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第二論壇
MDC第二論壇
首頁 | 會員資料 | 註冊 | 最新發表 | 會員列表 | 傳訊 | 搜尋 | 常見問題
 所有討論區
 軍事討論區
 戰略戰史與國際關係
 乙未戰爭

請注意: 你必須先註冊才能夠發表回覆.
請按下這裡, 註冊. 註冊一切免費!

視窗大小:
UserName:
Password:
編輯模式:
編輯: 粗體斜體底線橫線 靠左置中靠右 水平線 加入鏈結加入Email加入圖片 加入程式碼加入引言加入列表
   
內文:

* HTML is OFF
* Forum Code is ON
表情符號
Smile [:)] Big Smile [:D] Cool [8D] Blush [:I]
Tongue [:P] Evil [):] Wink [;)] Clown [:o)]
Black Eye [B)] Eight Ball [8] Frown [:(] Shy [8)]
Shocked [:0] Angry [:(!] Dead [xx(] Sleepy [|)]
Kisses [:X] Approve [^] Disapprove [V] Question [?]

 
   

T O P I C    R E V I E W
Luke-Skywalker Posted - 10/19/2008 : 21:31:19
近期客家電影《1895,乙未》的宣傳造勢活動不斷,發現到這部電影描述的1895年的乙未戰爭,因為在網路上找到部份資料。

1894年(清光緒20年)甲午戰爭爆發,清政府戰敗後,於1895年(清光緒21年)派李鴻章在日本馬關的著名旅館「春帆樓」與日本派來的伊藤博文簽署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及澎湖為日本的殖民地。

日本接收初期,台灣官紳如丘逢甲等人抗拒割讓日本,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末代台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抵抗日本軍隊的接收,後唐景崧兵敗逃至廈門,6月26日劉永福繼任台灣民主國總統。將台灣民主國中部以北防務委由台灣知府黎景嵩指揮,派遣統領楊戴雲、提督李惟義、督辦吳澎年扼守苗栗尖筆山與彰化八卦山。之後3個月,民主國和日軍發生不少規模不小的血戰,並共造成台灣方面14000名兵勇戰死,史稱乙未戰爭,同時也是台灣史上最大一次戰爭。

1895年日本遼東的近衛師團由能久親王(北白川宮)統率,於5月29日(農曆5月6日)自澳底(現鹽寮公園)登陸台灣,並在澳底設立行宮(即仁和宮現址)。

=========================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President of IMFS(International Military Fans Society)
25   L A T E S T    R E P L I E S    (Newest First)
timouz Posted - 08/25/2017 : 20:44:07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冗丙

尖端所寫的瑞芳之役篇幅~~
http://www.dtmdatabase.com/News.aspx?id=594




日本公文書館收錄有一份日軍的戰鬥詳報可供參考∼

〈自明治28年5月29日至同年6月9日台湾北部ズ於んペ近衛師団戦闘詳報 附新竹縣方向偵察報告〉

手稿報告 JACAR Ref.C06062210500
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aj/meta/image_C06062210500

鉛字報告 JACAR Ref.C06062147500
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aj/meta/image_C06062147500

dasha Posted - 08/25/2017 : 20:03:36
小弟倒覺得那比較像禁色情暴力刊物那樣,世界之艦船曾刊過比較沒那麼刺激的畫面,腸子與解剖圖一樣仔細......
冗丙 Posted - 08/25/2017 : 13:27:42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這個一定要禁
https://udn.com/news/plus/9434/2648695
沒想到當時日本的氛圍是, 有關係還是有關係, 還是要查禁這本書......



就政治正確最重要,其實是動搖國本甚至軍心者一律禁~~


節錄文章:
那時候,平遠艦和廣丙艦正在朝鮮外海執行巡航的任務,兩艦聽到大東溝海面砲聲隆隆,隨即召集魚雷艇前往參戰。平遠艦進入作戰海域時,正好經過松島號左側,便開砲攻之。

2時30分,松島艦上的輕砲受損,書中開始出現人員傷亡的畫面。甲板上,右邊水手雙手支撐在地,頭頸低垂,左腳斷了,飛在身體後方。中間的俯臥血中,至少四肢似乎都健全。最恐怖的是左邊的水手,頭向裡邊,右手搭在胸前,左手上舉,胸腹以下不見蹤影,下半身如同縱切一刀,大腸小腸暴露在外,血跡斑斑慘不忍睹。(圖5)

