震海以正側視圖估算是10.6公尺....高雄艦應該就是實作震海上的尺寸
 
 
  
 
 另外~孤狗街景更新周期不算快,剛看我家旁邊的地標,至少是三年前的景
 
  |  
                      |  |  | 
              
                | 小毛我是老鳥
 
     
 
                Taiwan11785 Posts
 |  | 
              
                | coolhand我是菜鳥
 
   
 
                377 Posts | 
                    
                      |  Posted - 04/12/2022 :  10:48:24     
 |  
                      | 還是沒看懂70KM是要打啥? |  
                      |  |  | 
              
                | 小毛我是老鳥
 
     
 
                Taiwan11785 Posts
 | 
                    
                      |  Posted - 04/12/2022 :  10:53:10       
 |  
                      | 跨區支援啊.....從中部就能支援北部和南部....從東部支援北部? 美軍的MLRS也是有70KM的彈種.....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  
                      | Edited by - 小毛 on 04/12/2022  10:54:17
 |  
                      |  |  | 
              
                | BlueWhaleMoon我是老鳥
 
     
 
                13506 Posts | 
                    
                      |  Posted - 04/12/2022 :  11:41:04     
 |  
                      |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coolhand
 
 還是沒看懂70KM是要打啥?
 
 
 打台北港,或任一登陸灘頭補給堆放區。
 
 70km可以讓清除登陸場附近雷霆2000成為不可能的任務
 
 =
 https://navy.mnd.gov.tw/Files/Paper/01.中共兩棲作戰艦能力與登陸作戰戰術運用及克制之道.pdf
 
 從中共現行建造(改良)之大型兩棲作戰艦 來看,未來對臺登陸作戰,若運用072II、 072III及071型大型兩棲作戰艦,搭載登陸 艇、氣墊船、運輸直升機與兩棲戰鬥車輛, 運送至距岸30-50浬外海平線換乘,再配合 裝甲突擊運載平臺,採「多層立體」登陸方 式
 =
 同時用子母彈也可以對50km外的兩棲換乘區造成殺傷
 
 ==
 唯一支持蔡總統國防預算占GDP3%政策
 |  
                      | Edited by - BlueWhaleMoon on 04/12/2022  11:45:59
 |  
                      |  |  | 
              
                | oneeast00路人甲乙丙
 
    
 
                3585 Posts | 
                    
                      |  Posted - 04/12/2022 :  12:30:13     
 |  
                      |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coolhand
 
 還是沒看懂70KM是要打啥?
 
 
 翻地圖不就清楚了
 澎湖
 
 現役RT2000最遠只有45km
 澎湖最東(山水)離臺灣本島最近也要44km,
 澎湖最西(西嶼)離臺灣本島最遠可達68km...
 
 戰術意義還不明顯嗎?
 過去萬一澎湖守軍火力不足需要本島增援
 從本島直接跨海火力炸射澎湖灘岸支援:
 現在國軍只有海空軍飛彈與陸航A機才有能力...
 
 有了70km火箭
 未來本島老陸砲兵也能在澎湖煙火秀參一咖
 
 七美,望安,甚至彭佳嶼 也能多少受到本島陸軍砲兵直接庇佑...
 
 能大幅減少陸航A機為了增援離島冒險出海的需求&風險
 |  
                      | Edited by - oneeast00 on 04/12/2022  12:50:54
 |  
                      |  |  | 
              
                | BlueWhaleMoon我是老鳥
 
     
 
                13506 Posts | 
                    
                      |  Posted - 04/12/2022 :  13:11:45     
 |  
                      | 火支澎湖是個好點 
 ==
 唯一支持蔡總統國防預算占GDP3%政策
 |  
                      |  |  | 
              
                | ki1我是老鳥
 
     
 
                6451 Posts | 
                    
                      |  Posted - 04/12/2022 :  21:17:15     
 |  
                      | 似乎不像,70公里只能在海邊勉強搆到澎湖 ,但要打火箭到澎湖時海邊顯然不會太安全,也不太好去,
 要支援澎湖比較適當的射程應該是90~120公里
 |  
                      |  |  | 
              
                | gera我是老鳥
 
     
 
                6850 Posts | 
                    
                      |  Posted - 04/22/2022 :  08:52:28     
 |  
                      | 遙控無人機防禦系統,
 陸軍,8億3千5百萬,採購防禦系統5套,干擾槍232把.
 海軍,1千8百萬,干擾槍43把.
 空軍,22億8千5百萬,採購防禦系統45套.
 憲兵,3億1千3百萬,採購防禦系統2套.
 資電,8億9千9百萬,採購防禦系統7套.
 
