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登入名稱:
密碼:
記住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論壇首頁
 軍事討論區
 戰略戰史與國際關係
 十八世紀到拿破崙戰爭的戰略演變簡述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次頁
作者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到第 頁,共 2頁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626 Posts

Posted - 04/28/2007 :  20:19:55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十八世紀到拿破崙戰爭的戰略演變簡述



一、十八世紀的戰爭





始於16和17世紀戰爭的發展,至18世紀時達到了高潮。野戰部隊規模的擴大趨勢仍在繼續,不過,步伐稍稍放慢了。與此同時,其他方面也有不少發展。譬如,軍隊實施了統一的管理;為了維持更加龐大的軍隊,建立了必要的高級領導機關和具有各種職能的參謀機構,戰爭進一步複雜化,軍費開支不斷增長;作戰編隊的機動模式進一步完善,變得精確而恰到好處。這些早期的發展基本上都是在18世紀中葉日臻完善的。

兵器和戰術在此期間也經歷了緩慢而重大的變革。燧發槍完全取代了火繩滑膛槍;隨著刺刀成為作戰中的重要兵器,長矛在戰場上消失了。18世紀初由於佛邦(Sebastien Le Prestre deVauban)的努力,防禦工事的構築技術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幾乎所有軍隊防線都構築有防禦工事。軍隊在作戰和後勤兩個方面跟防禦工事的關係日益緊密,軍隊的機動減少了。戰爭要精心策劃,打法也更正規和格式化,甚至有點藝術化了。

18世紀的戰爭是按照明確而詳細的作戰原則來打的。由於敵對雙方都要尋找適合於他們各自軍事體制的設防兵營和倉庫的有利陣地,因此作戰的目標不是為了打一仗,而是在於實施部隊的機動。戰爭是在王朝統治者之間進行的。戰爭的目的局限於為了奪得一個省份,或者調整一下邊界,或者取得政治上的有利地位,或者為了爭取一些王室成員的權益,因而衝突的範圍也是有限的。倘若把對方完全消滅,則對雙方都沒有好處。戰爭也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進行的。在某種程度上,由於當時軍隊所採用的兵器和戰術的緣故,因此他們總是千方百計避免打對陣戰,因為這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燧發槍是一種比火繩槍更複雜更昂貴的兵器,每一支槍都必須按照標準尺寸精心製造,才能裝得上用環套固定的刺刀。由於軍隊日益強調作戰的火力,因此在槍炮和彈藥上花費的錢越來越多。整個歐洲到處都在加緊生產製造黑火藥的硝酸鉀。所用的士兵、材料和工人越多,意味著產品的成本也更高。

18世紀的戰爭衝突範圍有限,打得也比較正規,這主要取決於當時的社會和經濟狀況。戰爭的費用大大增加,空前龐大的軍隊需要衣、食、住和武器裝備。沒有一位君主希望或者敢於承擔三十年戰爭給經濟和社會造成的破壞性後果,因此民用經濟才最大限度地避開了嚴酷戰爭的影響。軍隊及其將領不得依靠鄉村供養,即使在敵國的土地上也是如此。供應物資及武器裝備均存放在設防的倉庫裡,部隊士兵要住在兵營裡,打仗時則住在他們自己的營地,不允許外出掠奪百姓。1

然而,這種後勤供應模式主要是用於保障戰役初期,或者是供應圍城作戰。即使這樣,倉儲式後勤供應模式只能是勉強供應做麵包用的麵粉,根本不可能滿足軍隊戰馬所需的大量飼料。因此,即使當地有良好的道路條件,有足夠數量的四輪馬車可以保證從更遠的地方將物資運送過來,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也不可能在同一個地方停留時間過長。駐守軍隊常常不得不親自動手組織當地的物資資源,如建立麵包加工廠、去牧場打乾草為戰馬準備草料,甚至還要自己種小麥磨麵粉。而這些活動常常會導致一場重大軍事行動。因為,這些分散的生產性活動,不但給士兵們開小差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而且極容易遭到敵人的騎兵甚至步兵的襲擊。特別是運送物資的四輪馬車常常成為敵人小股騎兵偷襲的目標。因此,一般要派出數量眾多的戰鬥部隊來保護割草的士兵和運送物資的四輪馬車。這樣,整個大部隊就常常處於緊張的戰備狀態。2

當時,所有軍隊裡都有相當一部分外國人,他們是否忠於所服務的軍隊是值得懷疑的。他們打仗是為了錢,不是為了什麼事業,當然不會打算為此而賣命。本國軍士兵通常是些社會渣滓,用徵募模式被迫應徵入伍,對軍隊也沒有什麼感情可言。只要有一絲機會,軍隊就可能分崩離析。要把這樣一些人組成一支能夠作戰的部隊,必須要有嚴厲的強制性命令,嚴肅的軍紀,正規的教育和長期的訓練。士兵的一切行動必須完全服從作戰指揮,在當時密集的作戰隊形中不希望也不可能有什麼個人的意志和主觀能動性。

軍隊的這種性質,士兵普遍的不可信賴,使得君主們更有理由對士兵嚴加管制和監視。不管是在名義上友好的國家裡,還是在敵人的國土上都不讓士兵在作戰地區跟老百姓混在一起。這樣就使老百姓跟他們的君主統治者所進行的戰爭隔絕開來。除了交納稅款外,只要不在老百姓所在的地區打仗,他們是不會對王朝的戰爭給予多大注意的。

18世紀多數國家的軍隊是按照同一格式建立起來的。18世紀初,法蘭西軍隊是歐洲首屈一指的勁旅。18世紀中葉,普魯士軍隊超過了法蘭西。到了該世紀末,法軍又重新奪回了它的優勢地位。

18世紀戰術和編制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使用了燧發槍和刺刀的緣故。這就要求部隊在教練場上進行刻苦的訓練,並執行嚴格的紀律。燧發槍裝換彈藥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作戰編隊的縱深厚度取決於裝換彈藥這一要素。由於兵器的精確度不高,因此,不得不採取齊射的模式。一排排士兵按照命令統一進行射擊。操練的目的之一是要訓練士兵齊步前進,協調一致地進行射擊,並能迅速裝彈。由於作戰編隊採取了很長的橫隊,因此對作戰地形和氣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丘陵、山坡、沼澤和村莊都會破壞整齊的編隊,雨天會使彈藥受潮,不烘乾就毫無用處。

有趣的是,當人們普遍把燧發槍稱為滑膛槍的時候,使用它的士兵卻總是被稱為燧發槍兵。到1700年時,燧發槍兵實際上已經取代了過去的滑膛槍兵。雖然燧發槍兵還攜帶著一把劍,可他的穿著並不像以前那樣笨拙。他用的燧發槍,或稱為燧發滑膛槍,要比火繩滑膛槍更輕更靈便。

18世紀上半葉,歐洲戰術的一個發展就是在戰爭中重新使用輕步兵。早些時候,輕步兵曾經以各種形式在軍隊裡出現過,但一般來說他們只屬於非正規部隊︰如作為弓箭兵、投擲兵、標槍兵和許多其他類似的士兵。他們通常負責把戰鬥打響,而在主要作戰行動中則退居一邊。在剛剛開始使用黑火藥兵器的時候軍隊中也曾使用過類似的戰鬥小組。

