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所有討論區
 軍事討論區
 軍事相關問題發問專區
 拖十幾年才完成的文--巡洋艦的故事

請注意: 你必須先註冊才能夠發表回覆.
請按下這裡, 註冊. 註冊一切免費!

視窗大小:
UserName:
Password:
編輯模式:
編輯: 粗體斜體底線橫線 靠左置中靠右 水平線 加入鏈結加入Email加入圖片 加入程式碼加入引言加入列表
   
內文:

* HTML is OFF
* Forum Code is ON
表情符號
Smile [:)] Big Smile [:D] Cool [8D] Blush [:I]
Tongue [:P] Evil [):] Wink [;)] Clown [:o)]
Black Eye [B)] Eight Ball [8] Frown [:(] Shy [8)]
Shocked [:0] Angry [:(!] Dead [xx(] Sleepy [|)]
Kisses [:X] Approve [^] Disapprove [V] Question [?]

 
   

T O P I C    R E V I E W
dasha Posted - 10/20/2017 : 22:10:44
同樣,想睡......

巡洋艦的歷史—1870~2017
前言:從巡防艦、護衛艦到巡洋艦
說到巡洋艦(Cruiser),我們必須先提到19世紀初期的海軍艦艇分類。當時海軍艦艇依火砲數量多寡,主要分為6大等級,前二級是所謂的戰線艦(Line of Battle Ship),擔任的是海上決戰的主角,又分成第一級的3層甲板,以及第二級的2層甲板,每層甲板均裝備有大量火砲。第三級則稱為巡防艦(Frigate),則是遠洋商船護航與派遣用。第四級護衛艦(Covertte)則更小一點,作業範圍較接近本土。第五級巡邏艦(Sloope),已經接近近海作戰用艦的範疇。而最後一級砲艦(Gun Vessel),則屬近岸防禦艦,任務性質上可說是今日飛彈快艇的前身。
隨著工業革命的展開,1803年富爾敦在美國首次試航蒸汽動力船隻,船艦動力系統進入了人力與風力之後的第三波革命:機械力。1822年法國推出軍艦用榴彈,火砲對船隻的殺傷力大增,造成軍艦的火力革命。到1858年法國將拿破崙級巡防艦的第12艘進行改造,製造近代史上首艘鐵製軍艦Glorie號,使得軍艦的防護力也發生革命。此後,海軍的軍艦分級,便因此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由於鐵的重量較高,水線上甲板層數較多的戰線艦若加裝鐵甲的話,下面幾層火砲甲板會因重量而沒入水中,重心也會不穩而容易翻船。因此早期的鐵甲艦,多半是由第3到第6級的巡防艦、護衛艦、巡邏艦與砲艦體系中衍生出來。其中砲艦多數可劃歸近岸防禦艦艇(Monitor等)的體系中,而巡防艦、護衛艦與巡邏艦,則通常被稱為Cruising Ship,後來巡防艦多數成為戰鬥艦的前身,護衛艦與巡邏艦則衍生成Cruiser,也就是巡洋艦。
此處的Cruising,源自拿破崙戰爭時代英文的一個俗稱,當時英國人沿用荷蘭人的習慣,把單艦航行與作戰稱為cruizing,執行這種型態任務的船就稱為Cruizer,後來從cruizing衍生成cruising,Cruizer也就變成了Cruiser,這就是巡洋艦的語源。由此可知,巡洋艦的特色,便是具備單艦遠洋獨力作戰能力的軍艦。
巡洋艦正式成為一個艦級的命名,則是在1870年代。1871年皇家海軍針對蒸汽動力與裝甲艦時代的來臨進行研究,結論是:新型軍艦所需要的大火力、厚裝甲、高速/高航海性能、淺吃水這四個條件,不可能同時達到。因此,重視大火力與厚裝甲的,就成為後來戰鬥艦的前身;強調近海作戰需要淺吃水與大火力/厚裝甲的,就衍生成各型近岸砲艦,包括美國舊海軍的近岸/內河戰鬥艦、或中國海軍的蚊砲船之類花樣;而強調航行性能與適度火力/防禦力,以備海外警備用,可以單艦執行各類作戰任務的艦種,便是巡洋艦。
2017年,祕魯的Almirante Grau、原本荷蘭的De Ruyter輕巡洋艦退役,則是火炮巡洋艦從海軍史消失的時間,雖然飛彈巡洋艦仍存,但巡洋艦這個族系逐漸步向衰亡,則是不爭的事實。
與「戰鬥艦的歷史」一文中的主角戰鬥艦不同,巡洋艦的主要任務型態為執行各種雜務。海戰時,她擔任戰鬥艦隊的斥候,並在必要時進入戰鬥艦隊作為護衛與支援火力﹔遠洋出征時,她成為主要的岸轟艦,並攜帶陸戰隊進行登陸作戰﹔進行通商破壞戰時,她巡弋於全球各處,以優越的速度與續航力狩獵敵國船隻,並逃脫敵人的圍剿;對敵進行封鎖時,她便是遍佈洋面各處的巡邏者,四處搜尋可能的敵艦行蹤,避免敵艦混過封鎖線﹔平時則為遠洋巡曳的警察,替商船護航及緝捕海盜,以低廉的購置及運作經費補足戰艦數量的不足﹔局勢緊張時,她則擔任海外國力展示的主要道具。與通常僅用在海上決戰的戰鬥艦老太爺相比,巡洋艦的身影則出現在海軍的任何型態任務中,以極其靈活的運用彈性,執行各式各樣的任務。若說戰鬥艦決定制海權,則巡洋艦就是實際執行制海權的工具。就殖民帝國來說,巡洋艦更是他們建立帝國的最主要基礎,由於巡洋艦的活躍,殖民帝國才能在全球各地的殖民地維持其權威,以及進行實際的武力展示。巡洋艦歷史的榮枯,也象徵了殖民帝國歷史的興衰。
也由於任務型態的多樣化,因此巡洋艦的形態也相當的多樣化,其間僅有的共通性有三:1.速度上能追趕同時代中多數的商船,以便成功執行海上封鎖或通商破壞的任務。2.具有相當大的泛用性,必要時可執行各種作戰訓練及陸海空作戰的支援任務。3.防禦設計不是(也不能)靠裝甲抵擋敵火,而是配合內部的損害管制,也就是不能避免受損,但也不至於馬上沉沒,嚴格說來巡洋艦追求的是「生存力」而非「防禦力」。這種對航行性能與多任務能力、而非單純戰鬥性能的需求,是巡洋艦(或其他非戰鬥艦的次級軍艦)的最大特色。
一般來說,巡洋艦族譜中的各艘艦隻,大概可以分成三大類:第一類是最基礎的巡洋艦,僅具追趕與擊沉商船、以及遠洋全天候航行作業能力,便以低廉價格大量生產;第二類則是以高戰鬥性能為主,在全天候遠洋作業能力與足以追趕商船的前提下,盡量加強火力與防禦力,以足以擊潰敵人巡洋艦(=通商破壞艦)、甚至必要時可以與戰鬥艦「對抗」為前提所建造的軍艦,也可說是一種次級戰鬥艦;第三類則介於前二者間,火力及防禦力足以擊潰第一類艦,體形價格則低於第二類艦以便大量生產。
一般第一類艦艇排水量約在1500~4000噸間,十九世紀時通常稱為三等巡洋艦;第三類則在3000~7000噸上下,多數屬於二等巡洋艦;第二類則通常在萬噸左右,歷史上大部分時間屬於一等巡洋艦。綜觀最近這兩個世紀的海軍軍艦發展史,這三種等級的分類,不管名稱的變化,可說一直都存在於各主要海權國家的軍艦發展清單中,比方現在的美國海軍,巡防艦就佔據了三等巡洋艦的位置,驅逐艦則在二等巡洋艦較高排水量的一端,神盾艦則全數歸入一等巡洋艦的範疇。會有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於船隻設計中對續航力、惡劣天候作業能力、各種裝備搭載能力的要求、以及預算,使得這幾個噸位區間自然而然的造成戰力上的分級,對於主力艦(戰鬥艦與航空母艦)以外遠洋戰鬥艦隻的發展史來說,這種分級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1870年代的早期巡洋艦
世界上最早可以稱作巡洋艦的船,是法國1861年起造、1868年服役的Decres號。這時法國對這類船隻的看法,只是海外殖民地防衛用艦與通商破壞艦,並不考慮加入戰鬥艦隊作戰,唯一的特殊需求便是12節以上的航速,與一定程度的航海能力—這成為最早一批巡洋艦的定義標準。由於只是次等艦隻,因此這一系列船艦都是木船,並具有帆裝。而最適合這類艦隻的任務,基本上就是通商破壞戰,以及武力展示。
下一個進步,是1866年皇家海軍起造、也在1868年服役的無裝甲鋼製巡防艦Inconstant號。利用鋼製結構與長寬比6.7的船身,以及高達7360馬力的引擎,本艦試航時達到16.2節的高速,並具有優良的航海能力。做為船隻動力源的煤炭,則被安排在船身兩側重要部位充當裝甲,有效提升這類鋼骨木皮船的防禦力。除此之外,為了避免海外駐防船隻,在缺少船塢設備處難以維修,本艦在船身下方包覆木片與銅片,以避免海洋寄生生物直接破壞船殼。與通商破壞用艦Decres號相比,Inconstant是足以搭配戰鬥艦作戰的軍艦,後者的排水量約為前者的3.5倍,從此可以看出英法兩國財力與想法上的不同。
而從Inconstant的路線繼續發展,便是皇家海軍第一艘巡洋艦:Shannon。1873年動工、1877年服役的本艦為了提升海戰能力,在船舷加裝厚度最大229+330mm的三明治裝甲(229mm鐵+330mm木材+船身結構,為現代戰車複合裝甲設計概念的來源),船身其他重要部位也裝上鋼板。船速雖因此而降低到12.25節,但戰鬥能力卻獲得大幅提昇。但與當時的裝甲艦相比,本艦的火力與防禦力都不足;速度又不太容易驅逐通商破壞艦,追擊商船都有點勉強,結果最適合用途與Decres倒是剛好相同:武力展示。當然,對於中國、日本等國而言,Shannon的武力展示與Decres意義上的差距就不小了,後者只是純粹顯示法國的決心,前者可是足以展現英國的武力。
從此後的巡洋艦發展路線大致就分成兩類:一類是走Decres路線的桅桿巡洋艦(Masted Cruiser);另一類則是延續Shannon路線的被甲巡洋艦(Belted Cruiser)。這時的巡洋艦外型,基本上都很像蒸汽帆船,且船身結構多數還保留木料的使用。而基於1866年利薩海戰的「撞船勝」教訓,這個時代開始的巡洋艦,逐漸有安裝衝角,以備必要時以衝撞的方式決勝。
桅桿巡洋艦是一個通稱,用來形容那些傳統帆裝蒸汽護衛艦(corvette與sloope)的繼承者,許多是沒有裝甲的木船,且相當仰賴帆裝,噸位僅早期數艦超過3000噸。對於充當雜役的船隻,無裝甲與帆裝倒也並無不當之處,畢竟早期的船艦動力裝置出力不足,而風向與潮流狀況良好時,帆船速度可以超過20kt—蒸汽動力軍艦要到19世紀最後十年才能勉強到達這個水準,而且代價不菲。這類巡洋艦的最後一批出現在20世紀初期,但這時的她們,早已成為排水量僅千噸上下的小型巡邏艦,於一次大戰後快速消失。
被甲巡洋艦則是一個俗稱,通常正式分類稱裝甲巡洋艦(Armoured Cruiser),但為避免與後來的裝甲巡洋艦混淆,故用被甲巡洋艦稱呼。因為加上裝甲後船身增胖增重,與早期戰鬥艦類似,航海性能只能說是可以接受,船速也不到15節,還需要仰賴帆裝;厚重的舷側裝甲帶,也常常因為設計時計算錯誤而沒入水中,缺乏實用性,更不用說裝甲帶僅限於艦身部分範圍;部分船艦火砲口徑雖然達到10吋,相當接近戰艦的等級,但安裝方式也不如已經開始使用砲塔的戰艦或沿岸砲艦理想。
即使如此,這類船艦在歐洲強權海外駐軍上,依然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戰鬥艦的歷史」中,提及俄羅斯於東亞部署、對英國在遠東海軍構成威脅的大型巡洋艦,基本上就是被甲巡洋艦。事實上,就某些角度來說,被甲巡洋艦是極早期戰鬥艦—當時還叫做巡防艦或鐵甲艦(Ironclad)—的縮小版支系,就是輕小、薄皮、低火力的縮水戰鬥艦,相當類似後來皇家海軍用在海外殖民地的二等戰艦(請參閱「戰鬥艦的歷史」);對二流海軍國如奧匈帝國、土耳其而言,一流海軍強國的被甲巡洋艦,規格與他們的主力艦相同。直到裝甲巡洋艦的時代來臨為止,被甲巡洋艦一直都列於各國第一等巡洋艦的地位。
1881~1907防禦巡洋艦與裝甲巡洋艦
防禦巡洋艦
因為被甲巡洋艦的裝甲與火砲安裝方式不好,速度也低,價格又不便宜,除了欺負中國與土耳其等沒落國家外一無是處,因此各船廠在1870年代後半便開始進行新概念的研究。第一個點子便是摒棄傳統的木質船,建造全鋼製艦身。雖然當時各造船廠基本上都缺乏建造全鋼質船身的經驗,而且海外巡邏艦很難回母港維修,外地通常沒有歐洲等級設備的船塢,木船會比鋼船好處理。但全鋼船身在數值上雖然算是無裝甲,結構部分的鋼板厚度至少有1inch(25.4mm),這就可以防禦當時大量存在於軍艦上、用來阻止敵人登艦肉搏的中小機砲,這是木材難以抵擋的。這種以結構材料充當防禦裝甲的設計,也成為後來巡洋艦裝甲設計的標準方式。最早採用這種設計的軍艦,便是皇家海軍1875年動工的二等巡洋艦Iris。
不過不管是鋼製艦身還是煤炭庫防禦,都只能阻擋砲彈穿透艦身;一旦砲彈穿入在內部爆發時,就無藥可救—對於巡洋艦而言,這是很容易發生的事。為了避免砲彈射入後造成重大傷害,甚至一發水線附近的穿入彈造成動力系統全毀、船體進水無法控制的狀況,就有人想到了一個方法:將船身水線深度處的甲板強化成裝甲,並呈新月型上凸,如此便可保護動力系統不受彈片損害;而側舷穿透的砲彈碰上裝甲時,是以很陡的角度撞上裝甲,一如T-34以後戰車正面的斜面,可以有效增強裝甲的有效厚度,進水也能被裝甲區限制在一個小範圍,不致造成沈沒。這個防禦設計不再無謂的要求軍艦不被擊穿,而引進了損害控制的概念,讓受損不至於影響航行與作戰能力,在船艦設計中創造了「生存性」的觀念;日後包括戰鬥艦在內的所有軍艦,都引用了這個概念衍生出來的各種設計,居功不可謂不偉。除此之外,這種設計還可以把重心壓低,解決當時大多數軍艦重心過高,導致惡劣天候航海能力不佳的缺點。
首先採用相關概念的軍艦是1880年皇家海軍計畫的Leander級,但她只在引擎室上方安裝一片薄甲板,被稱為「部分防護巡洋艦」(Partial Protected Cruiser),僅具保護動力部位不被擊毀的能力。而第一個完全採取這種設計的船隻,就是1881年南美洲的智利向英國阿姆斯壯公司訂製的1艘巡洋艦Esmeralda號,最早的一艘防禦巡洋艦(Protected Cruiser)。
Esmeralda是當時軍艦外銷的一種範例:基本上軍方比廠商方面的心態要保守,通常不太敢採用一些革新的概念,因此有些廠商就會拿外國作為實驗品,在外銷武器上試用一些新觀念,等到有良好成績再回銷本國,而Esmeralda便是其中最成功的實驗之一。除了上述成功的防禦概念設計以外,本艦尚且採用雙桅桿、廢除帆裝、主砲安裝在艦身中線前後砲塔、以及採用衝角等嶄新設計,使得僅2950噸的本艦在火力與防禦力上均足以匹敵噸位接近兩倍的被甲巡洋艦,不需依賴帆裝速度可高達18.3節—此後巡洋艦的速度定義被刷新到15節以上—與使用的更加便利。Esmeralda的唯一缺憾是航海性能,由於帶有實驗艦的色彩,有些部分的設計並不周全,智利賣給日本後,日本方面對本艦的惡劣天候運用能力頗有微詞,但這已經是本艦誕生後十年的事情了,以Esmeralda下水時的標準,本艦的惡劣天候航海能力並不算差。
由於本艦各方面表現良好,法國很快的建造了一艘防護巡洋艦Sfax,並引起其他各國紛紛訂造之風。而Esmeralda與Sfax的設計特色,剛好代表防護巡洋艦的兩個派別:Sfax三桅有帆裝(後來撤除),火砲口徑較小而無主砲塔,採用仔細設計的水下防水隔間,是與Esmeralda的最大不同。帆裝是保守性設計;火砲口徑小則是當時法國海權學派「青年學派」的主張,認為法國不可能在與德國陸軍敵對的同時,在主力艦數量上與英國抗衡,因此主張建造大量魚雷艇對付皇家海軍的主力艦,而大型艦則用在通商破壞戰以破壞英國的經濟基礎,對付商船不需要大口徑火砲;較多桅桿與帆裝妨礙砲塔的安裝,但不需要燃料的帆減少對裝煤量的需求;而仔細設計的防水隔間,便是為了防止敵人使用魚雷。
不過,以Esmeralda為代表的英國式設計,除了可當作通商破壞艦外,還可以用在反制通商破壞艦上,用途較為廣泛,是防護巡洋艦設計上的主流;Sfax的設計概念雖然不錯,但僅在對抗皇家海軍時可以成立,對付其他弱國海軍時,低落的火力反而顯得問題重重—而欺負弱國卻是此時至一次大戰止,法國海軍的主要任務。武器設計符合邏輯卻不符實際需求的結果,就是缺乏效用。
雖然皇家海軍當局政策較為保守,同時進行被甲巡洋艦與防護巡洋艦的建造,但使用結果證明,被甲巡洋艦的航海性能與速度表現不佳,唯一利器裝甲帶上下高度太窄,當海外行動需要替陸戰隊滿載登陸物資(當時巡洋艦常常兼任兩棲戰艦)時,裝甲完全沒入水中而無防禦。因此到1880年代後半,防護巡洋艦可以說取代了被甲巡洋艦的主力地位,成為巡洋艦設計的主流。
防護巡洋艦發展上的頂峰,就是皇家海軍1893年計畫的Powerful級防護巡洋艦。本艦是為對抗俄羅斯於1892年下水、排水量達11000噸的被甲巡洋艦Rurik級而生產的11000噸級一等防護巡洋艦。1897年下水服役時,本艦是世界上長度最長的軍艦。雖然沒有水線裝甲,但高達22kt的速度、2門9.2inch砲與12門6inch砲的旺盛火力、與優良的航海性能,都已經是1890年代巡洋艦的標準。
即使1890年代裝甲巡洋艦出現並取代防護巡洋艦的地位後,由於較便宜與排水量較低,防護巡洋艦依然佔據了二/三等巡洋艦的位置,並就此衍生出偵察/水雷巡洋艦等高速輕型巡洋艦,直到1904年美國海軍開始建造具水線裝甲設計的輕巡洋艦,水線無裝甲的防護巡洋艦才慢慢退出海軍的歷史舞台。
除了設計概念上的進步以外,防護巡洋艦在世界史上還有其更重要的地位:防護巡洋艦宣告軍艦不需再倚賴風力推進,海軍作戰從近岸邁向遠洋,「藍水海軍」從這時開始誕生。而為了維持這些軍艦遠洋作戰需要的加煤站,以及維持加煤站本身的正常運作與安全性,引起了1880年代後半新一波帝國主義擴張勢力範圍的風潮,全世界急速被西歐幾個國家在十年內瓜分完畢;而防護巡洋艦則成為推動海外殖民時,帝國主義者最有力的人力與火力運載工具。因此,防護巡洋艦建立了帝國,凡在這一波趕上風潮者,如英法美日,日後都成為世界強權,尤其是1883年才創建「新海軍」的美國,與日本特別重要,只有敗給日本的中國例外;而沒有趕上防護巡洋艦興建風潮者,如西荷土,很快的就從世界強權的舞台上消失,淪為二等國家。因為軍事技術與概念上的進步,造成國際權力平衡的重新分配,是防護巡洋艦最重要的歷史意義;在近代軍艦發展史上,也只有後來無畏艦(請見「戰鬥艦的故事」)的誕生對世界的衝擊差可比擬。
而在防護巡洋艦發展的末期,由於後述裝甲巡洋艦的發展,使得火力與防禦力都較低的防護巡洋艦,發展方向傾向於高速化,將速度提高到25kt,接近同期的驅逐艦。這類巡洋艦因其主要任務型態為艦隊前導偵察,又被稱為偵察巡洋艦,將在後面輕巡洋艦部分詳加敘述。
中法戰爭
這場戰爭的海戰部分規模雖小,但卻很可以做為防護巡洋艦時代歐洲列強殖民戰爭方式的代表:武力展示、火力投射、加上外交折衝,並非純倚船堅砲利-防護巡洋艦是否「砲利」已難斷言,「船堅」是絕對不堅的,否則早改叫「戰鬥艦」了。
法國早在18世紀末便已介入越南內政,但當時因為法國大革命並與英國敵對,海外殖民活動不敢鬧太大,以免被英國圍剿,因此法國只在越南要求少許權力,但其中的傳教權與設校權卻影響深遠,利用長時間深入法國民間的機會,法國人替越南創造了文字,讓越南人擺脫漢字,又要讀法國的越南文書而非中文書的人才能到法國海外機構做事,而法國單位薪水又高,這使得法國人以幾十年時間逐漸掌握越南實際行政,只等良好藉口就吞併越南。
當地三次法越戰爭爆發,整個被架空的越南政府根本不是對手,中國為越南保護國而不得不出面,但政策上希望以外交而非軍事手段解決,嚴令地方不許發生敵對行為,逐使法國艦隊進入福州港內,與閩洋艦隊對峙,並任其自由活動。法國艦隊受限於港口吃水,只有二等以下的防護巡洋艦進入港中,但因早已獲得當局授權,在開戰期限前偵察港中各艦與砲台並擬定戰術,開戰前幾天在泊地的軍艦早已瞄準所有目標,時間一到閩洋艦隊所有軍艦在第一時間內便無一倖免,隨後法艦從容岸轟岸防砲台與港灣設施後,大大方方離開,閩洋艦隊與相關設施全滅。雖然法國後來在廣西境內陸戰失利,但這場海戰勝利的效應,與法國利用海戰勝利局勢進行的談判,越南還是從中國的藩屬變成法國的殖民地。
理論上,防護巡洋艦、特別是二等與三等的防護巡洋艦防禦力相當弱,火力頂多與岸防砲同等級,即使用在航道巡弋及海運封鎖上沒有問題,進攻港口與岸防要塞是很危險的舉動。但是當時的火炮射控純賴炮手訓練,除非是歐洲大國彼此對決,其他國家縱使購買西方火炮,訓練上往往也不及歐洲國家,固定的岸防要塞又比運動的船隻易於瞄準,因此命中率上就有相當大的差距。多艘軍艦在一起的火炮數量也不少,事先偵察作得好,利用船艦的機動性針對砲台個別集中攻擊,除了克里米亞要塞這類歐洲國家經營了多年的要塞之外,逐步掃清敵人砲台而己方毫無損傷並非難事-如果不說是常態的話。從戰術層面來看,缺乏防禦力其實沒有乍看之下那麼嚴重。
但最重要的還是外交手段的運用,不論是哪一方蓄意侵略,外交談判期間先動手的一方在國際上站不住腳,很容易成為其他同樣有企圖的國家聯合動手的藉口,如清廷在大沽口攔阻英國軍艦,結果引來的是「英」「法」聯軍,多了一個貪吃鬼;因此而不敢先動手的話,外交談判期限就是戰術準備的最佳時機,這段時間人家大大方方的偵察準備,甚至拿你的陣地軍艦作瞄準練習,一開戰就摧毀你的抵抗力,戰爭一開打就輸了。歐洲國家的實力在海上,只要能繼續派船過來就能繼續進行戰爭,你根本無法威脅他的政經中樞;被侵略國軍事設施卻是打掉一個少一個,甚至有可能造成大城市與國都遭到攻陷的狀況,何者有利何者不利一目瞭然。在外交手段的協助下,即使是防禦力較弱的船艦,只要火力夠用便可有效運用,並不一定要多好的船才能使用。十幾年後的美西戰爭,美國也是以同樣的方式,摧毀西班牙在菲律賓的軍力。
裝甲巡洋艦
隨著火砲技術的發展、早期巡洋艦(尤其是被甲巡洋艦)漸至退役期、以及發展足以擊敗敵人巡洋艦的想法,各國對防禦巡洋艦開始感到不足;而Royal Sovereign級戰鬥艦的出現(見「戰鬥艦的歷史」),打破巡洋艦壟斷遠洋作戰能力的地位,這些局勢使得巡洋艦必須進行突破,這造成了裝甲巡洋艦的誕生。
最早的裝甲巡洋艦出現在法國,1888年起造的Dupuy de Lome。與過去從帆船演進而來的被甲巡洋艦不同,這艘裝甲巡洋艦是從防護巡洋艦的設計中,加厚水線部分的結構,形成水線防禦裝甲。基於造船技術的發展,裝甲帶沒入水中的問題大幅減輕,因此裝甲巡洋艦的作戰能力,比起防禦力較弱的防護巡洋艦、或技術有明顯缺陷的被甲巡洋艦有明顯的增長。此後,法國海軍優先於其他國家,開始穩定生產裝甲巡洋艦。
1890年美國起造的紐約號裝甲巡洋艦,則是第一艘速度超過20kt的巡洋艦。在1889年英國起造的Royal Sovereign級戰鬥艦、與1890年的Barfleur級二等戰艦出現後,由於戰鬥艦的速度已經增長到15~19kt的範疇,此時巡洋艦的速度增加到20kt以上,才能保證自己的生存性,因此紐約號裝甲巡洋艦的速度,即使不如隨後皇家海軍一等防護巡洋艦Powerful級的22kt,同時也沒有影響到數年內巡洋艦的設計,但還是有他指標性的意義。
不過,1890年代初期法國、義大利、美國、日本、奧匈帝國、中國等等國家的裝甲巡洋艦建造計畫,一時尚未引起風潮,除法國外都僅生產少數幾艘便不再繼續。尤其是世界最大的皇家海軍,由於先前被甲巡洋艦(皇家海軍的分類中,都稱作裝甲巡洋艦)的失敗,對於這種設計相當的不信任,針對這些裝甲巡洋艦所設計的對抗艦,尚且是Powerful級與Diadem級這種(末代)防護巡洋艦;同樣的,其他國家生產了一兩艘裝甲巡洋艦後,還是倒過頭來生產或定造大型防護巡洋艦,甚至連法國也不例外的繼續生產(通商破壞用)一等防護巡洋艦。直到中日甲午戰爭的爆發,才改變了這個態勢。
甲午戰爭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中國與日本發生一連串的海戰,最後日本戰勝,從此取代中國的東亞霸權。而這一系列海戰中,雖然中國方面有2艘戰鬥艦,但海戰的骨幹還是巡洋艦群;因此海戰的結果,對後來巡洋艦的發展,有著相當深遠的影響。
由於速射砲的發展,甲午海戰中日艦的4inch口徑速射砲,威力上足以擊穿裝甲帶以外的船身結構,平均射速為傳統火砲的6倍,北洋海軍包括定遠級戰鬥艦在內諸艦,都受到速射砲的嚴重打擊,無裝甲帶被打得像蜂窩一般,導致失去戰力。而中國的4門12inch砲、與日本的3門320mm砲,卻沒有發揮威力,僅有的戰果是一發12inch砲彈命中日艦松島,造成九十多人死傷,但並沒有擊沈任何一艘船,或讓敵艦失去戰力。這個事實說明了:火砲的命中能力比威力重要,打不中目標的大口徑火砲,不如打得中目標的中口徑火砲(當時小口徑火砲是指防止敵人攀船攻擊的機砲)。這場海戰的戰果讓大口徑火砲支持者大失所望,也使得各國警覺到對中口徑的速射砲防禦設計的必要性,尤其是先前鄙視裝甲巡洋艦的皇家海軍,此時方才警覺到巡洋艦舷側裝甲設計上的重要。
除此之外,日本艦隊中速度最快的第一游擊隊,仗著艦速遠過儕輩,進出北洋海軍艦隊陣形如入無人之地,並擊潰北洋海軍右翼後再加入包圍定遠與鎮遠,決定了整場海戰的勝負,也顯示機動性在海戰中的重要性。基於這些實戰教訓,裝甲巡洋艦在戰後開始新一輪的發展。
1895年法國海軍起造的裝甲巡洋艦Jeanne D’Arc(聖女貞德)號,是甲午海戰後各國第一個裝甲巡洋艦計畫,設計中便充分吸收了甲午海戰的教訓。11092噸的排水量是法國巡洋艦前所未有的大噸位,雖然還是以通商破壞戰為主要設計目的,但也已經有考慮到參與艦隊作戰的可能性;最大厚度150mm的裝甲足以抵擋中口徑砲的射擊,同時也沒有被甲巡洋艦裝甲帶沒入水下的問題,加上法國一向重視的艙間設計,使得防禦力以巡洋艦的標準來看相當不錯;而到達21.75kt的速度,也是1890年代後半到1900年代前半的巡洋艦最大速度標準。雖然本艦機械問題不斷,但基本概念設計良好,不但成為法國後來裝甲巡洋艦的藍本,由其設計在5年後還衍生成Republique級戰鬥艦,這種低層級艦升級到高層級艦的現象,在後代還會發生多次,Jeanne D’Arc也成為這時裝甲巡洋艦規格上的一個標準。
不過這時法國海軍傳統派與青年學派的政治鬥爭步入高峰,換一個部長就換一套政策,並很積極的取消先前的訂單,軍艦生產亂成一團。英國的裝甲巡洋艦起步雖然慢,但1897年計畫的裝甲巡洋艦Cressy級,與Jeanne D’Arc卻在1902年同時服役。此後,法國人海軍概念發展上的領先地位就讓出去了,從此法國海軍的勢力也就急速衰退。
裝甲巡洋艦在各國的地位,都是一等巡洋艦,雖然不同國家的裝甲巡洋艦差距很大,但與防護巡洋艦相較之下,就有比較統一的規格可循。基本上裝甲巡洋艦的規格,甲午戰前的多數較為輕小,在3500~7000ton間。甲午戰後則分成兩派:大型在9000ton以上,與同時期出現的戰鬥艦噸位相當接近,而以較薄的裝甲與較低的火力,換取較大的馬力(如表一)。這種裝甲巡洋艦,事實上與戰鬥艦都屬於海軍的第一線戰鬥船艦,只是戰鬥艦重火力而裝甲巡洋艦重速度,可說各有所需。當與戰鬥艦遭遇時,大型裝甲巡洋艦以速度對抗戰鬥艦的火力及防禦力,負責糾纏對手;而與其他類型軍艦遭遇時,大型裝甲巡洋艦的裝甲尚足以抵擋口徑不到6inch火砲的攻擊,足以壓倒對手。
而另一種基於價格因素,專任反制通商用破壞防護巡洋艦的輕型裝甲巡洋艦,通常就是小一號的大型裝甲巡洋艦。而如美國的St. Louis級,甚至因為比同期裝甲巡洋艦的火力與裝甲都弱,被稱為防護巡洋艦。這種艦隻比較接近二等巡洋艦的地位,可視為防護巡洋艦的裝甲化。這種艦隻雖然不適合參與主力艦的決戰,但作為通商破壞艦,或是擊潰對方通商破壞艦的護航艦,性能基本上也已經足夠。而不管是哪一級的裝甲巡洋艦,偶爾還可以看到有艦首衝角的設計,以備不時之需。