 看法:
 防禦系統應要能機動部署,
 陸軍應考慮旅營級部隊的UAV防禦.
 
 干擾槍多只能應付平時的空拍機,戰時運用上較困難,
 基層部隊(營級)配發二~數支應付可以,但不能太指望效果.
 
 反之,空軍,憲兵,資電(乃至於後備)完全不買干擾槍,對於平時的狀況處置會顯得被動,
 應考慮各營區亦配置干擾槍.
 
 海軍剛好相反,似乎不在意港口與各陣地的防護,而只依賴干擾槍,
 
 更重要的是,海軍艦艇對與UAV該如何對抗???
 
 憲兵,資電,與後備亦應考慮增購防禦系統.
 
 
 |  
                      |  |  | 
              
                | gera我是老鳥
 
     
 
                6850 Posts | 
                    
                      |  Posted - 04/22/2022 :  08:59:29     
 |  
                      | 科學支出
 一般科學研究
 (1)陸軍司令部3,000千元。
 (2)海軍司令部1,350千元。
 (3)空軍司令部2,030千元。
 (4)軍備局787,176千元。
 (5)軍醫局106,510千元。
 
 
 這不是好現象,這代表軍隊內部的僵化,這其實是軍隊內部的小型研發案,
 通常用於解決實際問題與困難,
 譬如陸軍就有T85榴彈發射器測距儀,復仇者飛彈系統CRT顯示器研改,CM33/32裝步戰鬥車加力箱翻轉架 等案,
 雖然有些微小,但其實都異常實用,
 
 軍隊在這方面不鼓勵不給錢,
 當然就是一整個鈍化.
 
 
 |  
                      |  |  | 
              
                | Dr Evil路人甲乙丙
 
    
 
                Taiwan4783 Posts
 | 
                    
                      |  Posted - 04/28/2022 :  19:41:46       
 |  
                      | 一、前言 
 目前台灣在中、長程飛彈之推進系統,以燃氣渦輪引擎為主流,渦輪引擎熱段用耐熱合金的研發和測試,主力在中山科學研究院材料暨光電研究所冶金組。本文筆者XXX教授與該單位已連續進行五年的產學合作計畫,但合作研究的材料一直受限於一般民航機或戰鬥機所使用的超合金。
 
 40 幾年來用在中科院自行研發之飛彈渦輪引擎超合金,皆由美國 GE、Canon Muskegon、Special Metals 等公司提供,且並非為飛彈專用之超合金。飛彈推進系統之設計為一次使用,但須能抵抗高溫及高應力的狀況下存活,因此能到達目的地,而一般民航機或戰鬥機之推進系統為重複式使用。另外飛彈推進系統之體積相較於一般民航機或戰鬥機小很多,因此在設計上為一體成形,其外環區承受瞬時高溫及強烈的離心力 (G-force),需要優異的抗高溫氧化及堅韌的單晶組織,而內軸區的溫度則相對低於外環區,需要低應變、高鍵結強度的多晶組織。合金設計理念、要求與規範相較於飛彈的推進系統及民航機或戰鬥機的推進系統完全不相同,因此適用於飛彈推進系統之超合金,必須由國內自行研發,其他國家並不會提供原材。
 