18世紀初,由於採用了刻板的線式戰術,因此正規步兵的作用也變得拘泥而缺乏靈活性。在步兵營佔領戰鬥陣地這段相當長的時間裡,他們很容易遭到敵人的襲擊,因此必須對他們實施掩護。另外,後勤補給倉庫和運輸部隊也會受到敵人的進攻而應加以保衛。為了實施這些掩護和保衛任務,1740年後,在歐洲軍隊中再次使用了輕裝部隊。他們主要是步兵,還有一些輕騎兵「軍團」。除上述任務外,他們也負責進攻敵人的交通線,捕捉俘虜。後來,他們的主要任務又改為在主要戰線的前方或側翼對敵人進行騷擾並掩護自己的作戰部隊。也就是說,他們擔負了亞歷山大大帝時期的輕步兵的任務。

經過兩個多世紀的試驗和實踐,此時的步兵火力在作戰中變得最為重要,而突擊衝鋒則退到了第二位。當然長矛的淘汰所引起的戰鬥力削弱被刺刀的啟用所彌補了。但放棄重型密集的長矛突擊對作戰還是有所損失的。燧發槍兵的線式隊形沒有方陣隊形那樣強大的進攻性、衝擊力和防禦能力。防禦工事和塹壕設施提供了18世紀作戰所需要的防護作用,它們不僅可以用來阻止敵人騎兵的進攻,也能對付敵人砲火的襲擊。不過,構築這些設施的費用很大。總之,18世紀戰爭的特點是︰打法固定,陣地戰多,目標有限,原則死板,墨守成規,優柔寡斷。3





二、十八世紀的戰略思想





18世紀的歐洲在思想史的範疇中常被稱為「啟明時代(The Enlightenment)」。在此時代中,所有一切思想家,儘管各有其不同的興趣和專精,帶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或多或少都受到某種基本假定的影響。這些人都受到17世紀的科學方法之影響,主張用數學推理來作為尋求真理的手段,並認為此種方法不受所謂神意的支配。

18世紀的學者雖然也像17世紀的學者同樣地重視理性,但他們對於理性的觀念又還是有不同的認知。在17世紀時,理性是被視為一種不變的法則,也是人類探求的對象。在18世紀時,理性則常被認為是人類的一種天賦能力。由於人類能賴此以來發覺萬事萬物的奧秘,知識始能日益進步,生活始能日益改善,因此,17世紀的理性主義者所重視的是邏輯法則,完整的觀念,並企圖建立抽象的體系。18世紀的學者則企圖透過分析、比較、排列、綜合,以來發現事實的真相,所以,他們的態度是遠較客觀,而其心靈也具有較高度的彈性。

啟明時代的學者不僅心胸開闊,不持門戶之見,而且也秉性樂觀,充滿自信。他們認為透過理智的運用,即能克服迷信、偏見,和傳統,以來了解管治自然的法則,而尤其重要者還有管治人事的法則。這種法則被認為是普遍性的,尤其是合理性的,所以也就能適用於所有的人類。戰爭也自不例外。

概括地說,當啟明運動在法國達到最高潮時,軍事思想家也就開始把此種時代精神引入軍事領域。他們首先指出,戰爭一向都是受到武斷的、傳統和盲目的偏見所控制,現在應該使用精密的分析,系統的綜合以來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則。而大致說來,此種法則應不受環境差異,歷史變遷的影響。簡言之,軍事組織和戰爭指導都應變成一種正規的學問,有其明確的理論架構。

啟明時代的軍事思想家認為戰爭藝術也是同樣地應具有此種系統化的格式,而其基礎即為古今名將在多次戰役中所累積的經驗。從此種經驗中即能歸納出若干具有普遍效力的規律和原則。不過,他們又並不認為戰爭藝術可以全面公式化。規律和原則的應用經常必須適應環境的要求,而如何使能作最佳的適應,則指揮作戰的將領必須要能發揮其創造天才。4

除此之外,啟明時代的法國學者大致都贊成採取民兵制,包括孟德斯鳩、盧梭等人在內,其中法國的吉貝特(Jacques Antoine Hippolyte Comte de Guibert)在他於1772年二十六歲時出版的《戰術通論》一書中也如此提倡。他認為當時歐洲諸國都是採取君主專制的政體,不能獲得人民的支持,人民也不願為政府而戰。反之,政府對軍事科學也並無真正的興趣。即令是以尚武著稱的普魯士,其紀律也是外加而虛有其表。各國人民大多數都與軍事無關,青年也未曾接受過斯巴達式的教育。所有的歐洲國家,人民都很軟,政府都很弱。但吉貝特又認為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改變,由於不能擁有訓練有素的公民軍隊,所以至少要保持軍隊訓練有素和遵守紀律。這其實相當於腓特烈大帝於1746年曾表達的思想:公民士兵確實是最優秀的,但由於大部分士兵不是公民,他們就必須接受嚴厲的約束和訓練。

吉貝特提倡的另一個概念為運動戰,認為軍事組織可以簡化使戰爭具有較大的機動性和決定性。於是他主張建立新型的輕裝陸軍,發揮高度機動性並作彈性運用,如此就能夠以運動戰取代舊式的陣地戰。

但儘管吉貝特的思想和詞句常被用來作為對拿破崙戰爭的預言,但其在1779年時又出版《現代戰爭防禦體系》一書,對自己數年前的思想幾乎是全面的加以否定。5

18世紀是啟明時代的頂點,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都在此世紀中發展到最高峰。所有的戰略思想家及其著作都受到同樣的影響,所以其基本觀念遂常有大同小異之感。概括言之,幾乎都呈現出下述四點共同基本觀念:

1.戰爭領域中有規律和原則之存在。

2.原則不變但應用則千變萬化。

3.原則的應用則有賴於天才。

4.研究戰爭必須以歷史經驗為基礎。

這四點時可以代表啟明時代戰略思想的精華,並也能對後代的進步構成堅實的基礎。6

啟明時代的戰略思想最終被約米尼(Henri de Jomini)所繼承,他並成為這派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最後的宗師。





三、給拿破崙的遺產





(一)普遍徵兵制



18世紀後期,在七年戰爭之後,歐洲大致可以說是太平無事,但到了最後十年,歐洲的基本架構卻發生了巨大的動搖,包括社會、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都在內。那就是法國大革命(1789)所造成的後果,法國由古老的舊王朝成為革命的共和國。誠如克勞塞維茨(Carl Philip Gottlieb von Clausewitz)所認識的,戰爭是國家政策的表現,當國家性質改變了,其戰爭也會隨之改變。

革命所帶來的第一項重大改變即為徵兵制的採用。這是自1792年起法國前後相繼的各個政府為了因應其所發動的一系列戰爭,所做的最重要軍事變革。

1793年8月23日,法國革命政府宣布:「自即日起,到敵軍完全被逐出共和國領土時為止,所有法國公民都有服兵役的義務。」結果在一年之內,法國境內即已無敵蹤,但徵兵制卻仍繼續執行達二十年之久。7

這種普遍徵兵制更多是蘊含於啟明時代後期的軍事和政治文獻,而不是蘊含於君主制政府的軍事實踐。可說是一種將理論化為實際的全新嘗試。當時除俄國之外,法國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此一巨大數量構成其軍事權力的基礎,到1794年底,法國陸軍總數已超過一百萬人。這種兵員數量的巨大使法軍能獲得壓倒性的數量優勢,所以也使法國指揮官敢於打硬仗。8

既然人能徵召,那麼全國的資源都可以徵用來養活軍隊,包括武器、裝備、著裝與軍糧。革命政府為此創立了一種「有計畫的戰時經濟」,其基礎是斷頭台的恐嚇。但一旦外國入侵的緊迫危險消除了,民眾便不再準備採用那些概念,極權政府也無法用他們慣用的手段去強制民眾。羅伯斯比(Robespierre)領導的「恐怖與效能」政府於1794年的熱月政變中被推翻,供應軍用品的企業又轉為私營企業。通常負責管理這方面業務的軍需處現已不能適應已發展至如此大規模的業務活動,於是貪污便盛行起來。9

