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O P I C R E V I E W |
gera |
Posted - 06/27/2024 : 22:40:50 換欄討論.
前欄:http://www.acewings.com/cobrachen/forum/topic.asp?TOPIC_ID=11768&whichpage=17 |
25 L A T E S T R E P L I E S (Newest First) |
ARTHUR |
Posted - 07/29/2025 : 16:48:25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1&SerialNo=236179
(上報新聞) 國軍近5萬架無人機招商說明會有「爆點」 政院另加碼全社會防衛增購13萬架
說明會最後由行政院航太小組說明,行政院已核定通過,除國防需求的4萬8750架無人機外,在增加全國基礎建設等重要設施的安全防衛上所需要的無人機,高達13萬餘架,將是無人機下階段的重點採購項目。
==================================
就不知道是純粹監控用,還是會有反無人機用的無人機之類的玩意?
|
yangly3 |
Posted - 07/25/2025 : 10:39:42 《自由》推测的两款は人机模板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119300
不只「微型無人機」 國軍這二款新購軍用商規無人機也各有「模板」
符合「戊型」は人机需求的TU30-VG型垂直起降机

符合「乙型」は人机需求的红雀三型垂直起降机
 |
yangly3 |
Posted - 07/24/2025 : 06:28:59 在短短两年内装备4.65万余架各类は人机,连同现已下单的3000余架,到2027年底,台军累计要装备约5万余架的は人机。
相较于台军的体量,显然普及程度十分惊人。而如此海量的は人机,必然也会对台军现有的编装、训练乃至战役、战斗级别的战术产生重大影响
个人推测:
各步兵营的火力连的120、81迫炮排,各步兵连的60迫炮排/分队,会全面普及装备は人机,除提升侦搜观瞄能力外,也可用以打击时敏性目标
各步兵旅/防卫部/指挥部的炮兵营,会参照陆战66旅,改组为は人机营,使用营级は人机来替换现有的155、105牵引炮
至于打击旅、炮指部的身管炮兵营,应会全面汰除155牵引炮,以及203自走炮,统一为155自走炮。释放出来的人力,则转换为は人机/艇部队
|
gera |
Posted - 07/24/2025 : 01:42:01 (三) 無人機(丙式) 1. 數量:115 年 970 架,116 年 2,980 架。 2. 規格 (1)定翼型無人機。 (2)彈射方式啟動。 (3)組合式機體,可拆解收納。 (4)導控距離 90 公里(含)以上。 (5)影像及數據傳輸 90 公里(含)以上。 (6)具盤旋功能(Holding Pattern)。 (7)滿載飛行及滯空時間達 2 小時(含)以上(滿載包含光學酬載及 10 公斤之額外酬載)且航程達 180 公里(含)以上。
:一樣很有趣. 事實上,海軍現用的陸用型監偵無人機除了無法彈射以外,性能基本滿足. 不過該無人機本身為垂直起降就是了.
彈射起飛可以多飛20~30分鐘. 但需要彈射架. 不知道這是否為硬限制?
(四) 無人機(丁式) 1. 數量:115 年 1,350 架,116 年 4,450 架。 2. 規格 (1)定翼型無人機。 (2)彈射方式啟動。 (3)組合式機體,可拆解收納。 (4)導控距離 30 公里(含)以上。 (5)影像及數據傳輸 30 公里(含)以上。 (6)具盤旋功能(Holding Pattern)。 (7)滿載飛行及滯空時間達 30 分鐘(含)以上(滿載包含光學酬載及 2.5 公斤之額外酬載)且航程達 30 公里(含)以上。
:這是一種30KM級的遠程攻擊FPV. 這也是為什麼它會買到5800架. 原則上,否定這個東西.
丁式,看起來剛好卡乙式與丙式之間,但它的額外籌載只有2.5KG,太小了. 威力不足.
建議是直接幹巡飛彈二型,比較貴,比較遠,也比較大顆. 什麼鐵殼船,登陸艇都是一架一艘.
(五) 無人機(戊式) 1. 數量:115 年 350 架,116 年 350 架。 2. 規格 (1)垂直起降定翼型無人機(VTOL & Fixed Wing)。 (2)組合式機體,可拆解收納。 (3)起降期間可抗 5 級風(含)以上。 (4)導控距離 100 公里(含)以上。 (5)影像及數據傳輸 100 公里(含)以上。 (6)具盤旋功能(Holding Pattern)。 (7)滿載飛行及滯空時間達 2.5 小時(含)以上(含光學酬載,且於飛行期間平均飛行時速需大於 80 公里/小時(含)以上)。
:如果丙式是陸用型監偵無人機改彈射就能滿足條件的話,那戊式則是連改都不用改.
|
gera |
Posted - 07/23/2025 : 23:04:05 (一) 無人機(甲式) 1. 數量:115 年 7,500 架,116 年 26,500 架。 2. 規格 (1)多軸旋翼垂直起降方式起飛及降落。 (2)導控距離 6 公里(含)以上。 (3)影像及數據傳輸 6 公里(含)以上。 (4)可額外酬載 2.5 公斤(含)以上之重量並可飛行滯空達 7 分鐘 (含)以上。 (5)空載(含光學酬載)可飛行、滯空達 30 分鐘(含)以上。
:攻擊型,一次性,FPV. 沒有寫幾套. 2.5KG的籌載,可以滿足以紅隼或PG-7V的彈頭改裝,並且還有一些餘量.
