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oneeast00
路人甲乙丙
  
3303 Posts |
Posted - 05/22/2025 : 23:21:31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RTHUR
警告:上報新聞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1&SerialNo=230805
其實上文 上朱小說中最精彩刺激的是...... 海軍要全面放生成功級??? 省1條防空/反潛缺一半的青蟳造價. 放生兩條反潛/防空皆備的4千噸... 一看心驚 . 二看"上朱"兩字總算..放心....
quote: 海軍在作戰艦的部分, 據了解,海軍規劃成功級軍艦性能提升案, 包括更新雷達、戰鬥系統及標準二型艦載防空飛彈系統等, 因評估每艘至少要100億以上的經費, 加上性能提升的期程不會比建造新艦來得快, 因此在國防部討論時就被否決, 現階段作戰艦仍以建造輕型巡防艦為最優先,再依台海形勢來決定作戰艦;
|
Edited by - oneeast00 on 05/22/2025 23:25:25 |
 |
|
metalfinally
路人甲乙丙
  
2969 Posts |
Posted - 05/23/2025 : 07:24:07
|
新聞裡面這麼多台船字眼,自然是台船贊助帶風向 先造一艘震海出來不好嗎? |
 |
|
MistOfWar
路人甲乙丙
  
USA
1680 Posts |
Posted - 05/23/2025 : 09:02:17
|
quote: 架設你用高速UUV+ 180公斤戰鬥部做成類魚雷,你大概需要突破水下電戰假目標欺騙,主動對魚雷彈藥引爆,敵軍機動力閃避,就能在水線下開個大洞....(基本上假設各種艦砲與防空飛彈都無法對抗類魚雷)
首先我想說的, 是水下聽音器在本質上沒那麼困難, 在雷達都還沒搞出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水下聽音器已經在發展了。
另外, UUV不是魚雷, 不需要攻擊深海目標, 不需要50節以上的高速。 所以為什麼不能是一種伸縮杆式的光電導引頭? 如果有發射母艦標定支援(水上或水下無人母艦), 甚至可以靠光纖制導來做80%以上的導引。
我認為UUV最不需要擔心的, 應該就是水下噪音干擾。 防禦一方如果大量佈署噪音干擾器,只會破壞己方的防禦聽音能力(美國的反魚雷實驗, 就發現反魚雷系統非常怕噪音)。 反而是UUV可以用光纖, RF天線, 光電導引頭這些來直接免疫水下噪音干擾。 |
 |
|
MistOfWar
路人甲乙丙
  
USA
1680 Posts |
Posted - 05/23/2025 : 09:10:45
|
台船計劃中那個“直航魚雷”, 其實可以靠母船的光電頭, 和光纖來制導, 算一種水下TOW飛彈, 應該不是真的“直航”。 |
 |
|
ki1
我是老鳥
   
6188 Posts |
|
MistOfWar
路人甲乙丙
  
USA
1680 Posts |
Posted - 05/24/2025 : 01:18:42
|
所以我還蠻看好UUV這種武器,因為登陸戰大船團情況下,艦載主動反魚雷系統很難運作,是一種適合UUV攻擊的場景。
研發不能一次到位,可以理解,但台灣已經說了在研究半潛/水下無人船,也在研究“類直航魚雷”,我覺得大體是正確方向
|
 |
|
oneeast00
路人甲乙丙
  
3303 Posts |
Posted - 05/24/2025 : 08:57:55
|
和 黑海海戰, 太平洋海戰 相比 台灣海峽登陸戰的最大不同特色是 中共方一定會動用大量漁船/民船 這是其它方不具備的 (太平洋太遠, 俄烏都窮缺船 , 民主國沒法強制動員)
漁船沒怎麼運力 但可以是便宜好消耗的肉盾 漁船上很可能會加裝重機槍 / 肩扛 中共方極可能會在 正規登陸艦旁圍好幾圈漁船
空中飛的彈藥還有選擇目標的機會自由
飄在水上的 震洋艇/USV 很可能只會被這些炮灰漁船阻擋消耗掉
個人認為 震洋艇/魚雷在西岸灘頭的效益都不如能飛行的精確彈藥

|
Edited by - oneeast00 on 05/24/2025 09:07:58 |
 |
|
BlueWhaleMoon
我是老鳥
   
13399 Posts |
Posted - 05/24/2025 : 09:02:21
|
漁船怎麼幫忙防禦魚雷攻擊?
面對飛彈,漁船還可以裝角反射器當誘餌
面對魚類,漁船能幹嘛?
== 唯一支持蔡總統國防預算占GDP3%政策 |
 |
|
oneeast00
路人甲乙丙
  
