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登入名稱:
密碼:
記住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論壇首頁
 軍事討論區
 國軍與警察事務
 中華民國海軍未來發展討論區39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作者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dasha
版主

42274 Posts

Posted - 10/18/2025 :  08:57:39  會員資料 Send dash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中華民國海軍未來發展討論區38"業已結束,請各位在此欄繼續討論,謝謝!

關於那個"武器研發團隊"的問題,歷史老黃曆,簡單講,1960年代皇家海軍與美國海軍都把自己的相關單位給裁掉了,福島戰中皇家海軍的包,很大原因就是在Type42/22都沒有這個團隊的經驗,所以推出的東西系統穩定性不足......美國則是團隊裁掉但讓他們旋轉門到廠商那,所以才有神盾,但現在這批人也都老死,DDG-1000/LCS就是完全沒這批人的首艘產物,所以那之後也是鴉鴉烏......
皇家海軍是1860年設立內部專業團隊的,不過要往早講,那位6個老婆的死胖子亨利八世就搞了皇家船塢,專門負責軍方艦隻建造,國家的船塢負責船體技術,專業團隊負責需求制訂與武器戰系;歐洲有幾個國家也是有這種一算幾百年甚至超過千年的團隊存在,造艦計畫一直很穩定但讓人摸不透這新船定位的法國義大利瑞典之類,內部應該都有這種單位,有些甚至可能是師徒制.
現在要建立這種團隊,首先要對抗的其實是商學院管理學系,英美都是在管理學系出現同時砍掉這種單位,然後是法學院,因為從法律角度來看,這種團隊與印度那種終身俸計畫團隊一模一樣,雖然根本是雞與魚(都屬於人類食用肉類)之差......

hawkeye
我是老鳥

6362 Posts

Posted - 10/18/2025 :  15:24:00  會員資料 Send hawkeye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看看南韓海軍ˋ四十年前有邦交時還羨慕我們有潛艦ˋ現在....怎麼不感慨萬千..
我是覺得尹清楓案被刻意COVER!變成"未解決事件"真的對海軍甚至國軍已經傷到龍脈深入膏肓ˋ裹足不前ˋ看看連個獵雷艦都搞不定~
國艦不一定要國造ˋ但國艦一定要強而有力ˋ我想這是大家共有的信念ˋ像菲律賓汰除了小砲艇ˋ向韓國下單ˋ現在起碼有三艘飛彈巡防艦(一艘還在建造中)這已經對我海軍是芒刺在背了!
我們再也不能笑菲國海軍貧弱了ˋ她已經不是吳下阿蒙了ˋ而是勁敵!
而且我們海軍人員都不能公開和週遭國家交流ˋ這也很不利~
Go to Top of Page

yangly3
我是老鳥

9446 Posts

Posted - 10/18/2025 :  15:24:48  會員資料 Send yangly3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猜测如gera兄所言,7000吨新巡...防舰首要替换的会是基隆级

一是拜最新科技所赐,7000吨级的神盾舰除了备弹量与CIC能力以外,功能上应是可以接替基隆级的

二是基隆级的比成功级还要“老”十几岁,跟提康是一个年代的,应该是撑不过2030世代的了。

所以用7000吨新巡,或者是二手神盾舰,替下基隆级。

再将基隆上的标二转给成功级,缝缝补补,让成功级再撑到2040前后,算是比较经济也稳妥的方案了罢
Go to Top of Page

gera
我是老鳥

6834 Posts

Posted - 10/18/2025 :  17:00:31  會員資料 Send gera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知識與經驗其實是兩回事. 但經驗可以化為知識,減少踩坑的機會. 可是這種轉化率,不到50%.
有總比沒有好,最主要還是減少團隊磨合的時間.

現代工業與科技已經複雜到一個程度,其專業人員,養成實在太久了.

1,學校學的知識,就只是基礎的知識.
2,真正在職場從做中學,也就是知識與經驗並重,至少要十年的時間.
3,然後以之前的累積,面對並解決各種前所未聞的問題,差不多還要五年.

也就是說,真正能獨當一面的人,差不多要到35~40歲才能成熟. 這還只是其中一個子系統,一艘船艦一架戰機全部加起來幾十上百的系統,不搞終身俸項目,是推不動的.
因為能力一旦佚失,想收回來重建,就至少是20年起跳.

另一種辦法就是供應鍊與分包制. 譬如說,起落架,彈射椅,導航裝置等,只要合乎規格與接口定義,就能直接用買的,把壓力轉嫁給民營企業. 政府只負責養核心團隊.

民營企業對於這種壓力山大,又小眾的東西,就必須先確保利益. 否則寧可關廠停線不做.
後者就是大多數消失性商源的由來. 前者就是目前美軍與波音等正在吵的授權項目.

簡言之,為了省點錢,美軍有時也只買使用權. 而面對消失性商源,美軍也只能受原廠捆綁. 美軍沒辦法自行找副廠開線解決問題.

解決辦法就是,美軍多出錢,把原廠的授權也買下來,美軍面對消失性商源,才能用自己的授權找副廠開線生產零組件.
....這好壞是非對錯先不論,但歐美現在就是這樣搞.


Edited by - gera on 10/18/2025 17:02:36
Go to Top of Page

ki1
我是老鳥

6447 Posts

Posted - 10/19/2025 :  22:08:40  會員資料 Send ki1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gera


...一艘船艦一架戰機全部加起來幾十上百的系統,不搞終身俸項目,是推不動的.
因為能力一旦佚失,想收回來重建,就至少是20年起跳....

