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登入名稱:
密碼:
記住密碼
Forgot your Password?

 論壇首頁
 軍事討論區
 國軍與警察事務
 台灣軍事新聞評論專欄研析2025-1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前頁
作者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到第 頁,共 8頁

kmleu
路人甲乙丙

1457 Posts

Posted - 05/09/2025 :  20:44:53  會員資料 Send kmleu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第一島鏈攻防戰中本島三軍必可自立自強不需外援力抗強敵,台灣尚介勇!
這當年福島戰爭英軍征服者號怎不選擇潛射魚叉而是選擇老扣扣的魚雷攻擊阿軍巡洋艦,匪夷所思啊!
Go to Top of Page

ki1
我是老鳥

6153 Posts

Posted - 05/10/2025 :  01:19:32  會員資料 Send ki1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mleu

第一島鏈攻防戰中本島三軍必可自立自強不需外援力抗強敵,台灣尚介勇!
這當年福島戰爭英軍征服者號怎不選擇潛射魚叉而是選擇老扣扣的魚雷攻擊阿軍巡洋艦,匪夷所思啊!


https://www.thinkdefence.co.uk/2022/11/harpoon-missile/
還在測試,有沒有帶,有多少能用的,打出去有多少成算都是問題
既然條件極佳,用實績豐富的無導引魚雷自然更適合
Go to Top of Page

ASMP
路人甲乙丙

1408 Posts

Posted - 05/10/2025 :  11:21:06  會員資料 Send ASMP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國防祕辛》雄風飛彈「從零到有」的關鍵 百歲將軍鄭毓珊大揭密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037382

照片裡面左下方的模型挺有趣的,似乎是中科院研發的固體導管火箭,
在30年前曾在台北航太展展出,不知為何會和雄一、雄二的模型擺在一起。




在中科院研發展示館還有這個固體導管火箭的模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i1ilj-jEVI


Edited by - ASMP on 05/10/2025 11:33:22
Go to Top of Page

metalfinally
路人甲乙丙

2953 Posts

Posted - 05/10/2025 :  12:14:19  會員資料 Send metalfinally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固態導管火箭=固態沖壓引擎(燒推進藥柱)
白色彈體模型感覺像是雄一在工程發展階段的試作機(有皮託管那類的感測裝置)

所以展示櫃的兩個模型大概是研發過程的中間產物。
Go to Top of Page

kmleu
路人甲乙丙

1457 Posts

Posted - 05/10/2025 :  12:35:44  會員資料 Send kmleu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
https://www.thinkdefence.co.uk/2022/11/harpoon-missile/
還在測試,有沒有帶,有多少能用的,打出去有多少成算都是問題
既然條件極佳,用實績豐富的無導引魚雷自然更適合
=======================================================
感謝回覆,長知識了!
Go to Top of Page

teamgod311
路人甲乙丙

935 Posts

Posted - 05/10/2025 :  12:36:25  會員資料 Send teamgod311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我覺得上面有些人言論過激,其實很多人說補足陸軍所缺裝備,是因為國防預算這幾年要增加,歐美也願意賣裝備,
台灣國防一直都是海/空/飛彈優先,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有變,所以現在有機會+預算為何陸軍不補齊所缺和裝備換代呢?

如果今天說要砍掉F16V/愛國者飛彈/雄風2E巡弋飛彈預算來買陸軍裝備,我絕對反對,但也沒有啊?是吧?
很多人反對只是為反對而反對,弱化陸軍罷了...因為陸軍也是登陸戰的最後一道,老舊沒戰力的陸軍才好擊潰佔領。

陸軍已經落伍太久,裝備老到像沒槍的童子軍,美語老師都氣到不想說話,每年缺失每年不改,
連友邦都常常笑我們夜戰和無線電比他們落後...連最基本的步兵裝備都東缺稀缺,是演習還是演戲?
但海/空/飛彈部隊別人可是很讚美,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問題,除了海軍船艦很老舊,不然訓練和基本戰力都有。


--------------------
只有陸軍最慘,至於有多慘?先不說砲兵/裝甲/陸航 這些花錢專業單位,
只說連第三世界 小/窮國 都養得起的 基礎 步兵 :


通訊:
基層還一堆用 手語+哨子,公發無線電爛到不能用還很少,只能買手扒雞(民用無保密)。

醫療:
沒有止血帶,只有基本紗布繃帶,還沒有人人都有...比WW2還慘,止痛只有普拿疼,近年來被美語老師盯爆,才免強買新急救包,但也是買來裝檢,因為量根本不夠分。

觀瞄:
越戰的望遠鏡,沒有數位縮放,雷射測距,也沒有夜間或熱成像功能,我不知道這個要幹嘛?只有特戰才有國外高級貨,基層發這個真的是擺設,應付主義。

槍瞄:
萬年鐵瞄,連特戰都是自購,中共攻台精銳已經是人人都有配發,這個對於夜戰也很有幫助,夜視鏡有光學/內紅點幫助才能有效瞄準,有瞄具可以把有效接戰拉長,就是不發。

夜戰:
照明彈+曳光彈,只有班長+伍長有槍上夜視鏡,他們打哪邊其他人就打,這是搞笑嗎?最基本槍燈也沒有,這不是高科技或昂貴貨吧?台灣民間也有生產啊?反正超級落伍。

反甲:
萬年66和造假數據的紅隼1,更慘還沒辦法每班6筒,不過紅隼1至少先頂66逐年不足問題,算聊勝於無,暫時的方案,
但還是希望外購AT4/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砲/NLAW,補足66的退役後的空缺和單兵龐大的用量需求,
紅隼2不予置評,等他之後亮相,再讓大家來嚴格檢驗,希望中科院不要再砸自己招牌,好好打敗部復活賽。