表一 1895~1905年間建造主要軍艦概括規格比較
水線裝甲(mm) 主砲口徑(mm) 最大馬力(hp) 排水量(ton)
一等戰鬥艦 178~305 280~305 15000~19000 11000~17000
二等戰鬥艦 152~280 240~274 10000~12500 8000~12500
大型裝甲巡洋艦 152~170(註) 190~254 15500~30000 9000~15200
輕型裝甲巡洋艦 102~152 152~191 13000~22000 6500~11000
註:1905年以後,義大利有水線裝甲200mm的裝甲巡洋艦誕生

裝甲巡洋艦經過十年的發展後,最終誕生的產物如皇家海軍的Minotaur級、美國的Tennessee級、義大利的Pisa級與San Giorgi級、德國的Scharnhorst級、俄羅斯的Rurik級等,都是強大到足以與二等戰鬥艦比擬的艦隻。義大利甚至在1921年的華盛頓公約後,將這兩級裝備254mm火砲與200mm水線裝甲的裝甲巡洋艦,劃為二等戰艦,補滿公約限定的戰鬥艦數量;而德國的Scharnhorst級裝備8門210mm主砲,雖然並非全安裝在砲塔內,多門同口徑火砲的設計,卻也預示了日後戰鬥巡洋艦的發展方向。只有法國,堅持巡洋艦為遠洋通商破壞艦,火力與他國相較顯得低落,但航海性能通常的評價都相當高—與這時期法國戰鬥艦相反。
但是裝甲巡洋艦這種火力與防禦力都不上不下的艦隻,價格高昂導致很難大量生產,防禦力與火力較弱又讓人懷疑她在海戰中的效能,特別是某些船隻的砲塔並不完全密閉,火砲操作人員防禦有著缺陷,在海戰中他能有怎樣的表現呢?這時日俄戰爭的爆發,剛好讓裝甲巡洋艦有實戰機會,驗證其設計理念。
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的重點雖然是在陸上的滿州,但由於俄羅斯西伯利亞的陸上補給交通不易,制海權的爭奪便象徵了雙方補給上的成敗。對於俄羅斯來說,這場發生在遠東的戰爭,雖然規模頗大,卻是一場有限戰爭,以海蔘威、旅順等海陸要塞兼要港的爭奪為終點;一旦艦隊覆滅,俄羅斯便無法在遠東地區支撐其軍力。但對日本來說,他們是傾全國之力進行這場戰爭,縱使目標是有限的,努力卻接近無限戰爭。因此,在戰爭一開始,雖然俄羅斯是遠大於日本的世界大國,對戰爭的努力卻使得戰略的天秤已經倒向日本。果然,雖然旅順陷落後俄羅斯陸上還能作戰,日本卻已後繼無力,但日俄戰爭最後還是以日本獲勝告終。
在1904年2月日俄戰爭爆發時,俄羅斯遠東艦隊的實力與日本的聯合艦隊大致相當,但日本的地理位置使得分散在海蔘威與旅順港的俄羅斯太平洋艦隊難以集結,更重要的是日本偷襲俄羅斯太平洋艦隊主力基地旅順,使得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損失2艘戰鬥艦與1艘巡洋艦。從此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作戰態度便趨於消極,希望俄羅斯歐洲部分艦隊來援,以兩倍的實力壓倒聯合艦隊。而日本登陸作戰的失敗,使得接下來在旅順附近的戰事,在陸上與海上便陷入膠著狀態。
但海蔘威的俄羅斯巡洋艦隊則於此時開始活躍,進行通商破壞戰。聯合艦隊主力此時集中在旅順港外,缺乏足夠的船艦捕捉俄羅斯的巡洋艦隊,只能勉強以舊型艦與海防艦拼湊成第三游擊艦隊。第三游擊艦隊雖然在火力上尚有可觀處,速度與航海性能卻不行,連敵艦的影子都抓不到,因此日本海上運輸蒙受慘重損失,連運兵船都遭到擊沈,並曾在東京灣附近出沒,對日本在中國東北的的陸上戰事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雖然俄羅斯的這幾艘巡洋艦都是較老的被甲巡洋艦,速度不快且火力不強,但日本海軍還是被通商破壞戰搞得焦頭爛額。
但在1904年8月10日,旅順港的俄軍為了突圍,要求海蔘威的巡洋艦隊協助。旅順港這次突圍失敗,不但斷送了太平洋艦隊的希望,更把這幾艘活躍的巡洋艦,送到日本人手中。8月14日上午,俄軍3艘巡洋艦被日本4艘裝甲巡洋艦與2艘防護巡洋艦抓到,展開了一場「蔚山濱海戰」。俄方的3艘巡洋艦基本上屬於被甲巡洋艦過渡到裝甲巡洋艦時代的產物,雖然噸位與裝甲都比日軍強,但速度較慢且火力設計不當;加上俄軍缺乏交戰意志、數量較少、速度慢也逃不過日軍的追擊,最後俄軍以失敗告終,沈沒2艘。此役後俄羅斯太平洋艦隊便不再活動,日本完全掌握了日本周邊的制海權。
而在決定性的對馬海戰戰場上,巡洋艦更發揮了積極的功效。日本的防護巡洋艦隊在交戰前便已發現波羅的海艦隊,並一直保持接觸與回報,讓本隊得以據此擬定戰術;相較於未派巡洋艦擔任前導搜索的波羅的海艦隊,聯合艦隊在交戰之初,便佔了情報優勢。交戰過程中,第二戰隊的裝甲巡洋艦與第一戰隊的戰鬥艦之間維持良好的隊形組合,其射速較高的8inch砲也構成日方良好的輔助火力。而日本基於甲午戰爭的經驗,砲彈內裝有較多量的火藥,雖然比較不利於穿甲,但命中後造成的火災,卻使得俄羅斯軍艦逐次失去戰鬥力。
但不能否認的是,這次海戰雙方第一次開火距離,都在9000m以上,超過平時訓練的程度,這使得戰鬥艦與巡洋艦上的次等口徑火砲射程開始略顯不足,其他口徑更小的速射砲,則根本無用武之地。這點造成了後來無畏級戰鬥艦與戰鬥巡洋艦的誕生。
而俄軍在戰敗以後,卻也有一個值得注意的事,那就是若干輕型的偵察巡洋艦,以高速逃脫聯合艦隊的追捕。雖然俄軍並沒有善用偵察巡洋艦,導致他們只能逃跑,但高速度的戰術價值卻也相當顯明,這對後來軍艦的發展朝向高速化,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除了上述的主要國家外,這時還有些二流國家,如瑞典、荷蘭、希臘、西斑牙、南美諸國等,由於週邊敵國較弱或預算不足,擁有一些介於二等戰鬥艦、岸防艦、或裝甲巡洋艦之間的玩意,作為其海軍的主力,其中若干艦隻還服役到二次大戰後。就其作用而言雖然是戰鬥艦,但設計規格往往不是較早的被甲巡洋艦、就是這時的裝甲巡洋艦,最常見的籠統稱呼就是「主力艦」,由於多數沒有重要性,在此略過。
1908~1921戰鬥巡洋艦與輕巡洋艦
戰鬥巡洋艦
在「戰鬥艦的歷史」中,筆者曾經提過這個艦種,當時提及這個艦種源自裝甲巡洋艦。由於戰鬥艦隊必須有負責偵察的耳目供戰鬥艦驅使,讓戰鬥艦能以最佳的航行方向編隊駛向敵人,發揮火力殲滅敵人,經過日俄戰爭的教訓,搭配戰鬥艦隊活動的裝甲巡洋艦這個概念,其設計方針被認為是正確的,可是砲戰距離的拉長,使得小口徑砲的射程顯得不足,應該加強巡洋艦的火力,才足以搭配戰鬥艦作戰。因此,戰後日本建造的筑波級與鞍馬級裝甲巡洋艦,便將日本裝甲巡洋艦傳統2個2連裝8inch的主砲塔,換成與戰艦相同的12inch主砲,以適應海戰距離拉長的火力需求。
但是,皇家海軍卻有一個看得更遠的先知,那就是John Fisher。在推動主要火砲同口徑的無畏級(Dreadnought)戰鬥艦發展的同時,他也主張將裝甲巡洋艦依照同樣的原則升級,讓裝甲巡洋艦擁有大量與戰鬥艦同口徑的主砲,速度則維持比戰鬥艦高3~5kt,足以伴隨戰鬥艦隊作戰,不因多種不同口徑主砲的彈道彈著不同,妨礙射擊觀測與修正;並保持優越的機動性,與戰鬥艦強悍的防禦力互補,充當戰鬥艦的耳目。這個概念,就是後來被稱為戰鬥巡洋艦的艦種。
這種改變說來容易,事實上在動力系統上卻存在著相當大的技術問題。無畏級戰鬥艦的速度已經提升到與裝甲巡洋艦相近的21kt,戰巡的速度勢必要增加到25kt等級—當時只有偵察巡洋艦與驅逐艦達到的高速。而戰鬥巡洋艦的火力需求,即使裝甲厚度只能抵擋通商破壞艦6inch以下口徑火砲的攻擊,還是讓其排水量與戰鬥艦相當。因此戰鬥巡洋艦必須以體積較大的動力系統,以獲得大約為戰鬥艦兩倍的出力,付出的代價除了裝甲以外,還有數量比較少的砲塔。
不過,在Fisher的構想中,戰鬥巡洋艦是始自裝甲巡洋艦,其主要任務還是護航、通商破壞、與海外武力展示,在戰鬥艦隊中的任務只是前導偵察、觀測、以及火力支援,並非戰鬥主力,因此設計的重點,應該擺在護航/反通商破壞任務上。從這個角度來說,與傳統裝甲巡洋艦相當的防禦力,事實上並不是戰鬥巡洋艦設計上的問題,因為她的防禦力,在對抗三等巡洋艦或驅逐艦的攻擊上,已經是綽綽有餘了。即使碰上的是敵方的裝甲巡洋艦,戰鬥巡洋艦優越的火力與機動性,也足以在敵艦火砲有效射程外幹掉敵艦。
至於常被質疑的對付同等艦種時,低防禦力可能造成的問題。通商破壞戰並非海上決戰,巡洋艦基本上就是艦隊的指揮者,數量大概就一艘兩艘,不需要擔心大量大型敵艦欺近攻擊的可能性,自然不需要考慮同類型軍艦編組排戰鬥隊形耗費的時間,會剝奪戰鬥巡洋艦賴以維生的機動性;武力展示欺負弱國時更不用說,這些國家能有甚麼軍艦?增強的火力對岸轟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至於在戰鬥艦隊中,戰鬥巡洋艦應該是先遣偵察部隊,負責遠距離監視敵艦隊即可,戰鬥艦隊對決時再躲在戰鬥艦後,輔助戰鬥艦的作戰,並在戰鬥結果揭曉後追擊逃亡的剩餘敵艦。在這種構想下,偵察部隊的機動性設計自然要比防禦力設計優先。至於日後指揮官因為戰鬥巡洋艦的火力足以匹敵戰鬥艦,便把戰鬥巡洋艦投入戰鬥艦式的會戰中,而忘記了其偵察或誘敵的本務,這就不是Fisher能預料的了。
英國的第一艘戰巡Invinsible推出後,由於各國海軍已經先受到Dreadnought的衝擊,紛紛起而仿造(此處請參考「戰鬥艦的故事」),還能有財力推動巡洋艦生產的國家不多;而且無畏級戰鬥艦已經有先前巡洋艦等級的速度,這使得缺乏遠見的各國海軍首腦降低其對巡洋艦的需求,因此裝甲巡洋艦的生產到此幾乎告終,但卻也沒引起戰巡的生產風潮;加上沒幾年後一次世界大戰便即爆發,好幾個國家都是在戰前才剛讓無畏級戰艦服役,根本沒有發展戰巡的機會。除了英國以外,只有德國與日本曾有戰巡服役,其他如美法等國,計畫中的戰巡都沒能誕生。
不過其他國家的戰巡,與皇家海軍的戰巡便有顯著不同。以有進入實際生產服役階段的另一個戰巡大國德國來說,德國稱為「大巡洋艦」的戰鬥巡洋艦,與德國過去的裝甲巡洋艦差距相當大,反倒像是皇家海軍曾經出現過的二等戰艦:火砲口徑比戰艦小一截,裝甲比戰艦薄一點,速度比戰艦快幾節。與皇家海軍的戰巡比,大巡洋艦的煤炭攜帶能力就比較差,居住性也不好,乾舷高度通常比英國戰巡低了一個甲板,不是很適合遠洋與惡劣天候下的作戰。
由於德國海軍在地理上被皇家海軍所封鎖,德國海軍的艦隻,勢必都要與皇家海軍作戰後,才能衝出重圍,因此德國海軍的軍艦設計,都是考慮能勝過皇家海軍同等級的艦隻而設計,並不像Fisher領導下的皇家海軍,有一套對艦隊各類艦隻運作的獨立構想。因此德國的戰巡,以作戰能力而言,可以說超過皇家海軍的戰巡,但在艦隊中的地位,卻有點奇怪:火砲比戰艦小而不適合擔任艦隊的火力支援,通商破壞戰最需要的遠洋航行能力又比較弱。不過一次大戰時,由於戰鬥艦被當成最後王牌而不常出動,戰巡被各國當成真正的主力艦運用時,德國的設計方針就顯得比較實用。
當德國的第一艘戰巡Von Der Tann於1911年完工下水後,皇家海軍也開始新世代超無畏級戰鬥艦與戰巡的計畫(關於超無畏級戰鬥艦,請參考「戰鬥艦的歷史」)。在知道德國海軍戰巡的設計方針後,英國也開始強化戰巡的防禦力,這就是Lion級戰鬥巡洋艦。Lion級戰巡的防禦力與德國最早的戰巡差距已不甚大,雖然裝甲帶範圍仍較窄,但重點處已可與皇家海軍自己的前無畏戰鬥艦群抗衡,英國人大概是相信,有前無畏級戰鬥艦的防禦力,在多數狀況下,便足以抵抗戰鬥艦的火砲了。更何況Lion級戰巡與Orion級戰鬥艦都屬於超無畏級艦,以壓倒性的13.5inch砲遠距離轟擊敵艦,敵戰鬥艦在這個距離開砲,要擊毀Lion級有些困難。
除此之外,Lion級並將巡洋艦25kt的速度,再向上提升到27~28kt的水準,這個速度超過了偵察巡洋艦,造成輕巡洋艦設計的誕生。因此,從Lion級開始,戰巡設計進入了第二個世代。Lion級的設計後來衍生出日本的金鋼級,以及英國的Tiger級戰巡。
面對英國的第二世代戰巡,德國戰巡設計也仿效英國的理念,將火砲從11inch提升到12inch,速度加快到26kt的水準,裝甲也再度加厚。此時,德國戰巡的火力終於與同期德國戰鬥艦相當,不過這不表示德國接受了英國對戰巡火力的概念,只是對英國超無畏級戰巡火力增強的反應而已。隨後由於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戰巡的發展到此終止,後來生產的35cm砲與38cm砲戰巡均未服役。
英國的戰巡設計卻未就此終止,但在某個角度上卻也已經結束了。超無畏艦誕生後,接下來就是15inch火砲的高速戰艦Queen Elizabeth高速戰艦的誕生,戰艦與戰巡至此被融為一體。皇家海軍其他人士也對Fisher對戰巡的主張感到疑慮,對於低防禦力高價而不能大量生產護航的戰巡不再支持,因此戰巡的計畫便從皇家海軍的戰艦建造計畫中被剔除,直到一次大戰的爆發。
德國東洋艦隊的軌跡
一次大戰一爆發,德國由於將海軍主力全置於本國以對抗皇家海軍,其海外殖民地艦隊實力相當低落,僅足以保障德國海外殖民地的權益。當時防衛德國在青島與太平洋上殖民地的東洋艦隊,不過2艘裝甲巡洋艦、與4艘3等巡洋艦水準的輕型防護巡洋艦,無力對抗英法日俄等國的艦隊。但接到開戰消息時,德國東洋艦隊正在海外演習,指揮官Graf von Spee當機立斷,先往印度洋方向擊沈幾艘船以混淆視聽,然後橫渡太平洋往南美航行,希望繞道進入南大西洋北返德國。而南大西洋方面並非英國主要海外殖民地的聯絡線,皇家海軍在此區巡曳的艦隊兵力較為薄弱,只有2艘裝甲巡洋艦為主的小艦隊,兵力還必須分散以搜索敵艦蹤跡。縱使皇家海軍隨後送了1 艘前無畏級戰鬥艦戰鬥艦Canopus,但戰鬥艦速度慢而難以搭配巡洋艦行動,效益不高。
1914年11月1日下午4時20分,德國東洋艦隊與皇家海軍在智利的Coronel海岸發生遭遇戰。皇家海軍方面擔心德國艦隊跑掉,因此不等艦隊集中,便急於挑戰東洋艦隊。但當時環境實不利於皇家海軍:皇家海軍是以僅有的2艘裝甲巡洋艦與1艘防護巡洋艦,對抗東洋艦隊的2艘裝甲巡洋艦與3艘防護巡洋艦;時間在日落前夕,位在西方的皇家海軍艦隊不易找尋德國艦隊的位置;海象惡劣,皇家海軍裝甲巡洋艦的火砲位置安裝過低,多數不便使用;在火力方面,皇家海軍僅有的2門9.2inch(234mm)砲,無法對抗德國的16門210mm砲,小口徑火砲則多數受天候影響難以使用。開戰不久,皇家海軍便遭殲滅,這是皇家海軍百餘年來第一次於海戰中失利,對英國上下震撼頗大。
皇家海軍的反應頗快,馬上派遣3艘戰巡,分別趕赴南大西洋與太平洋攔截。而德國東洋艦隊在上次勝利後,成功進入南大西洋。12月8日,正當2艘戰巡Invinsible、Inflexible,與5艘其他各類巡洋艦在福克蘭島上休息補給時,東洋艦隊正逼近福島,準備上岸搶掠補給物資,雙方再度發生遭遇戰。東洋艦隊這次可說是氣數已盡,雖然英國只有2艘戰巡來得及啟動鍋爐追逐東洋艦隊(當時船艦的鍋爐一旦熄火,需要數小時才能重新出發),但2艘戰巡的16門12inch主砲的射程與威力,都遠非數量相同的210mm砲可比;當天天氣晴朗,使得戰巡可以輕鬆發揮其火力與機動性的優勢,經常保持在裝甲巡洋艦的火砲射程之外,進行單方面砲擊。雖然Graf von Spee立即下令裝甲巡洋艦自殺攻擊,其他各艦分散逃命,但速度居劣勢的舊式巡洋艦不只是難以逼近戰巡,連逃脫也很難辦到,5艦最後只有1艘成功逃亡,這還是拜英艦只有2艘,難以多次追擊不同方向逃亡敵艦之賜。
這次海戰正是典型的反通商破壞戰,而戰巡也正是對付其設計時想定的敵人巡洋艦,在交戰雙方數量不大之下,艦艇本身的戰術性能便足以決定會戰的勝負。而沒有作戰陣形的牽絆,戰巡便得以充分發揮其速度與運動性的優勢,以彌補防禦力上的不足。這場海戰的結果,正是戰巡設計理念的最好證明。而戰巡的防禦設計也被證明為適於擔當其巡洋艦作戰的任務:雖然德國裝甲巡洋艦在自殺攻擊中,擊中2艘戰巡共20發砲彈,可是對戰巡沒有多少影響,還是慘遭大口徑火砲的屠宰;但這造成對戰巡防禦能力的過大估計,在日後造成嚴重的損失。
除福克蘭島海戰外,如Heligoland灣之戰,最後到達戰場的戰巡掃蕩德國海軍巡洋艦,雖說是以大欺小,但也證明了戰巡在這類作戰上的價值。因此,如美國、法國、俄羅斯等,至此也開始進行戰巡的研究案。
至於英國本身,Fisher視此海戰為其理念的最佳證明,重行推動輕防禦高速度戰巡的生產,甚至是波羅的海登陸戰的超高火力戰巡。因此裝備15inch砲的戰巡Renown級,速度高達30kt,寫下巡洋艦速度的新定義,也是戰巡的最終速度定義,防禦力卻回歸原始戰巡的水準;Courageous級與Furious戰巡,為了在水淺且狹窄的波羅的海運作,水線裝甲更只有輕巡的76mm,速度倒是超過31kt,火力更分別為強大的15inch連裝砲塔2座,及18inch單裝砲塔2座。
不過在隨後的Dogger Bank之戰與Jutland海戰中(關於這兩場海戰的經過,請參閱「戰鬥艦的歷史」),英國戰巡大規模使用,以及雙方的積極求戰,使得戰巡的機動力受到隊形限制,這時英國戰巡防禦力上不足以對抗戰艦的弱點,便呈露在眾人眼前。尤其Jutland海戰中,英國的Beatty與德國的Hipper兩人著重於自己的艦隊對戰,某些角度是拖延了本隊的交戰時機,最後海戰沒有結果。不過Jutland海戰中有一個值得注意之點,那就是艦載機在偵察上的運用,這個運用顯示巡洋艦作為艦隊偵察前哨的任務告一段落,此後的艦隊耳目,就從巡洋艦改為飛機。
而基於Jutland海戰的教訓所登場的,就是第三代、也是最後一代戰巡,Hood號。從技術層面來看,Hood號事實上是一艘戰鬥艦,只不過動力系統特別大,因此速度達到戰艦史無前例的32kt。而從運用層面來說,這艘戰巡也是基於Dogger Bank之戰與Jutland海戰,只有戰巡與高速戰艦能趕到現場作戰的實況,因此特意強化其速度,將原本的高速戰艦研發案,修改成戰巡研發案而已。從裝甲巡洋艦以來的一等巡洋艦發展軌跡,至此可以說走到了終點。
而除了英德以外,一次大戰僅有的戰巡運用國,就是土耳其。德國地中海艦隊被逼入土耳其後,為了將當時與英國關係惡劣的土耳其引入同盟國陣容,以及避免軍艦在中立國港口不得停留48小時以上的規定,德國便將逃入的Goeben號送給土耳其,改名為Yavuz Sultan Selim。但因為土耳其海軍無力操作該艦,因此德國船員繼續留任,結果德國船員便利用此艦在黑海進行通商破壞戰,迫使土耳其加入同盟國陣容。而在整個一次大戰中,Goeben號為了保持其活動力,一直都以巡洋艦的方式在黑海區作戰,嚴重干擾協約國與俄羅斯的海運,但又從不進行海戰,碰上戰鬥艦便逃避。某些角度來說,本艦是史上最強大也最成功的通商破壞艦。
輕巡洋艦
現在讓我們回到一次大戰爆發前,另一條巡洋艦發展的路線來看。當裝甲巡洋艦出現後,防護巡洋艦的防禦力不足,使得這個艦種轉向輕量化與高機動力方向發展,填補桅桿巡洋艦的三等巡洋艦發展領域。除了可以當成通商破壞艦使用以外,在艦隊中,這種船現在成為艦隊外圍的先導偵察角色,速度上足以逃脫敵人戰鬥艦與巡洋艦的攻擊,火力則足以擊敗速度相當的驅逐艦,並有優良的惡劣天候航行能力,可以充分勝任艦隊耳目的工作,因此被稱為「偵察巡洋艦」。而義大利的類似船艦則負責在敵國港口附近舖設水雷,因此又有一個分級為「水雷巡洋艦」。
但在戰巡出現後,25kt左右的偵察巡洋艦不再具有速度優勢,此時僅具防護巡洋艦等級的防禦力,與缺乏通商破壞戰/反通商破壞戰的能力,就成為眾人對偵察巡洋艦詬病的焦點。同時,隨著魚雷性能的快速提升,驅逐艦(Destroyer)的威力也逐漸增高,船型逐漸增大,開始有外海作業的能力,加上她們近30kt的優越速度,以打帶跑戰術獨立編組攻擊時,對戰鬥艦隊也構成重大的威脅。可是,這時的驅逐艦作業上卻欠缺編組攻擊必要的協調與指揮機構,有優良指揮通信機構的船艦速度追不上她們,相當難以獨立編組作戰。從此中便產生了高速大型船艦的需求。
在Fisher的構想中,驅逐艦隊的指揮作戰,便是發展一種大型驅逐艦,來帶領其他驅逐艦。這種大型驅逐艦被稱為領導驅逐艦(Destroyer Leader),排水量上則到達過去三等巡洋艦的等級—這是驅逐艦升級為遠洋作戰艦的開始。而原本被鐵甲艦擠到這個位置的巡防艦這個艦種分級,在這個時代中隨著木殼帆裝船的衰微而死亡。不過領導驅逐艦由於隨後輕巡洋艦的大規模發展,因此其發展隨後暫時停止,直到輕巡洋艦的等級上升為止。
而偵察巡洋艦則朝向裝甲巡洋艦的水線裝甲設計演進,以增強其對中小口徑火砲的承受能力—這是為了因應無畏級戰艦、與其他各型軍艦反小型船艦的輔助砲,而制訂的一個大略的標準。這種具有輕度水線裝甲的巡洋艦,加上6inch等級的火炮後,現在開始被稱為輕巡洋艦(Light Cruiser),排水量上大約是佔據二等巡洋艦中較低的位置。
事實上,以當時的技術而言,輕巡洋艦多門4~6inch砲的火力可以壓倒驅逐艦,防禦力也似乎是正好針對驅逐艦的火砲而設計,比起領導驅逐艦來說,輕巡洋艦更適合做為驅逐艦隊的指揮,以殲滅敵人驅逐艦/魚雷艇隊,以及帶領驅逐艦突襲敵人的戰鬥艦隊。只是輕巡洋艦的速度還是不夠快,不足以帶領驅逐艦,很容易被戰巡追上並殲滅,只有火力可以用在通商破壞戰/反通商破壞戰上,用途還是不足。
結果,就是新的輕巡洋艦誕生的開始。首先是義大利的偵察巡洋艦Quarto,本級艦的裝甲設計還是防護巡洋艦的方式,但高達28kt的速度,卻預視了未來輕巡洋艦的發展標準。而其左右並列式的主炮設計,與德國輕巡洋艦的設計相同,重視同時攻擊從四周蜂擁而上的敵驅逐艦/魚雷艇群,因此主炮數量多但口徑不大,Quarto級不過是6門單裝120mm炮而已。
接著的是德國海軍的Karlsruhe級輕巡,速度也有27kt,測試時甚至曾達到29.3kt的水準。12門105mm單裝主炮成對裝配在艦首到艦尾間,在對付驅逐艦時可說擁有相當可怕的火力,但對付更大一點的軍艦時,問題就很多了。
輕巡洋艦發展上最重要的突破還是在皇家海軍。由於德國海軍的擴建,皇家海軍也進行了海軍的擴張。面對德國大量輕型巡洋艦的建造,皇家海軍從1909年開始重新建造大量輕型巡洋艦以抗衡,並在建造
22   L A T E S T    R E P L I E S    (Newest First)
dasha Posted - 12/07/2017 : 08:17:30
因為MK.26的地方搞錯,又改了最後一段,飛彈的部分多了一些.
hawkeye Posted - 12/01/2017 : 09:50:57
提到巡洋艦(這日本發明的漢字名詞ˋ我門現在提到航空母艦驅逐艦這些都是日本傳過來的漢字名詞甚至海軍也是ˋ沒錯吧)巡洋艦一直是中華民國海軍的痛~
從民國以來ˋ中華海軍都沒有甚麼大型船艦ˋ只有寧海和平海勉強算巡洋艦ˋ排水量不到三千噸ˋ不過裝了四門140mm主砲ˋ這還跟日本海軍是相同裝備呢(因為寧海號是日本打造的)
國府本來也要繼續發展海軍的ˋ可是呢被日本侵略阻斷了ˋ這兩艘都被日機擊沉ˋ後來被日軍重新修復ˋ但又被美軍擊沉ˋ悲~
好不容易艱苦抗戰結束ˋ英國送了重慶號ˋ是國府有史以最大的軍艦也是正規輕巡洋艦ˋ可是呢偏偏又被共產黨潛伏份子叛變ˋ中國共產黨本來樂呵呵以為有現成巡洋艦了ˋ沒想到老天有眼ˋ躲在葫蘆島被深知當地的國府空軍識破ˋ炸沉了ˋ中國從此再也沒有巡洋艦~
現在中華民國海軍擁有的基隆級其實應該算是巡洋艦了ˋ過去美國只肯提供驅逐艦(排水量三千噸以下ˋ1990年後的濟陽級有到四千噸ˋ但戰力只能算是反潛巡防艦)ˋ巡洋艦卻可以給南美智利阿根廷等國ˋ基隆級(原KIDD級)也不是原來要賣給我國ˋ是跟其他國家交易談不妥(差點給希臘買走)最ˋ後才輪到我們ˋ說這基隆級(巡洋艦)是鎮國之寶ˋ不為過吧?
snoopy060507 Posted - 11/30/2017 : 09:38:03
D大的大作真棒,感謝分享。