籌載攻擊時,速度其實不快,頂多只有20M/S.
這適合配發給排級的無人機攻擊伍.
有趣的是,陸軍一次打算買的數量比紅隼多許多. 屆時是有機無彈,要等紅隼戰鬥部生產.
*這東西台灣有能力大量生產,而且成本能夠壓到很便宜,500 usd/架(100k為單位). *反而搭備的戰鬥部彈頭還麻煩一些,紅隼彈頭本身的生產變成瓶頸.
(二) 無人機(乙式) 1. 數量:115 年 1,100 架,116 年 3,200 架。 2. 規格 (1)多軸旋翼垂直起降方式起飛及降落。 (2)導控距離 25 公里(含)以上。 (3)影像及數據傳輸 25 公里(含)以上。 (4)滿載飛行及滯空時間達 60 分鐘(含)以上(滿載為包含光學酬載及 10 公斤之額外酬載)。
:大型,高效能,多軸(八軸),投擲/偵察,兩用型UAV. 同樣不知道幾套,但同型產品是一套三架.
注意"高效能",上述要求條件其實頗為嚴格,外商有100%符合的產品(油電),但我很懷疑台商辦不辦得到. 一套三架預估是150K USD.
武裝很單純,60迫砲彈,4~5枚,CEP8~12M(高度150~250M) 或是 81迫砲彈,2枚,CEP小於10M(高度150~250M).
計算...這可以下放給連級操作,而且每連至少有三套九架. .........難道想直接取代81迫? *注意,這包括了12個步兵旅底下的60個步營. *迫砲與投擲迫砲彈的UAV是不同的. 前者可快速投射6KM以內的密集火力. 後者則可進行15~20KM範圍內的精確攻擊(視攜帶何種籌載而定).
|
yangly3 |
Posted - 07/23/2025 : 14:52:52 推测的理由:
多旋翼は人机,主要优势在于操控简单 --- 大概只要不是踢正步顺拐、三步上篮变三级跳的运动天才,基本上都没有问题
主要缺点就是抗风能力差,飞行速度慢。这些问题对于负责守备的部队而言问题不大。毕竟四级风以上的天气,敌军也没法儿来
而联兵营有可能继续用单旋翼,则是因为其速度要比多旋翼快。至于操控较为复杂一些,对于志愿兵而言,也不算多大的事情
至于炮兵单位,则对于は人机的飞行速度要求较高,没有那个耐心等待旋翼机慢慢悠悠地飞过去。弹射起飞的定翼机是不二之选
对于海军舰艇而言,能垂直起降,抗五级以上风,应该是基本要求
=========================================================================================================
从以上各款は人机均要求影像及數據傳輸距離XX公里以上,即便是定翼机也要求具盤旋功能来看,显然以上各款式都会是侦搜(+监控功能)的观测型は人机
而台军的は人机技术路线,应会普遍采取观瞄は人机+炮兵/海空火力的运作模式
即便是营级及以下步兵单位,应该也是会运用は人机来引导迫炮、40榴枪等间接支援火力,而不是俄乌战争中所普遍使用的FPV自杀机模式。 |
yangly3 |
Posted - 07/23/2025 : 14:31:00 PTT上已经有在讨论的咯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507230130.aspx
強化不對稱戰力 軍備局2年內將採購近5萬架無人機
根據政府電子採購網刊載的招標公告,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規劃民國115年將採購1萬1270架無人機、116年採購3萬7480架無人機,資料顯示,無人機共分甲、乙、丙、丁及戊等5式。
甲式為115年7500架、116年2萬6500架,規格為多軸旋翼垂直起降,導控距離6公里以上、影像及傳輸距離6公里以上,可額外酬載2.5公斤以上重量並滯空7分鐘,空載(含光學酬載)可飛行、滯空30分鐘以上。
乙式為115年1100架、116年3200架,規格為多軸旋翼垂直起降,導控距離25公里以上、影像及數據傳輸25公里以上、滿載飛行及滯空時間60分鐘以上(滿載為包含光學酬載及10公斤額外酬載)。
丙式為115年970架、116年2980架,規格為定翼型無人機,採彈射方式啟動,機體為組合式可拆解收納,導控距離90公里以上、影像及傳輸距離90公里以上,具盤旋功能,滿載飛行及滯空時間2小時以上(滿載為包含光學酬載及10公斤額外酬載)且航程達180公里以上。
丁式為115年1350架、116年4450架,規格為定翼型無人機,採彈射方式啟動,機體為組合式可拆解收納,導控距離30公里以上,影像及傳輸距離30公里以上,具盤旋功能,滿載飛行及滯空時間30分鐘以上(滿載為包含光學酬載及2.5公斤額外酬載)且航程達30公里以上。
戊式為115年350架、116年350架,規格為垂直起降定翼型無人機,機體為組合式可拆解收納,起降期間可抗5級風以上,導控距離100公里以上、影像及數據傳輸距離100公里以上,具盤旋功能,滿載飛行及滯空時間達2.5小時以上(含光學酬載,且飛行間平均時速大於80公里以上)。
========================================================================================================================
个人猜测:
甲式为连排级侦搜は人机,普遍装备各防卫部、指挥部、守备旅、后备旅的步兵连及以下单位
乙式为营级侦搜は人机,普遍装备各防卫部、指挥部、守备旅、后备旅的步兵营
丙式为军团级炮兵观瞄は人机,装备各作战区的军团级炮兵
丁式为旅级炮兵观瞄は人机,装备各打击旅、防卫部、指挥部的炮兵单位
戊式则为海军(含陆战队)、特种作战单位所定制的高阶は人机
而做为战力支柱的联兵营,应会继续使用魔蝎单旋翼は人机 |
kmleu |
Posted - 07/20/2025 : 18:15:43 #美軍計畫引入低成本巡弋飛彈如Anduril/L3Harris產品,中科院劍翔與之相比並不恰當,但單就採購價格,劍翔還買得下去嗎?