...另一種辦法...

某種程度上的另一種方法,或許是讓艦艇盡量單純,
實際案例可參考二戰後各種英國造艦計畫:
,防空的專門防空,其他設備(如反潛相關者)盡量減少甚至省略,反潛的反之,等等
(輕巡防艦區分防空/反潛型,也有類似好處,希望是終於想通了的跡象)
Go to Top of Page

MistOfWar
路人甲乙丙

USA
1860 Posts

Posted - 10/20/2025 :  00:41:01  會員資料 Send MistOfWar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台灣要面對高強度作戰,不可能靠簡化的辦法。

該交的學費還是要交,台灣搞潛艇需要交一筆大學費,如果沒人幫台灣(例如都用中科的戰系和雷達),防空艦也可能需要交一大筆學費,但我覺得這種該出的錢,就不用省了。 況且防空艦的情況應該比潛艇好很多,不少國家已經說願意賣雷達或戰系了,這種情況下更沒必要用“簡化”來降低複雜度了。 那個3000多噸輕巡案,很多人就不理解為什麼還要防防型和反潛型,都應該具備基本反潛能力才對
Go to Top of Page

cph0516
我是老鳥

6836 Posts

Posted - 10/20/2025 :  02:38:50  會員資料 Send cph0516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因為各種情報與飛彈整合能力差
拆分去開發系統.是最好的方式

台灣國防科技
實際上的水平並沒多高.全指望中科院真的是想太多
已經要面對戰爭的威脅
台灣軍方單位.並沒有太多的時間來準備一切所需
Go to Top of Page

kmleu
路人甲乙丙

1806 Posts

Posted - 10/20/2025 :  10:36:28  會員資料 Send kmleu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本島海軍先整肅紀律再談未來建軍計畫吧!不知各位會怎看那志在千里的::2016海軍十二項造艦計畫
內部派系山頭外部還有多少人虎視眈眈再加上無法根除的洩密案,也難怪黃曙光將軍會另闢蹊徑,
為了替換老舊潛艦也顧不得被操作成弊案髒水上身,近期洩密案還好有吹哨者止損,哪天沒吹哨者台灣也差不多了!

"民眾爆料,海軍大氣海洋局長林倉玉就任2年多來,違法蒐集漢光演習作戰資料,要求部屬在局內成立戰情中心,
指派官兵向第一線作戰單位索取機密資料,但該局並無合法權限。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在立法院受訪表示,
已經請海軍進行行政調查,希望本於勿枉勿縱精神,盡快完成行政調查。
周刊報導,林倉玉2023年9月接任大氣海洋局長後,就強迫官士兵將他們與「艦隊指揮部」開會所得機密資料,
傳到林私設的「未加密」LINE群組中,儘管多名官士兵認為有資安風險,勸林不要這樣,但林一意孤行。
更離譜的是,林倉玉要求下屬浮報預算,吹哨者指控他去年5月,大氣海洋局召開「國土韌性特別預算會議」,
竟然公開指導局內一級主管如何規避審計與監察單位調查,還邀請特定廠商到局裡討論標案,涉嫌圖利。
也有女性吹哨者向周刊爆料,指控林倉玉在宿舍安排上踐踏軍中規範,強行將女性聘僱人員寢室,安排在男性軍官宿舍區域,
且未加裝鐵門區隔,形同「男女混住」;官士兵直言,「他根本就是土皇帝,完全不把制度放在眼裡,行徑非常囂張」。"

海軍土皇帝涉暗蒐漢光機密情資 國防部:勿枉勿縱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5217020
Go to Top of Page

ki1
我是老鳥

6447 Posts

Posted - 10/20/2025 :  21:09:33  會員資料 Send ki1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台灣要面對高強度作戰,不可能靠簡化的辦法。

該交的學費還是要交,台灣搞潛艇需要交一筆大學費,如果沒人幫台灣(例如都用中科的戰系和雷達),防空艦也可能需要交一大筆學費,但我覺得這種該出的錢,就不用省了。 況且防空艦的情況應該比潛艇好很多,不少國家已經說願意賣雷達或戰系了,這種情況下更沒必要用“簡化”來降低複雜度了。 那個3000多噸輕巡案,很多人就不理解為什麼還要防防型和反潛型,都應該具備基本反潛能力才對


或許最大的坑反而在反潛上,至少整套防空系統跑起來後要移植相對容易,
但反潛除了系統外,還跟輪機/船體(不要讓聲納陷在泡泡中等等)/各種施工細節關係極大

考慮高強度作戰的話(十多年前傳言歐洲一般巡防艦找高檔SSK,只剩幾公里)
或許基本的反潛能力=沒有反潛能力,為了反潛功能花費的資源可能還有反效果
(排擠掉更好的防空系統/影響人力等等)
->不如防空的不考慮反潛,反潛用的再盡量追求反潛能力?

知名案例對照:沱江買了實績豐富的現成聲納系統
...然後在一串奇妙的機轉(白話:偵測距離不夠)後被審計部大書特書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128519
沱江艦反潛裝備未過戰測海軍堅持有效 被現實打臉後才拆
(當時一大傳言是震動太大)
Go to Top of Page
  前一個標題 標題 下一個標題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直接前往: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