雖然沒有圖,但是軍武狂人站本站就有,不是問題。

最重要的,我沒買書,以前都是到圖書館雜誌,要看多年才有這樣的知識累積啊…
dasha Posted - 11/30/2017 : 08:42:27
也改了,雖然說這篇改得比戰鬥艦那篇多,但主要還是1922年以後,尤其飛彈巡洋艦這一段,追加一些發射器的東西,整體修改幅度算是超過10%......
接下來整理航艦吧......
dasha Posted - 10/26/2017 : 06:54:42
討論一下後有點小修改,不過這文太長了,所以修改到一定程度,就直接貼在原本的文內了.

前幾天拿去臉書測試,這篇文可以直接貼在臉書內,戰鬥艦的故事就不行,六萬六千多字,臉書只能吃到六萬三千多字......

基本上岸防艦是指一些航海性很差的船,蘇聯的那些巡洋艦航海性沒這麼差.
ian125 Posted - 10/25/2017 : 18:56:31
Bismack跟Scharnhorst能癱瘓還是要歸功於諾福克號的神奇砲擊,不知道換輕巡能不能達成同樣效果
BlueWhaleMoon Posted - 10/25/2017 : 15:38:06
南美拉布拉他河口之戰說是經典戰例也是沒錯

三場著名海戰(南美拉布拉他河口,丹麥海峽,北角)都是類似的腳本

1. 德艦火力較強但是受損後逃逸
2. 英軍輕巡以優勢速度+雷達持續保持接觸,並且呼叫各方援軍
3. Spee被逼到港口裡面然後自沉,問題是就算衝出來結果也不太樂觀。Bismack與Scharnhorst都是不斷的交戰然後突然被lucky shot打掉航速,就完蛋了。

所以雖然Spee一開始衝上去交戰有點魯莽,但是不衝上去結果好像也沒差,會被盯哨然後圍毆。

裡面Bismack雖然航速掉到28節,但有一次成功的讓英軍的輕巡雷達脫鎖。Scharnhorst則是一直以32節狂飆逃命,兩者還有一線生機。

也許Spee應該賭像Bismack一樣讓對方雷達脫鎖? 可是Spee的炮沒Bismack大隻,這個難度更高。

結論是Spee的設計理念,在沒有雷達的情況下,還可以以夜幕脫離對方的追蹤。但是雷達裝上輕巡之後,這個"追得上的打不過,打得過的追不上"概念,就很有問題了。(24小時在火炮射程外盯哨追蹤,然後指揮打得過擋在前面)
ki1 Posted - 10/24/2017 : 20:48:52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weijin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i1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日本海軍缺乏防空巡洋艦,美防空驅逐艦數量與雷達射控等技術,更是遙遙領先日軍,便讓日軍處境惡化


對空射控的話,英國海軍才是被美日(以及德義)遙遙領先的吧?
直到戰爭末期大多數巡洋艦/驅逐艦的射控還是只能處裡平飛目標,只有少數大型艦裝了可以處理變高目標的角速度式前置量計算裝置(GRUDOU)

而日本的九四式至少是可以和MK37相提並論的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CS
1943年開始還有射控雷達約




然而使用的數學模型還是假設飛機為水平飛行

直到戰爭末期弄出了個直接用角速度X時間(短距離內近似於距離的正比關係)的前置量計算裝置(連變距率都不估了),基本上更像是外加了個MK52在原本的系統外
ki1 Posted - 10/24/2017 : 20:05:21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蘇聯的Kirov級與Maxim Gorkiy級採用獨有的18cm炮,在重巡與輕巡間不上不下,或許可視為是輕巡殺手,但不可否認的是不足與重巡抗衡。

中國的寧海級事實上應納入岸防作戰艦體系,在此不論。


蘇聯180mm炮的開發目的是遠距離驅逐試圖清理雷場的小船,從此看來蘇聯巡洋艦似乎也是岸防體系的一部分?
dasha Posted - 10/22/2017 : 20:54:59
英國從一戰結束後就有個嚴重問題,因為沒錢所以每次事情都做半套,戰鬥艦看不出來,巡洋艦數量不夠就是一個,然後比人家早想到防空巡洋艦的需求,結果射控不夠,火炮轉速裝彈速度與可靠性也不夠......航艦方面這種例子更多,早想到了某些東西卻總是沒搞下去.想想這點其實有必要強調.

北角那個其實是典型有大船出動沒小船護航會發生的問題,小弟會覺得Spee的狀況更經典.
BlueWhaleMoon Posted - 10/22/2017 : 20:31:51
先感謝Dasha兄完成了多年來未完的作品。

我覺得Battle of North Cape可以說是完美詮釋WW2大西洋戰場巡洋艦價值的戰役。

1. 護航任務主要是巡洋艦在擔任。
2. Scharnhorst來襲之後,戰意缺乏隨即遁走,也是巡洋艦不斷的糾纏並以雷達保持接觸。讓從另一邊包抄的KGV能夠貼近到足夠近的距離,才在照明彈的光芒下開火。
3. Scharnhorst的高速在此役充分展現價值,幾乎逃出虎口,只是像Hood一樣在KGV極限射程被打穿,航速掉到22節,然後就回天乏術了。
4. 因為天候的關係,飛機缺席整場戰役。

其實獵殺Bismack的時候,巡洋艦的索敵也有重要的角色,只是未竟全功同時飛機的角色更重要。

期待航空母艦的故事:)
weijin Posted - 10/22/2017 : 11:29:51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i1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日本海軍缺乏防空巡洋艦,美防空驅逐艦數量與雷達射控等技術,更是遙遙領先日軍,便讓日軍處境惡化


對空射控的話,英國海軍才是被美日(以及德義)遙遙領先的吧?
直到戰爭末期大多數巡洋艦/驅逐艦的射控還是只能處裡平飛目標,只有少數大型艦裝了可以處理變高目標的角速度式前置量計算裝置(GRUDOU)

而日本的九四式至少是可以和MK37相提並論的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CS
1943年開始還有射控雷達約

ki1 Posted - 10/21/2017 : 20:55:15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日本海軍缺乏防空巡洋艦,美防空驅逐艦數量與雷達射控等技術,更是遙遙領先日軍,便讓日軍處境惡化


對空射控的話,英國海軍才是被美日(以及德義)遙遙領先的吧?

直到戰爭末期大多數巡洋艦/驅逐艦的射控還是只能處裡平飛目標,只有少數大型艦裝了可以處理變高目標的角速度式前置量計算裝置(GRUDOU)

