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BlueWhaleMoon
我是老鳥
   
13387 Posts |
Posted - 05/14/2025 : 08:17:33
|
其實我覺得台灣也應該試做沙赫德看看 民廠也可參與
== 唯一支持蔡總統國防預算占GDP3%政策 |
 |
|
Harvida
路人甲乙丙
  
3725 Posts |
Posted - 05/14/2025 : 08:59:24
|
因為陸上交通的問題,東岸不可能成為台灣的生命線。 |
 |
|
BlueWhaleMoon
我是老鳥
   
13387 Posts |
Posted - 05/14/2025 : 09:00:27
|
物品上岸之後,總是有辦法的。 斷斷續續的生命線也比沒有,能支撐久一點。 戰敗與否,有的時候就只是比誰氣長一點 蔣經國早就想這件事了 蘇澳港+北迴鐵路
靠東岸的港口,當然不可能像"非戰時"一樣量大便宜方便。 戰爭又不是請客吃飯,旅遊觀光。
== 唯一支持蔡總統國防預算占GDP3%政策 |
Edited by - BlueWhaleMoon on 05/14/2025 10:14:59 |
 |
|
BlueWhaleMoon
我是老鳥
   
13387 Posts |
Posted - 05/14/2025 : 10:49:54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Harvida
我個人認為國軍自始就是設定共軍會求快,會頂著我方對空對海戰力來直接發動兩棲登陸, 不會一層層剝洋蔥,也就是我們的區域防空系統能夠一定程度保護岸置反艦飛彈的運用。
這是不得不然,還是一廂情願?慢了美軍會來,封鎖美軍會護航,共軍求快會湮沒於飛彈海中。
必勝的想定。
我想說的是在共軍慢打的前提下,我們的防空系統不如通說強韌。
根據呢? 我就不懂這個天外飛來的"我們的防空系統不如通說強韌",是為甚麼?
事實上不少大陸網友都認為速攻策略他們不偏好,一個原因之一就是台灣的防空體系太難搞,想用長時間封鎖來避開正面面對台灣的防空體系。
結果在這邊的論述,就變成台灣的防空可以短時間拆掉??? 請問資訊來源到底是什麼?
quote:
接下來說美方不出售F35與E2D的政治意涵與影響:
在1980年代討好中共的風潮下,還是放行了IDF天劍二。就算現在說要賣,也要10年後方能產生戰力,未來匿蹤,只是基礎生存性的門檻。推論美方棄台,並不為過。問大陸的朋友,他們當也不致認為F35B100架與E2D比諸現在的空軍毫無二致吧?
台派因為66架F16V要回台而高興,100架F35B,沒差?
我們買得起66架F16V,但買不起100架F35B?
美國不會出兵,還決定慢性地拆解我們的空軍,做如此最惡劣的假設,那我們的國防目標是甚麼?路線是甚麼?
我建議我們如此思考。
你開口就說"政治意涵",那正是美國人一直在說的"台灣喜歡高價少量的武器",實際的軍事價值堪慮(因為數量不夠,易損)。
買武器是要真的要上戰場
80年代台灣國防預算是GDP 5+,當然搞得起IDF+天劍2。如果現在我們國防預算也是GDP5+,那也很好啊,罔顧事實來拿80年代來說,我不覺得有任何意義。
66架F16V當然對國防有影響有幫助,因為是CP值很高的選項。就好像我一值也覺得108 M1T也對國防有影響有幫助,可是我也一直反對加購。
請問我反對加購M1所以就代表我認為M1沒用? 這是甚麼邏輯?
100架F35B當然有幫助,而且是很大的幫助,但是前提是你其他項目要顧好啊。陸軍(包括單兵,砲兵與甲車)現代化了嗎? 反艦飛彈量夠了嗎? 通訊現代化與韌性更新了嗎? 無人機大量投資了嗎? 反無人機要怎麼規劃? 這還沒提應對灰色衝突的海軍工作馬要花不少錢,真正有護航戰力的大艦又是一大筆開銷(就算只有4-6艘),好不容易搞出來的潛艦要不要繼續投資? 軍人要不要加薪?
國防預算連GDP3都沒有,卻"全都要"是不可能的。那你買100F35B,(實際上大約要200F16V的錢),要犧牲那些部分? 這就是美國人的一直質疑的點。反而莫名其妙被扣一個"慢性拆解空軍的大帽子"
真正慢性拆解空軍的是不願意提高國防預算的民眾,以及所支持的立法委員
還是那句話, 80年代台灣國防預算多少? 現在提高到那個比例,再來講這些。
不然就只是無意義的論述而已。
PS CSIS2022兵推裡面,駐日美軍有參戰,然後PLA還是登陸台灣打陸戰。難道駐日美軍沒有F35? 所以台灣有100架F35B,一樣無法阻止PLA登陸,一樣要踏實認真的準備陸戰。 CSIS2022的基礎結論,只要PLA願意,在短期PLA(2周內)一定能夠登陸迫使台灣陸戰。(要花多少時間攻陷台北,是另一個問題) 美國人的建議都是有實際的基礎當支持的。不是莫名其妙的"政治意涵"。
PS2 川普2.0軍售時機 薛瑞福:美更關切台特別預算用途
PS3 先制攻擊選項我也分析過了,實際上意義很有限。而且100架F36B一波先制攻擊的能量也有限。 太多人過度高估空襲的效果。
PS4 所以我說台灣的軍訓教育都是浪費時間,真正重要的都不教,搞些莫名其妙的東西,很多基礎的軍事常識大部分人都不清楚。
== 唯一支持蔡總統國防預算占GDP3%政策 |
Edited by - BlueWhaleMoon on 05/14/2025 11:46:43 |
 |
|
ki1
我是老鳥
   