3303 Posts |
Posted - 05/24/2025 : 09:09:20
|
魚雷這種百年老梗 要玩它的東西隨便都有
你誘餌干擾我大可用人工遙控無視 水面飄的震洋艇/魚雷 碰上直接物質性阻擋可沒法繞


另一方面 比起飛行目標 要物理性攻擊水面/水下目標 顯然更省事更省錢

 |
Edited by - oneeast00 on 05/24/2025 09:37:12 |
 |
|
MistOfWar
路人甲乙丙
  
USA
1680 Posts |
Posted - 05/24/2025 : 09:38:11
|
凡事不用走極端, 例如二戰美國的俯衝攻擊派和魚雷派在戰前爭論不休, 結論是兩個都需要。
漁船帶網, 但這些漁船本身也會變成廉價自殺艇,和自殺UAV的好目標。
幾百漁船, 對飛彈和精確彈藥來說很多, 但對廉價USV, UUV或UAV卻嫌不多, 因為這幾個可以衝數量。 重點是要找出一個廉價模式, 所以我才提出UUV就直接用伸縮光電頭+光纖, 頂多加一個被動聽音器輔助, 因為這幾種東西都很便宜。
我能想到的防禦方法, 也是漁船拉網, 但這其實不難用其它方法破解, 因為漁船本身就是很值得拿廉價自殺機去攻擊的目標(類似烏克蘭拿自殺機去打卡車)。 剩下另一個方案是無人機高角度射擊(低角度打不了水下目標,彈藥會被水面彈開變跳彈, 所以UUV基本會免疫水面艦的火炮, 半潛船也不容易被擊中)
漁船拉網不可能“4面”都拉起來, 否則登陸艇要如何出去? 其實攻方也只需要用UAV/自殺船集中攻擊,製造幾個通道(例如炸掉十幾個漁船), 其它UUV自殺艇那些直接從突破口開進去就好了。
如果共軍一方只剩“網子”這種辦法, 那基本就是在說會無法有效應對UUV的攻擊。
我認為, 自殺UAV和自殺UUV都需要(自殺USV可以是一種過渡方案), 面對大量漁船, UAV會比UUV好用, 但對付登陸艦,中一枚UUV的後果, 會比重10發自殺UAV嚴重。 這兩個不應該是競爭關係, 是加成關係。
--------------------------------------------------
另外, 不必指望深水炸彈了, 因為你一大堆外圍漁船, 登陸艇,驅逐艦和登陸艦, 集中在一個相對狹小的海面, 這個高噪音環境已經會讓守方無法有效聽音了, 你要朝誰去投深水炸彈??
真正反潛作業, 各船之間都相距10公里以上啊, 不會一大堆船跑來這個海域開Party... |
Edited by - MistOfWar on 05/24/2025 09:51:57 |
 |
|
ki1
我是老鳥
   
6188 Posts |
Posted - 05/24/2025 : 12:01:48
|
深水炸彈發明時還沒有有效的聽音器,是靠眼睛投的 |
 |
|
MistOfWar
路人甲乙丙
  
USA
1680 Posts |
Posted - 05/24/2025 : 14:18:31
|
那靠眼睛投的深水炸彈,反魚雷的效果如何??
USV都是一窩蜂來的,如果UUV使用相同的蜂群戰術,靠眼睛投彈的深水炸彈有用嗎?? |
 |
|
ki1
我是老鳥
   