而日本的九四式至少是可以和MK37相提並論的
ian125 Posted - 10/21/2017 : 20:40:53
祕魯那艘也終於退役了

不過柏克已經到極限了,要取代巡洋艦那一定要新設計...
俄羅斯倒是還說不準,光是那個核動力驅逐艦定位在哪都難講,就是基洛夫他們真打算用到2040年以後
dasha Posted - 10/21/2017 : 11:43:35
現在看看,華盛頓條約開始,篇幅就簡短多了......但是條約級那些殘缺巡洋艦優點在減肥部分而非性能部分,二戰中美國以外國家的巡洋艦甚至比戰鬥艦更沒看頭......
dasha Posted - 10/21/2017 : 11:37:40
1946~1960傳統巡洋艦的終結
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法義德四個海軍強權消失,全世界的海洋都在美英的控制之下,不再有大規模海戰的需求,加上當時理論認為核子武器可以輕易摧毀任何軍艦,大型水面艦很快的變成無用長物,因此戰鬥艦、戰鬥巡洋艦、以及較大的重巡都很快的除役、封存、或留作訓練艦,只剩下在韓戰中表現其戰略價值的少數航艦、與較小型省人力的巡洋艦繼續服役。
不過,船有壽命,1930年代生產的巡洋艦,就算能殘存到大戰後,到1950年代也該準備退役了,而柏林危機宣告戰後時期結束,韓戰宣告冷戰正式開始,加上仁川登陸戰顯示水面艦隊依然有用,強權又開始推動巡洋艦建造計畫。
只是,美國1940年代生產的巡洋艦太多,西歐國家則是戰後經濟不振,因此下水的只有些戰前或戰爭中建造到一半停頓,後來沒錢續造又不想出錢拆掉,就一直擺在船塢中,現在決定空出船塢才起造的船,雖然加裝了雷達等戰後的設備,但基本上與戰前的巡洋艦差距不大;蘇聯5艘Chapayec級輕巡也一樣,二戰前起造而戰後才完工,只有該級改良版Sverdlov級的14艘,算是二戰後設計與下水服役的僅有一級火炮輕巡洋艦,與美國二戰時期巡洋艦可並列為最末期也最佳的火炮巡洋艦。
英國在船塢清空後,也曾想設計建造新型火炮巡洋艦,但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英法的動作被美蘇制止,讓英國重新檢討國防政策,海軍既不能再擴展殖民地,甚至也不能替商人討債,就沒必要建造那麼多軍艦,特別是侵略有力而護航太貴的萬噸級巡洋艦,加上飛彈時代來臨,可導向的飛彈能讓小船攜帶相當於巡洋艦甚至戰鬥艦重炮的彈頭,因此英國的火炮巡洋艦發展就此結束,最後只等少數殘餘壽命耗盡。
而火炮巡洋艦在越戰中還有復活,用在越南的岸轟,但與戰鬥艦一樣,越戰末期不再需要後,便運回美國封存,美國的火炮巡洋艦歷史也隨之結束。
與戰鬥艦比,火炮巡洋艦因為運作成本較低,雖然北約強國均在1970年代準備除役,但蘇聯直到崩潰前才將其除役,沒能買到航艦的祕魯更是一直留到21世紀;而阿根廷敢以軍事行動處理福克蘭島問題,英國航艦Ark Royal與Tiger級改裝成直升機巡洋艦的火炮巡洋艦退役,也是一個因素,。
但火炮巡洋艦在飛彈時代來臨後,基本戰術價值可說已經消失,1982年福克蘭島海戰中阿根廷擁有的美國Brooklyn級輕巡General Belgrano被英國核潛擊沉,可說宣告火炮巡洋艦作為作戰平台歷史的終結。
1961以後巡洋艦的發展—飛彈巡洋艦與航空巡洋艦
雖然火炮巡洋艦的新設計案,均在1950年代內結束,但巡洋艦仍未結束,因為一萬噸上下的平台,惡劣天候航行能力與裝載能力經19世紀末期以來長年驗證,十分足夠,還可以再用,問題只在怎麼用。
因此,美國1950~60年代研發長/中/短三等級的艦對空飛彈時,便考慮裝在舊的戰鬥艦與巡洋艦上,而戰鬥艦速度過慢,無法替海軍主力的航艦護航,運作成本又高,因此決定以巡洋艦作為飛彈改裝的平台,並將11艘二戰巡洋艦改裝成飛彈巡洋艦;蘇聯也在Sverdlov級中挑出3艘,改裝成飛彈巡洋艦。
英國則因人工控制的Seacat飛彈輕小且安裝容易,在1960年代幾乎裝在所有主要水面艦上,不過SeaCat這種不到一公尺長的小飛彈,只能勉強攔截飛機,與同時兼具反艦能力、裝上核彈頭後甚至可以對地打擊的那些大飛彈,有所不同,因此一般不把安裝SeaCat的Tiger級輕巡列入飛彈巡洋艦。
除了改裝以外,飛彈,特別是可以裝核彈頭的飛彈,確實是很好用的武器,如果船上連聲納與反潛飛彈都裝上去,單艦甚至可以同時滿足防空、反艦、反潛、與岸轟的任務,所以美國又造了CGN-9長堤級飛彈巡洋艦,蘇聯甚至造了6級火箭巡洋艦,連義大利也造了2級3艘巡洋艦,並把戰前的輕巡洋艦Giuseppe Garibaldi改裝成飛彈巡洋艦。
不過,義大利的設計都有點與眾不同,Giuseppe Garibaldi是史上僅有的核彈道飛彈巡洋艦,把後方2組砲塔拆掉後,一組安裝Terrier區域防空飛彈,另一組就裝4發Polaris彈道飛彈,雖然美國長堤級也曾經考慮安裝核彈道飛彈,但那是Polaris飛彈潛艦設計失敗時的備案,因此美國首艘SSBN、George Washington成功後,美國就沒裝,只有義大利人裝,據稱從未攜帶Polaris飛彈進行戰備巡邏。
而另外的Andrea級與Vittorio Veneto級,則是同時有飛彈與多架直升機的航空巡洋艦,這個設計概念源自英國的Tiger級與法國的Jeanne D'Arc級,還影響到俄羅斯的Moskva級:艦載戰鬥機在1935年空重兩噸多,到1958年突破13噸,這讓航艦必須從二戰的兩三萬噸增加到五萬噸以上,才能裝上新的艦載戰鬥機,很多國家不再有財力養這種艦載機與航艦;但二戰告訴各國海上空優的重要性,需要飛機拉長觀測與武力投射距離,而直升機就是理想的小船用飛行器材,縱使不適合空優,但反潛與制海仍堪大任,所以就出現了把後方砲塔拆掉,甚至直接讓後半艦身就是起降甲板與機庫的航空巡洋艦,又稱直升機航艦。
雖然直升機不適合爭奪制空權,但作為觀測平台、小規模短程空運與救難平台,都相當稱職,甚至可以攜帶反艦飛彈與反潛武器,進行制海作戰,其速度明顯高於水面艦,對水下搜索除了磁感與聲納浮標外,還可攜帶高速定翼機無法使用的吊放式聲納,成為最稱職的飛行反潛平台,讓較小的直升機航艦、甚至攜帶直升機的驅逐艦與巡防艦,逐步取代反潛航艦的地位。
最後,英國甚至讓Sea Lynx配備戰術核彈MK.177(據信是美國MK.57/B57核彈的英國版),雖然主要是反潛用深水炸彈,但其廣島級核彈的威力,讓直升機航艦也擁有一定程度的戰略嚇阻能力。
不過,直升機起降會受到船身氣流干擾,海象稍微惡劣時就很危險,因此英國人在改裝Tiger巡洋艦獲得經驗後,下一級航空巡洋艦幾經波折,最後決定採用全通甲板設計,只保留1組雙臂飛彈發射器對空制海,其他作戰能力均依靠噴射機與旋翼機,這就是1982年福克蘭島海戰中大放異彩的STOVL航艦,Invincible級,蘇聯的Kiev級也走這個路線,加上VTOL噴射機Sea Harrier的成功,大幅增加這類船隻的航空作戰能力,因此在1980年代,這類全通甲板航空巡洋艦,除了受條約限制,只有巡洋艦以下船隻能進出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達達尼爾海峽的蘇聯以外,均被改稱為輕型航空母艦,成為航空巡洋艦概念的最後成果。
區域防空飛彈系統的影響
至於飛彈巡洋艦方面,相當於一等巡洋艦的長堤級雖然戰力驚人,但價位與同期的超級航艦相當,使得後續性能更高價位也更高的Typhon系統巡洋艦沒有生存空間,畢竟生產航艦的戰鬥效率更高,這也使得戰前巡洋艦的體系就此告終。
倒是排水量超過二等巡洋艦的飛彈領導驅逐艦/飛彈巡防艦,包括英國County級與美國一系列領導驅逐艦/巡防艦,在1970年代火炮巡洋艦紛退役後,就被升級為飛彈巡洋艦,雖然有人認為這是掩耳盜鈴的做法,不過巡防艦在19世紀就有升級為巡洋艦的歷史,這些領導驅逐艦排水量早已到二等巡洋艦水準,加上這些軍艦的區域空飛彈當時可以反艦,改裝核彈頭也能岸轟,威力上甚至超過戰鬥艦的艦炮,所以也還好;而且蘇聯的火箭巡洋艦,也有二等巡洋艦水準的產品。
早期飛彈發射器龐大的體積,特別是最佔空間的彈道飛彈,與相關雷達射控系統龐大的區域防空飛彈,只有巡洋艦的艦體塞得下這些武器,也是早期的防空飛彈艦能成為巡洋艦的原因:西方最早的潛射彈道飛彈Polaris長度超過9.5公尺,相當於4層甲板,加上正下方要裝氣體發生裝置與固定支架,不到4000噸的驅逐艦艦體通常不夠深,要更大型的船才裝得下,特別是本來就有大型砲塔井的戰鬥艦與巡洋艦,這不用說。
區域防空飛彈則比較複雜,美國一開始用戰鬥艦Mississippi改裝成區域防空飛彈測試艦,理由就在原先三連裝14吋炮的砲塔井空間足夠,垂直安裝長度8公尺的Terrier沒有問題,但戰鬥艦終究太貴,不管要改裝還是新造,用巡洋艦比較適合,所以最早裝上Terrier的美國與義大利巡洋艦,都是拆掉既有的主炮塔,安裝垂直安置式的MK.4發射裝置。
可是,接下來美國希望Gearing級或類似規模的驅逐艦上,安裝防空飛彈,以便大量佈署,驅逐艦除了輪機到煙囪或艦橋的空間外,深度插不了Terrier這種飛彈;而最早的Terrier射程不過10mile到10nm(16.1~18.5km),雖略優於127mm防空炮,不見得優於152mm防空炮,因此美國海軍開發了射程可到100km的Talos防空飛彈,但射程超過5倍的需求,使得Talos即使用上衝壓推進設計縮短長度,彈長還是達到9.55公尺,甚至比Polaris飛彈還要長一點點,艦體內能插的空間不多,能裝的飛彈數量有限,雖然硬要安裝不是不行,但一艘船裝4發Polaris飛彈,就有可能重創4個大城市,這對任何國家都是可怕的威脅,裝4發Talos飛彈要打掉一個小隊的飛機都有困難,頂多對一個中隊的飛機構成嚴重威脅而已。
附帶一提,反艦飛彈與反潛飛彈/火箭,通常就是甲板上那4~8發,就算ASROC有再裝填能力,一般來說也沒有防空飛彈那麼多發,這是因為通常臨空敵機數量比逼近的敵艦敵潛艦數量要多幾倍,而且過去即使是有上千發主炮炮彈的戰鬥艦,考慮到多數炮彈大概都打不中的情況下,一般估計都是要100~200發炮彈才能擊毀1艘敵艦,裝滿炮彈出去,理論上用光炮彈,每艘能解決4~8艘敵艦算不錯的,而這還是不惜成本提高戰力的戰鬥艦,巡洋艦驅逐艦巡防艦這些優先考慮成本的船隻,摧毀敵人目標的能力與戰鬥艦相當,那就很夠了,所以西方國家軍艦普遍裝沒幾發反艦飛彈,當然也就不太考慮反艦飛彈的再裝填問題,除了防空飛彈兼任反艦飛彈的狀況。
回到防空飛彈,這種飛彈要再裝填,偏偏長度又長,不好塞,因此美國下一代防空飛彈發射器,如Talos用的MK.7,就與英國的SeaSlug飛彈系統一樣,改採水平安置飛彈的方式,因為驅逐艦艦體深度不到10公尺,但長度多超過100公尺,比起直立飛彈,安裝橫躺飛彈相對容易,Talos也能做到在領導驅逐艦到巡洋艦的艦體中,一裝至少40發飛彈,這讓軍艦武器安裝模式與思維產生新變化,重點從佔用深度轉向佔用面積,甲板上看起來都空空曠曠,底下彈庫卻是塞滿滿,英國County級驅逐艦甚至拿SeaSlug彈庫上方的空間當直升機起降甲板。
只是,橫躺的發射器要安裝在接近上甲板的水線以上區域,容易造成全船重心大幅上移,對航行穩定性產生負面影響,偏偏飛彈發射對環境條件要求甚至比火炮更嚴苛,穩定性太低就很難穩定導向,Gearing級驅逐艦Gyatt在1955~1962年之間的測試後,確認MK.8這類橫躺式發射器,對Gearing這種等級的驅逐艦來說,即使只有14發飛彈,還是太大太重,要更大一階的船,才能當成穩定的飛彈發射平台。
尤其較早的飛彈,不只彈體與助推火箭分開安裝,連控制面也拆開來,發射前才人力安裝,這樣做可以等到發射前才拆保險,而且安置上不需要比飛彈還長的連續空間,安全性夠且容易省空間,但飛彈上架很耗時,常常超過1分鐘,所以MK.10這類較新的發射器,就改成把飛彈裝在類似左輪槍彈艙的水平鼓型架上,不需要再安裝,讓反應時間縮短到幾十秒甚至幾秒。但這種架子與驅動設備增加系統重量,還減低同樣空間內的可用飛彈裝載量,為了加速甚至每組發射器配2~3個鼓,重量空間都驚人,同樣不適合小船用。
因此美國海軍的下一系列防空飛彈發射器,3T飛彈中最短程的TarTar用的發射器,又回到垂直安裝設計,而英國的次世代區域防空飛彈SeaDart,也是採用垂直安裝設計。長度問題呢?Tartar長4.6公尺,海標甚至只有4.4公尺,可以塞在2層甲板高度內,與橫躺的發射器或127mm艦炮系統佔用的深度相同,適合裝在小一點的船身上。
不過在長度以外,還有寬度問題,比方MK.13採用內外兩圈垂直鼓型彈架,內圈16發而外圈24發,總計40發飛彈容量,1個鼓就與若干批號2個鼓的MK.10相同,戰鬥力足夠,可是系統寬度已經到3000~4000噸級軍艦水線附近寬度,FFG-7設計都要把飛彈系統融入結構才裝得下,其他小船改裝有困難,因此推出只有內圈版的MK.22,寬度與深度剛好可以取代127mm炮塔,犧牲持續戰力換取容易改裝。
而對空間要求更苛的SeaDart,某些意義上是回歸美國海軍MK.4的設計,垂直安裝的帶狀運輸架,但這個帶的設計有改良,類似鼓型彈架,外圍飛彈與運輸帶圍繞中間的安裝輸送機構,雖然帶動速度比輪轉式的鼓型彈艙稍慢,如類似結構的美國MK.26,次發需要8秒,稍慢於最快7秒1發的MK.13,但可以更有效利用空間,Type42驅逐艦只要拉長艦體,就能倍增區域防空飛彈載彈量,MK.26各次型的差別,也就只是在前後長度,比起MK.13與MK.22,增加儲彈量時,彈庫長度寬度都大幅增加的狀況,這種設計空間利用彈性優於其他系統。
只是,發射架與飛彈技術的進步,不但讓更小的船可以裝數量一樣多的區域防空飛彈,且1970年代巡防艦或驅逐艦用的SM-MR或SeaDart,在射程上也不遜於1960年代這些巡洋艦的Terrier或SeaSlug,性能猶有過之,而性能與TarTar或早期Terrier接近的SeaSparrow之類飛彈,系統體積重量不要說低於127mm炮,甚至只有76mm炮水準,巡防艦都可以裝像樣的防空飛彈,區域防空飛彈不再是領導驅逐艦到巡洋艦等級大船的專利。
所以新的高性能防空系統,如美國的神盾,或蘇聯S-300艦基版系統,可以同時對付100km以外的多組目標,並透過垂直發射系統可以1~2秒內發射下一波,就成為新世代巡洋艦的標準;或者說,因為這些長程區域防空飛彈的長度,又超過2層甲板水準,MK.41最長甚至到7.7公尺,裝了這種系統的船,就有資格稱為巡洋艦,否則就是驅逐艦或巡防艦,DDG-47也因此成為CG-47。
不過這次升級更快,新的縮小版神盾系統搭載艦又回到驅逐艦行列,雖然本來是為了解釋為何更貴的新船要裝比較低階的系統,才不管排水量都到9000噸的19世紀末一等巡洋艦標準,硬是把新款神盾艦叫DDG-51,但既然神盾系統有巡洋艦也有驅逐艦,那該怎麼辦?
隨SM-3反彈道飛彈系統發展,伴隨美國海軍新世代計畫DD(X)出來的CG(X),就決定以反彈道飛彈機能作為與DD(X)不同的賣點,只是,連DD(X)都太貴,這計劃出來的DDG-1000又逼近中晚期Nimitz級航艦價位,加上CG-47與DDG-51系統陸續加反彈道飛彈能力,CG(X)想更上一層樓,安裝內建10~20個攔截頭(SM-3只有1個)的GBI,或是可持續航行的核動力,這價格終於到達誰都無法忍受的地步......
現在,飛彈巡洋艦只怕也要步上其他巡洋艦的後塵,從世界各國海軍中消失。
飛彈巡洋艦的實戰
由於二戰後的海空戰規模較小,所以飛彈巡洋艦參與的戰爭,便遠沒火炮巡洋艦精彩,其中大部分還是後冷戰時期美國發射戰斧飛彈的單方面陸攻,不管戰斧命中率高低還是被打下幾發,對發射艦來說就是照表操課;而1991年波灣戰爭伊拉克發射的反艦飛彈,卻是就近被英國Type42驅逐艦擊落,就更沒巡洋艦的事情。
因此巡洋艦參加的海空戰中,比較有一點看頭的,就是越戰末期美國海軍以Talos及Terrier攔截北越戰機,以及1982年福克蘭島戰爭英國郡級巡洋艦的防空作戰。美國海軍因為有完整的對空預警體系,並遠離陸地,很早就掌握北越飛機的動向,好整以暇的裝填飛彈與瞄準,加上北越的機隊架數甚至少於美國的艦隊艘數,本來飛機打船是以多打一的圍毆,現在倒更像艦隊圍毆飛機或打靶,相對於戰鬥機的空對空飛彈神話在越戰破滅,軍艦的艦對空飛彈、以及步兵攜帶的反戰車飛彈,反倒在1970年代初期因越南與以色列戰場的實績,形成新的飛彈神話。
所以1982年福克蘭島戰爭中,皇家海軍的軍艦居然遭到重創與被擊沉,各界反應就很激烈,因為飛彈神話又一次破滅。不過以阿根廷為首的南美諸國,一百多年來就是英國武器的愛用者,阿根廷本身還有SeaDart飛彈系統可以讓飛行員模擬如何應付,英國系統等於都是從死角被攻擊,加上大部分的損傷發生在艦隊逼近島群的登陸戰期間,島嶼地形與大量地形雜波妨礙對空預警,阿根廷機隊說他們的反應時間不過2~5分鐘,英國的艦對空飛彈只有更等而下之,SeaSlug上架時間可能都不夠,冷靜想想其實不足為奇。
不過,郡級巡洋艦用的SeaSlug與SeaCat,比Type42驅逐艦的SeaDart、以及Type22巡防艦的SeaWolf,老上一個世代,戰場表現就更不忍卒睹,有些資料甚至接近無戰果;只是,二次大戰德國要15000~20000發防空炮彈才能打下1架敵人轟炸機,日本則要5000發防空炮彈才能打下1架敵人飛機,英國不管哪種飛彈系統,基本上表現還是優於防空炮;而且郡級還有利用防空飛彈系統資料提供SeaHarrier目標攔截資訊,也還是有發揮作用。
只是,對巡洋艦而言,輸給驅逐艦巡防艦,這還是不光采的落幕......
結語
如果說戰鬥艦的消失,是因為過大過貴且其巨炮喪失作戰價值,則巡洋艦也是大同小異,大同之處是過大過貴,小異之處則是其價值並未喪失,只是更小的船可以裝上相同的系統,所以比較貴的船就無法獲得訂單。
現在驅逐艦似乎正要步上巡洋艦的後塵,而神盾巡洋艦也因缺乏預算,糾結於應延壽還是應早期淘汰之間;至於相當於二等巡洋艦的巡防艦,以及相當於三等巡洋艦的護衛艦,接下來會是沿著巡洋艦的歷史發展,還是會被全新科技的LCS打亂,走上不同的方向,就恐非現在所能得知。
dasha Posted - 10/21/2017 : 11:37:07
1937~1945二次大戰的巡洋艦
第二次倫敦會議徒為具文,主因在華盛頓公約前建造的軍艦,在條約生效時,壽命已達15年,傳統來說已經是準備要研發生產代換用的次世代艦,讓老船服役20年後退役或轉任低階任務的時候,因此這次會議註定成為擴軍計畫的起跑點。
英國在第二次倫敦會議中,對各種軍艦提出比華盛頓公約時代更嚴格的限制,比方戰鬥艦主砲須小於14吋,輕巡排水量要比重巡低20%,希望各國海軍次世代軍艦即使以新技術改良,也不會比上世代更強,雖說立意是要保障自信技術最好的皇家海軍優勢-實情是另一回事,順帶維持世界和平,實際上卻變成沒人要遵守,最大的受害者就成為英國本身,二次大戰的戰鬥艦航艦的性能常常令人搖頭,巡洋艦雖說到後來還是超過8000噸的標準,但沒超過多少,砲塔與火炮還是少,看帳面性能是差了。
不過,既然英國要的是大量生產,戰鬥艦巡洋艦排水量小一點倒不見得是壞事,即使1939年9月大戰爆發時,英國巡洋艦只有68艘,比最低下限70艘還是少了2艘,但在當時,以艘數而言,至少還是全球最多,二戰中也只有美國能在巡洋艦數量上超車而已。而且,英國還是一樣有防空巡洋艦,把11艘Dido級與5艘Bellona級加起來,共16艘,即使英國這些防空巡洋艦的對空炮性能不足,不如美國貨,但比日本還算對二次大戰的海戰趨勢有先見之明。
而二次大戰的美國巡洋艦,或許比戰艦與戰車更能呈現美國誇張到爆的工業實力,只有四引擎戰略轟炸機領域上,美國有同樣的量與質優勢。雖然第二次倫敦會議結論只剩英國遵守,但1938年以後開始設計建造的新巡洋艦,因為戰爭帶來的陸海軍資源爭奪,加上時程限制,除了美國以外,有辦法在二戰結束前下水的,都只有輕巡。
美國呢?2艘可以劃分到戰巡的Alaska級與9艘成為輕航艦的Independent級不說,戰爭前與戰爭中下訂的船,最後沒有取消的重巡有21艘,輕巡有29艘,防空巡洋艦有13艘,總計63艘,而且有2艘防空巡洋艦不是127mm炮而是152mm炮,完全是輕巡火力。相較之下,其他國家在戰爭前與戰爭中計劃的巡洋艦,能在韓戰爆發前完工的,只有52艘,美國超過全球其他國家總和,不算實質戰力而算艘數,甚至可以說美國在戰爭中建造了接近皇家海軍規模的巡洋艦隊,而且還有不少因為戰爭結束而取消,不然陣容更驚人,除了皇家海軍可以誇稱戰前與戰中的專用防空巡洋艦數量比美國多以外,其他方面美國都呈壓倒性的數量優勢。性能優勢就更不用說,重巡的火炮,雷達與搭配的射控系統,加上比擬甚至超越德國Hipper級的排水量與裝甲,使得美國二戰巡洋艦群成為傳統火炮巡洋艦的高峰。
要說弱點,大概就只剩人員訓練,快速擴張的海軍加上雷達這類新裝備,根本來不及訓練,美國海軍的人員素質大概要到1943年中後期,才比擬甚至超過英日,1941年英國人可以由巡洋艦雷達指揮戰鬥艦火炮,於夜間把義大利最完美的重巡Zara級在來不及反應的狀況下擊沉,1943年美艦雷達看到日艦居然還沒反應,反遭到日艦奇襲......
相較之下,沒有週六日一路月月火水木金金(日本一週各日是相當週日的日曜日、相當週一的月曜日,一路依序水曜日、火曜日、木曜日、金曜日,至相當週六的土曜日)訓練的日本海軍,開戰初期確實有不錯的表現,可惜的是,誤解克勞塞維茲與馬漢的決戰主義,外加燃油與各類礦藏不足,甚至連船隻都不太足夠,1942年一開始,面對美國人用航艦打巡洋艦戰爭到處游擊,連B-25都飛到東京上空,日本海軍幾乎無力捕捉,想用主攻方式把美軍兵力吸引到定點聚殲,結果就是中途島海戰的失敗。
雖然日本巡洋艦在中途島損失不大,但喪失空中優勢後,日本海軍缺乏防空巡洋艦,美英防空驅逐艦數量與雷達射控等技術,更是遙遙領先日軍,便讓日軍處境惡化,日本艦隊自保都有困難,難有機會再發揮其水面戰的訓練與戰力,更不用說緊缺的物資讓日本幾乎無力補充巡洋艦的損失,戰爭中只有8艘二等巡洋艦水準的輕巡服役,派不上用場。
不過,義大利更慘,因為日本早在1937年便步入戰爭,進入戰時經濟狀態,戰備物資還有準備,義大利卻是在墨索里尼見機不可失的狀況下倉促宣戰,先不說事先缺乏物資儲備,還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商船一開戰就在敵國港口遭到扣留,物資送不回來,也沒辦法再替義大利運輸物資,1941年日本估計存油用不到2年,但1940年7月義大利存油甚至只能用9個月,加上多艘船隻仍在船塢中進行升級,結果就是比日本還缺物資,比美國還缺訓練,戰爭中表現奇慘,必須靠挪用德國物資過關,牽制石油也不太夠的德國;而4艘戰爭期間建造的Capitani Romani,沒有裝甲與3750噸的排水量,讓它被諷刺為大號領導驅逐艦,只是有條約級重巡前例,也不是僅有的無裝甲巡洋艦。
相較於二戰前各國戰鬥艦還各有可觀之處,二戰新造巡洋艦只有美國船戰力強大,英國防空巡洋艦還有用處,其他國家或許可以說都跟隨英國,搞堆半吊子巡洋艦,都是靠條約時期的巡洋艦撐場面,比起沒褲子也要有的戰鬥艦,以及已經進化到三等巡洋艦等級,可以靠數量在外海作戰的領導驅逐艦,雞肋般的巡洋艦生產狀況,其實更能反應實際國力虛實。
不過,與強調火力及防禦力的戰鬥艦作戰不同,二次大戰首度展開的巡洋艦海戰,說明的反倒更接近士氣與情報的重要性,以及吉翁公國主將德茲魯的名言,戰爭,是靠數量的。
River Plate海戰
德國對波蘭一開打,德國馬上對英法進行巡洋艦作戰,除以潛艦到處偷襲外,水面艦隊也四處巡弋,其中口袋戰艦Admiral Graf Spee在1939年的9~12月之間,獵殺9艘商船,成績不俗。
但12月13日,厄運降臨,福克蘭群島出發的英國巡洋艦隊,在南美拉布拉他河口附近找到德艦,為免對方逃跑,皇家海軍的1艘重巡與2艘輕巡馬上追近,速度居劣勢的口袋戰艦不僅無法逃離,甚至因錯估敵艦是1艘輕巡與2艘驅逐艦,主動接近,讓交戰距離逼近到巡洋艦火炮可以產生威脅的距離,降低自身火力與防禦優勢,在英軍數量優勢下,Graf Spee始終無法集中心力擊沉其中任何一艘,即使整場海戰一直居優勢,皇家海軍都要腳底抹油了,Graf Spee卻深怕擁有制海權的皇家海軍其他軍艦逼近先逃,才被想像中的皇家海軍嚇到決定自沉,轉勝為敗。
雖然這次海戰德軍從頭到尾一直犯下情報判斷失誤,但往前看一次大戰中的福克蘭海戰,Graf von Spee得名之戰,以及往後看1943年底,Scharnhorst戰巡同樣與1艘重巡及2艘輕巡糾纏,引來KGV級戰鬥艦的Duke of York參戰,以優勢火力擊沉Scharnhorst,Graf Spee艦長即使判斷正確,在行蹤暴露加上有巡洋艦糾纏的情況,該艦應該也沒辦法再活太久,不過提前上演Bismarck贏過一次以後遭到圍爐的悲劇而已。當然,你要說這名子命中帶衰那也沒辦法......
而這次海戰某些意義上,顯示海戰中勇氣的重要性,以及英國為何堅持數量優於性能的理由,所謂猛虎不敵猴群,英軍重巡Exeter的3個砲塔很早就被打壞2個,但因為輕巡的糾纏,口袋戰艦才始終無法給予重巡致命一擊,這種小船糾纏大船改變海戰局勢的狀況,二戰後來還會多次重演。
