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gera
我是老鳥
   
6662 Posts |
Posted - 07/30/2025 : 16:59:31
|
動態定位, 是救難艦執行任務時,由電腦開船,將船位固定於某一處的系統,它需要有分米級的定位支援.
海事上,有服務商打L波段衛星提供定位服務,達到分米級. 如果近岸,可以吃廠商的差分定位或RTK定位的服務,後者可高到公分級. 但這些都要花錢訂閱.
中科院那套,應該是由多套GNSS多星兜起來的免費系統,好處是不用錢,也足供導航,航行需求精度猜測大概是2~5M. 壞處是無法為動態定位提供足夠的支援.
上述情況下,大武艦的救難窗口會變窄. 面對海況,水深,潛水時間都會受到影響,並不是"恐",而是會顯著影響救難任務執行.
:這些都是基於GNSS的民碼再調制的,但人家有打衛星有設基站,收錢也沒啥好奇怪的.
近岸的話可以開通差分與RTK(還是要錢),不然就是直接下錨. 問題不大.
但遠一點,就一定要L波段衛星支援,這時....直接刷卡開通人家的緊急服務就可以了. 其實整年訂閱費並不算貴,也有短期的緊急服務.
本案真正的問題是,三套系統都是基於GNSS的定位,一旦GNSS出問題就直接翻車. 建議增加一套非GNSS的定位系統做備援.(光學或雷射等)
另一個問題是,導航定位對於現代軍事太過於重要,之前就建議想辦法在台灣島上都起自家自用的系統....
|
 |
|
cph0516
我是老鳥
   
6680 Posts |
Posted - 07/30/2025 : 17:07:56
|
星鏈海上通訊.也可以當衛星定位 隨時有上百顆星鏈衛星.在船上空飄過
|
 |
|
ASMP
路人甲乙丙
  
1445 Posts |
|
gera
我是老鳥
   
6662 Posts |
Posted - 07/31/2025 : 14:10:12
|
不是Thales不做,是被馬克龍卡了. 政客說的話聽聽就好,他們實際給什麼,不給什麼才是重點.
不過,嚴格來說,STIR1.2EO Mk2稍微高檔一些,這東西主要是用來帶飛彈的,帶砲是副業.
NA‑30S Mk2是純砲控雷達,只帶砲.
星鍊能不能做定位? 可以,但可以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又是一回事.
核心要點是SpaceX願不願意,目前SpaceX沒有推出導航方面的服務,也沒有承諾要穩定波形.
這種情況下,還是可以透過星鍊做定位,但誤差會偏大,目前實驗室做到30m左右. 這需要專用設備,不是直接用GNSS晶片解碼就好(手持機).
如果SpaceX願意,這種情況下,可以透過星鍊做到亞公尺級的定位.
|
 |
|
ARTHUR
路人甲乙丙
  
625 Posts |
|
MistOfWar
路人甲乙丙
  
USA
1821 Posts |
Posted - 07/31/2025 : 14:40:14
|
我就不懂,這麼多年來,為什麼中科連個古早火控雷達都搞不出來。 十幾艘沱江,十幾艘輕巡,十幾艘未來中巡和大驅,未來可能的陸地火炮系統.... 這至少是50個系統起跳, 中科就拼命賣飛彈,但雷達的技術儲備和投資就沒有... 中科的雷達部門就只想做弓三雷達的生意,其他的不在乎?? 生意不擴大,研究團隊就無法擴大,中科表現的像個公家機關,上面不下命令,就算簡單,自己也不做了,然後突然出現需求,就只能外購.... |
 |
|
gera
我是老鳥
   