唐德剛著《晚清七十年》第三冊為黃海血戰平反中說「平遠、廣丙未參戰」,作者閱讀最近出版的甲午戰爭書刊,並佐以木村記載,其實平遠艦不僅參戰,而且十分勇猛。

平遠艦最厲害的一砲,擊中松島艦的中央水雷室,硝煙瀰漫,令人窒息,發射管員4名當場擊斃,其中一人炸成碎塊,衣服上只留下一點血肉。根據木村浩吉所言,平遠艦又發一砲,另外兩名發射管員也陣亡,至此中央水雷室完全被摧毀,室內上下左右骨肉黏附,甲板遍布血水,寸步難行,有如「修羅場」。(
清日雙方一開打,松島號的缺陷暴露無遺,雖然她與橋立、千代田和嚴島是主要戰艦,但是松島號的卡內砲(Canet gun)總共只能發射四次。不過,還能把平遠艦上的一尊砲擊毀,引起艦上火災,平遠艦因而暫時離開現場以撲滅大火

本書卷首有明治天皇頒布敕語、海軍中將伯爵川村純義、公爵德川家達、海軍中將伊東祐亨、伯爵勝安芳之題記,卷尾有伯爵德川達孝的七言古詩。有如此這般的權貴為其背書,最終仍敵不過軍部審查。

禁可禁非常禁,原想強調勇敢、鼓勵人們加入海軍,結果卻被禁,這就是戰爭書籍的弔詭。此因北洋艦隊曾奮力勇戰,重創松島號而終結戰事,死傷慘重的畫面非常寫真,加上文中對艦上災情如實地描述,不時有反軍反戰的感嘆。在明治日本想擴大軍事行動時,這樣政治不正確的書一定要禁!
LUMBER Posted - 08/25/2017 : 10:14:27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hoshuTripneustes

據說中共那種把民眾用來擋國軍子彈的是捏造的?至少PTT的calebjael如是說,至少她是親共立場
所以可能那些人是"民兵"?只是軍方以為是普通人,當然也很可能只是宣傳,如同淞滬會戰是國軍侵犯日本領土一樣



看狀況
古寧頭會戰的時候,也有穿著學生服的共青團在登陸地點待機(然後被坦克輾過去)
也許真的是這種自願者
但這種共青團也有拿武器
不可能當作被害的無辜民眾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Posted - 08/25/2017 : 03:41:39
這個一定要禁
https://udn.com/news/plus/9434/2648695

很有趣的一篇新聞文章
講的是日本觀點的甲午戰爭黃海大海戰 雖然嚴格來說不算乙未戰爭
但是應該也可以放在這裡討論巴 ^^


沒想到當時日本的氛圍是, 有關係還是有關係, 還是要查禁這本書......
冗丙 Posted - 08/24/2017 : 23:05:40
老實說這種例子常見於個人傳記,並不光出現在國軍戰史裡~~~
要證明本來就是很困難的事情,除非出現了炎黃春秋那批老人們拿出[黨]的紀錄~~


忠義衛飯筒~剽悍吃燒肉~~
ChoshuTripneustes Posted - 08/24/2017 : 20:54:29
據說中共那種把民眾用來擋國軍子彈的是捏造的?至少PTT的calebjael如是說,至少她是親共立場
所以可能那些人是"民兵"?只是軍方以為是普通人,當然也很可能只是宣傳,如同淞滬會戰是國軍侵犯日本領土一樣
冗丙 Posted - 08/24/2017 : 20:02:47
尖端所寫的瑞芳之役篇幅~~
http://www.dtmdatabase.com/News.aspx?id=594
近衛師團2000多名步兵攻擊獅球嶺砲台,日軍隨軍記者記載獅球嶺西砲台當時狀況:
『砲台之敵勢均約千人, 其抵抗頗頑強,例如我第一聯隊攀登時,常有撐傘士兵在砲台展望,雖經我方擊斃立有人代之,未嘗有躲避者其勇猛可感矣!!』

6月5日抗日軍最後在基隆廟口的奠濟宮附近引爆火藥庫炸死日軍多人,寫下基隆抗日壯烈的一頁

忠義衛飯筒~剽悍吃燒肉~~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Posted - 08/24/2017 : 09:56:58
我覺得日本軍在乙未戰爭以及八年抗戰的優缺點相對來說很類似