Cape Spatha海戰
下一場比較有討論價值的巡洋艦海戰,應該是1940年7月19日希臘附近的Cape Spatha海戰,不過這必須先簡述前3個月內的事件。
英國人利用1940年4~6月德軍登陸挪威,狠狠教訓德軍一頓,雖然英國也損失了若干軍艦,但德國海軍水面艦只剩2艘輕巡與4艘驅逐艦可以出動,其他的沒沉也受損,1940年以內大概都缺乏戰力,雖然潛艇對商船的獵殺仍頭痛,但至少不用擔心德軍對英國本土登陸,他們沒船。但6月先是在挪威外海損失1艘航艦,接下來又有義大利的宣戰與法國的投降,德國不只可以從法益獲得船艦進行登陸戰,法義德海軍帳面實力超過當時的皇家海軍,英國遭遇1805年以來最大的噩夢。
為擺脫噩夢,皇家海軍於7月3日摧毀了阿爾及利亞的法國海軍艦隊,9日冒險在義大利岸邊50海浬處,誘出義大利海軍主力,雖然最後以沒有戰果收場,但缺訓練的義大利海軍與根本不懂船艦識別看到船就炸的義大利空軍,不僅難以構成皇家海軍的威脅,還讓義大利海軍膽寒,把「無空權則無海權」這句名言,改成「有空權則無海權」,因為自家空軍有空權,海軍就會被自家空軍炸光了......
海戰不敢打了,義大利海軍只敢找機會偷襲英國商船,玩巡洋艦戰爭,只是地中海太小,19日義大利2艘輕巡就被皇家海軍3艘驅逐艦碰上,然後被騙與1艘輕巡及4艘驅逐艦對戰,雖然雙方的輕巡都是1931年下水的船,但排水量6980噸的Leander級改良版Sydney,火力及防禦力都明顯優於2艘排水量5191噸的Alberto Di Giussand級,義軍逃亡方向又錯誤而不易發揮速度優勢,最後義大利巡洋艦一沉一傷。
本來這種小海戰沒有多大意義,但這次卻讓義大利海軍連出海都不敢,直到德國空軍來援的1941年為止,而且義大利海軍從此對皇家海軍一直有種心理弱勢,即使皇家海軍後來在地中海被德國空軍重創,德國還施壓義大利盡可能加強對北非的補給,但義大利海軍除了特戰部隊以外,面對英國艦隊一直是稍有危機馬上撤退的態度,讓無法掌握空權的英國仍能使用海洋,可說決定了地中海的局勢。
因此,英軍在這之後便可輕鬆收拾中東的法軍與東非的義軍,美軍登陸法屬北非也只要考慮當地局勢,無人能援,甚至在德國直逼莫斯科的危境下,'輕鬆與蘇聯瓜分伊朗,壓得土耳其西班牙完全不敢對盟軍廢話,稍晚的日本也因此對是否進軍印度洋而猶豫,最後轉向太平洋。雖然這場只沉了1艘輕巡的海戰,在二戰規模超小,但卻決定了北非以外整個非洲、中東、直到印度地區的戰局,與其規模根本不成比例。歷史上從沒有這麼多的人要感謝這麼少的人,通常是說不列顛之役,但用在Cape Spatha海戰,以英國與邱吉爾的立場,其實也合用。
Cape Spatha海戰後,歐洲海面並非一片和平,海戰實際上一路打到戰爭結束,而且很多代表性的事件,如航艦突襲港口、戰鬥艦隊在航艦的空權之下失能、軍艦犧牲保護運輸船團平安達成任務、軍艦代替商船進行物資運輸等,地中海都比太平洋早1~2年發生。但扣除因匿蹤而難以捕捉的潛艦作戰及特種作戰,以及以陸基飛機或航艦戰鬥艦為主的若干海戰以外,歐洲地區的海戰規模,不如稍晚的太平洋地區,特別是義大利海軍缺乏航艦雷達等技術,戰技不如英軍,連戰意喪失都比人快,相較於果敢的日美兩國海軍,急著逃亡的義大利海軍雖因此避免創下戰史上最早被空軍擊沉戰鬥艦的紀錄,但解說時不適合作為範例,因此接下來的代表性巡洋艦海戰介紹,便移師太平洋地區。
Java海海戰與Sunda海峽海戰
一般講到太平洋戰爭的制海權爭奪,日本1941年12月上旬同時打珍珠港與皇家海軍遠東艦隊成功,日本就掌握制海權到1944年6月的馬里亞納海戰。但實際上,日本軍隊真能順利運兵登陸各島,離台灣近的菲律賓還可以靠台灣機場起飛的飛機,壓制美軍海空活動,比較遠的現在馬來西亞與印尼等地,還是要1942年2月27日~3月1日的一系列海戰,殲滅同盟國巡洋艦隊後,才能順利進佔印尼,否則運輸船不能活動,戰鬥艦與航艦都要休息整補,沒辦法把巡洋艦驅逐艦這些蟑螂一樣亂跑的傢伙掃乾淨。
這時日軍獲得軸心國附庸法國越南駐軍的支持、與結成盟友的泰國合作後,朝馬來亞與新加坡進軍,另一路則進攻菲律賓;當新加坡駐留英軍於1942年2月15日投降,但菲律賓美軍仍在堅守的時候,日本海軍便進軍印尼周邊海域,2月20日凌晨先發生Badun海峽海戰,4艘日本驅逐艦分2波遭遇美英荷總計的3艘輕巡、7艘驅逐艦聯合艦隊,以戰果論日本只傷而荷蘭沉了1艘驅逐艦,算是日軍佔上風,但因這只是夜間遭遇戰,運氣成分很大,同時彰顯蟑螂沒清掉也是很麻煩的問題,尤其當時還沒有掛雷達的水上巡邏機,即使日本擁有局部制空權,一到夜間飛機對看不到的船仍是莫可奈何。
接下來2月27日白天打到28日凌晨的Java海海戰,就是以美英荷搜尋日軍登陸艦隊,碰上日軍護航艦隊而展開;當英美荷軍戰敗後,為避免殘存艦隊為患,日本海軍大舉搜尋,3月1日再分別在2處發生後續追擊戰。
整場作戰日軍共計有輕航艦1艘(24架艦載機)、重巡6艘、輕巡2艘、驅逐艦25艘參加3波海戰,不過主戰參戰只有重巡2艘、輕巡1艘、驅逐艦14艘;英美荷軍總計有3艘重巡、2艘輕巡、與10艘驅逐艦參戰,除1艘驅逐艦後來加入,其他都參與27~28日的主戰。
由於氧氣魚雷發威,主戰中荷蘭的2艘輕巡與1艘驅逐艦、英國的2艘驅逐艦沉沒,而日軍未沉;但英美還有各1艘重巡受損,因此選擇利用夜色逃亡,爭取再起機會。而日軍難得這次大艦隊堵到對方的大艦隊,當然不肯收手,以免日俄戰爭被敵人巡洋艦持續騷擾的噩夢再臨,所以大舉出動,直到英美荷軍巡洋艦全滅、驅逐艦沉沒5艘,盟軍讓出印尼制海權,日軍接下來才能順利進擊東南亞各處,截斷西方國家軍隊的補給,菲律賓的美軍也只能選擇在5月全數投降。
雖然美英荷聯軍即使在這場海戰能獲勝,戰術意義也不見得有多大,因為握有優勢的日軍遲早能找到殲滅他們的機會,而且在海戰期間,日軍已經完成登陸,來不及阻撓;但在政治上,英荷等國就是依賴海權優勢,可在自己想要的時間攻擊,才能維持東南亞殖民地,海權喪失以後,不僅軍隊只有撤離與投降2種選擇,並讓當地人民知道趕走殖民者的關鍵,成為戰後殖民帝國無法再重返東南亞的關鍵因素。一如過去的案例,巡洋艦作戰在海戰的意義通常不大,但在政治上的意義,卻遠較深遠。
太平洋戰爭在接下來的半年內,就是航艦展開的決定性海戰時期,雖然美國的航艦運用頗有巡洋艦作戰的偷襲騷擾之風,但在此暫且不提。接下來具代表性的巡洋艦海戰,則是與Java海峽海戰頗具對照意義的Savo島海戰,又稱第一次所羅門海海戰。
Savo島海戰/第一次所羅門海海戰
Java海海戰以後,太平洋地區海戰樣貌再變,珍珠港與英國東洋艦隊的下場,宣告戰鬥艦主宰海戰的時代終結,航艦取代戰鬥艦成為海上主角,但1942年8月之前,航艦三大國英日美的航艦沉了不少,1940年美國訂造的新航艦要到1943年下半才開始下水,雖然美國立即推動Independent級輕航艦改造,以及護航航艦的建設,但在1942年8月以後,有一段時間,航艦與戰鬥艦都少到難以常態出勤,巡洋艦就代替戰鬥艦成為海上主角,而驅逐艦則代替巡洋艦成為海上蟑螂,並發生多起純驅逐艦之間的遭遇戰。
所羅門海系列海戰的日方幾乎都還佔有訓練與戰技上的優勢,尤其是比賽誰先發現與判斷對方動向的夜戰,美軍在1943年中熟悉雷達之前,幾乎就是被日軍壓著打,Savo島海戰便是典型範例,白天靠飛機與艦載機應酬還好,晚上美澳聯軍的6艘重巡、2艘輕巡、與8艘驅逐艦分散,被日軍的5艘重巡與2艘輕巡打沉4艘,日軍以大勝的結果回港。
問題是,美軍艦隊來幹甚的?答案是登陸戰,分散接近的巡洋艦與驅逐艦,是在外圍哨戒與吸引敵火用的,日軍不是不知道美國有其他船隻,但是日軍缺乏雷達進行夜間廣範圍搜索,又怕拖到白天被航艦的艦載機攻擊,擊沉擊傷大量美澳軍艦後,班師回營,留下美軍完成登陸運補,搶下日軍機場。
日軍在瓜達康納爾島上造機場,要把軍機作戰半徑延伸到東南亞地區島與的最東側,切斷美國到紐西蘭與澳洲的航線,8月5日才完成800公尺長的跑道,眼見機場即將大功告成,沒想到美軍登陸部隊過來搶下跑道,並很快加工成自己的機場。雖然日軍8月24日就發動第二次所羅門海海戰,美軍稱東Solomon海戰,以3艘航艦、4艘重巡、2艘輕巡、6艘其他船隻、及3艘運輸艦,對抗美軍的2艘航艦、1艘戰鬥艦、3艘重巡、1艘輕巡、10艘驅逐艦,但25日瓜達康納爾島的美軍飛機便起飛攻擊日軍,日軍知道在海上優勢不顯時,無從抵抗追加瓜達康納爾島基地的美軍,尤其當時需要4艘大型航艦才能壓倒1個空軍基地,而日本大型航艦只剩2艘,沒有勝算,接下來只能交由陸軍解決,讓日軍在此消耗殆盡。如果Savo島海戰日軍有攻擊登陸艦隊的話,後面就會完全不同。
又,在10月又有一場日方稱為Savo島海戰,美方稱為Esprance海戰的戰鬥,這次美方便藉由雷達優勢,首次讓日本海軍在夜戰嘗到敗績,雖然這次美軍的表現很糟,抵銷雷達優勢,但隨戰火淬鍊,美軍在1943年中期起,水面艦靠雷達獲得的夜戰勝利逐漸增多,戰場也從1942年下半的集中在瓜達康納爾島東北,逐漸向西到西北移動,在1943年印尼附近區域的11場海戰中,日本海軍實力逐步遭到消耗,終至無以為繼。
而這種消耗戰,也是巡洋艦戰爭的另一種面向,因為彼此都不是主力,很難打出有決定性的戰果,所以常常多次小纏戰,互相放血,最後看誰的血先被放完,誰就無力支撐自己的戰略構想,只好戰敗,只是現在放血變成驅逐艦為多。
進入1944年,美軍的航艦與戰鬥艦大量下水,進入全面反攻,日本這時回到二戰前的九段線戰略,希望以太平洋諸島的基地與陸基機群削減美國海軍實力,但做為各線兵力聯絡,以及偵察與遲滯美軍用的巡洋艦、驅逐艦、及潛艇兵力,在1943年已經消耗殆盡,日本沒辦法在美軍接近時便先騷擾美軍並於島上做好準備應戰,幾乎都是被美軍逼近到要防空戰或登陸戰時,才能得知美軍動態並開始集結兵力,輪到美軍好整以暇的摧毀日軍緊急集結半路上的兵力,戰局逐成一面倒。
而且,現在美國擁有數十艘航艦與巡洋艦,好幾艘戰鬥艦,以及數以百計的各種其他軍艦,日本在戰場上的驅逐艦都不一定比美國航艦多,戰局對日本便更加絕望。
筆者曾在東京買到一本1942年6月份的二手軍事雜誌,書中有一段大概是1942年3月的採訪,訪問不具名日本海軍少校談戰爭局勢,當時他很得意的說,日本在西太平洋的兵力,美國要打贏,需要數百艘軍艦與6.5萬架飛機,這不可能生產得出來,生產出來也運不到西太平洋,所以日本帝國是固若金湯。現在不知道這位少校如果活到1945年3月的話,會怎樣講,當然他以1942年3月的局勢說出這數字,也沒有錯,只是當日軍實力在1944年已經削弱到受訪時30%以下,1945年更不到當初的10%時,一切都會不同。
等到1945年,巡洋艦驅逐艦幾乎完全喪失重要性,最重要的船變成登陸艦,航艦與戰鬥艦輪番對日本本土與佔領地進行戰略攻擊,與空軍比賽誰的戰略攻擊能力較強,海軍的真正意義,回到海權的基本,人員物資運輸。
dasha Posted - 10/21/2017 : 11:36:42
1922~1936條約時代的巡洋艦—重巡洋艦與輕巡洋艦
華盛頓公約
為了解決一次大戰留下的國際問題,與限制各國軍備競賽的華盛頓公約,於1921年末召開。各國在公約中將焦點集中於戰鬥艦及航空母艦數量限制,對於其他艦種的數量限制卻未做出決議,僅訂定了各級軍艦的分類標準,作為進一步限武談判的標準。
在公約中規定,基本排水量10000ton以下、1850ton以上的船屬於巡洋艦,火砲口徑以8inch(203mm)為上限,這些規格是以Cavendish/Hawkins級為基礎標準而訂定。A級巡洋艦為主砲口徑6.1~8inch(155~203mm)之間的輕巡洋艦,主砲口徑5~6inch(127~152mm)為B級巡洋艦。至於裝甲巡洋艦與戰鬥巡洋艦,只要還沒退役,就算是戰鬥艦等級的軍艦,列入英美日法義五大國限武條約中,戰鬥艦數量限制計算。附帶一提的是,傳統1500ton左右的三等巡洋艦,劃歸領導驅逐艦,基本排水量限制在1350ton~1850ton之間,數量必須在各國驅逐艦總數30%以下。而公約雖然限制各國航艦噸位數,但並不計算排水量在10000ton以下的航艦的噸位,等於給航艦生產留了一個餘地。
因此,十九世紀以來一等到三等巡洋艦的位置,現在分別歸於重巡、輕巡、以及領導驅逐艦,預示二次大戰中驅逐艦的興起與取代巡洋艦的地位。由於華盛頓公約並未限制各國巡洋艦的總數,此時各國便開始進行重巡的生產競賽,代替戰鬥艦的競賽。也由於噸位與火力的限制,巡洋艦發展路線很快的單純化,條約後開始設計的巡洋艦幾乎只剩艦隊作戰型,排水量也擠在條約界線邊緣,而且設計上幾無修改餘地。
防禦力設計雖然各國有各國的看法,但巡洋艦的防禦設計準則本來就不像戰鬥艦,裝甲防禦設計是擋不住同級艦火炮的,在排水量受限的情況下,火力的強化超過了防禦力、甚至是生存力的強化,因此這個時代的巡洋艦防禦力設計,比過去的巡洋艦更差。但由中法戰爭的段落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殖民帝國時代的用兵原則下,火力自然比生存性重要得多,技術上生存性的低落可以由戰術戰略層面彌補,所以這也沒甚大不了的。
另外,巡洋艦只剩艦隊作戰型,偵蒐任務除由領導驅逐艦代替外,還有一個做法,就是飛機,因此這時代的戰鬥艦與巡洋艦,有不少測試甚至是正式安裝水上飛機,代替巡洋艦的偵察任務,只是這時代飛機結構仍脆弱,所以水上飛機的部署實驗性質重,表面設計數據與實際使用狀況各有差別。
英國皇家海軍的巡洋艦,在這個時代還算是比較多樣化的國家。基本上,英國由於有龐大的海外領土需要防衛,估計最少需要70艘巡洋艦,這使得英國想要生產較便宜、較輕小的巡洋艦群;而英國也是當時的世界警察,需要有足夠的海上實力維持世界秩序,這又使得巡洋艦的作戰能力不能太差。因此英國條約時代的巡洋艦設計就擺盪在兩個極端間,一個是大火力高排水量的設計,另一個則是低排水量的輕小型設計,但不管哪種設計,航海性能一般都還不壞。
除此之外,皇家海軍由於是航艦先進國,很早便看出防空艦的需求,第一艘條約型重巡Kent級的8吋炮便要求同時具有防空炮的能力,眼光很先進,而且防空炮的高射速,也可以讓本艦的火力超過表面上炮管數的意義,可惜的是技術上辦不到,反而讓機構複雜的火炮故障率太高,因此Kent系列最後一級Norfolk級就把主砲仰角拉低為50度,減低重量與提高可靠性,等於喪失防空能力,接下來的York級更是直接省掉1組砲塔。
但基於同樣的思考路線,這些巡洋艦副武裝也是以防空為出發點,不論射控的話,防空火力相當不錯,算是皇家海軍的特點。而且這些巡洋艦的防禦力不怎麼好看,甚至為了速度,London級就開始省略反魚雷Bulge,防禦力進一步減弱,隨後到二戰前才逐級加強。
皇家海軍將主力拉回歐洲水域、與英日同盟在華盛頓公約後的解散,使得太平洋區成為美日雙雄競逐的局面,雙方都以與對方進行一場馬漢式的制海權爭奪戰為戰略目標,因此所有船隻建造都以提高戰鬥力為最高指導原則,價格或航行能力概不考慮,因此火力、裝甲兩方面都是條約時代巡洋艦中最高等級。
美國巡洋艦則以火力為重,從Pensacola實驗雙連裝與三連裝砲塔混裝,確認三連裝砲塔可靠性之後,便率先全三連裝化,使得火炮門數凌駕日本以外他國巡洋艦,同時還兼顧條約排水量限制要求,以及輪機系統分離式安全設計,裝甲也有一定水準。但是火炮距離太近造成射出的砲彈互相干擾,射擊誤差偏大,重心有過高趨勢,加上結構脆弱,惡劣天候航海能力頗有惡評,二次大戰中甚至出現颱風讓整個艦首叛逃的問題。
不過,日本的艦體結構問題更大,畢竟妙高級開始,重巡全系列5砲塔10門炮的火力,單以火炮數量而言,與美國Pensacola級打平,超過其他國家所有重巡,裝甲方面又不能犧牲,付出的代價就是排水量都超過條約規定,加上惡劣天候航行能力各國最差,不用到颱風標準就可能翻船。
地中海的法國與義大利現在互為假想敵,而由於兩國距離太近,高速集結奇襲後撤回本國成為兩國海軍戰法的主流,因此巡洋艦作為驅逐艦隊領隊的角色特別重要,速度的重要性也因此超越防禦力。法國傾向於犧牲裝甲強度換取火力與速度,Duquesne級的33.75kt在當時是一絕,可是舷側20mm鋼板根本不被當成裝甲看,要不是有頂部30mm裝甲,可能就被分類為世界最大最強驅逐漸,因此接下來的Suffren級才出現50mm舷側裝甲,速度就掉到31kt了。
義大利則是在防禦力與速度雙方面搖擺,或是速度最高Trento的35kt,或是防禦力最強、側舷裝甲甚至到150mm的Zara,一般評價是設計得最好的一群巡洋艦,但二次大戰時才發現其設計施工不無問題,而且與日本一樣,幾乎都是些排水量超過11000噸的違規船。
上述的歐洲系列重巡,基本上航海性能都還不錯,乘員居住性也好,很適合維持殖民地間的交通與運輸陸戰隊用,但火力與防禦力便顯得較差,而且機關室為節省重量多半沒有採取分離式設計,假如受損全艦動力通常是馬上喪失。這在過去的巡洋艦設計是絕對不能被允許的,但在噸位限制嚴苛的公約時代,這種離譜的狀況還是發生了。
除此之外,由於華盛頓公約並不限制10000ton以下航艦的生產,因此美日便進行這些被稱為「航空巡洋艦」的航艦生產研究。這類航空巡洋艦,包括航空母艦式的平甲板航艦,與水上飛機支援用的水上機母艦。但是1920年代飛機的性能進展神速的同時,飛機起降條件的限制也很快的嚴苛化,10000ton的船從可以擁有充足的跑道長度,退化成只能勉強提供飛機起飛;而且當時海軍人士對航艦也還沒有完全信任,因此航艦上也必須安裝5inch以上口徑的火砲,以備水面砲戰用,這更加深了航空巡洋艦的問題。水上機母艦則在華盛頓公約中有規定,速度也限制在20kt以下,因此不能任意增建。而倫敦海軍條約中,將航空巡洋艦也納入航艦的限制中,這個艦種的發展便無疾而終。
倫敦條約
由於各國的重巡建造競賽惡質化,因此1927年各國再度召開日內瓦會議。但是因為英國與美國對重巡數量上的限制無法妥協—英國需要盡可能多的輕噸位重巡,以便巡邏與保護整個帝國的航道不受敵人或海盜侵襲;美國卻要戰力強但數量少的重巡,少數要保護的航道也有英國人保護,只要水上飛機偵察艦隊前方動態即可。因此一方主張限制噸位,一方主張限制艘數,加上日本希望能改變對美國的戰力比率,最後談判破裂。1930年的倫敦會議中,英美日才對巡洋艦的生產限制,達成了進一步的共識。
1930年的倫敦會議,英美日三方最終對彼此的巡洋艦生產達成協議,約定限制重巡的數量為美國18艘、英國15艘、日本12艘,以及巡洋艦的總噸位,而不限制輕巡的數量。法義兩國則因為條約不合己意並未加入,但條約重巡洋艦的噸位限制讓設計太不平衡,大家都改成輕巡洋艦的話,設計會比較均衡,基本上也遵守會議的規定。此後,各國造艦的重點,轉向輕巡洋艦。
由於此時輕巡洋艦並未限制噸位,因此各國造出的輕巡洋艦,與重巡洋艦噸位上幾乎是同一個等級,且因火炮系統重量降低,多餘重量分配到裝甲,也有些輪機系統採用分離式設計,避免一壞全壞,防禦力上輕巡基本上超過重巡,讓「重」「輕」這兩個詞顯得有些諷刺。
日不落國為了保持太陽不落,此時開始大量生產輕量級輕巡取代一次大戰時代的輕巡,以求達到70艘的國防需求底限,因此這些青巡大概就是先前重巡的縮小版,噸位跟著從近萬噸縮到7,000噸,最小的Arethusa級只有5200ton級,火砲為雙連裝砲塔3~4個;接下來發現美日都在製作三連裝砲塔的強力輕巡後,Southampton級開始跟著製造4組三連裝炮塔強力輕巡,噸位又衝回萬噸水準,但性能依然不如美日的5組三連裝砲塔輕巡,數量又受到影響,引起很多質疑,唯一可以肯定之處是維持英國造船業的能力。
最後一級條約型輕巡,則是繼承Kent級以來須強化艦隊防空能力的需求,成為各國中第一艘專用防空巡洋艦Dido級,計劃採用5.25inch(133mm)連裝防空炮,但因為生產不及,早期裝備4.5inch(114mm)連裝防空炮,水面炮戰方面可以說只是半吊子;而且英國的經濟窘境,在1929年經濟大恐慌後更形嚴重,在巡洋艦數量與性能上,英國人選擇數量,所以雖有全球最早的專用防空巡洋艦,但投入研發經費不足,而且英國人的直流電系統,以及以實驗室為主的研發體系,比美國的交流電系統,以及德國與美國的大企業及專業團隊研發體系,已顯落伍,導致1920~1930年代的若干技術發展,英國都落後於德美,包括此處的防空射控計算系統,使得Dido在防空方面也半吊子,同樣也可稱為全球最早的半吊子巡洋艦。
美國僅有的輕巡Brooklin級則是基準排水量9800ton的大玩意,三連裝砲塔5個火力相當強大,而且空間足夠之後,各炮之間的干擾問題有所減輕,防禦設計也比美國自己的重巡還強大,一般評論足以與重巡抗衡,成為後來美國二戰時期巡洋艦設計的基礎。
日本的輕巡最上級與利根級,火力與美國不相上下,並備有日後換裝2連裝203mm砲成為重巡的潛力,戰力依然是各國巡洋艦最強,但航海性能依然差勁,超過萬噸卻謊報8,500噸的問題也不算小,直到1934年的友鶴事件、1935年的第四艦隊事件,讓日本發現幾乎所有的華盛頓公約時代軍艦都太脆弱,進行全面性改造為止。而利根增加水上飛機攜帶量到5架,增強搜索能力並減弱頂部過重問題,評價不壞。
法國與義大利巡洋艦依然是追求高速,法國先是製作了相當於大型驅逐艦、排水量5000~6000噸等級的布雷巡洋艦,特別是測試中飆出39.66kt的Emile Bertin,以及傳統上就是當成訓練艦的Jeanne D'Arc訓練巡洋艦,然後從布雷巡洋艦體系中衍生出排水量7600噸的輕巡洋艦La Galissonniere級;而義大利也差不多,從根本就是超大型驅逐艦、排水量5191噸的Alberto di Giussane級開始,逐漸放大變強,最後排水量9592噸的Luigi di Duca Degli Abruzzi級,成為義大利最早引進三連裝炮的輕巡。
1936年第二次倫敦會議,除了進行戰鬥艦的重新定義與限制外,也對巡洋艦做出了更明確的規範。英國提出重巡是主砲8inch以下、基本排水量10000ton以下的艦隻;輕巡則是主砲6.1inch以下、基本排水量8000ton以下的艦隻。但日本退出會議,因此只有英美法義遵守這個協定,除了英國以外,第二次倫敦條約型巡洋艦都不多。等到二次大戰一爆發,各國開始重新武裝,條約不再構成限制,巡洋艦的生產再度進入一個新階段。
而在五大海軍國以外,兩次大戰期間世界其他各國也有若干巡洋艦服役,西班牙與阿根廷產品有英國支援,比較像減弱版英國巡洋艦,但較小的砲塔讓人覺得內部結構比較接近一次大戰的輕巡,自己設計的荷蘭就真的是一次大戰等級輕巡洋艦;中國的寧海級事實上應納入岸防作戰艦體系,在此不論。
德國、瑞典、與蘇聯三國則較特殊,德國與蘇聯並未加入華盛頓公約,造艦上不受限制,1920年代中規中矩,進入1930年代後開始製作特殊規格的巡洋艦,比方德國Hipper級重巡在不受條約限制下,整體設計的平衡性頗高;口袋戰艦甚至可視為傳統裝甲巡洋艦的唯一後繼者,11inch(280mm)的主炮遠超過當時各國巡洋艦的水準,一對一時可以視為巡洋艦殺手。蘇聯的Kirov級與Maxim Gorkiy級在義大利支援下,採用獨有的18cm炮,在重巡與輕巡間不上不下,或許可視為是輕巡殺手,但不可否認的是不足與重巡抗衡。瑞典的Gotland級則是獨有的水上飛機巡洋艦,可以攜帶最多十一架水上飛機作業,雖然後來因為缺乏適當的飛機而改裝成防空巡洋艦,但這艘船的構想直接刺激到戰後直升機巡洋艦的誕生。
巡洋艦的命名
相對於戰鬥艦,巡洋艦的命名就更沒有規則,這是因為巡洋艦,至少二等與三等巡洋艦,偏向輔助艦艇而非主戰艦艇,本來就比較不受重視。除了美國與日本以外,其他國家的戰鬥艦命名都不是很有規則了,巡洋艦當然更混亂,瑞典或荷蘭這種1910年代以來只能造巡洋艦的國家,還會比較重視,以舊戰鬥艦的名稱轉用,英法蘇等大國就是找值得紀念的名子來用。
美國最重要的戰鬥艦以州命名,次要的巡洋艦就是以城市之類地名,有時還會用重要人名或歷史主要戰役進行命名,因此美國海軍在二戰中也出現一個純英國式艦名,Canberra號,紀念澳洲從英國取得的Canberra號,就是因為當事人認為Canberra號是戰爭中值得紀念的戰友。
日本則是以山川命名,一等巡洋艦是山嶽,在二等巡洋艦與三等巡洋艦還是雜魚的時代,二等巡洋艦會在艦名前加上代表2的Ni,三等巡洋艦則用Ha,等到輕巡洋艦的時代,就改成河川,不過像最上與利根這2級後來把主砲從155mm換裝成203mm的巡洋艦,變成重巡後還是沿用最上川與利根川的名稱。
dasha Posted - 10/21/2017 : 11:36:11
1908~1921戰鬥巡洋艦與輕巡洋艦
戰鬥巡洋艦
在「戰鬥艦的歷史」中,筆者曾經提過這個艦種,當時提及這個艦種源自裝甲巡洋艦。由於戰鬥艦隊必須有負責偵察的耳目供戰鬥艦驅使,讓戰鬥艦能以最佳的航行方向編隊駛向敵人,發揮火力殲滅敵人,經過日俄戰爭的教訓,搭配戰鬥艦隊活動的裝甲巡洋艦這個概念,其設計方針被認為是正確的,可是砲戰距離的拉長,使得小口徑砲的射程顯得不足,應該加強巡洋艦的火力,才足以搭配戰鬥艦作戰。因此,戰後日本建造的筑波級與鞍馬級裝甲巡洋艦,便將日本裝甲巡洋艦傳統2個2連裝8inch的主砲塔,換成與戰艦相同的12inch主砲,以適應海戰距離拉長的火力需求。
