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標題  |
ARTHUR
我是菜鳥
 
509 Posts |
Posted - 04/26/2025 : 13:15:31
|

義大利肯賣台灣升級現有76砲升級套件,如果義大利人肯賣
Sovraponte 76mm這玩意也算是CIWS吧?
裝一門可以當CIWS又能當艦砲
=============================
土耳其的Gokdeniz 35mm
那個砲跟AHEAD彈藥是不是土耳其完全授權自製的啊?
不然瑞士人不是都不肯給烏克蘭彈藥,但是土耳其這款是準備要賣烏克蘭了
想到以前傳聞土國也有輕巡戰鬥系統標案潛在詢價廠商
台灣想買到可能性不高,但是也不是0%?
 |
 |
|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我是老鳥
   
USA
9639 Posts |
Posted - 05/01/2025 : 05:57:12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tadc
小弟本來私心偏好40mm 覺得射程較遠 想說能有多一次的攔截機會
35mm Rheinmetall/Oerlikon 先不說取得較難 價格較高 國際上選擇的國家也較少
Mk 44 除了雲豹本來就已選用 關鍵的一點是日本的ASEV也選用 這艦超高造價 海自也選擇30mm 小弟還蠻好奇原因的
總之 如果能統一之後野戰防空跟新造艦艇的小口徑火炮 防空/反無人機 需求上 應該不下於百門吧
那就算不夠經濟性引進炮管產線 至少把原廠各式彈藥取得技術轉移吧
我自己觀察幾年下來,我覺得無人飛機在未來會是一種革命性的主流武器。
其革命性絕對不下於一戰期間發展出來的飛機和裝甲車輛。
那今天回頭看,反制飛機的防空武器有走向統一嗎?
反制裝甲車輛的武器有走向統一嗎?
其實沒有的。舉例來說,能對付裝甲車輛的武器,今天從小到大
40mm槍榴彈
66mm火箭筒
84mm/40mm等等大量不同口徑單人反戰車火箭/無後座力炮
大口徑(超過105mm)的反戰車火箭
輕型肩射反戰車飛彈(例如標槍)
中型反戰車飛彈(例如拖飛)
重型反戰車飛彈(例如地獄火或是SPIKE NLOS)
各種口徑的機砲/鍊炮,105mm/120mm戰車砲,甚至集束炸彈和小牛飛彈。
簡而言之,因為裝甲車輛威脅太大,所以幾乎所有等級的武器裝備在設計時都考慮進來
所以發展出千奇百怪可以主打/兼差反裝甲的武器
所以我猜未來對付無人飛機也會是類似狀況。
所以我猜未來不會是三軍統一的防空反無人機火炮,而是也會有多元/千奇百怪的發展趨勢
很可能一個軍隊,同時有50機槍/7.62mm minigun 的反無人機機槍
又同時有20mm機砲
又同時有30mm鍊炮
又同時有40mm高射炮。
完全變成不同層級的載台,能裝什麼就裝什麼。
因為威脅太大所以所有車輛或單位都必須量自己的能力把反制納入考慮。
例如法國最近推出Proteus 20mm反無人飛機火炮
但我猜法國也不會只有這一款,以後一定會推出許多類似裝備同時編入現役。 |
Edited by -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on 05/01/2025 05:59:48 |
 |
|
BlueWhaleMoon
我是老鳥
   