此種急就章的徵兵制度所造就的並非如啟明時代思想家所幻想的古羅馬軍團般有紀律的軍隊,相反地只是一大群訓練不足的乞丐兵,衣服破爛,裝備惡劣,半飽半餓,經常欠餉達幾個月之久,僅能靠實施大規模的有組織搶劫來獲取補給。10但這種就地取食的補給制度,後來也就成為拿破崙戰略的基礎。

為了執行紀律和監督高級軍官,政府向各部隊派遣了名為議員代表的文職政治代表,這些代表成功地向士兵們灌輸了革命思想和愛國主義,同時也監視、偶爾也指揮那些他們有權解除其職務的軍官們。但熱情高漲卻又缺乏紀律和訓練的士兵並不能為實現新戰術條令的軍事潛力提供最佳的人才基礎。面對國內的叛軍和對英國、荷蘭、西班牙以及奧地利和普魯士的戰爭,革命政府雖然於招募了成千上萬的士兵,但仍然缺乏足夠的軍事資源。由於這些新部隊幾乎沒什麼軍事價值,所以當令人敬畏的反法聯盟忙於其他政治問題而沒有實施全力以赴的軍事行動或以更大的熱情來實施其戰役行動時,法國還是很幸運的。

但在革命思想之下,這種徵兵制又還是有其優點。法國的革命士兵有許多把士氣和動機轉變成遵守紀律和加強訓練的動因。軍隊的環境增強了士兵們為了自由和平等的理想而戰的信念和意願,而這一理想也正是這場革命的根本。在消除了貴族軍官之後,士兵們與軍官的距離大為縮短,也越來越喜歡自己的軍官,而這些軍官又將其下屬看做是共和國平等的公民。士兵們的愛國主義、自尊和對理想的忠誠也大大激勵了軍官們。11

在經過幾次戰爭之後,法軍也開始將條令簡化和減少對以精確的橫隊隊形進行長途行軍所必需的死板訓練的倚賴,這也有助於更快地將人民轉變成有戰鬥力的士兵。

如問拿破崙的軍隊為什麼會跟著他不僅進入義大利而且還進軍埃及、德國、波蘭,最終到了俄羅斯,並看到這支破破爛爛的年輕軍隊還不斷得以擴充,其原因是他們別無選擇,何況當兵總比在家裡呆著要好。其中還有一種答案是盼望掠奪戰利品;另一種理由是希望促進大陸各國的交流(拿破崙的軍隊是推展社會流動性最有效的工具);再一種理由是喜歡冒險。所有這些理由都可以概括進一個概念︰光榮。12



(二)軍事組織與戰術



法國革命建立了精神戰力遠較強大的新式軍隊,這又是以新的社會結構為精神基礎,因此對整個歐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法軍所使用的新軍事方法和觀念,卻也對於拿破崙的勝利同樣有重大貢獻。它們一部分是革命的產品,另外一部份是早已發源於就時代,但僅因革命發生才使其有徹底付諸實踐的可能。這些創新可歸納為下述四點:



1.師的編制



法國的包色特將軍(Pierre-Joseph de Bourcet)首先主張的將兵力分為獨立的師,其中包含各種不同兵種在內,每個師可採取不同的路線行動,並彼此互相支援,這樣可以獲得較大的速度和彈性。此種觀念雖源於包色特,但又是到拿破崙時代始發展成熟,其原因有三:a.假使數量不大,也自無劃分必要,僅當時實行徵兵制使軍隊人數大增,此種組織方式始有重大價值;b.武器的進步,使小部隊的獨立戰鬥能力得以大增;c.18世紀後期的歐洲,道路系統有顯著的改善,耕地面積也隨之增加,於是部隊在行軍路線上也就可有較多的選擇。

拿破崙在師之上又加上「軍」的組織,這些大單位在戰役中都採取不同的道路,負責其自己的地區,但仍能相互支援,這樣在行動上比較迅速而有彈性,同時在戰略上也有較大的選擇自由。



2.輕步兵



18世紀時,歐洲軍隊在戰場上多還是採取密集的線性隊形,在軍官監視之下戰鬥。但在許多特殊環境中,例如山地、森林、村落等,就必須使用自由運動、自由射擊的「散兵(Skirmishers)」。在巴爾幹半島和北美洲,此種輕步兵都已有很好的效果。到法國革命前夕,歐洲各國都已有輕步兵,但仍只被視為一種輔助。革命則帶來了新的改變:a.革命軍人數大增但又缺乏嚴格訓練,難以適應傳統的橫線戰術;b.革命軍士兵為自由人,以各自為戰為榮。c.火力的增強使密集隊形的損失太大。13

在第一次反法同盟戰爭中,法軍步兵就開始廣泛採用散兵部隊作戰的模式。到了1793年,所有的營級部隊都作為輕步兵進行作戰。一旦交戰開始,立即分成許多小股散兵部隊。這種作戰模式有時也叫做「群落戰術」。1795年又出現了重新使用指揮得當的進攻縱隊以取代「群落戰術」的趨勢。但縱隊在發起進攻前仍由散兵先進行偵察活動並用分散火力襲擊敵人。14



3.野戰砲兵



七年戰爭時,奧普兩國的砲兵要遠優於法國,但戰後法國急起直追,在格里包發將軍(General de Gribeauval)指導下,在1760年代達到了標準化、機動化、精密化的要求。此後杜特兄弟(Chev-alier Jean du Teil and Baron Joseph du Teil)又對砲兵戰術提出了新觀念:在攻城戰中的觀念可以應用在野戰中,尤其是可以集中砲兵火力以來在敵軍戰線上造成裂口並加以擴張。

法國革命時,許多貴族出身的軍官紛紛逃亡,但以中產階級為主的砲兵軍官則效忠革命政府,拿破崙即為其中一員。在拿破崙掌權之後,砲兵更成為寵兒,不再是輔助兵力,而升格為與步兵和騎兵平等的基本兵種。法國砲兵在全歐洲不僅效率最高,而且機動性也最強。15於是砲兵成為當時戰鬥中殺傷敵人的主要兵種,戰鬥中往往約有一半以上的傷亡是砲兵造成的。



4.攻擊縱隊



在攻擊中用縱隊來代替橫隊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啟明時代的軍事思想家傅納德與沙克斯。革命後的法軍採取一種以散兵為掩護和前導的縱隊攻擊隊形。他們以高速前進,直撲敵軍企圖以白刃決勝負。此種隊形不能充分發揮步兵火力,而且損失有時也很重大。但其優點則為軍官容易掌握部隊,並讓訓練不足的新兵可以保持信心和團結。16

進攻時的縱隊有二項主要功能。第一,它能使排成密集隊形的士兵迅速撲向敵人。這種作戰行動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主要依靠砲兵首先向敵人發起砲擊,並由散兵預先對敵人進行襲擾,從而為縱隊進攻作好充分的準備。由於散兵襲擾吸引住了敵人的火力,因此進攻縱隊向前推進時就不會過分地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敵人的傷亡主要是砲兵和散兵的火力造成的,並非縱隊本身的功勞。這是因為縱隊在向前運動時,它自身的火力比較小,靠刺刀打敗強敵的情況是十分罕見的。17