缺點是步兵輕火力沒有那麼好, 抗戰期間日軍的機槍不可靠
乙未戰中還是以單發的村田步槍為主, 不如抗日軍/清軍的溫測斯特連發步槍

但是優點是砲兵, 日軍的步炮偕同往往最後可以用優勢砲火敲掉守軍陣地
清軍的砲兵訓練似乎很不佳
冗丙 Posted - 08/24/2017 : 08:43:15
1895乙未台灣抗日戰爭 第二集瑞芳之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xyb8qB2nj4&feature=youtu.be
台灣民主國內務大臣俞明震(浙江軍)派兵參戰抵抗日軍,根本破除了嘴賤的鄉民說大清未派兵抵抗的史實~~
有格林機槍陣地與溫測斯特連發槍加持的三貂嶺陣地看似勇猛,但是很難擋得住日軍用砲兵轟擊與惡意驅使擄獲的鄉民往前當靶子消耗彈藥~~
重演國共內戰中的噁爛場景,三貂嶺1500守軍只剩400人~~



1895乙未戰爭 第一集 日軍澳底登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pvbcSM5SVw

忠義衛飯筒~剽悍吃燒肉~~
慎.中野 Posted - 09/20/2015 : 08:52:00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但是日軍改變戰術, 知道自己海軍岸轟能力不如歐洲列強, 所以改用在要塞附近設防較弱的港灣登陸
在清軍還來不及反應調度的時候和時間賽跑把登陸部隊送上來切斷要塞和其他區域的聯絡



這裡有點誤解。

「從海上打不過海防要塞,就挑防衛薄弱處派出地面部隊登陸,從陸上發動攻擊」,其實這是攻擊海防要塞的定石戰術。只是很多海軍將領不熟要塞攻略法,常常忘記,或是平常欺負防禦薄弱的海防據點很容易就忘了要塞是不好惹的。

因為風帆戰艦時代,軍艦跟建設良好的海防要塞互毆砲戰,原則上裝甲值無限大的砲台比較有利,18-19世紀整理出的海軍戰術要則,還有人主張「不要跟要塞互毆」(小馬漢就是其中一位)。皇家海軍的納爾遜提督,也曾在攻擊要塞時失敗身受重傷。

英法聯軍攻擊天津大沽口砲台的第二次大沽口戰役,也是這樣打。雖然第一次戰役欺負沒有海防概念的清朝成功,第二次岸轟時清朝已有準備就吃鱉了,於是派出陸戰隊從背後奪下砲台將其無力化。

中法戰爭時的台灣滬尾砲台戰役也是如此,法軍軍艦跟滬尾砲台砲戰失利,改為派出陸戰隊在沙崙登陸,但是被清軍地面部隊+民兵阻擊,變成加里波底式的消耗戰(另一方面因登陸場灘頭有戰艦火力掩護,守軍也很難一舉進攻將登陸軍踢下海),法軍眼見兵力不足無法取勝,最後撤退。


至於除了前述的福克蘭戰爭之外,從陸地上發動攻擊奪取海防要塞,近代史上最有名也最成功的案例,可能就是WW2中日軍奪取新加坡,這戰役對亞洲史的影響深遠。(將英國海軍勢力趕出太平洋+改變南亞殖民地歷史等等)



----
「我乃是根據個人一向仰賴的研究方法而得出結論。我的方法就是:道聽途說加上斷章取義,然後歸納推理,最後忘掉訊息來源,開始強詞奪理,堅持我所言就是既定事實。」
史考特.亞當斯,《呆伯特之黃鼠狼當道》
Reinherd Von Hwang提督 Posted - 09/17/2015 : 08:50:13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陸戰屋小步兵

日本人自己也分開看待這二次軍事行動 分別是"日清戰爭"和"台灣鎮定作戰"

乙未戰爭在軍事上沒有特別可說的 但是最讓我訝異的一點是日軍竟然選在三貂角登陸...

戰爭對於國家來說是一件太過嚴重的事情,它會造成巨大破壞並且致人於死,所以不能輕易得把戰爭掛在嘴上



其實這是日本軍在甲午戰爭中常見的套路
"避其鋒銳 擊其側翼"

日軍攻打北洋艦隊大本營旅順要塞, 並不是直接攻擊旅順.
而是在金州灣登陸後, 從陸路攻擊旅順.
攻打劉公島也是一樣, 不是直接攻打設防的港灣, 而是先在榮城灣登陸後,再進攻劉公島.