但是,皇家海軍卻有一個看得更遠的先知,那就是John Fisher。在推動主要火砲同口徑的無畏級(Dreadnought)戰鬥艦發展的同時,他也主張將裝甲巡洋艦依照同樣的原則升級,讓裝甲巡洋艦擁有大量與戰鬥艦同口徑的主砲,速度則維持比戰鬥艦高3~5kt,足以伴隨戰鬥艦隊作戰,不因多種不同口徑主砲的彈道彈著不同,妨礙射擊觀測與修正;並保持優越的機動性,與戰鬥艦強悍的防禦力互補,充當戰鬥艦的耳目。這個概念,就是後來被稱為戰鬥巡洋艦的艦種。
這種改變說來容易,事實上在動力系統上卻存在著相當大的技術問題。無畏級戰鬥艦的速度已經提升到與裝甲巡洋艦相近的21kt,戰巡的速度勢必要增加到25kt等級—當時只有偵察巡洋艦與驅逐艦達到的高速。而戰鬥巡洋艦的火力需求,即使裝甲厚度只能抵擋通商破壞艦6inch以下口徑火砲的攻擊,還是讓其排水量與戰鬥艦相當。因此戰鬥巡洋艦必須以體積較大的動力系統,以獲得大約為戰鬥艦兩倍的出力,付出的代價除了裝甲以外,還有數量比較少的砲塔,以及不下於戰鬥艦的價位。
不過,在Fisher的構想中,戰鬥巡洋艦是源自裝甲巡洋艦,其主要任務還是護航、通商破壞、與海外武力展示,在戰鬥艦隊中的任務只是前導偵察、觀測、以及火力支援,並非戰鬥主力,因此設計的重點,應該擺在護航/反通商破壞任務上。從這個角度來說,與傳統裝甲巡洋艦相當的防禦力,事實上並不是戰鬥巡洋艦設計上的問題,因為她的防禦力,在對抗三等巡洋艦或驅逐艦的攻擊上,已經是綽綽有餘了。即使碰上的是敵方的裝甲巡洋艦,戰鬥巡洋艦優越的火力與機動性,也足以在敵艦火砲有效射程外幹掉敵艦。
至於常被質疑的對付同等艦種時,低防禦力可能造成的問題。通商破壞戰並非海上決戰,巡洋艦基本上就是艦隊的指揮者,數量大概就一艘兩艘,不需要擔心大量大型敵艦欺近攻擊的可能性,自然不需要考慮同類型軍艦編組排戰鬥隊形耗費的時間,會剝奪戰鬥巡洋艦賴以維生的機動性;武力展示欺負弱國時更不用說,這些國家能有甚麼軍艦?增強的火力對岸轟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至於在戰鬥艦隊中,戰鬥巡洋艦應該是先遣偵察部隊,負責遠距離監視敵艦隊即可,戰鬥艦隊對決時再躲在戰鬥艦後,輔助戰鬥艦的作戰,並在戰鬥結果揭曉後追擊逃亡的剩餘敵艦。在這種構想下,偵察部隊的機動性設計自然要比防禦力設計優先。至於日後指揮官因為戰鬥巡洋艦的火力足以匹敵戰鬥艦,便把戰鬥巡洋艦投入戰鬥艦式的會戰中,而忘記了其偵察或誘敵的本務,這就不是Fisher能預料的了。
英國的第一艘戰巡Invinsible推出後,由於各國海軍已經先受到Dreadnought的衝擊,紛紛起而仿造(此處請參考「戰鬥艦的故事」),還能有財力推動巡洋艦生產的國家不多;而且無畏級戰鬥艦已經有先前巡洋艦等級的速度,這使得缺乏遠見的各國海軍首腦降低其對巡洋艦的需求,因此裝甲巡洋艦的生產到此幾乎告終,但卻也沒引起戰巡的生產風潮;加上沒幾年後一次世界大戰便即爆發,好幾個國家都是在戰前才剛讓無畏級戰艦服役,根本沒有發展戰巡的機會。除了英國以外,只有德國與日本曾有戰巡服役,其他如美法等國,計畫中的戰巡都沒能誕生。
不過其他國家的戰巡,與皇家海軍的戰巡便有顯著不同。以有進入實際生產服役階段的另一個戰巡大國德國來說,德國稱為「大巡洋艦」的戰鬥巡洋艦,與德國過去的裝甲巡洋艦差距相當大,反倒像是皇家海軍曾經出現過的二等戰艦:火砲口徑比戰艦小一截,裝甲比戰艦薄一點,速度比戰艦快幾節。與皇家海軍的戰巡比,大巡洋艦的煤炭攜帶能力就比較差,居住性也不好,乾舷高度通常比英國戰巡低了一個甲板,不是很適合遠洋與惡劣天候下的作戰。
由於德國海軍在地理上被皇家海軍所封鎖,德國海軍的艦隻,勢必都要與皇家海軍作戰後,才能衝出重圍,因此德國海軍的軍艦設計,都是考慮能勝過皇家海軍同等級的艦隻而設計,並不像Fisher領導下的皇家海軍,有一套對艦隊各類艦隻運作的獨立構想。因此德國的戰巡,以作戰能力而言,可以說超過皇家海軍的戰巡,但在艦隊中的地位,卻有點奇怪:火砲比戰艦小而不適合擔任艦隊的火力支援,通商破壞戰最需要的遠洋航行能力又比較弱。不過一次大戰時,由於戰鬥艦被當成最後王牌而不常出動,戰巡被各國當成真正的主力艦運用時,德國的設計方針就顯得比較實用。
當德國的第一艘戰巡Von Der Tann於1911年完工下水後,皇家海軍也開始新世代超無畏級戰鬥艦與戰巡的計畫(關於超無畏級戰鬥艦,請參考「戰鬥艦的歷史」)。在知道德國海軍戰巡的設計方針後,英國也開始強化戰巡的防禦力,這就是Lion級戰鬥巡洋艦。Lion級戰巡的防禦力與德國最早的戰巡差距已不甚大,雖然裝甲帶範圍仍較窄,但重點處已可與皇家海軍自己的前無畏戰鬥艦群抗衡,英國人大概是相信,有前無畏級戰鬥艦的防禦力,在多數狀況下,便足以抵抗戰鬥艦的火砲了。更何況Lion級戰巡與Orion級戰鬥艦都屬於超無畏級艦,以壓倒性的13.5inch砲遠距離轟擊敵艦,敵戰鬥艦在這個距離開砲,要擊毀Lion級有些困難。
除此之外,Lion級並將巡洋艦25kt的速度,再向上提升到27~28kt的水準,這個速度超過了偵察巡洋艦,造成輕巡洋艦設計的誕生。因此,從Lion級開始,戰巡設計進入了第二個世代。Lion級的設計後來衍生出日本的金鋼級,以及英國的Tiger級戰巡。
面對英國的第二世代戰巡,德國戰巡設計也仿效英國的理念,將火砲從11inch提升到12inch,裝甲再度加厚,速度則以超越額定輸出20~40%的方式,在測試中增到26kt的水準,即使並非實際運作狀況,但至少宣傳上與英國戰巡得以比擬。此時,德國戰巡的火力終於與同期德國戰鬥艦相當,不過這不表示德國接受了英國對戰巡火力的概念,只是對英國超無畏級戰巡火力增強的反應而已。隨後由於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戰巡的發展到此終止,後來生產的35cm砲與38cm砲戰巡均未服役。
英國的戰巡設計卻未就此終止,但在某個角度上卻也已經結束了。超無畏艦誕生後,接下來就是15inch火砲的高速戰艦Queen Elizabeth高速戰艦的誕生,戰艦與戰巡至此被融為一體。皇家海軍其他人士也對Fisher對戰巡的主張感到疑慮,對於低防禦力高價而不能大量生產護航的戰巡不再支持,因此戰巡的計畫便從皇家海軍的戰艦建造計畫中被剔除,直到一次大戰的爆發。
德國東洋艦隊的軌跡
一次大戰一爆發,德國由於將海軍主力全置於本國以對抗皇家海軍,其海外殖民地艦隊實力相當低落,僅足以保障德國海外殖民地的權益。當時防衛德國在青島與太平洋上殖民地的東洋艦隊,不過2艘裝甲巡洋艦、與4艘3等巡洋艦水準的輕型防護巡洋艦,無力對抗英法日俄等國的艦隊。但接到開戰消息時,德國東洋艦隊正在海外演習,指揮官Graf von Spee當機立斷,先往印度洋方向擊沈幾艘船以混淆視聽,然後橫渡太平洋往南美航行,希望繞道進入南大西洋北返德國。而南大西洋方面並非英國主要海外殖民地的聯絡線,皇家海軍在此區巡曳的艦隊兵力較為薄弱,只有2艘裝甲巡洋艦為主的小艦隊,兵力還必須分散以搜索敵艦蹤跡。縱使皇家海軍隨後送了1 艘前無畏級戰鬥艦戰鬥艦Canopus,但戰鬥艦速度慢而難以搭配巡洋艦行動,效益不高。
1914年11月1日下午4時20分,德國東洋艦隊與皇家海軍在智利的Coronel海岸發生遭遇戰。皇家海軍方面擔心德國艦隊跑掉,因此不等艦隊集中,便急於挑戰東洋艦隊。但當時環境實不利於皇家海軍:皇家海軍是以僅有的2艘裝甲巡洋艦與1艘防護巡洋艦,對抗東洋艦隊的2艘裝甲巡洋艦與3艘防護巡洋艦;時間在日落前夕,位在西方的皇家海軍艦隊不易找尋德國艦隊的位置;海象惡劣,皇家海軍裝甲巡洋艦的火砲位置安裝過低,多數不便使用;在火力方面,皇家海軍僅有的2門9.2inch(234mm)砲,無法對抗德國的16門210mm砲,小口徑火砲則多數受天候影響難以使用。開戰不久,皇家海軍便遭殲滅,這是皇家海軍百餘年來第一次於海戰中失利,對英國上下震撼頗大。
皇家海軍的反應頗快,馬上派遣3艘戰巡,分別趕赴南大西洋與太平洋攔截。而德國東洋艦隊在上次勝利後,成功進入南大西洋。12月8日,正當2艘戰巡Invinsible、Inflexible,與5艘其他各類巡洋艦在福克蘭島上休息補給時,東洋艦隊正逼近福島,準備上岸搶掠補給物資,雙方再度發生遭遇戰。東洋艦隊這次可說是氣數已盡,雖然英國只有2艘戰巡來得及啟動鍋爐追逐東洋艦隊(當時船艦的鍋爐一旦熄火,需要數小時才能重新出發),但2艘戰巡的16門12inch主砲的射程與威力,都遠非數量相同的210mm砲可比;當天天氣晴朗,使得戰巡可以輕鬆發揮其火力與機動性的優勢,經常保持在裝甲巡洋艦的火砲射程之外,進行單方面砲擊。雖然Graf von Spee立即下令裝甲巡洋艦自殺攻擊,其他各艦分散逃命,但速度居劣勢的舊式巡洋艦不只是難以逼近戰巡,連逃脫也很難辦到,5艦最後只有1艘成功逃亡,這還是拜英艦只有2艘,難以多次追擊不同方向逃亡敵艦之賜。
這次海戰正是典型的反通商破壞戰,而戰巡也正是對付其設計時想定的敵人巡洋艦,在交戰雙方數量不大之下,艦艇本身的戰術性能便足以決定會戰的勝負。而沒有作戰陣形的牽絆,戰巡便得以充分發揮其速度與運動性的優勢,以彌補防禦力上的不足。這場海戰的結果,正是戰巡設計理念的最好證明。而戰巡的防禦設計也被證明為適於擔當其巡洋艦作戰的任務:雖然德國裝甲巡洋艦在自殺攻擊中,擊中2艘戰巡共20發砲彈,可是對戰巡沒有多少影響,還是慘遭大口徑火砲的屠宰;但這造成對戰巡防禦能力的過大估計,在日後造成嚴重的損失。
除福克蘭島海戰外,後述以輕巡洋艦為主的Heligoland灣之戰,由最後到達戰場的戰巡掃蕩德國海軍巡洋艦,雖說是以大欺小,但也證明了戰巡在這類作戰上的價值。因此,如美國、法國、俄羅斯等,至此也開始進行戰巡的研究案。
至於英國本身,Fisher視此海戰為其理念的最佳證明,重行推動輕防禦高速度戰巡的生產,甚至是波羅的海登陸戰的超高火力戰巡。因此裝備15inch砲的戰巡Renown級,速度高達30kt,寫下巡洋艦速度的新定義,也是戰巡的最終速度定義,防禦力卻回歸原始戰巡的水準;Courageous級與Furious戰巡,為了在水淺且狹窄的波羅的海運作,水線裝甲更只有輕巡的76mm,速度倒是超過31kt,火力更分別為強大的15inch連裝砲塔2座,及18inch單裝砲塔2座。
不過在隨後的Dogger Bank之戰與Jutland海戰中(關於這兩場海戰的經過,請參閱「戰鬥艦的歷史」),英國戰巡大規模使用,以及雙方的積極求戰,使得戰巡的機動力受到隊形限制,這時英國戰巡防禦力上不足以對抗戰艦的弱點,便呈露在眾人眼前。尤其Jutland海戰中,雖說戰巡發揮誘敵作用,但英國的Beatty與德國的Hipper兩人著重於自己的艦隊對戰,某些角度是拖延了本隊的交戰時機,最後海戰沒有結果。不過Jutland海戰中有一個值得注意之點,那就是艦載機在偵察上的運用,這個運用顯示巡洋艦作為艦隊偵察前哨的任務告一段落,此後的艦隊耳目,就從巡洋艦改為飛機。
而基於Jutland海戰的教訓所登場的,就是第三代、也是最後一代戰巡,Hood號。從技術層面來看,Hood號事實上是一艘戰鬥艦,只不過動力系統特別大,因此速度達到戰艦史無前例的32kt。而從運用層面來說,這艘戰巡也是基於Dogger Bank之戰與Jutland海戰,只有戰巡與高速戰艦能趕到現場作戰的實況,因此特意強化其速度,將原本的高速戰艦研發案,修改成戰巡研發案而已。從裝甲巡洋艦以來的一等巡洋艦發展軌跡,至此可以說走到了終點。
而除了英德以外,一次大戰僅有的戰巡運用國,就是土耳其。德國地中海艦隊被逼入土耳其後,為了將當時與英國關係惡劣的土耳其引入同盟國陣容,以及避免軍艦在中立國港口不得停留48小時以上的規定,德國便將逃入的Goeben號送給土耳其,改名為Yavuz Sultan Selim。但因為土耳其海軍無力操作該艦,因此德國船員繼續留任,結果德國船員便利用此艦在黑海進行通商破壞戰,迫使土耳其加入同盟國陣容。而在整個一次大戰中,Goeben號為了保持其活動力,一直都以巡洋艦的方式在黑海區作戰,嚴重干擾協約國與俄羅斯的海運,但又從不進行海戰,碰上戰鬥艦便逃避。某些角度來說,本艦是史上最強大也最成功的通商破壞艦。
輕巡洋艦
現在讓我們回到一次大戰爆發前,另一條巡洋艦發展的路線來看。當裝甲巡洋艦出現後,防護巡洋艦的防禦力不足,使得這個艦種轉向輕量化與高機動力方向發展,填補桅桿巡洋艦的三等巡洋艦發展領域。除了可以當成通商破壞艦使用以外,在艦隊中,這種船現在成為艦隊外圍的先導偵察角色,速度上足以逃脫敵人戰鬥艦與巡洋艦的攻擊,火力則足以擊敗速度相當的驅逐艦,並有優良的惡劣天候航行能力,可以充分勝任艦隊耳目的工作,因此被稱為「偵察巡洋艦」。而義大利的類似船艦則負責在敵國港口附近舖設水雷,因此又有一個分級為「水雷巡洋艦」。
但在戰巡出現後,25kt左右的偵察巡洋艦不再具有速度優勢,此時僅具防護巡洋艦等級的防禦力,與缺乏通商破壞戰/反通商破壞戰的能力,就成為眾人對偵察巡洋艦詬病的焦點。同時,隨著魚雷性能的快速提升,驅逐艦(Destroyer)的威力也逐漸增高,船型逐漸增大,開始有外海作業的能力,加上她們近30kt的優越速度,以打帶跑戰術獨立編組攻擊時,對戰鬥艦隊也構成重大的威脅。可是,這時的驅逐艦作業上卻欠缺編組攻擊必要的協調與指揮機構,有優良指揮通信機構的船艦速度追不上她們,相當難以獨立編組作戰。從此中便產生了高速大型船艦的需求。
在Fisher的構想中,驅逐艦隊的指揮作戰,便是發展一種大型驅逐艦,來帶領其他驅逐艦。這種大型驅逐艦被稱為領導驅逐艦(Destroyer Leader),排水量上則到達過去三等巡洋艦的等級—這是驅逐艦升級為遠洋作戰艦的開始。而原本被鐵甲艦擠到這個位置的巡防艦這個艦種分級,在這個時代中隨著木殼帆裝船的衰微而死亡。不過領導驅逐艦由於隨後輕巡洋艦的大規模發展,因此其發展隨後暫時停止,直到輕巡洋艦的等級上升為止。
而偵察巡洋艦則朝向裝甲巡洋艦的水線裝甲設計演進,以增強其對中小口徑火砲的承受能力—這是為了因應無畏級戰艦、與其他各型軍艦反小型船艦的輔助砲,而制訂的一個大略的標準。這種具有輕度水線裝甲的巡洋艦,加上6inch等級的火炮後,現在開始被稱為輕巡洋艦(Light Cruiser),排水量上大約是佔據二等巡洋艦中較低的位置。
事實上,以當時的技術而言,輕巡洋艦多門4~6inch砲的火力可以壓倒驅逐艦,防禦力也似乎是正好針對驅逐艦的火砲而設計,比起領導驅逐艦來說,輕巡洋艦更適合做為驅逐艦隊的指揮,以殲滅敵人驅逐艦/魚雷艇隊,以及帶領驅逐艦突襲敵人的戰鬥艦隊。只是輕巡洋艦的速度還是不夠快,不足以帶領驅逐艦,很容易被戰巡追上並殲滅,只有火力可以用在通商破壞戰/反通商破壞戰上,用途還是不足。
結果,就是新的輕巡洋艦誕生的開始。首先是義大利的偵察巡洋艦Quarto,本級艦的裝甲設計還是防護巡洋艦的方式,但高達28kt的速度,卻預視了未來輕巡洋艦的發展標準。而其左右並列式的主炮設計,與德國輕巡洋艦的設計相同,重視同時攻擊從四周蜂擁而上的敵驅逐艦/魚雷艇群,因此主炮數量多但口徑不大,Quarto級不過是6門單裝120mm炮而已。
接著的是德國海軍的Karlsruhe級輕巡,速度也有27kt,測試時以超過規定輸出的方式,甚至曾達到29.3kt的水準。12門105mm單裝主炮成對裝配在艦首到艦尾間,在對付驅逐艦時可說擁有相當可怕的火力,但對付更大一點的軍艦時,問題就很多了。
輕巡洋艦發展上最重要的突破還是在皇家海軍。由於德國海軍的擴建,皇家海軍也進行了海軍的擴張。面對德國大量輕型巡洋艦的建造,皇家海軍從1909年開始重新建造大量輕型巡洋艦以抗衡,並在建造中逐步修改其規範。從Chatham級開始,艦身各部裝甲完全成為船艦結構的一部份,省掉通常厚度約20~25mm的艦體結構板,使得減輕船重與增強防禦力得以兼顧。而在1911年設立的巡洋艦委員會建議下,近代巡洋艦的始祖終於誕生,這就是1914年8月一次大戰剛開戰時完工的Arethusa級輕巡洋艦。
與德國排水量達到六千噸級的輕巡相較,Arethusa不過3750噸,不統一的6inch砲與4inch砲也構成射控上的困難。但本艦在計畫初期便希望將速度一舉提升到30kt,艦身裝甲成為艦體構造一部份而得以減輕船重,航海性也算不錯。即使設計途中噸位從3000ton加大到3750ton,導致船速從希望的30kt降至28kt,但依然足以帶領驅逐艦隊作戰,火力、防護力與續行力針對德國輕巡的規格而設計,也足以執行通商破壞戰或基礎的反通商破壞戰。在戰鬥艦隊中,本艦適合作為哨戒艦與護航驅逐艦隊的作戰指揮;在護航船團,則是最適當的主要戰力;進行通商破壞戰時,本艦也有充足的能力。加上船小且輕,足以大量生產,因此成為海軍的中堅,也替巡洋艦下了一個定義:海軍中的萬能軍艦,海權的真正實踐者。因此,本艦成為後來巡洋艦的典範,被尊為近代巡洋艦之始祖。
而就在Arethusa剛服役不久,她便面臨了她的第一次實戰,也是對輕巡發展有一定影響力的一場小規模海上衝突:Heligoland海戰。
Heligoland灣海戰
一次大戰爆發不到一個月,皇家海軍便執行一次膽大的對德國海域入侵行動,以2艘輕巡洋艦與若干驅逐艦,侵入德國基爾運河西方海面,海軍單位主要活動區,Heligoland海域,希望藉偷襲與引蛇出洞的方式,重創德國海軍,創造更大規模艦隊投入的契機。由於天候保佑,這次皇家海軍的入侵相當混亂卻也相當成功,不過德國海軍的反應也很快,馬上送了6艘輕巡追擊。在連續的作戰中,服役不久的旗艦Arethusa雖然仗著較德方優秀的火力、防禦力與速度連續逃過厄運,但最後還是依賴皇家海軍已經準備好的後援—3艘戰巡,以其壓倒性的各項性能,輕易的殲滅了德國海軍追擊的輕巡,皇家海軍光榮凱旋。
這場海戰很大的鼓舞了英國的士氣,但卻也凸顯皇家海軍指揮上的問題:各艦隊協調性不佳,若非運氣好,皇家海軍將可能損失慘重。而德國海軍輕巡雖然噸位較大,火力卻只有105mm主炮,不如皇家海軍輕巡的6inch炮,只能擊傷卻難以重創Arethusa,反倒被Arethusa強大的6inch砲穿透裝甲,也使得皇家海軍得以逃過厄運,因此戰後德國海軍將輕巡上的火炮大幅換裝成150mm炮,使得德國的輕巡從單純的驅逐艦屠宰者,升級為巡洋艦等級的軍艦。
而因逼近敵人海域太容易碰到魚雷艇與驅逐艦攻擊,對戰鬥艦等大型軍艦太過危險,Heligoland海戰讓皇家海軍放棄了近岸封鎖戰術,改採遠洋封鎖,而偷襲也改由飛機執行,成為未來航艦應用的先聲;相較之下,德國海軍注意到偷襲可能產生的驚嚇效果,加上為了報一箭之仇,開始派戰巡偷襲,岸轟英國近岸城鎮,最後引發「戰鬥艦的故事」中提到的Dogger Bank海戰,由戰巡之間進行Heligoland海戰,然後輪到德國海軍與Heligoland海戰後的皇家海軍一樣,不敢再進行水面艦偷襲。
這場海戰過後,英國由於反潛護航作業上的需要,德國由於戰爭期間輕型船艦在各戰場的損失慘重,都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小型軍艦建造,其中也包括了輕巡洋艦,尤以英國最為積極。1915~1916年間,美日荷西等國在觀察歐洲戰局、重新審視海軍艦艇的需求後,紛紛跟進生產這一類軍艦,輕巡洋艦很快的成為海軍一個新的主要艦種。
一般而言,各國的輕巡洋艦設計均源自英國,使用石油作為主要燃料;但自力發展的德國,因為缺乏與外國的戰術技術交流與石油來源,還是使用煤炭做為燃料,因此排水量通常比火力/防禦力相近的他國輕巡大上一截,對輕巡設計影響不大。值得一提的是,此時日本生產的一系列輕巡,設計排水量都是5500ton,規格的整齊畫一算是各國之最,顯示日本當時已經有很明確的海軍建軍思想。
從一次大戰的爆發到華盛頓公約期間,輕巡洋艦的噸位從初期英國的近4000ton,逐步升高到Cavendish/Hawkins級的近萬噸;速度也從27kt提高到35kt;主砲雖然多數尚為140~155mm砲,但口徑逐步統一,砲塔設計也從單管開放式砲塔變成多管閉鎖式裝甲砲塔,以提升防禦力,魚雷與水雷也日漸重要。除了德國以外,艦首與艦尾的並列主砲設計都被連裝砲塔取代,犧牲多目標攻擊能力而提升可使用空間。這之中又分成英日兩國重視大量生產、排水量約4000~5500ton間的巡洋艦(日本後來分類為二等巡洋艦);以及排水量較大、防護較齊全、火力通常也較大的7000~10000ton級巡洋艦(日本分類為一等巡洋艦)。
而由於飛機在一次大戰海戰的偵察運用上頗有實績,對地面水面目標打擊能力也讓人期待,這個時代末期美國的Omaha級巡洋艦,裝上2具飛機彈射器,延續巡洋艦的艦隊耳目作用。
而英國的Cavendish/Hawkins級,與日本的古鷹級,則是這些輕巡洋艦中,一個較特異的存在。為了在性能上壓倒通商破壞艦,與擔任通商破壞任務的(德國)輕巡,Cavendish級將火砲加大到7.5inch(19cm);防禦設計引用戰鬥艦上的傾斜水線裝甲,以及Bulge;航程也延伸到10000nm,噸位因此增加到接近10000ton。Cavendish因為改造為航艦,故本級也稱為Hawkins級。由於排水量與火力的增加,這些足以擊潰敵方輕巡洋艦的巡洋艦,成為所謂的「重巡洋艦」—此時並非正式稱謂。Hawkins級的規格,在華盛頓公約時成為公約對巡洋艦排水量定位的基準,對後世造艦史產生重大的影響。
而日本的古鷹級,則是為了凌駕美國的Omaha,加上見到英國Hawkins級的設計而仿效,以減縮副武裝為代價安裝20cm主砲,並將排水量降至7100ton。雖然設計上較弱的副武裝,較不利於對付小型船艦,但在巡洋艦對戰中卻頗為有利。
法國在一次大戰爆發前便開始進行輕巡的生產計畫,但因大戰的爆發而告停,直到戰後華盛頓公約前一刻計畫才復活。Buguay Trouin級設計重視速度與火力,但裝甲厚度僅20mm,考慮到這時代巡洋艦的裝甲與結構整合,在沒有底層結構板的狀況下,事實上已經稱不上是裝甲,只不過是船殼的正常厚度。這種設計基本上是地中海區巡洋艦的特徵,同時也預示了日後歐洲系巡洋艦的一些特色。
在這個時代中的巡洋艦大國,基本上是英、德、日三國,戰巡與輕巡一應俱全之外,建造數量也遠遠凌駕於其他國家。其中尤以帶領風潮的英國最為重要,後來條約時期巡洋艦的建設要則與基本規範,都是英國一手建立;高達53艘的輕巡生產量,比德國的14艘與日本的23艘合計還多,也是唯一的戰巡發展國。而一次大戰爆發時,皇家海軍總共138艘的各式新舊巡洋艦(不包含戰巡),保障了大英帝國在全球海域的控制力,讓德國海軍只有潛艦可以安然活動。
dasha Posted - 10/21/2017 : 11:35:42
巡洋艦的歷史—1870~2017
前言:從巡防艦、護衛艦到巡洋艦
說到巡洋艦(Cruiser),我們必須先提到19世紀初期的海軍艦艇分類。當時海軍艦艇依火砲數量多寡,主要分為6大等級,前二級是所謂的戰線艦(Line of Battle Ship),擔任的是海上決戰的主角,又分成第一級的3層甲板,以及第二級的2層甲板,每層甲板均裝備有大量火砲。第三級則稱為巡防艦(Frigate),則是遠洋商船護航與派遣用。第四級護衛艦(Covertte)則更小一點,作業範圍較接近本土。第五級巡邏艦(Sloope),已經接近近海作戰用艦的範疇。而最後一級砲艦(Gun Vessel),則屬近岸防禦艦,任務性質上可說是今日飛彈快艇的前身。
隨著工業革命的展開,1803年富爾敦在美國首次試航蒸汽動力船隻,船艦動力系統進入了人力與風力之後的第三波革命:機械力。1822年法國推出軍艦用榴彈,火砲對船隻的殺傷力大增,造成軍艦的火力革命。到1858年法國將拿破崙級巡防艦的第12艘進行改造,製造近代史上首艘鐵製軍艦Glorie號,使得軍艦的防護力也發生革命。此後,海軍的軍艦分級,便因此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由於鐵的重量較高,水線上甲板層數較多的戰線艦若加裝鐵甲的話,下面幾層火砲甲板會因重量而沒入水中,重心也會不穩而容易翻船。因此早期的鐵甲艦,除了義大利的1艘例外,原則上是由第3到第6級的巡防艦、護衛艦、巡邏艦與砲艦體系中衍生出來。其中砲艦多數可劃歸近岸防禦艦艇(Monitor等)的體系中,而巡防艦、護衛艦與巡邏艦,則通常被稱為Cruising Ship,後來巡防艦多數成為戰鬥艦的前身,護衛艦與巡邏艦則衍生成Cruiser,也就是巡洋艦。
此處的Cruising,源自拿破崙戰爭時代英文的一個俗稱,當時英國人沿用荷蘭人的習慣,把單艦航行與作戰稱為cruizing,執行這種型態任務的船就稱為Cruizer,後來從cruizing衍生成cruising,Cruizer也就變成了Cruiser,這就是巡洋艦的語源。由此可知,巡洋艦的特色,便是具備單艦遠洋獨力作戰能力的軍艦。