綜合言之,法國革命帶來戰爭革命。法國的新戰法無疑比舊體制時代的戰法優越,但初期其敗仗跟勝仗又幾乎是一樣多,在第二次反法同盟戰爭中,法軍更是連吃敗仗。拿破崙則不僅能充分認清此種革命的巨大潛力,並且還能發現如何將不同因素加以整合運用的秘訣,誠如克勞塞維茨所云:他改正那些創新的技術弱點,使其效力得以充分發揮,把法國的全部資源用來替一種新系統服務,所以也就能夠一度獲得絕對優勢。18





四、拿破崙





(一)拿破崙的思想



一般人所尊重和分析的都只是拿破崙的軍事天才,但戴布流克(Hans Delbruck)卻認為儘管拿破崙具有戰略眼光和指揮會戰的天才,但其真正的才能是政治多於軍事。他並非把戰爭當作一種最後手段和用它來補救外交的失敗,戰爭只是其外交政策中的一個中心因素。而且除非為環境所迫,否則他也從不用不適當的軍事資源去追求重要的政策目標。

拿破崙身兼國家元首和最高統帥達十五年之久,幾乎無人能限制其行動自由,所以能使政治與戰爭密切整合,尤其能迅速作成決定並迅速予以執行。其外交手段有驚人彈性,能適應軍事情況的變化。反之,其戰略又經常有明白的政治目標。因此,政治目標支配戰略計畫,而計畫的要旨又即為找到敵軍戰線上的決定點,然後再集中全力向其發動打擊。19

拿破崙從來沒有著文系統地總結過他的軍事思想。但是從他的一些隨筆以及戰績紀錄裡,人們可以窺視到他的一整套作戰方法以及從中所體現出來的軍事思想。拿破崙軍事體制的精髓可以用他的作戰原則來加以最好的說明。後來研究戰爭的學人也正是透過他所指揮的戰役才認識到他的這些原則的,並在過了大約一個世紀之後,才將它們作了匯集和整理。概括來說是有以下幾點:



1.作戰目標為敵軍主力



拿破崙總是把敵人的主力作為主要目標,設法以最快的速度將敵人的主力置於不利的條件之下,並用一次主攻戰予以殲滅。他認為地理位置方面的目標,如居高臨下的地形、重要的交通樞紐、補給倉庫等始終是第二位的,對於摧毀敵軍戰鬥力這一基本目標來說只起間接的作用。



2.作戰方案力求簡單



有許多原因促使拿破崙更喜歡制訂簡單的戰略戰術方案。他認為重要的是他的所有下級的精力都應該協調一致地用來取得最大的作戰效果。由於他感到軍隊內部容易發生「戰爭摩擦」(這是後來由克勞塞維茨定名的一種現象。他也許可稱得上是研究拿破崙戰爭的最偉大最有見地的權威),因此他認為作戰方案太過複雜會引起錯誤的理解和不正確的解釋,而且這樣的作戰方案往往需要倚賴周密的時間安排方能實施。但在作戰行動中,特別是有人反對那些作戰行動時,這一點很難做到。



3.統一作戰指揮



或稱協調配合,或像拿破崙那樣稱為統一控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實施統一的作戰指揮是作戰方案簡單的結果。無論在哪種情況下,拿破崙簡單的聯合作戰行動,都要求並且往往也取得了他的軍隊各部門之間的協調一致。以達到其中間的和最終的作戰目標。



4.一貫採取攻勢



作戰時拿破崙總是無例外地力圖抓住作戰的主控權,即使是敵人佔有數量上的優勢,迫使他處於守勢的時候,他也要設法牽著敵人的鼻子走,而不是讓敵人牽著自己的鼻子走。他絕不魯莽行事,而總是沈著冷靜地審時度勢,(雖然他的敵人常常處於數量上的優勢)他始終強調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敵人。他認為在戰鬥進行的高潮時向敵人發動強大攻勢,可以搶先將敵置於相對劣勢。



5.積極實施部隊機動



這是拿破崙破壞敵人數量上的優勢,置敵於劣勢地位所採取的兩種手段中的一種。戰略上和戰術上的部隊機動是拿破崙作戰的特點。1796年他在皮德蒙和狄哥的首次大捷中,像他在1805年奧斯特里茲大捷一樣,都是靠積極實施部隊的機動而獲勝的。透過靈活的部隊調動,即使他的軍隊數量比敵人少得多,他也能在局部的關鍵性戰場上集結起優勢的兵力。他在馬侖哥、烏爾門和耶拿戰役中對部隊所作的戰略調動,使他的軍隊橫跨在敵人的交通線上。這樣,在戰鬥還沒有進入高潮之前,實際上就已經取得了整個戰役的勝利。



6.集中兵力進行作戰



或稱集中優勢兵力。拿破崙喜歡引用伏爾泰的一句格言︰「上帝是站在兵力優勢的軍隊一邊的」。他懂得,交戰雙方在其它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戰場上的兵力的優勢便是戰爭勝負的決定要素。他總是力圖在關鍵位置部署數量優勢的兵力,以取得較大的戰鬥力。但是,他也懂得,高強的軍事技術可以起到兵力倍增的作用。(他曾說過「精神與物質的力量是三與一之比」。可惜他被人們稍稍地誤解了。)為了獲得優勢的戰鬥力以戰勝數量上優勢的敵人,他採取的兩項主要手段是積極實施部隊的機動和出其不意的突然襲擊。



7.節省兵力



這一原則恰是集中兵力的另一面。為了實現關鍵陣地上的兵力集中(特別是當他的部隊在數量上少於敵人時),拿破崙便在不太重要的陣地上大幅度削減兵力。他認為(正如後來克勞塞維茨在著文時寫到他的一些戰役情況時那樣)「防禦是一種更強有力的作戰模式。」為此,他使少量部隊處於防禦態勢,以阻擋或拖住大量的敵人,而集中最大數量的兵力來對付最關鍵或最脆弱的那部分敵人。因此,節省兵力往往是實現兵力集中必不可少的條件。



8.突然襲擊



拿破崙認為,戰爭中所有的精神力量中最有效和最強大的力量倍增要素是出其不意的奇襲。他採取各種各樣的辦法來實現進攻的突然性︰「例如,將部隊訊速移動到敵人意想不到的陣地;在敵人認為是拿破崙力量薄弱的地方發動進攻;穿過敵人認為無法逾越的地形;在敵人認為拿破崙及其部隊正在休息的時候發動攻擊;在敵人認為拿破崙不能親臨的戰場上意外地露面等等。(拿破崙的兩個最強的敵手威靈頓、普留歇都曾這樣說過︰「拿破崙親臨戰場相當於四萬士兵的威勢」。當我們想起這句話時,就清楚的感到拿破崙突然出現在戰場時的重大意義。)



9.注意部隊的安全警戒



拿破崙懂得突然襲擊這種作戰方法好比一把雙刃利劍。雖然他知道他的敵人的腦袋都不如他聰明靈活,他也知道他必須設法猜透敵人可能對他採取的每一項行動,為此,他經常派遣間諜或用騎兵進行偵察,或者隨時保留一支後備隊來應付意外情況,並且小心翼翼地部署他自己的部隊,盡量減少敵人對他發動突然襲擊的可能性。一旦敵人發動突襲,他也能沈著有效地進行反擊。即使是在滑鐵盧戰役中,他也採取了極其嚴密的安全防衛措施。但是他的下級沒有能夠履行交給他的安全警戒使命。



雖然拿破崙的敵人從他那裡學到了不少經驗,大大改善了自己的軍事機器和效能,然而,他們永遠也無法跟拿破崙相匹敵。即使是那些打敗了拿破崙的將領們,也不得不承認拿破崙是位超群出眾的軍事天才。20



(二)拿破崙的影響



拿破崙對後世的最大貢獻不是「言教」而是「身教」。他不僅以身作則以來教導後人應如何追求成功,而尤其更重要者他也已教導後人應如何避免失敗。儘管拿破崙的天才是毫無疑問,在全盛時期又能贏得輝煌的勝利,但最終仍舊難免失敗,其原因何在?