#本軍缺乏專職攻擊機與野鼬機,如果未來可導入紅狼綠狼或類似產品,大概率可以取代一部份F16對海對地攻擊與防空壓制任務 據信每一台大型雷達其發射波形有其特徵值可供辨識,一旦熱戰西台灣各式戰艦(如防空艦護艦)出海大概率會開啟雷達 除其他情監偵手段,使用綠狼於反艦作戰應該會比以主動式搜索雷達更快辨識目標進行反制套餐規劃
價格實惠又精準 美軍火商推狼群新型飛彈 美國國防承包商「L3哈里斯」(L3 Harris)公司17日推出兩款新型飛彈紅狼及綠狼,射程可達320公里,並可打擊船艦等移動目標, 且基礎版本的價格僅30萬美元(約882萬台幣),希望提供美軍更經濟實惠的長程打擊選項。 《路透》指出,烏克蘭和以色列等戰事日益凸顯「價格平價、可大量生產」武器的需求,而L3公司的紅狼(Red Wolf)和綠狼 (Green Wolf)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推出,「紅狼」是一款專注於長程精準打擊的傳統飛彈,「綠狼」則專注於電子戰,具備電子攻擊、 情報蒐集、辨識定位等能力,目前已成功進行40多次試飛,證明這兩個系統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美國海軍退役少將、L3公司海軍及陸戰隊部門副主任克朗德(Matthew Klunder)表示,「狼群」飛彈將對美國的敵人造成極大的不對稱和破壞性, 光是設法防禦這些武器就異常困難。他舉例,作戰人員可將8枚、10枚或12枚「紅狼」或「綠狼」飛彈裝載在直升機、 固定翼飛機或大型無人機等多個平台上,並在很遠的距離外發射,有效包圍戰區,盡可能保護大多數人員不受傷害。"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112841
#同場加演 美軍測試新型「梭魚」巡弋飛彈 模組化設計引領空戰新趨勢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974162 |
ARTHUR |
Posted - 07/19/2025 : 11:52:24 不過,目前空軍買地確實是反輻射版本,他的攻擊手段本來就不是飛過去隨便撞
當然對待他就是像對待飛彈這種高價設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ZlVte6lDa4
官方自己介紹是有誘標機跟GPS定位無人機兩種的,誘標機價格最多幾百萬吧? 用1500萬的彈藥去保護2500萬的彈藥的話
不如全部都買反輻射版本 |
oneeast00 |
Posted - 07/19/2025 : 10:42:19 劍翔之所以貴…根本原因是性能結構搞錯方向
伊朗造Shahed就是擺明要玩窮人戰爭的廉價路線 中科搞劍翔最大的失策錯誤是把明明是消耗無人機的劍翔當高價雄三片飛彈在搞…..
Shahed 沒有花俏的摺疊翼 一輛車少裝幾顆就少裝. 甚至發射架簡單到就只是無蓋傾斜鐵架 發射車也沒要求多大台

一些窮單位直接用皮卡+固定鐵架打Shahed

台灣劍翔呢 搞了摺疊翼 能不增加製造成本嗎? 劍翔發射車又要大台 還要液壓傾斜 每個劍翔要專用發射箱 發射箱還要有機械活動蓋 這些難道不用錢? ROCAF貴族綜合症例作 劍翔多少預算是被發射車吃掉了??
 |
小毛 |
Posted - 07/19/2025 : 09:46:52 劍翔打灘頭????是指巡飛彈二型反甲型嗎?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
metalfinally |
Posted - 07/19/2025 : 09:21:45 劍翔貴是正常的,他的預設攻擊目標是擁有正規防空能力保護的高價目標 要有一定的中途改變航向和閃躲能力
但是...
目前空軍把他當作地對地反灘頭的小型飛彈使用(類似垂發地獄火、SPEAR 3那類的) 導致劍翔需不需要原始的高規格打對岸雷達站,又是個可以討論的地方 降規降成本增加生產數量,可能也是好事 |
ARTHUR |
Posted - 07/18/2025 : 23:26:18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gera
:Shahed‑238/136可以參考與借鏡.