6662 Posts |
Posted - 07/31/2025 : 15:20:16
|
1,中科院就是個公家機關,"像"可以直接拿掉.
2,中科院本身人力不足,他們的矩陣編組,講好聽機動靈活互相支持,講難聽其實就是用來應付人員不足的窘境.
3,用戶沒耐心,買得到就不會想用中科院的東西. 沱江用的就是自家的CS/SPG-6N. 量產的塔江能買到STIR,就不考慮6N了.
當然海軍有錯嘛? 沒有. 海軍要拿命拼的,沒道理用性能差一些的東西.
可是中科院有錯嘛? 也沒有. 東西是逐漸除錯成長的. 專案要持續運轉就是要人要錢. 但人沒有錢沒有,是如何持續發展??
真正出問題的國家整個武器科研的預算與制度. 就算在美國也大致一樣,只有能被排上優先級的案子,才能拿到錢與人,然後持續發展. 而弓三強弓,長山雷達有拿到錢,有錢就有人,就能持續投入發展.
不是雷達部門只想做弓三. 而是弓三與導彈攔截被政府認定為優先級,所以有持續給錢發展,這種專案都持續了十幾年以上,不是今天才長出來的.
|
 |
|
Dr Evil
路人甲乙丙
  
Taiwan
4727 Posts |
Posted - 07/31/2025 : 16:12:28
|
中科院一萬人,韓華四萬五,泰利斯八萬三,BAE十萬,洛馬十二萬。 這些數字一比,中科院的人力產出比,已經不愧不怍。
問題不在中科院做得不夠,沒有軍方需求,而是我們的國防產業 是沒有穩定錢景的未來、多數正常人誰會想陪他苦撐?
我就親眼看過,一位優秀到能出航太專書的學生,最後選擇進半導體。 而入行後依然熱愛航太。
--------------------------------------------------------------------------- 兵工開物.第4發 http://www.acewings.com/cobrachen/forum/topic.asp?TOPIC_ID=12252 |
 |
|
小毛
我是老鳥
   
Taiwan
11606 Posts |
Posted - 07/31/2025 : 16:23:25
|
NA‑30S Mk2 有什麼好嫌的?這是雙頻 (X & Ka),其中Ka頻可以用來導引DART 彈藥,讓76砲可以不用改裝直接使用DART彈藥......
原廠文件說: KEY FEATURES • A State-of-art dual band technology for best in class target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ast • Guided anti sea skimmer missile DART ammunition guidance fo Close Inner Defense • Close Inner Weapon System (CWIS) Capability enabling for 76/62 SR MF Gun • X-Band solid-state high power transmitter and processor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
 |
|
gera
我是老鳥
   
6662 Posts |
Posted - 08/01/2025 : 00:42:27
|
沱江級在L3 Harris Model 980主/被動可變深度聲納(2024年1月拆除)的失敗.
:立意良好. 但除了立意,什麼也沒有,一拍腦門做的決定.
1,低估了拖曳聲納與雙體船構型的整合與運用難度.
2,低頻聲納在西岸海域使用困難.
3,沱江搭配980,在東岸海域低速拖曳遭遇額外的困難.
上述情況,其實在當初沱江立案時,就應該提出來的疑問. 而要解決疑問,應該進行"模擬測試",而不是直接把首艦當成實驗艦來搞.
以當時的條件,應該考慮使用錦江級拖曳模擬體,並在模擬體加入聲納浮標,用來模擬小型船舶在台海周邊使用與操作拖曳聲納的情況. 雖然錦江是單體船,但如果單體船運用仍顯吃力,那更不用講雙體船的沱江了.
也就是說,沱江一開始應該摒除反潛戰與拖曳聲納的能力. 而以模擬測試的情況來類比雙體船在使用上,面臨的可能困難與挑戰. 等沱江服役後,如果不死心,再讓沱江做一次模擬. 再決定後續艦是否應該加入或不要拖曳聲納與輕魚雷.
:同樣道理,無論是小艇搭配浸沒聲納,或小船搭配拖曳聲納. 都應該做模擬測試,先測試看看再說.
我對這兩個東西基本上是中性的,因為我根本不知道會測出何種成果.
今天寫這個,除了有審計部提到Model 980失敗,主要是有人在X上提到此事. 基本上他是覺得沱江沒搞定Model 980很可惜,然後說到,台灣海軍直到十年後,才打算使用3000噸的輕巡防艦補足這個缺口.
|
 |
|
MistOfWar
路人甲乙丙
  