首先從軍事因素說起,拿破崙最大的本錢即為其擁有數量優勢的新式軍隊。但法國連年征戰,損失重大。另一方面其敵軍也開始仿效其實施徵兵制,並實行軍事改革,於是拿破崙的此種優勢喪失,其戰略也就開始破產。

拿破崙一向堅持由他一人指揮,但當他的大軍人數達到六位數時,這種辦法也就開始行不通。戰場的遼闊,單位的眾多,已經無法再由他一人控制。拿破崙對於他手下的大將只要求他們服從,而並不容許他們有行動自由。簡言之,拿破崙未能建立一套適當而有效的指管通情(C3I)系統。這也是其獨裁所致。

拿破崙的最大弱點也許還不在軍事方面,而是他未能從大戰略的觀點來思考戰爭與和平的問題。他只想推翻舊王朝,建立新秩序,但卻完全忽視「權力平衡」的運作。他知進而不知退,能發而不能收。到最後終於喪失了平衡合理的戰略意識。

儘管拿破崙在陸戰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雖敗猶榮,但他卻缺乏全球性的眼光,他的戰略始終僅以歐陸為範圍,卻對海權幾乎毫無了解。他企圖藉「歐陸體系」封鎖英國以使其經濟崩潰,實近似妄想。因為英國握有海權,仍可繼續與全世界維持經貿關係,同時也仍能利用財力和外交手段,一再組成反法同盟。

另外一方面,拿破崙使用的工具完全是前人的遺產,但卻獲得驚人的勝利,因此其偉大的天才也就分外受到世人的崇敬。但反面來說,拿破崙不重視技術因素,他對於武器和技術的進步經常表現出排斥或忽視的態度。

從19世紀開始,拿破崙即已成為歐洲戰略思潮的新源頭。歐洲軍人中的精英份子對他無不推崇備至。拿破崙的功業和言論對歐洲的影響是至深且鉅,甚至於到今天,此種影響力仍繼續存在。21





五、結論





在三十年戰爭之後,歐洲的戰爭於18世紀曾經一度變得較不具破壞性,但這種風氣最終又為法國革命所一舉打破,即使是其發言常被引用作為拿破崙戰爭預言的吉貝特,在他的書中也未曾相信過這種情況會真的發生。甚至說,約米尼在拿破崙戰爭之後,也還是會緬懷於過去的那種相對和平的時代。

對於拿破崙,許多人們宣稱受到他的影響,但他們所說的這種影響卻往往是籠統而模糊,彷彿只要打出拿破崙的名號即為不可挑戰的真理一般。事實上認真地去研究,由於他最終失敗後歐洲的守舊風氣,並沒有哪個國家或者哪隻軍隊是真正承襲了拿破崙的思想,甚至連再度轉回共和政權後的法國也沒有,只有克勞塞維茨和約米尼藉由對拿破崙戰爭的研究而將其各自的理論發展完善。

此後最接近拿破崙的軍隊,或許是俄國革命後的蘇聯紅軍。儘管形成的因素不盡相同,但紅軍在二次大戰中所發展出來的戰術,卻有一部分是和革命後的法軍非常近似,強調梯次攻擊、數量優勢與集中砲火,依靠強調愛國思想來維持緊急徵召的部隊的紀律。但這並不能說是受拿破崙的影響,而是蘇聯所面臨的狀況與當時的法國相近所致。

或許拿破崙最大的影響不是在戰略和戰術上,而是樹立了一個傳奇英雄的榜樣,吸引後世的人們持續追求至高無上而虛幻不實的光榮,以壓倒性的武力解決政治問題,引導人們走向戰爭、擴大戰爭。

因此對於拿破崙,我們不可忘記本來是拿破崙手下的元帥之一,日後成為瑞典國王卻又背叛他的貝納多提(Charles Bernadotte)曾做過的評論:

拿破崙不是為他人所擊敗,在我們所有這些人之中他是最偉大的。但因為他只依賴其自己的才智,所以上帝才會懲罰他。他把才智用到最大限度,遂終於難以為繼。任何東西最後總是會破裂。22



參考資料:



書報部份:



彼得.帕雷特主編。《現代戰略的締造者:從馬基雅維利到核時代》。時殷弘等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

鈕先鍾著。《西方戰略思想史》。台北:麥田書局,1995年。

馬歇康華爾將軍著。《指揮官拿破崙》,鈕先鍾譯。台北:麥田書局,2000年。



網路部分:



T·N·杜普伊著。《武器和戰爭的演變》。戰爭研究。上網日期:2007年4月18日。網址:http://www.warstudy.com/history/general_history/weapon_war/index.xml

阿徹.瓊斯著。《西方戰爭藝術》。戰爭研究。上網日期:2007年4月18日。網址:http://www.warstudy.com/theory/modern/art_war_western/index.xml

邁克爾.霍華德著。《歐洲歷史上的戰爭》。戰爭研究。上網日期上網日期:2007年4月18日。網址:http://www.warstudy.com/theory/modern/eurowar/index.xml



註解:



1:T·N·杜普伊著,《武器和戰爭的演變》,〈腓特烈和黑火藥兵器戰術的完善〉(戰爭研究,上網日期:2007年4月18日),網址:http://www.warstudy.com/history/general_history/weapon_war/017.xml

2:阿徹.瓊斯著,《西方戰爭藝術》,〈刺刀的出現對線式戰術發展的巨大影響〉(戰爭研究,上網日期:2007年4月18日)網址:http://www.warstudy.com/theory/modern/art_war_western/005.xml

3:T·N·杜普伊著,《武器和戰爭的演變》,〈腓特烈和黑火藥兵器戰術的完善〉。

4:鈕先鍾著,《西方戰略思想史》(台北:麥田書局,1995年),p.159∼161。

5:彼得.帕雷特主編,《現代戰略的締造者:從馬基雅維利到核時代》,時殷弘等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p.99∼106。

6:鈕先鍾著,《西方戰略思想史》,p.185。

7:鈕先鍾著,《西方戰略思想史》,p.191∼192。

8:彼得.帕雷特主編,《現代戰略的締造者:從馬基雅維利到核時代》,時殷弘等譯,p.117。

9:邁克爾.霍華德著,《歐洲歷史上的戰爭》,〈革命戰爭〉(戰爭研究,上網日期:2007年4月18日),網址:http://www.warstudy.com/theory/modern/eurowar/005.xml

10:馬歇康華爾將軍著,《指揮官拿破崙》,鈕先鍾譯(台北:麥田書局,2000年),p.63。

11:阿徹.瓊斯著,《西方戰爭藝術》,〈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時期的戰術和戰略變化〉(戰爭研究,上網日期:2007年4月18日),網址:http://www.warstudy.com/theory/modern/art_war_western/006.xml

12:邁克爾.霍華德著,《歐洲歷史上的戰爭》,〈革命戰爭〉。

13:鈕先鍾著,《西方戰略思想史》,p.193∼195。

14:T·N·杜普伊著,《武器和戰爭的演變》,〈拿破崙和戰爭中的革命〉(戰爭研究,上網日期:2007年4月18日),網址:http://www.warstudy.com/history/general_history/weapon_war/018.xml