13368 Posts |
Posted - 05/01/2025 : 09:07:53
|
提督所言甚是,不能同意更多
== 唯一支持蔡總統國防預算占GDP3%政策 |
 |
|
waffe
我是老鳥
   
7307 Posts |
Posted - 05/01/2025 : 12:04:05
|
真正恐怖的革命性不是啥無人機還是強砲厚甲而是整個AI的運用,二戰的東西全靠手速、訓練與經驗外加部分具備一定自動功能的機械式輔助設備打仗,例如戰車開始有機械式自動俯仰修正與大型轟炸機開始配置初級的自動駕駛儀器。而之後藉由半導體的普及巨多需要無聊、重複、快速的計算工作交給那些一坨一坨的黑色方塊處理,人類殺人的方式取得極大的進展,一堆有的沒的開始大量的自動化與庫存數據的輔助建議,以前需要一個排參謀人員的事變成一個人一台終端機搞定。而二戰時期光幹找資料算需求與跟文件海奮戰的人一個普通的步兵師就要編一個營的規模,裝甲師會翻一倍,而且比填線的步兵難找成本還高很多(都是這官那官的)。
旦進入ai時代當場就都是鬼扯。
自殺fpv靠人遙控還拉線?想多了,之後只要進行ai訓練fpv可以直接進行自動攻擊,而且經由每次攻擊回傳的經驗數據他會跟人一樣埋伏、兜圈、找弱點,甚至前面一架炸過後下面一架還會確認一下需不需要補刀。而且輕裝找人撞的絕不會撞車輛,捆一發火箭彈的也不會去找人還是狗的麻煩,甚至一群混戰中的敵我ai控制的自殺fpv還能以不低於人類的辨識能力分別敵我。而具備影像判別能力、物件辨識能力、人車分類與車種分類能力、目標追蹤與閃避能力、決策規劃與判定能力、行進路徑規劃、避障、埋伏能力等訓練後的ai攻擊軟體外加每次攻擊成果與過程回傳累積經驗下以後這些東西壓根不是現在看到的東西,旦以軍方的角度看目前沒那麼多閒功夫搞這種自殺無人機,主力在於搞出。
大模型
例如Ultralytics這種視覺深度學習大模型,底下還有YOLOvx等的視覺模型,提供訓練、不屬與評估等的一系列相關ai應用訓練,說簡單一點要是有打砲ai大模型,以後有了人形女僕機械人只要運用大模型每個人都可以在家訓練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女僕,跟訓練一條狗一樣。
配合目前馬思克這個變態整在發展的星鏈,以後無人機就不是現在這種無人機,是真正的無人機。
|
 |
|
metalfinally
路人甲乙丙
  
2941 Posts |
Posted - 05/01/2025 : 13:17:55
|
那也是以後的事,無人機終究是可消耗性設備,上面不可能裝太貴的運算單元,要達到電影等級的無人機應用,必須要不受干擾的長程無線高速傳輸技術。 馬克思或許丈著自己有星鏈,覺得無人機是他的未來,但星鏈不是不能干擾的,而低軌道干擾衛星或者打衛星的宇宙驅逐衛星遲早也會出現。 |
 |
|
waffe
我是老鳥
   
7307 Posts |
Posted - 05/01/2025 : 16:04:29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metalfinally
那也是以後的事,無人機終究是可消耗性設備,上面不可能裝太貴的運算單元,要達到電影等級的無人機應用,必須要不受干擾的長程無線高速傳輸技術。 馬克思或許丈著自己有星鏈,覺得無人機是他的未來,但星鏈不是不能干擾的,而低軌道干擾衛星或者打衛星的宇宙驅逐衛星遲早也會出現。
這是正在進行且每天都在進步的事情,無人機只是ai的某些運用端或是佈署端,本身它不需要攜帶什麼高檔的運算單元,因為它的ai是經由某個大模型蒸餾出來的佈署端,只有訓練它能佈署的工作端才需要較大的運算能力,旦那種能力也與真正的大模型有著大氣層與馬里亞納海溝的差距,這也是為何老美要千方百計地去阻攔土共的ai,你運用端沒有夠力的大模型算出了的東西也是相對兩光的。而一旦大模型壁壘建成那實力的差距就是不目前可以解釋清楚的。而馬思克的星鏈只是這個環節錦上添花的項目,既便沒有星鏈整套體系已經是非常可怕的存在了。
只是目前開發fpv無人機的大模型與運用不如開發偵測端的分辨能力,以後的雷達直接連上雲端計算分辨能力會有開立方根的差距。
重點在........大模型。 |
 |
|
teamgod311
路人甲乙丙
  
929 Posts |
Posted - 05/01/2025 : 23:13:38
|
W大,我覺得國防部不會想這麼多,而且這種規模和大數據,一定要靠民間廠商長期投資+龐大民間市場收數據才有機會達標, 我不認為國防部有時間和預算和人力去做這種枯燥長期的收集數據,他們急著要有成果和成品,軟件類型的看不到也不能說, 所以研發單位都偏愛硬體而非軟體...重點是寫軟體真的很煩燥和花時間,政府4年一任,不太喜歡這種花時間建案, 但我也是覺得要先啟動研發,看看中科院或其他資訊部門先發包,先用其他名義開始,政府和民間合作。
AI大數據和算力也是各國將來的戰略優先,所以也不會賣給台灣,這真的是一大問題,全天網戰爭(無人機+機器人互殺)其實10-15年有機會遇到。 |
Edited by - teamgod311 on 05/01/2025 23:15:21 |
 |
|
waffe
我是老鳥
   
