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 O P I C R E V I E W |
| Sam |
Posted - 02/17/2007 : 09:16:06 最近研究韓戰期間美國空軍近距離空中支援的文件時,看到美軍於1950年6月26日,北韓入侵南韓之後的一天,遠東航空軍在李承晚總統的要求下派出了10架F-51D野馬式戰鬥機參戰的事蹟,好像是仿造抗戰時期中美空軍混合團的模式,取名為Bout-One計畫,由Dean E. Hess少校負責指揮,韓國的負責人為Colonel Lee Gun Suk上校,請問一下大家對這支部隊的了解有多少,知道這個計畫的中文或韓文名稱的漢字翻譯嗎?韓國指揮官是誰?這支部隊的組成人員是否以前朝鮮籍日本飛行員為主?有什麼重要的參戰事績嗎?謝謝!
中國之翼出版社 兵器戰術圖解雜誌 駐美特派員 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專欄作者
|
| 25 L A T E S T R E P L I E S (Newest First) |
| 星艦戰將 |
Posted - 03/22/2007 : 14:29:25 以往看到投共後擔任中共政權“開國大典”的閻磊先生有參與韓戰時的轟炸任務的簡述,小的更想知道中共與北韓的Tu-2或Pe-2曾聯合或單方面進行對聯軍的陣地轟炸次數與實際情形﹖而中共空軍當時的美製B-24/25是否有涉入其中﹖
Welcome to MDC force!
|
| Sam |
Posted - 03/19/2007 : 14:21:43 無論如何,如果有朝鮮籍的飛行員或空勤人員參與蘇聯的對日作戰行動,那都是值得討論的議題喔XD
中國之翼出版社 兵器戰術圖解雜誌 駐美特派員 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專欄作者
|
| 星艦戰將 |
Posted - 03/19/2007 : 13:35:27 但,地對空作戰是最有可能的﹗
Welcome to MDC force!
|
| Sam |
Posted - 03/19/2007 : 06:59:48 其實這類的各案也很難說,當時蘇聯確實有派殲擊機到遠東作戰,而日本也有飛行員駕駛屠龍去攻擊T-34戰車群,發生一些小型的戰鬥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喔!
中國之翼出版社 兵器戰術圖解雜誌 駐美特派員 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專欄作者
|
| 星艦戰將 |
Posted - 03/19/2007 : 06:23:38 Sam大大﹕
前蘇聯空軍在二戰末期跟本無與日軍陸航、偽滿空軍對抗的記錄﹗只有支援自家人的地面部隊而已﹗
Welcome to MDC force!
|
| Sam |
Posted - 03/19/2007 : 04:48:05 不知道這些北韓飛行員有沒有跟隨蘇聯在1945年8月的時候一起參與進攻滿洲的作戰,有些也許還有跟日本或朝鮮籍飛行員打過喔,另外,之前美軍方面還有謠傳有蘇聯的租借法案P-39出現在北韓空軍裡面,後來證明是假的!
中國之翼出版社 兵器戰術圖解雜誌 駐美特派員 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專欄作者
|
| 星艦戰將 |
Posted - 03/07/2007 : 13:40:44 另外日本光人社還是成美堂所出版的“朝鮮戰爭”歷史圖解內有說到F9F-2/5對抗北韓Yak-7B的記錄,而後來F-86也不時有擊落Tu-2、Il-10、Il-12(運輸機)的戰功(“米格走廊”內有講到F-86最後的戰功為一架北韓Il-12).