15:鈕先鍾著,《西方戰略思想史》,p.195∼196。

16:鈕先鍾著,《西方戰略思想史》,p.196。

17:T·N·杜普伊著,《武器和戰爭的演變》,〈拿破崙和戰爭中的革命〉。

18:鈕先鍾著,《西方戰略思想史》,p.196。

19:鈕先鍾著,《西方戰略思想史》,p.197∼198。

20:T·N·杜普伊著,《武器和戰爭的演變》,〈拿破崙和戰爭中的革命〉。

21:鈕先鍾著,《西方戰略思想史》,p.202∼205。

22:鈕先鍾著,《西方戰略思想史》,p.203。



----

地球防衛軍使命
地球防衛軍以實現地球本位主義,確保我地球之獨立、自由、平等與維護世界和平為目的。
凡有侵犯我領土主權,及妨礙我主義之實行者,須全力掃除而廓清之,以完成我地球防衛軍人之神聖使命。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4/28/2007 20:28:56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626 Posts

Posted - 04/28/2007 :  20:29:24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補充一點比較小層面的事情,拿破崙遠征俄國時的補給問題是遠比二戰德軍嚴重許多,因為俄國人燒掉了他賴以補給的農村,使得他的大軍無法徵收糧食。但這種焦土戰略並不是當時的普遍現象,所以我沒有列在本文裡頭。

所以把拿破崙的俄國戰役跟二戰東線相比是不正確的,德軍在東線面臨更多的是兵力問題而不是補給問題(雖然補給也是很困難)。


----

地球防衛軍使命
地球防衛軍以實現地球本位主義,確保我地球之獨立、自由、平等與維護世界和平為目的。
凡有侵犯我領土主權,及妨礙我主義之實行者,須全力掃除而廓清之,以完成我地球防衛軍人之神聖使命。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4/29/2007 :  04:24:53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補充一點比較小層面的事情,拿破崙遠征俄國時的補給問題是遠比二戰德軍嚴重許多,因為俄國人燒掉了他賴以補給的農村,使得他的大軍無法徵收糧食。但這種焦土戰略並不是當時的普遍現象,所以我沒有列在本文裡頭。

所以把拿破崙的俄國戰役跟二戰東線相比是不正確的,德軍在東線面臨更多的是兵力問題而不是補給問題(雖然補給也是很困難)。




那個季刊月經雜誌......啊不,MC Axis內提到,德國入侵法國時,有裝甲部隊開到快沒油時,就到附近的加油站去付款加油(還蠻紳士的),但這招在蘇聯境內沒有用......說起來戰車換柴油引擎後,要這樣作確實會變難,除非像現代加油站多數也有柴油可以加.
Go to Top of Page

Reich
路人甲乙丙

Saint Croix
4918 Posts

Posted - 04/29/2007 :  05:42:30  會員資料  Visit Reich's Homepage  Click to see Reich'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Reich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嗯嗯?
記得是在進軍奧地利的時候,古德林轄下部隊首開先例.....
安排沿途加油站加油....
從此也才發現裝甲部隊後勤的重要性

至於法國,不知道加油站可還有人看管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SS-Panzerdivision "Das Reich",
Panzergrenadier Kampfgruppe z.b.V.
http://city.udn.com/v1/blog/index.jsp?uid=zbv2004
Go to Top of Page

陸戰屋小步兵
版主

7782 Posts

Posted - 04/29/2007 :  11:30:53  會員資料 Send 陸戰屋小步兵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另外一方面,拿破崙使用的工具完全是前人的遺產,但卻獲得驚人的勝利,因此其偉大的天才也就分外受到世人的崇敬。但反面來說,拿破崙不重視技術因素,他對於武器和技術的進步經常表現出排斥或忽視的態度。

對於砲兵科出身的軍官來說,這蠻奇特的
還是,有特別的用意?
例如新技術產生的新兵種造成過度專業,可能衍生一些社會問題?


領兵一隊衛南疆
步兵工兵屯田兵
Go to Top of Page

GMM
路人甲乙丙

3333 Posts

Posted - 04/29/2007 :  14:51:40  會員資料 Send GMM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如果在戰時
燒航空汽油的直昇機甚至VTOL機如果加了普通加油站的無鉛汽油還飛的起來嗎
如果只是減少引擎壽命的話也還可以接受
總比停在地上飛不起來沒用處的好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626 Posts

Posted - 04/30/2007 :  03:42:00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對德軍來說畢竟利用加油站不是正規的補給方式而是應急,但是像拿破崙這樣補給方式就是就地徵收,沒有東西可徵收可就慘了。

拿破崙年輕時寫過關於新型砲的文章,但後來其握權之後對這方面卻不太關心,可能跟他帶領的軍隊人事費高漲沒有什麼預算搞這種事情也有關係。

此外拿破崙倒是花了不少錢在整修巴黎水道跟支援學術研究上。

----

地球防衛軍使命
地球防衛軍以實現地球本位主義,確保我地球之獨立、自由、平等與維護世界和平為目的。
凡有侵犯我領土主權,及妨礙我主義之實行者,須全力掃除而廓清之,以完成我地球防衛軍人之神聖使命。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4/30/2007 :  09:06:56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拿破崙也是有設專設單位收集大家新點子新發明的,不過他不太要用.相對的,希特勒對新技術的興趣通常特別大,結果呢?裝甲車輛型號太多,飛機研發混亂導致戰爭末期缺乏可以對抗P-51的飛機(數量不足).
小弟很懷疑,拿老大可能就是因為這些新技術他看起來太天馬行空,可靠度不足,加上執政後知道很多事情可以用人海戰術解決,所以才不太採用這些花樣的.
Go to Top of Page

Reich
路人甲乙丙

Saint Croix
4918 Posts

Posted - 04/30/2007 :  10:29:38  會員資料  Visit Reich's Homepage  Click to see Reich'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Reich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個人覺得可能是時代背景的問題
1800年左右的新技術
畢竟是在一個工業還未完全開展的社會背景下
拿老大也才會如上所說的信心不足
1940年左右的新技術
則有一定的工業技術當靠山
大概比較能預測也稍微可靠一點
希老大才會這樣肆無忌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SS-Panzerdivision "Das Reich",
Panzergrenadier Kampfgruppe z.b.V.
http://city.udn.com/v1/blog/index.jsp?uid=zbv2004
Go to Top of Page

masahiro0083
路人甲乙丙

Taiwan
709 Posts

Posted - 05/01/2007 :  23:44:05  會員資料  Visit masahiro0083's Homepage  Click to see masahiro0083'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masahiro0083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還有一點,拿破崙時代就算有新武器也很難量產。
譬如說後膛槍.....以工業革命前夕的工藝技術,
要量產那種需要一堆小零件並要有相當精密度、可靠度的東西還是難......
而且以當時的科技,也是很難產生具革命性殺傷力的劃時代武器。
所以拿老大把寶押在數量而非技術上也不能說他不對......

倒是普法戰爭到一戰之間四十多年的空檔,在有後膛式來福槍的環境下。
步兵戰術是以何種型態存在?小弟倒是頗感興趣。

烏拉~~~~~!!!
Go to Top of Page

MosinNagant
我是菜鳥

China
550 Posts

Posted - 05/02/2007 :  00:00:59  會員資料  Click to see MosinNagant'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MosinNagant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英法,尤其是法國的舊軍事官僚不是仍舊保持陳舊的步兵方陣和隊形嗎?還有那不顧一切實際的“進攻的狂熱”。結果在德國大量的馬克沁機槍面前被轟殺至渣。

欢迎来祖国大陆走一走、看一看。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5/02/2007 :  09:53:03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asahiro0083

還有一點,拿破崙時代就算有新武器也很難量產。
譬如說後膛槍.....以工業革命前夕的工藝技術,
要量產那種需要一堆小零件並要有相當精密度、可靠度的東西還是難......
而且以當時的科技,也是很難產生具革命性殺傷力的劃時代武器。
所以拿老大把寶押在數量而非技術上也不能說他不對......