 國防工業上對推進系統的運作效能愈趨嚴苛,而其所使用之精密鑄件如葉片、葉輪之特性也須跟著提升,因此葉片、葉輪之超合金材料必須不斷地創新研發,以期能達到國防與航太工業用推進系統所需之耐高溫、高降伏應力等多項機械性質需求(1-8)。XXXXXX超合金是國軍常使用之方向性凝固鑄造用鎳基超合金,此材料是以 XXXXXX超合金之組成為基礎改良而來(9),其目的主要是改善 DS 製程之鑄造性 (castability)、熱裂性 (hot tear)、合金延展性 (ductility)、疲勞強度 (fatigue)及碳化物穩定性 (carbides stability)。CM 247 LC 超合金與 XXXXX 超合金組成差異如表 1 所示。
 
 XXXXXX 是析出強化型合金,其顯微組織包含面心立方 (FCC) 之沃斯田體基地,(L12) ' 體積分率達 65 % 以上(10),高於 XXXXX 超合金之 62%。國外有許多研發團隊持續針對各類超合金的冶煉開發及製程技術作深入研究,目的為強化自身國家的國防武力或航空等重大工業發展。因此本研究將以XXXXXX 之成份為基礎並調整其材料參數,如晶格常數差,有序結構析出相,碳化物強化相,相穩定性,來改善合金系統,使其應用於推進系統能提升其運作效率。
 
 二、研究目的
 
 本計畫的目標為開發適用於飛彈推進系統用之先進超合金,因此本研究目的為開發高性能飛彈推進系統用先進超合金材料,由合金設計開始,實際熔鑄技術的開發及熱處理等步驟製作實驗材料。再經由高溫機械性質的測試,來評估及確認其實用性。本研究開發出來的技術,將提供給國內國防工業使用。
 |  
                      | Edited by - Dr Evil on 04/28/2022  19:42:32
 |  
                      |  |  | 
              
                | oneeast00路人甲乙丙
 
    
 
                3585 Posts |  | 
              
                | oneeast00路人甲乙丙
 
    
 
                3585 Posts | 
                    
                      |  Posted - 06/26/2022 :  01:26:13     
 |  
                      | 今晚熱門: 騰雲二 開AIS長航..
 
 2022.6.25 晚上 18:46 騰雲機 從花蓮起飛.
 先花7小時 保持19600英尺(6000公尺)和140 kt (260 km/h)繞台外海一圈後.
 騰雲沒有直接降落.而是先在花蓮-與那國之間繞圈圈..
 仍保持19600英尺(6000公尺)和140 kt (260 km/h)
 剛剛有幸見證
 2022.6.26 清晨04:30 騰雲機才返回到 花蓮機場旁10km後才開始二次盤旋降低高度.
 2022.6.26 清晨約 05:05 騰雲機才降落.進場速度約105 kt.
 總飛行時間約 10 小時...
 
 
 在臺灣工業歷史上地位:
 可以算是<在臺灣出廠動力飛行器> 中飛最久( 10小時 )+最遠的(真繞台外海一圈).
 
 看點:
 1.距離
 離岸最遠距離是在西南角約 170km (拿東沙島參照).
 特別是 西南角 距離出發地花蓮 最遠達到 380 km (中間還隔中央山脈).....
 可以印證 騰雲無人機 已經有某種程度的 無遙控依導航自動飛行/衛星遙控?? 能力
 
 2. 高度不錯..到19600英尺(6000公尺)..
 但這也印證傳統肩扛小飛彈(刺針之流)射高只有3000公尺 對大型UAV威脅很有限.....
 
 3.速度只有140 kt(260 km/h). ( MQ-9是 170~260 kt)
 P-3/E-2 高空巡航不會飛這麼慢.會失速. 也是判定為 無人機的關鍵.
 
 基本上 UAV雖然省油..但就是拿來當氣球/空艇 用..
 技術上基本不適合拿MQ-9 來玩AA攔截.
 老共最慢的 Y-8 巡航速度已經是MQ-9的2倍
 
 quote:Maximum speed: 660 km/h (360 kt)
 Cruise speed: 550 km/h (300 k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aanxi_Y-8#Specifications_ Y-8
 
 (老美真吃飽沒事.實戰試過UAV自衛空戰.....mq-9+刺針本想反殺偷襲.但還是0戰果被幹掉 慘敗於(海珊)伊拉克Mig-25 )..
 
 親自截圖...
 https://www.flightradar24.com/JU12/2c635b4a
 
 
  
 有幸見證 騰雲長航降落完成
 
  .
 