1,台灣劍翔生產量太小,成本太高. 以Shahed‑238/136為例,伊朗的月產能是500架左右(136),並向俄羅斯交付超過6000架. 而俄羅斯的本土產線,一開始的目標就是針對2500~3000架等級.
a,中科院本身與釋商,其產線能力,最好要有100架/月的能力. 這樣日後開戰時,才有可能直接擴增到500架/月的能力.
b,此外,劍翔過於昂貴,不少於830k usd(反幅射型),雖然反幅射本身就昂貴,但扣除反幅射頭後,最基本的GNSS/INS型價格,也很難低於500k usd. 產量太少無法形成規模效應是主因.
c,根據計算,反幅射型,gnss/ins型,eo型,加上巡飛彈,總合產量要到5600枚以上,才能有感的降價. 反幅射型目標:500k usd. gnss/ins型目標,280k usd. eo型目標,350 kusd. 巡飛彈二目標,180k usd.
*以上是以中科院價格反推. 如果真有這麼大訂單並釋商,可以進一步砍低價格約60k usd左右(每型皆往下降).
2,台灣有能力自產小型渦扇發動機. 嚴格來說,做得太好. Shahed‑238的Tolou‑10/13 是一種一次性使用的便宜貨.
a,自研並生產一種一次性使用的便宜渦扇發動機.
b,整合在反幅射型,gnss/ins型,eo型. *並考慮釋商抑價. *總產量6500架或更多.
渦扇反幅射型,460k usd.(但活塞反幅射型,成本則降低到360k usd)
渦扇gnss/ins型,300k usd.(活塞gnss/ins型,為200k usd)
渦扇eo型,380k usd.(活塞eo型,280k usd)
巡飛彈二型維持活塞動力,但成本可壓低到100k usd.
*產線共通,一魚多吃才可能把訂單擴大,用來抑制價格. 巡飛彈二是很重要的指標. 如果陸軍能大量採購到2500枚,那麼劍翔的成本就不會太高.
目前新聞報導劍翔反輻射型大概2500萬台幣(85萬美金),照這樣估算,劍翔本體要1500萬台幣嗎? (說起來如果反輻射尋標頭1000萬台幣算貴還是便宜啊)
|
gera |
Posted - 07/18/2025 : 21:24:24 HIMARS+ATACMS可以在十分鐘內做到. 整個流程上都沒有問題,且留有緩衝餘地.
當然,最大的問題,就是需要接獲"神託座標".
事實上,除了首擊,台灣難以出手以外. 在此之後,是只要找到遠火車就可以逕自打擊,而不是要等遠火車放列發射才能反擊.
PLA如果想阻止,也很簡單. 防空開機,用S300/S400與HQ9/HQ22攔截.
反正無論怎麼做,我又不吃虧,為什麼不打.
至於潛艦指管,這是本宇宙物理與人類目前技術能力的雙限制,跟深不深海沒關係. 美俄日,中國,台灣海軍都一樣,先瞭解一下其他人是怎麼做的.
當然,如果你願意,可以犧牲安全,譬如說,UUV只在5M深度活動,或是乾脆把通信天線直接浮上以便收取射令,這都可以做. 但也必有該付的代價.
|
gera |
Posted - 07/18/2025 : 21:04:29
:Shahed‑238/136可以參考與借鏡.
1,台灣劍翔生產量太小,成本太高. 以Shahed‑238/136為例,伊朗的月產能是500架左右(136),並向俄羅斯交付超過6000架. 而俄羅斯的本土產線,一開始的目標就是針對2500~3000架等級.
a,中科院本身與釋商,其產線能力,最好要有100架/月的能力. 這樣日後開戰時,才有可能直接擴增到500架/月的能力.
b,此外,劍翔過於昂貴,不少於830k usd(反幅射型),雖然反幅射本身就昂貴,但扣除反幅射頭後,最基本的GNSS/INS型價格,也很難低於500k usd. 產量太少無法形成規模效應是主因.
c,根據計算,反幅射型,gnss/ins型,eo型,加上巡飛彈,總合產量要到5600枚以上,才能有感的降價. 反幅射型目標:500k usd. gnss/ins型目標,280k usd. eo型目標,350 kusd. 巡飛彈二目標,180k usd.
*以上是以中科院價格反推. 如果真有這麼大訂單並釋商,可以進一步砍低價格約60k usd左右(每型皆往下降).
2,台灣有能力自產小型渦扇發動機. 嚴格來說,做得太好. Shahed‑238的Tolou‑10/13 是一種一次性使用的便宜貨.
a,自研並生產一種一次性使用的便宜渦扇發動機.
b,整合在反幅射型,gnss/ins型,eo型. *並考慮釋商抑價. *總產量6500架或更多.
渦扇反幅射型,460k usd.(但活塞反幅射型,成本則降低到360k usd)
渦扇gnss/ins型,300k usd.(活塞gnss/ins型,為200k usd)
渦扇eo型,380k usd.(活塞eo型,280k usd)
巡飛彈二型維持活塞動力,但成本可壓低到100k usd.