其實這個被罵得比較多的還有其他方面,比方罐頭的量產與使用之類,那個記得是1802年送給法國政府評估的吧?這種東西如果夠多,對拿破崙征俄的影響不言可喻,而對民生的影響會更大--回家問問媽媽如果全部都不用保鮮食物作菜會發生怎樣的慘劇.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626 Posts

Posted - 05/02/2007 :  12:05:34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http://content.edu.tw/vocation/food_production/tn_ag/can/index.htm

這裡有罐頭的歷史:

----
1804年,法國人Nicolas Appert為因應普法戰爭法國軍艦須在高溫長時間海上運輸之需要,發明以廣口瓶裝食物,以軟木塞輕塞瓶口,煮沸30∼60分鐘後,塞緊瓶口以達貯藏目的。

經試驗結果,達到頂期的效果,於1810年獲法國拿破崙皇帝頒獎金一萬二千法朗。

1810年6月,Nicolas Appert發表動植物的長期保存法。

1810年 英國人Peter Durand 以馬口鐵皮罐與食品貯藏法,取得英國政府的專利,為馬口鐵皮罐之始祖。

1821年 英國人William Underwood 在英國波士頓設廠,產製果實瓶裝罐頭輸出。

1825年 Thomas Kensett 的《罐頭加工法及容器》獲得美國專利許可。

1847年 美國人Allen Tailor 發明打拔罐。

1874年 A.K. Shriver 完成殺菌釜設計,殺菌操作獲得改善。

1877年 罐頭接合機械發明,製罐業逐漸機械化。

1896年 美國人 Chalres Ams 發明液體封口膠。

1897年 美國人Julius Bren Zinger 發明封口膠塗佈機。
----

大多數保存食最初不是為了航海就是為了過冬發明的,首先轉給陸軍使用倒是不多見。事實上不到緊要關頭或快過期,現代陸軍還是不能亂開保存食。

以當時的法軍常常都是就地挖掘馬鈴薯煮食的情況,不能期待那種早期罐頭量產。法軍的後勤隊會攜帶數天份的糧食,但那也只是數天份而已,後來那種從後方一路運到前線的補給方法,要等到鐵路發達之後才再度有可能。

在十八世紀受限於後勤制度,軍隊都沒辦法出遠門,其實現代也有這種問題。

說二戰是靠C-47跟卡車打贏的可不是隨便亂說。

----
〝Fear cripples the soul, so you just have to fight it.〞
「恐懼能癱瘓心靈,你得竭力對抗。」
∼Diane Keaton∼
Go to Top of Page

bruce
路人甲乙丙

Taiwan
687 Posts

Posted - 05/02/2007 :  22:55:44  會員資料  Click to see bruce'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bruce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中野大所說小弟深有同感,最近小弟借了一本物流管理的書,將現代物概念重新套上WW2的俄國戰場,單是德式鐵路和俄式鐵路的轉駁就很有問題裝卸再裝卸有好幾個問題影響效率,在200公里以上的運輸用汽車是很不經濟的作法,德軍之所以不能在1941年進入莫斯科,後勤因素比重要佔大半原因

戰爭只為利益、權勢而產生君何曾過見過為道德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626 Posts

Posted - 05/03/2007 :  09:04:00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bruce

中野大所說小弟深有同感,最近小弟借了一本物流管理的書,將現代物概念重新套上WW2的俄國戰場,單是德式鐵路和俄式鐵路的轉駁就很有問題裝卸再裝卸有好幾個問題影響效率,在200公里以上的運輸用汽車是很不經濟的作法,德軍之所以不能在1941年進入莫斯科,後勤因素比重要佔大半原因



這個是事實,但其實我想指出的是拿破崙的問題更嚴重。(笑)

其實拿破崙在中歐的遠征以十八世紀的水準來看已經是不可思議的距離了,只是當他更遠到了俄國,就被焦土戰略反制。

俄國名將蘇沃洛夫在俄國參加反法同盟後,率兵遠征西歐,便因為奧軍提供的補給接濟不上而面臨危機。

----
〝Fear cripples the soul, so you just have to fight it.〞
「恐懼能癱瘓心靈,你得竭力對抗。」
∼Diane Keaton∼

Edited by - 慎.中野 on 05/03/2007 09:07:08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5/03/2007 :  09:34:59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應該這麼說,希老大碰到的問題是運輸工具規格不同的轉換,拿老大碰到的是沒有運輸工具.前者的問題是商學院(物流與組織)的問題,後者的問題是工學院(道路建設與交通工具建造)甚至是醫學院(牲畜繁殖與照顧)的問題......
Go to Top of Page

masahiro0083
路人甲乙丙

Taiwan
709 Posts

Posted - 05/03/2007 :  10:14:28  會員資料  Visit masahiro0083's Homepage  Click to see masahiro0083'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masahiro0083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依個人淺見,拿破崙侵俄,即使沒遇上焦土政策可能還是只有敗亡ㄧ途。
因為能搶的地方跟東西本來就不多了,再加上他帶的部隊人數又是史無前例的多。
再能搶都不夠吃啊......
而那個只有騾馬運輸的時代,這種規模的後勤根本惡夢中的惡夢。
就如DASHA大說的,還有牲畜繁殖與照顧的問題.......
太難了.....

烏拉~~~~~!!!
Go to Top of Page

dasha
版主

41537 Posts

Posted - 05/03/2007 :  10:48:56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其實從某些角度來說,西歐的軍隊在帝國主義時代之前的長程跋涉後勤能力,比之中東或中國甚至中亞遊牧民族軍隊,都是很糟糕的,因為他們很缺少這個經驗,而且軍隊也沒有像那些全民抓兵的大國(中國)那樣,整個部隊的人數多得嚇人,但大部分都是後勤尾巴,負責想辦法把食糧從河套送到北海,數十萬大軍真的砍敵人的可能只有數千......
Go to Top of Page

PzGrenadier
我是菜鳥

429 Posts

Posted - 05/04/2007 :  16:59:04  會員資料  Visit PzGrenadier's Homepage  Click to see PzGrenadier'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PzGrenadier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陸戰屋小步兵

>另外一方面,拿破崙使用的工具完全是前人的遺產,但卻獲得驚人的勝利,因此其偉大的天才也就分外受到世人的崇敬。但反面來說,拿破崙不重視技術因素,他對於武器和技術的進步經常表現出排斥或忽視的態度。

對於砲兵科出身的軍官來說,這蠻奇特的
還是,有特別的用意?
例如新技術產生的新兵種造成過度專業,可能衍生一些社會問題?