 記者拍到,果然是MU1812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972334
 
 
  .
 |  
                      | Edited by - oneeast00 on 06/26/2022  08:05:43
 |  
                      |  |  | 
              
                | gera我是老鳥
 
     
 
                6850 Posts | 
                    
                      |  Posted - 08/25/2022 :  20:57:17     
 |  
                      |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gera
 
 
 遙控無人機防禦系統,
 陸軍,8億3千5百萬,採購防禦系統5套,干擾槍232把.
 海軍,1千8百萬,干擾槍43把.
 空軍,22億8千5百萬,採購防禦系統45套.
 憲兵,3億1千3百萬,採購防禦系統2套.
 資電,8億9千9百萬,採購防禦系統7套.
 
 看法:
 防禦系統應要能機動部署,
 陸軍應考慮旅營級部隊的UAV防禦.
 
 干擾槍多只能應付平時的空拍機,戰時運用上較困難,
 基層部隊(營級)配發二~數支應付可以,但不能太指望效果.
 
 反之,空軍,憲兵,資電(乃至於後備)完全不買干擾槍,對於平時的狀況處置會顯得被動,
 應考慮各營區亦配置干擾槍.
 
 海軍剛好相反,似乎不在意港口與各陣地的防護,而只依賴干擾槍,
 
 更重要的是,海軍艦艇對與UAV該如何對抗???
 
 憲兵,資電,與後備亦應考慮增購防禦系統.
 
 
 
 
 
 
 今年4月22日....
 
 
 陸軍只買232隻干擾槍是無法滿足整個營區與部隊單位的防護需求的,
 
 事實上,對於外島而言,先找得到無人機才是首要問題,
 
 其次才是要將其干擾.
 
 
 在上述過程之間,干擾與行動的準則為何,
 
 如何切實的判定無人機侵踏防區,有干擾甚至於擊落的需求?
 
 如果有部署輕型雷達那還好辦理,
 
 那一般的營區與部隊是否有含雷射測距的望遠鏡?
 
 按理說,這種東西應該要配發到排才是...
 
 
 大型要地型軍事基地,如機場,軍港,重要指揮中心,應設置固定型的反無人機干擾裝置,
 其警衛部隊應配備2-3支干擾槍補強.
 
 一般陣地,如營級部隊以下等單位,則視單位,營區,陣地來配置干擾槍,1-2支,做為日常驅趕或戰時防護之用.
 並且各地憲兵與後備單位至少在營級基礎上配置.
 
 重點單位,如旅級以上至砲指部之類的,戰時有機動部署需求的,則配置機動型反無人機干擾裝備,
 其警衛部隊應配備2-3支干擾槍補強.
 
 
 
 
 
 |  
                      | Edited by - gera on 08/25/2022  21:20:06
 |  
                      |  |  | 
              
                | cwchang2100我是老鳥
 
     
 
                Cayman Islands17243 Posts
 | 
                    
                      |  Posted - 08/25/2022 :  21:24:09       
 |  
                      | 個人是覺得不用花太多銀子,反正也不敢用. 多買點小石子,必要時加個彈弓就夠了.
 
 --------------------------------
 
  這些秘密話語來自活著的耶穌,由迪迪摩斯•猶大•多馬記錄。
 他說:「任何人發現了這些話的意義,將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多馬福音第1節
 |  
                      |  |  | 
              
                | ASMP路人甲乙丙
 
    
 
                1478 Posts |  | 
              
                | ASMP路人甲乙丙
 
    
 
                1478 Posts | 
                    
                      |  Posted - 12/30/2022 :  19:28:11     
 |  
                      | 大概是以往無限高的管制高度太引人注目,每每都被媒體當話題報導, 最近中科院管制空域的最大彈道高度終於回歸實際面,以10萬呎為限,
 要嘛是區域防空飛彈,要嘛就是高空高速的巡弋飛彈。
 
  |  
                      |  |  | 
              
                | ASMP路人甲乙丙
 
    
 