6160 Posts |
Posted - 05/14/2025 : 12:38:40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istOfWar
quote: a.比對衛星/無人機等影像後以彈道飛彈/巡弋飛彈攻擊泊位/錨地,介於別爾江斯克和紅海作法間 b.以無人艇於各港外待機攻擊進出船舶外,亦可在發現船舶後引導反艦飛彈攻擊等 (無人機等亦可能比照,可參黑海和紅海各方作法)
你這兩點會,經不起推敲。
紅海戰例,說明只靠飛彈,根本封鎖不了一個30公里的狹小海峽。 戰時為維持台灣東部生命線,根本不必考慮保險問題,當年英國需要短時間內逃走30萬人,大量動員民船,有擔心過保險理賠這種問題嗎? 討論戰爭卻變成討論保險,那就是根本不懂戰爭兩字是怎麼寫的。
紅海之戰的數據,是胡賽一方打了1100個無人機+彈道飛彈+反艦飛彈,而且不是胡亂打的。 紅海岸上有胡賽的觀察組,他們也會假裝是遊艇,開小船偵查,按照美軍的交戰準則,根本無法向這種目標開火。
戰果是擊沉兩艘商船,擊傷30艘,這種命中率,這種擊毀率,叫有效封鎖嗎?
“有效”二字是很主觀的,胡賽的攻擊,導致經過紅海的商船減少50%, 保費提高4倍(如果不改道),這叫無效嗎? 這在商業活動上,當然有效。
但如果談,維持海上生命線這種軍事問題,這種攻擊當然算無效,只要運輸方願意承受損失,根本擋不住。
所以我說,所謂封鎖,常常只是說起來容易。 只要運輸方真願意承受損失,就算紅海那種狹小海域都無法被單靠飛彈就實質封鎖,一年多以來,還不清楚嗎?
至於靠無人機,那種能繞過台灣,耐住海風的無人機,都不會是小型無人機,這種無人機拿來搞“自殺攻擊”,根本不值得。 如果是高端一點有優秀感測器的偵察無人機,台灣防空飛彈為什麼不擊落?
何況我是說大量動員民船,配合軍艦和運輸艦行動,為什麼不比照中國的登陸軍做法,拖曳大量假目標? 讓一個100艘船隊,在雷達上看起來像600艘?
1100發/400天=每天不到3發,以100天計,則大約10發/天 這點數量就有如此效果,若投入百倍資源,顯然不只
見証者無人機亦有繞道黑海攻擊烏西/南實績 光電尋標攻擊版本或光電攝影機+資料鏈版本似不難想像
1945年1月,日本眾議院討論船員保險法修訂事宜: https://teikokugikai-i.ndl.go.jp/simple/detail?minId=008612066X00219450124&spkNum=0#s0
類似時期的船舶損失補償制度,實質上亦為一種保險制度 (之後的經濟影響,則壓制到1946年左右爆發 |
Edited by - ki1 on 05/14/2025 12:43:44 |
 |
|
ARTHUR
我是菜鳥
 
524 Posts |
Posted - 05/14/2025 : 12:41:59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BlueWhaleMoon
其實我覺得台灣也應該試做沙赫德看看 民廠也可參與
== 唯一支持蔡總統國防預算占GDP3%政策
拿掉尋標頭的劍翔誘餌機應該差不多了?
反輻射版本60幾萬美金,純GPS導航版本應該幾萬美金能搞定? |
 |
|
標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