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oneeast00
路人甲乙丙
  
3516 Posts |
Posted - 08/23/2025 : 10:29:43
|
砲鴨已經5年沒有公開運作的影像了….. |
 |
|
waffe
我是老鳥
   
7517 Posts |
Posted - 08/23/2025 : 10:43:14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teamgod311
M2: M2才是真正的2代,使用通用底盤和車殼分開設計,目的為了規避專利金,還有簡化生產難度,通用底盤可以另外生產線生產, 車殼由各兵種需求另外研發,之後再組裝測試,這是2代車的重點,當然測試後有什麼問題需要調整是避不掉,和德國真正的模組化還是有差距。
M1與M2有啥本質上的不一樣?
看到每個輪子一支巨大的緩衝缸直挺挺的頂著車殼我就知道有多通用了,你要不要看看自己的汽車緩衝缸是不是頂著你車的外殼。
頂得住嗎?所以主結構還是車殼,只是底下多做一組結構幫忙頂著避免出現應力損毀主結構。
說實話這是一種技術不過關只好加粗加大的措施,別人都是直接拿鋼殼當主結構,減少死重並且降低複雜性,最重要的降低車高,你看那多了一層車高能不高嗎? |
 |
|
teamgod311
路人甲乙丙
  
1003 Posts |
Posted - 08/23/2025 : 14:30:06
|
尖端文章裡面有M1和M2的分析差異(圖文都對比給你看),看你的回話,你連連結都沒點進去,後面的底盤和車殼分開生產你有看到嗎?
那不用討論了,純粹浪費雙方的時間而已,感謝你回話,請您自行9月到現場問展場人員。
反正雲豹2是驢是馬我也很好奇,畢竟國造武器常常有大驚喜(好壞不論),看久了都見怪不怪。
台灣各行各業都參考歐美日本法規,但常常又搞出一套自己的邏輯,老實說很難用常規去判斷,民間是這樣, 武器更偏門更是如此,尤其一般人很少涉略,他要唬爛也很容易,往往要很多年才會不攻自破,所以討論也不用把話說死,天曉得他們用什麼法規去做達標, 我只希望至少要有7-8成是真的,剩下跨大部分我還能接受,當作推銷的話術。
------------------------ 其他人有興趣可以參考
補充資料: 來源尖端科技 雲豹2代 M2車,裡面有照片和介紹 https://www.dtmdatabase.com/News.aspx?id=894 |
Edited by - teamgod311 on 08/23/2025 14:49:22 |
 |
|
qaz9491
路人甲乙丙
  
838 Posts |
Posted - 08/23/2025 : 15:33:09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gera
照片中不是很清楚嘛??? 後面就是一輛大砲鴨,就是一門105自走榴砲呀.
只要大砲鴨沒除役,登車大隊本身就還操作105砲,那訓練操作榴砲發射有啥好奇怪的.
大哥!大砲鴨(H6)與大鋼牙(E1)在前幾年一起退休了! |
 |
|
waffe
我是老鳥
   
7517 Posts |
Posted - 08/23/2025 : 16:15:26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teamgod311
尖端文章裡面有M1和M2的分析差異(圖文都對比給你看),看你的回話,你連連結都沒點進去,後面的底盤和車殼分開生產你有看到嗎?
那不用討論了,純粹浪費雙方的時間而已,感謝你回話,請您自行9月到現場問展場人員。
反正雲豹2是驢是馬我也很好奇,畢竟國造武器常常有大驚喜(好壞不論),看久了都見怪不怪。
................
莫名其妙,你自己的認知與知識問題跟你說明了你自己要找文章來論述自己是正確的沒錯吧?我已經跟你說的很請楚了,八顆輪子緩衝缸,你是壓根就不懂車輛結構的是吧?

有沒有看到銀色的一支頂到車體上?
頂的地方就是結構的硬點也是主結構所在,不懂你在那繞啥圈。主避震的支撐點不是主結構那是什麼?
 上面這張圖有沒有更清楚?八個主要的應力點與硬點都在車殼上,所以車殼還是主結構,懂嗎?
 還搞不明白就看拳師裝甲車的,跟雲豹M一樣是直立的緩衝缸頂在車體上,請問一下這個連結點是不是全車應力最大的地方?拳師車體也有類似的分層結構只是顏色一樣,那是安裝傳動與懸吊的地方,但他上面的車體可以直接換?
你那八個硬點就要全部從新設計一次。
 上圖這種才是真正的分離式設計,所有應力全在底盤的主結構上,你上面要放啥只要重心不要跑太多都沒問題,如果哪一天雲豹不管M多少開後是長這樣那表示我錯了,OK?
 所以這句話是不是屁話?底下那組只是增強結構,八支主液壓緩衝缸就直挺挺的頂在車殼上,你看不懂?你看不懂要全盤接收雜誌的論述那是你的事,不懂可以討論不要開口就叫人去找資料也請別與自己看法不同就說別人都沒點進去看,那網站又不是封閉還是會員制的你以為我以前沒看過?
笑話,當時我就覺得他這個點是胡扯了,你要信那是你的事。
懂嗎?
你去產場可以問現場人員底盤與車殼是不是分開設計,他要是回答是你就在問他如果是分開設計那如何組裝在一起?換另一個車殼的時候還要重新算結構處在安裝新的結構點?
|
 |
|
metalfinally
路人甲乙丙
  
3051 Posts |
|
dasha
版主
   
42197 Posts |
Posted - 08/24/2025 : 09:12:44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teamgod311
不如說戰時底盤炸爛,吊車殼到新的底盤上組裝後繼續作戰,這才是台灣軍方的需求,
沒有德國那種隨插隨用的需求,這麼先進的技術觀念,台灣軍方也不懂啦XD
......真的,您與小毛兄都不懂車,"吊車殼到新的底盤上組裝後繼續作戰"就是"德國那種隨插隨用的需求",這是德國與阿根廷合作發展TAM開始的車輛模組化新定義,Boxer則是冷戰結束導致其他計畫都結束後,最後僅存的成果,至於Boxer數量不大的問題,必須說又是一個法國製造的問題...... Boxer這一套在軍車少見,但商用車的卡車在20世紀後半就已經有了,小弟記得是七八年前的新聞,豐田把相關技術轉移到泰國,泰國的貨車車斗要換成冷凍貨櫃,從此不用再等日本把底盤與貨櫃個別送到泰國幾個月後交車,當地自己組裝當週就交貨. 而車輛模組化較早的定義,是1920年代FT17系列衍生車系,以及1940年代美國M3/4中戰車衍生車系那種模式,那個是"共用生產線",車輪履帶之類小零件可以共用,M2 IFV/AAV-7/M109A7的共用底盤是這個層級,他們可以在同一條生產線用同一批人與同一批機具生產,不用另外買生產設備開生產線,可是履帶車輪避震器壞掉還好,車身出問題,焊接修補或直接炸毀......
練功夫時師傅叫你"下盤要穩",不是說你要去買雙比較好的運動鞋與耐磨的襪子,是告訴你腰腿的姿勢要對,你們都把底盤與輪系搞混了...... |
 |
|
waffe
我是老鳥
   
7517 Posts |
|
metalfinally
路人甲乙丙
  
3051 Posts |
|
標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