6188 Posts |
Posted - 05/24/2025 : 15:31:42
|
眼睛發現+把各種彈頭(從砲彈到整架飛機)送進海裡是目前為止實戰中最有效的主動硬殺反魚雷方式 現代的話,在空拍影像中發現波紋或UUV本體後投彈/發射火箭彈或許也還是最有效的主動硬殺方式之一 (或許是有趣的AI訓練題目) 更進一步的話,類似AN/AES-1的雷射成像系統對於UUV(不會離水面太遠),或許也有效果 |
 |
|
小毛
我是老鳥
   
Taiwan
11304 Posts |
Posted - 05/24/2025 : 17:10:26
|
Ptt好熱鬧,上朱說政府高層要平衡船廠利益,輕巡少五艘,大型2500噸雙體火力艦多五色艘....台船就塞磐石玉山後續艦...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
 |
|
ASMP
路人甲乙丙
  
1415 Posts |
|
metalfinally
路人甲乙丙
  
2969 Posts |
Posted - 05/24/2025 : 21:30:54
|
上報那個給龍德雙體2500噸、輕巡改mk41射海弓三的新聞 感覺像是要掩護前一篇台船贊助新聞的煙霧彈,有通篇亂寫的嫌疑
龍德的船台最多做寬15m長100m的船而已,吃水更少的雙體船是要怎麼在那個尺寸內生2500噸出來? 真的要給龍德訂單,從中信手中搶幾艘長度100m內海巡船不就好了 或者無人船計畫(龍德理論上是有無人船實績的船廠,但只有船體部份,無人駕駛的軟體部份還是要找其他廠商配合)
|
 |
|
ASMP
路人甲乙丙
  
1415 Posts |
Posted - 05/24/2025 : 22:15:01
|

龍德這2年花了15億元興建6廠的北棟廠房,為此也發行了10億元的無擔保轉換公司債並向銀行貸款, 北棟廠房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完工,按照龍德今年股東會議事手冊的說明,是可以承造艦長125公尺的船舶, 所以甚至連輕巡都有可能能力承造,
不過相較於台船明年度有機會承造玉山、磐石等艦的後續艦,中信除了輕巡原型艦外,對於量產艦也視如囊中之物, 龍德面臨的是高效能艦艇明年全部完工交艦,無人攻擊艇又有多家廠商跳下來競爭, 最近得標的快速布雷艇也只能塞塞牙縫,所以想進一步挑戰更大型的艦艇是意料中的事。 |
Edited by - ASMP on 05/24/2025 22:16:11 |
 |
|
MistOfWar
路人甲乙丙
  
USA
1680 Posts |
Posted - 05/24/2025 : 22:38:35
|
quote: 有時候覺得很奇怪,像海劍二這種追著回波跑的射頻尋標器都能直接撞擊命中目標, 為何對於影像紅外線尋標器的海劍羚就難如登天呢?
因為RF面對“對頭”和“尾追”目標,偵測上基本一樣, 但IR在偵測上就天差地別。
我一個搞過海公羊的同事告訴過我,海公羊最喜歡超音速反艦彈,因為超音速彈正面的熱訊號高過次音速彈。
那如果目標是慢速飛行,只用機尾螺旋槳的靶機呢? 這個熱訊號會比次音速彈還低。
我早說過不我不看好海劍一,海公羊早期碰過很多問題,他不是無聊才裝一個反輻射接受器,是因為反艦飛彈在最後階段一定持續打開雷達,反輻射也時是比IR還穩定的訊號,或至少可以把海公羊帶到更近的位置,讓IR訊號更穩定。
台灣中科是號稱用了比海公羊高級的“IR成像尋標器”,所以不須要反輻射模式....但現在結果。
另一點我不看好,就台灣軍隊的習慣,其實搞工程的都知道,沒什麼不是錢能解決的問題,但台灣軍隊不喜歡花錢。
海公羊在研發和最初服役的階段,試射了近百枚,各種除錯改良,才有今日的可靠(但你真要我選,我還是選ESSM)。台灣則是勤儉建軍,所以不出所料,才試射幾枚就叫叫叫要取消研發案。 我一直在說不看好海劍一,其實真正不看好的是台灣軍隊對於各種研發案的耐性..... |
 |
|
MistOfWar
路人甲乙丙
  