巡洋艦正式成為一個艦級的命名,則是在1870年代。1871年皇家海軍針對蒸汽動力與裝甲艦時代的來臨進行研究,結論是:新型軍艦所需要的大火力、厚裝甲、高速/高航海性能、淺吃水這四個條件,不可能同時達到。因此,重視大火力與厚裝甲的,就成為後來戰鬥艦的前身;強調近海作戰需要淺吃水與大火力/厚裝甲的,就衍生成各型近岸砲艦,包括美國舊海軍的近岸/內河戰鬥艦、或中國海軍的蚊砲船之類花樣;而強調航行性能與適度火力/防禦力,以備海外警備用,可以單艦執行各類作戰任務的艦種,便是巡洋艦。
2017年,祕魯的Almirante Grau、原本荷蘭的De Ruyter輕巡洋艦退役,則是火炮巡洋艦從海軍史消失的時間,雖然飛彈巡洋艦仍存,可是在CG(X)計畫被取消後,舊有巡洋艦任務全由驅逐艦取代的時間,屈指可數,或許2040年代以後,從巡洋艦族系中衍生出的船隻,將會只剩下航空母艦-美國航艦CV字首的C,源自巡洋艦。
與「戰鬥艦的歷史」一文中的主角戰鬥艦不同,巡洋艦的主要任務型態為執行各種雜務。海戰時,她擔任戰鬥艦隊的斥候,並在必要時進入戰鬥艦隊作為護衛與支援火力﹔遠洋出征時,她成為主要的岸轟艦,並攜帶陸戰隊進行登陸作戰﹔進行通商破壞戰時,她巡弋於全球各處,以優越的速度與續航力狩獵敵國船隻,並逃脫敵人的圍剿;對敵進行封鎖時,她便是遍佈洋面各處的巡邏者,四處搜尋可能的敵艦行蹤,避免敵艦混過封鎖線﹔平時則為遠洋巡曳的警察,替商船護航及緝捕海盜,以低廉的購置及運作經費補足戰艦數量的不足﹔局勢緊張時,她則擔任海外國力展示的主要道具。與通常僅用在海上決戰的戰鬥艦老太爺相比,巡洋艦的身影則出現在海軍的任何型態任務中,以極其靈活的運用彈性,執行各式各樣的任務。若說戰鬥艦決定制海權,則巡洋艦就是實際執行制海權的工具。就殖民帝國來說,巡洋艦更是他們建立帝國的最主要基礎,由於巡洋艦的活躍,殖民帝國才能在全球各地的殖民地維持其權威,以及進行實際的武力展示。巡洋艦歷史的榮枯,也象徵了殖民帝國歷史的興衰。
若說促進戰鬥艦發展的理論,是馬漢的「海權論」,那說明巡洋艦應用的理論,就是柯白的「海上戰略原則」,當然這其實是與書中分析的重點不同:「海權論」分析的是以英吉利海峽及北海南端為主半個世紀的英荷海戰時代,柯白分析的則是光榮革命後到法國大革命之間一百多年的英法半球爭霸,狹窄的英吉利海峽到北海,與寬廣的北美到印度洋,海域面積差距太大,分析結果自然不同,這使得戰鬥艦設計相對單純,巡洋艦任務多樣複雜。
也由於任務型態的多樣化,因此巡洋艦的形態也相當的多樣化,其間僅有的共通性有三:1.速度上能追趕同時代中多數的商船,以便成功執行海上封鎖或通商破壞的任務。2.具有相當大的泛用性,必要時可執行各種作戰訓練及陸海空作戰的支援任務。3.防禦設計不是(也不能)靠裝甲抵擋敵火,而是配合內部的損害管制,也就是不能避免受損,但也不至於馬上沉沒,嚴格說來巡洋艦追求的是「生存力」而非「防禦力」。這種對航行性能與多任務能力、而非單純戰鬥性能的需求,是巡洋艦(或其他非戰鬥艦的次級軍艦)的最大特色。
一般來說,巡洋艦族譜中的各艘艦隻,大概可以分成三大類:第一類是最基礎的巡洋艦,僅具追趕與擊沉商船、以及遠洋全天候航行作業能力,便以低廉價格大量生產;第二類則是以高戰鬥性能為主,在全天候遠洋作業能力與足以追趕商船的前提下,盡量加強火力與防禦力,以足以擊潰敵人巡洋艦(=通商破壞艦)、甚至必要時可以與戰鬥艦「對抗」為前提所建造的軍艦,價位與戰鬥艦相當,可視為以航行能力代替戰鬥力的另類戰鬥艦;第三類則介於前二者間,火力及防禦力足以擊潰第一類艦,體形價格則低於第二類艦以便大量生產。
一般第一類艦艇排水量約在1500~4000噸間,十九世紀時通常稱為三等巡洋艦;第三類則在3000~7000噸上下,多數屬於二等巡洋艦;第二類則通常在萬噸左右,歷史上大部分時間屬於一等巡洋艦。綜觀最近這兩個世紀的海軍軍艦發展史,這三種等級的分類,不管名稱的變化,可說一直都存在於各主要海權國家的軍艦發展清單中,比方現在的美國海軍,巡防艦就佔據了三等巡洋艦的位置,驅逐艦則在二等巡洋艦較高排水量的一端,神盾艦則全數歸入一等巡洋艦的範疇。會有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於船隻設計中對續航力、惡劣天候作業能力、各種裝備搭載能力的要求、以及預算,使得這幾個噸位區間自然而然的造成戰力上的分級,對於主力艦(戰鬥艦與航空母艦)以外遠洋戰鬥艦隻的發展史來說,這種分級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1870年代的早期巡洋艦
世界上最早可以稱作巡洋艦的船,是法國1861年起造、1868年服役的Decres號。這時法國對這類船隻的看法,只是海外殖民地防衛用艦與通商破壞艦,並不考慮加入戰鬥艦隊作戰,唯一的特殊需求便是12節以上的航速,與一定程度的航海能力—這成為最早一批巡洋艦的定義標準。由於只是次等艦隻,因此這一系列船艦都是木船,並具有帆裝。而最適合這類艦隻的任務,基本上就是通商破壞戰,以及武力展示。
下一個進步,是1866年皇家海軍起造、也在1868年服役的無裝甲鋼製巡防艦Inconstant號。利用鋼製結構與長寬比6.7的船身,以及高達7360馬力的引擎,本艦試航時達到16.2節的高速,並具有優良的航海能力。做為船隻動力源的煤炭,則被安排在船身兩側重要部位充當裝甲,有效提升這類鋼骨木皮船的防禦力。除此之外,為了避免海外駐防船隻,在缺少船塢設備處難以維修,本艦在船身下方包覆木片與銅片,以避免海洋寄生生物直接破壞船殼。與通商破壞用艦Decres號相比,Inconstant是足以搭配戰鬥艦作戰的軍艦,後者的排水量約為前者的3.5倍,從此可以看出英法兩國財力與想法上的不同。
而從Inconstant的路線繼續發展,便是皇家海軍第一艘巡洋艦:Shannon。1873年動工、1877年服役的本艦為了提升海戰能力,在船舷加裝厚度最大229+330mm的三明治裝甲(229mm鐵+330mm木材+船身結構,為現代戰車複合裝甲設計概念的來源),船身其他重要部位也裝上鋼板。船速雖因此而降低到12.25節,但戰鬥能力卻獲得大幅提昇。但與當時的裝甲艦相比,本艦的火力與防禦力都不足;速度又不太容易驅逐通商破壞艦,追擊商船都有點勉強,結果最適合用途與Decres倒是剛好相同:武力展示。當然,對於中國、日本等國而言,Shannon的武力展示與Decres意義上的差距就不小了,後者只是純粹顯示法國的決心,前者可是足以展現英國武力,典型的「船堅炮利」。
從此後的巡洋艦發展路線大致就分成兩類:一類是走Decres路線的桅桿巡洋艦(Masted Cruiser);另一類則是延續Shannon路線的被甲巡洋艦(Belted Cruiser)。這時的巡洋艦外型,基本上都很像蒸汽帆船,且船身結構多數還保留木料的使用。而基於1866年利薩海戰的「撞船勝」教訓,這個時代開始的巡洋艦,逐漸有安裝衝角,以備必要時以衝撞的方式決勝。
桅桿巡洋艦是一個通稱,用來形容那些傳統帆裝蒸汽護衛艦(Corvette與Sloope)的繼承者,許多是沒有裝甲的木船,且相當仰賴帆裝,噸位僅早期數艦超過3000噸。對於充當雜役的船隻,無裝甲與帆裝倒也並無不當之處,畢竟早期的船艦動力裝置出力不足,而風向與潮流狀況良好時,帆船速度可以超過20kt—蒸汽動力軍艦要到19世紀最後十年才能勉強到達這個水準,而且代價不菲。這類巡洋艦的最後一批出現在20世紀初期,但這時的她們,早已成為排水量僅千噸上下的小型巡邏艦,於一次大戰後快速消失。
被甲巡洋艦則是一個俗稱,通常正式分類稱裝甲巡洋艦(Armoured Cruiser),但為避免與後來的裝甲巡洋艦混淆,故用被甲巡洋艦稱呼。因為加上裝甲後船身增胖增重,與早期戰鬥艦類似,航海性能只能說是可以接受,船速也不到15節,還需要仰賴帆裝;厚重的舷側裝甲帶,也常常因為設計時計算錯誤而沒入水中,缺乏實用性,更不用說裝甲帶僅限於艦身部分範圍;部分船艦火砲口徑雖然達到10吋,相當接近戰艦的等級,但安裝方式也不如已經開始使用砲塔的戰艦或沿岸砲艦理想。
即使如此,這類船艦在歐洲強權海外駐軍上,依然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戰鬥艦的歷史」中,提及俄羅斯於東亞部署、對英國在遠東海軍構成威脅的大型巡洋艦,基本上就是被甲巡洋艦。事實上,就某些角度來說,被甲巡洋艦是極早期戰鬥艦—當時還叫做巡防艦或鐵甲艦(Ironclad)—的縮小版支系,就是輕小、薄皮、低火力的縮水戰鬥艦,相當類似後來皇家海軍用在海外殖民地的二等戰艦(請參閱「戰鬥艦的歷史」);對二流海軍國如奧匈帝國、土耳其而言,一流海軍強國的被甲巡洋艦,規格與他們的主力艦相同。直到裝甲巡洋艦的時代來臨為止,被甲巡洋艦一直都列於各國第一等巡洋艦的地位。
1881~1907防禦巡洋艦與裝甲巡洋艦
防禦巡洋艦
因為被甲巡洋艦的裝甲與火砲安裝方式不好,速度也低,價格又不便宜,除了欺負中國與土耳其等沒落國家外一無是處,因此各船廠在1870年代後半便開始進行新概念的研究。第一個點子便是摒棄傳統的木質船,建造全鋼製艦身。雖然當時各造船廠基本上都缺乏建造全鋼質船身的經驗,而且海外巡邏艦很難回母港維修,外地通常沒有歐洲等級設備的船塢,木船會比鋼船好處理。但全鋼船身在數值上雖然算是無裝甲,結構部分的鋼板厚度至少有1inch(25.4mm),這就可以防禦當時大量存在於軍艦上、用來阻止敵人登艦肉搏的中小機砲,這是木材難以抵擋的。這種以結構材料充當防禦裝甲的設計,也成為後來巡洋艦裝甲設計的標準方式。最早採用這種設計的軍艦,便是皇家海軍1875年動工的二等巡洋艦Iris。
不過不管是鋼製艦身還是煤炭庫防禦,都只能阻擋砲彈穿透艦身;一旦砲彈穿入在內部爆發時,就無藥可救—對於巡洋艦而言,這是很容易發生的事。為了避免砲彈射入後造成重大傷害,甚至一發水線附近的穿入彈造成動力系統全毀、船體進水無法控制的狀況,就有人想到了一個方法:將船身水線深度處的甲板強化成裝甲,並呈新月型上凸,如此便可保護動力系統不受彈片損害;而側舷穿透的砲彈碰上裝甲時,是以很陡的角度撞上裝甲,一如T-34以後戰車正面的斜面,可以有效增強裝甲的有效厚度,進水也能被裝甲區限制在一個小範圍,不致造成沈沒。這個防禦設計不再無謂的要求軍艦不被擊穿,而引進了損害控制的概念,讓受損不至於影響航行與作戰能力,在船艦設計中創造了「生存性」的觀念;日後包括戰鬥艦在內的所有軍艦,都引用了這個概念衍生出來的各種設計,居功不可謂不偉。除此之外,這種設計還可以把重心壓低,解決當時大多數軍艦重心過高,導致惡劣天候航海能力不佳的缺點。
首先採用相關概念的軍艦是1880年皇家海軍計畫的Leander級,但她只在引擎室上方安裝一片薄甲板,被稱為「部分防護巡洋艦」(Partial Protected Cruiser),僅具保護動力部位不被擊毀的能力。而第一個完全採取這種設計的船隻,就是1881年南美洲的智利向英國阿姆斯壯公司訂製的1艘巡洋艦Esmeralda號,最早的一艘防禦巡洋艦(Protected Cruiser)。
Esmeralda是當時軍艦外銷的一種範例:基本上軍方比廠商方面的心態要保守,通常不太敢採用一些革新的概念,因此有些廠商就會拿外國作為實驗品,在外銷武器上試用一些新觀念,等到有良好成績再回銷本國,而Esmeralda便是其中最成功的實驗之一。除了上述成功的防禦概念設計以外,本艦尚且採用雙桅桿、廢除帆裝、主砲安裝在艦身中線前後砲塔、以及採用衝角等嶄新設計,使得僅2950噸的本艦在火力與防禦力上均足以匹敵噸位接近兩倍的被甲巡洋艦,不需依賴帆裝速度可高達18.3節—此後巡洋艦的速度定義被刷新到15節以上—與使用的更加便利。Esmeralda的唯一缺憾是航海性能,由於帶有實驗艦的色彩,有些部分的設計並不周全,智利賣給日本後,日本方面對本艦的惡劣天候運用能力頗有微詞,但這已經是本艦誕生後十年的事情了,以Esmeralda下水時的標準,本艦的惡劣天候航海能力並不算差。
由於本艦各方面表現良好,法國很快的建造了一艘防護巡洋艦Sfax,並引起其他各國紛紛訂造之風。而Esmeralda與Sfax的設計特色,剛好代表防護巡洋艦的兩個派別:Sfax三桅有帆裝(後來撤除),火砲口徑較小而無主砲塔,採用仔細設計的水下防水隔間,是與Esmeralda的最大不同。帆裝是保守性設計;火砲口徑小則是當時法國海權學派「青年學派」的主張,認為法國不可能在與德國陸軍敵對的同時,在主力艦數量上與英國抗衡,因此主張建造大量魚雷艇對付皇家海軍的主力艦,而大型艦則用在通商破壞戰以破壞英國的經濟基礎,對付商船不需要大口徑火砲;較多桅桿與帆裝妨礙砲塔的安裝,但不需要燃料的帆減少對裝煤量的需求;而仔細設計的防水隔間,便是為了防止敵人使用魚雷。
不過,以Esmeralda為代表的英國式設計,除了可當作通商破壞艦外,還可以用在反制通商破壞艦上,用途較為廣泛,是防護巡洋艦設計上的主流;Sfax的設計概念雖然不錯,但僅在對抗皇家海軍時可以成立,對付其他弱國海軍時,低落的火力反而顯得問題重重—而欺負弱國卻是此時至一次大戰止,法國海軍的主要任務。武器設計符合邏輯卻不符實際需求的結果,就是缺乏效用。
雖然皇家海軍當局政策較為保守,同時進行被甲巡洋艦與防護巡洋艦的建造,但使用結果證明,被甲巡洋艦的航海性能與速度表現不佳,唯一利器裝甲帶上下高度僅約1層甲板高,太窄,當海外行動需要替陸戰隊滿載登陸物資(當時巡洋艦常常兼任兩棲戰艦)時,裝甲完全沒入水中而無防禦。因此到1880年代後半,防護巡洋艦可以說取代了被甲巡洋艦的主力地位,成為巡洋艦設計的主流。
防護巡洋艦發展上的頂峰,就是皇家海軍1893年計畫的Powerful級防護巡洋艦。本艦是為對抗俄羅斯於1892年下水、排水量達11000噸的被甲巡洋艦Rurik級而生產的11000噸級一等防護巡洋艦。1897年下水服役時,本艦是世界上長度最長的軍艦。雖然沒有水線裝甲,但高達22kt的速度、2門9.2inch砲與12門6inch砲的旺盛火力、與優良的航海性能,都已經是1890年代巡洋艦的標準。
即使1890年代裝甲巡洋艦出現並取代防護巡洋艦的地位後,由於較便宜與排水量較低,防護巡洋艦依然佔據了二/三等巡洋艦的位置,並就此衍生出偵察/水雷巡洋艦等高速輕型巡洋艦,負責各種雜務,直到1904年美國海軍開始建造具水線裝甲設計的輕巡洋艦,水線無裝甲的防護巡洋艦才慢慢退出海軍的歷史舞台,改裝成其他用途。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則是一艘1892年安置龍骨、1896年服役的魚雷艇巡洋艦,Foudre,這艘船因為興建期橫跨甲午戰爭期間,剛出現就落伍,攜帶8艘魚雷艇的能力不實用,1907年被改裝成修護船,1910年又改裝成水雷巡洋艦,1911年改裝成水上機母艦,並在1913年裝上起飛甲板,從此到1921年退役並於次年拆售為止,她成為早期航空母艦發展史的一環。
除了設計概念上的進步以外,防護巡洋艦在世界史上還有其更重要的地位:防護巡洋艦宣告軍艦不需再倚賴風力推進,海軍作戰從近岸邁向遠洋,「藍水海軍」從這時開始誕生。而為了維持這些軍艦遠洋作戰需要的加煤站,以及維持加煤站本身的正常運作與安全性,引起了1880年代後半新一波帝國主義擴張勢力範圍的風潮,全世界急速被西歐幾個國家在十年內瓜分完畢;而防護巡洋艦則成為推動海外殖民時,帝國主義者最有力的人力與火力運載工具。因此,防護巡洋艦建立了帝國,凡在這一波趕上風潮者,如英法美日,日後都成為世界強權,尤其是1883年才創建「新海軍」的美國,與日本特別重要,只有敗給日本的中國例外;而沒有趕上防護巡洋艦興建風潮者,如西荷土,很快的就從世界強權的舞台上消失,淪為二等國家。因為軍事技術與概念上的進步,造成國際權力平衡的重新分配,是防護巡洋艦最重要的歷史意義;在近代軍艦發展史上,也只有後來無畏艦(請見「戰鬥艦的故事」)的誕生對世界的衝擊差可比擬。
而在防護巡洋艦發展的末期,由於後述裝甲巡洋艦的發展,使得火力與防禦力都較低的防護巡洋艦,發展方向傾向於高速化,將速度提高到25kt,接近同期的驅逐艦。這類巡洋艦因其主要任務型態為艦隊前導偵察,又被稱為偵察巡洋艦,將在後面輕巡洋艦部分詳加敘述。
中法戰爭
這場戰爭的海戰部分規模雖小,但卻很可以做為防護巡洋艦時代歐洲列強殖民戰爭方式的代表:武力展示、火力投射、加上外交折衝,並非純倚船堅砲利-防護巡洋艦是否「砲利」已難斷言,「船堅」是絕對不堅的,否則早改叫「戰鬥艦」了。
法國早在18世紀末便已介入越南內政,但當時因為法國大革命並與英國敵對,海外殖民活動不敢鬧太大,以免被英國圍剿,因此法國只在越南要求少許權力,但其中的傳教權與設校權卻影響深遠,利用長時間深入法國民間的機會,法國人替越南創造了文字,讓越南人擺脫漢字,又要讀法國的越南文而非中文的人才能到法國海外機構做事,而法國單位薪水又高,對當地人吸引力很大,這使得法國人以幾十年時間逐漸掌握越南實際行政,只等良好藉口就吞併越南。
當地三次法越戰爭爆發,整個被架空的越南政府根本不是對手,中國為越南保護國而不得不出面,但政策上希望以外交而非軍事手段解決,嚴令地方不許發生敵對行為,逐使法國艦隊進入福州港內,與閩洋艦隊對峙,並任其自由活動。法國艦隊受限於港口吃水,只有二等以下的防護巡洋艦進入港中,但因早已獲得當局授權,在開戰期限前偵察港中各艦與砲台並擬定戰術,開戰前幾天在泊地的軍艦早已瞄準所有目標,時間一到閩洋艦隊所有軍艦在第一時間內便無一倖免,隨後法艦從容岸轟岸防砲台與港灣設施後,大大方方離開,閩洋艦隊與相關設施全滅。雖然法國後來在廣西境內陸戰失利,但這場海戰勝利的效應,與法國利用海戰勝利局勢進行的談判,越南還是從中國的藩屬變成法國的殖民地。
理論上,防護巡洋艦、特別是二等與三等的防護巡洋艦防禦力相當弱,火力頂多與岸防砲同等級,即使用在航道巡弋及海運封鎖上沒有問題,進攻港口與岸防要塞是很危險的舉動。但是當時的火炮射控純賴炮手訓練,除非是歐洲大國彼此對決,其他國家縱使購買西方火炮,訓練上往往也不及歐洲國家,固定的岸防要塞又比運動的船隻易於瞄準,因此命中率上就有相當大的差距。多艘軍艦在一起的火炮數量也不少,事先偵察作得好,利用船艦的機動性針對砲台個別集中攻擊,除了克里米亞要塞這類歐洲國家經營了多年的要塞之外,逐步掃清敵人砲台而己方毫無損傷並非難事-如果不說是常態的話。從戰術層面來看,缺乏防禦力其實沒有乍看之下那麼嚴重。
但最重要的還是外交手段的運用,不論是哪一方蓄意侵略,外交談判期間先動手的一方在國際上站不住腳,很容易成為其他同樣有企圖的國家聯合動手的藉口,如清廷在大沽口攔阻英國軍艦,結果引來的是「英」「法」聯軍,多了一個貪吃鬼;因此而不敢先動手的話,外交談判期限就是戰術準備的最佳時機,這段時間人家大大方方的偵察準備,甚至拿你的陣地軍艦作瞄準練習,一開戰就摧毀你的抵抗力,戰爭一開打就輸了。歐洲國家的實力在海上,只要能繼續派船過來就能繼續進行戰爭,你根本無法威脅他的政經中樞;被侵略國軍事設施卻是打掉一個少一個,甚至有可能造成大城市與國都遭到攻陷的狀況,何者有利何者不利一目瞭然。在外交手段的協助下,即使是防禦力較弱的船艦,只要火力夠用便可有效運用,並不一定要多好的船才能使用。十幾年後的美西戰爭,美國也是以同樣的方式,摧毀西班牙在菲律賓的軍力。
裝甲巡洋艦
隨著火砲技術的發展、早期巡洋艦(尤其是被甲巡洋艦)漸至退役期、以及發展足以擊敗敵人巡洋艦的想法,各國對防禦巡洋艦開始感到不足;而Royal Sovereign級戰鬥艦的出現(見「戰鬥艦的歷史」),打破巡洋艦壟斷遠洋作戰能力的地位,這些局勢使得巡洋艦必須進行突破,造成了裝甲巡洋艦的誕生。
最早的裝甲巡洋艦出現在法國,1888年起造的Dupuy de Lome。與過去從帆船演進而來的被甲巡洋艦不同,這艘裝甲巡洋艦是從防護巡洋艦的設計中,加厚水線部分的結構,形成水線防禦裝甲。基於造船技術的發展,裝甲帶沒入水中的問題大幅減輕,因此裝甲巡洋艦的作戰能力,比起防禦力較弱的防護巡洋艦、或技術有明顯缺陷的被甲巡洋艦有明顯的增長。此後,法國海軍優先於其他國家,開始穩定生產裝甲巡洋艦。
1890年美國起造的紐約號裝甲巡洋艦,則是第一艘速度超過20kt的巡洋艦。在1889年英國起造的Royal Sovereign級戰鬥艦、與1890年的Barfleur級二等戰艦出現後,由於戰鬥艦的速度已經增長到15~19kt的範疇,此時巡洋艦的速度增加到20kt以上,才能保證自己的生存性,因此紐約號裝甲巡洋艦的速度,即使不如隨後皇家海軍一等防護巡洋艦Powerful級的22kt,同時也沒有影響到數年內巡洋艦的設計,但還是有他指標性的意義。
不過,1890年代初期法國、義大利、美國、日本、奧匈帝國、中國等等國家的裝甲巡洋艦建造計畫,一時尚未引起風潮,除法國外都僅生產少數幾艘便不再繼續。尤其是世界最大的皇家海軍,由於先前被甲巡洋艦(皇家海軍的分類中,都稱作裝甲巡洋艦)的失敗,以及昂貴的鋼鐵大量用在屬廉價的巡洋艦不划算,對於這種設計相當的不信任,針對這些裝甲巡洋艦所設計的對抗艦,尚且是Powerful級與Diadem級這種(末代)防護巡洋艦;同樣的,其他國家生產了一兩艘裝甲巡洋艦後,還是倒過頭來生產或訂造大型防護巡洋艦,甚至連法國也不例外的繼續生產(通商破壞用)一等防護巡洋艦。直到中日甲午戰爭的爆發,才改變了這個態勢。
甲午戰爭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中國與日本發生一連串的海戰,最後日本戰勝,從此取代中國的東亞霸權。而這一系列海戰中,雖然中國方面有2艘戰鬥艦,但海戰的骨幹還是巡洋艦群;因此海戰的結果,對後來巡洋艦的發展,有著相當深遠的影響。
由於速射砲的發展,甲午海戰中日艦的4inch口徑速射砲,威力上足以擊穿裝甲帶以外的船身結構,平均射速為傳統火砲的6倍,北洋海軍包括定遠級戰鬥艦在內諸艦,都受到速射砲的嚴重打擊,無裝甲帶被打得像蜂窩一般,導致失去戰力。而中國的4門12inch砲、與日本的3門320mm砲,卻沒有發揮威力,僅有的戰果是2發12inch砲彈命中日艦松島,造成九十多人死傷,但並沒有擊沈任何一艘船,或讓敵艦失去戰力。這個事實說明了:火砲的命中能力比威力重要,打不中目標的大口徑火砲,不如打得中目標的中口徑火砲(當時小口徑火砲是指防止敵人攀船攻擊的機砲)。這場海戰的戰果讓大口徑火砲支持者大失所望,也使得各國警覺到對中口徑的速射砲防禦設計的必要性,尤其是先前鄙視裝甲巡洋艦的皇家海軍,此時方才警覺到巡洋艦舷側裝甲設計上的重要。
除此之外,日本艦隊中速度最快的第一游擊隊,仗著艦速遠過儕輩,進出北洋海軍艦隊陣形如入無人之地,並擊潰北洋海軍右翼後再加入包圍定遠與鎮遠,決定了整場海戰的勝負,也顯示機動性在海戰中的重要性。基於這些實戰教訓,裝甲巡洋艦在戰後開始新一輪的發展。
1895年法國海軍起造的裝甲巡洋艦Jeanne D’Arc(聖女貞德)號,是甲午海戰後各國第一個裝甲巡洋艦計畫,設計中便充分吸收了甲午海戰的教訓。11092噸的排水量是法國巡洋艦前所未有的大噸位,雖然還是以通商破壞戰為主要設計目的,但也已經有考慮到參與艦隊作戰的可能性;最大厚度150mm的裝甲足以抵擋中口徑砲的射擊,同時也沒有被甲巡洋艦裝甲帶沒入水下的問題,加上法國一向重視的艙間設計,使得防禦力以巡洋艦的標準來看相當不錯;而到達21.75kt的速度,也是1890年代後半到1900年代前半的巡洋艦最大速度標準。雖然本艦機械問題不斷,但基本概念設計良好,不但成為法國後來裝甲巡洋艦的藍本,由其設計在5年後還衍生成Republique級戰鬥艦,這種低層級艦升級到高層級艦的現象,在後代還會發生多次,Jeanne D’Arc也成為這時裝甲巡洋艦規格上的一個標準。
不過這時法國海軍傳統派與青年學派的政治鬥爭步入高峰,換一個部長就換一套政策,並很積極的取消先前的訂單,軍艦生產亂成一團。英國的裝甲巡洋艦起步雖然慢,但1897年計畫的裝甲巡洋艦Cressy級,與Jeanne D’Arc卻在1902年同時服役。此後,法國人海軍概念發展上的領先地位就讓出去了,從此法國海軍的勢力也就急速衰退。
裝甲巡洋艦在各國的地位,都是一等巡洋艦,雖然不同國家的裝甲巡洋艦差距很大,但與防護巡洋艦相較之下,就有比較統一的規格可循。基本上裝甲巡洋艦的規格,甲午戰前的多數較為輕小,在3500~7000ton間。甲午戰後則分成兩派:大型在9000ton以上,與同時期出現的戰鬥艦噸位相當接近,而以較薄的裝甲與較低的火力,換取較大的馬力(如表一)。這種裝甲巡洋艦,事實上與戰鬥艦都屬於海軍的第一線戰鬥船艦,只是戰鬥艦重火力而裝甲巡洋艦重速度,可說各有所需。當與戰鬥艦遭遇時,大型裝甲巡洋艦以速度對抗戰鬥艦的火力及防禦力,負責糾纏對手;而與其他類型軍艦遭遇時,大型裝甲巡洋艦的裝甲尚足以抵擋口徑不到6inch火砲的攻擊,足以壓倒對手。
而另一種基於價格因素,專任反制通商用破壞防護巡洋艦的輕型裝甲巡洋艦,通常就是小一號的大型裝甲巡洋艦。而如美國的St. Louis級,甚至因為比同期裝甲巡洋艦的火力與裝甲都弱,被稱為防護巡洋艦。這種艦隻比較接近二等巡洋艦的地位,可視為防護巡洋艦的裝甲化。這種艦隻雖然不適合參與主力艦的決戰,但作為通商破壞艦,或是擊潰對方通商破壞艦的護航艦,性能基本上也已經足夠。而不管是哪一級的裝甲巡洋艦,偶爾還可以看到有艦首衝角的設計,以備不時之需。