Welcome to MDC force!
|
| Light |
Posted - 03/07/2007 : 05:38:00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星艦戰將
以下是“陸奧屋”所提供的北韓空軍王牌資料,但資料上對他們在韓戰時所駕駛的機型資料“仍有諸多保留”(不過他們在50年開戰當時的記錄個人認為應是Yak-9所創)﹗
http://earth.endless.ne.jp/users/mac0115/kitacyousen.html
北韓空軍戰果灌水嚴重,飛行員訓練不足,也根本不是F-80C的對手。7月份B29只有12日一架被擊落。
盧金錫書中提到多個灌水例子,例如有兩名少校(Kim & Tae,後來各成為人民軍空軍第一、二師師長)在50年7月出擊,碰上F-80C,整隊Yak大部分被擊落,這兩人跳傘逃生,事後卻報各擊落3架聯軍飛機。
|
| Light |
Posted - 03/06/2007 : 16:42:35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obrachen 韓戰開打前,蘇聯已經有教官在中國擔任訓練飛行員的工作,使用的飛機也包括雅克,在一篇有關蘇聯飛行員的文章當中是說他們將飛機都留給解放軍,然後才前往東北準備參戰,不過不無可能有人先參戰了?
北韓人民軍空軍裡也有蘇聯教官,他們很有可能親自上陣。美國老兵回憶就曾提到他在一輛打壞的T34坦克裡看到一個穿蘇聯制服的高加索人種屍體,由於屍體搬不出來,他們把制服的領章、肩章割下來上繳,但是後來沒有下文。
|
| 星艦戰將 |
Posted - 03/06/2007 : 06:22:37 以下是“陸奧屋”所提供的北韓空軍王牌資料,但資料上對他們在韓戰時所駕駛的機型資料“仍有諸多保留”(不過他們在50年開戰當時的記錄個人認為應是Yak-9所創)﹗
http://earth.endless.ne.jp/users/mac0115/kitacyousen.html
Welcome to MDC force!
|
| cobrachen |
Posted - 03/06/2007 : 06:13:14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Light
北韓空軍在開戰初期應該沒有操作過 La-9/La-11,他們當時的主力是Yak-9P/Yak-9U和IL-10。
開戰當天兩批Yak-9分在下午3時和7時掃射金浦機場,擊毀停在地面的一架 C-54。
B29有被Yak-9擊落的紀錄,但是那是北韓飛行員還是蘇聯教官飛的,還很難說。一般說蘇聯空軍參戰日期是在11月1日,派米格15上場,可是最近找到資料稱蘇聯有人在這之前用Yak擊落3架聯軍飛機。
韓戰開打前,蘇聯已經有教官在中國擔任訓練飛行員的工作,使用的飛機也包括雅克,在一篇有關蘇聯飛行員的文章當中是說他們將飛機都留給解放軍,然後才前往東北準備參戰,不過不無可能有人先參戰了? |
| Light |
Posted - 03/06/2007 : 05:58:42 北韓空軍在開戰初期應該沒有操作過 La-9/La-11,他們當時的主力是Yak-9P/Yak-9U和IL-10。
開戰當天兩批Yak-9分在下午3時和7時掃射金浦機場,擊毀停在地面的一架 C-54。
B29有被Yak-9擊落的紀錄,但是那是北韓飛行員還是蘇聯教官飛的,還很難說。一般說蘇聯空軍參戰日期是在11月1日,派米格15上場,可是最近找到資料稱蘇聯有人在這之前用Yak擊落3架聯軍飛機。
|
| cobrachen |
Posted - 03/05/2007 : 22:11:29 聯軍拿到投奔的MiG-15就是北韓空軍的,他們數量相對於其他參戰國操作的量是少很多。 |
| 星艦戰將 |
Posted - 03/05/2007 : 16:37:27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Sam
北韓的人民空軍,不是早期都是用Yak-9?好像開戰當天還打掉一架美國空軍的C-54呢
中國之翼出版社 兵器戰術圖解雜誌 駐美特派員 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專欄作者
Sam大大說的北韓空軍Yak-9家族內,有因發展較晚而從未在東線露面的9DD型(長程護航型)﹗其中一架還被美方虜獲(是飛行員投誠)後作測試.另外北韓也曾有用到Yak-7B型.不過上述機型都應在P-51、F-82兩機的優異性能下仍有力不從心之感﹗
而曾看到日本“陸奧屋”網站提供的資料,北韓初期的部份空戰王牌群有用Yak-9對抗B-29的記錄﹗因為接下來MIG-15在11月會出現,所以這段期間北韓空軍仍還是以Yak/La系列作為主力﹗
Welcome to MDC force!