其實回頭看看
如果清楚當年的工業環境的話
那個年代 說真的 根本沒有什麼真正的新技術出現
所以重視或不重視新技術
那是我們現代人回頭看當年時才會有的疑問
對於那個年代的人來說
根本不是問題

1709年 英國人達比第一次用木炭開始大量鑄鐵
1710年 史上第一次大量生產【鐵鍋】
1767年 發明紡紗機
1771年 第一台水力紡紗機發明
1785年 第一台蒸氣紡紗機出現
1804年 第一台動力織布機

那個時代
所謂的【高科技】指的是大量生產鑄鐵、鍛鐵跟紡紗織布
跟軍事還扯不上什麼大關係

如果說拿破崙真的關心科技
他最大的貢獻
第一是【贊助測量地球大小,進而制定公制】
第二是【推動國家總動員體制,滿足法蘭西大軍需求】

在那個科技進展是以五十年一百年為世代的時代裡
拿破崙已經是不可多得的科技熱中者了


***********************************
臨陣當先決戰制勝 我們步兵為主兵
風雨不足畏 地形任縱橫
勇猛頑強殲敵建巧噪蛜赬磞W將多出自吾校
不怕苦 不怕難
攜著手 向前行
親愛精誠永常相守
發揚吾校精神
***********************************

石城雄據護寶島
屏山環海復神州

http://tw.myblog.yahoo.com/tpejc-yungyung
Go to Top of Page

PzGrenadier
我是菜鳥

429 Posts

Posted - 05/04/2007 :  17:04:25  會員資料  Visit PzGrenadier's Homepage  Click to see PzGrenadier'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PzGrenadier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慎.中野



拿破崙年輕時寫過關於新型砲的文章,但後來其握權之後對這方面卻不太關心,可能跟他帶領的軍隊人事費高漲沒有什麼預算搞這種事情也有關係。

此外拿破崙倒是花了不少錢在整修巴黎水道跟支援學術研究上。




那個時代的大砲研發或是不研發都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研發出來了也沒有能力去生產

在那個時代
連士兵用的鉛彈都是要士兵自己在戰場上手工製作
(如果不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請看看梅爾吉勃遜的電影吧)
研發新式的大砲真的除了好玩以外
沒有任何真正的意義

有趣的反而是
【如何生產大量標準化的大砲】
才是那個【前工業】時代真正嚴肅的問題

***********************************
臨陣當先決戰制勝 我們步兵為主兵
風雨不足畏 地形任縱橫
勇猛頑強殲敵建巧噪蛜赬磞W將多出自吾校
不怕苦 不怕難
攜著手 向前行
親愛精誠永常相守
發揚吾校精神
***********************************

石城雄據護寶島
屏山環海復神州

http://tw.myblog.yahoo.com/tpejc-yungyung
Go to Top of Page

PzGrenadier
我是菜鳥

429 Posts

Posted - 05/04/2007 :  17:31:20  會員資料  Visit PzGrenadier's Homepage  Click to see PzGrenadier'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PzGrenadier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asahiro0083

倒是普法戰爭到一戰之間四十多年的空檔,在有後膛式來福槍的環境下。
步兵戰術是以何種型態存在?小弟倒是頗感興趣。




普法戰爭到一戰的改變
在小弟之前貼過的【論砲兵】第一章有完整說明

***********************************
臨陣當先決戰制勝 我們步兵為主兵
風雨不足畏 地形任縱橫
勇猛頑強殲敵建巧噪蛜赬磞W將多出自吾校
不怕苦 不怕難
攜著手 向前行
親愛精誠永常相守
發揚吾校精神
***********************************

石城雄據護寶島
屏山環海復神州

http://tw.myblog.yahoo.com/tpejc-yungyung
Go to Top of Page

PzGrenadier
我是菜鳥

429 Posts

Posted - 05/04/2007 :  17:40:16  會員資料  Visit PzGrenadier's Homepage  Click to see PzGrenadier'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PzGrenadier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如果不了解農業社會的情況
可能就不能真正知道所謂【焦土】的意義

基本上
農田在還沒有成熟收割前 種植再多的糧食也是不能吃的
所以糧食會在哪裡?
在城鎮的穀倉裡!
所以所謂的焦土政策 並非是把農田燒掉
而是燒掉村落跟倉庫

沒有村落部隊就沒有棲身之所 只能露營
長期露營是很悲慘的
沒有倉庫就沒有糧食
就算走到烏克蘭一望無際的麥田也沒有用
因為沒成熟的穀物又不能吃

至於動物草料的問題
這其實非常非常有趣
對於俄國的傳統小馬或是牛來說
吃什麼都可以
所以根本沒有所謂【補給草料】的問題
但如果是西歐的馬
西歐的大型馬就不是隨便吃路邊野草就可以活的
它們需要燕麥、大麥等飼料
這些東西就需要後方補給囉

***********************************
臨陣當先決戰制勝 我們步兵為主兵
風雨不足畏 地形任縱橫
勇猛頑強殲敵建巧噪蛜赬磞W將多出自吾校
不怕苦 不怕難
攜著手 向前行
親愛精誠永常相守
發揚吾校精神
***********************************

石城雄據護寶島
屏山環海復神州

http://tw.myblog.yahoo.com/tpejc-yungyung
Go to Top of Page

曹公孟德
路人甲乙丙

3332 Posts

Posted - 05/04/2007 :  20:37:15  會員資料 Send 曹公孟德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http://warstudy.com/theory/modern/supplying_war/002.xml
http://www.warstudy.com/theory/latterday_west/pure_logistics/002.xml

拿破倫的問題不易簡單的歸之於傳統的焦土說法
在糧食收割之前,農民都只是靠吃上一年的儲糧
要燒光農家到敵人沒法取食,近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如果兩軍在同一條路線通過,在前一支軍隊通過後,不見得有足夠的儲糧讓第二支通過的軍隊吃飽
Go to Top of Page

慎.中野
我是老鳥

27626 Posts

Posted - 05/05/2007 :  22:57:43  會員資料 Send 慎.中野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曹公孟德

http://warstudy.com/theory/modern/supplying_war/002.xml
http://www.warstudy.com/theory/latterday_west/pure_logistics/002.xml

拿破倫的問題不易簡單的歸之於傳統的焦土說法
在糧食收割之前,農民都只是靠吃上一年的儲糧
要燒光農家到敵人沒法取食,近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如果兩軍在同一條路線通過,在前一支軍隊通過後,不見得有足夠的儲糧讓第二支通過的軍隊吃飽



焦土戰在當時歐洲的其他地方是不能想像的事情,因為他們是俄國人。

(朋友的德國教授說過,俄國人雖然是白種人,但腦袋裡裝的是東方思想)

當然敗戰的原因「不只是」補給困難,但重複一次,個人是想說明拿二戰德軍的征俄失敗跟拿破崙大軍的征俄失敗相提並論,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是類比不當。兩者面臨的狀況是相當不同的。

第二點,法軍率先採用的師跟軍編制,就是為了能夠指揮大部隊在不同的路線上行軍而發明的制度啊。

----
〝Fear cripples the soul, so you just have to fight it.〞
「恐懼能癱瘓心靈,你得竭力對抗。」
∼Diane Keaton∼
Go to Top of Page

bruce
路人甲乙丙

Taiwan
687 Posts

Posted - 05/05/2007 :  23:24:03  會員資料  Click to see bruce'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bruce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該死是我第一個岔到歪路上,在此向中野大說聲抱歉,法軍征俄與德軍征俄兩者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戰爭只為利益、權勢而產生君何曾過見過為道德
Go to Top of Page

MosinNagant
我是菜鳥

China
550 Posts

Posted - 05/06/2007 :  10:43:27  會員資料  Click to see MosinNagant'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MosinNagant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如果博羅季諾會戰法軍能够打掉俄軍主力,對以後的局勢發展是否會好一些?此時拿破侖再提出媾和,給予較體面的條件,失去主要軍事力量的沙皇會不會同意考慮?

欢迎来祖国大陆走一走、看一看。
Go to Top of Page
到第 頁,共 2頁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次頁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直接前往: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