*產線共通,一魚多吃才可能把訂單擴大,用來抑制價格. 巡飛彈二是很重要的指標. 如果陸軍能大量採購到2500枚,那麼劍翔的成本就不會太高.
|
kmleu |
Posted - 07/18/2025 : 20:22:51 確實不要被帶偏!國軍各單位各司其職,民間人士不宜隨意編派任務 基於以下新聞報導與過往飛指部在短短兩年移入又移出參謀本部管轄 至少目前個人認為:在順序鍊上就不可能完成以海馬斯反擊遠火
海馬斯系統陸續交裝 射程300公里的彈道飛彈歸參謀本部指管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851191
提議UAV/UUV目的之一是將雙方敵我對峙線往西邊推一些,至於50公里是"尊重"敵方防空雷達探測能力 本軍尚未列裝CCA,即便列裝大概率會歸屬於空軍,那使用CCA會更好!不必跨軍種協同! "制壓作戰、飛彈防禦與聯合防空任務"本該由空軍負責,請參考官網說明, 打擊武器具有終端導引即便目標已經撤收開始機動,若燃料足夠或許還能輔以資料鏈追擊,只靠神諭座標,人走茶涼,徒費彈藥 上百公尺水下即時通訊確實需要黑科技,如果說台灣海峽是深海,個人認了! 如果無法建立在潛望鏡深度與水下作戰載台通聯能力,本軍又如何指管可望持續擴編潛艦艦隊?
防空暨飛彈指揮部沿革史 "部於民國48年成軍,68年擴編成「陸軍飛彈指揮部」,負責台海防空任務;民國93年4月1日依國軍精進案指導編成「飛彈司令部」, 改隸直屬參謀本部指揮;95年1月1日依國軍精進案第二階段組織調整,將制海、防空部隊移編海、空軍,編成「飛彈司令部」, 負責國軍飛彈制壓戰力組建任務;101年2月16日再依國防部精粹案組織調整,以「飛彈司令部」為母體, 整併天弓、鷹式及愛國者等中、高空防空飛彈部隊,編成「參謀本部防空飛彈指揮部」,負責制壓作戰、飛彈防禦與聯合防空任務; 民國106年3月1日為利飛彈部隊整體發展運用及周延中、長程飛彈部隊與空軍短程防空部隊整合,移編「空軍司令部」, 以發揮「早期預警、統一指管、重層攔截、有效防護」聯合防空作戰效能,提升精準打擊之關鍵戰力; 於106年9月1日由空軍防空飛彈指揮部和空軍防空砲兵指揮部合併升格為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
https://air.mnd.gov.tw/TW/Unit/AirUnit_Detail.aspx?FID=6&CID=17&ID=38 |
gera |
Posted - 07/18/2025 : 19:24:30 應該先評估自己的C4ISR的能力,可以做到什麼地步.
不要被帶偏.
戰場監視是一種持續的行為. 不是等敵方把370遠火打出來後才去找,去反推發射地. 等敵方打出來,那叫反砲兵,這還得搞定自己內部跨軍種協同作戰的問題.
"以UAV(如CCA等級無人機)攜帶GBU-39奔襲西台灣遠火發射車" :捨棄所有外部條件,單就此事評估. 在順序鍊上就不可能完成. 偵獲並反推,再通知CCA投擲,到GBU-39抵達目標區肯定會超過六分鐘.
"以UUV(如慧龍等級)攜帶噴氣式自殺無人機奔襲西台灣遠火發射車"
:同樣,雖然不知道用什麼辦法能即時通知UUV攻擊,但假定有黑科技做到好了. 在順序鍊上仍不可能完成. :從UUV接觸射令到發射Roadrunner飛抵目的地,肯定會超過六分鐘. :雖然新竹外海50KM似乎合理,實際上離平潭島岸邊還有80KM左右. 也就是說,Roadrunner真正要攻擊,就需要飛100KM左右的距離,這須要耗時5~6分鐘以上. :所以一開始就不可能達成.
|
gera |
Posted - 07/18/2025 : 18:37:04 USMC是成年人,成年人當然是全部都要.
LWSD‑MK 2(雷射),ExDECS(微波),MADIS(刺針/M230LF,硬殺兜底). |
gera |
Posted - 07/18/2025 : 18:29:47 1,Shahed‑136 情況. 目前俄羅斯大量生產,用來攻擊烏克蘭的後方. Shahed無人機每月產量約為 2700-3000 架. 俄國自產成本約30k~50k usd. (向伊朗購買則單架約190k usd)
Shahed‑136原本使用低空進擊的方式. 優點是降低雷達偵獲距離,進而縮減烏軍反應時間. 缺點就是烏軍可以組織50防空機槍小組(皮卡),進行攔截.
在量產後,俄軍操作Shahed‑136改為拉到3~4km高. 阻止了50機槍的攔截. 但仍在35砲,40砲的攔截範圍內. 也在各式飛彈的攔截範圍內. *14.5機槍,20機砲,23機砲,30長/短機砲都無法攔截3km以上.
俄軍目前不怕Shahed‑136被雷達偵獲,因為使用飛彈攔截的性價比不足(刺針單飛彈價格約為120k~150k usd),而烏克蘭手上的防砲車也不夠.
2,Shahed‑238 是從136延伸,採用燃氣渦輪動力的型號. 本身導引與控制機構基本一樣. 差異點,
238更貴,伊朗售價0.9m~1.4m usd. 俄羅斯自產成本可能壓低至80k~100k usd. *因為機身也可沿用136產線,只是238需要加固進氣道等的額外工作.
238無法像136大規模量產,不過俄羅斯傾力也能整到500架/月. 重點是Tolou‑10/13 微型渦噴引擎的產量. *今年內無法完成,可能在明年中以後.
238飛得更高,更快. 一般巡航高度便在4km以上,完全免疫防砲車(除非終端俯衝時),以及絕大部份MANPADS,最高到9km. 速度可到550~600km/h,是136的三倍.