USA
1680 Posts |
Posted - 05/24/2025 : 22:55:06
|
quote: 眼睛發現+把各種彈頭(從砲彈到整架飛機)送進海裡是目前為止實戰中最有效的主動硬殺反魚雷方式
所以這接戰效率會很差啊,如果UUV像烏克蘭USV搞狼群協同攻擊戰術,這種眼睛發現,口頭報告,手動投彈模式會無法應對。
大洋上碰到魚雷,就丟下誘餌,全速開跑啊, 但海峽內登陸艦能丟下正在換乘的陸戰隊,掉頭就跑50海里嗎? 何況登陸艦可憐的22節極速,別說要拉開與魚雷的距離,多半也是跑不過廉價UUV的。
雖然理論上可以搞出某種無人機“魚叉射手”來對抗UUV,但這只要靠增加UUV潛深就能解決的(也不用多深,現在沒彈藥可以直接打80公尺深的),何況台灣海峽並不清澈,無人機若不能“廣域掃描”,己方聲納又被大量雜音干擾,偵測UUV還是一個難解的問題。
現階段與可見的未來,攔截UUV是個問題,高噪音環境下要廣域偵測UUV,也是一個難題, 所以我認為值得投資 |
Edited by - MistOfWar on 05/25/2025 00:45:53 |
 |
|
kmleu
路人甲乙丙
  
1503 Posts |
Posted - 05/24/2025 : 23:01:08
|
據說天劍一尋標器是外購(9L)貼標,不同消息管道(外購派vs國造派),對本院此領域研發能力評價落差頗大,個人持保留態度, 與軍隊習性有關也行,ㄟ...海劍羚不成,一級艦就裝兩套方陣或一套方陣與Oto Strales/DART也是個解法 要不推給美國不賣SeaRAM/ESSM效果肯定更好 又據說蜂眼雷達是甲方將達辨識率(不是依美軍規範)降標後才允收,搭配劍二效果如何???
|
Edited by - kmleu on 05/24/2025 23:18:35 |
 |
|
MistOfWar
路人甲乙丙
  
USA
1680 Posts |
Posted - 05/24/2025 : 23:12:44
|
quote: 海劍羚不成,一級艦就裝兩套方陣或一套方陣與Oto Strales/DART也是個解法
可以靠裝ESSM VLS 和方陣+Strles解決,我覺得這組合更好,因為還能用較好CP值打無人機。
海羚羊能打的,ESSM/海劍二都能打,問題不是一級艦,是出在不能帶VLS的其他船隻。
但台灣海軍對箱型發射器的接受度很高,所以二級艦照樣可以帶海劍二(美國海軍若提出這種規劃,會被將軍們罵慘),那二級艦和輔助艦有可以搞劍二+方陣+Strles這組合,一定要開發出海羚羊的動力就更小了.... |
Edited by - MistOfWar on 05/25/2025 00:44:44 |
 |
|
oneeast00
路人甲乙丙
  
3303 Posts |
Posted - 05/24/2025 : 23:47:18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ASMP 有時候覺得很奇怪,像海劍二這種追著回波跑的射頻尋標器都能直接撞擊命中目標, 為何對於影像紅外線尋標器的海劍羚就難如登天呢?
紅外尋標器 & 一切被動尋標器 的根本死穴是 --- 自身沒法測距 沒法測距.自身就無法得到目標座標. 沒有座標. 就沒法計算預測目標路徑. 沒法計算預測目標路經. 自然就只剩傻傻指向目標這一招.
打低速目標是沒差 俗又大碗好棒棒
但是一旦目標高速..紅外尋標器出包的機會也會越大
當飛彈只剩傻傻指向目標這一招. 看起來好看..但實際很蠢 很浪費能量的飛彈路徑

主動尋標器的好處是自身有能力測距..