日軍的此一戰術基本上改變英法軍對中國的戰術.
英軍直接攻打廣州, 攻打大沽口, 沿著長江直逼南京.
都是傳統的直攻口岸.
法軍打馬尾, 打基隆, 打淡水也是一樣.
甚至連八國聯軍直接打天津登陸也是如此
但是日軍改變戰術, 知道自己海軍岸轟能力不如歐洲列強, 所以改用在要塞附近設防較弱的港灣登陸
在清軍還來不及反應調度的時候和時間賽跑把登陸部隊送上來切斷要塞和其他區域的聯絡
Luke-Skywalker Posted - 09/15/2015 : 22:30:35
http://n.yam.com/cna/society/20150915/20150915276867.html
中研院翻轉1895 台灣人選擇不只一種
中央社-2015年09月15日 下午14:03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5日電)中央研究院今天起推出「翻轉1895—乙未之役120年檔案特展」,呈現多元觀點,從武力反抗、舉家遷離、到開城迎日軍等,台灣各階層的人民為了求生存,選擇不只一種。

電影「一八九五」中,敘述台灣人在北部、中部對抗前來接收台灣的日本軍,場面悲壯。但在中研院收集的史料中,乙未之役最激烈、死傷最慘重的地方,卻是在台南平原地區。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長謝國興今天在導覽「翻轉1895」特展時指出,「一八九五」是電影,不是歷史,事實上在北台灣山區的抵抗是打了就跑,死傷較少,日軍攻佔八卦山、彰化城,前後只花了3個小時。而在台南平原地區,卻整整打了10天,光是在佳里地區,台人就死了1000多人。

日人繪製的戰役浮世繪也顯示,唯有台南攻擊圖,雙方顯得旗鼓相當,其他地區戰役多半是台灣軍民被打的狼狽不已。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全力反抗日軍,謝國興指出,台南地區打得激烈,但府城(現台南市區)卻沒被波及,當地仕紳代表和牧師巴克禮等人,夜間拜會日將乃木希典,引導日軍在清晨入城,

當時來台採訪的美國記者達飛聲(James Davidson)便記錄下台人當時矛盾的心理,一些人認為儘管皇帝已經把台灣割讓出去了,能表現忠君愛國的行為莫過於抗日,不過,但大部分的中產階級是在「捶胸泣血,誓同死守」與「冷漠以對,看事辦事」間搖擺,「芝麻小事都足以讓他們改變立場。」

中研院收集到的史料也指出,許多大家族在時局未定時,舉家遷回中國大陸,但後來又因放不下家族產業等原因,陸續返回台灣,接受日本的統治。

謝國興表示,過去有不好的習慣,只宣傳一種歷史。中研院特展希望展出多元觀點,讓民眾瞭解在變局之中,台灣人為了活下去的各種作法,「不是抗日的,才是英雄。」

=========================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President of IMFS(International Military Fans Society)



http://www.facebook.com/luke.liu3
Luke-Skywalker Posted - 09/15/2015 : 17:55:49
http://n.yam.com/cna/society/20150915/20150915277264.html
乙未割台之役 美國記者這樣看
中央社-2015年09月15日 下午16:31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5日電)1895年清帝國將台灣割讓日本,台灣人成立「台灣民主國」抗日。已故美國記者達飛聲當年來台,以文字和插畫記錄乙未戰役始末,中研院近日展出他的文物,帶民眾瞭解第三方觀點。

達飛聲(James Davidson)先後為紐約前鋒論壇報等多家報社工作,後來還曾擔任美國駐台外交官,並參與國際扶輪社。他過世後,畢生文物典藏於加拿大University of Galgary。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今天舉辦的「翻轉1895—乙未之役120年檔案特展」,展出達飛聲與台灣乙未之役相關的複製品。

中研院台史所長謝國興表示,達飛聲用過很多名字,當時台灣人比較熟悉的是「禮密臣」,中文字看不出所以然,但用閩南語一念,就是Davidson。他也用過「德衛生」,據說是後來擔任外交官,美方覺得原名不妥,才改成達飛聲。

達飛聲於1895年3月抵台,拜訪當時的台灣巡撫唐景崧(後任台灣民主國總統),取得參與軍隊行動、採訪軍官的核可。日軍來台後,他也取得日方隨軍記者身分,親眼見證了乙未之役的始末。

對於台灣人當時要迎接日本還是反抗日本的複雜心理,達飛聲有如此生動的描述,「台灣人認為,儘管皇帝已經把台灣割讓出去了,能表現忠君愛國的行為莫過於抗日。不過,許多清國子民愛國心並不強烈。大部分的中產階級就在『搥胸泣血,誓同死守』和『冷漠以對,看事辦事』間搖擺,芝麻小事都足以讓他們改變立場,端視外面兆頭而定。」