|
| Sam |
Posted - 03/05/2007 : 14:43:31 喔,真是有意思的資料,北韓的人民空軍,不是早期都是用Yak-9?好像開戰當天還打掉一架美國空軍的C-54呢
中國之翼出版社 兵器戰術圖解雜誌 駐美特派員 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專欄作者
|
| Light |
Posted - 03/02/2007 : 04:08:44 這幾天翻閱1953年駕米格15投奔南韓的盧金錫回憶錄,提到當年人民軍空軍副司令是個叫 Lee Whal (李華?)的將軍。此人大約生於1915年,家境不錯,當過日本飛行員,1946年投效北韓政府,捐助房舍甚至伙食協助成立北韓最早的飛行學校,自己一直到1953年38歲還在飛行。
|
| Light |
Posted - 02/27/2007 : 13:22:48 絞殺戰是翻譯承襲聯軍的稱呼,Operation Strangle,不是他們自己發明的。
絞殺戰的失敗是註定的,二戰義大利戰場的絞殺戰就已經失敗了,敗在於單以為空權就可以達成擊敗地面部隊的妄想,這發生在杜黑的家鄉,也是個諷刺。義大利的教訓是,絞殺戰(嚴格來說是高強度的戰場阻絕)必須配合地面攻勢執行才會產生效果。地面攻勢造成敵方儲備補給品大量消耗,同時以高強度戰場阻絕封鎖再補給的流量,配合地面攻勢的開展。
在朝鮮半島,共軍部隊需求的補給量比當年的德軍低,而聯軍能出動的機數卻又比當年地中海戰區少好幾倍,當時又沒有現代的精靈炸彈,要切斷鐵軌、橋樑等高精度目標,轟炸效率很低。
這不是說共軍真的「擊敗」了絞殺戰,共軍的人員物資損失還是很高,補給品在運輸途中損失20-30%是常事。不過在這段期間,雙方早已經進入靜態對峙的陣地戰,只有零星小戰鬥,沒有大規模攻勢,補給消耗量不大。共軍涓滴細流,還是可以逐漸在前方囤積。
|
| cobrachen |
Posted - 02/27/2007 : 06:23:44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Light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陸戰屋小步兵
>(老彭都沒睡防空洞,其它屬下誰敢睡?)
幹麻不睡呢? 逞英雄? 不曉得美帝空襲的威力?
領兵一隊衛南疆 步兵工兵屯田兵
恐怕後者居多。解放軍參加韓戰,開頭幾乎都是用國共戰爭的經驗來套用,小米加步槍打敗老蔣有「美式裝備」的部隊,就認為「美制」部隊沒什麼;國府空軍的幾百架飛機沒發揮什麼功用,就以為美軍的幾百架飛機不足懼。
是不是也因為沒有真的經歷過,所以後來面對聯軍的轟炸與地面支援,而以絞殺戰的稱呼來強調他們認為的強度可以比擬歐洲戰場的程度勒?當然,差不少是真的啦。 |
| cobrachen |
Posted - 02/27/2007 : 03:45:14  |
| Light |
Posted - 02/26/2007 : 13:05:31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星艦戰將
也許那些被俘的B-29組員一跳傘後,他們的處境就像他們以往對日本轟炸時跳傘被俘一樣慘吧﹗ 在這黑色週二之後的夜襲開始,應是F-94A/B登場為B-29護航的時候到了..... Welcome to MDC force!
非也,在1953年之前,F94 從來都不准越過前線進入敵區,它們的任務是夜間防空。
在1953年才開始被派入敵區上空,有四架戰果,其中兩架米格15。
蘇聯324師在1951年有一天宣稱擊落9架飛到瀋陽又回頭的「F94」,幾乎可以確定完全搞錯,把陸戰隊的F-9F當成F94,而且戰果也灌了好幾倍的水。
|
| Sam |
Posted - 02/26/2007 : 01:48:20 感謝指教,另外F-80C之前的也有HVAR的派龍掛架,不過不是炸彈的派龍掛架,這點我打錯字了,已經進行修改,不過早先飛行員在練習時,好像也是因為HVAR火箭與練習火箭的彈道不同而不習慣,因此最後還是先讓野馬上陣.