能測角又能測距. 就能得到目標相對座標. 就能計算目標路徑.得到最短最經濟的攔截路徑

主動尋標器在反飛彈的實戰優異表現代表 PAC-3

紅外尋標器另一個吃虧的地方是 對於會大量持續高溫噴氣的目標. 你瞄準的是噴氣還是本體.... 相較之下. 雷達尋標器好歹是實打實探測目標本體...

紅外彈失效 . 雷達彈補槍案例.. https://www.dtmdatabase.com/News.aspx?id=512
|
Edited by - oneeast00 on 05/25/2025 01:10:22 |
 |
|
oneeast00
路人甲乙丙
  
3303 Posts |
Posted - 05/25/2025 : 01:31:03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毛
Ptt好熱鬧,上朱說政府高層要平衡船廠利益,輕巡少五艘,大型2500噸雙體火力艦多五色艘....台船就塞磐石玉山後續艦...
上朱小說再次刷新沒常識/造假煙霧 紀錄罷了...
1. 一條造價百億載百人的大艦 ,根本不是張嘴就能:出圖發包開造 除非學青鱘.船廠有本事乖乖直接買到"美軍御用設計公司"整套圖紙

不然就是要老老實實 建模 搞模型水測.來慢慢改
來看看光靠台灣自己研發區區600噸雙體船的故事吧 http://www.mdc.idv.tw/mdc/navy/rocnavy/ch.htm
2009立院報告國防預算首次曝光 2010海軍第一次公開想像圖 2012/3 終於完成設計開標. . 2012/5決標 . 2012/11開工 . 2014/5 原型艦首艦下水 2019終於磨測完原型艦. 量產艦開工. 2021構型穩定的量產艦開始下水

試問. 今天光靠台灣自己要土造 "雙體2500噸" 現在海軍連一張圖都沒公布. 又怎麼可能在未來3年內完成設計發包?? 起碼可以確認 現今賴神任期最多只剩3年......
試問. 今天老共大船天天報到. 老美/黑熊又整天高喊 2027必有一戰 現在新一代3000噸已經有輕巡開造..但4000噸艦嚴重老化. 萬噸DDG還沒可見未來接班... 台灣現在還值得花5年來重複投資 磨一條3000構型戰艦的原型艦嗎?? 要另外花5年.還不如投資 5000噸級新艦 萬噸DDG接班人 ...(反正出圖起碼要耗3年.夠台船消化已有訂單)
X德如果死活非要吃 2500噸的單.又非要搞多體船.. 想在賴神下台前發包簽約. 唯一的解藥是...直接買 LCS-2的圖紙吧  反正 三體.雙體都是多體派 一家親 .
 |
Edited by - oneeast00 on 05/25/2025 03:13:16 |
 |
|
oneeast00
路人甲乙丙
  
3303 Posts |
Posted - 05/25/2025 : 02:05:45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毛
Ptt好熱鬧,上朱說政府高層要平衡船廠利益,輕巡少五艘,大型2500噸雙體火力艦多五色艘.....
上朱小說再次刷新沒常識/造假煙霧 紀錄罷了...
2. 2500噸雙體艦要用什麼戰系雷達.敢不敢現在講出來?? 中信有本事找到 Gibbs & Cox畫圖 LM出戰系 能代表 X德有同樣本事嗎?
當初震海怎麼死的? 難道不是台灣海軍死活不要 中科雷達?? 你認為中華民國海軍當年死活不要用 中科戰系/雷達 就是要搞死震海艦/高雄大佛 現在又怎麼有可能會乖乖放過你 2500雙體戰艦 繼續用塔江上那套??

|
Edited by - oneeast00 on 05/25/2025 02:09:30 |
 |
|
cph0516
我是老鳥
   
6255 Posts |
Posted - 05/25/2025 : 06:18:02
|
猜海軍想法 從無船.到有船會花很多時間 但有船只是放大噸位.不會增加多少時間
青蟳就是太小艘 還需要經過許多年時間去驗證(估計也是8~10年)
而雙體船從600噸放大到2500噸 如果武器差不多 但可攜帶飛彈數量多一倍以上 改用垂發 攜帶海艦二增程型+垂直發射的反艦飛彈 有可能省去.各種戰系驗證的時間
|
 |
|
標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