防護裝備:
爛到不行還死不改良的防彈背心,跑跑就會解體,至今有問題的抗彈版,和軟趴趴的頭盔,珍惜生命遠離公發,戰時記得自購,和成最近有開賣可以參考。

輕兵器:
大量T65系列還是在服役,T91當年也沒有取代他的前輩,班用機槍也是不足,步兵連基本武器都不足,真的開戰後備軍人動員也沒武器,所以才會戲稱沒槍的童子軍...
怪不得美國議員要發AK47給台灣....以上開玩笑,各槍的狀況不良才是大問題。


結論:
各位是美語老師,每年開缺失,陸軍每年都不改,還藉口一堆,各位會不會吐血,人家海陸都有逐年改善,就陸軍牛牽到北京還是牛...
如果為了養一堆肥貓陸軍將官,真的大可不必,縮編把人力還給 海/空/飛彈部隊 真的比較實在。

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假軍迷/網軍,故意說陸軍不重要不用投資,但又反對縮編陸軍,把人力還給真正有戰力的 海/空/飛彈部隊,
留一個龐大的冗員組織,老舊殘破的過時陸軍,持續浪費寶貴國防預算還沒戰力...居心何意?

如果真的要建設陸軍,除了砲兵/裝甲/陸航 大型裝備要持續投資換代,升級最基本的步兵裝備也是指標,因為各國媒體和百姓最常遇見陸軍步兵單位,
給歐美各國+本國百姓看到政府有實際提升國防的重要指標,俗話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要就做好,不然縮編,打造精銳,勿養冗員。

Edited by - teamgod311 on 05/10/2025 12:50:12
Go to Top of Page

qaz9491
路人甲乙丙

819 Posts

Posted - 05/10/2025 :  13:06:17  會員資料 Send qaz9491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etalfinally


白色彈體模型感覺像是雄一在工程發展階段的試作機(有皮託管那類的感測裝置)




請問是指哪一裝置???
Go to Top of Page

ki1
我是老鳥

6153 Posts

Posted - 05/10/2025 :  18:23:43  會員資料 Send ki1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teamgod311




1.台灣經濟(以及顯然與之相關的作戰能力)絕對仰賴海運,一小部分依靠空運
2.維護海運必不可少的水面艦隊,落後程度遠比陸軍嚴重
-濟陽級和052D同框,不言自明
3.下一代戰機可說毫無進展,比對印巴情勢,不容樂觀
這些問題若無法解決,則步兵如何無關緊要,
遠從日本陸軍在各個島嶼上的示範,近到加薩皆然

----
...因為各國媒體和百姓最常遇見陸軍步兵單位,
給歐美各國+本國百姓看到政府有實際提升國防的重要指標...
最常遇見的話,停靠的軍艦往往兼具觀光景點功能
,聽到奇怪的聲音就知道附近有會飛的東西,並促進機場周邊商店生意
網路媒體每隔一陣子就拿著衛星照片說海軍在哪裡與共艦對峙
反而要看到野生的步兵單位並區分檔次最不容易?

Edited by - ki1 on 05/10/2025 19:17:38
Go to Top of Page

Dr Evil
路人甲乙丙

Taiwan
4591 Posts

Posted - 05/10/2025 :  18:42:14  會員資料  Click to see Dr Evil's MSN Messenger address Send Dr Evil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遠古傳說

天弓最初考慮的是沖壓推進,但後來嫌太帶大而捨棄

上面固體導管火箭前段是沖壓.....應該就是沖壓弓
Go to Top of Page

ki1
我是老鳥

6153 Posts

Posted - 05/10/2025 :  19:17:42  會員資料 Send ki1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考慮陳將軍回憶錄裡為了天弓直徑是否比照鷹式,或更加擴大有過波折,
似乎不太可能用這種直徑利用率很低的設計?
再考慮和雄一同框,則小模型或許是某種接近雄一定位,
但更簡單,徹底降低成本的產品?

http://www.acewings.com/cobrachen/forum/topic.asp?TOPIC_ID=10659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還記得十年前陸軍想要射程40km左右的反艦飛彈嗎?...


Edited by - ki1 on 05/10/2025 19:21:24
Go to Top of Page

ASMP
路人甲乙丙

1408 Posts

Posted - 05/10/2025 :  19:48:19  會員資料 Send ASMP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下面是天弓外型演變,基本上當時中科院衝壓引擎的研發是以擎天為主的液態衝壓引擎,
反而在固態衝壓引擎的相關資料極為少見。




照片取自於網路,放大看可以看到飛彈上方的說明牌是天弓二型,外型還是接近擎天。




液態衝壓引擎為燃料供給的需要,所以要裝渦輪幫浦,這在彈體中就佔了空間和重量,
所以日、韓的空射超音速反艦飛彈都採用固態衝壓引擎。




原本以為中科院的固態衝壓引擎已經是多年前的故事,
但是今年的新新科技年刊赫然有篇可變流量固態衝壓引擎的重要組件研製的內容,
不禁讓人想到空射雄三能將尺寸和重量大幅降低的原因是否和改採故態衝壓引擎有關。

Go to Top of Page

metalfinally
路人甲乙丙

2953 Posts

Posted - 05/10/2025 :  21:24:07  會員資料 Send metalfinally a Private Message  引言回覆
固態沖壓引擎+可變流量=固態引擎可變油門
真的成功了,那會是技術突破

這種技術是可以用在HGV(大氣層的極音速滑翔器)上面的,技術應用應該不會只用在空射雄三。
Go to Top of Page
到第 頁,共 8頁  標題 下一個標題  
前頁
 發表新標題  回覆本標題
 友善列印
直接前往: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