7307 Posts |
Posted - 05/02/2025 : 09:21:25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teamgod311
我覺得國防部不會想這麼多,而且這種規模和大數據,一定要靠民間廠商長期投資+龐大民間市場收數據才有機會達標,
大數據與大模型的關係就像牧草與米其林等級的各種牛肉餐之間的差別,大數據就像牧草,使用傳統計算機運用大數據大約只到把牛養大,至於能保證全牛都制成米其林等級的牛肉餐且品質恆定且出餐快速那就是大模型了。
對於我方而言自己開發大模型是一回事,但我方的優勢是可以直接使用目前世界上已經訓練完成的大模型訓練自己的佈署端。而老美的優勢是上百年各種做戰累積下來的大數據要是可以完全餵給ai行成大模型那將是非常可怕的參謀、指揮與協助工具,ai這種東西可以讓傻瓜馬上入手但也可以讓專家專上加專,你會不會問ai與如何使用ai不同專業程度的人會有天與地的差距。
例如線控的自殺fpv,以後不用那麼麻煩了,影像與物體自動識別的ai佈署端它可以自己飛出去,繞一圈看到敵人自動攻擊,要是沒找到可以選擇自爆或是飛回來充電後在自動出發巡弋,變成一種全自動的防線遊蕩炸彈。但相同的ai對於空中物體的識別能力也會與日俱增,以後可能每台裝布車的自動砲都能精準的反制自殺無人機,就看雙方的ai程度幾何。
不然黃皮衣的公司股價跟噴泉一樣狂噴是為何? |
 |
|
cph0516
我是老鳥
   
6107 Posts |
Posted - 05/02/2025 : 10:16:13
|
線控FPV 線拉出去不只不會回收.還有拉斷的問題 怎飛回家中充電 就一次性消耗的產品.成本也不高
|
 |
|
waffe
我是老鳥
   
7307 Posts |
Posted - 05/02/2025 : 10:33:53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ph0516
線控FPV 線拉出去不只不會回收.還有拉斷的問題 怎飛回家中充電 就一次性消耗的產品.成本也不高
fpv要線控主因是圖傳與控制訊號的干擾,最重要的是決策端在後面的肉身人工智能。而ai佈署端上了無人機要的就是把決策端上機不然要ai幹嘛?而機載的ai佈署端就是要能實現自我攻擊、選擇目標與路徑、飛控自動化。這時完全不需要遙控只要設定任務區域與任務內容就可以自動攻擊了。
你可以去電子材料店買一組開發版接上影像識別大模型自己玩看看就知道了。如果還不了解哪就買台特思拉開開,它的自動駕駛使用的就是一堆大模型蒸餾出來的佈署端。
|
 |
|
ki1
我是老鳥
   
6137 Posts |
Posted - 05/02/2025 : 12:09:28
|
同樣是AI,放在機上要用手機大小的電腦 拉光纖到控制台的話可以用筆電甚至桌機大小的 |
 |
|
waffe
我是老鳥
   
7307 Posts |
Posted - 05/02/2025 : 15:31:51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i1
同樣是AI,放在機上要用手機大小的電腦 拉光纖到控制台的話可以用筆電甚至桌機大小的
你知不知道在說什麼?拉線就是因為需要有人做辨識與控制,都已經花大力氣搞出ai了還拉線那跟脫褲子放屁有啥不一樣?而且哪裡需要手機那麼大的東西去放ai佈署端?例如NVIDIA Jetson,這本來就是一種嵌入式系統,可以直接與自殺機的飛控做融合,黃皮衣用手拿過整塊產品,你把散熱與一堆有的沒的輸入與輸出端都給砍了甚至單晶片化大約就一部手機的三分之一大小,跟飛控可以直接組成飛塔控制器使用。
當然如果你的使用要求只是控制端的ai輔助控制那沒問題可以這樣搞。 |
 |
|
cph0516
我是老鳥
   
6107 Posts |
Posted - 05/02/2025 : 16:25:29
|
特斯拉車上 AI運算模組並不小
還要透過5G網路.連結到資料中心.來拿到某些相關資料 並不適合於小型(體積)廉價(成本)的FPV使用
末來或許能達到某些目標 體積.算力.網路.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
 |
|
waffe
我是老鳥
   