USA
1821 Posts |
Posted - 08/01/2025 : 07:34:08
|
quote: 我就親眼看過,一位優秀到能出航太專書的學生,最後選擇進半導體。 而入行後依然熱愛航太。
台灣有國防需求,但沒有國防工業,這真是一個問題,我覺得問題挺迫切的,但台灣好像沒什麼人關心這個問題。
網民罵中科的很多,但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不多.... |
 |
|
冗丙
版主
   
Taiwan
16252 Posts |
Posted - 08/01/2025 : 08:06:20
|
跟日本一樣法律限制多~~~ 而且武器裡面的歐美零件也很多~~歐美不見得批准你外銷!!
-------------------- 從海洋捕撈的叫做海鮮,養殖的叫做水產。 海撈的魚養分遠比養殖魚高太多~~
|
 |
|
waffe
我是老鳥
   
7485 Posts |
Posted - 08/01/2025 : 09:05:28
|
烏龍院怎沒有搞出古早的火控雷達?沱江級首艦沱江號上面那坨CS/SPG-6N平空射控雷達就不是憑空想像的存在。但問題也很明顯平空雷達的性能數據公開的就明顯比現在買來的這兩款低,別的不說法意這兩款雷達有效搜索距離都比海蜂眼還要遠,除了射控以外還能有效的擔負備用雷達的功能。
而最神奇的是目前各種軍用電波設備都需要大量的DSP與FPGA,而FPGA的大頭就兩家,INTEL與塞林斯。軍用的塞林斯算是大頭而基本由台積電代工,高階DSP很多也是台廠生產。更別說顯控台上大量的圖形處裡晶片與嵌入式系統晶片台廠都是生產的大頭,也就是大量的IC都是美國下單台灣製造,運回美國後歐系廠商又買回去製造設備再賣回台灣。
說句好笑的,土共一堆類似的武器也是台造晶片運行的,除非土共不用FPGA。
|
 |
|
小毛
我是老鳥
   
Taiwan
11606 Posts |
Posted - 08/01/2025 : 10:18:05
|
台灣做的晶片可多了,FPGA的重點是裡面放什麼程式,決定他能做什麼事,這部分中科院能力如何小毛就不知道了.....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
 |
|
cph0516
我是老鳥
   
6680 Posts |
Posted - 08/01/2025 : 10:28:58
|
FPGA則更偏向於用硬體方式執行運算。
FPGA,全稱為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是一種半導體裝置,允許使用者在現場配置其硬體功能。 與固定功能的ASIC(特殊應用積體電路)不同,FPGA可以根據需要重新編程,實現多種邏輯功能。 這使得FPGA在原型設計、客製化計算加速、信號處理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 |
 |
|
kmleu
路人甲乙丙
  
1673 Posts |
Posted - 08/01/2025 : 11:13:56
|
就在下粗淺認識:採用FPGA是實作"軟體定義硬體"最便捷方式,高階FPGA內含多核處理器微控器器動態記憶體控制器快閃記憶體... 應用開發者(一般是board developer)可在硬體規格與IDE(整合開發環境)支援下自行客製所需SoC不必客製ASIC, 據稱賽靈思內部負責開發IDE的軟體工程師遠多過負責晶片設計工程,軟體是FPGS應用核心,如需特殊矽智財(IP)可找第三方獲得 業界友人指出對岸在FPGA著力甚多,但FPGA IC design(如數位與類比訊號混合製成)/IDE/IP等領域還是無法與美系大廠匹敵 至於本島軍事科研人員擔心FPGA IC/IDE/IP被美方下焊甚至封印,或許可以找聯發科開SoC或漢唐開MCU, 但SoC/MCU與周邊裝置連接,A/D與輸出入介面...還是用FPGA為佳~省時省工又可縮小基板尺寸(PCB) 個人認為:習慣以控制系統為系統核心的開發體系要改成以計算機運算為系統核心(更進一步為網路運算)...有難度 |
Edited by - kmleu on 08/01/2025 12:06:26 |
 |
|
標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