中國之翼出版社 兵器戰術圖解雜誌 駐美特派員 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專欄作者
|
| cobrachen |
Posted - 02/24/2007 : 10:29:03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Sam
The F–80s were not, however, equipped with pylon bomb racks. Although the HVARs could be devastating, FEAF pilots had little practice in their use. As a result of budgetary reductions and restrictions on the use of HVARs, pilots had to train with subcaliber practice rockets. When in Korea, F–80 pilots discovered the trajectories of the two rocket types were entirely different. Unfortunately, their training in the use of HVARs would come in combat. 這裡是關於F-80掛架問題的原文資料,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沒有適合HVAR的派龍掛架,可能是我理解或用詞有誤,不好意思! 資料來源是美國空軍出版的Down in the Weed: Close Air Support in Korea
中國之翼出版社 兵器戰術圖解雜誌 駐美特派員 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專欄作者
The F-80C bore the brunt of Shooting Star combat in Korea, most of the F-80As and B's either remaining stateside or going on duty in Europe. In service, many P-80C aircraft were fitted with two additional wing pylons, and provision for the mounting of sixteen 5-inch rockets were made. Service modifications included the use of either 265 US gallon under-tip tanks (sometimes named "Misawa" tanks after the air base in Japan where they were first introduced) or 230 US-gallon centerline tip tanks. When the latter type of tanks were carried, the wingtips were squared off, reducing the span to 38 feet 9 inches.
|
| Sam |
Posted - 02/22/2007 : 14:54:32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cobrachen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dasha
還有,尖端早期有不少國軍的文章,是訪問那些退役的老空軍寫的,有些東西老實說沒有參考價值,只是那是他們這些老人家年輕時半生的血淚經歷,不忍公開否定他們而已,否定人家的人生是很殘忍的.
有關沒有參考價值是指作戰還是生活的部分?
嗯......都有吧!那個用P-47打MiG-15或F-84對抗MiG-17之類,是很了不起,但要說美國人都不這麼作而我們卻做到了,那就......只能當成宣洩情感的用詞,佩服是佩服,但我們這些無關的人就不要拿出去誇口了,那勢不得已的狀況.
您是說毛節盛嗎?他老人家住在洛杉磯,我以前常常見到他跟周平之老先生呢!老實說當時他之所以能夠以F-47N對抗MiG-15,中間前飛虎隊的飛行員ED Rector先生擔任駐台美空軍顧問時可是功不可沒啊!
中國之翼出版社 兵器戰術圖解雜誌 駐美特派員 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專欄作者
|
| Sam |
Posted - 02/22/2007 : 14:51:22 The F–80s were not, however, equipped with pylon bomb racks. Although the HVARs could be devastating, FEAF pilots had little practice in their use. As a result of budgetary reductions and restrictions on the use of HVARs, pilots had to train with subcaliber practice rockets. When in Korea, F–80 pilots discovered the trajectories of the two rocket types were entirely different. Unfortunately, their training in the use of HVARs would come in combat. 這裡是關於F-80掛架問題的原文資料,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沒有適合炸彈的派龍掛架,可能是我理解或用詞有誤,不好意思! 資料來源是美國空軍出版的Down in the Weed: Close Air Support in Korea
中國之翼出版社 兵器戰術圖解雜誌 駐美特派員 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專欄作者
|
| 星艦戰將 |
Posted - 02/22/2007 : 14:33:45 也許那些被俘的B-29組員一跳傘後,他們的處境就像他們以往對日本轟炸時跳傘被俘一樣慘吧﹗
在這黑色週二之後的夜襲開始,應是F-94A/B登場為B-29護航的時候到了.....
Welcome to MDC for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