但238也因此航程更短(更耗油),射程只有136的一半,約1000~1200km. 而發熱量也大,IR很容易補捉. 此外攻擊精度並沒有增加,可能還降低一些.
238本身是雷達的良好目標,對於目前的一線IIR導引彈,或是舊式的IR彈都是良好目標,更不用說雷達導引彈了.
問題是,性價比! 原則上,飛彈成本超過300k usd就是划不來了.(像NASAMS或是IRIS-T SLS等系統)
*不過這不是問題,因為大量的老AIM-9是打238的良好利器. 折舊翻新的成本大約50K USD. 如果有需要,台灣可以提供剛退役的欉樹飛彈/載台.
|
kmleu |
Posted - 07/18/2025 : 17:03:15 #非業配文,只是關心美製無人機系統者很難不注意到Anduril這家公司, 反無人機新利器!Anduril「走鵑」獲得2.5億美元大單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826555
#請廣告過後快轉至23秒處,不知是真是假,兩枚Roadrunner可在特定情境下爆掉一台Su-57 據稱Roadrunner每枚造價低於六位數美金! 不知有沒有可能以此套系統為基礎開發低價防空系統?如彈體改為不可回收或許可以降低造價 目前不知其尋標器類型?如果不是紅外線尋標器或許可以用來反制低紅外訊跡次音速遠攻武器如制導炸彈
How Reusable Missile Works | Anduril Roadrunn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wshoSzWciU
#隔壁裝甲砲兵樓論及如何反制西台灣遠火... 這海馬斯發射車一台就只能噴一枚MGM-140,如何目獲,指管耗時,野戰換彈...得靠外援還得與時間賽跑 算算得好幾台發射車才能讓一個西台灣遠火營喪失一半戰力? 個人認為以MGM-140反制遠火...十足對稱作戰且充滿黃埔軍風 各位賢達是否可以考慮以下選項
[]以UAV(如CCA等級無人機)攜帶GBU-39奔襲西台灣遠火發射車, 攻擊型無人機可事先起飛滯空待命,接獲指令(如我方遠程預警雷達偵測遠火彈升空,JOCC下令)後開始奔襲, 應事先評估不靠神諭座標單靠GBU-39中途導引與終端尋標頭能否在六分鐘內擊中50公里外目標
[]以UUV(如慧龍等級)攜帶噴氣式自殺無人機奔襲西台灣遠火發射車, UUV可事先部署於台灣海峽(如新竹外海50公里處),接獲指令(如我方遠程預警雷達偵測遠火彈升空,JOCC下令)後上浮 以垂發管發射噴氣式自殺無人機(如Anduril Roadruner)開始奔襲, 仍應事先評估不靠神諭座標單靠中途導引與終端尋標頭能否在六分鐘內擊中50公里外目標
|
waffe |
Posted - 07/18/2025 : 15:25:40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kmleu
#反無人機對策日新月異,以本軍有限預算反無人機投資得審慎點,
其實也不用多謹慎,就像小弟我一直扯皮別太把fpv無人機目前的戰果當成一種未來作戰的參考,我軍也不一定需要花大力氣在類似的東上面。為何?前幾天老美與土共的貿易協商已經出來了,且美軍自己入股投資老美最大的稀土礦業公司。老美狂缺高磁性永磁體。
所以我軍壓根就買不到大量的高磁性永磁體。
目前的中小型無人機無一例外都是使用PWM控制的無刷電機,這東西的效能與永磁體成直接的關係,磁鐵爛效能爛、反過來也一樣。
像二毛這麼大量的買在戰時甚至是平時估計就會有問題,當然可以走第三方進口,但被卡關的風險也是相當大的,沒了高磁性永磁體你就算有世界第一的小型無人機技術也半點卵用沒有尤其自殺型的FPV。
不用轉頭看老美,他也沒有。 |
kmleu |
Posted - 07/18/2025 : 11:16:16 #反無人機對策日新月異,以本軍有限預算反無人機投資得審慎點, 網路傳說俄羅斯已經開始使用噴氣式見證者無人機時速約500公里,一旦大量投入使用,烏軍防空系統大概率又得升級, 肯定沒有無痛升級這回事,承受戰損還得付出不少代價找對策再升級打裝編訓
"相較於雷射導能武器(LDEW)單次僅能接戰單一目標,「ExDECS」具備「一對多」接戰能力。 此外,該系統除安裝在拖曳式載臺上,也可由輕型戰術輪車牽引機動,並採用開放式模組化架構、保留軟體升級彈性。 儘管美陸戰隊與伊比魯斯均未透露「ExDECS」射程,但未來預計將籌獲射程達10公里的高功率微波系統, 以便運用高功率微波技術的大範圍破壞力、低成本與快速機動部署能力,與陸戰隊「通用航空指管系統」(CAC2S)整合, 強化遠征作戰所需的反無人機(C-UAS)與低空防空(LAAD)能量。"
首套ExDECS交付美海軍 可癱瘓無人機蜂群 https://www.ydn.com.tw/news/newsInsidePage?chapterID=1762250 |
小毛 |
Posted - 07/17/2025 : 17:08:44 無人機的對手還是無人機???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111362 沒錢用愛國者?烏克蘭「窮人神盾」攔截無人機立大功