日軍來台,徵召台灣人支援後勤運輸,達飛聲在日記裡曾抱怨這些「可惱的苦力」,在戰鬥緊要關頭,仍毫不愧疚地將轎子擋在旅團長前,悠哉地坐下觀戰。

達飛聲擅長插畫,在他的隨身筆記本封面,就畫了清日兩軍人對比,日軍穿著西式制服、拿著洋槍氣勢自信,而清軍則相對窘迫,拿著傳統兵器,甚至還打著赤腳。筆記內頁也有多張插圖,包括他聘請的一位客家籍女性幫忙洗衣服,也被以繪畫形式保存下來。

謝國興表示,達飛聲為乙未戰爭,提供了珍貴第三方觀點,中研院預計年底將出版他的著作中譯本。不過謝國興也說,達飛聲還是有偏見,他明顯較喜歡日本,對日方的描述較為正面,因此分析他的資料時要特別小心。

=========================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President of IMFS(International Military Fans Society)



http://www.facebook.com/luke.liu3
冗丙 Posted - 04/20/2009 : 09:00:31
不會呀~
選在基隆或淡水附近登陸才是找死~英軍也是在福克蘭偏僻的地方上岸滴~

陸戰屋小步兵 Posted - 04/19/2009 : 21:07:56
日本人自己也分開看待這二次軍事行動 分別是"日清戰爭"和"台灣鎮定作戰"

乙未戰爭在軍事上沒有特別可說的 但是最讓我訝異的一點是日軍竟然選在三貂角登陸...

戰爭對於國家來說是一件太過嚴重的事情,它會造成巨大破壞並且致人於死,所以不能輕易得把戰爭掛在嘴上
Kai Posted - 04/19/2009 : 00:15:54
嚴格來說, 兩國交戰以正式宣戰為始, 以締結終戰條約為終. 投降只是戰爭單一方面意圖藉投降宣告進入停戰狀態, 並不代表真正的結束戰爭. 因此投降後至締結條約前發生的軍事衝突, 依然被歸於同一場戰爭之中, 並不因為單一方已投降而有不同的區別.

以甲午戰爭為例, 清帝國與日本帝國以馬關條約結束兩國間的戰爭關係, 乙未戰爭自然不再歸屬於清帝國與日本帝國之間的甲午戰爭之中. 對清帝國來說, 已藉由馬關條約割讓台灣主權與日本帝國, 自無權置喙於台灣與日本帝國的戰爭關係之中. 對日本帝國來說, 乙未戰爭是對新殖民地本地人民與清帝國殘留軍事力量的肅清行動, 同樣與甲午戰爭無關.

此中關係一目瞭然, 無可爭議之處.
Reich Posted - 04/18/2009 : 15:30:23
第一部份當然是有問題的
德國和俄國在5/8之後根本就沒了大規模的衝突
頂多是些德軍為了逃往西方而得掙脫俄軍的糾纏
即使是布拉格,也只能算是二戰的尾巴

第二部分則可不同
俄軍與日軍在當時早已有將東北和台灣納入自己勢力範圍的計畫
只不過俄軍是連著8/7的攻勢一路下去,算是二戰的尾巴
日軍則是在甲午戰後「接收」台灣時爆發的一連串戰鬥,當然不算是甲午的一部份

這樣說好了
只要在正式宣佈戰爭截止前
發動的戰鬥都算在同一場戰爭中
但是在那之後發生的,通常都不能算在前一場戰爭中

前面說的布拉格和東北等地,都可以說是二戰殘留的尾巴
而像是日軍接收台灣所發生乙未戰事,只能說因為甲午戰敗
但因為馬關條約已經簽訂,作戰對象也不同(甲午-清國;乙未-台灣民主國與各地民兵)
當然不可算是同場戰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SS-Panzerdivision "Das Reich",
Panzergrenadier Kampfgruppe z.b.V.
http://blog.udn.com/zbv2004
ybzd Posted - 04/18/2009 : 15:27:58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Reich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白河子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ybzd

不見得,好像二戰德國已經投降後蘇聯還和德軍打了驚天動地的布拉格和維也納會戰?難道那兩場戰役不算二戰...
而且蘇聯在東北與關東軍的戰役,其實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在日軍已經投降後打的,難道不算二戰麽...