7307 Posts |
Posted - 05/02/2025 : 17:10:07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ph0516
特斯拉車上 AI運算模組並不小
還要透過5G網路.連結到資料中心.來拿到某些相關資料 並不適合於小型(體積)廉價(成本)的FPV使用
末來或許能達到某些目標 體積.算力.網路.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我只是打個比方而已,自殺無人機不需要使用類似特斯拉的多模態大模型,最少不需要使用大語言與即時建模給駕駛參考的Bird's Eye View (BEV) 模型,原因很簡單無人機不用考慮塞車與全世界不同國家的道路環境與交通法規,大陸測試的特斯拉就還不適應大陸的交通法規與環境還在學習中。
撞錯目標只要不是太扯,在軍方預定的程度內就可以了,但無人駕駛撞到都是車企的(當然看等級)。
對自殺是無人機而言能回傳數據那最好,可以雲端、後端幫決策與回傳有效的經驗數據,但干擾嚴重的話當然也可以拉倒不傳。特斯拉的fsd也是一樣,它可聯可不聯,但功能上主要差在地圖的精度與實時道路資訊。講人話佈署端只需要推理不用在訓練,但只要有回傳的資訊可以持續的訓練,這兩不妨礙。 |
 |
|
cph0516
我是老鳥
   
6107 Posts |
Posted - 05/02/2025 : 17:49:13
|
特斯拉的AI 來自影像辨識與GPS定位+龐大資料庫的協助 要參考的資料並不少
在戰場上哪來的這些東西 wifi等無線電發送距離也才多遠 如果是衛星網路設備.那就更龐大
要高速網路 又要高速AI運算 並攜帶各種觀測器材.與武器彈藥 以上都可以達成 那美軍無人戰機計畫.早就無敵
|
 |
|
小毛
我是老鳥
   
Taiwan
11246 Posts |
Posted - 05/02/2025 : 18:15:19
|
需要大機房的是AI訓練,用於歸納餵給機械學習的內容,產生可以實際運用的AI模型. 有了AI模型後可能手機等級的算力就能有效運用此模型,可以聯網繼續餵食運用時的即時內容做AI模型的進版更新,或是需要網路提供搜索或是存取特定資料庫的內容服務,或是不聯網單獨使用都有人這樣運用.
以自殺無人機來看如果不須要回基地功能,那就專注在影像識別,像是軍車與民車之辨別,敵軍我軍裝備的辨識,日間與夜間目標識別與偵測等,以達成自動辨識鎖定高價值或高威脅敵人進行優先打擊. 若是偵蒐無人機還要加上回程與降落等飛控的優化,要不然可能第一次使用就變成最後一次直接砸在地面...
總之訓練出可用的模型才需要大機房和大算力.訓練出有效模型後,實際運用可能手機筆電等級的算力就能運用.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
Edited by - 小毛 on 05/02/2025 18:17:01 |
 |
|
waffe
我是老鳥
   
7307 Posts |
Posted - 05/02/2025 : 18:53:42
|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ph0516
特斯拉的AI 來自影像辨識與GPS定位+龐大資料庫的協助 要參考的資料並不少
在戰場上哪來的這些東西 wifi等無線電發送距離也才多遠 如果是衛星網路設備.那就更龐大
要高速網路 又要高速AI運算 並攜帶各種觀測器材.與武器彈藥 以上都可以達成 那美軍無人戰機計畫.早就無敵
電學是不是物理學?是吧?你設計一個電路要用到物理學裡面的電學還是全部一個不放過全部都要用?連引力你也要用?
自己缺的課自己去補吧 |
 |
|
cph0516
我是老鳥
   
6107 Posts |
Posted - 05/02/2025 : 21:22:53
|
以上全部都要用到電 FPV電池電力 根本無法支持所需要的需求
夢想是很美好.妄想就算了吧
想要樣樣通.性能樣樣鬆 價格堆上去.買的數量更不會大 不如簡單一點 1000元美金等級的FPV無人機加減用 也比建製155砲兵(500~800萬美金)+砲彈(1000~1萬美金) 還便宜太多 |
 |
|
wowu5
我是菜鳥
 
Hong Kong
539 Posts |
Posted - 05/02/2025 : 22:07:23
|
俄烏雙方無人機AI尋標都已有雛型了,以他們土法低成本都能做到,不太需要質疑這個路線不可行 |
 |
|
標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