 根據《富比士》(Forbes)雜誌16日報導,為反制俄羅斯排山倒海而來的「見證者」(Shahed)無人機攻勢,烏克蘭正將希望寄託在一項全新的不對稱戰略上:以「數萬架」更小、更快、更便宜的攔截型無人機,來獵殺俄國的攻擊無人機。
烏克蘭國防採購局局長茹馬季洛夫(Arsen Zhumadilov)近日證實,已簽訂了數萬架攔截無人機的合約。報導指出,儘管美國援助的「愛國者」飛彈對攔截彈道飛彈至關重要,但面對俄羅斯每月動輒發射數千架、成本僅數萬美元的「見證者」無人機,「愛國者」每枚高達330萬美元(約新台幣9711萬元)的價格,顯然是不可持續的消耗戰。
過去,烏克蘭依賴機動防空小組以機槍掃射,但俄軍改變戰術,讓無人機在更高空飛行,再垂直俯衝,導致攔截率從95%驟降至86%。為此,烏克蘭將其攻擊型的FPV無人機,改裝為專門獵殺空中目標的攔截機。這些成本僅數千美元的「空中殺手」,成功逆轉了戰場的成本效益。
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執行長羅戈津(Alexey Rogozin)也間接證實了此戰術的有效性。他在社群媒體上透露,一個名為「晴空」的計畫,已利用攔截無人機在基輔上空擊落了超過500架「見證者」無人機。他坦言,這已逆轉了攻防的成本公式,現在是「攻擊比防禦更昂貴」。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本週也盛讚攔截機團隊的表現,稱他們一週內就擊落了數百架「見證者」。他先前曾在G7峰會上表示,烏克蘭擁有此項技術,但需要盟國協助以擴大規模。茹馬季洛夫也表示,若國內預算不足,也希望能由盟國資助採購,以因應俄羅斯在過去一年內規模擴大了10倍的無人機攻勢。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
kmleu |
Posted - 07/07/2025 : 15:49:27 #近期下放無人機組裝改裝業務(含設備與料件庫存與採購)至旅級以下單位類似新聞增多 ---------------------------------------------- "自美國陸軍今年開啟師級自製無人機的「衝刺計畫」後,中國快速跟進,現在就連波蘭第一裝甲旅也開設相關課程, 讓官兵學習獨立自製和改裝無人機。" "而美軍的「衝刺計畫」,則是由101空降師今年初與陸軍物資司令部(AMC)發起,該計畫正推廣擴大至駐歐美軍和駐義第173空降旅, 目的在設立無人機實驗室,由官兵親手打造、組裝與訓練FPV無人機,避免冗長採購程序,迅速建立部隊作戰所需裝備。 對此,101空降師先前已於演習中組建第302情報營、第21通信營、第326工兵營等3個專職操作無人機的師部營投入操演。"
部隊自製無人機迅速蔚為風潮 波蘭裝甲旅也幫官兵上課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095234 ---------------------------------------------- #個人認為或可評估比照:防區砲指部>砲營>砲連>砲排>砲班設立專職無人機作戰部隊獨立於步戰營連內建無人機監偵單位 整合無人機相關領域技術人才如資(空域管理)通(通訊)電(電戰),或可命名為多域協同作戰部隊,陳述如下
[]防區應成立配置哨兵雷達(或同等級雷達)之航管中心負責轄區內無人機飛航管理,區內各單位無人機操作手應取得該中心認證代號 區內各單位領用無人機時必須向中心註冊該機硬體機碼,各單位無人機升空前必須自中心取得有時效性之授權碼才可以起飛執行任務, 操作手認證代號,無人機硬體機碼與授權碼三者必須通過中心認證無誤,否則一律視為不明無人機 此作法係仿照網路金融交易使用者以筆電登入至少需輸入使用者帳密並以手機App取得遠端Authenticator伺服器識別碼(有效期限制)才可登入 在硬體上可能需要在操控與圖傳主要通訊介面卡外加裝通訊模組如使用Lora協定或類似無線通訊協定,
https://zh.wikipedia.org/zh-tw/LoRa
[]在未來包含不限於上述加裝(簡易敵我識別機制)需求應該會日益增多 改裝所需硬體改裝與軟體設定很難於出廠時預設,應該由現場進行軟硬體修改而不是後送或由製造商派員至部隊駐點,
[]理想情況下中心航管應可偵測到大部分在空無人機並以上述簡易敵我識別機制識別在空無人機並於中控台顯示 中心應具備直接與操作手通聯進行指管或確認...等能力,必要時可指揮反無人機單位對不明無人機進行干擾或清除
[]防區導入無人機航管與指管與下列新聞有關,請看以下台美無人機製造商高管互噴摘要 一旦反無人機電磁脈衝武器普及,為避免誤擊我軍無人機,當啟動電磁脈衝武器前我方無人機應進行迴避動作 ---------------------------------------------- "不過台灣同樣以開發無人機防衛系統,以及相控陣列通信系統和合成孔徑雷達系統的新創公司創未來科技董事長兼執行長王毓駒, 近日在個人領英(LinkedIn)頁面上發文表示:「恕我直言,在 Anduril 發表 Pulsar-L 後,很多人來問我們創未來是否可以做出類似產品, 但就我所知目前要做出尺寸如此迷你的電磁脈衝武器,且可以發出足夠龐大功率立刻擊落無人機,以目前技術無法辦到。」"