維也納戰役的時間是從1945年4月2日至4月13日,維也納被包圍及最終被解放為止;然後柏林戰役是從1945年4月16日至1945年5月2日......然後布拉格攻勢就真的是柏林戰役打完後才爆發的沒錯



------------------------------------------------------------------




學習畫圖中的路人X,請大家多多指教<O>
http://blog.yam.com/vashaps2



柏林的德軍是在5/2投降的
但是其餘的德軍可是在5/8投降的
布拉格哪裡是在5/8之後才開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SS-Panzerdivision "Das Reich",
Panzergrenadier Kampfgruppe z.b.V.
http://blog.udn.com/zbv2004


所以我打了個問號,主要是一時想不起是布拉格還是維也納...
布拉格戰役是5月6日-11日,柏林已經陷落,而德國在8日正式投降,那麽投降後,繼續進行的布拉格戰役算不算是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爭的一部分?或者算不算是蘇德戰爭的戰役.
當然要以你的理解也可以,布拉格是在德國正式簽署投降命令之前開打的
ybzd Posted - 04/18/2009 : 15:22:13
quote:

你第一部份要不要去查證一下再來發言?
不然每次都這樣脫口而出....

第二部分那是因為俄軍在8/7宣戰一路打下去
而不理會8/15的日軍投降直到8/23為止,故得算成一起的



這與我的發言不沖突吧?比如東寧要塞之戰算不算是二戰的一部分?
Reich Posted - 04/18/2009 : 15:16:19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白河子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ybzd

不見得,好像二戰德國已經投降後蘇聯還和德軍打了驚天動地的布拉格和維也納會戰?難道那兩場戰役不算二戰...
而且蘇聯在東北與關東軍的戰役,其實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在日軍已經投降後打的,難道不算二戰麽...


維也納戰役的時間是從1945年4月2日至4月13日,維也納被包圍及最終被解放為止;然後柏林戰役是從1945年4月16日至1945年5月2日......然後布拉格攻勢就真的是柏林戰役打完後才爆發的沒錯



------------------------------------------------------------------




學習畫圖中的路人X,請大家多多指教<O>
http://blog.yam.com/vashaps2



柏林的德軍是在5/2投降的
但是其餘的德軍可是在5/8投降的
布拉格哪裡是在5/8之後才開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SS-Panzerdivision "Das Reich",
Panzergrenadier Kampfgruppe z.b.V.
http://blog.udn.com/zbv2004
Reich Posted - 04/18/2009 : 15:13:21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ybzd

不見得,好像二戰德國已經投降後蘇聯還和德軍打了驚天動地的布拉格和維也納會戰?難道那兩場戰役不算二戰...
而且蘇聯在東北與關東軍的戰役,其實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在日軍已經投降後打的,難道不算二戰麽...



你第一部份要不要去查證一下再來發言?
不然每次都這樣脫口而出....

第二部分那是因為俄軍在8/7宣戰一路打下去
而不理會8/15的日軍投降直到8/23為止,故得算成一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SS-Panzerdivision "Das Reich",
Panzergrenadier Kampfgruppe z.b.V.
http://blog.udn.com/zbv2004
白河子 Posted - 04/18/2009 : 15:13:12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ybzd

不見得,好像二戰德國已經投降後蘇聯還和德軍打了驚天動地的布拉格和維也納會戰?難道那兩場戰役不算二戰...
而且蘇聯在東北與關東軍的戰役,其實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在日軍已經投降後打的,難道不算二戰麽...


維也納戰役的時間是從1945年4月2日至4月13日,維也納被包圍及最終被解放為止;然後柏林戰役是從1945年4月16日至1945年5月2日......然後布拉格攻勢就真的是柏林戰役打完後才爆發的沒錯

還有甲午是清朝VS日本,乙未是台灣民主國VS日本,交戰國都不同了,不能劃在同一場戰爭吧



------------------------------------------------------------------




學習畫圖中的路人X,請大家多多指教<O>
http://blog.yam.com/vashaps2
ybzd Posted - 04/18/2009 : 14:49:41
不見得,好像二戰德國已經投降後蘇聯還和德軍打了驚天動地的布拉格和維也納會戰?難道那兩場戰役不算二戰...
而且蘇聯在東北與關東軍的戰役,其實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在日軍已經投降後打的,難道不算二戰麽...
白河子 Posted - 04/18/2009 : 14:47:34
不算吧,畢竟乙未打的時候馬關條已經簽完了,也就是說甲午已經結束了

------------------------------------------------------------------




學習畫圖中的路人X,請大家多多指教<O>
http://blog.yam.com/vashaps2

MDC第二論壇 © 2000-2002 Snitz Communications Go To Top Of Page
Powered By: Snitz Forums 2000 Version 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