表一 1895~1905年間建造主要軍艦概括規格比較
水線裝甲(mm) 主砲口徑(mm) 最大馬力(hp) 排水量(ton)
一等戰鬥艦 178~305 280~305 15000~19000 11000~17000
二等戰鬥艦 152~280 240~274 10000~12500 8000~12500
大型裝甲巡洋艦 152~170(註) 190~254 15500~30000 9000~15200
輕型裝甲巡洋艦 102~152 152~191 13000~22000 6500~11000
註:1905年以後,義大利有水線裝甲200mm的裝甲巡洋艦誕生

裝甲巡洋艦經過十年的發展後,最終誕生的產物如皇家海軍的Minotaur級、美國的Tennessee級、義大利的Pisa級與San Giorgi級、德國的Scharnhorst級、俄羅斯的Rurik級等,都是強大到足以與二等戰鬥艦比擬的艦隻。義大利甚至在1921年的華盛頓公約後,將這兩級裝備254mm火砲與200mm水線裝甲的裝甲巡洋艦,劃為二等戰艦,補滿公約限定的戰鬥艦數量;而德國的Scharnhorst級裝備8門210mm主砲,雖然並非全安裝在砲塔內,多門同口徑火砲的設計,卻也預示了日後戰鬥巡洋艦的發展方向。只有法國,堅持巡洋艦為遠洋通商破壞艦,火力與他國相較顯得低落,但航海性能通常的評價都相當高—與這時期法國戰鬥艦相反。
但是裝甲巡洋艦這種火力與防禦力都不上不下的艦隻,價格高昂導致很難大量生產,防禦力與火力較弱又讓人懷疑她在海戰中的效能,特別是某些船隻的砲塔並不完全密閉,火砲操作人員防禦有著缺陷,在海戰中他能有怎樣的表現呢?這時日俄戰爭的爆發,剛好讓裝甲巡洋艦有實戰機會,驗證其設計理念。
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的重點雖然是在陸上的滿州,但由於俄羅斯西伯利亞的陸上補給交通不易,制海權的爭奪便象徵了雙方補給上的成敗。對於俄羅斯來說,這場發生在遠東的戰爭,雖然規模頗大,卻是一場有限戰爭,以海蔘威、旅順等海陸要塞兼要港的爭奪為終點;一旦艦隊覆滅,俄羅斯便無法在遠東地區支撐其軍力。但對日本來說,他們是傾全國之力進行這場戰爭,縱使目標是有限的,努力卻接近無限戰爭。因此,在戰爭一開始,雖然俄羅斯是遠大於日本的世界大國,對戰爭的努力卻使得戰略的天秤已經倒向日本。果然,雖然旅順陷落後俄羅斯陸上還能作戰,日本卻已後繼無力,但日俄戰爭最後還是以日本獲勝告終。
在1904年2月日俄戰爭爆發時,俄羅斯遠東艦隊的實力與日本的聯合艦隊大致相當,但日本的地理位置使得分散在海蔘威與旅順港的俄羅斯太平洋艦隊難以集結,更重要的是日本偷襲俄羅斯太平洋艦隊主力基地旅順,使得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損失2艘戰鬥艦與1艘巡洋艦。從此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作戰態度便趨於消極,希望俄羅斯歐洲部分艦隊來援,以兩倍的實力壓倒聯合艦隊。而日本登陸作戰的失敗,使得接下來在旅順附近的戰事,在陸上與海上便陷入膠著狀態。
但海蔘威的俄羅斯巡洋艦隊則於此時開始活躍,進行通商破壞戰。聯合艦隊主力此時集中在旅順港外,缺乏足夠的船艦捕捉俄羅斯的巡洋艦隊,只能勉強以舊型艦與海防艦拼湊成第三游擊艦隊。第三游擊艦隊雖然在火力上尚有可觀處,速度與航海性能卻不行,連敵艦的影子都抓不到,因此日本海上運輸蒙受慘重損失,連運兵船都遭到擊沈,並曾在東京灣附近出沒,對日本在中國東北的的陸上戰事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雖然俄羅斯的這幾艘巡洋艦都是較老的被甲巡洋艦,速度不快且火力不強,日本海軍還是被通商破壞戰搞得焦頭爛額。
但在1904年8月10日,旅順港的俄軍為了突圍,要求海蔘威的巡洋艦隊協助。旅順港這次突圍失敗,不但斷送了太平洋艦隊的希望,更把這幾艘活躍的巡洋艦,送到日本人手中。8月14日上午,俄軍3艘巡洋艦被日本4艘裝甲巡洋艦與2艘防護巡洋艦抓到,展開了一場「蔚山濱海戰」。俄方的3艘巡洋艦基本上屬於被甲巡洋艦過渡到裝甲巡洋艦時代的產物,雖然噸位與裝甲都比日軍強,但速度較慢且火力設計不當;加上俄軍缺乏交戰意志、數量較少、速度慢也逃不過日軍的追擊,最後俄軍以失敗告終,沈沒2艘。此役後俄羅斯太平洋艦隊便不再活動,日本完全掌握了日本周邊的制海權。
而在決定性的對馬海戰戰場上,巡洋艦更發揮了積極的功效。日本的防護巡洋艦隊在交戰前便已發現波羅的海艦隊,並一直保持接觸與回報,讓本隊得以據此擬定戰術;相較於未派巡洋艦擔任前導搜索的波羅的海艦隊,聯合艦隊在交戰之初,便佔了情報優勢。交戰過程中,第二戰隊的裝甲巡洋艦與第一戰隊的戰鬥艦之間維持良好的隊形組合,其射速較高的8inch砲也構成日方良好的輔助火力。而日本基於甲午戰爭的經驗,砲彈內裝有較多量的火藥,雖然比較不利於穿甲,但命中後造成的火災,卻使得俄羅斯軍艦逐次失去戰鬥力。
但不能否認的是,這次海戰雙方第一次開火距離,都在9000m以上,超過平時訓練的程度,這使得戰鬥艦與巡洋艦上的次等口徑火砲射程開始略顯不足,其他口徑更小的速射砲,則根本無用武之地。這點造成了後來無畏級戰鬥艦與戰鬥巡洋艦的誕生。
而俄軍在戰敗以後,卻也有一個值得注意的事,那就是若干輕型的偵察巡洋艦,以高速逃脫聯合艦隊的追捕。雖然俄軍並沒有善用偵察巡洋艦,導致他們只能逃跑,但高速度的戰術價值卻也相當顯明,這對後來軍艦的發展朝向高速化,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除了上述的主要國家外,這時還有些二流國家,如瑞典、荷蘭、希臘、西斑牙、南美諸國等,由於週邊敵國較弱或預算不足,擁有一些介於二等戰鬥艦、岸防艦、或裝甲巡洋艦之間的玩意,作為其海軍的主力,其中若干艦隻還服役到二次大戰後。就其作用而言雖然是戰鬥艦,但設計規格往往不是較早的被甲巡洋艦、就是這時的裝甲巡洋艦,最常見的籠統稱呼就是「主力艦」,由於多數沒有重要性,在此略過。
dasha Posted - 10/21/2017 : 11:35:09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BlueWhaleMoon

感恩。不過被系統斷文,新的看不到 ><

不知道會不會講到二戰雪倫霍斯德的挪威北角海戰。



目前沒提,因為那個算是戰鬥艦部分,不過戰鬥艦的故事也只是略提而已......
BlueWhaleMoon Posted - 10/21/2017 : 05:32:01
感恩。不過被系統斷文,新的看不到 ><

不知道會不會講到二戰雪倫霍斯德的挪威北角海戰。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