"此文一出,很快就引來 Anduril 創辦人帕默拉奇(Palmer Lucky)回應,他諷刺的表示,難道王毓駒以為 Anduril 可以直接撒謊, 然後 Pulsar 的買家都會直接買單而不要求實地展演嗎? 拉奇表示:「你所謂的魔法影片,事實上就是我們實地展演現場錄製的,當天 Pulsar 在美軍試驗場進行了接戰 75 架無人機並成功擊落的測試, 所以這不是什麼假想科技,而是已經實證的技術,如果你認為這種技術沒有魔法就做不出來,那表示你的公司根本不行,恕我直言。」"
不只川普馬斯克,台灣新創董事長與 Anduril 創辦人也互嗆 https://technews.tw/2025/06/06/ceo-of-tron-future-and-palmer-luckey-argued-about-whether-small-emp-weapons-are-feasible/ ---------------------------------------------- []反無人機電磁脈衝武器或許可以是以下憂慮的解法之一,嗯...一發放倒七十五架無人機 <<更慘...共艦直接在港口施放無人機,就在港口旁打5公里外的機場。海造成錯誤的安全感,實際是共艦(軍民)直接就塞到機場門前。>>
如何抵抗大量無人機蜂群?Anduril Pulsar-L 將電磁戰力帶上前線,扭轉未來戰局 https://www.anduril.tw/anduril-pulsar-l/ |
小毛 |
Posted - 06/20/2025 : 15:53:03 好像沒人貼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080598 發表民間版「台版彈簧刀」!銘旺科:保證100%MIT 打造藍色供應鏈
 據說明,「COBRA-3120」最大起飛重量可達10公斤,飛行速度區間為時速60到250公里,標準航程為30公里以上,最大升限高度2000公尺,續航40分鐘,通訊距離可依據選配達10到50公里遠,任務酬載1到2公斤,機身長度93公分、翼展120公分。發表會中也現場展示「一刀未剪」版本的COBRA飛行、盤旋並鎖定目標完成衝擊的測試影片。 張畯皓指出,COBRA不僅是無人機,更是銘旺對未來戰術部署與智慧供應鏈的願景。他說,COBRA 的角色不止於戰略場景,更象徵一套從設計、製造、部署到補給的完整MIT供應系統,未來將結合AI導控、長僚機高低配任務、自主飛行與群蜂多管發射模組,全面支援客戶與夥伴的任務需求與快速量產目標。
銘旺COBRA團隊技術長、曾任陽交大機械系兼任教授的葉泳蘭說,COBRA-3120的設計核心在於模組化、可部署、可擴展,產品具備彈管RFID識別、48V動力模組、雙通訊模式(RS-485/LORA)與即時導控平台,符合快速調配、高密度飽和作戰的全球市場期待。
銘旺說明,從車載多管發射系統、地面導控站,到彈體本身具備的智能辨識與飛控演算,該系統已完成超過百架次的飛行測試,預計將優先推進至東歐、東南亞與中東市場,與戰術型「快速消耗型無人機」趨勢接軌。
研發經理李如鵬說,歷經無數次的模擬、試飛、參數調校,最終才有這款高性價比、精準敏捷、高續航的 COBRA 解決方案,研發歷程可謂從0到1的垂直整合,不依賴進口平台,打造出專屬於台灣需求與外銷定位的產品線。
台灣無人機協會創會理事長吳修廉則於發表會中,將新任理事長的當選證書交予張畯皓。他說,台灣過往的航模全世界聞名,但航模與無人機關鍵差異在於飛控系統,對一般人而言就是自動飛行能力,因此,很多新創團隊反而可以「彎道超車」知名的老品牌。
吳修廉說,儘管飛機部分已經調校到很好的狀況,最終需要做出飛行決策的還是人,人才培育非常重要,台灣仍然缺乏無人機操縱的能量,銘旺在人機整合方面有非常好的規劃,請各界拭目以待。
至於目前是否已接獲訂單,張畯皓會後受訪透露,目前已和東南亞3國、東亞1國、歐洲2國、美洲等至少7國洽談中。目前初步預估每月產能約500台,第一階段希望在年底前達到1千台。此外,AI導控部分預計今年內完全落實,可裝於民用皮卡車的多管發射載具未來也將與去中心化的群蜂攻擊整合。
補一篇報導,三十萬台幣一發? https://www.sinotrade.com.tw/richclub/news/6854f1dc8ff59b56a671ae9e 一天撞3架代價百萬!電子五哥做無人機為何不被看好? 目前響尾蛇號已經拿到210架東南亞客戶訂單,將準備量產,儘管內部期望逐步提高生產能量,達月產能達500架,但國產化供應鏈過去從未做過此規模量產,能否達此目標將是團隊下階段努力課題。
我們目標是賣「討厭中共,但買不到美國無人機」的客戶!葉泳蘭指出,定價上將比美版彈簧刀無人機「少一個零」(編按:美國機種約270~300萬台幣一架,台灣約30萬元一架),副總張畯皓透露,目前已經有東南亞、東亞、美國等客戶來洽談,由於不堅持自有品牌,若美國軍工大廠來合作也抱持開放態度。
** 小毛的新幻想空間逐漸復活中(新增3D圖喔).....** http://lordmrx.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 |
|
|