                1478 Posts | 
                    
                      |  Posted - 01/02/2023 :  19:50:27     
 |  
                      | 在2007年時任中科院院長的龔家政答覆立委蘇起質詢時表示, 因為弓三尋標頭的微波管被歐洲某國管制出口,
 導致無法順利結案,當時還不知是歐洲哪國。
 
 最近看了龔前院長的回憶錄,裡面終於解答多年的疑惑,
 原來是美國授權德國生產的愛三尋標頭的微波管,
 當初研發時在獲得美國國務院同意下,有先向德國先採購5個供初期研發之用,
 但是後來在續購時德國就開始管制出口,
 中科院雖然另尋英國製的產品,但是英商花了2年也做不出來。
 
 最後是尋求清大朱國瑞教授協助,另外還有請一位美國專家指導,才終於做出來,
 但是可能因為還是屬於研究室的產品而無法量產,最後在原廠商改變心意願意供貨的情形下,
 還是採用舶來品,不過這也表示弓三尋標頭的微波管和愛三是同等級的。
 |  
                      |  |  | 
              
                | metalfinally路人甲乙丙
 
    
 
                3094 Posts | 
                    
                      |  Posted - 01/02/2023 :  20:38:39     
 |  
                      | 又是院內會報說我們做出來了,隔幾天後就有代理商跑來傳話說可以申請採購了嗎 |  
                      |  |  | 
              
                | ASMP路人甲乙丙
 
    
 
                1478 Posts | 
                    
                      |  Posted - 01/02/2023 :  20:59:55     
 |  
                      |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metalfinally
 
 又是院內會報說我們做出來了,隔幾天後就有代理商跑來傳話說可以申請採購了嗎
 
 
 
 是測試成功後接到上級電話,轉告廠商願意賣給中科院,看來人家是上達天聽。
 不過龔家政也很猛,還要求廠商不能漲價,而且要先送5個微波管再讓中科院測試,
 但是廠商不同意中科院的條件,而中科院本身因為還要花時間做整合和測試工作,所以也不急,
 文中是寫到這裡,沒提到後續採購情形,個人猜測最後廠商還是乖乖就範。
 |  
                      |  |  | 
              
                | ASMP路人甲乙丙
 
    
 
                1478 Posts | 
                    
                      |  Posted - 04/01/2023 :  19:25:59     
 |  
                      | 本期新新季刊一位化學所的退休人員在專訪中提到生涯中曾經從事攻艦飛彈紅外線匿蹤研發任務, 接下來又接了幾個飛彈和船艦紅外線匿蹤的計畫,攻艦飛彈部分,個人認為是雄二,
 至於其他飛彈的部分,從附圖來看像是鯤鵬渦扇,所以中科院其實從很早開始就注意紅外線匿蹤。
 
 
  |  
                      | Edited by - ASMP on 04/01/2023  19:26:50
 |  
                      |  |  | 
              
                | ASMP路人甲乙丙
 
    
 
                1478 Posts | 
                    
                      |  Posted - 06/30/2023 :  18:05:46     
 |  
                      | 本期新新季刊的主題是光電系統,在人物訪談中有提到當年ACS小神盾IRST系統的採購秘辛, 在競標時,分別由法商、荷商及美商公司同場競技,其中美商又是荷商的海外子公司,
 個人猜測是因為荷商怕拿不到本國的輸出許可,故轉了一手讓美商子公司來投標,
 在輸出許可上審查就會比較寬鬆,最後美商也順利得標,
 可惜接下來就是採購實務常見的各種異議申訴,法商質疑美商不符資格,
 最後這個案子是因為經費不足結案,在ACS掛點前就先走一步。
 
 
 另外一個是紅偵計畫的科研案,潛在推銷對象是海、空軍,可惜只有空軍賞臉,
 和迅聯戰系由PESA轉為AESA的結局一樣,空軍在展示確認階段後突然變更需求,
 將由外掛夾艙構型轉為內裝於戰機,想當然爾是裝不下,
 不過空軍的想法到也沒錯,畢竟外掛夾艙占空間又多阻力,看看外國各型戰機也是內裝居多。
 
 
  
 
  |  
                      |  |  | 
              
                
                |  標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